中考化学实验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1971770 上传时间:2021-10-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化学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化学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有A、B、C、D四种化合物,A是硝酸盐,B是酸,C是碱, D是氯化物,它们能够发生以下反应:(1)A、B的溶液混合后,出现难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2)C、D的溶液混合后,得到蓝色沉淀的和食盐溶液;(3)A和D混合后无明显现象。则A、B、C、D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A_; B_ _; C_ _; D_2已知某人心房的收缩期为3 / 32s,心房舒张期为2132s,心室收缩期为932s,心室舒张期为1532s0,每搏输出量为60ml,试求:(1)该人的心率为 。(2)把一种对人体无害但不能透出血管的试剂9mg由静脉一次性注入该人体内,在安静情况下经一定时间后抽取血样检查,发现该试剂浓度已稳定在2mgl,则该人全部循环血量通过心脏一次的时间为 min。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R1=R2=10欧,R3=20欧,烧杯内盛有8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铜溶液,则需要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钡溶液 克恰能完全反应?充分反应后,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 4小寒发现他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绿色物质。查阅资料后,他知道了该物质为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 C03。铜是在什么条件下锈蚀的?根据铜锈的化学式,小寒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水氧气及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 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寒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图中试管内条形物为铜片)。半个月后,他发现只有B试管中的铜片生锈了。请根据实验回答:(1)D试管中的铜片不会生锈,可能是因为试管中缺少 (填化学式)的缘故。(2)从控制变量的角度分析,该实验还缺少若干对照组,请你补充其中的一组(可图示) 。 5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将16克氧化铜和过量的炭粉均匀混合,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请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中最多能得到铜 克。装置反应前反应后A试管的质量36.2 克氧化铜和炭粉混合物的质量20.0克试管和固体物质的质量54.8 克B反应后瓶内液体比反应前增重1.1 克 (2)同学们想通过测定消耗碳、氧元素的质量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以进一步分析氧化铜和炭粉反应产生的气体除CO2外是否还有其它产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反应前后测得的数据如下:分析数据发现,反应中消耗碳和氧元素的质量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下列4项中跟这一结果有关的有哪几项? 。(填编号)A装置中还有一部分CO2未被NaOH溶液吸收B氧化铜和炭粉反应产生的气体除CO2外还有COC氧化铜和炭粉没有完全反应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有同学认为用图示装置C代替上面的装置A,加热前先通一会气体X,停止加热后再通一会该气体,这样可使实验测得的数据更能准确的说明问题。你认为在O2N2和H2三种气体中,X应选择哪一种气体? 。6欲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受热不分解,且不与酸反应),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方案一】称取石灰石样品质量8g;用酒精灯加热样品,直至质量不再改变;将固体残余物放在干燥的器皿中冷却后称得质量6.9 g;计算。【方案二】称取石灰石样品质量8 g;加入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100 g,使碳酸钙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含溶质3.2 g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中和多余的盐酸;计算。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你认为上述方案中,切实可行的是方案 ,不选用另一方案的原因是 ;(2)100g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中,溶质氯化氢的质量为 g;(3)求方案二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7按照一定的依据将物质进行分类,是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每一类物质都可看作一个集合。如图展示了初中科学学习过的一些物质的集合,其中圆和圆中的每一个扇形各表示一个物质的集合。试根据它们的包含关系,从给出的物质集合中选择适宜答案用序号填空。纯净物混合物含氧酸碱非金属氧化物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其中大圆表示 ,A半圆表示 ,C表示 ,F 。(用数字编号表示)8已知有一白色固体是由可溶性钙盐和钾盐组成的混合物。 (1)进行如框图所示的实验:写出该钾盐和钙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假如上述实验得到的无色滤液中含两种溶质(其中一种是除A外的杂质),则该杂质可能是 ,欲除去该杂质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化学式)甲9.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用到的白磷、红磷和木炭都为足量。(1)点燃甲图中的酒精灯,过一段时间看到白磷被引燃, 玻璃管内充满大量的白烟,从理论上分析,甲装置的玻璃管内液面最终将上升至 处,(选填“1”、“2”、“3”或“4”)。(2)点燃乙图中的红磷和木炭,待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打开乙图中C、D两处的弹簧夹子后,将看到的现象是 。乙红磷木炭红磷C/D/A/B/丙木炭(3)点燃丙图中的红磷和木炭,待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打开丙图中C/、D/ 两处的弹簧夹子后,观察到与乙图实验不同的现象是 。10(10分)小明暑假里去北京旅游,发现他所住宾馆的电热水壶里有很多水垢。水壶的水烧开后,水面还漂着一层白色的东西。他设法取了一些水垢,准备回校后与同学小军一起做进一步的探究。 【研究课题】探究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并通过实验测定某主要成分的含量。【查阅资料】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Ca2+、Mg2+、HCO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碱等混合物)。同时,他还查阅到有关物质的溶解性:物质Ca(HCO3)2Mg (HCO3)2Ca(OH)2Mg(OH)2CaCO3MgCO3溶解性 可溶可溶 微溶不溶不溶微溶【提出猜想】(1)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 ,可能含有Ca(OH)2和 。【设计方案】(2)小明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取适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再 ,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水垢中无Ca(OH)2。(3)小军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水垢中碳酸盐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按图甲组装仪器,将50克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某酸溶液。该实验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操作应在加入样品 (选填“前”或“后”)进行。小军所加的酸是 。20151050增加的质量/g1 2 3 4 5时间/min16.5g 图甲 图乙 测量5分钟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如图乙所示),从图乙看出,第3.5分钟第5分钟,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都是16.5g,这说明 。假设该水垢只含一种碳酸盐,则该水垢中含该种碳酸盐的质量分数为 。(4)小明觉得小军测得的该水垢中含该种碳酸盐的质量分数与实际的含量相比会偏低,为减小实验误差,你采取的措施是 。11.某学校的探究性学习小组发现,铜绿Cu(OH)2CO3受热分解后,除生成CO2和水蒸气外,试管中还有一些黑色粉末状固体。他们通过实验探究,分析黑色固体的组成,并验证产生的气体。请填空: (1)提出问题:黑色固体是什么 (2)猜想与假设:黑色团体可能是:a.炭粉 b.氧化铜 c. 。 (3)查阅资料:炭粉和氧化铜均为黑色固体,其中炭粉不与稀酸反应,也不溶于稀酸,而氧化铜可与稀酸反应而溶解。 (4)设计实验方案:向试管中的黑色团体滴加足量的 (填化学式)溶液,充分反应后,观察固体的溶解情况和所得溶液的颜色。 (5现象与结论:如果猜想a正确,则现象为 ;若现象是 ,则猜想b正确;假如现象为 ,则猜想c成立。(6)若用右图装置验证两种气体生成物,应将生成的混合气体先通过 装置,反之会有何影响? 。当将气体通入装置A进行验证时,气流应从 通入。12.某活动小组从工厂收集到了一些含有硝酸银的废液中,以及废铁屑、废锌屑的混合物。在回收银时,他们将一定量的上述金属混合物加入到含硝酸银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浅绿色滤液(所含其他杂质不考虑)。为了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他们做出下列猜想:(1)溶质为硝酸亚铁(2)溶质为硝酸亚铁和硝酸银(3)溶质为硝酸锌和硝酸来铁(4)溶质为硝酸锌、硝酸亚铁和硝酸银。(1)上述猜想中,错误的是(填序号)_,其原因是_(2)有的同学认为滤液中溶质有硝酸锌,你认为是否正确?_其原因是_(2)某同学将一铜片放入滤液中,目的是_,一段时间后铜片没有发生变化,上述猜想中可以排除的是(填序号)_.13中新网3月16日电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3月11日的里氏9.0级强烈地震到目前已造成至少3676人死亡,失踪人数上升至7558人,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在早上进行的记者会上证实,福岛第一核电站第3号反应堆在当地时间16日上午10时许发生了爆炸,由于无法靠近进行状况确认,最大可能的推断,核反应堆容器发生破损,导致氢气爆炸。 枝野长官说,第3号反应堆爆发时,产生了很高浓度的核辐射量。因此,所有参加控制核反应堆的人员已经全部离开现场,实行暂时的避难。(1)日本多地震,是因为它位于 地震带(2)福岛第一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 (3)写出氢气爆炸的化学方程式 (4)核辐射会对人产生巨大危害,请任意写出一点对人的危害 (5)核电站虽然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但各国仍在大力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核反应放出的能量非常巨大,核电站中一千克核燃料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500吨煤放出的热量试计算一克核燃料放出的能量能将 吨15的水烧开(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已知煤的 热值是3.4107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不考虑能量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