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消防安全现状及火灾预防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28660029 上传时间:2021-09-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狱消防安全现状及火灾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监狱消防安全现状及火灾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监狱消防安全现状及火灾预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监狱消防安全现状及火灾预防 【摘要】 本文分析了监狱建筑的结构、监管安全要求与火灾危险性的关联,提出了完善监狱建筑消防安全建设、加强重点区域防控、提高民警职工罪犯消防安全素质、强化消防安全监督、提升火灾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监狱 消防安全 消防设施 监狱是刑罚执行的主要场所,随着监狱布局调整的不断深入,监狱已从过去的农业生产转为服装、制鞋、电子产品等室内承揽加工,是防火重点行业。由于监狱执法环境和监管安全工作的特殊性,监狱建筑的安全出口、应急逃生通道长期处于关闭状态,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酿成罪犯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并将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监狱火灾隐患特性 1、监狱建筑消防规划滞后。监狱除部分新建或改扩建的生产车间按照消防安全和生产安全标准设计规划外,因受条件的限制,大部分监狱的厂房是由教学楼、仓库或其他房屋改造而成,未进行消防规划改造。有的厂房之间、车间与车间建筑毗连严重,缺少必要的防火间距,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蔓延趋势;有的未设置独立的物流仓库,车间与仓库混杂为“二合一”,在火灾情况下,极易导致火烧连营的局面。消防设施配置不到位:有的灭火器选型配置不合理,数量不能满足灭火需要,不符合有效控制初起火灾的要求;有的监狱在边远农村或城市郊区,市政消防给水管网难以到达监区,生活用水属于是二次供水,不能保证随时用水的需要。 2、监狱安全疏散通道不畅。一是监狱的防逃措施,造成了安全疏散不畅。监狱的监舍、车间、教学楼、医院、犯人伙房、禁闭室等建筑的门窗、楼梯、疏散通道都安装了坚固的铁护栏,层层设卡,防止囚犯脱逃,一旦发生火灾,罪犯难以逃生,给火灾扑救造成了困难。二是监狱的生产、生活、学习场所虽然都设有疏散通道,根据监管安全的需要,一般都是“铁将军把门”,时常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在开展疏散演练或其他工作需要时才打开。三是监狱监舍、生产车间等场所人员集中,疏散通道较少,有的疏散通道宽度不够,有的疏散通道被劳动产品挤占,发生火灾后,疏散难度大,扑救难度大。 3、劳动生产车间火灾危险性大。监狱体制改革、布局调整后,罪犯集中在监狱内劳动,生产项目多是服装、印刷及塑制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消防危险等级较高,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棉布、涤纶、海绵、粘合剂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火灾荷载密度大,动火、动电作业多,火灾危险大。改建的劳动车间电线敷设简单,乱接乱拉电线严重,电线接头多,车间的电器数量多、功率大,经常超负荷运行,电线承载与电器功率不相匹配,很容易造成局部过载、短路等而引起火灾。 4、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监狱监管不力,对存在的火灾隐患不及时整改,对违章作业不及时查处,常常以种种借口推委、拖延,为火灾的发生埋下了祸根。基层民警和罪犯缺乏必要的防火、灭火知识,个别罪犯在车间吸烟,甚至故意纵火,极易引起火灾。一旦发生火灾,由于现场人员多,出口不够或设置不合理,防烟排烟差,即使是小的火灾事故,也会导致罪犯惊慌失措,争先逃生,互相拥挤,不能及时疏散而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二、监狱消防安全建设对策 1、监狱建筑安全出口的设计。安全出口是指监狱内供人员疏散安全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安全出口是火灾发生后最为关键的逃生出口,它的设计不但要满足监管安全需要,更要符合消防安全要求。但一些改建或既有生产车间固有的疏散宽度难以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通常应通过增设疏散楼梯或设置疏散安全通道等方式解决。监舍楼、车间、医院、教学楼等建筑单体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净宽必须大于2.4米,安全出口都应清晰可见,安全出口处不得设置门槛、台阶等突出物,不得堆放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因安全需要必须设置的铁质栅栏应具有外部紧急开启的功能,生产车间一楼窗户不得安装铁质栅栏。监狱所有房间的门应为可透视的外开门,疏散门应采用边轴门或弹簧门的形式,并向疏散方向开启,当门开启后,门扇不得影响疏散走道和平台的宽度,门的设计和安装应能够从不同的位置打开,开门的力不应超过22牛。 2、监狱建筑疏散通道的设计。严格控制疏散通道上的火灾荷载,疏散走道中墙面、顶棚、地面的装修应采用难燃烧或不燃材料。通向出口的疏散通道都应有明显指示标志,疏散指示标志应安装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1米以下的墙面上,且走道疏散标志灯的间距不应大于20米,安全出口标志宜设在出口的顶部,大开间的室内疏散指示标志宜在墙面、地面或顶棚上,同时在通道的地面上设置自发光的疏散指示标志。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应有连续性,在墙面上应采用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地面上应采用自发光的疏散指示标志。 3、监狱建筑自动排烟设施的设计。大量的火灾实例表明,在火灾中吸入有毒烟气致死率约占80%以上,自动排烟设施是救火的辅助手段和疏散逃生的有效保证。监狱人员集中、密度大,监舍、学习用房、劳动用房、文体有房等建造内受监管安全因素影响,实行封闭式管理,门窗较少且安装有铁质栅栏,一旦发生火灾,有毒烟气无法及时排出,必须设置自动排烟设施。监舍楼的卫生间、贮藏室、宣鼓室等要增加排风装置。劳动车间要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除在车间厂房外墙上开设自然排烟窗外,还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排烟口应设置在顶栅或靠近顶栅的墙面上,且尽量远离送风口,与送风口的高度差不小于3M。机械排烟系统控制柜尽量设计在安全出口附近或民警值班室,确保发生火灾后能迅速架设临时电源启动排烟系统排烟。现有的监舍与车间合一的建筑,要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烟分隔措施。 4、监狱建筑灭火、供电系统的设计。监狱监舍、生产车间、生活区、学习场所要按规定设计安装消防栓,合理配置灭火器材,监狱给水管网布置达不到要求时,应设置专用消防水池。劳动车间要按照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要求,结合建筑特点,设置相应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各层信号阀设计应安装在靠近安全出口或民警值班室,即使信号阀关闭,消防员也能安全开启信号阀,利用消防车通过水泵结合器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注水灭火。在监舍、车间、医院、教学楼等罪犯聚集的室内场所和通道,除设置有电源线的照明灯具外,还要配备有自备电源的火灾事故应急照明,其电源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分钟。监狱内的服装厂、电子厂等车间及其食堂内安装的电气线路的额定流量要与电气设备的最大流量相匹配,防止出现过载现象。 三、强化防火措施,提升消防能力 1、加强监狱消防监督。公安消防机构要与监狱系统建立消防安全执法监督长效机制,夯实消防安全基础,消除安全隐患。公安消防机构要加强监狱消防执法监督,严把监狱内新建、扩建、改建、用途变更工程审核、验收关。加强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消防管理,督促监狱落实各项消防安全制度,依法消除火灾隐患。加大对违反消防安全法律、法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切实保证监狱的消防安全。监狱要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人,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建立健全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紧急安全疏散方案,指定专人进行安全巡视检查,定期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消除火灾隐患,提升消防安全水平。 2、加强消防安全教育。监狱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始终把民警职工和罪犯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消防教育培训纳入监狱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中,在民警、职工和罪犯中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和常识性疏散、灭火、救人训练。民警要做到会报警、会组织罪犯疏散、会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罪犯要学会如何扑救初起火灾和逃身自救的技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3、加强重点区域防控。一是重点场所的防控。监舍、劳动生产车间、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要符合规定并保持畅通,仓库、医院氧气储藏室等场所要符合消防安全条件,对消防设施损坏严重、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数量不足的,一律依法责令整改或者予以临时查封。二是重点设施的防控。配电房、配电箱、高低压线路和各类电器设备要经常检查,防止线路老化,杜绝违规用电现象。三是重点物品的防控。氧气瓶、乙炔瓶、胶水等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使用要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4、加强火源的管理。一是严格火源管理规定。监狱要严格落实生产区域禁烟制度,罪犯生产区、民警办公室,一律不准吸烟,不准带入火种,劳动生产现场要按照标准设置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监狱内所有动火作业,全部由民警或职工负责,不得由罪犯代管操作。二是严格用电管理,消除着火源。在进行电线敷设时,要严格按电力部门要求由持证的电工进行安装,选择质量较好的带阻燃性能的铜芯线,在吊顶或夹层内敷设电气线路时,必须穿金属管或pvc阻燃管进行保护,且不可有接头,避免超负荷使用机器,老化的线路要更换,作业结束要关闭所有电器电源。 5、建立专、兼职消防队伍。监狱要建立专、兼职消防员队伍,抓好防火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实战能力。同时,还要组织消防队伍和全员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实战的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迅速地实施扑救,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 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 GB50045-95(2005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3 李芳、张宇:既有建筑疏散宽度不足问题解决方案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8). 4 伍林、吴思军:某工业厂房自然排烟方案对比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8). (责任编辑:胡冬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