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童声合唱的训练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0522944 上传时间:2021-10-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童声合唱的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谈童声合唱的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谈童声合唱的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童声合唱的训练摘 要:童声合唱以其高雅、清纯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普及性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优美动听的合唱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音乐感觉和高尚的艺术情操,对少年儿童全面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儿童自身生理特点,本文从演唱姿势、演唱状态、音准、音色、和谐等方面探讨了童声合唱的基础、技巧与统一性训练。关键字:童声合唱;基础训练;技巧训练;统一性训练;童声是世界上最纯美的声音,这是其他人声所不可比拟或取代的。在音乐世界里,最美丽的花朵也莫过于孩童的歌了。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学习音乐的孩子逐年增多,各地童声合唱组织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童声合唱以其高雅、清纯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普及性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优美动听的合唱可以让儿童得到情感满足,获得美的熏陶,也可以培养良好的音乐感觉和高尚的艺术情操,对少年儿童全面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儿童的嗓音非常稚嫩,训练时稍有不慎便会铸成伤害。因此,在童声合唱训练过程中必须讲求适合儿童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科学的方法,从基础到技巧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一、 童声合唱的基础训练 (一)训练和建立歌唱者积极的演唱状态与良好而正确的姿势 训练儿童歌唱,最初遇到的问题是儿童演唱姿势的问题,由于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有许多儿童在演唱时容易出现一些不利于歌唱的姿势动作,常见的动作就是脖子用力、下巴前伸、弯腰踏胸、站姿不直、口型不正,连四肢都不知如何摆放,为了歌唱时能产生优美的声音和保证各歌唱器官的正常活动,我们在训练儿童歌唱时,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他们积极的演唱状态与良好而正确的姿势,演唱时始终处于一种振奋、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中,要引导他们脖子摆正、放松下巴、放松地放下舌根、含胸拔背、站姿挺拔、口型开合自然,歌唱中的肢体动作不能僵硬。由于合唱是一项比较劳累的活动,儿童在合唱排练过程中可以坐着进行排练,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弯腰踏胸、身体松垮,要保持身体挺直,两肩放松,双手自然的搭在膝上,有随时可以起立的准备。在建立了良好而正确的歌唱姿势的基础上才能建立一种良好的歌唱器官的形态。中国著名合唱指挥家马革顺教授曾在他的文章中写到“合唱之所以能够产生良好效果,是根据歌唱器官形成了合理的乐器形态而达到的。这种形态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中的活动状态,而是指经过一定的训练,充分调动了歌唱时所有器官需要的一切有利因素后的状态” 1。马教授这里提到的“歌唱时器官所需要的状态”即歌唱过程中要求歌唱者达到的积极的演唱状态,这种积极良好的演唱状态是指歌唱者在演唱时始终处于振奋、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中,含笑而扬眉,并积极地调动所有发声器官,打开咽腔,理顺呼吸。这与演唱者良好的正确的姿势是分不开的。在建立了良好的姿势与演唱状态的情况下,再引导儿童去做呼吸的练习。在对儿童歌唱呼吸的教学中,笔者以为不必要对儿童像对成年人一样的讲解什么胸式腹式呼吸,而应该用生动自然的形象比喻来使学生理解,比如体会平躺着的呼吸,跑步时很累的喘气,呼气时要求大家像吹蜡烛一样,不能让火苗左右晃动,并且要保持吸气时的感觉。同时把呼吸的要领告诉学生,使他们有一个正确的呼吸方法:吸气时,要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站稳,胸部挺起而不僵,小腹收扰,双肩自然下垂,打开口腔,提起硬颚和眉毛,两肋及腹部扩张,空气从口鼻自然呼入,不能过满。呼气时,努力将气息控制在腰部周围,慢慢、平均、有控制的呼出,感觉小腹压力增强。笔者曾有机会给儿童上声乐课,起初只教给学生呼吸要领让他们不断练习,可是效果不佳,多数学生不能领会,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笔者运用了生活中许多生动自然的形象来比喻、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如闻花时的呼吸、在搬动重物之前的吸气,与歌唱时的吸气方法是一样的,并让学生通过搬动钢琴来体会,在实践中找到“气息支持在腰围”的感觉。这样以来,学生很快理解了要领,并且有的学生已经能做的比较好。要注意的是,呼吸练习中肋骨的扩张以及肋骨扩张后状态的保持是相当重要的,“应当训练歌者有扩大肋骨和下降横隔膜的能力” 2。在训练儿童歌唱的呼吸练习中,要再三地强调在呼吸练习的过程中,身体必须始终保持直立,不许弯腰踏胸,注意站姿端正挺拔,精气神充沛十足。在训练过程中,有些儿童动作协调能力较差,一开始不能将这些基本动作做的准确到位,但是为了保证训练出来的声音质量,应当耐心细致一遍遍的去纠正他们,为他们下一步进入实质性的发音训练打好必须的基础。另外,在选择练声曲时,要根据儿童的文化修养、生理状态和心理素质来定,“旋律不能太复杂,选用的练声曲要简单易唱、音域跨度要小,最好在五度、三度音域内练习”3。并且音程变化不能过大,以级进最为适宜。如笔者在童声合唱班的训练中用到的练声曲 :(1) 1 2 3 4 5 5 4 3 2 1 小 猫 爱 吃 鱼 ,yu yu yu yu yu (2) 5 3 4 2 3 1 2 7 1 lu la lu la lu(二)训练歌唱者准确的音准节奏与敏感的听觉准确的音高、统一的节奏是唱好合唱的基础,如果没有音准与节奏,其他一切将无从谈起。准确的音准节奏与良好的听觉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而不是孤立的。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也要将各方面有机结合统一训练。童声合唱的音准训练应由浅入深地进行,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视唱技能与兴趣,通过大量的视唱曲目使学生对音高、时值等有一定程度的掌握,然后再进行两声部的演唱训练,要求学生做到“眼识谱(眼快于口),手划拍(统一速度),耳校音(注意音准),口轻唱(包括良好的发声)” 4在视唱练习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听与唱的训练。教师可以先在琴上弹奏,让学生进行模唱,练习学生对音高灵敏的反应辨别能力和音乐敏锐的感知能力。接下来由教师弹奏一个简单的乐句,要求学生按照教师弹奏的速度和节拍准确地唱出来从而加强学生对节奏、旋律的感觉和对音乐的记忆力。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两声部的演唱训练,要求学生一开始小声唱,在听到自己声音的同时,还必须能听到另外声部,别人的声音及和声效果,借以不断调整自己的音、音色和音量,使自己的声音和集体的音响一致,要能互相配合,做到默契合作,以达到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同时也让学生在这种训练中得到音准概念与听觉的训练,从而掌握音准、训练听觉。这种训练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选择曲目内容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二声部到三声部到四声部。其次,把握节奏训练,训练中教师可采用拍手的形式打一个节奏让学生用同上的方法模仿。把握节奏训练先从平稳简单的节奏开始,再到变化节奏,从生活中寻找一些较有特点的节奏型,“然后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地引导学生的节奏感,如模仿钟摆声、火车开动加速、鸟啼声等” 5,再按照相同速度把合唱曲各声部的节奏多打几遍,使学生对全曲的节奏有个很好的把握,如果能配合一些简单打击乐如铃鼓等进行训练,效果会更好。节奏训练的难易主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变化,把握由易到难的原则。笔者也在儿童合唱班的节奏训练中加入模仿节奏的训练,例如让学生模仿钟表“滴答、滴答”的声音,就是节奏型 ;模仿机枪“哒哒哒哒”的声音,就是节奏型 ;这种练习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笔者在童声合唱班的课堂教学中发现,在训练中如果只是一味不停的唱歌,学生很容易产生反感。在唱歌之前先让学生进行模唱(可二度、三度、四度、五度进行模唱,难易程度根据学生自身情况而定)、听音与有趣的节奏训练,学生的积极性便有了明显的提高。练习时先在钢琴上弹奏单音让学生哼唱并报出音名,再过渡到旋律音程的训练。在节奏训练中,可在钢琴上弹奏已学歌曲的几小节短小的节奏,让学生重复老师弹奏的节奏。如以下练习:模唱(三度):1 3 2 4 3 5 4 6 5 7 i 节奏重复:. . . . 通过这种练习,学生不但训练了听觉、音准与节奏,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合唱的积极性。二、 童声合唱的技巧训练(一)注重加强科学的发声训练提高声部歌唱能力儿童的发声方法不同于成人,我们不能用成人所谓的“美声唱法”去要求他们,因为他们的发声器官还没发育成熟,儿童发声和成人发声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如果让儿童一味模仿成人的声音去演唱,将势必违背儿童的生理特征,其效果适得其反,还可能对儿童的发声器官造成伤害。所以,教师尽量要求儿童用自然的,但又较科学合理的方法发声,要求儿童在自然声音的基础上追求声音的结实,在自然的基础上进行演唱方法的训练,所以追求自然演唱是童声合唱训练的一个重要特点。但童声合唱的追求自然也不是毫无方法可言的。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科学表明头声歌唱是最适合儿童的歌唱方法,所谓“头声歌唱就是指以头腔为主体带动口、咽、鼻、腔整体混合共鸣的歌唱法” 6。这样的表述儿童是无法理解的,在实际训练中教师该怎样运用头声歌唱法呢?首先用轻声带假声,假声带头声的训练方法。在演唱高声区时用弱、小的声音演唱,运用正确的呼吸轻声的歌唱,然后从高音区下行练习音节或琶音,在这种弱声训练的基础上统一用头腔共鸣占优势的真假声结合的混声歌唱混声训练,启发学生们歌唱不论强弱轻重、在高声区和低音区,均坚持声音在头脑中尽量高的位置上发出,这是头声训练的基本要求。由于头声方法的训练比较抽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多做示范演唱,如打开喉咙、放松下巴、找打哈欠的感觉。也可让学生用说的方法找感觉、找位置。在教唱歌时,让学生将歌曲中的关键词组用高位置的感觉先说出来念出来,念好后再唱。例如在教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首歌时让学生将“月亮”、“吹来”、“高高”、“汗水”等关键词组用高位置的感觉先说出来再唱,这样循环地进行练习,学生良好的音质、圆润的音色、就会出现在合唱队中。另外,“轻声唱”还是很好的扩展音域的训练方法,为了使儿童能演唱音域较宽的曲目,儿童的歌唱训练中扩展音域的训练也是很重要的。除了“轻声唱”,“哼唱”“真假声结合”也是扩展音域的有效方法。真假声结合是指“在中、低声区演唱时应带有“假声”演唱的那种融合感与高位置,而高声区的演唱又尽可能接近中、低声区的结实、饱满与明亮”7 。另外,要选择适合的扩展音域练习曲进行训练,“某些跳进的高音,似乎超过了童声的音区,如果安排合理,再加上配置易于歌唱的开口音的歌词,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8 。如下练习曲:5 5 5 5 i 5 4 3 2 1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通过良好的练声曲训练来扩展儿童合唱的音域,从而提高合唱团的演唱能力。(二)注重加强和声训练 合唱一般是多声部的歌曲,俗话说,“耍砍柴先磨刀”。要想使合唱声音协调统一,各声部均衡和谐,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意境,就必须重视和声训练。在正确的掌握了歌唱呼吸、方法发声、音准、吐字等歌唱技能技巧及歌唱能力的基础上,要对学生进行和声训练,并开始接触一些合唱歌曲。训练时应从最基础的和声音程开始,如果开始就要求学生能两个声部和谐而优美地演唱,对于没有经过训练的儿童来言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可以先结合听辩与模唱练习介绍音程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旋律音程和和声音程,“利用一组唱根音另一组唱冠音的方法,各个声部先后进入,再过渡到和声训练及二声部、三声部的合唱练习曲” 9。同时要求学生做到能兼听另一声部的音高及和声效果。教师还可以与不同声部进行合作的辅助训练,即教师奏或唱第一声部,与担任第二声部的学生合作,接着让第一声部的学生先轻声歌唱,再逐渐放开声音地跟自己唱,当教师感觉到第一声部的学生较有把握后,自己的奏唱再随机地由大声转为小声,由完整地唱变为只在需要的地方甚至只在某些音上搀扶他们一下,当一点问题都没有后,教师可以反过来辅助第二声部,使之能顺利地与第一声部合作。(三)注重加强音色训练音色是协调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达到合唱音响的协调,除了前面讲到的音准训练,还要注重合唱队员音色与音量的训练。要使全体合唱队员音色统一,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轻轻地唱,用心地听的好习惯。从生理角度来分析,大声喊叫会使耳膜自动关闭,听不清别人的声音,尤其是孩子们合唱都喜爱表现自己的歌喉,每到这时,教师要及时把握状态,“让孩子们从轻声唱,留心去听伙伴的音色、控制音准、以及对共鸣腔体的调节,改变自己的音色,还是向集体靠拢,使之适合合唱作品的需要” 10,以此表现各种作品丰富的情感与作品内容相符的情绪,训练中要求每个学生都保持这种状态,不要突出自己的音色,务必要求整个集体音色统一。因为音色与音量有着较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音量强了音色就比较浓厚、宽广;音量弱了音色就比较淡浅、柔和。除了特殊情况外,两者的关系大都是相互增长、相互消退。所以在音色训练的同时务必要考虑到音量对音色的影响,结合音量与音色的训练从而达到最理想的合唱音响。 正确的音色是根据作品的内容而产生的感情和情绪,因此,作为一个音乐教师,除了有计划地、系统地对儿童进行歌唱训练外,还要在教唱每首歌曲之前认真去分析歌曲作品,根据歌曲意境要求,进行歌曲表现方法的艺术设计,使学生在掌握歌唱技巧的同时理解作品以及作者的用意,把握作品的内涵。此时,学生根据作品内涵产生的感情与情绪而引起的歌唱状态,和由这种歌唱状态产生的音色,才能表达作品的真正内容,才能使歌曲的艺术意境得到充分的表达,把优美感人的歌声奉献给听众,使听众受到教育、鼓舞、熏陶和感染,并获得美的享受。三、 童声合唱的和谐、均衡和统一的训练不论是基础训练还是技巧训练,都是为了使演唱者有良好的声音,从而达到最理想的合唱音响。而合唱的根本价值和意义正在于“合”,合唱队里的演唱者需要懂得如何使自己的声音在集体中起着最有效的作用。这就要求演唱者本身不但要具备很高的专业素质,更要注重个体声音与整体合唱音响的协调发展,注重培养演唱者的合唱意识。什么是协调、合唱意识呢?我们该如何训练呢?所谓“协调是指合唱的各声部在演唱过程中相互取得应有的关系时所产生的音响效果” 11。这种效果在具体条件上是属于音量、音色、音准三种因素的。其中,音量和音色上的相互关系叫做均衡;而将各声部在音高音准的相互关系叫做谐和。有关协调的三种因素在合唱协调中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我们在基础训练和技巧训练中都做了训练介绍,不能想象某种在阴音量和音色的关系上很恰当,而在音准上有问题的合唱音响是协调的。也不能想象某些音响的音准很完美,而音量和音色在相互之间未能取得应有关系而说它是协调的。合唱音响只有在各声部相互结合,在音量、音色、音准上都取得了应有的相互关系时,这种音响才是协调的。另外,对于歌唱音准的高度在艺术表现中并不是绝对的。在音乐中每一个音的音高,并不像物理上的音高那样准确固定。同一个音,当旋律进行时,它的音程方向是一种要求。但当旋律与和弦相结合时,音就发生了另一种要求。合唱演唱者在演唱时对所唱的音程、音高,必须根据作品的要求加以新的理解,使这些音变成活的乐音。有了艺术内容才能决定音高、音准。有了合理的音高、音准,才构成协调中需要的协和。笔者训练的童声合唱班学生较少,通过笔者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他们在声音、节奏音准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演唱也很投入,单声部训练时吐字也很清楚,但在合唱演唱训练过程中,合唱队演唱的词却有些模糊、使人听起来很费劲,听不清所唱的歌词的内容。笔者很是不解,回校后查阅了大量资料才明白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各声部的主次、明暗关系没处理好,每个声部只顾唱自己的,声部之间不能相互 照应,不会 退让、 切入”12 。这就是通常所指的缺乏“合唱意识”。应该经常注意培养和要求合唱队员随时能倾听邻近的声音及整个合唱音响,并随时调整自己的声音,使自己的声音在整个合唱音响中不仅均衡而且协和。另外,要使演唱者注意与其他声部一方面要相互倚持、相互烘托,但另一方面仍要保留本声部的特性,有如雨后彩虹的七色,既是每一条色透明清晰,又互相结合成为一个整体。这种灵敏的反应是要随时注意、不断培养的。诚然,要建立一支优秀的童声合唱队,达到最理想的合唱音响,仅具备以上因素是不够的。但具备了以上因素我们可以获得较好的合唱音响,在此基础上,就有可能对作品进行加工和表现了。 参考文献:1马革顺.马革顺合唱指挥文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P107.2马革顺.马革顺合唱指挥文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P108.3张得金.儿童声乐教学点滴J.怀化师专学报,1994.P13.4董英姬.谈少儿合唱教学前的基本功训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4.4.5李伟.浅谈“中学合唱队”的训练J.宿州师专学报,2003.3.P14.6赵青,刘芳.童声合唱的训练J.小学教学参考,2005.11.P31. 7孟大鹏.童声合唱训练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P23. 8马革顺.马革顺合唱指挥文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P90.9孙林春.合唱教学中的基本功训练J.连云港师专学报,2001.4.P94.10刘小柱.谈少儿合唱的训练J.引进与咨询,2005.7.P76.11马革顺.马革顺合唱学新编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12杨鸿年.童声合唱训练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