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6000字)ok3w_ads(“s004”);ok3w_ads(“s005”);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 目 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学 号 姓 名刘超群 班 级 08级土木工程三班 日 期 2011年9月11日 郑州华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2011年9月 对大学生的就创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08级土木工程三班 刘超群 前言:众所周知,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在本次调查以我校的应往届毕业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翻阅文献、访谈、观察等调查方法去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现状,力求找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寻求相关解决对策。同时将我的调查成果汇总如下: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原因简单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1、供过于求,就业压力大,总体形势严峻; 对于这一点,我们不妨看一下国家的统计数字:自1999年以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分别比1998年翻了一番多;2002年,中国在读大学生已经占到同龄(18至22岁)人口的14%;2003年全国1000多所普通高等学校共录取新生340多万人;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338万;到2009年高校毕业生达到了611万。在每年新增的工作岗位有限,各个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变化不大的前提下,如此庞大的毕业人数势必会造成供过于求,竞争激烈,压力变大,从而导致总体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2、缺乏胜任力; 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理论相对丰富,而实践经验却非常缺乏。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但是缺乏实践能力往往使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企业是非常现实经济实体,需要的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满足这个要求,有时还要搭上老员工给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所以现在很多企业招聘也大多变成了优中选优的战略性人才储备,不仅数量有限,质量要求又高,所以对大学生就业必当造成相当的影响!3、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所以许多毕业生对自己价值估计过高,从而导致很多问题,例如:(1)、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2)、不顾自身的能力和条件,盲目对薪水、福利待遇等要求过高,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3)、片面追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大城市,而不愿去二三线城市发展;(4)、一味坚守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只看重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一些大型企业,而对中小型企业不感兴趣,导致高不成低不就。 (二)原因简单分析 1.高校专业或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变化的错位带来的就业压力; 我国目前的就业矛盾既存在总量问题,也存在结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市场需求对大学生就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高校的很多专业或课程设置并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非常突出,从而造成供与需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某些专业过剩致使一批大学生成为失业者,另一方面,由于某些专业技术工种断档而导致技术工人严重不足。所以由高校专业或课程设置而导致的人才培养结构严重失衡,很大程度上增大了国内的就业压力。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 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时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最后,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是导致成功率不高主要原因。 3.用人单位的不合理要求带来的就业压力; 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加大了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就业空间的狭窄为用人单位人为地提高就业门槛提供了条件。例如有些用人单位设置的招聘岗位,本科大学生甚至大专生已经足够胜任,但其往往一味地给自己树金字招牌,体现其在形式上对知识的尊重,纷纷打出招研究生、招名校生的招牌。而有些单位人为地设置性别、身高、年龄、工作经验等条件,门槛越来越高,致使不少大学生遭遇就业歧视和就业难。 4.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很多用人单位要求求职者是本市户口或本地居民,由于不符合这个要求,许多大学生与许多好工作失之交臂。 二、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原因简单分析 (一)创业现状: 1、项目选择太盲目; 大学生创业时大多缺乏前期市场调研和论证,只是凭自己的兴趣和想象来决定投资方向,甚至仅凭一时心血来潮做决定。所以一旦进入市场,大多会撞得头破血流,最终导致创业失败。 2、缺乏创业技能; 很多大学生创业者眼高手低,当创业计划转变为实际操作时,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创业势必不能长远。所以大学生应去企业打工或实习,积累相关的管理和营销经验;同时要积极参加创业培训,积累创业知识,接受专业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 3、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资金风险在创业初期会一直伴随在创业者的左右。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创办企业是创业者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企业创办起来后,就必须考虑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的日常运作。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如果连续几个月入不敷出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导致企业的现金流中断,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威胁。而大学生创业者很少拥有庞大的资金支持,所以在创办初期因资金紧缺而严重影响业务的拓展,甚至错失商机而不得不关门大吉。 4、管理经验少、风险大; 一些大学生创业者虽然技术出类拔萃,但理财、营销、沟通、管理方面的能力普遍不足。一旦下海创业,管理方面便会经常出现问题,比如:决策随意、信息不通、理念不清、患得患失、用人不当、忽视创新、急功近利、盲目跟风、意志薄弱等。大学生由于知识单一、经验不足、资金实力和心理素质明显不足等原因,更增加了在管理上的风险。 (二)原因简单分析 1、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常常盲目乐观,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由于经常看到的创业成功的例子,所以大家的心态自然都是理想主义。一旦受挫往往会自暴自弃,从而导致创业流产。 2、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的缺乏。作为大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书本知识,但终究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和经营管理经验。此外,由于大学生对市场营销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很难一下子胜任企业经理人的角色。这必将成为大学生创业者得软肋。 3、大学生对创业的内涵理解不深。有些大学生提交的创业计划书中,试图只用一个自认为很新奇的创意来吸引投资。虽然这样的事以前在国外确实有过,但是在今天却未必能行的通了。现在的投资人看重的是创业计划的技术含量,被复制的概率,以及市场赢利的潜力。 三、相关对策简单研究 (一)、促进就业的相关对策 1、大学生应从自身出发,作出调整和努力。首先,大学生应该转变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要从实际出发,抛弃精英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价值取向。其次,要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应不断提高自身 综合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以便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最后,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努力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 2、高校应该加大改革力度。高校应该及时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努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实践型人才。并且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和特色,开展相关课程。以我校为例,可以发挥企业办学优势,尝试以各学院为主开办相关企业,如监理公司、对外开放的具有一定资质的材料实验室等。同时可以组织各专业的学生到集团下属公司进行一定时间的定岗或者轮岗实训,使学生深入一线学习相关知识。而且可以开展各种专业或课程竞赛;设置贴合专业实际的实践课程;与企业洽谈,在学校内进行各种岗位的招聘;增加校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轮流在基地进行一定时间的实际学习等等。 3、国家应加大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工作。国家应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同时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最后国家可以委托相关机构有 针对性的组织各种福利性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促进创业的相关对策 1.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勇敢创业。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这些是大学生的自身优势,更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2.理论联系实际,用智力换资本。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有着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对于当今社会,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学生创业可以理论联系实际,进军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领域。并且要学会用智力换资本,毕竟一些风险投资家往往就因为看中了大学生所掌握的先进技术,而愿意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 3.政府和高校应该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指导和扶持力度。例如:降低大学生创业者的市场准入和创业贷款的门槛;在创业初期降低或者免除大学生所创办的企业相关税率;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更好的培训和指导;高校设置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课程和讲座;配备专业老师对本校学生创业者进行跟踪指导等等。 社会实践调查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