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聊城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备课本专 业 艺术设计 课 程 设计美学 授课教师 钱 品 辉 授课时间 2010.32010.7 设计美学学期授课计划一、学期授课计划编订说明教 学 时 数本课程总学时:32已讲时数:0尚需讲授时数:32本学期授课时数及班级情况班级学生人数教学周数周学时数2008级艺本11-16班124162说明5.1放假一周,占去2学时,因此向后推一周,加2学时。二、学期授课教学进度计划表课程名称:设计美学 授课教师 :钱品辉 20042005学年 第2学期上课周次起止月日 内 容(章节号、课题名称)课时数授课方式课外作业主要教具备注1315320第一章、设计艺术美学与现代设计原则第一节 现代设计与设计艺术美学 第二节 现代设计运动的兴起与现代设计美学的诞生2讲课复习整理笔记多媒体周一5、6节2322327第三节 现代设计的原则第四节 变动的家族 一、现代设计的特性2讨论复习整理笔记多媒体周一5、6节332943二、不定型的形态体系第五节 美的呼唤2讲课复习整理笔记多媒体周一5、6节445410第二章 人、人造物与环境第一节 人机系统第二节 生态环境的影响2 讲课复习整理笔记多媒体周一5、6节5412417第三节 设计与文化传统第四节 设计的综合性表现2讲课复习整理笔记多媒体周一5、6节6419424第三章 设计信息传播与接受第一节 设计对话-信息第二节 多元与主导2讨论复习整理笔记多媒体周一5、6节上课周次起止月日内 容(章节号、课题名称)授课时数授课方式课外作业主要教具备注742651第三节 传播媒介与法则第四节 受众的权利2讲课复习整理笔记多媒体周一5、6节85358第四章 设计与心理第节 视知觉及其他第二节 牵住观众的视线第三节 色彩心理效应2讲课复习整理笔记多媒体周一5、6节9510515 第四节 光影感第五节 空间感第六节 图形视错觉2讲课编写教案多媒体周一5、6节10517522第七节 流行心态第八节 心理厌倦2讲课复习整理笔记多媒体周一5、6节11524529第五章 形式的设计第一节 点、线、面第二节 整齐一律与调和第三节 均衡与对称2讲课复习整理笔记多媒体周一5、6节126165第四节 比例与尺度第五节 对比与特异第六节 节奏2讲课复习笔记多媒体周一5、6节1367612第七节 有机整体性第八节 形式个性2讨论复习整理笔记多媒体周一5、6节14614619设计实践:寻找与发现生活中的设计艺术美2实践寻找与发现美课外实践周一5、6节15621626第六章 设计师与设计群体第一节 素养与培养第二节 创造性2讲课复习整理笔记多媒体周一5、6节1662873第三节 走向风格第四节 设计群体2讨论复习整理笔记多媒体周一5、6节说明:本教学进度计划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调整课程简介现代设计美学是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的专业核心课,设计美学是作为一门新兴的部门美学而存在的,它首先着重研究的就是现代设计的本质和审美规律、现代设计的形态、现代设计形式美和美感心理。事实正在证明,现代设计美学理应成为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也应成为现代美术教育结构的必要成分。本课程共分为六个章节进行详细讲解,围绕现代设计审美这个中心,不同程度的运用了美学、社会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人体工程学、信息科学、系统论、心理学、传播学、文化学、经济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设计美学是把美学原理广泛运用于艺术设计之中而产生的一门应用美学。它是设计研究与设计实践的基础,主要研究艺术设计领域(包括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多媒体设计等)中的美学问题。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是:根据设计美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立足于我国艺术设计的实际情况,着眼于设计美学的发展趋势,讲授设计设计美学的原理、规律、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运用美学原理指导实践。由于该课程专业理论性较强,建议安排在设计专业高年级进行学习。设计美学(Design&Aesthetics)与设计史、设计概论等共同构成设计类各专业史论课,是设计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学习设计美学有助于理解、发现和解决设计中的美学问题,有助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美学修养,对提高设计水平,创造美的设计,培养合格的设计人才大有裨益。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在于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设计美学的原则与表现形式,深刻认识艺术设计创意与表现的美学特点和审美规律,来指导学生在设计中的实践运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了解设计美学的性质、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2、理解现代设计的原则以及现代设计美学的意义;3、掌握设计美的构成要素、构成法则、构成表现以及设计信息的传播与接受。4、理解现代设计形式美和美感心理;5、了解各门类设计与美的关系;掌握设计与心理;6、基本了解中国传统设计美学思想、西方古典设计美学思想;7、了解设计师与设计群体;8、探索未来设计的审美趋势、审美评价等。第一章:设计艺术美学与现代设计原则课 题:设计艺术美学与现代设计原则课 型:新授课课 时:6课时教学目的:这是设计美学中的重点章节,是对设计美学课程的初步认识环节,本章主要是对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美学本质规律性的探讨,通过回味现代设计运动的兴起了解现代设计美学的诞生,进而深入学习现代设计的原则和形态体系。课时划分章节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学具推荐参考书目第1-2课时第一节 现代设计与设计美学 第二节 现代设计运动的兴起与现代设计美学的诞生本课时重点讲解设计美学的涵义及其本质特征,以及现代设计美学诞生的背景如何使学生全面的把握设计美学的涵义并理解设计美学的本质特征。讲授法提问法例证法多媒体工业设计史世界现代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美学概论现代设计美学设计美学设计现代主义之后第3-4课时第三节 现代设计的原则第四节变动的家族 一、现代设计的特性现代设计的原则和特性如何全面地认识和理解现代设计的原则。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多媒体设计学概论设计概论设计美学概论现代设计美学设计美学世界现代设计史第5-6课时二、不定型的形态体系第五节 美的呼唤使学生了解设计的不同形态和分类。理解现代设计美学的意义。如何使学生深入的理解现代设计美学的意义。讲授法谈话法例证法多媒体现代经典设计作品大观设计概论设计美学概论现代设计美学设计美学美术心理学教学过程:第一节:现代设计与现代设计美学(第1课时)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并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一)现代设计艺术与工业技术结缘现代设计与不少人所理解的广义的工业设计并无多大区别,“现代”强调的是时代持征以区别萌生于纪元前原始时代的传统意义的设计。“工业”强调的是科技和经济特征,以区别于其他文化领域的设计。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新需求的不断提出,一些新的设计门类形态也会产生出来,而以工业设计来囊括所有已经出现和将会出现的现代设计艺术也可能引起理解上的误会,所以我们提出以“工业设计”为主体和中心的“现代设计”来与DESIGN (迪扎因)相对应。关于现代设计的形态体系,我们将在本章第四节中述及。(二)“非艺术”辩在通常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所谓“艺术”或“艺术性”与“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相关,与遵从形式美法则相联系。从这一意义上说,现代设计是不应当简单的被排斥于艺术殿堂之外的。因而,我们认为将现代设计定为“非艺术”是一个客观容易造成误导的不恰当的提法。与现代设计和其他实用艺术有别的可以是所谓的“纯艺术”或“纯造型艺术”,即一般不具有实用功能的绘画、雕塑等。这里所进行的辩解和说明,对于正确认识现代设计和提高现代设计的审美和艺术水平,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三)技术美学与现代设计美学目前情况来看,技术美学的研究范围大体上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现代设计或工业设汁的内涵、外延、存在形态、审美规律和发展趋势等,以及现代设计艺术的形态体系。这是技术美学首先要关注的主要的研究对象。第二,生产劳动环境和过程的美化及其与现代化生产的关系,与劳动者审美教育和全面健康发展的关系。 第三,现代设汁师或工业设计师应当具备的素质、修养和知识技能结构,设计群体的组织、分工合作和功能作用等。第四,技术美学本身的界定。技术美学的诞生、发展及其前景,技术美学在美学系统中的地位,技术美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技术美学流派以及相互影响,还有技术美学的普及和应用等。技术美学总体上是在艺术的生活化和技术化、生活和技术的艺术化的方向上发挥其作用的,可以说是属于实用美学领域。现代设计美学在考虑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同时,还需要综合分析大量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心理的、生理的和卫生的诸因素。现代设计美学属于现代交叉学科的第三代横向科学,与许多传统的货新兴的学科有关,例如人体工程学、材料工程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心理学、系统工程学、劳动保护学、机构学、信息学、传播学、经济学、市场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管理学、解剖学、伦理学、人类文化学、地理学、教育学等等。但是现代设计美学首先是作为一门新兴的部门美学而存在的,它首先着重研究的就是现代设计的本质和审美规律、现代设计的形态、现代设计形式美和美感心理。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对与设计美学这门学科相关的概念或学科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和分辨,目的是使同学们在以后学习设计美学时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明确课程学习的目的和性质。四、板书设计(多媒体课件)第二节 现代设计运动的兴起与现代设计美学的诞生(第2课时)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并复习导入新课1.技术美学的研究范围大体上包括哪些方面?2.现代设计美学的研究范围有哪些?二、讲授新课:(一)时代背景与历史条件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美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时代和社会催化的产物。首先现代工业大规模系统化生产能力的形成、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构成了现代设计运动的兴起和现代设计美学的诞生的时代背景。其次是随之而来的人们物质、精神需求观念的变化,尤其是对工业产品审美特征的重新认识和审美要求的普遍提高,成为现代设计运动兴起和现代设计美学诞生的直接催化剂。(二)从俄罗斯到新艺术运动与现代设计大致同步的现代设计美学的诞生,有一个历史过程。现代设计没美学思想的萌芽出现于19世纪的中叶。(三)从德意志制造联盟到包豪斯在现代设计运动和现代设计美学的形成过程中,德意志制造联盟和包豪斯起来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被誉为“现代设计的摇篮”的包豪斯,对它在现代设计史上的地位,怎么强调都不算过分。(四)播散与成长作为一个真正独立的工业设计运动,是在德国包豪斯时期兴起的,作为一门真正独立的新兴美学学科的现代设计美学也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它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得到了迅速的前景灿烂的发展。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对讲授了现代设计运动的兴起与现代设计美学的诞生,概括和总结了现代设计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比较有影响力的设计流派及设计运动,分析了现代设计美学诞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目的是使同学们对设计美学诞生和发展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四、板书设计(多媒体课件)第三节 现代设计的原则(第3课时)一、组织教学,复习并导入新课1.现代设计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比较有影响力的设计流派及设计运动有哪些?2.试复述现代设计美学诞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二、讲授新课:在今天,现代设计通常要受到八种主要因素的限制,它们是:功能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因素、材料因素、结构因素、环境因素、信息因素和审美因素。现代设计有六大原则,它们是:功能原则、经济原则、科技原则、信息原则、艺术原则和合理原则。(一)功能原则所谓功能原则就是指设计产品时要考虑该产品应当具有的目的和效用。(二)经济原则 所谓经济原则就是现代设计师要考虑经济核算问题,考虑原材料费用、生产成本、产品价格、运输、贮藏、展示、推销等费用的便宜合理在一般情况下,力求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适用、优质、美观的设计。经济原则是现代设计的个稳定的原则。(三)科技原则现代设计的科技原则是指设计时要考虑现代材料的性能和加工方法所起的作用,因材施教,要考虑反映新科技成果和新加工工艺,以利于优质高效的批量生产,使产品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四)信息原则现代设计的所谓信息原则就是指现代设计师要重视现代设计的信息因素了解现代设计信息发送、传输和接收的客观规律,在设计时要考虑设计产品应当具有的信息成分和如何迅速正确地传送有效信息。(五)艺术原则 现代设计的艺术原则是指设计时要考虑所设计产品或作品的艺术性,使它的造型具有恰当的审美特征和较高的艺术品位,从而给受众以美感享受。艺术性是一个美学标准,真正的美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现代设计师们所应当追求的,在这一点上他们与所谓纯艺术家们也没有区别。(六)合理原则所谓合理原则就是合规律性原则或者说合逻辑原则,指的是在进行现代设计时要考虑尊重和符合客观规律,避免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对讲授了现代设计的基本原则,这节课在以前的设计概论课程中有所学习,同学们理解的较深入,现代设计的基本原则也是同学们今后从事设计工作的准则。是必须要正确的理解和掌握的重点知识。四、板书设计(多媒体课件)第四节 变动的家族(第4、5课时)一、组织教学,复习并导入新课1. 现代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2. 怎样理解现代设计的经济型原则?二、讲授新课:(一)现代设计的特性1、实用经济性;艺术设计具有实用功利作用,向人们提供价格合理的美观实用的批量产品。2、艺术造型性;艺术与技术联手,实用性与装饰性统一,按美的规律造型与满足现实生活需求相结合。3、现代科技性;脱离了传统手工艺术,具有与大工业生产相联系的现代科技因素。4、信息传播性设计产品是一种普遍的对象化存在,其美的形式构成的背后包含着时代的、社会的、文化的种种信息因素。(二)不定型的形态体系1983年10月意大利米兰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技术美学大会把“从小钥匙大城市”作为会议主题。1形态分类体系 (1)三分法: 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和空间设计。 (2)四分法: 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空间设计和综合设计。 (3)五分法: 视觉设计、产品设计、空间设计、时间设计和时装设计。2当前形态工业设计、室内外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园林设计、环境设计、装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商业设计、企业形象设计、服饰设计、个人形象设计、展示设计。第五节 美的呼唤(第6课时)(一)现代设计美学的意义现代设计美学首先和着重研究的是现代设计本质和审美规律等现代设计美学将帮助设计师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设计水平,以承担起适应变革的新时代和反映时代精神的历史责任,推动着现代设计运动的不断发展。(二)普遍的存在现代设计美学的价值和意义,在今天的生活中是一种普遍的存在现代设计艺术美学不仅对于专门的设汁师来说是必要的。对于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来说是不应忽视的,而且对公众来说也是有帮助的和有意义的。从手工业走向后现代工业;从清纯时代走向读图时代;从物质性走向非物质性。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对讲授了现代设计的特性和现代设计的不定型的形态体系,本节课的部分内容在以往的设计概论课程中有所学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同学们清晰地了解现代设计的基本特性和分类以及设计的当前形态,理解现代设计美学的意义,这是同学们今后从事设计工作所涉及到并必须了解和掌握的重点知识。四、板书设计(多媒体课件)第二章 人、人造物与环境课 题:人、人造物与环境课 型:新授课课 时:6课时教学目的:本章节主要是从人体工程学、环境科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人、人造物与环境之间的互相关系和现代设计美。使学生对加深对现代设计美学的认识。课时划分章节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学具推荐参考书目第1-2课时第三章 人、人造物与环境人机系统生态环境的影响本课时重点讲解设计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相对性。如何使学生理解设计生态环境。讲授法提问法例证法多媒体环境美学工业设计史世界现代设计史现代设计美学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第3-4课时设计与文化传统结合:一致与反衬现代设计的原则和特性如何全面地认识和理解现代设计的原则。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多媒体设计的文化设计美学概论现代设计美学设计美学产品设计,教学过程:第一节 人机系统(第7、8课时)一、组织教学,复习并导入新课1.现代设计美学的意义是什么?2.当前设计形态有哪些?二、讲授新课:(一)为了宜人高效 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艺术设计为人民服务。艺术设计要考虑功能、技术、机械、构造和经济的要素,更应关注使用者舒适宜人、赏心悦目的要求。人体工程学这门学科是研究人在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诸方面的因素、研究在人机器环境系统中交互作用的几个组成部分(效率、健康、安全、舒适)在工作条件下,在家庭中,在休假的环境里、如何达到最优化的问题。人体工程学侧重于人的生理、心理角度的双重考虑。人机的和谐共存是人体工程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美学上的和谐统一的境界。目前的情况是,人体工程学侧重于人的生理、心理角度的考虑随着实践的加重和科学的发展,人体工程学中些新的分支或者说新的交叉边缘学科例如文化人体工程学、审美人体工程学,也可能会产生出来。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人机系统的宜人高效为目的的人体工程学不能不全面考虑人的因素生理的、心理的、解剖的、社会的、文化的、审美的等等都不可忽略这样一来,它就自然要在各种程度上与其他许多学科发生联系,例如:人体测虽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力学、卫生学、医学、劳动保护学、环境生理学、生态学、心理学、系统工程学、管理学怎息科学、材料学、材料力学、社会学、经济学、美学等(二)应用与渗透 人机系统研究的科学性是毋庸质疑的,人体工程学正在现代设计领城里受到广泛的重视。就像我们在前面约略列举的那样的应用与渗透的情况正在变得司空见惯。人机系统的观念的成熟和深化以及研究成果的推广,使现代艺术设计得以充分的与高质量的人类生活相结合。然而,人体工程学并不是万能的,它的覆盖面毕竟有限,它本质上是一种手段或方法。第二节 设计生态环境的影响(第8课时)(一)设计离不开环境设计离不开环境这一观念,应当成为设计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无论从整个人类设计发展史来看,还是从现代设计的诞生和成长的历史来看,我们都能清楚地发现环境对于造成和推动这种发生、发展的不可轻视的作用,设计是为了改造、美化人的生存环境。从设计活动、产品和设计发展史的角度,我们都能得出一个结论设计离不开环境。要判断艺术设计的正确与否,只有把它放在相应的环境中才能判断。任何一件设计产品都会与周围的日用品、陈设品、陈放空间、绿化乃至周围的山林原野产生某种联系,并共同构成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丰富性的环境。人的环境:围绕着设计师,对其设计活动产生作用的外界事物,即设计师主体的环境,简称设计主体环境。人工制品的环境:围绕设计产品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外界事物,即设计产品主体的环境。(二)设计生态环境 生态学本来是研究生物的生存方式与其生存条件和生存环境间的交互关系,以及生物彼此间交互关系的一门学科。设计的生态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围绕着设计主体并对其设计行为发生作用的那部分自然物,便是设计生态自然环境。它可以分为非生物自然环境和生物自然环境。非生物自然环境:土地、河川、山脉、气候、季节等因素。生物自然环境:动物和植物。设计生态社会环境的情况较为复杂,它是指影响设计主体极其设计行为,并使之感受其力量而力求与之相结合的那部分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体。(三)自然环境的影响设计生态自然环境可以分为非生物自然环境和生物自然环境两个细类。前者包括影响设计的土地、河川、山脉、气候、季节等因素属于后者的是动、植物,两类环境是彼此联系结合在一起的。设计生态自然环境对设计的影响首先体现为限制和选择,即限制设汁的产生和发展,筛选出那些与环境相结合的设计形制样式使之得以存在。设计生态自然环境对设计的影响还表现为诱发和促进,即为设计师提供素材,激发创意和灵感,以此促进设计的多样化、丰富化和合理化。(四)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较之于自然环境更加明显设计要从外部环境,主要是从社会环境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动力以及原料、技术和手段,而这些东西并不是超时空的存在,而是在一定时代历史社会环境里的现实的存在。设计生态社会环境可以分为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军事环境、宗教环境、伦理环境、技术环境、习俗环境等。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出现、标志图形风格的演变、服装样式的更替、招贴主题内容的改变、流行色的发布、大型文艺晚会的视听效果、绿色材料与绿色设计。受社会环境变革的触动和诱发,当代艺术设计的范围已不局限于产品实体的设计,而应该走向所谓的“软件设计”。(五)环境的相对性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常常结合交织在一起设计起作用,具有相互渗透性。对具体设计活动和设计产品来说。设计与环境的关系也体现出一种相对性,这种关系总是相对于某个层面来确定的。围绕着设计师并对其设计产生影响的生态环境与设计所反映的生态环境在本质上分别属于存在与意识,前者是第一性的,后者是第二性的。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本章节主要是从人体工程学、环境科学的角度分析人、人造物与环境之间的互相关系,使学生对加深对现代设计美学的认识,是必须要强化理解和掌握的重点知识。四、板书设计(多媒体课件)第三节 设计与文化传统(第9、10课时)一、组织教学,复习并导入新课1. 设计生态社会环境主要可以分为那几个部分?2. 怎样理解设计生态环境?二、讲授新课:(一)文化及其构成 文化不仅包括物的方面,而且包括心的方面和心物结合的方面。文化并不是环境,而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般地说,文化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既包括可以直接感知、易于认识到的显形文化,又包括不可直接感知、难以认识到的隐型义化。就好像既包括“文化硬件”又包括“文化软件”,文化是人适应自然和社会掌握自然和调节社会关系的尺度和水平标志,文化是发展的而非固定不变的文化是人适应自然和社会,掌握自然和调节社会关系的尺度和水平标志,文化是发展的而非固定不变的。文化发展的三维性:第一种是历史坐标(历史性);第二种是种族坐标(民族性);第三种是社会坐标(社会性)。文化的三维性凝结在艺术中,也凝结在设计中。(二)设计圈无所不在的文化在当今全球化环境中,设计师要面对多元文化传统,他们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活跃的设计思维,在立足本土文化,吸纳外来文化有益成分的同时,还应当充分认识到他们所采用的设计方法和手段。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克洪指出:“文化是无所不在的,由于传统的作用,也由于人类关系的复杂性,即使是一些简单的事物,哪怕如同动物之所需者,也都得裹上一层文化模式的外衣。”人类社会的历史透射着设计发展的每一个脚印,历史的设计就是设计的历史。建筑(石头编年史)、服饰、装饰图案、招贴设计 无所不在的文化的影响:民族文化;国际文化(三)设计中的传统与“无传统”所谓传统,就是指被历史所选择、确认人类文化活动方式、过程、产品及其价值的客观存在,是被认可的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把握和对主客观关系的处理,它表现为既定的物质存在、精神存在以及物质、精神因素相交融的艺术存在。概括地说,传统是文化的伴生物。是历史对文化的认可。传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传统是发展的,具有其动态本质。 “从根上长出来新株”(格罗皮乌斯) “传统是可以通过对自身的缺点进行挑战和对其内在的连续统一性进行追踪而发展起来的”(丹下健)在传统中理解传统,在理解和设计创造中发展传统。继承发展一切优秀的传统,不是溶于在古物之中,而在于继承保全作为传统精神的创作者的理念,即创造。传统因素在设计活动中的功能表现:传统参与构成设计创作动因;传统参与构成设计原则;传统参与构成设计师和受众的思维方式;传统参与构成被借鉴形式体系;传统参与构成评价标准系统。这些功能在设计及其接受过程中是互相交叉、整体统一的。不少现代设计师自觉的在自己的设计中融进传统的因素。字体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西装和旗袍)从设计材料、工具、语言、表现方法等方面的“显传统”到设计师的文化心态、精神气质、思维方式特点等方面的“隐传统”,都影响着每一位设计师。传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传统是发展的,具有其动态本质一般来说,与纯艺术创作中的情况相仿,传统因素在设计活动中有着以下多方面的功能表现:传统参与构成设计创作动因;传统参与构成设计原则;传统参与构成设计师和受众的思维方式;传统参与构成被借鉴形式体系;传统参与构成评价标准系统。这些功能在设计及其接受过程中是互相交叉、整体统一的。不少现代设计师自觉的在自己的设计中融进传统的因素。第四节 结合:一致与反衬()设计的结合性设计活动的发生和发展。要依赖设计与生态环境之间经过蕴含着传统的文化中介所进行的物质和精神的交换:一方面,设计活动受生态环境的限制、影响影响、启迪,从生态环境中获取自己活动所需要的原料、人力、物资、信息等;另方面,设计活动将从生态环境获得的一切通过创意指导下的艺术加工,形成设计产品,又进入到生态环境中去,促使生态环境发生新的变化,反过来进一步影响设计。设计的结合性所包含的内容:与环境建立起密切的关系;尊重文化特点,符合文化精神;进入传统的发展脉络。(二)结合的主调“一致”设计的结合性大致上有两种表现方式,其中主要的一种是一致,换言之,致是设计与环境和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主调所谓一致,所谓一致,指的是设计积极顺应环境,尽量直接满足环境提出的条件和要求,与时代文化精神和传统特点也没有显见的矛盾,所以一致是一种显性的协调。礼制文化、回归风、花园城、有机建筑、住宅生态学、 爵士舞厅、流行色、亲和性广告。(三)反衬式结合什么是设计反衬式结合呢?这是指设计以貌似于矛盾的形式与环境形成某种对照。间接地满足环境所提出的条件和要求,并与时代精神和文化传统建立起内在的联系,所以说反衬式结合是一种隐性的协调。反衬与一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经常交织在一起的。恰到好处的反衬应用可以取得出乎意料之外而又入乎情理的动人设计效果。三、课堂小结本节课重点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人、人造物与环境之间的互相关系和现代设计美。设计活动的发生和发展,要依赖设计与生态环境之间经过蕴含着传统的文化中介所进行的物质和精神的交换:一方面,设计活动受生态环境的限制、影响影响、启迪,另方面,设计活动促使生态环境发生新的变化,反过来进一步影响设计。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对加深对现代设计美学的理解和认识。四、板书设计(多媒体课件)第三章 设计信息传播与接受课 题:设计艺术信息传播与接受课 型:新授课课 时:6课时教学目的:这是设计美学中的重点章节,研究和探讨设计信息的传播与接受,本章重点讲解设计信息的本质特征、构成和传播原理以及设计信息的接收的规律,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设计信息的流动环节和本质特征以及设计信息传播媒介与法则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课时划分章节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学具推荐参考书目第1-2课时第三章 设计信息传播与接受设计对话-信息多元与主导重点讲解设计信息的本质特征、构成如何使学生全面的把握设计信息的本质特征以及设计信息的构成。讲授法提问法例证法多媒体广告传播学工业设计史世界现代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美学概论现代设计美学设计美学第3-4课时传播媒介与法则设计信息接受现代设计信息的传播原理以及设计信息的接收的规律。如何全面地认识和理解现代设计信息的接受规律。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多媒体美术心理学设计学概论设计概论设计美学概论现代设计美学设计美学教学过程:第一节 设计对话-信息(第11、12课时)一、组织教学,复习并导入新课1. 怎样理解文化和文化的构成? 2. 如何正确理解设计中的传统与“无传统”?3. 什么是设计反衬式结合?二、讲授新课:(一) 审美信息、艺术信息与设计信息艺术信息的产生必须要有复杂得多的条件:第一,要有艺术反映的客体;第二,要有把该客体加工成艺术形象的主体;第三。要有该主体创作的艺术作品,艺术形象在作品中得到物化。从而获得独立于创作它的主体之外的存在;第四。还要有一种类型的主体一一读者、观众、听众,他们是该作品的对象,而且他们应该能够“破译”作品,揭示其中所包含的艺术内容。实现为艺术信息的形成所必不可少的共同创作的行为。法国学者德卢西奥-迈耶:“一件艺术作品不是独白,而是对话。”纯艺术有可能是“曲高和寡”,设计艺术决不可能是“孤芳自赏”。(二)设计信息层次我们觉得,设计信息可以看作是一种多层次的复杂信息综合体它也可以大致分为技术信息、语义信息和审美信息三个层次。(三)设计信息与同构构造是事物各组成部分之间或者事物与事物之间的一种关系。通常也可以称为“结构”,所谓“同构”指的就是构造或结构相同。在设计活动中,设计信息在设计师与受众对话中的真正形成和相互交换,建立在同构的基础上。(四)设计信息的流动环节和特征现代设计信息具有下列主要特征:首先,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其次,现代设计信息既包含有艺术信息有艺术,也包含有科学信息;再次,现代设计信息具有三层心理学结构,即理智或理性层、意志层和感性尤其是情感层,其中理性层所占的比重明显地大于纯艺术信息的理性居;最后,现代设计信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第二节 多元与主导(一)多元的设计信息“乱花渐欲迷人眼”。现代设计的世界是如此的五彩缤纷、光怪陆离,现代设计信息呈现出丰富复杂的多元状态。这种多元状态体现在我们在上面探讨过的设计信息每一个层次和每一个流动环节上,也体现在它们的组合水平和结构关系上。设计信息的层次和环节概念同时也表示了表层与深层、形式与内涵、可视与不可视、感性与理性等多元信息成分概念。(二)有序与主导即使是一件现代设计产品,其包含的信息一般也是多元的、复杂的,那么它的有效信息量大小首先是与它的有序性大小联系的。这样,我们就有必要设计广义信息论中的“熵”这一概念。“熵”用于热力学系统混乱程度的测度。信息论创始人香农和维纳将熵的概念引进了信息论,作为系统获得信息以后无序状态减少或消除程度的标志。将 “熵”的概念引进现代设计信息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熵越大,设计信息系统越紊乱;熵越小,设计系统信息的有组织程度就越高。三、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重点讲解设计信息的本质特征、构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的把握设计信息的本质特征以及设计信息的构成。四、板书设计(多媒体课件)第三节 传播媒介与法则(第13、14课时)一、组织教学,复习并导入新课1. 简答“熵”的概念?2. 怎样理解设计信息的本质特征?3. 设计信息由哪几个部分构成?二、讲授新课:()设计信息传播中文“传播”译自英文“communication”,其通常词义是:信息、思想等的发送、传递和交换,以及这种交换的方法,这种交换的状态等等。根据现代设计的规律和特点,我们认为现代设计信息的传播指的是自觉而有意图地借助设计产品载体及信道向公众传递设计信息并影响他们的活动的过程。(二)符号与象征 符号的功能是与环境相联系的。传播设计信息的符号可以分为设计符号和设计中的符号,既有特殊符号,也有一般性符号。 这样,我们可以说所谓象征是符号的一种,是人类特有的人为造成的所表示内容的符号。象征者和被象征者之间可能只有某种联系,而两者关系的确定取故于象征使用者的构想,以及决定这种构想的环境条件和文化传统。(三)法则与策略法则就是规律。设计信息传播法则是指决定设计信息传播形成和发展必然趋势的传播与有关事物之间客观存在的本质联系。设计信息传播法则具有不可违逆性,违背了它们就谈不上现实的信息传播。所谓传播策略,意思是遵照传播法则,为完成信息传播任务而采取的方式、手段、技巧,是法则的应用艺术。概而言之,设计信息传播有五大法则,它们是:可信性法则、文化场法则、适度强化法则、最优化法则和主导序列法则。第四节 设计信息接受(一)受众的差异性没有受众的传播不是真正的传播,没有受众的信息不是真正的信息。设计师与受众生理心理的同构是设计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成因,但这种同构仍然不能掩盖人的个体差异。因为身心结构的差异、翻译机制的个体差异以及翻译活动的个别差异在设计活动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五种定向:享乐定向、交际定向、认识定向、价值定向和模糊的希望(参与定向)。一般说来,相对应的优势定向依次为经济定向、认识定向和享乐定向(审美快乐定向)。由于信息的接受能力不同,受众对信息的要求和定向是不同的,受众事实上有着选择、判定、取舍设计产品及 信息的权利。(二)阐释与扩充受众对设计信息的受纳和破译,实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阐释。阐释不等于联想或再造性想象,阐释是综合的思维,是阐释者的再创造活动。阐释的创造性来自阐释者的定向活动系统的内驱力,来自阐释者的主题精神。设计信息在受众投射即解读或阐释中表现出来的内容要大大超过设计师在信息编码时实际投入的内容。 (三)在接受中提高设计信息接受会对受众本人造成一定的认知效应,影响他以后对设计产品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表象效应:受众在认知设计产品的基础上形成的表象对其以后的接受行为会造成影响。 水平效应: 设计信息接受会对受众包括认知经验在内的整个心理产生影响,对受众的接受能力和阐释能力产生影响,对受众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表象效应和水平效应都具有正效应和负效应之分。只有充分考虑设计师与受众或消费者在共有空间中的协调与合作,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和积极的设计信息传播。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中重点讲解现代设计信息的传播原理以及设计信息的接收的规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现代设计信息的接受规律,了解设计信息接受会对受众本人造成一定的认知效应。四、板书设计(多媒体课件)第四章 设计与心理课 题:设计艺术美学与现代设计原则课 型:新授课课 时:6课时教学目的:本章节集中对于设计审美心理的研究,其中设计的光影感、空间感和流行心态等方面目前设计界关注的尤为不够,使同学理解定势与注意、“图一一底”关系以及色彩感、图形视错觉的意义,重点应掌握流行心态与心理厌倦对设计的影响与启示。对于今后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课时划分章节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学具推荐参考书目第1-2课时第四章 设计与心理视知觉及其他牵住观众的视线色彩心理效应重点讲解视知觉以及审美心理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视觉质感。讲授法提问法例证法多媒体工业设计史世界现代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美学概论现代设计美学设计美学第3-4课时光影感空间感图形视错觉光影感空间感如何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光影感、空间感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多媒体设计学概论设计概论设计美学概论现代设计美学设计美学第5-6课时流行心态心理厌倦重点应掌握流行心态与心理厌倦对设计的影响与启示。如何使学生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流行心态与现代设计的关系。讲授法谈话法例证法多媒体现代经典设计作品大观设计概论设计美学概论现代设计美学设计美学教学过程:第节 视知觉及其他(第15、16课时)一、组织教学,复习并导入新课1. 简答现代设计信息的传播原理。2. 设计信息接收的规律有哪些?二、讲授新课:()我们怎么看 视觉是能动的。那种将视觉当作镜子式反映的观点具有明显的臆想性。从视觉的生理机制到视觉活动过程,都体现出观看者的主动性,从而也就带有相对性。视知觉是一个适应过程,一个信息处理过程。具有高密度信息的设计产品不能立即适合那些接纳、处理能力不强的受众。感知的三个步骤: 大体感受细节观察形象联系人对平面空间具有很强的视知规律;人的视知觉具有可变性,也具有常性;人对一个事物某一特性的感知也与其他事物的感知相联系。(二)“视觉质感” 在多数情况下,设计产品受众的触觉是通过所谓“视觉质感”调动起来的,或者首先是这样被调动起来,再由他亲手触摸加以验证的。所以现代设计师,尤其是平面图像的设计师,应当根据需要把调动受众的质感观照能力列入思考范围,这样,考虑目标受众相对共同的生活经验也成了必要的事。第二节 牵住观众的视线(一)定势与注意注意其实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心理过程的种共同特性或者说是心理活动对某个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简洁的设汁容易引起观者注意不等于说一定会引起注意。注意的形成有其必要的主客观条件。在主观方面,即观者,他的经验、知识修养、需要、兴趣、对设计产品的态度和即时心境等等,是形成注意的主观条件和成因。这些条件以视知觉定势的方式表现出来。观者的关照总是被置于视知觉定势的某种程度的影响之下。心理学家指出知觉定势的两个成因:一是已有的经验,二是需要、情绪、态度、价值观念等个人因素。“我们倾向于看见我们以前看过的东西,以及看见最适合于我们当前对于世界所全神贯注的和定向的东西。”(克雷奇等:心理学纲要,下,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78业。)一件设计产品要引起观众注意,它本身还必须是对观众来说“似曾相识”的,也就是说它既要与观众已有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联系,又要让观众感到新鲜,或者说能为观众提供新的信息,这就是形成注意的客观条件(二)“图一一底”种种有的研究者将许多视觉心理学家对“图一底”关系原理的发现加以整理,概括成九条原理:1、被包围的或闭锁的形成为“图”,包围者却成为“底”(即“地”);2、小面积者成为“图”。大面积者成为“底”;3。密度高或有纹理描写者易成为“图”;4、二形位于上下之位置,而其面积、形状均相同,只有色彩或明度有差异,此时位于下面之形易成为“图”;5、对称性之形易成为“图”;6、相邻二形均具有对称性时,则凸形成为“图”之可能性较大;7、愈单纯之形愈易成为“图”,日常看惯了的形也易成为“图”;8、其方向与我们视野的水平垂直坐标相一致的形,易成为“图”,9、有动感、旋转感之形易成为“图”,静止之形易成为“底”第三节 色彩心理效应(一)色彩视知任何一件设计都离不开色彩。观者对设计产品色彩的视知有着丰富的内容。冷暖感、轻重感、软硬感、强弱感、明暗感、宁静兴奋感、质朴华美感室内设计师常常在色彩的冷暖处理上动脑筋。(二)色彩与情感设计师关注色彩,研究色彩,是为了把色彩作为一种重要的具有表现力的设计因素来使用,而色彩的确在观者的感受中具有情感表现力。色彩的情感效应和情感表现力涉及到色彩刺激本身,也涉及到人类共同的生理反应,既有关于观者的视觉经验,也与他的记忆、联想等心理活动发生联系,还取决于他与环境的关系。许多研究者从各种角度对色彩的情感效应做过水平不等的分析探讨。(三)色彩效果综合没计产品的色彩效果设计是整个产品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必须从功能、技术等要求和设计主题出发来考虑色彩效果,而不是孤立的看待他。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中重点讲解视知觉以及审美心理。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视觉质感以及色彩心理效应,正确理解定势与注意以及“图一底”关系并使自己的设计牵住观众的视线。四、板书设计(多媒体课件)第四节 光影感(第17、18课时)一、组织教学,复习并导入新课1. 什么是视觉质感?2. “图一底”关系原理有哪些?二、讲授新课:()最辉煌的经验色彩效果的设计要与用光相结合,现代设计产品必须要有光才会被受众视知,它们的实际效果也与光的处理联系在一起。按照光在设计中所发挥的功能来分析,设计中所用的光共有以下四种:第一, 映照光。使设计产品或展示空间显出形象或形态让人看见的照射光。它可以是自然光,即日光或天光,而更多的是人造光,即一般所说的照明光。第二, 造型光,或称重点光。为突出某件产品或产品的某个部分,强调其造型美和个性特征而设置的光。第三, 装饰光,有时也称氛围光。 用来形成某种装饰感或者制造出某种氛围,同时增加设计产品及展示的空间层次的人造光。第四, 导向光。 为引导受众行走方向而设置的光。观光者适应对设计产品亮度知觉的影响是借助于适应水平来完成的。同时,光在设计中所发挥的作用常常离不开阴影。(二)创造性的光和影现代设计师在光影的利用上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尤其在创造合宜的和美的光影效果上显现自己的主体精神。不同的色光照明具有不同的表现性和象征性。第五节 空间感(一)空问形态及其感受空间是现代设计观念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与设计有关的空间其实上多种形态的,既有内部空间,又有外部空间,既有固定空间也有可变空间或活动空间,既有实在空间又有虚拟空间。(二)心理空间及其利用设计师处理的是物理空间,关注的却是受众的心理空间,即受众在这一物理空间内的心理感受,或者说受众所感受到的空间。为了使受众产生理想的心理空间,设计师采用了许多不同的设计手段和方法。一般来说,有以下六种互相结合的设计因素可供利用:一是方向性线条。二是色彩。三是照明。四是图像、。五是肌理质感。六是构件。第六节 图形视错觉(一)有趣的歪曲图形错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的外延非常大。图形与图形之间相互影响而导致的图形视觉错觉主要有以下四种:1、线条长短视错;2、面积大小视错;3、形状视错;4、方向视错(二)错觉成因与设计产生错觉的原因:一种解释是依据眼球运动理论,另一种解释是基于人的知识经验等主观条件做出的认知性解释,还有一种是强调行动的上下文创造出错觉条件和预测产生错觉。矫正视错觉和利用视错觉来造成新颖独特的美的设计,成为多数设计师关心的一个课题。三、课堂小结本章节重点讲授设计的光影感、空间感和视错觉等方面的知识。目前设计界对设计中光影感、空间感关注的尤为不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同学理解以及光影感、空间感、图形视错觉的意义,如何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光影感、空间感和视错觉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对于今后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四、板书设计(多媒体课件)第七节 流行心态(第19、20课时)一、组织教学,复习并导入新课1. 设计中所用的光共有哪几种?2. 如何使受众产生理想的心理空间?二、讲授新课:(一)新奇感与模仿(二)流行与习惯流行在本质上是一种变化,当一种设计式样开始大规模流行时,这同时也预示它的式威,不过事情往往是流行与流行并驾齐驱,流行与流行前后追逐。(三)复旧与创新从流行的一种趋向来看,流行常常表现出一种表面上的轮回。这种形式上的复旧出于两种心态:求异和再认第八节 厌倦及其功能(一)适应、厌倦与厌烦心理适应达到极至后,心理厌倦就开始了厌倦与重复有关,与厌倦非常接近的一个心理学概念上“厌烦”,被用来指重复出现带有干扰性的事物所造成的不佳情绪(二)功能与启示心理厌倦的功能:第一是体现受众心理的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第二是作为受众接受水平改变的标志;第三是充当对设计产品刺激的适应的能动反馈和警策信号。三、课堂小结本章节集中对于设计审美心理的研究,目前设计界对流行心态方面的关注尤为不够,本节课祝重点应掌握流行心态与心理厌倦对设计的影响与启示,对于今后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四、板书设计(多媒体课件)第五章 形式的设计课 题:形式的设计课 型:新授课课 时:8课时 (其中理论讲授:6课时;课外实践:2课时)教学目的:这是设计美学中的重点章节,也是其它专业技能与理论课程的中的重点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点、线、面的形式特点以及各种形式规律及有机整体性的问题。使同学们在今后的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