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单县五中高三历史组2011.09.06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温故知新:小孙同学以“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农耕文明”为题写了一段文字,可其中至少有5个地方写错了,你能为他改正吗?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农耕文明由于气候、土壤、地形等的差异,形成了南方以种植粟、北方以种植稻和黍为主的格局。黄帝治水的成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到战国时期,由于青铜农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我国农耕文明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李冰主持兴建了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郑国渠,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知识体系梳理一、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二、奴隶社会:井田制1、性质:2、特点(内容):3历程:1)、商朝形成。 2)、西周鼎盛。 3)春秋瓦解:井田制瓦解的表现?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4) 战国废除:商鞅变法以法律的形式废除三、封建社会:多种形式土地私有制1、土地私有制形式:(1)、君主私有土地(2)、自耕农私有土地(3)、地主私有土地地位:封建社会主要的土地制度,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历程:战国确立;汉代发展;宋: ; 明清: 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土地兼并土地兼并的原因?土地兼并的影响?土地兼并的解决方式?、经营方式:租佃关系原因:发展历程:战国产生 汉代比较普遍 宋代仅次于自耕农形式 明清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趋势:农民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影响:2、土地国有制-均田制(1)、前提: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政府掌握的大量荒地和无主土地(2)性质:(3)影响:抑制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探究学习一:1、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材料二: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下材料三: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通过以上三段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商周时期土地制度的性质、特点并分析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探究学习二:2、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土地兼并带来什么危害?如果你是统治者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有没有根治的“灵丹妙药”? 高考真题1、(2010广东)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 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2、(2009宁夏)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众人集体生产 B 田庄规模生产C个体农户耕作 D 官府募民耕作【模拟试题】1. 下列引文能够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 A. “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 “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D. “更名天下田为王田”2. 春秋末年,鲁国某贵族拥有封地300亩,另外开垦荒地200亩。按当时的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田亩数是( ) A. 300亩 B. 200亩 C. 500亩 D. 100亩3.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 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B. 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C. 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 D. 力图搜刮百姓充实国库4. 2006年,中国农民依法彻底告别“皇粮国税”。从历史上征收农业税至今,中国农民缴纳农业税这一“皇粮国税”已经延续了( ) A、近一千年 B、一千五百多年 C、近二千年 D、二千多年 5. 从西周时期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代的“废井田,开阡陌”,所反映的是( )A. 周王室的衰弱 B. 井田制的破坏 C. 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 诸侯的强大6、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要矛盾 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 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D.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7. “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反映的生产关系是 ( ) A. 租佃关系B. 自给自足C. 互助关系D. 雇佣关系8.古代中国土地过于集中( )导致耕者无其田 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 容易激起民众暴动 其根本原因是贵族、官僚、豪强霸占良田 A. B. C. D. 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鞍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 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一一汉书食货志材料二:(曹操)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解。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并群贼,克平天下。 一一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 材料三: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自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侍,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一一清陶戚租核推原请回答 :材料一反映了一个什么社会问题?其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曹操屯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三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怎样的观念?主要原因是什么?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摘自诗经.小雅材料二:有煜(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摘自诗经.小雅材料三: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其直(在争论中获胜)。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 摘自国语。晋语九材料四:季孙欲以田赋(按田收取地租),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曰:“吾不识也。”摘自左传.哀公十一年请回答: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种土地制度有什么特点?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如何发生和发展的?材料三说明了这一时期土地关系变化中的一个什么问题?材料四表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这一组记载实质上反映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进程,这一历史进程是什么?答案:1B 2C 3C 4D 5C 6B 7 A 8B探究一、特点:公田贵族占有,农夫耕作,收获全部归贵族。私田分授劳动者,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性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关系:井田制是商周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探究二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买卖封建政府的政策如宋“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封建经济的发展商业资本的介入如明清时期商业资本加入土地兼并危害:国家:经济上国家财政赋税收入减少; 政治:上社会矛盾激化,引起社会动荡农民:几无立锥之地,无法向国家交纳赋税措施:均田、限田均田制的实行土地兼并不能抑制的原因(参考)1.均田制实行的基础是国家拥有大量土地资源;2.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3.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存在,使土地兼并不可避免。材料题:1、答案: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困苦。土地私有制发展,土地买卖频繁。 主要目的是解决军粮不足的问题。通过屯田解决了军粮问题,为曹操统一北方创造了条件;在曹魏形成了屯田制度。热衷于买田置地。古代以土地为根本的经济思想的影响;土地私有制发展,土地经营可以获取较高稳定的收益。2、答案:(1)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一切土地归周王所有, (2)表明在公田以外,出现了私田,先是奴隶主驱使奴隶开垦而成为私田。到春秋时期,铁质农具的使用,使私田的开垦数量越来越多 (3)在井田制度下,土地不得转让和买卖。材料记载发生了土地争论,表明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了。 (4)表明出现了地租的剥削方式。 (5)贵族掌握土地所有权的井田制日渐崩溃,土地私有制出现了。教学资源网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