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党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文档1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9824187 上传时间:2021-10-0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委党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文档1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四川省委党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文档1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四川省委党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文档1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辨析题)P215正确。资源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可以掌握、支配和利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前者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一个社会可利用的资源总量总是有限的。(辨析题)P215正确。因此社会对资源的无限需要和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总是存在。 2、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运行机制(简答题)P215资源配置方式可分为自然配置、市场配置和计划配置,分别形成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经济机制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组织或经济系统内部和外部各个构成要素、各部分、各环节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方式及其组织或系统运作的机理。在经济生活中,资源的配置是通过经济运行机制的调节来实现的。3、经济体制是组织和管理经济的一整套具体制度和形式,是基本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辨析题)P215正确。在我国,经济体制包括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基础上形成的整个国民经济的组织管理制度和经济运行机制。包括整个国民经济的组织管理制度和经济运行机制。4、市场经济的含义(简答题)P216市场经济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调节社会经济活动、配置经济资源的经济组织形式。市场经济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包括两层意思:1、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经济形式。2、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配置经济资源的一种方式。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是生产活动。5、现代市场经济与近代市场经济的最大区别,是在依靠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入了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辨析题)P217正确,为了减弱经济危机对经济运行造成的危害,通过国家行政力量干预,凭借国有化、税收、财政、金融以及国家采购等一系列手段调节市场经济的各种环节。当今世界各国的市场经济都是现代市场经济。6、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的作用(简答题)P218价值规律作用: 1、自发的调节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实现资源合理配置。2、促进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3、自发的调节个人收入和社会财富分配。供求规律作用:1、对价格具有反作用。2、对价值决定具有反作用。3、市场供求状况直接反映经济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7、价值规律必须通过市场竞争才能得到贯彻。(辨析题)P219正确。竞争的结果是中等生产条件,也就是大多数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下耗费的劳动时间被社会承认为生产该种商品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价值规律得到贯彻。8、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P219一是以市场价格信号为调节器,使经济自动协调发展;二是自动按照市场需求调节资源流量与流向,实现产需衔接;三是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创新,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四是发挥竞争的优胜劣汰功能,刺激经济效率的提高。9、市场机制的缺陷(简答或论述题)P219#1、单纯的市场调节只能解决市场微观平衡问题.而宏观经济失衡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严重失衡,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明显不合理等必须求助于政府宏观调控来解决。 2、市场机制只能反映现有的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而不能有效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的目标和结构。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问题需要政府根据经济发展全局加以安排。3、单纯的市场调节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会诱发一些企业效益好、社会效益差的企业的发展,浪费社会资源。4、公共产品难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如国防、邮电、城市基础等设施。5、市场机制以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为原则,这种竞争的原则会导致收入分配中的严重的收入不均和两极分化现象,难以实现社会公平分配。6、自由竞争会导致垄断,垄断不利于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影响市场调节的效果,不利于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P220 1、在所有制结构上,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在分配制度上,要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与分配的制度。3、国家宏观调控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从制度上更好的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P220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辨析题)P220正确。12、落实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做好具体哪五方面的工作?(论述 题)P222223#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落实“加快”,需要做好以下方面: 一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改革财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 二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三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四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五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加快走出去步伐,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13、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定义(简答题)P223 指人们在生产中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及其相互之间的经济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一定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一定的交换关系和一定的产品分配关系。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区分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制度的主要标志。14、混合所有制的含义P225 由于企业产权流动和重组,在不同所有制成分的横向经济联合基础上由多种所有制成分联合而成的新的所有制形式,包含着国有或集体经济成分。控股的国有成分,可以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本。15、产权的特征P227 1、排他性,即同一产权在同一时间只可能由某一经济主体单独享有;2、产权不同于所有权,所有权是完备的产权,是产权的特殊表现形式;3、产权应具有确定的界限和范围;4、产权可以转让或授权他人行使;5、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作用在于帮助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形成一种可以合理把握的预期。为什么说明确的产权界定是市场经济微观基础形成的条件和前提?P227首先市场经济中的交换实质上是不同产权的交换,而产权界定中的产权主体界定直接的为市场交换创造了前提条件。其次,明确的产权权利范围界定是市场经济微观基础逐利性的决定性前提。最后,明确的产权界定也是市场经济微观基础平等性特征和自主性特征的物质前提。16、我国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辨析题)P227正确。四方面是一个整体,不能只强调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1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个人经济行为包括个人消费行为、储蓄行为和就业行为。(辨析题)P228正确。18、市场体系的概念和功能P228229是指在市场经济中,由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组成的全方位、互相依存的、开放的市场系统。是各类市场所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对微观而言,1、是实现各经济主体相互联系的纽带;2、是各微观经济主体发挥和展示活力的舞台;3、是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合理化的重要条件。从微观看,1、是建立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基础;2、是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发挥宏观调控概念的重要条件。19、信用的概念和特点(辨析题)P229# 是一种借贷行为,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有限期让渡商品或货币的一种价值运动形式。特点:1、多有权不发生转移;2、借贷行为发生后,价值单方面转移,不是对等交换。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货币借贷从直接货币借贷的初级信用形式逐步转化为以银行为中介的借贷形式。这种间接融资形式又促进了以债券、股票为内容的直接融资形式的发展。20、金融市场分为哪四类市场?P229货币市场:专门融通短期资金的市场,一般期限在一年以内。资本市场:是提供长期运营资金的市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证券市场。外汇市场:是具有国际性的外汇买卖场所或领域。黄金市场:通过各种电讯工具联系进行黄金交易的无形市场。21、劳动力市场的特点P2291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交换的场所,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的范围是广泛的,一切具有劳动能力,并且愿意就业的人都可以进入。2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流动和交换实现的。3劳动报酬受劳动力市场供求和竞争的影响,劳动者在供求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实现就业。4劳动力市场配置行为,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劳动者由于原有的劳动技能不能适应新的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结构性失业现象。22、技术商品市场中的交易具有哪些与其他商品交易不同的特点?(简答题)P2301、一般商品教育主要是事物商品交易,即“有形贸易”,而技术贸易即涉及“有形贸易”,又涉及“无形贸易”。2、一般商品交易主要是流通领域内的活动,而技术贸易不仅是商品流通领域中的活动,而且包括双方在生产技术领域中的合作,周期可长可短。3、一般商品交易是交货易位,随之发生商品所有权的转让,而技术贸易除实物形态的技术转让所有权外,知识形态的技术一般是不发生所有权的转让的,买方只是获得所有权而已。4、一般商品交易可以成批订货且价格统一,而技术商品只能是单件生产,其价格较多的根据市场供求由双方协商而定。5、一般商品通常是一次买卖,而技术商品却可以多次销售。6、一般商品的交易过程比较简单,而技术商品交易相对复杂,需以签订合同方式来保证。23、信息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信息市场的特点,表现为哪三个方面?P230 1信息商品市场上没有明确的物质形态的商品,同一信息可以同时为多个部门、企业服务,因此,信息市场上不存在对信息商品垄断的交易行为。2信息市场的交易范围是同物质商品生产紧密相联的,具有广泛的适应性。3信息市场的交易活动具有多层次和间接性的特点。24、物质平衡体系(简称MPS体系)与国民经济帐户体系(简称SNA体系)的区别P232MPS体系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社会再生产理论,它将整个国民经济分为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认为只有生产性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和国民收入,非生产性劳动不能创造价值和国民收入,非生产性部门获得的收入是生产性部门创造和转让的,属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过程。SNA体系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理论,认为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活动都创造价值和国民收入。(我国采用此体系)25、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N1)的定义P232GNP: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属人原则)GDP:国内生产总值,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属地原则)NI:国民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26、经过初次分配,国民收入形成各个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包括哪些部分?P2321劳动收入,指劳动通过付出劳动而获得的各种工资、奖金、津贴等收入;2资本收入,指资本所有者通过借出资本而获得的利息;3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租金收入,指土地等自然资源的产权主体通过出租土地等自然资源获得的各种租金收入;4技术、专利以及其他知识产权收入,指相关的产权主体出让技术、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获得的收益;5管理者报酬,指企业管理者通过经营管理企业获得的相应收入。27、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的重要意义P233客观必然性: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要求按劳分配;2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还较低,可供分配的产品还有限,还不可能实行按需分配,而只能实行按劳分配。3旧的社会分工还存在,劳动者的劳动还存在重大差别。同时劳动还主要是谋生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意义:1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2按劳分配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3按劳分配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差别的一个经济手段。28、理顺分配关系,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论述题)P234-235#消除不公平的“游戏规则”要从哪五个方面着手?P234235(十八大新提法)1初次分配领域,在增进效率的同时也增进公平:初次分配是通过市场机制在生产环节对各类要素所有者进行的分配,其基本分配原则是按照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进行收入分配,调动各种要素所有者参与生产的积极性,提供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但这并不意味着注重公平不是初次分配的任务,而是再分配的任务。其次,初次分配同样存在公平问题,存在着规则不公平、机会不均等的现象,从而导致效率和公平的双重损失。只有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才能增进效率和公平,所以,消除不公平“游戏规则必须:1加大对城乡分割体制的改革力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性分割状态,铲除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为城乡劳动力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环境; 2通过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改革行业垄断体制,引入多元化竞争主体,促进企业间的公平竞争; 3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打破行政体制的“条块分割”,逐步消除部门和地方队要素流动的各种限制,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要素市场的竞争,为各个部门、各个地区的企业创造平等获得生产要素的机会, 4要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逐步消除不同部门、不同企业队公共资源(土地、自然资源、国有资产等)占有的不公平状态,缓解由此带来的不公平竞争; 5继续加大反腐败的工作力度,坚决打击腐败、贿赂和各种权钱交易,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条件和竞争机会。再分配中要更加注重公平,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通过“提低”(即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中(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高”(即调节过高收入)的思路,遏制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实现由“杠杆型”到“橄榄型”的转变。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9、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制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辨析题)P235正确。社会保险有以下五大功能: 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安定社会;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增进劳动者体质;促进生产发展,保证经济正常运行,维护社会稳定;为社会、为基层服务,方便群众生活;实行收入再分配,适当调节劳动分配,保险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因此,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机制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30、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简答题)P2352361提供社会安全网和减震器,维护社会稳定。2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3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4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31、深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简答或论述题)P236#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发展转型进程的加速进行,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面临严峻挑战,社会保障的压力非常大。因此要。1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促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制度建设,完善低保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健全廉租房制度。2合理确定支付水平,使社会保障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的时候,支付起点应相应较低一点,社会保障制度的受益者从整体上只能享受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保障、广覆盖应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长期政策选择。3针对国民保障需求的多元化,建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能满足不同个体和家庭对社会保障的不同需要,有利于解决低保障,广覆盖所造成的公平有余而保障不足以及可能存在的效率损失问题。由社会救助体系、国家强制的最低水平社会保险、由缴费决定或自愿购买的补充保险在内的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构成。4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实现保值增值:实行多样化的筹资模式,以部分积累制为主体,个人账户制、捐赠、发行彩票等形式相结合,要加强基金监管,坚决打击挪用、截留行为,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效率,实现保值增值。32、宏观调控是间接调控,对象是市场,而不是企业。(辨析题)P237正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活动主要依据市场机制来运作,而市场机制则集中体现为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的综合运用。正是这只“无形的手”,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必须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之上,并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这就决定了宏观调控的直接对象是市场,而不是各个企业。总量平衡是结构平衡的前提,结构平衡是总量平衡的基础。(辨析题)P237正确。要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就必须努力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包含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即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在宏观调控中,不能把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割裂开来,必须结合进行。33、宏观调控的任务、目标、层次P237-238#任务:1保持经济总量基本平衡。2促进经济结构优化。3确定并保持较快经济增长速度.4协调社会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层次:包括中央调控体系和地方调控体系。前者包括:一是制定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中长期计划;二是根据国力的可能安排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消费基金的增长速度,货币发行量和信贷规模;三是制定实现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相关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四是安排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把区域经济发展、部分经济发展同全国总体经济发展目标衔接起来;五是通过立法和必要的行政干预,打破地区封锁和分割,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后者包括:一是进行地方性立法;二是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计划;三是制定与国家产业政策相衔接的地区产业政策及其实施细则;四是根据本地区经济运行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经济杠杆;五是完善地区监察制度,保证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和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3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政策(论述题)P239# 宏观调控政策是政府未达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而制定的方针、原则和行为准则,它通过各种调控手段的具体运用而体现。他是一个体系,包含最基本三个政策是: 1财政政策,它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运用财政调节手段以促进宏观经济总量发生变化的原则及措施,分为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包括税收、国家信用、财政补贴、财政投资。按其在调节社会总供求中起作用不同分两种: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和减少财政收入来扩大社会总需求的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压缩财政支出和增加财政收入来压缩社会总需求的政策。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政府通过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而制定的各种管理和调控货币供应量及其结构的原则和措施。其工具主要包括: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等。经济衰退,总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时,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应量,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经济高涨,形成通货膨胀压力时,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以抑制总需求的过度膨胀。3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政府根据过敏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调整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结构,从而提高供给总量的增长速度,并使供给结构能够有效地适应需求结构要求的政策措施的总称。包括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是指政府通过一定的调节手段,鼓励和扶持具有竞争力、高效益的产业组织形式的发展,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促进供给的增加;产业结构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产业结构变动及优化的规律,通过多种手段调节、引导产业结构向优化方向变动和发展,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从而达到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产业政策的实施主要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35、如何才能保证宏观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P240 1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经济规律,不能以良好愿望代替客观经济规律; 2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必须改变以领导人的意志作为宏观决策意志的做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宏观决策程序。3宏观决策的科学化,需要决策民主还做保证。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众和社会听政制度、决策责任制度,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情、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36、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与区别(简答题)P242#联系: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量上的变化或增加,它包含在经济发展之中,它是促成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物质保障。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区别:1经济增长只是指一国经济更多的产出,其增长程度仅仅以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来表示。而经济发展出了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以外,还包括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进展,其发展程度需要用能反映这种变化的综合指标来衡量。2经济增长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的内涵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在质和量的统一中更注重经济质态的升级和优化。3虽然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但并不一定一切的经济增长都能带来经济发展,如果只是传统经济在原有结构、类型、体制基础上单纯依赖增加资源消耗去实现数量增长,而没有经济质态的升级和优化,就不能带来全面发展。就只有经济增长没有经济发展。36、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P242-243#(十八大新提法)实现三大转变: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处处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整和健全消费政策,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定居民消费预期;改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信心,促进居民扩大即期消费;拓宽服务性消费领域,开拓城乡消费市场;适度控制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合理降低投资率;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使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调发挥拉动增长的作用。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必须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公有企业主体,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主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的工业产业格局,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加快服务业的发展,逐渐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调带动转变。3促进经济增长乡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大对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抓紧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继续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大力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7、二元经济结构的定义;如何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P243#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并存)。工业化与信息化关系: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型必须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因此必须处理好工业化和信息化关系:1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必须十分重视信息化在工业化发展中产生的倍增作用和催化作用,积极推进信息化,但是还要看到,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信息产业的发展,都是以工业化的成果为前提的。2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对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应用需求,信息化通过工业化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加速。3只有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使信息化和工业化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加快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38、我国的城镇化要实行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的方针,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城市体系。(辨析题)书上P244正确。党的十七大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小带大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注重发展小城镇,同时积极发展大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39、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切实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简答题)P24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功,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和谐进步。农村改革包装农民的物质利益,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征地时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途管制,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市场和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增加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完善扶贫开发机制,探索建设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3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县乡机构改革和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等综合配套改革,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4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积极扩展农村就业空间,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深化户籍改革,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40、主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概念(辨析题)P246主导产业: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基础产业:是指为人们生活和各部门生产经营创造物质条件和营造环境的产业,它包括农业、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4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现实要求(简答题)P248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体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科学有效地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新格局。42、进口替代是指发展本国的工业,以本国生产的制成品代替从国外进口制成品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国民经济的发展由国内市场来推动。(辨析题)P24943、为什么我国不能单纯采用进口替代战略?(简答题)P2491我国原来是经济落后的农业国,资本少,技术低,人均收入少,发展工业困难; 2进口替代工业超过一般工业消费品生产的范围时,投资品大都需要进口,这会碰到外汇短缺的难题,使产业结构很难向高一级转换; 3单纯的进口替代容易对国内生产保护过头,导致生产成本偏高,缺乏效率的企业普遍存在,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44、世界贸易组织的非歧视原则是指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方不对另一成员方采取对其他成员方不适用的优惠性或限制性措施,它是通过最惠国待遇条款、互惠待遇条款和国民待遇条款来体现的。(辨析题)P253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原则:1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两个原则;2透明度原则;3可预测性和扩大市场准入原则;4公平贸易原则;5关税约束和关税递减原则;6禁止数量限制原则;7例外和实施保障措施原则。45、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主要表现。(简答题)P2532541国际分工出现新特征,生产进一步全球化:国际分工由过去的部门间分工向部门内分工发展,各国生产联系越来越密切;参加国际分工的国家越来越广泛。2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商品市场进一步全球化:世界国际贸易总额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世界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它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越来越大。3资本流动进一步全球化:国际投资和国际贷款随着生产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而迅速发展。4与生产国际化相联系,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和资本运动的主要组织形式。跨国公司实行全球战略安排,从事跨国生产、销售和其他业务活动,在推动经济全球化中起着重要作用。5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逐步包括所有国家和地区,各国的经济活动迅速向全球各地扩展,经济活动互相交织,互相融合; 6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的影响力和权威力逐步增强,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46、我国对外开放的风险防范(论述题)P254-255# 开放结构包括哪五种?P255(简答题)优化开放结构,降低对外开放的风险:1优化进出口结构:优化进出口的关键在于优化产业结构;2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发展,要进一步改善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鼓励引入技术、辐射能力强、吸收就业率高、资源节约型的外企企业,鼓励外资投向高技术产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和服务业。3优化对外投资结构: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的同时,鼓励国内各种类型的企业到国外发展,鼓励企业按照国际市场的需求,在国外发展多层技术层次、多种产品、多种行业的跨国经营,参与国际资源分配。4优化引进技术结构:在引进技术方面,既要注意引进先进的高新技术、也要注意引进实用技术,特别是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利于中小企业产品转型升级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的新技术。5优化开放地区结构:要升华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互相促进,要积极利用外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政策上适度放宽中西部地区外资准入条件,利用外资参与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实施。备注:#号表示该题基本按论述题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