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9360835 上传时间:2021-10-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内容摘要:该课题主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主线,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原则,不断排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充分发掘潜力,使学生在班级与同学交往中、在课堂学习中、在社会交往中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关爱他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性格 情绪 个性品质 和谐健康成长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于2011年1月被批准进行区区级立项课题实验工作。两年来,我们认真学习,制定方案;依据方案,积极探索;在实验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有效促进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学生养成了正确认识自己,赏识自己,对待学习和生活充满热情,对待周围的人充满关爱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课题陈述1、研究背景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心理健康也叫心理卫生,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心理健康的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就是说能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二是指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亦即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遵循相应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的这种良好的功能状态。上述两个方面即构成了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健康的一半是心理。这表明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教育工作来说更为重要。特别是现在,学校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和教师往往对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着片面认识,导致儿童心理的不良发展。如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好,绘画、唱歌能力都较强,但存在着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毅力,自信心及团队合作精神等问题,更有甚者表现为厌学,情绪暴躁,惧怕挫折、自闭等心理疾病。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和谐健康成长。目前全国上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中小学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科学、规范地开展,教育部特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理论依据(1)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主线,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难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2)加强家校联系。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3)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二、实验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心理健康辅导,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障碍与疾病;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充分发掘潜力;培养乐观进取、自信自律、负责守信、友善合群、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及社会适应能力。2、具体目标:(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及体育卫生习惯;(2)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有较强的责任感以及是非判断的能力;(3)培养学生充满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4)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学会关心了解他人;(5)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发挥特长,激发创造才能。三、研究的途径和方法1、研究的途径: (1)加强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2)加强教师间的交流,相互启发,以积累更好的经验。 (3) 多开设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研究的方法:问卷调查法、谈话法、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 四、课题研究的周期步骤及其具体做法第一阶段: 1、组织学习相关理论,开展问卷调查,开展课题论证。 2、成立学校课题组,研究制定实验方案,启动课题研究。第二阶段: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组织课题组教师交流、展示、汇报 1、重点研究学生不健康的表现。 实验学校是一所含有住宿班级和非住宿班级的学生,是处在城乡结合部的一所特殊学校,根据学校的情况,课题组老师们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了三套心理健康教育测试题,试题分为不同时间协同班主任指导学生反映出最真实的情况,并由班主任老师对本班学生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交给课题组的老师根据低、中、高段;住宿班和飞住宿班进行细致的分析、记录。并且在班级中设“知心姐姐信箱”每个班级的学生可随时把学习、和同学交往、与父母之间的一些事情写下来,投到知心姐姐信箱,课题组老师们根据学生的来信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跟踪把握。根据测试题和学生来信,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整理总结具体体现以下几个方面:(A)怯场型此类学生主要表现为:学习用功,可就是怕考试。一听说要考试,情绪就极度紧张,面红耳赤,心跳加速,心神不定,紧锁眉头。考试时,考卷发下来,注意力不能集中,结果自然比平时成绩要差的多。此类情况多数出现在低中年级。(B)敏感型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 此类情况多出现在高年级。(C)嫉妒型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D)失落型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E)自卑型它是一种因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2、课题组成员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制定的方案,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从学生的普遍心理需求和认知水平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活动。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重在传授心理知识、心理调整方法,并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通过心理知识的讲解和系统的训练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进行自我修养。具体形式有: (A)以讲授为主的教育形式,即以班主任教师为主导,让学生直接获得必要的心理知识;或从揭示学生的心理现象或心理问题入手说明一个心理学原理和观点,并引导他们用来认识自身或他人的心理现象。 (B)以活动为主的教育形式,即教师在较短时间里简明扼要地讲完有关心理知识,用较长时间组织学生在多种模拟的情景中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产生体验,加深理解,学会自助。形式有讨论辩论、演讲、课本剧表演、游戏小品、心理测验训练等。 (2)心理辅导活动课。重在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或心理困惑,在互相尊重理解的基础上,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他们克服障碍,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主要形式有: (A)团体辅导:以班级为实施单位,以全体学生为对象,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由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一定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进而相互启发、自我教育、认清认识。(B)小组辅导:作为班级辅导的基本形式开展活动。辅导小组一般由六、七人自愿结合而成,刚开始时教师对活动的开展作些具体的统一的规定,以后辅导小组就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最佳形式。活动方式由学生自行选择,如讨论法、游戏法、宣泄法等。通过小组活动,学生不仅从小组活动的内容中学习,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助人,增强了积极向上的自信心和团结奋进的凝聚力。 (3)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个别辅导在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由课题组成员轮流值班,随时解答学生的困惑和疑问。 我们十分重视对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辅导,为遇到心理困扰的学生提供帮助,找出自己烦恼和困惑的深层原因;帮助学生增强自知之明,确立正确的自我观念,纠正不正确的认知观念;为来访者实现更高人生目标设计和提供最佳行为策略在具体的辅导过程中,用尊重、接纳、理解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通过聆听、疏导、咨询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启发和诱导,纠正他们的心理偏差。其主要形式与活动有: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较为系统地搜集、整理分析材料信息,及早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适应性问题。“心理档案”是学生了解自己、把握自我、自我教育的依据,也是教师针对性教育的“参谋”。设置“知心姐姐信箱”,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个别辅导工作落实到实处。(4)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教育。 (A)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协同进行,有机渗透。随着教育的逐步深入,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将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这是学科教学的地位和内容决定的,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犹如白纸,泼墨则黑,涂丹则红。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应正面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此期间我校充分借助主阵地课堂进行全面渗透教育,充分挖掘各学科中的相关学习资源,尤其重视思想品德课、语文课的教育资源的挖掘,因为这些学科的教学中含有情感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有许多契合点,如心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而学科渗透中的因材施教原则,也是要摸透学生个体的学习类型和学习习惯。实验证明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反过来,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也会促进学科教学,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如二年级有一篇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歌颂雷锋精神,希望孩子们在朗读和背诵中去触摸雷锋昨天的足迹,寻找今天的活雷锋,从而转化为实际行动做新世纪的小雷锋。翻开思想品德教材,每一本书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我校积极改进思品课的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实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如在教学这些教育形式符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贴近现实生活,美好的品质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如三年级下册说声“谢谢” 这一课的内容是要引导学生在接受别人服务时说声谢谢,并能用实际行动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这课内容和孩子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但离他们的言行还有一段距离。因此在教学时老师通过采访活动、表演小品等形式再现了生活场景,启发学生懂得表达谢意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然后结合学生的现实认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辨析某些看法是否正确,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道德观;最后制作感谢卡并在音乐声中表达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谢意,在课后将感谢卡送给最想感谢的人,较好地实现了品德教育的生活性及社会性。(B)心理健康教育与班队工作有机结合。班主任在经营自己的班级时,像经营自己的家一样去用心,孩子们从自己的家走进学校这个家时,最初有个适应过程和接受程度。如果能使孩子们达到共识:热爱班级就像热爱自己的家一样,不随地吐痰,不破坏公物,待老师亲如父母,待同学亲如兄弟,与人相处以诚相待,努力上进,为集体添光荣,以集体的荣誉为自己的荣耀,这是有利于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发展的。因此,走进我们的教室,我们会欣赏到:有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动手的绘画、书法作品专栏;有师生共同完成的图文并茂活泼生趣的黑板报;有展示栏,展示学生的特长,展示优秀作业,展示每一天、一个阶段的进步,展示小红旗;有的为增强读书氛围,在家长协助下,创建了小小图书角;还有的增设了“小荷尖角”专栏各班的光荣榜上,各科任老师为了给孩子们填上小红星,忙得不亦乐乎,也忙得非常开心、充实。(5)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开展全方位的心理教育活动,必须创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环境,因为心理教育环境是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环境。因此,在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十分注重:(a)创设良好的校园内部心理环境。(b)提供学生自我教育的机会与场所。与各学科教学相比,心理健康教育更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我教育,我们想方设法为他们创设各种自我教育、自我调适的机会与场所。(c)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联系,积极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与咨询工作,引导家长协同教育,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家庭内部环境。我们主要采取成立家长学校,举办心理讲座、印发学习资料,指导家长了解孩子心理特征,介绍典型家教方法;开设“家长开放日”活动。第三阶段:分析实验资料,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情况,完成终结性实验报告及实验研究资料的汇编。五、课题研究成效:1、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得到提高学校通过此项课题研究及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使学生的自我意识、集体意识、学习意识、生活意识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在自我意识方面,小学生的嫉妒心理得到一定程度的消除,战胜挫折的能力有了提高。在集体意识方面,学生们逐渐懂得了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初步形成了团队意识,在集体活动中,能互相配合,互相协作。学生初步具有了良好的生活态度和适应性。学校进行的意志力测试表明,经过学习,学生的对生活态度和社会适应性的认识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2、心理教育和课堂教育、德育教育联系到一起 教师根据学生年龄发展的特点和不同学科教学的过程,有意识地在各科课堂教学中体现心理教育,加强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在教学中出现问题时,教师不流露失败、无奈的情绪,以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影响学生。学校开展多种专门性的寓教于乐教育活动,挖掘各类活动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尤其是要有意识地增加各类活动中的心理教育含量,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生动、活泼、交互,师生平等融合,重在心灵沟通和心理感悟。 通过课题研究,使小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优点与缺点、现实与未来。能有针对性地确定人生目标,选择自己的成材之路,找准自己的位置,学会处理与社会、他人的关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使小学生适应学习生活,为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做好准备。4、更多的家庭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面对多次和家长的交流、沟通,使得更多的家长了解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家长们放弃“高分论”,不再一味溺爱、迁就孩子。注重心理、情感的交流。能够正确对待并且帮助孩子解除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