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9352745 上传时间:2021-10-07 格式:DOC 页数:128 大小: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政治经济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政治经济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导 论【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通过学习要弄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它的性质及其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它研究经济事物所使用的主要方法。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1、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2、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和任务是揭示社会经济运动规律;3、理解政治经济学研究运用的根本科学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学习内容提要】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方面,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在生产活动中改造自然界获取所需要的物资生活资料。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停止生产,否则这个社会就不能继续存在下去。另一方面,人类劳动是一切社会赖以旋转的轴心,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及其发展变化,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其他生活方式,决定着人类社会形态以及它们的发展变化。只有当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程度满足的条件下,人类才有可能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以外的其他社会活动,并且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政治、文化、科学和教育等社会活动的的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学探索社会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就必然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2物质资料的生产首先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人类改造自然界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内容。社会生产力就是人类社会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包括三个简单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是这三个要素的有机结合过程。从这个过程的结果看,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作为生产的物质条件,表现为生产资料;人们的劳动表现为生产劳动。只有劳动力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生产物质财富,形成现实的生产力。3在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和生产工具。首先,劳动力对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生产资料要由人来改变和使用,生产工具也要由人来创造和改进,离开了劳动力再好的生产资料也无从发挥作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人类引起、调整、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过程,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力量。其次,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生产工具的状况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状况,制约着生产力可能发展的程度;生产工具作为人类生产技能、经验和知识的物化形式,它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和社会生产关系变化的指示器。在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中,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资料的革新,自然资源的开发,新的原材料发明和利用,生产力各个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组织等等,都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社会生产力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发展的根本动力源于人与自然界的矛盾。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认识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是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出发点。政治经济学考察社会生产力就必须对其本身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做出科学的界定。社会生产力的性质主要是指它所具有的物质技术基础的性质。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基础上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1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关系是物质资料生产借以实现的社会形式,它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或物质利益关系。人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任何生产都是社会生产过程。社会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它是其他各种社会关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狭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但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一个连续进行和不断更新的再生产过程,它包含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最基本的环节,其中发生的一切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都属于社会生产关系。因此广义社会生产关系包括:狭义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并决定着它们的性质和特点。狭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它是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所形成的关系,体现着生产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广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经济关系。任何一种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都取决于该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就是建立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基础之上,人们在社会总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各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即广义的社会生产关系。2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1)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首先,各个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着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其次,各个社会集团内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也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这种关系的性质同样是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2)分配关系。广义的分配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和产品分配两个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分配关系也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包括产品分配的原则、方法和份额等方面的内容。首先,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分配关系的性质。其次,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还要受到生产力和其他经济条件的制约。最后,分配关系对生产关系有反作用。(3)交换关系。它是指产品交换过程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如果产品属于生产资料其交换是与生产过程结合在一起的。消费品的交换则是生产、分配和消费的中间环节。首先,生产的性质和形式决定着交换的性质和形式。社会分工决定交换的必然性,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和社会形式。其次,生产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交换的广度和深度。最后,交换对生产具有反作用。(4)消费关系。它是指人们在产品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消费广义地说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个方面的内容。人类社会的消费在其本来意义上说是指生活资料的消费,满足消费是生产的终极目的。消费不仅是一个满足生理需要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它包含着人与人的经济关系。首先,消费要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其次,消费关系要受到生产关系性质的制约。最后,消费关系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社会生产关系的四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狭义生产关系是基础,它决定着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另一方面,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又存在着相对独立性,并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上述四个方面经济关系的统一。3社会经济体制。社会生产关系必须通过一定的经济体制来实现。经济体制就是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统称。经济体制的安排和变革要体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和生产力发展的双重要求。一方面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经济体制,生产关系总是要求一定的经济体制与其性质相适应,社会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或限制作用,通过经济体制来实现的。另一方面,经济体制对生产关系也会发生重大的影响。完善的经济体制能够较好地体现生产关系的要求,有利于生产关系的巩固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经济体制存在着某种弊端或缺陷就会限制生产关系本身优越性发挥作用,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是揭示和阐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经济规律。一、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生产关系的运动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中进行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构成人类社会运动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根本动力。政治经济学必须在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才能揭示社会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1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即社会经济形态。(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首先,生产力的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的部分性质变化。在一定生产关系根本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可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局部的调整和变化。其次,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也就会随之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旧的生产关系在根本性质上就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时社会变革的时代就到来了。如果人为地阻碍生产关系的变革,就会破坏或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再次,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可能变化的程度。变革生产关系归根结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因此生产关系方面的每一种变革,都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要求。如果人为地跨越生产力的发展阶段,过早地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并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生产关系就能够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反之,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每一次生产力的大发展,都是在生产关系大变革之后才发生的。只有生产力的大发展,才能使新的生产关系得到巩固。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和最革命的因素,它经常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社会生产的发展变化总是首先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然后才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变革。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这种相对稳定性是指,一种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可以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保持不变,并能够容纳生产力在其中发展。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体。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就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思想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上层建筑总是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而形成的。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决定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革。上层建筑的变革要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思想政治路线的确定要受到经济规律的支配。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存在着巨大的反作用。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上层建筑则对其具有保护作用;反之,则对其具有限制和破坏作用。适合经济基础变革性质要求的新的上层建筑,在摧毁旧的生产关系,建立、巩固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方面,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政治经济学在社会生产关系的研究上,否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必然陷入唯心主义;否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必然陷入机械唯物主义。3揭示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运动规律,必须把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包括在研究范围内。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与变革。在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中,社会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根据;上层建筑是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重要条件。只有了解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才能揭示出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动因,才能按照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要求及时适当地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只有了解了上层建筑的存在和发展的状况,才能阐明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对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的历史曲折性做出科学的说明。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这是一条支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会存在和发生作用,它决定着一种社会形态内部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决定着人类社会新旧生产关系的更迭;决定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断上升演进的全部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在其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诸多社会形态。科学地认识这一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经济规律,并且揭示出它在人类历史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表现形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也是人们利用客观经济规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需要。二、社会经济规律1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表面的经济现象,在这些经济现象的背后存在着一种普遍地、反复地和经常地发挥作用的力量。这种客观力量作为经济规律决定着经济现象必然的发展运动趋势。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规律只是一种倾向或发展趋势,而不是直接实现的。经济规律既要通过经济现象表现出来,又被经济现象所掩盖。因此认识和发现经济规律就要从经济现象入手。2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经济过程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经济规律都是依据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形成的,因此经济规律必然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什么样的经济条件便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规律。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还表现在其作用上,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经济规律,它总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发挥着作用。既使人们认识到了社会的发展规律,还是不能人为地跨越它的自然的发展阶段。人们即不能消灭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经济规律。人们必须承认和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任何违背经济规律的行为,都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经济规律与自然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相同的客观性。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能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按照它的要求去制定经济政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正是在于利用经济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3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自然物质的运动规律是独立于人的活动而存在和发生作用的;由于存在条件的特殊性质自然物质运动规律一般是经久不变的。经济规律说到底是人们自身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经济过程中的活动规律;多数经济规律则会随着其赖以存在的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利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经济利益,不同的社会集团对待同一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往往具有截然不同的态度,甚至引发激烈的矛盾和冲突;而自然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一般不会导致这种结果。4经济规律的类型。按照经济规律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经济规律可区分为三种类型: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这类经济规律表示着一切社会生产的某种共同本质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几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这类规律由于经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状况不同,规律的作用范围、程度和形式也会不同;一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这类规律表现着它们赖以存在的社会生产关系特有的本质特征。5经济规律体系。每个社会都有许多经济规律同时存在,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经济规律体系。在这个经济规律体系中,总有一条经济规律在该社会经济运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它决定着该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该社会生产的实质和发展方向,这种经济规律便是该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科学的方法论是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分析人类社会经济历史发展过程还运用了抽象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以及其它方法。一、唯物辩证法马克思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人类社会经济历史过程的研究,形成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在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中,分析生产关系的内部矛盾,揭示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它的基本方法。坚持这种基本方法,就要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坚持以下基本观点:1唯物的观点。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不应当以“理性”、“正义”或人的的主观意识和心理因素出发,而应以客观存在的物质生产过程出发,去揭示经济运动过程固有的规律性。把社会运动看作是一种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2发展变化的观点。辩证法把社会生产关系视为一种处于不断运动中的社会有机体。辩证法对现存社会生产关系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它的否定的理解;对每一种社会生产关系都是从不断发展变化中或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与不同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任何社会经济制度都要经历一个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都是社会经济历史发展过程的一个特定阶段,不存在凝固和永恒的社会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科学。3矛盾的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内容,也是宇宙间的根本规律。一切社会生产过程发展变化的决定性的原因和力量,在于它内部固有的矛盾性。社会经济过程的内部矛盾是其发展运动永不枯竭的源泉。政治经济学要揭示一种特定的社会经济形态的运动规律,归根结底就是要揭示它的特殊的经济条件,矛盾的特殊内容、特殊存在形式和运动形式,从而揭示出它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和规律性。4阶级的观点。经济关系最本质的内容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经济关系中的矛盾表现为各个社会集团间的矛盾和斗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和运动规律时必然要分析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及其内部的物质利益关系,揭示它形成的根源和实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公然申明自己具有深刻的党性和阶级性。二、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1从具体到抽象。从具体到抽象,也就是理论研究要从具体的客观经济现象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占有实际材料,对所占有的材料进行辩证地分析,探索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揭示经济运动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这一方法进行经济理论研究,首先要求充分地占有材料,充分地占有材料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坚持辩证思维的理论研究过程,也就是对客观经济现象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透过经济现象发现经济事物的本质,揭示经济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这也就是人们对客观经济事物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过程。2从抽象到具体。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是理论叙述的方法,也就是安排理论体系的方法。从抽象到具体,就是理论叙述的逻辑进程从最简单和最一般的经济理论范畴出发,逐步上升到复杂和具体的经济理论范畴,通过经济理论范畴的上升和转化,把客观经济运动和发展过程在理论上再现出来。一种社会生产关系总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含着多重的规定和关系,正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总和,所以是具体的。人们在理论上阐明这种经济事物,首先需要对那些最简单和最一般的经济范畴做出理论分析,然后逐步深入分析那些比较复杂的经济范畴,直到最后对这一社会经济关系做出全面的、完整的、具体的理论阐析,在理论范畴上达到本质和现象的统一。3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经济过程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发展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在研究工作完成后,现实的经济运动过程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方法是从具体的经济现象出发,通过研究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对经济过程本质的抽象理解和把握。叙述方法是从最简单的经济理论范畴出发,通过分析逐步上升到表象的经济理论范畴,达到对经济过程本质与现象统一的说明。这里作为出发点的具体是复杂现象的浑沌堆积,作为结果的具体则是多种规定的综合即有规则的整体。三、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这里的逻辑是指阐明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从简单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理论范畴分析开始,逐步上升到复杂的具体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理论范畴的逻辑进程。历史的研究方法则是指,按照历史的真实发展进程来把握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运动规律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人们的逻辑思维进程是社会经济客观历史发展过程的反映,逻辑进程要符合历史的发展进程,理论逻辑进程与社会经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进程相一致。逻辑再现了历史。这是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相统一的基础。这种一致性集中地表现在,历史进程所遵循的发展趋势与理论所揭示的客观经济规律是一致的。科学理论所阐明的历史进程是一个已经被人们认识了的历史必然。真实的历史过程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而逻辑进程在阐发社会经济运动规律时,则要排除历史进程中的偶然因素和现象以及各种曲折的过程,使社会经济进程中所包含的客观规律清晰地表现出来。四、其他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和阐明经济现象和经济范畴的本质即内在联系时,除了上述主要方法,还经常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引入了许多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例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等新的方法论。这些方法在经济理论研究中的应用,有力地拓展了经济理论所要研究的问题;加强了经济理论的深度和实际应用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自然科学和西方经济学某些分析方法的借鉴和运用,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复习思考题】1解释下列概念:物质资料生产、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方式、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规律、基本经济规律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为什么要以物质资料生产为出发点?3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社会再生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四个方面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5怎样科学界定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6研究生产关系为什么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7什么是经济规律?如何区分经济规律的不同类型?8为什么说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支配着社会形态的演化过程?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研究方法及特点是什么?10如何把握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体系?【进一步阅读的文献】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1-35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资本论第1卷,第一版序言、第二版跋,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2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3魏埙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学习的中心内容是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商品学说、货币学说和价值规律学说的有机统一。学习重点包括:商品价值实体、价值量、价值形式的理论,商品内在矛盾的理论;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规律和货币形式的发展的理论;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机制、作用后果的理论等。通过学习要全面掌握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掌握商品经济一般的各个基本范畴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与转化,初步领会政治经济学通过对一定生产方式下物的分析揭示该种生产方式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思想方法。劳动价值论的学习为理解剩余价值理论奠定理论基础。【学习内容提要】 第一节 商品一、商品的二因素(一)分析现代市场经济要从对商品的分析开始对商品的分析是对整个经济体系分析的起点,这是基于以下原因:1、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财富的最普遍形式。在前资本主义的各种社会形态下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中,劳动产品或社会财富都是以直接的自然形态存在的,以直接消费为目的,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劳动产品或社会财富才普遍以商品的形式存在,成为这个社会最显著的特征。商品关系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最普遍的经济关系。2、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最基本、最简单的形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乃至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财富有多种形式,譬如,货币、资本、证券、地产等,但是从这些形式追溯下去,都要追溯到商品上。因为,这些财富形式都是一定量价值的体现,要回答价值是什么就必然要追溯到对商品的分析。3、商品所包含的矛盾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胚芽。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一种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存在着多种矛盾,这些矛盾中最根本的是资本与雇佣劳动的矛盾,但是资本与雇佣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并且是借助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程的矛盾表现出来的,因此,不了解商品所包含的矛盾,就不能全面了解呈现在资本主义社会表面的各种矛盾形式及其原因。因此,从对商品的分析开始,使政治经济学解剖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及市场经济有了一种科学、合理的起点。(二)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1商品的简单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体现着生产者在分工条件下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生产关系。商品是由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构成的。2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与任何一般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一样,它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相比的特点是:它的使用价值具有社会属性,它必须要满足别人的需要,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3交换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一种商品与其它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交换价值的基础是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在私有制和分工条件下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4使用价值和价值构成了商品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统一性表现在:两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即作为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否则就不能用于交换;只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人类劳动凝结在里面,就不构成劳动产品,因而也就没有价值;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虽然也包含着人类劳动,但如果不进入交换就不是商品,生产中耗费的劳动也就不形成价值。对立性表现在:商品虽然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但是,它只能直接表现为使用价值,却不能把自己表现为价值,生产者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以,二者是互相排斥的,它们不能同时存在于卖者或买者手中。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是劳动过程生产出来的,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属性。(一)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由劳动的目的、对象、工具、方法、结果决定。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反映人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各种不同形态的具体劳动是形成人类劳动分工的基础。(二)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两重属性,它们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但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不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是同时进行,不可分离的。(四)劳动二重性原理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1 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 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3 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其它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三、商品的价值量(一)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但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自发形成的,对商品生产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二)商品价值量的比较: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的一般劳动者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简单与复杂劳动的区分不是由自然或生理条件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条件,主要是由社会分工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距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决定的。因而这种区分具有相对性。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劳动相当于倍加的简单劳动,其折合比例是长期交换中自发形成的。作为商品价值量的决定标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指的是不同的独立商品生产者之间劳动量的对比关系,而不是同一生产单位内部分工的生产者之间的劳动量对比关系。在同一生产单位内部,不同劳动者之间不以独立商品生产者身份互相对待,所以不存在复杂劳动折合成简单劳动的关系。(三)商品价值量的变化: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或能力的指标。一般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有:劳动者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它在生产上的应用程度;生产组织形式;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自然条件等。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反比关系是劳动二重性在劳动生产率变化中的表现形式。四、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一)商品经济及其产生的条件 1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它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等阶段。2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二)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私人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商品生产者为实现私人利益而自己进行的劳动。商品生产劳动的私人性质是由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或局部独立经济利益决定的。社会劳动是指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社会性质,在社会分工体系下作为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为他人或社会需要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商品生产劳动的社会性质是社会分工所赋予的。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在分工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它们实际上是社会劳动,但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或商品生产者独立的经济利益使这种社会劳动直接表现为互不相干的私人劳动,这就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就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把商品由使用价值形式转化为价值形式。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产品转化为商品和生产商品的劳动表现为价值的原因。商品交换能够成功,就表明生产者生产的产品为社会所需要,他的私人劳动也就转化为社会劳动。但是当劳动的私人性质却使生产的商品不能从质上或量上与社会需要相一致时,私人劳动也不能顺利地转化为社会劳动,这就使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激化起来。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各种内在矛盾的根源。(2)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3)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五、商品拜物教拜物教是马克思经常用来反映一般商品经济乃至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一类特定现象的用语。它是指在商品经济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产品在人们面前表现出的神秘属性。商品拜物教是指商品在人们面前表现出的支配生产者命运的神秘属性,譬如,人们认为价值是商品物的属性。同一种商品在市场上有时表现出价值很大,有时又只有很小的价值。商品在市场上价值大小直接影响着在生产者的命运,如果商品能够顺利地高价出售,生产者就可以换回更多别人的产品,如果相反,生产者就只能获得较少别人产品,甚至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和再生产。因而,商品、价值以及它们在市场上的运动使它们成了一种不可捉摸的神秘东西。商品作为劳动产品,本来是人们劳动的产物,但在商品经济关系下却反过来支配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使经济过程不是人支配物,而是物支配人。这样就产生了人们对商品的神秘感,形成人们头脑中商品拜物教观念。商品拜物教是商品经济中社会生产关系在人们头脑中歪曲的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货币的产生,货币在雇佣劳动关系下又转化为资本,因而,伴随这些发展,在一般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又存在着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在拜物教观念中,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表现为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使人们对它们产生各种神秘感。第二节 货币一、价值形式的演变与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商品具有二因素,因而也就相应地具有两种形式,使用价值形式和价值形式。使用价值形式就是商品的自然、物质形式。价值形式是指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但是一件商品的价值却不能通过这件商品本身表现出来,它只能在商品交换中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价值形式是用另一件商品来表现某一商品价值的形式。现代商品经济中,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货币,一切商品都用货币来表现自身的价值。(一)价值形式的演变与货币的起源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是价值形式的最初形态,也是价值形式的基本形态。它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用等式表示为:1只绵羊=2把斧子这是一只绵羊的价值形式。在这个简单价值形式中,绵羊和斧子分别处于等式的两端,绵羊在斧子上表现自己的价值,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绵羊通过斧子把自己的价值属性相对地表现出来;斧子只是充当表现绵羊价值的材料,处于等价形式,即斧子是绵羊的等价物;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既互相依存,又相互对立。(2)相对价值形式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考察。相对价值形式的质,指的是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的价值性质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绵羊通过使自己与等价形式上的斧子相等,说明自己作为价值是与斧子相同的;相对价值的量,是通过处于等价形式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数量来表现的。这样,一件商品的价值就通过另一件商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表现出来。(3)等价形式是某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能够与另一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等价形式有三个特点: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等价形式的这三个特点是货币拜物教赖以产生的基本因素。(4)简单价值形式中,一件商品的价值属性虽然通过另一件商品表现出来了,但是这种表现是不充分的,它只表现出商品作为价值是不同于它的使用价值形态的,但是,商品价值作为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凝结这一属性并没有完全表现出来。在量上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也只是偶然地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相等。因此,价值要求充分表现自己性质和简单价值形式不能充分表现这一性质的矛盾推动着价值形式从简单价值形式向着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简单价值形式反映的是原始社会共同体之间偶然的交换关系。2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用公式表示为:=2把斧子=50斤小麦1只绵羊 =5斤茶叶 =30尺布=1克黄金=其它商品在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中,商品价值比在简单价值形式中表现得更为充分,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商品的价值相对地表现为一系列各不相同的等价形式上,缺乏统一的价值形式,使商品没有统一的价值表现。商品价值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无差别的,因此,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必须是统一的没有差别的。价值形式的不统一给交换带来困难。对统一价值形式的要求,促使扩大的价值形式向着一般的价值形式发展。扩大的价值形式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末,两次大分工后,生产力的发展使剩余产品增加,从而商品物物交换成为经常性活动时代的交换关系。3一般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商品上。用公式表示为:2把斧子50斤小麦5斤茶叶 =1只绵羊1克黄金其它商品在一般价值形式上,商品价值的表现,第一,是简单的,即各种商品的价值只表现在一种商品上;第二,是统一的,即一切商品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同一种商品上。一般价值形式中起等价形式作用的商品,就是一般等价物。一般价值形式的出现,克服了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因而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交换的发展。但一般等价物还没有最后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不利于商品交换的稳定发展。4货币形式货币形式,当作为商品的贵金属固定地占居了等价形式的地位,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用公式表示为:2把斧子50斤小麦5斤茶叶 =1克黄金30尺麻布1只绵羊其它商品 贵金属之所以能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与其特殊的自然属性有关。贵金属质地均匀、易于分割;体积小而价值大、便于携带;不易变质、容易保存等,使之最适合充当表现价值的一般等价物。(二)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本质在于,它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二、货币的职能货币的本质是通过货币的职能表现出来。货币的职能就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还相继产生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一)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指以货币为尺度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量大小的职能。货币之所以能衡量商品的价值量,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比率,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本身的价值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由于价格是商品价值的外在表现,价格形式本身就包含着价格与价值在量上不一致的可能性。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还可能出现价格与价值在质上的不一致。所谓价格与价值质上的不一致,或者说在质上与价值的背离,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下,没有凝结人类劳动从而没有价值的客体也具有了价格的外观,例如,土地、证券等。价格与价值在质上的背离是虚拟资本以及泡沫经济产生的基础。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为了使货币能更好地衡量和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量,要求货币自身也必须有量的规定。为此,在技术上就有必要用某一固定的金属量作为货币单位,并把它分成若干等份,这种包含一定量贵金属的货币单位及其等份,就叫价格标准。在历史上,价格标准及其名称随着生产与交换的发展以及不同国家经济、文化的相互影响发生着变化。(二)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交换媒介的作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的货币。流通公式为:商品一货币一商品 (WG-W)。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使直接的商品物物交换变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交错整体形成商品流通。商品流通使商品价值形态的变化分为时间上和空间上相互分离的两个阶段,第一形态变化WG,卖,和第二形态变化GW,买。其中,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是商品流通中的关键环节。一个商品在经历了第二形态变化结束自己的流通过程的同时,就是另一个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这样,商品流通就把整个商品界的运动联系成为一体,产生了一系列不受生产当事人控制的社会联系。卖和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离,产生了只卖不买,或多卖少买的可能性,形成了以商品不能实现为特征的危机可能性。但是,在以最终为获使用价值为目的的简单商品经济中,还不具有危机的现实性。(三)贮藏手段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既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也不是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而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的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四)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使生产当事人之间除了买卖关系以外,又出现了债权、债务关系。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发展,使经济中有可能形成一系列的债务链,当债务链的某一环节出现破裂时,会产生一系列的支付困难,从而产生了另一种危机即债务支付危机的可能性。(五)世界货币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货币,一般是贵金属的自然形式。货币执行职能产生出两个与货币职能有关的问题,即货币的形式演变和货币流通规律。三、货币形式的演变及其内在逻辑(一)货币形式的演变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使货币成为交易中转瞬即逝的东西,因而产生了以贱金属乃至以没有价值,纯粹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来代替昂贵的金银充当交换媒介的可能性。因此,在货币产生以后,货币的形式也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而不断演变,同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创造着实现货币形式变化的条件。在历史上,货币形式经历了贵金属、贵金属铸币(即由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并标明面额值的金属货币)。贱金属铸币、银行券、无抵押的法币(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等形式,法币又借助银行支付功能采取钞票、硬币、支票存款账户等形式。支票存款账户又借助支票、磁卡等形式实现货币的转手。(二)货币形式演变的内在逻辑货币是商品内部矛盾运动的产物,它产生的根本动力是价值作为商品经济下独立的经济范畴力求获得独立化表现的要求。马克思论述的货币产生过程科学地阐明了这种内在要求如何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最终在金银上得到体现。但是,金银只是商品经济在一定阶段上适应了充当价值体现物的要求,当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交换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金银的使用价值开始束缚货币职能的充分发挥,从而束缚了价值的运动。因此,货币的职能要求货币形式进一步发展以摆脱贵金属物质形式的束缚。价值是凝结在商品的无差别人类劳动,它本身不包括一个价值原子,这一性质要求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货币尽量地摆脱物质形态的束缚。随着商品经济和技术手段的发展,货币便经历了从商品实体(金银)向着无形的价值符号的方向演化。因此,货币形式的演化逻辑过程就是货币作为价值的代表逐步脱离使用价值实体的过程。四、货币流通规律每个商品经过流通过程后就退出流通领域,但作为媒介的货币却始终留在流通领域,这就产生了流通领域所需要的货币数量的问题。货币流通规律就是揭示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售商品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流通速度(用一定时期内同一货币单位平均转手次数表示)。待售商品总量与商品价格水平的乘积,就是商品价格总额。用公式表示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总量商品平均价格)/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即周转次数)在贵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贵金属是真正的商品,具有实在的价值,这一货币量是通过货币在贮藏手段和流通手段之间转换而达到的。但在以金属货币为基础的纸币流通情况下,由于纸币没有价值,所以纸币的流通量也是由上述货币流通公式决定的,如果发行的纸币超出了这一数量就会使纸币贬值,产生全面的物价上涨。这种由于纸币发行量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叫做通货膨胀。但是在现代经济中人们已把由其它原因造成的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都称作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一种现象是通货紧缩,它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同样,当前社会经济中存在的通货紧缩已不完全是甚至根本不是由货币发行的数量所引起的。人们把由任何原因引起的一般物价普遍持续下降都叫做通货紧缩。在不以金属货币为基础的纸币流通情况下,纸币的发行量是由发行纸币的中央银行的控制。由于这种纸币彻底脱离了它的价值基础,只有根据商品的价格总水平和流通速度、以及证券市场的货币流通需要等因素来调节它的流通量。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使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发生了变化。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变成: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赊购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彼此抵消的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即周转次数)第三节 价值规律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即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中生产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实现形式。二、价值规律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受供求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因为: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跌部分可以相互抵消,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商品的价格无论怎样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变动的。价值规律是通过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的作用实现价格与价值趋于一致。三、价值规律作用的社会后果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复习思考题】1解释下列概念:商品、商品经济、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价值量、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私人劳动、社会劳动、商品拜物教、货币、价值形式、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价值尺度、价格、价格标准、流通手段、商品流通、货币流通规律、货币贮藏、支付手段、世界货币、通货膨胀、价值规律、市场机制、供求关系、竞争机制2理解商品作为政治经济学分析现代经济社会的逻辑起点。3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什么关系?4商品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它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怎样的经济关系?5结合现实思考价值量的变化与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关系;6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如何使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表现为价值?7什么是商品拜物教,反思现实生活中的商品拜物教观念。8思考货币产生的逻辑过程;9货币有哪些职能?货币执行职能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有哪些?10思考货币形式发展变化的逻辑过程;11什么是价格与价值在量上的背离,这种背离是如何产生的?12什么是价格与价值在质上的背离,这种背离又是如何产生的?1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价值规律是如何实现自己的要求的?价值规律有哪些作用?【进一步阅读的文献】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3章,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2 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第2、3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3. 魏埙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1-3章,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三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学习的中心内容是剩余价值理论。它是马克思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学生通过学习要重点掌握:1、剩余价值的产生的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形成、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动机);2、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3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基本形式和变化趋势。【学习内容提要】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之所以能够带来剩余价值,关键在于雇佣劳动。资本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它是一个历史范畴。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它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中都是资本的始点。所以我们本章从货币转化为资本开始。一、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有本质的区别。作为货币的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只是表现各种商品的价值,并不能够带来剩余价值。作为资本的货币则不同,它借助于商品的买和卖发生增殖。我们用字母W表示商品,用字母G表示货币,商品流通公式是:W G W。资本的流通公式是:G W G。前者反映了G作为货币的性质;而后者表现了G作为资本的性质。这两个公式都包含着商品与货币相对立的买卖两个阶段,说明二者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虽然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都借助于商品和货币进行,但是对比之下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