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28879033 上传时间:2021-09-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创新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创新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 引言 小故事大智慧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 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 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 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我们要选择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趋势,从而更好的创造自己的将来。现在选择“创新新型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一、为什么要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1.什么是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功能:(1)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解决理论与实践想脱离的问题 新的课程标准从理论上提出了教和学的新要求,怎样落实,如何实施,通过教学模式的探索,即可以找到新课程理念的落脚点,换句话说,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于新型教学模式去实现新理念。是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最有效、最直截、最便利的途径和工具。(2)教学的结构框架和操作程序,具有可操作性,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水平。新型教学模式是手段,是程序,是方法,也是步骤。它既有对课堂结构框架的设计,也有教学流程的规范,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水平。2.课堂教学为什么要有模式?(1)传统的教学模式及其弊端 应该说,教学模式是伴随着学校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是早已有之,一直存在,而且还要继续存在下去的教育教学形式,从孔夫子开始,就有了。孔子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思习行”。中国古代,一直是书院式教学。那是一种散漫的相对自由的学习方式。但是也是一种小范围,小规模的教育形式。到了近代,在西方,出了一个叫夸美纽斯的人,提出了班级式教学的新思路。此法一出,石破天惊,引来一场教育的革命。此后出现的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导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其核心的理论,是教师中心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五段教学模式”暗示、问题、假设、推理、验证,该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上两类教学模式都存在片面性,没能揭示教学活动的本质。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的“发现学习”教学模式,兼顾了教与学两方面,强调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统一。这次课程改革的两大理论基础一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和建构主义,二是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新一轮的课程标准的实施,就是这一次课程改革的集中体现和标志,同时,也是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 (2)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能有效地解决理论与实践想脱离的问题 (3)教学模式是教与学的结构框架和操作程序,具有可操作性,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水平(4)教学模式是是对教学经验的总结、概括、归纳与提升,是对教学规律的揭示 从哲学层面上看,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不外两个方面:理论先于实践,如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实践先于理论,如邓小平的摸着石头过河建特区。教学模式来自于实践,是在名师名校经验的基础上的经验结晶,是在广大教师不懈探索基础上形成的课堂教学规律和流程。这些好的经验,早已得到广泛地实验和实践的检验,被证明是有效的。这些从实践中来的好经验再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对于那些不适合自已学校情况的部分,做出新的探索,使之日趋完善、提高,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改造课堂,改善课堂的捷径。(5)教学模式不等于模式化 教学模式是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是发展变化的,不是静止的;不是千人一面的,是各具特色的;不仅是教学流程,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教学流程只是载体,是外在的东西,灵魂是教育思想。3. 为什么要构建新型教学模式?(1)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是落实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 如何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泥潭里解放出来,如何实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如何让孩子的天性,孩子的个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从操作层面上说,就是彻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解放课堂,解放学生,也从根本上解放老师,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目标之一:功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目标之二:结构: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目标之三:内容: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目标之四:方式: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目标之五:评价: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目标之六:管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相应于六个目标,新课程追求六个理念: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4.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 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 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要实现这些目标,唯一的途径,就是转变教和学的方式,构建新型教学模式。(2)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是课程改革发展阶段特征的必然要求。 课改以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角色、教学行为、教学效果发生了显著地变化。但是,也存在突出的问题,主要是教学的有效性低。表现在:自主学习表面化,合作学习形式化,探究学习肤浅化的倾向。要有效地突破教学改革的“高原期”,就要引导教师反思教学实践,感悟教学实践,提升教学实践,揭示教学规律就要在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3)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是名师名校的成功之道。 其实,在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之前,教育变革早已是暗潮涌动。这中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一大批名家名校。他们的成功,无一不是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上做文章,做大文章,做新文章,也做出了优秀文章。洋思中学提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要做到“四明确”,即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先学后教”的“教”不是系统讲授的意思,是“点拨”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述;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它们所实施的著名的“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四清口号,不能不说是洋思中学课堂改革的一大创新。对洋思人来说“四清“是一个既定目标,也是常规教学的一部分,它使学生、老师感到有了责任,老师和学生也想出了各种各样有效“清除”学习障碍的方法,以保证中下学生学习上不掉队。江苏省东庐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 。“讲学稿”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的全程来设计,充分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包括四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他们的探索,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被誉为中国教育传奇的杜郎口中学,提出了著名的“预习展示反馈”和10+35的教学模式。这个在全国影响最大的、土生土长的农村课堂模式创新典型,有那么多的东西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不妨回味一下,在杜郎口中学,有哪些东西值得我们借鉴。 (1)“神”的借鉴:让学生动起来。校园的本来面目应该是乐园,不应该是炼狱。“动”意味着进步,意味着成长,意味着生命活力的释放。“动”之中凝聚着的是杜郎口中学的教育理念。杜郎口中学“动”的神韵,就是落实“以人为本”,就是不但让学生课堂上“动”,还要在课外“动”;不但在校内“动”,还要走向社会;不但要鼓励外在的“动”,还要引发心灵的“动”,不但文化课学习“动”,品德培养也要“动”。 (2)“形”的借鉴:“10+35”与“小组合作学习”。“10+35”有效地规范了学生的活动时间和教师的活动时间,至于如何分配,为什么不是“15+30”或是“20+25”,大约杜郎口中学没有经过什么严密的科学试验,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白,如果是“25+20”,学生的活动时间少于教师活动时间,那就会改变杜郎口中学经验的本来面目,很容易使学生自主活动流于空谈。对“小组合作学习”,相当多学校并不陌生,不少教师已经尝试运用,我们在许多公开课、示范课中都见到过,但是,它仍然不是基本形式或主要形式,具体操作的有效性也很成问题。杜郎口中学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提升它的地位,认真设计合作方式与步骤,讲求合作的有效性。 (3)环境借鉴:“无讲台”与“三面黑板”。“无讲台”,便是破除了焦点,破除了中心,破除了教师为主,转而成为多焦点、多中心,成为不断变化的焦点和中心,成为学生为主;“三面黑板”,剥夺了教师的黑板霸权,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每一所学校的条件不完全一样,不一定非要照搬杜郎口的做法,比如,现有的讲台不拆,让学生站上去,比如学生在网上相互交流,比如让学生把内容写在一张大纸上,然后贴在墙上展示等等。关键是,领会其精髓。以上经验都说明了在教改初期,强有力的推行教改方案的必要性。这些教改名校,都限定教师在课堂讲授的时间,都强调全校推行一种教学模式,这些做法看起来有些武断,但在改革的初期,如果没有一定的力度,往往坚冰难破、陋习难改。4.为什么强调学校要有一个宏观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线教师们既有改革的愿望,又有传统教学的惯性,特别是老教师,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并已驾轻就熟。虽然我们不能说这些做法都是科学的,但的确花费了他们不少的心血,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愿意放弃已经熟悉的东西,去探索新的东西。随着新的教学模式的推进,老师们在实践中会逐渐地感悟新的教学模式的功能和价值,逐渐地认同新模式。当新的教学理念逐渐成为教师自觉行为的时候,学校就不必再做硬性的规定了,即使让老师们回到老路上去他们也不愿意回去了。所以说,新型教学模式的推进要有一个从强制到认同再到自觉的过程,等到老师们能够驾轻就熟、出神入化地运用新模式时,就没有必要强调使用那一种模式了。话说回来,在现阶段,在起步阶段,限定教师在课堂讲授的时间,强调全校推行一种教学模式是完全必要的。学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学校教研活动有明确的主题,形成教研活动专题化、系列化,改变教师自觉自发搞教改、单兵作战甚至是孤军作战搞教改的状况,才能使老师们形成合力,相互激励,有效地开展教改和教研活动。二、新型教学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1.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1)教学理论教学模式的灵魂教学理念是教学模式的灵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以学生发展为本”便构成了新型教学模式的灵魂。新型教学模式与旧教学模式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教学理念形成于对现实教育的深刻分析和对未来教育的展望,它是教学模式的灵魂和支点。新、旧教学模式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教学模式建构的基础不同的课程观:旧课程观中的课程是文本课程,教师是传授者,因而教师是中心。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学模式实施的策略不同的整合观:旧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教材意识是第一意识,按教学大纲完成教学计划是第一要务,而新课程观则认为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教必需服务于学,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才是首要的任务。正是这些理念的不同才使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更具紧迫性、时代性并彰显出勃勃生机。(2)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的核心任何教学模式都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形成和发展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的核心因素,它决定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师生活动的比例和教学评价标准。(3)教与学的结构框架和教学程序教学模式的突出特点结构框架:就是“教”与“学”的基本课堂教学架构。主要是包括教与学的时间分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时间比例。结构决定性质。教与学的结构不同,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功能不同。操作程序:就是“教”与“学”的基本课堂教学流程,同时,也是一个完整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步骤。其内蕴的理念是体现先学后教还是先教后学的内涵不同。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和操作程序,是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不同的结构和程序所承载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会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我们在建构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和操作程序时,绝不能想当然地玩“数字游戏”,或只注重其外显的“美观”而形成华丽词语的无效堆砌!(4)教学评价标准教学模式的导向教学评价标准就是与教学模式的结构所包含的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程序等因素相对应的评估方法和标准。无论哪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独立的评价机制,都有系统的评价方法和标准。评价标准对教学模式的推行和发展既具有约束、规范的功能,同时也具有导向和激励的功能。(当然,教学评价还有一个重要功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任何一种模式,如果没有系统完善的评价机制的督推,或具体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不能和教学模式的灵魂教学思想统一、相融合,那么,这种教学模式也就失去了它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抑或说它必然走向所谓的“模式化”。2.新型教学模式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1)理念: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以教促学 以学论教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建构起来的教学模式,我们才称其为“新型教学模式”。综观全国教改名校的各种教学模式,诸如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模式、江苏东庐中学的“两案合一”“讲学稿”教学模式、郑州四中的“三环节”教学模式等,都是基于新课程核心理念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共同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基于新课程理念; 突出先学后教,实现“教”与“学”方式的本质转变; 课堂即“学堂”,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还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以学定教 ; “教”服务于“学”,以教促学 评价缜密,以学论教。我们说这样的课堂才是课堂的本质回归,才是课堂的生机所在,这样的课堂也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终生眷恋”的地方。 “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以教促学 以学论教”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和原则。内涵丰富:先学后教:“先学” ,是指学生先自学,不是学生漫无目的地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有序自学。教师的指导要做的“四明确”,即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只有做到四明确,学生才能高效率地进行自学。“后教”,也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这里的“教”并非是系统讲授,而是启发式的“点拨引导”。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中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教师“讲”的时机,应该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待到所有释疑活动结束,学生仍有分歧较大或存在共疑性的问题时,教师要“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时的“讲”,不仅能体现“释疑”本身的价值,更能搭起一道师生心灵沟通的彩虹。以学定教:即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素质为基础,以科学的学习规律为依据,以科学的学习方法为纲要,以发展思维、提高学习能力为主线,以素质充分发展为目标,以高效的学习思路为设计蓝图,遵循相应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获得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身心素质和谐发展。 “以学定教”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条教学原则。它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等调节教学顺序,并做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它强调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情境,而不是先行做出“想要他们做什么的规范”。实施“以学定教”,就是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来确定教学内容、适当调整教学顺序,根据学生的思维状态和认知规律来调整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新课堂充满了种种“不确定性”因素,作为教师,只有用动态、生成的观念灵活调控课堂教学,以学定教,才能使师生、生生之间产生心灵碰撞衍生出意想不到的精彩。对“不确定性”资源的利用需要教师对学情有敏锐的体察能力,对课堂有高超的驾驭能力,对教学中的各种意外事件有较强的教学应变机智和创生能力。以教促学: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观察和研究学生的这种内心需要,要从讲台上走下来,把“师道尊严”的架子放下来,“与孩子一同成长”,“恭恭敬敬地向学生学习”,在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识的过程中,完善和发展教师的行为,在新的教学情境中不断变革自己的行为方式。采取低重心教学,在课堂上做一个真正的参与者、引导者,而不是传授者、居高临下者。以教促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材是蓝本、是载体。“用教材教”而不是 “教教材”;“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不仅要学会,而且要会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教促学、以讲传法、以篇达类,这才应该是教育的真谛。教怎样促进学呢?教的职责在于帮助:帮助学生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前三点都能做到;后四点体现教师的才能,是字师、经师、人师的区别。后四点是站在“人生”、“生命”的高度看待教学,杜郎口的成功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以学论教:是新型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理念和原则长期以来,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都是以“教师”为主,如教师的言语表达是否流畅、教师的板书设计是否合理、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否具有感染力、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以及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结构合理、详略得当等等,主要关注教师的课堂表现,关注教师是怎么讲的。即使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也基本上被看着是教师“教”的回应,或者成为教师“教”的点缀。总之,以往的课堂评价表现为“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但深入,新课程提出了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响亮口号。它使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以学论教,要实现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六个转变:由评教师的讲解精彩度为主,转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为主;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转变为评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为主;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转变为评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由评师生的简单问答式的交流互动为主,转变为评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由评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转变为评学生的作业、笔记等练习为主;由评教师的基本功为主,转变为评学生的基本素养为主。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视角的转变对现行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2)教学流程的主体确定目标自主构建展示交流重点探究(或:拓展延伸)归纳评价新型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流程一般包含以上几个环节。确定目标:这是新型教学模式的核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指向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在品德、才智、审美等方面的成长。 三维目标不是三块,而是一个整体。三维的课程目标不是三个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如同一个立方体都有长、宽、高三个维度一样,课程目标也有三个维度。从理论上说,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学生各种素质在学科课程培养中的有机联系,体现了时代对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要求。在教学目标中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之中。怎样确定教学目标呢?第一,研究课标和教材第二,研究学情第三,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第四,预设与生成的融合教学需要预设,而精心的预设又必须通过课堂的生成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整,追求动态生成,从而让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充满灵动的魅力。确定目标不仅是教师的行为,同时也是学生的行为。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了解学习目标或学习目标不明确的学习是不科学的,学习效果是难以想象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确定:教师首先要有成熟的预设目标,这样,在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后确定学习目标时,能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完善,同时能对新生成的目标进行有效地把控。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会把知识目标具体化、具体目标问题化、问题目标系统化。让目标变得能够具体操作。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学习技能的一种培养和训练。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确定:同样要求教师首先要有成熟的预设目标,并根据学生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及时进行调整。无论什么样的学习方式,都应该让学生始终遵循“四明确”(即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的要求有序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确定:一定要处理好课程总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不能随意拔高要求,要讲求循序渐进的原则,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合作意识、人生观、价值观的健全养成的渐进过程。自主构建:该环节的设置,体现了新型教学模式力求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和能力的设置理念。自主学习过程中,根据“四明确”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在先通过对教材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确定和拆解知识目标,形成系列问题。通过独立的自我思考和感悟,自主完成知识建构。展示交流:该环节的设置,旨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合作学习,敢于“发声”,敢于张扬个性。针对学生自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疑难、困惑,应安排多种“生生互助”式的合作学习,实现互助解惑,展示交流。重点探究(或:拓展延伸)在合作交流中,要鼓励和引导学生针对分歧较大或共疑性、延展性和思维性较强的问题进行重点探究。一堂课至少要有一个重点探究(讨论、辩论)的问题或一个课本剧,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适当引入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现象、事例或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分析,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和锻炼知识迁移和延伸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归纳评价:该环节的三大功能:一是通过与同学的交流碰撞中吸收和借鉴他人的思维方式和成果,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最终形成和优化知识的网络与结构。二是通过与同学的质疑辩答,锻炼自己的综合思维和表达能力,提升自己的“话语权”。三是通过对他人、小组、个人在课堂上的参与过程态度和表现给出中肯地评价,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三、教学模式的推进策略主要有哪些? 1.校本教研的开展 教改文化:执教者和听课教师都要注意:一种心态两只眼睛三种视角。听课评课活动制度化:洋思、杜郎口、侯营为例,河南沁阳永威中学聘蔡林森为校长,一年创奇迹。教改论坛:形式多样,追求实效。坚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2.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今后的课堂评价体系,要按照新型教学模式的要求,从新的理今出发,从改变以往陈旧的课堂评价入手,遵照以学为主,变教案为学案的教学理念,制定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老师们的教与学,也要自然地向新的评价体系靠拢,使评价体系既是衡量教师教学的杠杆,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熟、促进课改的润滑剂和催化剂。具体说来,就是实现评价体系的六个转变:由评教师的讲解精彩度为主,转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为主(是否以各种方式自主学习);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转变为评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为主(尤其是时间分配);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转变为评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由评师生的简单问答式的交流互动为主,转变为评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由评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转变为评学生的作业、笔记等练习为主;由评教师的基本功为主,转变为评学生的基本素养为主。新的评价体系,就是要配合新型教学模式的落实,让老师们以积极的心态转变教学观念,老师们要清楚,教学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研究学生,研究教材,还要研究学法。教学中的问题,恰恰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内容。老师们不再回避问题,隐藏问题,而应该怀着浓厚的兴趣去发现、研究和交流问题。可以设想,新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将促进校本教研的开展,成为推进新型教学模式的添加剂和润滑剂。教师、学生评价。重表扬轻指导。捆绑式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捆绑式评价。促进学生均衡发展,避免学生摊派任务。一路同行 与君共勉生命属于你,它需要热情;而机遇却不一定属于你,它拒绝冷漠。职业属于你,它需要执著;而事业却不一定属于你,它拒绝功利。大脑属于你,它需要敏锐;而创新却不一定属于你,它拒绝固守。成绩属于你,它需要淡泊;而成功却不一定属于你,它拒绝浮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