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教学设计说明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9339302 上传时间:2021-10-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教学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教学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教学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业整理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本教学设计依据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第二章溶液和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第二节化学平衡第一课时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进行设计 .二设计思路1.课标分析 :要求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物质的化学变化与能量变化的关系。2.教材分析 :本章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化学变化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以及变化规律;强、弱电解质的概念,以及强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水的离子积的概念 、PH 与溶液酸碱度 ; 盐类的水解的本质 ,以及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规律 ,这些重要的化学理论 。本章教材给学生建立一个重要的思想,化学反应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伴随有能量变化 ,让学生能从物质和能量两个角度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然后展开对化学变化相关理论的学习,如:化学反应的快慢 ,以及从能否进行到底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化学平衡状态 、勒夏特列原理这些基本理论。搞清楚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是判断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的前提。所以本节教材 ,对于构建学生完整的化学反应体系有重要作用,又是对后边化学平衡移动的学习作铺垫。3.学生分析. 学习帮手 .专业整理 .(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了解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简单的化学基本理论,中职教材在难度上要比普通高中课程简单,本节教材要求学生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 ,知道化学反应伴随着热量的吸收或放出,对其热量产生的本质原因这些难以理解的理论并不要求学生掌握,所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完全可以掌握本节内容 。( 2)学生在本节内容学习上可能存在的困难分析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对应的焓的符号的意义 ;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有关 ;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试管中进行两种溶液的操作过程与方法 :教师引导 ,学生操作 、思考、阅读、对比,总结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自然科学的情感;全面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物质和能量在自然界的守恒规律5.教学重点与难点知识与技能上重难点重点: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能熟练完成试管中进行的简单反应难点:学生对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有关的理解过程与方法上重难点难点:让学生构建完整的化学反应的知识体系;全面的多角度的认识客观事物的思维方式;. 学习帮手 .专业整理 .守恒定律在物质和能量两方面的建立,以及守恒思想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运用6.教学策略课堂整体教学由教师组织引导;对于实验则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启发学生对能量变化与物质内能的关系的思考;培养学生通过对比得出结论的学习能力三教学过程 :教 教学内容方法 、教学用具时 教学效果学方式 、间 点评目步骤分标钟知问答式3 职中学生基识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讲解 ,分 础差,很有回 结构 、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括号内钟 必要将学过顾 学,关于物质的变化规律 ,我们已为学生的相关内容经了解了哪些内容 ?回答内细致的回顾物质的变化规律包括 (物理变化和容。一下。特别化学变化 ), 其本质区别是 (是否说明讲解要. 学习帮手 .专业整理 .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又叫化简明还要清学反应 ,关于化学反应,我们已经楚,不能泛了解了哪些内容 ?泛 一 代 而初中我们已经学习过 :过,学生要化学反应的表示:(用化学方程将学过的知式)识再理解一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下。分类:(四种基本类型 )引在上一章 ,我们学习了在发生多 媒 体3 回顾上节课入 化学反应时 ,分子化分为原子 ,原(PPT)分 的氧化还原新 子重新组合构成新物质的过程中是课件展示人钟 反应内容 ,课 否有电子转移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类远古利用提出化学反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这节火的图片 。应的分类依课我们将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化学反据,顺利引应:出本节课 。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 ,从野蛮走向文明 ,远火的发现和古的人类利用火来照明和驱赶野括号内使用对于本兽,吃火烤熟了的动物肉和植物果学生作节课的破题实等 ,同学们请问火是什么?人类答。是最恰当不利用的是火的什么 ? 略停顿 ,让过的。. 学习帮手 .专业整理 .学生思考 火 - 燃烧的现象 。 燃烧就是 (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光 - (光能), 热- (热能)我们利用的正是燃烧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化学反应不仅仅是物质的变化,还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化学能可以转化为光能 、热能 、电能等 ,当能量以热的形式表现时,化学反应就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完成指导学指导学生提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 。生阅读高阅读能进归纳概力,概括总行念。结能力。新学生板课书 概念。好,让我们现在来感受一下化锌粒、培养学生动. 学习帮手 .专业整理 .学变化中的吸热现象和放热现象 。学生演稀盐酸、手能力,对实验:Zn+2HCl=ZnCl2+H 2示 实2202比分析问题Ba(OH) 8H验,教和 NH 4 Cl5 的思想。Ba(OH) 2 8H2 0+2NH 4 Cl=BaCl2+NH 3师指导H2O分其 操试管钟作;+10H 2O学生用手摸试管外壁黑板完成图图示直观 ,物质蕴含一定的内能 ,由反应物感受化示,再将效果好。可转化为生成物时 ,其总能量会发生学反应PPT 上图片以培养学生变化 ,这个变化的能量以热能的形中的能展示,以改识图能力 。式释放出来 。 那么反应物的总能量量 变正错误。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反应过程中的化。热量用图表可以直观表示出来。学生黑板上完成图。. 学习帮手 .专业整理 .同学们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我们不仅仅知道其是什么物质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其质量是守恒的 ,我们还知道这个过程中伴随有能量变化,那么化学方程式能将一个化学反应的物质与能量的变化准确的表达出来吗?让学生PPT 展示两培养学生通对比两个方程式过对比发现个方程问题,加强列出两个方程式 :( PPT 展示 )式,总知识间的联2C2H2+5O 2=4CO 2+2H 2O结出热系的学习能2C2H2 (g)+5O 2(g)=4CO 2(g)+2H 2 O(l)化学方力。 H=-2599.16kJ/mol程式的书写注PPT 展示热培养学生质意事项化学方程式疑权威,敢指出课本 H 的的书写注意于怀疑的科C(s)+H 2O(g)=CO(g)+H2(g)含义。事项学精神。 H=131.4kJ/mol应该为 H=+131.4kJ/mol让学生. 学习帮手 .专业整理 .正号表示吸热反应 ,负号表示放热对比两反应,不能省略 !个方程其含义是 1molC 和 1molH 2O 蒸汽完式,总PPT 展示两全 反 应 生 成 1molCO 气 体和结出热个方程式1molH 2化学方气体需要吸收 131.4kJ 热量 。程式中 H 的数值大列出两个方程式 : (PPT 展示)小与化() 2H 2(g)+O 2(g)=2H 20(g)学计量 H=-483.64kJ/mol数 有() H2 (g)+1/2O 2 (g)=H 2 O(g)关。 H=-241.82kJ/mol反应放出的热量肯定与反应物的多少有关 ,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的数值和化学方程式是对应的。课 已知 C(s)+H2O(g)=CO(g)+H2学生黑5通过练习 ,(g)堂 H=+131.4kJ/mol 计算:板演算分 突破本节教练 2C(s)+2H 2O(g)=2CO(g)+2H2(g)钟学难点。习. 学习帮手 .专业整理 . H= ?课关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我们培养学生通外 了解了这么多 ,那么常见的哪些反分过网络获得拓 应是吸热反应 ;哪些反应是放热反钟 知识和信息展 应?的能力。作业 多数分解反应 、分子拆成原子等是吸热反应;燃烧、活泼金属与酸(水)、中和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原子结合成分子等是放热反应,大家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全面的常见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扩大知识视野。结对于化学反应我们已经从多个不构建清晰的束 同角度进行了了解 ,比如上一章从化学反应相语 本质上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分为氧化关知识体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本节PPT 展示化2系,课从能量转化中表现为热能时可分学反应的分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随后的几类,化学反钟. 学习帮手 .专业整理 .节课中我们还将了解化学反应还可应相关知识以根据它能否进行到底进行分类,框架。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进行分类,(附后)还将学习表示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 - 化学反应速率 ;及化学平衡等化学基本理论大家可以预习一下。学 生 整5学生内化知识理本节分结构。课学习钟内容。四教学反思本学期我校安排每位教师上一节优质示范课,这是我上完课后将教学过程作以设计呈现出来的。通过同事们听课后评课和自身的教学体验,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供借鉴:1.通过本节课帮助学生构建较为完整的化学反应知识体系,是非常好的教学思路。2.用原始人利用火来引入本节课的教学,也是一个靓点 ,将人文性与科学性完美结合 。3.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吸热 、放热反应概念的生成;通过实验感受反应热;反应热与物质内能的直观图表表示等交由学生完成,让学生成为课堂活. 学习帮手 .专业整理 .动的主体 ,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增强其化学基本素养 。4.对于课本上 H=131.4kJ/mol ,指出应为 H=+131.4kJ/mol,式中正号具有化学意义 ,不能省略 !不能完全相信教材 ,培养学生要有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5.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热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是一种实用性强效果良好的教学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善于运用。6.课程结束 ,留有学生自我内化知识时间并要求其运用网络查找资料这些细节处理也是颇具匠心 ,旨在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本节课在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商榷:1.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的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在本节课我没有讲解这一点 ,是考虑到中职学生本身化学知识基础薄弱,而且中职教材对于本节课的要求是了解化学反应中的吸热、放热现象 ,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其内在原因,所以本节课没有深入到这一点,不知妥否 ,希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2.将 Ba(OH)28H20 与 NH 4 Cl 的反应改为在试管中的反应,震荡试管促其反应,让学生感触到试管外壁冰凉和Zn 与稀盐酸的反应试管外壁热烫作以直观感受,亦不知道各位老师如何看待这样处理教学内容。3.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基础,任一个教学环节如果不能准确评估学生基础 ,当学生在完成内容时卡壳,出现某种状况时就不能及时解决问题,从而导致拖堂甚至不能顺利完成本节教学任务的情况。. 学习帮手 .专业整理 . 学习帮手 .专业整理 .附 1:板书设计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一:概念 :吸热反应 :(由学生完成 )放热反应 :(由学生完成 )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能量变化示意图括号内填出该反应是吸收热量还是放出热量,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学生完成 ). 学习帮手 .专业整理 .三:已知 C(s)+H 2O(g)=CO(g)+H 2 (g) H=+131.4kJ/mol 计算:2C(s)+2H 2O(g)=2CO(g)+2H 2 (g) H= ?(学生黑板上演算 )四:常见的吸热反应 :多数分解反应 、分子化分为原子等常见的放热反应 :燃烧、活泼金属与酸 (水)反应、中和反应 、多数化合反应等(学生查完资料后 ,可以补充 )附 2: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中职学生难度降低仅列两三点PPT 展示). 学习帮手 .专业整理 .1.要注明物质的状态 ,因为物态变化过程中有热量的吸收或放出。2.焓的数值与温度 、压强有关 ,298K;101.325KPa 可以不标注 。3.焓的符号代表一定的意义,不能省略 。4.焓的数值与化学方程式对应,化学计量数扩大几倍 ,焓的数值扩大几倍 。附 3:化学反应知识体系 (中职学生认知水平结合第二章内容)( PPT 展示)尊重:客观事实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合反应形式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特征:化合价升降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电子转移. 学习帮手 .专业整理 .电子转移非氧化还原反应表示单线桥双线桥吸热反应热效应放热反应表示: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分类反应可逆反应“”进行到底不可逆反应“”离子反应表示:离子方程式粒子特征分子反应表示:化学方程式无机反应反应物性质有机反应反应快慢 :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限度 :化学平衡. 学习帮手 .专业整理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教学设计礼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学习帮手 .专业整理 .王肖萍2015. 5. 学习帮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