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故障分析毕业设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1504720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压系统故障分析毕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液压系统故障分析毕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液压系统故障分析毕业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首先介绍了液压系统的组成,从液压系统的优缺点介绍了液压系统,接着详细介绍了每个液压元件的功能和元件出现故障与排除方法,最后从压力.方向和速度介绍了液压系统和液压系统中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最终联合液压元件故障分析与排除和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举出案例进行分析。【Abstract】 first introduc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of hydraulic system is introduced, then introduces the function and components of each hydraulic component failure and troubleshooting, finally from the pressure. The direction and speed of the common trouble analysis and removal of hydraulic system and hydraulic system. Analysis and exclusion and exclusion and hydraulic system failure eventually combined hydraulic component failure, cite the case analysisJ1VMC400立式加工中心液压系统的分析与故障维修首先介绍了机床液压系统的组成,然后从J1VMC400立式加工中心的液压系统故障,包括液压元件等进行说明。最后分析J1VMC400立式加工中心液压系统故障的维修方法。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第一章 概述根据自己题目定概述内容1.1 液压系统的组成1.2 液压系统的特点第二章 某型号数控机床液压系统的分析2.1 某型号液压系统的组成2.2 某型号液压系统的特点2.3 液压系统的分析第三章 某型号数控机床液压系统的故障3.1 液压系统故障概述3.2 液压元件故障3.3 液压回路故障第四章 某型号数控机床液压系统的维修4.1 液压系统维修概述4.2 液压元件维修4.3 液压回路维修第五章 总结致谢参考文献最少列写五篇。目 录第一章:概述.41.1液压系统的组成41.2液压系统的特点41.2.1液压系统的优点.41.2.2液压系统的缺点.51.3液压系统故障的特点.51.4液压故障处理的步骤与特点6第二章液压元件的故障与分析.61液压泵的故障排除.6 2.1叶片泵.62.2齿轮泵.72.2.1齿轮泵的优点92.2.2齿轮泵的缺点9.2.2.3齿轮泵常见的故障与排除.102.3轴向柱塞泵的故障与排除102.4液压马达112.4.1轴向柱塞马达的故障与排除122.4.2径向柱塞马达的故障与排除.122.5控制阀的故障与排除132.5.1溢流阀的故障与排除.132.2.5减压阀的故障与排除.152.5.3顺序阀的故障与排除.162.6压力继电器的故障与排除172.7流量控制的故障与分析192.8单向阀的故障与排除.212.9换向阀的故障与排除.212.10电液换向阀的电磁先导阀的故障与排除.232.11液压缸的故障与排除.242.12液压辅助元件的故障与分析.24.2.12.1蓄能器的故障与排除.242.12.2滤油器的故障与排除.252.12.3密封件的故障与排除.262.12.4液压转向器的故障与排除.26第三章液压控制元件的故障与排除.273.1压力控制回路中的故障与排除273.1.1调压不正常的原因与排除方法.283.1.2减压不稳定的故障与排除283.1.3压力调定值不匹配的原因与排除.293.1.4控制油路无压力的故障与排除293.2速度控制回路的故障与排除方法303.2.1速度控制回路的故障与分析 .303.2.2调速阀的调速前冲现象原因与排除方法303.2.3调速阀的前后压差过小的原因与排除方法.303.3方向控制回路的故障与排除313.3.1换向阀选用不当313.3.2换向无缓冲引起的液压冲击的故障与排除313.4一些常见的故障检测31第四章实例分析324.1XK5040-1型数控机床故障维修324.1.1主轴变速系统原理.324.1.2故障原理分析与排除.334.2数控机床液压系统故障机理分析.344.2.1故障机理.344.2.2故障规律35第一章概述按照传动件的不同,传动分为机械传动.电气传动.流体传动(液体传动和气压传动)及复合传动等类型,液体传动包括液压传动和液力传动,液力传动是以动能进行工作的液体传动,液压传动则是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并以压力能进行动力的传递,转换与控制的液体传动。1.1液压系统的组成一个完整的,能够正常工作的液压系统应该由能源装置.执行装置.控制调节装置.辅助装置.液压油组成。组成部分功能作用能源装置(液压泵)齿轮泵柱塞泵叶片泵把原动机所提供的机械能转变成油液的压力能,输处高压油液执行装置(执行元件)液压缸液压马达摆动马达把油液的压力能转变成机械能去驱动负载做功,实往复直线运动,连续摆动和转动控制调节装置(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方向控制阀控制从液压泵到执行元件的油液的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从而控制执行元件的力,速度和方向辅助装置(液压辅助元件)油箱盛放液压油,向液压泵供液压油,回收来自执行元件的完成能量传递任务之后的低压油液管路输送油液过滤器滤除油液中的杂质,保持系统正常工作所需的油液清洁度密封在固定连接或运动连接处防止油液泄漏,以保证工作压力的建立储能器储存高压油液,并在需要时释放热交换器控制油液温度液压油是传递能量的工作介质1.2液压系统的特点1)能够产生很大的力,而且容易控制。用液压泵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具有很高压力(2030MPa)的液压油,把此压力油送入液压缸后即可产生很大的力。2)安全性高,很容易防止过载。机械设备如果承受许多界限以上的负载是很危险的。液压系统中通过使用安全阀(溢流阀)可以很容易地防止过载。即使在工程机械等可能发生预想不到的负载变动的场合,也可以确保安全。3)尺寸小出力大,安装位置可以自由选择。无论把控制装置.执行装置装在什么位置,只要把管子或软管接过去就行,所以设计上自由度很大。1.2.1液压系统的优点1由于液压传动是油管连接,所以借助油管的连接可以灵活方便地布置传动机构。2液压传动装置质量轻.结构紧凑.惯性小3液压传动可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4液压传动均匀平稳,负载变化时速度较平稳5液压传动易于实现过载保护6液压传动易于实现自动化 7液压元件已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便于设计,制造和推广1.2.2液压系统的缺点1液压系统中的漏油等因素,影响了运动的平稳性,使得液压转动不能保证严格的传动比2液压传动对油温的变化比较敏感3为了减少泄漏满足性能的要求,配和件的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加工工艺复杂4液压传动要求有单独的能源,不像电源一样使用方便5液压系统发生故障后不易检查和排除1.3液压系统故障的特点1)故障的多样性 液压设备出现的故障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几个故障同时出现,同一故障引起的原因可能有多个,而且这些原因常常是互相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的液压系统中往往是同一原因,但因其程度不同,系统结构不同,以及与其他配和机械结构的不同,所引起的故障现象可以是多种多样的。2)故障的复杂性 液压系统压力达不到要求 经常和动作故障联系在一起,甚至机械.电器部分的弊病也会与液压系统的故障交织在一起,使得故障变的复杂,新设备的调试更是如此3)故障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偶然发生的情况不是经常发生的也没有一定的规律,故障必然发生的情况是指那些持续不断经常发生.并具有一定规律的原因引起的故障4)故障的分析判断难度性 由于液压系统故障存在上述特点,所以当系统出现故障时,不一定马上就可以确定故障的部位和产生故障的原因。如果这方面的专业工作人员技术水平较高.熟练掌握所在液压设备的情况等,就有能力对故障进行认真检查.分析.判断并很快找出故障的部位及产生的原因。检查故障的方法一般采用肉眼观察.探听(用耳朵听).手摸.鼻闻.仪器检测等1)肉眼观察 观察外表的不正常现象,漏油.沾污.油箱油量及油液污浊情况;观察油中的气泡情况,可以判断出系统的进气程度,进而排除与系统进气有关的故障;观察系统总回油管的回油情况,可以判断出液压泵工作是否正常,为排除系统故障提供忠言参考。2)探听 听设备工作时的振动.噪声.不正常的响动或抖动。通过对各个部件进行探听,可直接找出噪声产生的部位。3)手摸 温度不正常和振动故障,通过用手摸的办法即可找出故障部位。对于液压泵和管道局部过热鼓掌采用手摸的方法更为有效。4)鼻闻 闻一闻油液是否有异味变质。油液严重变质影响液压系统的正常润滑,必需换油5)浇油法 可采用浇油法找出进气部位。找进气部位时,可用油浇淋怀疑部位,如果油浇到某处时,故障现象消失,证明找到了故障根源。浇油法对查找液压泵和系统吸油部位进气造成的故障特别有效6)检验实验法 对压力故障和动作故障,可采用分段检查试验法。分段检查应首先检查系统外的各种因素,外部因素排除后在对系统本身进行检查。对系统进行检查,一般应按照机电联轴器液压泵的顺序,依次对每个关节进行检查。1.3.1故障处理的步骤与方法1)初步分析判断 分析判断时首先应注意到外界因素对系统的影响,在查明确实不足外界原因引起故障的情况下,在集中注意力在系统内部查找原因。其次是,分析判断时,一定要把机械.电气.液压3各方面联系在一起考虑,不能单纯考虑液压系统,要分清故障是偶然发生的还是必然发生。2)根据了解.询问.核实.检查所得到的资料列出可能发生的故障原因表。此时应牢记:一个故障现象可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因造成的3)核实以上的现象并进行检查 通过观察仪表读数.工作速度.监听声响.检查油液.注意执行元件是否有误动作等手段来进一步核实,然后按系统内液流流程从邮箱或液压泵依次沿回路仔细查找,按时记录下观察结果。在检查时要仔细下检查油箱的油液,确定是否有污垢进入系统,影响系统各个元件的正常工作;用手摸来检查进油管有无脆化.软化.泄漏.破损.检查阀,元件的各个接头以及壳体的安装螺钉有无松动,最后检查轴及液压缸的活塞杆4)找出结论 根据故障所列原因表,先选择经简单检查核实或修理即可使设备恢复正常工作状态的项目,即采取先一后难的原则,排除检查顺序,以便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检查任务5)验证结论 一旦通过以上步骤,找出了液压设备产生故障的原因,就开始着手故障的排除对故障处理完毕后,应认真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总结,从而提高处理故障的能力,防止以后同类故障再次发生第二章液压元件的故障分析1液压泵的故障排除2.1叶片泵定义:通过叶轮的旋转,将动力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水能(势能、动能、压能)的水力机械。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叶片泵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压力油的作用下,尖部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上。这样两个叶片与转子和定子内表面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先由小到大吸油后再由大到小排油,叶片旋转一周时,完成两次吸油与排油。液压泵是液压转动系统中的主要元件之一,也是发生故障最多的原件叶片泵具有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声低.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但抗污染能力差.加工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价格也较高。叶片泵的故障产生原因排除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液压泵吸不上油或无压力1原动机与液压泵转向不一致2液压泵传动件脱落3进出油口接反4油箱内油液过低,吸入管口露出液面5转速太低吸力不足6油粘度过高叶片活动不灵活7油温过低,使粘性过高8系统油液过滤精度低导致叶片在槽内卡住9吸入管道或过滤装置堵塞造成吸油不流畅10吸入口过滤器过滤精度过高造成吸油不畅11吸入管道漏气12小排量液压泵吸力不足1纠正原动机旋向2从新安装传动件3按说明书选用正确接法4补充油液至最低油标线以上5提高转速达到液压泵最低转速以上6选用推荐粘度的工作油7加温至推荐正常工作油温8拆洗.修磨液压泵内脏件,仔细重装.并更换油液9清洗管道或过滤装置,除去堵塞物,更换或过滤油箱内油液10按说明书正确选用过滤去11检查管道各连接处,并予以密封.紧固12向泵内注满油流量不足达到额定值1转速未达到额定转速2系统中有泄漏3由于泵长时间工作.振动.使泵盖螺钉松动4吸入管道漏气5吸油不充分1)油箱内油液过低2)入口滤油器堵塞或流量过小3)吸入管道堵塞 或通经小4)油液粘度过高或过低变量泵流量调节不当1按说明书制定转速选用电动机转速2检查系统,修补泄漏点3拧紧螺钉4检查各连接处,并予以密封紧固5补充油液至最低油标线以上1)清洗过滤器或选用同流量为泵流量2倍以上的滤油器2)清洗管道,选用不小于泵入口通经的吸入管3)选用推荐粘度工作油4)重新调节至所需流量压 力升不上去1)泵不上油或流量不足2)溢流阀调整压力太低或出现故障3)系统中有泄漏4)由于泵长时间工作.振动.使泵盖螺钉松动5)吸入管道漏油6)吸油不充分7)变量泵压力调节不当2)重新调试溢流阀压力或修复溢流阀3)检查系统,修补泄漏点4)拧紧螺钉5)检查各连接处,并予以密封.紧固7)重新调节之所需压力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噪声过大1)吸入管道漏气2)吸油不充分3)泵轴和原动机轴不同心4)油种有气泡5)泵转速过高6)泵压力过高7)轴密封处漏气8)油液过滤精度过低导致叶片在槽内卡住9)变量泵止动螺钉误调失当1)检查管道各连接处,并予以密封.紧固3)重新安装达到说明书精度要求4)补充油液或采取结构措施,把回油口浸入油面以下5)选用推荐转速范围6)降压至额定压力一下7)更换油封8)拆洗修磨泵内脏件并仔细重新安装,并更换油液9)适当调整螺钉至噪声达到最小过度发热1)油温过高2)油粘度太低,内泄漏过大3)工作压力过高4)回油口直接接到泵入口1)改善油箱散热条件或增设冷却器使油温控制在推荐正常工作油温范围内2)推荐粘度工作油3)降压至额定压力一下4)同回油口接至油箱液面以下振动过大1)泵轴与电动机轴不同心2)安装螺钉松动3)转速或压力过高4)有液过滤精度低,导致叶片在槽内卡住5)吸入管道漏气6)吸油不充分7)油液中有气泡1)重新安装达到说明书精度要求2)拧紧螺钉3)调整至许用范围内4)拆洗泵磨内脏件,并仔细重新安装,并更换油液或重新过滤油箱内有液5)检查管道各连接处,并予以密封.紧固7)补充油液或采取结构措施,把回油口浸入油面以下外渗漏1)密封老化或损伤2)进出油口连接部位松动3)密封面磕碰4)外壳体砂眼1)更换密封2)紧固螺钉或管接头3)修磨密封面4)更换外壳体2.2齿轮泵齿轮泵一般用于工作环境不清洁的工程机械和精度不高的机床定义:依靠密封在一个壳体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齿轮,在相互啮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作空间容积变化来输送液体的泵。 齿轮泵的分类: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合齿轮泵齿轮泵的工作原理:齿轮泵是容积泵的一种,由两个齿轮、泵体与前后盖组成两个封闭空间,当齿轮转动时,齿轮脱开测的空间从小变大,形成真空,将液体吸入,齿轮啮合侧的空间体积从大变小,而将液体挤入管路中去。吸入腔与排除腔是靠齿轮的啮合线来隔开的。齿轮泵的排出口的压力完全取决于泵出处阻力的大小。1、起动: (1)启动前检查全部管路法兰,接头的密封性。 (2)盘动联轴器,无摩擦及碰撞声音。 (3)首次启动应向泵内注入输送液体。 (4)启动前应全开吸入和排出管路中的阀门,严禁闭阀启动。 (5)验证电机转动方向后,启动电机。 2、停车: (1)关闭电动机。 (2)关闭泵的进、出口阀门。2.2.1齿轮泵的优点1.结构简单,工艺性好,成本低2 . 与同样流量的其他泵相比,结构紧凑,体积小3. 自吸性好。无论在高低转速甚至在手动情况下都能可靠地实现自吸。4. 转速范围大。因泵的转动部分以及齿轮基本上都是平衡的,在高转速下不会产生较大的惯性力5. 油液中污物对其工作影响不大,不易咬死2.2.2齿轮泵的缺点1. 工作压力低。齿轮泵的齿轮,轴及轴承上受的压力不平衡,径向负载大,限制了它压力的提高。2. 容积效力较低。这是由于齿轮泵的端面泄漏量大。3. 流动脉动大,引起压力脉动大使管道.阀门产生振动,噪声大2.2.3齿轮泵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故障现象 产生原因排除方法不打油或输出油量不足及鸭梨提升不高1 电动机的转向错误2吸入管道或滤油器堵塞3轴向间隙或径向间隙过大4 各连接处泄漏而引起的空气进入5油液粘度太大或油液温升太高纠正电动机转向疏通管道,清洗滤油器去赌物,更换新油修理更换相关原件紧固连接处螺钉,避免泄漏严防空气混入油液应根据温升变化选用噪声严重及压力波动厉害1吸油管及滤油器部分被堵塞或入口滤油器容量小2从吸入管或轴密封处吸入空气,或者有种有气泡3 泵与联轴器不同心或擦伤4齿轮本身精度不高5 CB 型齿轮油泵骨架式油封损坏或装轴时骨架油封内弹簧脱落除去赃物,使吸油管通畅,或改用容量合适的滤油器在连接部位或密封处加点油,如果噪声减小,可拧紧接头处或更换密封圈回油管口应在油面以下,与吸油管要有一定距离调整同心,排除擦上更换齿轮或对研修整检查骨架油封,损坏时更换以免吸入空气故障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液压泵旋转不灵活或咬死1轴向间隙及径向间隙过小2 装配不良CB型盖板,与轴的同心度不好长轴的弹簧紧脚太长,滚针套质量太差3 泵和电动机的联轴器同轴度不好4 油液中的杂质詖吸入泵体内修配相关零件根据要求从新进行装配调整使不同轴度不超过0.2mm严防周围灰沙.铁屑及冷却水等物进入油池,保持油液洁净2.3轴向柱塞泵故障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故障现象 产生原因排除方法流量不够1 油箱油面过低,油管及滤油器堵塞或阻力太大以及漏气等2泵壳内预先没有充好油,留有空气3液压泵中心弹簧折断,使柱塞回程不够或者不能回程4 配油盘及缸体或柱塞与缸体之间磨损5 对于变量泵有两种可能,如为低压可能是油泵内摩擦等原因,使变量机构不能达到极限位置造城偏角小所致;如为高压,可能是调整误差所致6 油温太高或太低1检查储油量,把油加至油标规定线,排除油管堵塞,清洗滤油器,紧固各连接处螺钉,排出漏气2排除泵内空气3更换中心弹簧4磨平配油盘与缸体的接触面单缸研配,更换柱塞5低压时使变量或塞及变量头活动自如,高压时纠正调整错误6根据油升选择合适的油液压力脉动1 配油盘与缸体或柱塞与缸体之间磨损,内泄或外漏过大2 对于变量泵可能由于变量机构的偏角太小,使流量过小,内漏相对增大,因此不能连接对外供油3 伺服活塞与变量活塞运动不协调,出行偶尔或经常性的脉动4 进油管堵塞,阻力大及漏气1磨平配油盘与缸体的接触面单缸研配,更换柱塞,紧固各连接处螺钉,排出漏损2适当加大变量机构的偏角,排除内部漏损3偶尔脉动多因油脏,可更换新油,经常脉动可能是配合件研伤或憋劲,应拆下修研4疏通进油管及清洗进口滤油器,紧固进油管段的连接螺钉噪声1泵体内留有空气2 油箱油面过低,吸油管堵塞及阻力大,以及漏气等3 泵和电动机不同心,是泵和转动轴受径向力1排除泵内空气2安规定加足油液,疏通进油管,清洗滤油器,紧固进油段连接螺钉3重新调整,使电动机与轴同心故障现象产生原因 排除方法发热1 内部漏损过大2 运动件磨损1修研各密封配合面2修复或更换磨损件漏损1 轴承回转密封圈损坏2各接合处O型密封圈损坏3 配油盘和缸体或柱塞与缸体之间磨损(会引起回油管外漏增大,也会引起高低腔之间内漏)4 变量活塞或伺服活塞磨损1检查各密封圈及各密封环节,排除内漏2更换O型密封圈3磨平接触面,配研缸体,单配柱塞4严重时更换 变量机构失灵1 控制油管上的单向阀弹簧折断2 变量头与变量壳体磨损3 伺服活塞,变量活塞与弹簧芯轴卡死4 个别通油道堵死1更换弹簧2配研两者的圆弧配合面3机械卡死时,用研磨的方法是个运4动件灵活,油脏时,更换油液泵不能转动(卡死)1 柱塞与油缸卡死(可能是油脏或油温变化引起的)2滑靴落脱(可能是柱塞卡死,或有负载引起的)3 柱塞球头折断1油脏时更换新油,油温太低时,更2换粘度较小的机械油3更换或重新装配滑靴4更换零件2.4液压马达2.4.1轴向柱塞液压马达的故障与排除故障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转速低转矩小液压泵供油量不足1电动机转速过低2吸油口的滤油器被污物堵塞,油箱中的油液不足,油管孔径小等原因,造成吸油不畅3系统密封不严,有泄漏,空气侵入4油液黏度太大5液压泵径向.轴向间隙过大容积效率降低液压泵输入的油压不足1系统管道长,通道小2有温升高,黏度降低内部泄漏增大液压马达各联接面严重泄漏液压马达内部零件磨损,内泄漏严重核实后调换电动机清洗滤油器,加足油液;清洗滤油器,加足油液,适当加大油管孔径使吸油通畅紧固各连接处,防止泄漏和空气进入使用润滑油修复油泵尽量缩短管道,减小弯曲和折断,适当增加弯道截面积,更换黏度较大的油液紧固各接合面螺钉修配或更换磨损件故障现象产生原因 排除方法噪声严重1液压泵进油处的滤油器被污物堵塞2密封不严大量空气进入3油液不清洁4 联轴器碰擦或不同心5油液黏度过大6马达活塞的径向尺寸严重磨损7外界振动的影响清洗滤油器紧固各联接处更换清洁的油液校正同心并避免摩擦更换油液黏度较小的油液研磨转子内孔单配活塞隔绝外界振动外部泄漏1传动轴端的密封圈损坏2各接合面及管接头的螺钉或螺母未拧紧3管塞未拧紧更换密封圈拧紧各接合面的螺钉及管接头处的螺母选进管塞内部泄漏1弹簧疲劳,转子和配油盘端面磨损使轴向间隙过大2柱塞外圆与转子孔磨损更换弹簧修磨转子和配油盘端面研磨转子孔,单配柱塞2.4.2径向柱塞式液压马达的故障与排除故障特征故障原因排除方法液压系统的压力较低时,输出轴的转动不均匀1液压系统内有空气2液压泵供给的工作液体流量不均匀排除进入液压系统的空气消除工作液体流量不均匀的原因液压系统的压力有很大的波动,输出轴的转动不均匀1配油器的安装不正确2柱塞被卡住转动配油器至清除轴转动不均匀的现象拆开液压马达修理液压马达中发出激烈的撞击声。每转的冲击次数等于液压马达的作用次数柱塞被卡紧拆开液压马达修理液压马达中有时发生撞击声1配流器错位2凸轮环工作表面磨损3滚轮的轴承损坏正确安装配流器拆开液压马达修理更换在额定的流量下,液压马达的转速不能达到给定值1集油器漏油2配流器的间隙太大3柱塞和柱塞缸的间隙太大拆开液压马达修理 故障特征 故障原因 排除方法液压马达的输出扭矩达不到要求1进入液压马达的液体压力低于额定压力2柱塞被卡紧拆开液压马达修理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不转动1配流器被卡紧2滚轮的轴承损坏3主轴或其他零件损坏拆开液压马达修理油通过壳体或轴密封处漏油1紧固螺栓松动2密封件损坏拧紧螺栓更换密封件 2.5控制阀的故障排除2.5.1溢流阀的故障与排除溢流阀主要作用是对液压系统定压或进行安全保护,其性能好坏对整个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有很大影响。常用溢流阀按其结构形式和基本动作方式可归结为直动式和先导式。如下图所示为直动式溢流阀。其工作原理是:P是进油口,T是回油口,进油口的压力油经阀芯中间的阻尼孔作用在阀芯的底部端面上,进油口的压力较小时阀芯在弹簧作用下保持不变,将P和T隔开,当进油口的压力增大时,在阀芯下端所产生的作用力超过弹簧的作用力时,阀芯上升,阀口被打开,将多余的油液排回油箱。 溢流阀的故障与排除表故障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 压力波动不稳定1 弹簧弯曲或太软2 锥阀与阀座的接触不良或磨损3 钢球不圆钢球与阀座密合不良4 滑阀变形或拉毛5 油不清洁,阻尼空堵塞更换弹簧锥阀磨损或有毛病就更换,如锥阀是新的即卸下调整螺母,将导杆推几下使其接触良好更换钢球,研磨阀座更换或修研滑阀更换清洁油液,疏通阻尼孔调整无效1 弹簧断裂或漏装2 阻尼孔堵塞3 滑阀卡住4 进出油口接反5 锥阀漏装检查.更换或补装弹簧疏通阻尼空拆出.检查.修整检查油源方向并纠正检查.补装故障现象产生原因 排除方法显著泄漏1 锥阀或钢球与阀座的接触不良2 滑阀与阀体配合间隙过大3 管接头没拧紧4接合面纸垫冲破或铜垫失效锥阀或钢球磨损或者有毛病时则更换新的锥阀或钢球更换滑阀,重配间隙拧紧连接螺更换纸垫或铜垫显著噪声及振动1 螺母松动2 弹簧变形不复原3滑阀配和过紧4 主滑阀动作不良5 锥阀磨损6 出口油路中有空气7流量超过允许值8 和其他阀产生共振拧紧螺母检查并更换弹簧修研滑阀,使其灵活检查滑阀与壳体是否同心更换锥阀放出空气调换流量大的阀略改变阀的额定压力值2.5.2减压阀的故障与排除先导式减压阀减压阀的作用是降低液压系统中某一部分的压力,并使其保持稳定值。减压阀分为直动式和先导式。先导式减压阀的工作原理:高压油经P1进入腔内,经阀口P2流出,接减压回路。经阻尼孔到达阀芯上腔。并作用于锥阀a1,当出口压力低于调定压力时,锥阀关闭,主阀芯上下腔油压相等弹簧使主阀芯处于最下端,阀口全开,不起减压作用。当阀的出口压力达到调定压力值时,锥阀打开,油液经泄油口L流回油箱。当主阀的上下腔压差大于主阀芯上弹簧的作用力时,阀芯上移阀口关小,控制出口压力为调定值。故障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压力不稳定,有波动1 油液中混入空气2 阻尼孔有时堵塞3 滑阀与滑体内孔圆度打不到规定使阀体卡住4 弹簧变形或在滑阀中卡住,使滑阀移动困难或锥阀安装不正确5 钢球不圆,钢球与阀座配合不好或锥阀安装不正确排除油中空气疏通阻尼孔及换油修研阀孔,修配滑阀更换弹簧更换钢球或拆开锥阀调整输出压力低升不高1 顶盖处泄漏2 钢球或锥阀与阀座密合不良拧紧螺钉或更换纸垫更换钢球或锥阀不起减压作用1 回油孔的油塞未拧紧,使油闷住2 顶盖方向装错,使出油孔与回油孔接通3 阻尼孔被堵住4 滑阀被卡死将油塞拧紧,并接上回油管检查顶盖上的孔位置是否装错用直径为1mm的针清理小孔并换油清理和研配滑阀2.5.3顺序阀的故障与排除先导顺序阀的工作原理:油液从P1口流进经阻尼孔到达进入阀的上腔,当压力小于调定压力时,锥阀关闭,主阀芯不动,当压力达到调定压力时,锥阀打开,主阀芯移动主阀芯的阻尼孔有油液流动,产生压差,主阀开启,油液进入二次油路。顺序阀的故障与排除故障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始终出油因而顺序不起作用1 阀芯再打开位置上卡死(如几何精度差,间隙太小;弹簧弯曲,断裂;油液太脏)2 单位阀在打开位置上卡死(如几何精度差,间隙太小;弹簧弯曲,断裂;油液太脏)3 单位阀密封不良(如几何精度差)4 调压弹簧断裂5 调压弹簧漏装6 未装锥阀或钢球7 锥阀或钢球碎裂修理,使配合间隙达到要求,并使阀芯移动灵活;检查油质,过滤或更新油液;更换弹簧修理使配合间隙达到要求并使阀芯移动灵活;检查油质,过滤或更新油液;更换弹簧修理,使单向阀密封良好更换弹簧修补弹簧补装更换不出油因而不起顺序作用 1 阀芯在关闭位置上卡死(如几何精度低;弹簧弯曲;油液脏)2 锥阀芯在关闭位置卡死3 控制油液流量不通畅(如阻尼孔堵死,或遥控管道被压扁堵死)4 遥控压力不足,或下端盖结合处漏油严重5 通向调压阀油路上的阻尼孔被堵死6 泄漏口管道中背压太高,使滑阀不能移动7 调节弹簧太硬,或压力调的太高1修理,使滑阀移动灵活更换弹簧,过滤或更换油液2修理,使滑阀移动灵活;过滤或更换油液3清洗或更换管道,过滤或更换油液4提高控制压力,拧紧螺钉并使之受力均匀5清洗6泄漏口管道不能接在排油管道上一起回路,应单独排回油箱7更换弹簧,适当调整压力调整压力值不符合要求1 调压弹簧调整不当2 调压弹簧变形,最高压力调不上去3 滑阀卡死,移动困难1重新调整所需压力2更换弹簧3检查滑阀的配合间隙,修配使滑阀移动灵活,过滤或更换油液振动与噪声1 回油阻力(背压)太高2 油温过高1降低回油阻力2控制油温在规定范围内2.6压力继电器的故障与排除压力继电器是一种将液压油的背压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电液控制元件。当油液压力达到压力继电器的调定压力时,即发出电信号,以控制电磁铁.电磁离合器.继电气等原件动作.使油路卸压.转向.执行元件实行顺序动作.或关闭电动机,使系统停止工作,起安全保护作用等。压力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当从下端进油口进入的油液压力达到调定压力值时,推动柱塞上移,此位移通过顶杆触动微动开关动作。改变调定螺母即可调节压力继电器的动作压力。压力继电器的故障与排除故障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输出量不合要求或无输出1 微动开关损坏2 电气线路故障3 阀芯卡死或阻尼孔堵塞4 进油管道弯曲,变形,使油液流动不通畅5 调节弹簧太硬或压力调的太高6 管接头处漏油7 与微动开关相接处的触头未调整好8 弹簧和杠杆装配不良有卡滞现象1更换微动开关2检查原因排出故障3清洗,修配达到要求4更换管子使油液流通畅通5更换适宜的弹簧或按要求调节压力值6拧紧接头,消除漏由7精心调整,是接触点接触良好8重新装配,使动作灵敏故障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灵敏度太差1 杠杆柱销处摩擦力太大,或钢球与柱塞接触处摩擦力过大2 装配不良,动作不灵活“憨劲”3 微动开关接触行程太长4 接触螺钉. 杠杆调节不当5 钢球不圆6 阀芯移动不灵活7 安装不妥,如水平或倾斜安装1重新装配,使动作灵敏2重新装配,使动作灵敏3合理调整位置4合理调整螺钉和杠杆位置5更换钢球6清洗. 修理,使之灵活7改为垂直安装发信号太快1 进油孔阻尼孔太大2 膜片破裂3 系统冲击压力太大4 电气系统设备有误1阻尼孔适当改小,或在控制管路上增设阻尼孔2更换膜片3在控制管路上增设阻尼管,以减弱冲击压力4要按工艺要求设计电气系统2.7流量控制阀的故障与排除 流量控制阀就是依靠改变阀口通流面积的大小或通流通道的长短来控制流量的液压阀类。 节流阀的工作原理:油液从P1进入阀体,通过螺母改变阀体的上下移动使出油口P2的流量改变。单项节流阀的工作原理 油液从P2到P1克服弹簧的作用流出不改变流量的大小。从P1到P2油液通过阀体的移动改变流量,经弹簧时阀芯锥面紧压在阀座上,使阀口关闭,油液不能从这边通过。故障现象产生原因故障排除调节节流阀手轮,不出油压力补偿阀不动作压力补偿阀芯在关闭位置上卡死1 阀芯与阀套几何精度差,间隙太小2 弹簧弯曲,变形使阀芯卡死3 弹簧太软1检查精度,修配间隙达到要求的灵活程度2更换弹簧3更换弹簧节流阀故障1 油液过脏,使节流口堵死2 手轮与节流阀芯装配位置不当3节流阀阀芯上联结失落或未装键4 节流阀阀芯因装配间隙过小或变形卡死5控制轴的螺纹被赃物堵住.造成调节不良1检查油质,过滤油液2检查原因重新装配3更换键或补装键.4清洗. 修配间隙或更换零件5拆开清晰系统未供油换向阀阀芯未还向检查原因并排除执行机构运动速度不稳定(流量不稳定)压力补偿阀故障1 压力补偿阀阀芯工作不灵敏 1阀芯有卡死现象 2补偿阀的阻尼小孔时赌时通 3弹簧弯曲变形,或弾簧端面与弹簧轴线不垂直2 压力补偿阀阀芯在全开位置上卡死 1补偿阀阻尼小孔堵死 2 阀芯与阀套几何精度差,配合间隙过小3弹簧弯曲,变形使阀芯卡死1修配,使之移动灵活2清洗阻尼孔.若油液过脏应更换3更换弹簧1清洗阻尼孔,若油液过脏应更换2修理使之移动灵活3更换弹簧节流阀故障1节流口处积有污物,造成时堵时通2 节流阀处载荷变化会引起流量变化1拆开清新,检查油质,若邮址不合格应更换2对外载荷变换大时,或执行机构运动速度要求非常平稳的系统,应改用调速阀油液品质变化1 油温过高,造成通过节流口流量变化2 带有温度补偿调速阀的补偿杆灵感性差,已损坏3油液过脏,堵死节流口或阻尼口1检查温升原因,降低油温并控制在要求范围内2选用对温度敏感性强的材料作补偿杆,坏的应更换3清洗.检查油质,不合格的应更换单向阀故障在带单向阀的流量控制阀中,单向阀的密封性不好研磨单向阀,提高密封性管道振动1 系统中有空气2由于管道振动使调节的位置变化1应将空气排净2调整后用锁紧装置锁住泄漏内泄和外泄使流量不稳定,造成执行机构工作速度不均匀消除泄漏更换新元件 2.8单向阀的故障与排除普同单向阀使油液只能沿一个方向流动,不需反向倒流。液控单向阀,当油液的背压达到一定压力时,即可实行双向流动。故障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发出异常的声音1 有的流量超过允许值2与其他阀共振3 在卸压单向阀中,用于立式大油缸等的回油,没有卸压装置1更换流量大的阀2可略为改变阀的额定压力也可以调节弹簧强弱3补充卸压装置回路阀与阀座有严重泄漏1 阀座锥面密封不好2 滑阀与阀座拉毛3 阀座碎裂1重新研配2重新研配3更换并研配阀座不起单向作用1滑阀在阀体内咬住 1阀体孔变形2 滑阀配合时有毛刺 3滑阀变形胀大4漏装弹簧1修研阀座孔2修出毛刺3修研滑阀外径4补装适当弹簧结合处渗漏螺钉或管螺纹没拧紧拧紧螺钉或管螺纹 2.9换向阀的故障与排除换向阀利用阀芯相对阀体的相对运动,使油路接通.关闭,或变换油液的方向,从而使液压执行元件启动.停止或变换运动方向。工作中对换向阀的要求是;油液流经换向阀时的压力损失要小;互不相通的油口间的泄漏要小;换向平稳,迅速且可靠。换向阀原理:换向阀通过改变阀芯的位置来改变油液的流经。故障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滑阀不能动作1 滑阀被堵塞2 阀体变形3 具有中间位置的对中弹簧折断4 操作压力不够1拆开清晰2重新安装阀体的螺钉使压紧力均匀3更换弹簧4操纵压力必须大于0.35MP工作程序错乱1 因滑阀被拉毛,油中有杂质或热膨胀使滑阀移动不灵活或卡死2 电磁阀的电磁坏了,力量不足3 液动换向阀滑阀两端控制阀(节流阀单向阀)失灵或调整不当4 弹簧过软或过硬使阀通油不畅5 滑阀与阀孔配合太紧或间隙过大6 因压力油的作用使滑阀局部变形1拆卸清洗,配研滑阀2更换或修补电磁铁3调整节流阀.检查单向阀是否封油良好4更换弹簧5检查配合间隙使滑阀移动灵活6在滑阀外圆上开1*0.5mm的环形平衡槽故障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电磁线圈发热过高或烧坏1线圈绝缘不良2 电磁铁铁芯与滑阀轴线不同心3 电压不对4 电极焊接不对1更换电磁铁2重新装配使之同心3按规定纠正4重新焊接电磁铁控制的方向阀作用时有响声1 滑阀卡住或摩擦过大2 电磁铁不能压到底3电磁铁铁心接触面不平或接触不良1修研或调配滑阀2校正电磁铁高度3清除污物,修正电磁铁铁芯 2.10电液换向阀的电磁先导阀的故障与排除故障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先导阀不能动作阀体与阀芯咬合1 四通阀做三通阀用,接油箱管路背压低2 阀体安装歪斜或管路安装歪斜;金属小片.毛刺.铁屑进入1保持0.30.5MP的背压2检查阀芯的片面接触,将阀体安装正确阀芯卡住毛刺微粒的影响检查阀芯与阀体的伤痕,用砂纸和油石修光伤痕,严重时应调换弹簧断裂弹簧设计不良或热处理不好;动作次数频繁拆开清晰,防止油的污染,加强弹簧刚度。检查弹簧和阀的复位情况,调换弹簧换向情况不好液动力(流量超过额定流量使用时)检查额定流量和实际使用流量加大阀的通径内部泄露1 粘度低2 阀芯阀体有伤痕3 磨损4 动作不良1检查油温,将油调换成高粘度油或降低油温2拆开检查,修正或调换3拆开检查,测定阀芯尺寸4拆开后检查是否片面接触,异物卡住及阀体内的局部磨损 2.11液压缸的故障与排除故障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爬行和局部速度不均匀1 空气进入液压缸2 缸盖活塞杆孔密封装置过紧或过松3活塞杆与活塞不同心4液压缸安装位置偏移5液压缸内孔表面直线性不良6液压缸内表面绣蚀或拉毛1设排气阀,排除空气2密封圈密封应保证能用手平稳地拉动活塞杆而无泄漏活塞杆与活塞同轴度偏差不大与0.01mm,否责应校正或更换3活塞杆全长直线度偏差不得大于0.2mm否则应校正或更换4液压缸安装位置不得与设计要求相差大于0.1mm5液压缸内孔椭圆度,圆柱度不得大于内径配合公差之半6进行镗磨,严重时应更换缸体故障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冲击1 活塞与缸体内径间隙过大或节流阀等缓冲装置失灵2 纸垫密封冲破,大量泄油1保证设计间隙,过大者应换活塞,检查.修复缓冲装置2更换新纸垫,保证密封缓冲过长1缓冲装置结构不正确三角节流槽过短2缓冲节流口开设位置不对3活塞与缸体内径配和间隙过小4缓冲的回油口孔道半堵赛1修整凹槽与凸台,加长三角节流槽2修改节流回油口位置3加大至要求的间隙4清洗回油孔道槽推力不足或速度减慢1 活塞与缸体内径间隙过大,内泄漏严重2 活塞杆弯曲,阻力增大3活塞上密封圈损坏,增大泄漏或增大摩擦力4 液压缸内表面有腰鼓形造成两端通油1更换磨损的活塞,单配活塞其间隙为0.30.4mm2校正活塞杆3更换密封圈,装配时不应过紧4镗磨油缸内孔,单配活塞2.12液压辅助元件的故障与排出方法2.12.1蓄能器的故障及盘排除方法蓄能器是一种能量储存装置,它在适当的时机将系统中能量转变为压缩能或位能储存,当系统需要时,又将压缩能或位能转换成液压能而释放出出来,从新补给系统。当系统压力增加时他可以吸收这部分能量,以保证整个液压系统压力正常。类型故障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重锤型压力上不去液压缸漏油不能蓄压蓄压时间慢1由于重量不足2密封件损坏3从其它阀引起的泄漏4泵的容量不足;从其它元件产生内部漏损1增加重量2调换密封圈非隔离型气体消耗量甚多回路分离气泡由于油和气体直接接触,因搅拌而消耗多回路中部分的方产生的负压提高最低有液面;在油的入口处设搁板,使出入油的流速不产生油的搅拌;设置节流阀,降低油的出入流速。在回路中设置背压,使液压缸液压马达动作时不产生负压活塞型气体消耗量多活塞密封不好 1 材料.形状等未选择好 2 安装不良 3 寿命已尽从端盖密封处漏油从充气阀中漏油更换或重装密封圈皮囊型气体消耗量多从充气阀处漏油从气囊的微小孔处漏气拆开检查皮囊破损工作油快速注入油箱气体压力过低皮囊安装不恰当气体压力过高皮囊设计,制造上有缺陷工作油与气囊材料不相容使用条件过于恶劣(使用频率高,高温下使用,高达压差太大)寿命已尽(由于与内壁接触引起的磨损;油液和油温引起的性质变化)检查工作压力范围与封入气体压力关系检查耐油性 2.12.2滤油器的故障与排除滤油器:为了滤除液压油中的颗粒杂质,保证液压系统正常工作,延长系统寿命,一般都采用过滤装置。1 滤芯的变形 油液的压力作用在滤油器的滤芯上,如果滤芯本身的强度不够,并且在工作中被严重堵塞,阻力急剧下降,就会造成滤芯变形,严重时会被破坏。滤油器脱落 液压系统中,安装在高压柱塞泵进口处的金属网和铜骨架脱离。解决方案,将锡铅焊料换成银焊料或银镉焊料。滤油器调粒 多数发生在金属粉末烧结滤油器中压力表和开关的故障与排除测压不准确 压力表中一般都有阻尼孔,当油液中的赃物将阻尼孔调节过大时,亦会引起压力表指针摆动缓慢和迟钝,测出的压力值也会不准确因此使用时应注意油液清洁内泄漏增大 KF型压力表开关在长期使用后,由于阀口磨损较大,无法严格关闭内泄漏增大是压力表指针随进油腔压力变化而变化,KF型压力表开关由于密封面磨损较大,间隙增大内泄漏增大,使各测量点的压力串通,此时应更换被磨损的零件。2.12.3密封件的故障与排除1 挤入间隙 由于压力过高,密封圈没有支撑环或挡圈,间隙过大,沟槽添涵盖尺寸不对所致。密封件应始终在推荐的压力范围内使用。排除方法 减小间隙或提供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