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案例:课堂教学之我见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859294 上传时间:2021-09-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案例:课堂教学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案例:课堂教学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案例:课堂教学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之我见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也是不断反思,不断改进的过程。众多语文同行们作了许多艰苦的探索,力求在有限的课堂四十五分钟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然而,课堂教学又不同于工厂生产的单一性,这就取决于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尽管如此,语言文字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语文教学:一、首先应着眼于文本,抓重点突破,注重学生个体理解,个体感受。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朱自清的背影是一传统篇目,可以教给学生的内容很多。如果面面俱到,不抓重点。就有可能抓了芝麻,而丢了西瓜。在四次写“背影”中,作者着力描写的是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这次背影是作者着力刻画得最细致的,教学力求把学生引入学习境界,启发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师:四次写背影中,哪次是作者着力刻画得最细致的?生:买橘子那次。师:听课文录音(我说道:“爸爸,你走吧。”我的眼泪又来了。)这段中具体描写背影的有哪些句子。 听完互相交流一下师: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这个背影?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作者用了动作描写“攀 缩 微倾 ” 表现出对儿子的爱和去月台时艰难。生:“戴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穿着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师:刚才有同学已跟父亲给作者做的紫毛大衣作了比较。(前文教学中已提到)生:“蹒跚”表明父亲去买橘子很艰难。表现父亲宁可自己受点苦,也要为儿子办点事。生:“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身子肥胖不方便。师:假如你去爬这个月台呢,你会是这样的动作吗?生:不会,我年轻瘦小。我可以轻易翻过这个月台。师:是的。这句扣住了父亲的体态特点。这段课文描写中动词、形容词不仅扣住住体态,衣着,而且体现了这篇文章语言朴素的特点。父亲为儿子尽心尽力,只有自己去做了才安心。在文中我们可以体会浓浓的深情。板书:父爱 浦口送别就刻画了这样一个背影,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劳碌奔波中的父亲。你熟悉父母的背影吗?齐读这段,读出深情。(学生齐读第六段)师:最能体现父爱的是第六段买橘子的背影,那是跟母爱一样伟大的感情。浏览课文,哪些语句写自己对父亲的关爱,作者如何对待自己的父亲的。生: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师:是在夸自己吗?生:不是,反语。是不聪明的意思,现在认为自己当时太聪明了。生:第六段中“我说道:爸爸,你走吧。”说话语气冷淡,没感觉到父亲的爱。对父亲的做法厌烦。生:“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不会料理自己么?”这些话表明作者觉得父亲罗嗦。师:迂是什么意思?生:迂是言行守旧,不合时宜。生:第四段中父亲再三嘱咐茶房,终于不放心,后来又自己去。而我那时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自己完全能行,父亲没必要这样做。生:第六段“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里是作者感动的泪。生:“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怕父亲看见我流泪,怕父亲为我担忧,才开始懂得体谅父亲。生:“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的眼泪又来了。”前面是怕父亲看见我流泪,这里已经理解了父亲,和父亲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泪。生:结尾处“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完完全全理解了父爱,对父亲的回报,对父亲的思念。生:他买橘子回来时,“我赶紧去搀他。”我想为父亲做些什么。生:父亲信中说“大去之期不远矣。”作者看了信后后悔了,对父亲的牵挂,担心。生:前文作者嫌弃父亲,后来父亲买橘子的背影使他感受到了父爱,就有和父亲依依惜别之情,最后一段中:“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父亲的背影。”对父亲的担忧。师小结:作者对父爱的感受是经历了一个过程,起先觉得父亲迂,罗嗦,不理解父爱。通过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才有了对父爱的顿悟。才有惜别的眼泪,体会到了博大的爱,对父爱的回报、思念。浦口送别时作者二十岁,而写文章时已二十八岁,年轻时先嫌长辈的琐碎是可以理解的。板书:不解顿悟感念背影是篇亲情美文,文本世界就是生活的世界,它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教学应从文本到学生的心灵。教学也应注重通过阅读唤起学生的情感世界。这个教学片断中老师抓住可以强烈表现父爱的爬月台的那个背影,将这个背影作为全文的焦点,注重作者的感情变化过程。从不解到感念,凝聚作者对父爱的独特发现和深刻体认。让学生自己从这些朴实无华的字、词、句中去发现,挖掘,鼓励学生自我理解课文,自我解读课文。用文字再现形象,使学生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让学生进入文本创造的意境中。教学也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标准这个核心。教师抓住重点组织学生讨论,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到主导的地位,而不再是讲授者。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注重他们个性化的阅读,以期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去理解人类这种共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亲情体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使课堂教学变得可亲可爱。二、设计不同的课堂结语部分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八年级老王片断(一)师:我们一家对老王有何“恩情“?生:送鱼肝油 坚持给钱 聊天 询问“生活“师:我们一家为什么这样做?生:因为“我”也是一个善良的人,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关爱、同情不幸者。生:因为在他们看来人是平等的,应该对不幸者有爱心和同情心。师:本文含蓄地提出了关爱不幸者的社会问题,相对于老王中我们一家和老王的关系,你认为现代人缺失的是什么?生: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变得越来越自私自利,缺少对他人的关爱。交流讨论:这篇文章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生:我们应该同情、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有话请说:我们身边也有这些人,请关注生活中的“老王”们。师用多媒体出示一幅幅画面:踩三轮车的外地民工 贫苦的盲人夫妇 捡破烂的老婆婆 乞讨的乞丐 我只想要回我一年的工钱而已师:赠给大家一段话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练习:仿句 假如我是一片云,老王片断(二) 师:能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是哪一句?生:“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师:“愧怍”就是惭愧的意思。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当时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怍。拓展延伸: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不幸的人,你的生活周围有像老王这样的人吗?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说出你的做法或想法。当你不幸时,你得到过别人的关爱吗?认真回忆一下,说给大家听一听。生:青海女教师罗南英得了白血病,在宁波想放弃治疗时。宁波晚报上发表了她写给儿子的信,宁波市民络绎不绝的到第一医院去看望她,一周内捐款达到六十万。中央电视台称这是一个城市创造了一个神话。(老师出示宁波市民去探望罗南英时的图片)生:研究生徐本禹中断学业,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贫苦地区的教育事业。生:我们学校一位初三同学上个月腿骨骨折,家境贫困。我们全校师生捐款四千多元。师:我们无法做伟大的事,我们可以用爱去做些小事,让无声世界和有声世界的人都感受到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世界。齐读歌词: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 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 我们都在爱心中孕育生长, 再把爱的芬芳洒播到了四方。 我们要在爱心中大声歌唱, 再把爱的幸福带进每个人的身上。 爱会带给你无限的温暖, 也会给你快乐和健康。在爱的奉献的乐曲旋律中,师生共同学习手语“爱”,左手握掌伸出大拇指,前伸。右手平伸,在左手大拇指从上往下摸一下。师:今天不是我给大家上课,而是大家给我上了一堂有关爱的课,让我深受感动。谢谢大家。学生鼓掌情感体验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语文教学是离不开情感的,它是可以驱使人积极的行动。在教学中学生会跟着老师的教学计划走,老师的教学计划不同就会产生不同效果。两位教学片断虽然都以爱为主题,但设计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语言,材料作精心的选择,扣住学生的心弦,把学生带入情感世界。片断(一)更多的是引发思考,学后感到心情沉重,从文中的老王到现实社会中的老王。图片中的那些弱势人群使人有责任去关爱他们。而片断(二)联系学生身边发生的人和事,尤其是宁波市民救助罗南英和本校学生捐款的事,更多的是告诉学生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更具体可感。教师营造的课堂气氛更融洽,教师巧妙地用音乐,图片烘托情感氛围,营造独特的情感氛围。特别是爱的手语和背景音乐爱的奉献让学生沐浴在爱的氛围中。课堂气氛达到最高潮,在学习中学生深受感染。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揭示社会的阴暗面,而是在学习的境界中让学生懂得怎样去回报社会,为这个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这也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三、以一点一线带动全文学习岳阳楼记师:作者写这篇文章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可以用课文中的哪句话高度概括?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生: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师:怎么理解这话呢?生:超越个人的忧乐荣辱,以天下为己任。生:自勉勉人,有奉献精神。生: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师:这话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这在以前所学的古文中是没有的,这思想立意就更高一筹。作者又是怎样表达这种立意在文章这些段落中,互相商量一下,全文一共六个自然段,写了几层内容?生回答,师板书: 叙事 作记缘由 描写 景色 悲阴 以物喜 喜暗 以己悲 议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师:文章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观看介绍岳阳楼的录相师:我常想这样的话题,岳阳楼雕栏画栋,为什么范仲淹不去彰显滕子京的功劳,而去写岳阳楼的景色。生:为了安慰滕子京生: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主旨的出现作铺垫生:是借题发挥,借岳阳楼来劝勉友人生:作此文时范仲淹没到过岳阳楼,借一幅洞庭晚秋图想象出阴晴景色。师:一悲,一喜,写出了人生的两种情景。以物喜,以己悲是什么意思?生:因外物而高兴,因自己的得失而悲喜师:你赞同还是反对,你怎么看以物喜,以己悲?可以联系当时范仲淹当时的时代。生:凡事不要忘乎所以,要沉着。生:完全是个人情感发泄,要以儒家思想对待重大事件,不要在小事上井井计较,小事无所谓。生:不应该被喜悦冲昏了头脑,要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师:以物喜,以己悲是人之常情,当你在写作业时,有人已去踢球了,你怎么办?这就需要有坚定的意志,才不会被外物所动,范仲淹多次被贬,却忧国忧民,把自己的钱财,田地都捐给百姓。到自己死时,儿子却无钱下葬。文中有一句话是表明自己的意向的,自勉勉人,自明志向。生:“微斯人,吾谁与归?”师:举几个中国历史上忧国楷模。生:屈原生: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范仲淹有异曲同工之妙。生: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鲁迅,谭嗣同。生: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师:忧国忧民是中国知识分子最高思想体现,这是一篇立意高构思巧的文章。齐读课文。这篇文言文教学扣住以物喜,以己悲来带动对全文的认识。让学生真正把握文章的脉络。虽然是传统名篇,在教学时也不可低估学生的能力,尽量要使语文资源充分利用,从新学知识到已学知识,突出重点,注重联系,充分联系自己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品味课文。从文章的整体出发,深入到文章内部的深层世界。与范仲淹同喜,同悲,与人物共快乐,共忧愁。拉近与作者的距离。理解文章意思。带着学生自己的知识、经验、感受与文章交流。走进文章,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让学生了解更多内容,获得更多信息。了解什么是人之常情,什么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什么是人生更高情境。怎样当一个文化人,如何把握自己的情感,并有所发现,有所体验,形成自己对于世界人生的独到感受,领会及表达方式,从而成为自己精神世界里最深层的东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怎样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