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案《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设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0003891 上传时间:2021-10-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教案《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教案《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教案《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设计 品味情感想象词境升华感悟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100000) 程晓红【设计理念】意境与情感是诗歌的核心。体会意境与情感都需要学生自己的感悟,最好的方式就是复现意境,即站在作者角度描绘还原意境。本教学设计力图使学生在品味这一首词所蕴含情感的基础上,走近作者,进行意境复现,想象词境,最后再跳出文字,体会词带给自己的感悟与收获。【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词的知识,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词的韵律美。2.在反复诵读、品味中,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3.在体会该词的情感中,体悟应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乃至未来的人生。【教学重点】在诵读中体会词的韵律美,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以及作者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一)解题1.同学们,你们已进入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了,即将与老师、同学离别。离别意味着不能经常见面、共叙衷肠。当然,同学们的离别是要奔赴更美好的前程,那我们伤感中又会有为同学、朋友高兴、为他们祝福的心情。说起离别,我们就不由得想起那些送别诗。同学们,你能回想起哪些呢?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有关送别的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词与我们刚刚回顾的一首诗,题目有什么相似之处?从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二)了解词牌,了解作者1.同样是送别,李白、高适、王维写的是诗,今天我们要学的则是一首词。同学们知道诗和词有什么区别吗?2.词牌,表示词的节奏,是古人的一种伟大创造。不同的词牌,既有不同的字数、节奏、音韵,甚至还能表现不同的意境。当然,随着词的发展,不同词牌一定代表着某种风格或意境的功能越来越淡化。既然词牌代表的是不同的节奏、韵律,这么看来,词牌就一定会有多种了。同学们能回忆原来都学过什么词牌吗?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词的词牌又是什么呢?3.介绍作者。二、学习课文(一)行走词阃,品味情感师:这首送别词让我们穿越时空“观看”了一场友人离别的话剧,体会到了一种离别带来的伤感,也体会到了友人发自内心的嘱托与祝愿。无论诗还是词,字数都是有限的,都是极讲究用字的。有限的文字,蕴含了作者无限丰富的感情。就让我们到词中去走一回,去品味这送别的味道,去体会作者的心情与感受!1.上片:伤离别_体会作者融于山水间的离愁别绪。(1)我们先看词人送别友人的这段路程。大胆想象一下,一路上他们都可能看到什么风光?(2)是的,沿途一定会有很多的景物,可是作者为什么单单选取了山和水来写呢?除了山、水,还写到了什么?(3)你发现作者又是怎么写这山、水的呢?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特点呢?(4)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要把水和山比喻成美人的眼波和眉峰呢?(5)仔细想一想这句:“横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这里的两个动词“横”和“聚”的用法有什么精妙之处?(6)原本呢,水也好,山也好,都是没有感情的一种存在。可是,在作者的笔下却都变成了一种有情之物。这山水就是那个美人,她不仅眼睛含情脉脉、柔情似水,而且还眉头紧锁。为什么会眉头紧锁,而不是眉开眼笑呢?(7)你觉得这个美人是一位真实存在的美人吗?为什么?(8)“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想象一下,“眉眼盈盈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9)这里的“眉眼盈盈”与前面写到的“眉和眼”有什么联系吗?(10)结合前面的“眉”、“眼”两句,想一想:这个人和前面山水所喻的美人是不是同一人。(11)在朗读中体会双关和设问的修辞手法。2.祝友人体会作者情感变化与转折的直接抒发。(1)我们来读一读下片,体会作者的情感是什么样的,是依然这么的愁苦、伤感吗? (2)你从“才始送春归”一句中的“送春”二字了解到了什么?(3)春天的归去给人一种光阴流逝不再来的伤感,而偏偏这时“又送君归去”。这时,你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你又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呢?(4)你觉得作者用两个“送”字有什么好处呢?(5)除了这两个“送”字,还有两个(6)两个“归”,分别是谁归呢?(7)这份离愁,因伤春再加离别而更加让人“销魂”。那么,接下来作者是描写他的痛苦离情吗,还是别的什么呢?既然阻挡不住友人离去的脚步,既然离别已是改变不了的现实,词人又是怎么做的呢?(8)从这两句词中,你读出了什么感受1 2 下一页 ,体会出了词人的什么情感?(9)这里“千万和春住”的“春”是什么意思?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10)想象一下,鲍浩然回到家之后,会是一种什么景象。【评析:上片,作者的情感是隐藏的,融情于景、寓情于景;下片,作者笔锋一转,开始直接抒发心中的感情。伤春却逢伤别,愁苦压在作者的心头。但作者却祝福友人、祝愿友人与春住!让学生从一些重点词语中去体悟这种不吐不快的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在朗读中抒发这种情感。】(二)走近作者,想象词镜1.有时,我们形容一件美术作品,或者一个优美的风景胜地,会用“如诗如画”、“如临其境”来形容。那么,我们现在展开想象的翅膀,放飞思绪,随着作者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词,看看在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幅什么样的画卷,什么样的场景。你是不是也有一种“如诗如画”、“如临其境”的感觉呢?我们就跟着作者的思路,一步一步地在脑海中勾勒这幅图画吧。在前两句中,你要随着作者去送友人了,你这时就是作者,这一路上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什么样的画面?你的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2.默读:“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你想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是什么样的心情和感受?3.我们再来描绘下片的场景和画面。听完刚刚友人的回答,你又有什么话要说呢?还原情境,两人配合,一人读,一人回答;然后,两人交换角色。4.春去时分,偏逢与友人离别,这真是愁煞人呀!无论多么的不舍,多么的伤感与惆怅,友人都是要走的,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面对这样的离别,你要怎么跟你的朋友道别呢?是泪流满面呢,还是痛苦万分?还是其他的什么样呢?你就是那作者,你的同桌就是你的朋友,跟他道别吧,把你的话说给你的朋友听。然后互换角色说一说。【评析:在角色扮演中体会作者与友人的道别场面与情感。】(三)走出文字,升华感悟1.体会词的情感。(1)友人要离别,已是事实。不舍、难过、伤感、愁苦,都是正常的情感流露。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朋友还是得走。假如你的朋友也要离开你,你会怎么办?只是啼哭吗?还是学生自由说。(2)是的,是朋友,就祝福他吧,无论他将要去哪里。祝福他拥有美好的生活、幸福快乐!现在,如果你的朋友去国外读书了,你们会用哪些方式交流呢?(3)如果我们面对的不是离别,而是失败、挫折呢,你会怎么办?【评析:学生联系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实现,感悟无论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学会面对现实,不要沉浸在痛苦之中,豁达地对待失败与挫折,要看到未来、看到希望。】 2.体会词的艺术特色。 送别,如爱情一样,是古往今来、大千世界一个永恒的主题。历朝历代的送别诗词有很多,如我们开课之初回忆的那样,写法各异。有的以酒相送,有的以歌相送,有的以话相送;有的豪放,有的忧愁,有的豁达。(1)今天学的这首送别词的表达有什么特点与独到之处呢?(2)刚才我们说了那些送别诗的风格、特点,也归纳了这首送别词的特色。虽然手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这也是一首诗、词以及所有作品,能够打动人之所在。你们发现是什么了吗? (3)从送别诗、送别词特色的品味中,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评析:将原来所学的诗歌和这首词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这首词借景抒情、构思精巧、比喻别致、语言风趣俏皮的特点。】三、作业1.背诵这首词。2.根据你对这首词的理解,绘制一幅或多幅图画,描绘你脑海中的送别图。 3.推荐阅读。 老师推荐几首相同词牌的词,同学们课下阅读。找出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它们表达的内容、方法一样吗,然后总结一下。(课件出示: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陆游卜算子咏梅;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板书设计】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借景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抒上一页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