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30150405 上传时间:2021-10-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断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言文断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言文断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文言文断句断句步骤: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 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例1、 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 烛 而 不 逮 衡 乃 穿 壁 引 其光 以 书 映 光 而 读 之。【答案】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凿壁偷光)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规律一: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2、 刻 削 之 道 鼻 莫 如 大 目 莫 如 小 鼻 大 可 小 小 不 可 大 也 目 小 可 大 大 不 可 小 也 举 事 亦 然 为 其 后 可 复 者 也 则 事 寡 败 矣。【答案】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译文:雕刻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如刻得大一点,眼睛不如刻的小一点。鼻子刻大了,可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大了。眼睛刻小了,可以修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 办任何事情都是这样,要想到如果做不好,还可以弥补,这样做事就很少有失败的了。例3、夫 五 人 之 死 去 今 之 墓 而 葬 焉 其 为 时 止 十 有 一 月 耳 夫 十 有 一 月 之 中 凡 富 贵 之 子 慷 慨 得 志 之 徒 其 疾 病 而 死 死 而 湮 没 不 足 道 者 亦 已 众 矣 况 草 野 之 无 闻 者 欤 独 五 人 之 皦 皦 何 也【答案】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 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译文:五人的牺牲,距离现在修墓安葬在这里,时间不过十一(个)月罢了。(在)十一个月当中,那些富贵的人,官运亨通的人,他们患病而死,死了而埋没不足称道的。也太多了,何况(在)乡间的没有声名的人呢?唯独(这)五(个)人光明显耀,什么缘故呢?规律二:找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凡、窃、诸、敬、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句末语气词:“也、矣、欤、哉、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句中连词: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断句口诀:“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于”“而”一般在句间,“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例4:天 下 事 有 难 易 乎 为 之 则 难 者 亦 易 矣 不 为 则 易 者 亦 难 矣 人 之 为 学 有 难 易 乎 为 之 则 难 者 亦 易 矣 不 为 则 易 者 亦 难 矣【答案】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例5:项 王 至 阴 陵 迷 失 道 问 一 田 父 田 父 绐 曰 左 左 乃 陷 大 泽 中。【答案】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规律三: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例6、上 常 从 容 与 信 言 诸 将 能 不 各 有 差 上 问 曰 如 我 能 将 几 何 信 曰 陛 下 不 过 能 将 十 万 上 曰 于 君 何 如 曰 臣 多 多 而 益 善 耳 笑 曰 多 多 益 善 何 为 为 我 禽 信 曰 陛 下 不 能 将 兵 而 善 将 将 此 乃 信 之 所 以 为 陛 下 禽 也 。【答案】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译文:皇上经常从容地和韩信议论将军们的高下,认为各有长短。皇上问韩信:“像我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皇上说:“你怎么样?”回答说:“我是越多越好。”皇上笑着说:”您越多越好,为什么还被我俘虏了?”韩信说:”陛下不能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规律四: 依修辞,定句断顶真、排比、对偶、反复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找顶真,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例如: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例7:汝 心 之 固 固 不 可 彻 曾 不 若 孀 妻 弱 子 虽 我 之 死 有 子 存 焉 子 又 生 孙 孙 又 生 子 子 又 有 子 子 又 有 孙 子 子 孙 孙 无 穷 匮 也。译文: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据排偶,定句读排比、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例8、积 善 多 者 虽 有 一 恶 是 为 过 失 未 足 以 亡 积 恶 多 者 虽 有 一 善 是 为 误 中 未 足 以 存 人 君 闻 此 可 以 悚 惧 布 衣 闻 此 可 以 改 容。【答案】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君闻此/可以悚惧/布衣闻此/可以改容。参考译文:善事如果做得多,偶尔做了一件坏事,也只能算是失误,不足以导致灭亡。而坏事做多了,偶尔做了一件善事,也只能算是不小心做的,不足以求得生存。君主听到这些,就会害怕。百姓听到这些,就会改变脸色。例9、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 子 之 学 也 入 于 耳 藏 于 心 行 之 以 身 君 子 之 治 也 始 于 不 足 见 终 于 不 可 及 也。【答案】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参考译文:君子的话少而真实,小人的话多而虚假。君子的学习,传入耳中,记在心里,从自身做起。君子的治事,从一些不易看到的地方开始,最终使人不能赶上。察反复,定句读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例10:向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宫 室 之 美 为 之 向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妻 妾 之 奉 为 之 向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所 识 穷 乏 者 得 我 而 为 之 是 亦 不 可 以 已 乎 此 之 谓 失 其 本 心 【答案】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参考译文: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自己却去做这种事:这种不符合礼义的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性。规律五: 依总分,定句读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例11:老 而 无 妻 曰 鳏 老 而 无 夫 曰 寡 老 而 无 子 曰 独 幼 而 无 父 曰 孤 此 四 者 天 下 之 穷 而 无 告 者 也。 规律六: 借助句式特点及固定结构断句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无乃乎”,“得无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请指出下列句子的固定结构:(题1,答案一一出来)宋何罪之有: “何之有” 如太行王屋何: “如何” 唯余马首是瞻: “唯是” 非唯天时,抑亦人谋: “非唯抑亦”不亦说乎: “不亦乎”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何之为” 无乃不可乎: “无乃乎” 可得闻欤: “可得欤” 得无异乎: “得无乎” 小结:文言断句的方法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2.找虚词,定句读。3.对话、引文定句读。 实际操作中要综合运用4.据修辞,定句断。5.依总分,定句读。6.借助句子成分及固定结构断句练习:现在,下面的题你能对付吗?1、子 贡 曰 管 仲 非 仁 者 与 桓 公 杀 公 子 纠 不 能 死 又 相之 子 曰 管 仲 相 桓 公 霸 诸侯 一 匡 天 下 民 到 今 受其 赐 微 管 仲 吾 其 被 髡 左衽 矣 岂 匹 夫 匹 妇 之 为 谅也 自 经 于 沟 渎 而 莫 之 知 也【答案】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从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注释】 衽(认)。微:没有。谅:遵守信用。渎(独)。 【译文】 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公子纠时,管仲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做齐桓公的宰相,称霸诸侯,一匡天下,人民现在还都享受到他的恩惠。没有管仲,连我今天都要因亡国而做胡人打扮了!岂能拘泥于匹夫匹妇的小节小信?自缢于沟渎而不为人知呢。”论语 宪问篇第十四 谅:遵守信用2、然 病 情 万 状 各 有 所 宜 当 攻 不 攻 与 当 补 不 补 厥 弊 惟 均 偏 执 其 法 固 非 竟 斥 其 法 亦 非 也【译文】但病情有千差万别的情况,各自都有适宜的治法。应当使用攻法却不用攻法和应当使用补法却不用补法,二者的弊病完全相同。片面地坚持他的方法固然是错误的,彻底地批驳他的方法也是错误的。 3、有 妇 人 昼 日 置 二 小 儿 沙 上 而 浣 衣 于 水 者 虎 自 山 上 驰 来 妇 人 仓 皇 沉 水 避 之 二 小 儿 戏 沙 上 自 若 虎 熟 视 之 至 以 首 抵 触 庶 几 其 一 惧 而 儿 痴 竟 不 知 怪 虎 亦 卒 去 意 虎 之 食 人 必 先 被 之 以 威 而 不 惧 之 人 威 亦 无 所 施 欤【答案】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寻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从施欤! 【译文】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留在沙滩上,自己到水里去洗衣服。老 虎从山上跑来,那妇人慌忙潜入水里躲避老虎,两个小孩(仍然)在沙滩上自在嬉戏。老虎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触碰他们呢,期许他们会有些害怕,但是小孩无知,竟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老虎最后也就离开了。估计老虎吃人必是先向人显示其威风,但是对于不怕它的人,它的威风就无法显示啦!小儿不畏虎 苏轼4、国 初 有 乔 山 人 者 善 弹 琴 精 于 指 法 尝 得 异 人 传 授 每 于 断 林 荒 楚 间 一 再 鼓 之 凄 禽 寒 鹘 相 和 悲 鸣 后 游 郢 楚 于 旅 中 独 奏 洞 庭 之 曲 邻 媪 闻 之 咨 嗟 惋 叹 既 阕 曰 吾 抱 此 半 生 不 谓 遇 知 音 于 此 地 款 扉 扣 之 媪 曰 吾 夫 存 日 以 弹 絮 为 业 今 客 鼓 此 酷 类 其 声 耳【答案】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叩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译文】在开国的时候,有个乔山人善于弹琴。他以前得到过很多杰出的琴师传授,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每当他在山野林间弹琴时,一遍又一遍,连飞鸟和凶猛的鹘都为之悲鸣。一次他游历到楚郢,在旅店弹奏洞庭曲。隔壁的一位老妇人听了琴音,非常感动,不禁感叹惋惜。曲子弹奏完了,乔山人叹息道:“我弹琴大半辈子,终于在这里遇见了知音!”一会有人敲门,老妇人进来说道:“我的老伴活着的时候,是弹棉花的。今天听见你在这里弹琴,太像我老伴弹棉花的声音了。”乔山人善琴5、太 祖 少 机 警 有 权 数 而 任侠 放 荡 不 治 行 业 故 世 人未 之 奇 也 惟 梁 国 桥 玄 南阳 何 雍 异 焉 玄 谓 太 祖 曰天 下 将 乱 非 命 世 之 才 不能 济 也 能 安 之 者 其 在 君乎【答案】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译文】(曹操)小的时候聪敏机警,有谋略(懂权术),好打抱不平(见义勇为,扶助弱小),为人放荡不羁,他不从事正当的职业,因此世上没有人认为他不同寻常。只有梁国乔玄、南阳何雍认为他与众不同。乔玄对太祖说:“天下将乱,不是闻名于世的人不能挽救局势啊!能使天下安定的人,大概只有您了!” 6、晋 平 公 与 群 臣 饮 饮 酣 乃 喟 然 叹 曰 莫 乐 为 人 君 惟 其 言 而 莫 之 违 师 旷 侍 坐 于 前 援 琴 撞 之 公 披 衽 而 避 琴 坏 于 壁 公 曰 太 师 谁 撞 师 旷 曰 今 者 有 小 人 言 侧 者 故 撞 之 公 曰 寡 人 也 师 旷 曰 哑 是 非 君 人 者 之 言 也 左 右 请 除 之 公 曰 释 之 以 为 寡 人 戒【答案】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译文】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他得意地说:“没有什麽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师旷当时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 琴摔在墙壁上撞坏了。 晋平公问:“太师撞谁呢?” 师旷说:“刚才有个小人在旁边胡说八道,所以(我)要撞他。” 晋平公说:“是我(在说)。” 师旷说:“呀!这不像是做国君的说的话!” 左右仆从请晋平公除去师旷,平公说:“放了他吧,这是在告诫寡人。”韩非子师旷撞晋平公 7、骠 骑 将 军 为 人 少 言 不 泄 有 气 敢 任 天 子 尝 欲 教 之 孙 吴 兵 法 对 曰 顾 方 略 何 如 耳 不 至 学 古 兵 法 天 子为 治 第 令 骠 骑 视 之 对 曰匈 奴 未 灭 无 以 为 家 也 由此 上 益 重 爱 之。【答案】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看)方略何如耳,不至(不必)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 【译文】骠骑将军为人寡言少语,不泄露别人说的话,有气魄,敢做敢为。武帝曾想教他孙子和吴起的兵法,他回答说:“战争只看方针策略如何就够了,不必学习古代兵法。”武帝为他修盖府第,让骠骑将军去看看,他回答说:“匈奴还没有消灭,无心考虑私家的事情。”从此以后,武帝更加重用和喜爱骠骑将军霍去病。 8、孟 子 曰 孔 子 登 东 山 而 小 鲁 登 泰 山 而 小 天 下 故 观 于 海者 难 为 水 游 于 圣 人 之 门 者难 为 言 观 水 有 术 必 观 其 澜日 月 有 明 容 光 必 照 焉 流 水之 为 物 也 不 盈 科 不 行 君 子之 志 于 道 也 不 成 章 不 达。【答案】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译文】孟子说:“孔子上了东山,便觉得鲁国小了;上了泰山,便觉得天下也不大了;所以对于看过海洋的人,别的水便难于吸引他了;对于曾在圣人之门学习过的人,别的议论也就难于吸引他了。看水有方法,一定要看它的壮阔的波澜。太阳月亮都有光辉,一点儿缝隙都一定照到。流水这个东西不把洼地流满,不再向前流;君子的有志于道,没有一定的成就,也就不能通达。”9、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答案】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译文】:御孙说:“节俭(是各种好)品德的共(有特点);奢侈(是各种)罪恶中的大(罪)。”“共”(就是)“同”,(是)说有(好)品德的人都是由节俭而来的。(因为如果)节俭就少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不为外物所役使,不受外物的牵制,可以走正直的道路。没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能约束自己,节约用度,避免犯罪,丰裕家室。所以说:“节俭(是各种好)品德的共(有特点)。”(如果)奢侈就会多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多贪欲,就会贪图富贵,不走正路,(最后)招致祸患;没有地位的人(如果)多贪欲,就会多方营求,随意浪费,(最后)败家丧身:因此,作官的(如果奢侈,就)必然贪赃受贿,在乡间(当老百姓的,如果奢侈就)必然盗窃他人财物。所以说:“奢侈(是各种)罪恶(中)的大(罪)。”10、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译文:太宗有一次下朝后生气地说:“真该杀了这个乡巴佬!”文德皇后问:“谁惹陛下生气了?”太宗说:“谁能比魏征更让我生气?每次朝会上都直言劝我,弄得我经常不自在。”皇后听了退下去穿上朝服站在庭院里。太宗震惊地说:“ 皇后为什么像这样呢?”皇后回答说:“我听说君主圣明臣子们就忠诚,现在陛下圣明,所以魏征能够直言劝告。我因能在您这圣明之君的后宫而感到庆幸,怎么能不向您祝贺呢?”11、臣 闻 齐 桓 公 之 郭 问 父 老曰 郭 何 故 亡 曰 以 其 善 善而 恶 恶 也 公 曰 若 子 之 言乃 贤 君 也 何 至 于 亡 父 老曰 不 然 郭 君 善 善 不 能 用 恶 恶 不 能 去 所 以 亡。译文:齐桓公到郭国,问那里的父老说:郭国是什么原因灭亡的?父老说:因为他喜欢好人而厌恶坏人。桓公说:如果像您所说的那样,(郭君)那是贤明的君主,怎么到灭亡的地步呢?父老说:不是这样,郭君喜欢好人但是不能任用,厌恶坏人却又不能使他们离开,这是他灭亡的原因。12、资 于 事 父 以 事 母 而 爱 同 资于 事 父 以 事 君 而 敬 同 故 母取 其 爱 而 君 取 其 敬 兼 之 者父 也 故 以 孝 事 君 则 忠 以 敬事 长 则 顺 忠 顺 不 失 以 事 其上 然 后 能 保 其 禄 位 而 守 其祭 祀 盖 士 之 孝 也【答案】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译文】把爱敬父亲的爱心移来以爱母亲,那亲爱的心思是一样的;把爱敬父亲的敬心移来以敬长官,那恭敬的态度是一样的。所以爱敬的这个孝道,对母亲方面,偏重在爱,就取其爱;对长官方面,偏重在敬,就取其敬。爱敬并重的,就是父亲。若能以事亲之道,服从长官,竭尽心力,把公事办好,这便是忠;对于地位较高、年龄较大的长者,以恭敬服从的态度处之,这便是顺。要对长官服务尽到忠心,要对年长位高者和悦顺从,自然他的禄位可以巩固,光先耀祖的祭祀,也可以保持久远,这就是士的孝道吧!13、子 曰 孝 子 之 事 亲 也 居 则致 其 敬 养 则 致 其 乐 病 则致 其 忧 丧 则 致 其 衰 祭 则致 其 严 五 者 备 矣 然 后 能事 亲译文:孔子说:大凡有孝心的子女们,要孝敬他的父母,第一,要在平居无事的时候,当尽其敬谨之心,第二,对父母,要在奉养的时候,当尽其和乐之心。第三,父母有病时,要尽其忧虑之情。第四,万一父母不幸的病故,极尽哀戚之情。第五,对于父母去世以后的祭祀方向,要庄严肃敬的祭奠,如在其左右的恭敬。以上五项孝道,行的时候,必定出于至诚。这样才能孝敬父母。14、(2007年浙江卷)夫 明 六 经 之 指 涉 百 家 之 书 纵 不 能 增 益 德 行 敦 厉 风 俗 犹 为 一 艺 得 以 自 资 父 兄 不 可 常 依 乡 国 不 可 常 保 一 旦 流 离 无 人 庇 荫 当 自 求 诸 身 耳译文:明晓六经的要旨,广泛涉略百家著作,即使不能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行,纯朴社会风俗,也能学到一技之长,得以帮助自己。父母兄弟不可长久地依靠,乡土也不能永远作为保障。一旦流离失所,无人可以庇护你,就当求助于自身了。 15、( 2007北京卷)太 宗 谓 太 子 少 师 萧 瑀 曰 朕 少 好 弓 矢 得 良 弓 十 数 自 谓 无 以 加 近 以 示 弓 工 乃 曰 皆 非 良 材 朕 问 其 故 工 曰 木 心 不 直 则 脉 理 皆 邪 弓 虽 劲 而 发 矢 不 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译文】唐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我年轻时喜欢弓箭,得到好弓十多张,自以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近日把它们给弓匠看,他们说:都不是好材料。我问其中的缘故,工匠说:如果木头的纹理不直,脉理就不正。弓虽有力而发出的箭不直。我才明白从前辨别弓箭好坏不够精通。我凭借弓箭平定四方,对其认识仍不透彻,何况天下事物,怎能一一知晓呢!”16、(06年北京卷考题)(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 赵 之 于 齐 楚 扦 蔽 也 犹 齿 之 有 唇 也 唇 亡 则 齿 寒 今 日 亡 赵 明 日 患 及 齐 楚 矣 且 救 赵 高 义 也 却 秦 师 显 名 也 不 务 为 此 而 爱 粟 为 国 计 者 过 矣。”译文:齐国、楚国援救赵国。赵军缺乏粮食,向齐国请求接济,齐王不给。周子说:“赵国对于齐国、楚国来说,是一道屏障,就像牙齿外面的嘴唇,唇亡则齿寒。今天赵国灭亡了,明天灾祸就会降临齐国、楚国。何况援救赵国是高尚的道义;抵抗秦军,是显示威名的好事。不致力于此事反而爱惜粮食,这样为国家决策是个大错!”17、匡 庐 奇 秀 甲 天 下 山 山 北 峰 曰 香 炉 峰 北 寺 曰 遗 爱 寺 介 峰 寺 间 其 境 胜 绝 又 甲 庐 山 元 和 十 一 年 秋 太 原 人 白 乐 天 见 而 爱 之 若 远 行 客 过 故 乡 恋 恋 不 能 去 因 面 峰 腋 寺 作 为 草 堂 【答案】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译文】:庐山的风景,秀丽至极,简直是天下诸山的冠军。山的北峰,叫做香炉峰;香炉峰的北面,有一座遗爱寺;就在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的风景带更是漂亮得不得了,恐怕还远超过卢山本身呢!元和十一年的秋天,太原人白乐天一见就爱上他了,就像远行的游子路过故乡一样,眷恋沈迷、依依不舍而不忍离去,于是就对着香炉峰,傍着遗爱寺,盖了一间草堂。 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18、近 塞 上 之 人 有 善 术 者 马 无 故 亡 而 入 胡 人 皆 吊 之 其 父 曰 此 何 遽 不 为 福 乎 居 数 月 其 马 将 胡 骏 马 而 归 人皆 贺 之 其 父 曰 此 何 遽 不 能 为 祸 乎家 富 良 马 其 子 好 骑 堕 而 折 其 髀 人皆 吊 之 其 父 曰 此 何 遽 不 为 福 乎 居一 年 胡 人 大 入 塞 丁 壮 者 引 弦 而 战近 塞 之 人 死 者 十 九 此 独 以 跛 之 故父 子 相 保 故 福 之 为 祸 祸 之 为 福 化不 可 极 深 不 可 测 也 【答案】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读音bi四声,股,大腿),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译文】靠近边界上的人里有个很会占卜的,他的马无缘无故地逃跑进入胡人的领地去了,别人都来慰问他。他的父亲说:“这件事怎么就不能变成福呢?”过了几个月,他的马带着胡人的好马回来了,别人来向他道贺。他的父亲说:“这件事怎么就不能变成灾祸呢?”家里有很多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他的胯骨,别人者来慰问他。他的父亲说:“这件事怎么说不能变成福呢?”过了一年,胡人大规模地侵入边界,成年的男人都拿起弓来去打仗。靠近边界上的人,死掉的有十分之九,只有这个摔断胯骨的儿子因为瘸了的缘故,父亲跟儿子能平安地生活在一块儿。所以福变成祸,祸变成福,变化得没法子研究到底,深得没法子测量啊。7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