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003017 上传时间:2021-08-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第12卷第2期2011年4月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UniversityofSouthChina(SocialScienceEdition)Vo1.12NO.2Apr.2011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曾光荣,王学先(南华大学政:冶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衡阳421001)摘要文章从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入手,力图深层次把握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精神和思想.文章认为马克思所界定的劳动价值其精神实质是以此作为个人对社会的所作贡献的评价指标,这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前提.关键词劳动价值论;精神实质;评价指标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755(2011)020001504要深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从而发展它,创新它,首先要明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以求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并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及其历史局限性.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形成的历史条件(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19世纪30,40年代,资本主义在西欧各国有了很大的发展.产业革命已经在英国完成,在法国正迅猛发展,在德国也己经开始.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已经夺得了国家政权,德国资产阶级也力图夺取政权.但是,产业革命的发展,同时又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化.19世纪30年代,法国里昂工人在世界工人运动史上,第一次揭开了反对资产阶级的光辉一页.接着,英国发生了着名的无产阶级宪章运动,德国则爆发了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1852年英,法等国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己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在资本大量积累的过程中,无产阶级日益贫困,贫富对立日趋严重.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虽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已经从经济斗争转为政治斗争,但是,这时的无产阶级还缺乏对自己历史使命的科学认识.如何在经济理论上证明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性,并进一步论证无产阶级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为无产阶级提供科学的革命理论依据,是这一时期: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重大课题.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正是适应这一历史要求而产生的.(二)历史唯物主义在经济领域的扩展众所周知,价值范畴首先并不是作为经济学范畴存在的,但它却在经济学中具有了极为特殊的意义.任何一种经济理论或一位经济学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或恪守的价值论,并将此作为其全部学说的最坚固的基石.价值理论所透视的历史价值取向是经济学说历史观的最本质的展现,经济学中不同阵营的根本对立,重要的不仅在于其具体的经济分析工具和方法上的差异,更重要的在于其分析背后的价值观的不同,一定的经济学分析和证明不过是对一定历史价值的经济学解释.正因为如此,才使得经济学真正具有历史的科学意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这一理论不是由经验直接证明的,当马克思1843年初次阅读古典经济学时,他曾出于经验的理由明确拒绝过劳动价值论,他对劳动价值论态度的转变,是与他哲学本体论上实现的变革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要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必须要与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的整个价值理论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思考.马克思把他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扩展到经济领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这种扩展最先在哲学上做了铺垫,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劳动不仅是财富的唯一本质,而且是人的本质的自我确证.既然劳动是人类的本质,财富的生产便应该在社会可支配的总劳动量中找到一个相应的尺度.任何一种商品,不仅要以货币这一经验的,外在于人的尺度来衡量,而且要用劳动时间这个理论尺度来衡量.这样一来,马克思便通过劳动价值论在财富世界与人的生活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马克思1847年写成的哲学的贫困则是马克思第一次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来研究经济现象,并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收稿日期20101123基金项目】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任务项目)”基于05新方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与研究”资助(编号:09JDSZK041)作者简介曾光荣(1973一),男,湖南祁东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16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正基础上阐明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方法和范畴等一系列政治经济学原理,而它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己开始诞生.由此可见,马克思本人在其思想发展过程中,先形成了关于劳动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学说,然后才在经济学上接受并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妨碍我们正确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科学地位的最大误区,是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看作是一个经验科学上的命题,这个误区导致人们试图从经验事实上去论证劳动价值论的正确性.而在事实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在经济学上的具体体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精神在于,以劳动作为商品生产社会中的价值决定因素,认为个别生产者对社会的真正贡献只能是他的劳动.劳动价值论本质上是一个为人类发展而设置的评价体系,它在评价个人对社会作用上将劳动看作是唯一的标准,认为个别生产者对社会的真正贡献只能是他所投入的劳动.当然,从历史唯物主义来看,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石的资本论的出版则使唯物史观得到了证明.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发现的,早在1845年春,马克思就对唯物史观作了明确的表述,但是当时提出的唯物史观仍然是一种假设,还没有得到具体的证明.而资本论的出版,使得”历史唯物主义已不再是什么假设,而是经过科学检验的理论了”.(三)劳动价值理论本身发展的需要劳动价值论最早由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提出,配第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人的劳动,从而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石.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代表者斯密和李嘉图则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斯密在创立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时,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斯密不仅把价值的真实基础归结为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而且把价值量归结为商品内部所凝结的劳动量,这就为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奠定了基础.李嘉图进一步提出了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主张,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同时纠正了斯密的诸多错误,提出了古典经济学中最好,最成熟的劳动价值理论.虽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提出的劳动价值论为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他们对劳动价值论的开创性研究并不彻底,不能揭示出价值的真正本质.正如马克思所言:”诚然,政治经济学曾经分析了价值和价值量(虽然不充分),揭示了这些形式所掩盖的内容.但它甚至从来也没有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一内容要采取这一形式呢?为什么劳动表现为价值,用劳动时间计算的劳动量表现为劳动产品的价值量呢?”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之所以不彻底,归根到底是源于他们的阶级立场.虽然在他们的理论里,也不时地流露出在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中流行的对下层劳动者的同情,但更多的,是为了证明资本主义社会合理性的需要.这也是以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劳动价值论能够在资本主义第一次产业革命前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成为主流价值理论的根本所在.第一次产业革命前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历史上新兴的生产方式,资产阶级作为新兴生产方式的代表,其在历史上的统治地位尚未稳固,人类历史发展是否能够真正承认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否占据统治地位都是有待证明的命题.第一次产业革命时代,是自由竞争的时代,总体上资产阶级是有其历史进步性的,资产阶级要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统治地位,面临的最主要的敌对力量是封建地主阶级,而不是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反而要联合无产阶级共同对抗地主阶级,这种联合实际上是用资本雇佣劳动的生产方式去根本否定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因而,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价值论中就不能不对无产者存在的合理性,不能不对无产阶级活动的合理性给以部分的承认,这种承认最为集中的体现就是承认劳动创造价值.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胜利,资产阶级的统治逐步稳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发现,坚持劳动价值论固然有利于反封建,但同时意味着否定资本本身的合理性和资本获得利润的合理性.为了更进一步证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合理性,必然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发展到效用价值论,并发展到综合的价值论,价格论.在这种背景下,l9世纪40年代,以生产成本价值论为代表的客观效用价值论最终替代了劳动价值论的主流位置,1871年边际革命后主观效用价值论又上升为主流,替代了客观效用价值论的位置.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非合理性,就必须与这些为资产阶级辩护的价值理论作斗争.马克思的不朽功绩在于,在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成分的基础上,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从使用价值到交换价值,从价值的量到价值的质,从商品二重性到劳动二重性,从现象到本质,从价值实体到价值形式,从价值到生产价格等等,创立了完整,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根基,并用这一理论进一步发现了剩余价值理论,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的来源,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对抗关系.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形成的时代特征(一)机器大生产马克思所处的社会是传统工业社会.传统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是机器化大生产,活劳动在运用生产资料生产物质产品的过程中创造新的价值,生产资料则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价值转移,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流程很清晰.但是,现代科技革命大大地提高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甚至出现了无人车间,无人工厂,活劳动的耗费降低到最小程度,而物质财富及其体现的价值量却成十倍成百倍地增长.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在价值创造中这种不很清晰的流程使得马克思所确认的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变得格外地深奥,那么,在现代企业生产条件下,物化劳动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是不是也创造了价值呢?等等,需要作出新的解释.(二)工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工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第2期曾光荣,王学先: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17门,服务业的比重较低,在整个经济运行和发展中处于从属地位.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马克思认为,支配雇佣劳动直接创造价值与剩余价值的主要是投在物质生产部门的产业资本.所以,马克思接受了斯密的观点,把劳动划分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在价值实体和价值源泉意义上,马克思把是否生产物质产品作为区别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基本标志,即物质部门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它是价值的源泉,至于非物质生产部门(如流通,金融,保险,服务,政府等),马克思认为,除了在流通领域内进行的生产过程的继续(如商业活动中的保险,包装,储运等)以外,其余那些仅仅是为了实现价值及其形式转变的劳动,都是非生产性劳动,都不创造价值,只参与社会分配.而现代经济己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农业生产所创造的价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从全世界范围看已下降到较低水平,马克思所说的”非生产性劳动”在社会生产中越来越重要,以服务业为例,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全世界的平均水平超过了60%,一些发达国家超过了70%E31.在这种环境下,深化对马克思意义上的”非生产性劳动”与价值创造过程的认识,就成为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三)企业以业主制为主要存在方式所谓业主制企业,是指由创业者自备资本,创办企业后又自任管理者的企业制度,它的最主要的特点是创业,出资与经营管理三者相结合.它是l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企业的重要存在方式,这种企业之所以能够保持创业,出资与经营管理的”合三为一”,主要是因为企业规模不大,企业资本社会化和劳动资本化的程度非常低,管理也较为简单.而现代的”管理革命”和”资本革命”改变了马克思价值理论得以孕育的客观基础,在业主制企业为企业主要存在:方式的背景下,我们可以从马克思行文的字里行间看出他所说的活劳动主要是在生产线上直接作业的工人,而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有些企业出资者与管理者是不同的主体(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有些企业甚至出现出资者,管理者与创业者三者分离的现象.所以,现代社会的劳动形式与马克思所处的传统工业社会相比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科技型劳动,管理型劳动和知识型劳动在国民经济运行和增长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何认识科技型劳动,管理型劳动和知识型劳动的性质和范围及其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和特点,是当代企业制度下的新要求.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面临的挑战马克思资本论出版以及科学劳动价值论创立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资本主义还不太发达的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与马克思所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成的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面临新的挑战.(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原创含义与当今社会经济的结合问题由于马克思创立科学劳动价值论的时代特点,使得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与当今社会经济的现:实出现了一定的差距,要使二者较好地结合起来,关键是要重新界定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范围.1,活劳动的重新界定问题.我们可以从马克思行文的字里行间看出他所说的活劳动主要是在生产线上直接作业的工人,如果按照这一界定,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可以比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出更大的价值,因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雇用了更多的劳动力,而现实的情况是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比劳动密集型产业能生产出更大的价值.2,非物质生产部门劳动的价值创造问题.按照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只有创造物质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才能创造价值,任何非物质生产部门都不创造价值,只参与社会再分配.但在当代社会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就业人数越来越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其就业人数与产值比重就全世界而言均已超过物质生产部门,如果不创造价值显然不正确.3,脑力劳动的价值创造问题.既然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认为只有生产线上直接作业的工人才能创造价值,那么像科学研究,生产精神产品,教育,管理等脑力劳动就不能创造价值,但社会发展的现实却是脑力劳动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这显然矛盾.(二)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兼容问题马克思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证明资本主义社会的非正义性,资本主义社会全社会的资本家阶级及其统治管理部门在整体上都是不劳而获的剥削者,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任务就是要推翻剥削阶级,实现劳动者当家作主.而现在我们建成了社会主义国家,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再存在,劳动人民已经当家作主,用劳动价值论来证明我们社会是否合理,正义的作用已不显重要.我们深化劳动价值论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是继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精神,即把劳动作为个人对社会的所作贡献的评价指标,旨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最基本的理论支持.1,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兼容问题.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分析的最根本历史逻辑基础是私有制,因为在私有制下,出现了生产的私人性与生产的社会性的矛盾统一,生产的私人性使得生产的劳动过程总是具体的,个别的劳动,而生产的社会性又要求劳动具有一般的社会必要劳动的性质,要求个别劳动从一开始就为社会劳动并最终被社会所承认,于是,商品交换就成了人类社会的一种必须,在商品交换中,商品价格的形成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马克思认为,这时起作用的是价值规律,这就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形成的思维逻辑.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这种思维逻辑与历史逻辑的内在统一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就受到了挑战,也就是我们必须解决劳动价值论的思维逻辑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历史逻辑是否仍然能够内在统一的问题.2,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兼容问题.按照我们传统上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我们认为价值创造与收入分配之间是一种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即创造多少价值就应该获得多少收入,否则应视为不合理,或者说是剥削.而我18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蕈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制度却是按劳分配为主,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分配制度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不合理的,是一种剥削收入呢?如果不是,那么应该如何理顺劳动价值论与分配制度之间的关系呢?四绪论(一)必须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正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D?K?弗利(Dun-CallK.Foley)指出的:”考虑任何理论和劳动价值论及其对它的许多详细解释的关键问题,在于要理解这个理论所意图回答的什么论题.对劳动价值论的讨论存在很多混乱和没有一致意见,似乎是参议者关于这个问题的各种各样立场未能做出明确的追溯”J.因此,我们要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形成的历史背景来把握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精神和思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对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批判基础上继承并发展起来的,而这种继承,批判的基本出发点,在于马克思坚持价值是人与人的社会历史关系,而不是人与物之问的效用关系.所以,马克思强调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任何人对社会的真正贡献是其劳动.虽然创造财富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本源是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及其创造物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社会关系和人本身.劳动价值论实质上是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中,抓住了人的创造性活动劳动的这一本质,并由此揭示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同时也意味着要不断开发和利用人的刨造性潜能,来推动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无疑是正确的.因为既然是人类社会,那么衡量人与人的社会历史关系的价值其标准只能是人的劳动;同时,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所作贡献的评价指标,不管其它生产要素在人类社会生产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但与个人对社会贡献的衡量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虽然其他的生产要素也是财富的源泉,但我们必须明白,财富不是价值,财富与价值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也正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最为核心的内容.所以,我们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其实质也就是坚持价值本身所包含的社会含义.(-)必须认识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局限性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核心思想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局限性.正如我们前文所说,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资本主义还不太发达的时期建成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与马克思所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成的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面临新的挑战.比如,马克思所处的年代是以机器化大生产,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等为特征,与当代社会有诸多的不一样,所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某些方面肯定不能准确地反映当前社会状况;马克思认为仅仅是在生产线上直接作业的工人才能创造价值,这当然不符合现代企业的现实;马克思认为只有生产性劳动才能创造价值,这也与当代社会产业结构的现实情况不符,等等.所以,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与时俱进”,不断地对其进行合理的补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创新,使其更能准确地反映当代现实.234参考文献】: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7.98.汉镒资产研究院.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Eli/OL.美国商务部网站,2008.美D?K?费利.劳动价值论的新近发展J.转引自胡代光.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J.经济学动态,2002(1):16-21.onthel-IistoriealConditionsandtheTimesCharacteristicsofMarxsLaborValuetheoryFoundationZENGGuangtong,WANGXuexian(UniversityofSouthChina,Hengyang421001,China)Abstract:ThisarticleanalyzesthehistoricalconditionsandthetimescharacteristicsofMarxSlaborvaluetheoryfoundation,try-ingtograspdeeplythebasicspiritandthoughtofLaboF.ThearticleconsidersthespiritualessenceofMarxlaborvalueistheevaluationindexoftheindividualscontributiontosiety.ItisthebasicpremiseOilwhichweupholdanddevelopMarxistlaborvaluetheory.Keywords:laborvaluetheory;thespiritualessence;theevaluationinde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