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10《过秦论》课件(共54张PPT)

上传人:xinsh****encai 文档编号:27923919 上传时间:2021-08-21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10《过秦论》课件(共54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10《过秦论》课件(共54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10《过秦论》课件(共54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过秦论 贾 谊 ( 毛 泽 东 ) 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 出 吊屈原赋 。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 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以致抑 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 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 过秦论 中寻找答案吧。 贾谊 - 英年早逝的西汉初期儒家 贾谊(前 2 0 0 前 1 6 8 ),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人,西 汉初期,儒家学者、政论家、文学家。 贾谊十八岁即以能诵诗 书、通诸子百家言、善属文 而闻名于郡中,后被汉文帝召为博士。当时贾谊才二十岁出头, 其才华 出众 ,很快超迁为太中大夫。 不久贾谊上疏,提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 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汉书贾谊传), 文帝想迁升贾谊任公卿,但却遭到了权臣周勃、灌婴 等人的妒 嫉和反对,旋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因坠马而亡,自 伤失职,抑郁而死,卒年仅三十三岁。 著有新书。 贾谊井 贾谊的文章议论风发,挥洒自如,气势磅礴, 雄辩有力,感染力极强。对当时和后世都很有影 响。 代表作品: 辞赋 以 吊屈原赋 、 鹏鸟赋 为最。 政论文 以 过秦论 、 陈政事疏 (也 作 治安策 )、 论积贮疏 为代表。后人编 有他的政论文集 新书 十卷。 时代背景: 秦始皇于公元前 230年灭韩;前 2 2 8年,攻邯郸, 6年后灭赵; 前 227年,决河水灌大梁城,灭魏;前 223年,派王翦率军 60万灭楚 ;前 222年,灭燕;前 221年,灭齐。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施用严刑峻法,横征暴敛;大兴土木, 营造阿旁宫;实行文化专制,焚书坑儒;收缴民间兵器,铸成十二 个铜人;北筑万里长城,广修驰道,南开灵渠;大动干戈,北却匈 奴,南击闽越。秦始皇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莫大的灾难,人民无法 生活,不得不起来反抗,以求生路。 西汉初年,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相争 5 0 0多年的战争,社会 经济遭受了难以想象的大破坏。土地荒芜,人民流亡,人口减少, 经济凋敝,都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贾谊的 过秦论 正是针对这种社会现实而主张“施行仁政” ,给百姓以喘息机会,以求得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解 题 “过”,名词(过失、过错)作动词(指 出 过失、过错);“过秦”,即“言秦之 过”, 指出秦亡国的过失。 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 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过秦论 是史论,名为“过秦”,实是 “戒汉”。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 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 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 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 过秦论 全文分为上、中、下三篇,课 文是上篇,中篇和下篇分论秦二世、秦三世 的过失。 听录音,梳 理重点字、词、 句式 掌握下列字的读音: 崤 ( xio) 雍 州 (yng) 孝公既 没 ( m) 腴 ( y) 逡巡 (qn xn) 陈 轸 ( zhn) 翟 景 (zha) 召 ( sho) 乐 毅( yu) 镞( z) 笞( ch) 俯首 系 ( x)颈 蒙 恬 ( tin) 藩 ( fn)篱 隳( hu)名城 销锋 镝 (d) 践 华 为城( hu) 劲 弩( jng) 瓮( wng) 牖( yu) 氓 (mng) 墨 翟( d) 猗 顿 (y) 蹑足 行 伍( hng) 将 数百之众 ( jing) 锄 耰 (yu)棘 矜 (qn) 非 铦 (xin) 长 铩 (sh) 度( du)长絜 (xi)大 比权量力( ling) 万 乘 之势( shng) 朝同列( cho) 一夫作难( nn) 第一段:重点词句 席、包、囊 :名词做状语 务 :大力提倡 连衡 :连横 斗 :使 斗,使动用法 拱手 :形容毫不费力 写秦孝公的功业。秦的地理优势 孝公 的政治雄心 基本国策 取得的成果 第二段重点字词: 蒙、因: 继承、沿用 弱 :削弱 致 :招揽 爱 :吝惜 合从: 合纵 亡、遗 :丢失 、损失 流血漂 橹 :盾牌 秦有余力而制其 弊 (通 “敝”) 约从离 衡 (通“横”) 孝公既 没 (通“殁”) 合 从 缔交(通“纵”)战国时六国联合抗秦的策 略。 五位国君(主要是前三朝) 87年间事,一是按四个方位 分写秦领土日益扩大的情形,表现它的势力的空前增长, 二是写诸侯约从反秦以及斗争的失败,反衬秦人困诸侯 之易,说明它是不可战胜的。 第三段重点字词 奋 :发展 烈 :功业 却 :击退 隳 :毁坏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凭着华山当作城, 就着黄河当作护城河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呵问他是谁, 稽查盘问的意思。 威 振 四海(通“震”) 秦始皇一统天下,国势强盛到了极点, 也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 下文的“过秦”打下铺垫 第四段重点字词 殊俗 :不同的风俗,指边远的地方 瓮、绳 :用瓮做;用绳子系(名词做 dongci ) 蹑足 :用脚踏地 ,“置身于”。 云集 :像云彩那样聚集。云,名词做状语 响应 :像回声那样回应。响,名词做状语 赢粮而景从 :赢,担负。景,“影”,像影子 那样,名词做状语 山东: 崤山以东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突出 赢粮而景从(通“影”)像影子一样 第五段:重点字词 百 有 余年(通“又”) 自若 :和过去一样 向时 :先前 序八州而 朝 同列 :招致八州来归,而使 六国诸侯都来朝见。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因为)不 施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一词多义 追亡逐北 北 北收要害之郡 将军战河北 名词 败逃的人 名词作状语 向北 名词 北方 因力乘便 因 因遗策 因河为池 介词 趁着 动词 沿袭 介词 凭借 以致天下之士 致 致万乘之势 而致千里 动词 招纳 动词 达到 动词 到达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固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人固有一死 名词 险固的地势 形容词 牢固 副词 本来 延及孝文王 延 秦人开关延敌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动词 延续 动词 引进 动词 邀请 因遗策 振长策而御宇内 策 名词 策略 名词 鞭子 会盟而谋弱秦 弱 弱国入朝 不若孀妻弱子 形容词的使动 削弱 形容词 弱小 形容词 年少 包举宇内 西举巴蜀 举国欢庆 杀人如不能举 举 动词 夺取 动词 攻取 形容词 全 形容词 尽 不爱珍器重宝肥沃之地 爱 吴广素爱人 爱莫能助 动词 吝惜 动词 爱护 动词 隐而不露、心理愿意 收天下之兵 兵 行军用兵之道 沛公兵十万 名词 兵器 名词 战争 名词 军队 名词 先前 连词 假使 动词 将近 非及向时之地 向 向吾不为斯役 秋天漠漠向昏黑 因利乘便 乘 致万乘之势 李白乘舟将欲行 介词 趁着、凭借 chng 量词 一车四马为一乘 shng 动词 乘坐 有席卷天下 之意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之 东割膏腴之地 收天下之兵 聚之咸阳 有宁越 之属为之谋 有田忌 之伦制其兵 结构助词,的 代词,代秦孝公 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的 代词,代天下之兵 指示代词,这类的 指示代词,这类的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而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转折连词,却 修饰连词,地 转折连词,却 结果连词,因而 修饰连词,地 古今异义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 河 之外(因 河 为池) 古 :黄河 今 :泛指河流 赢 粮而景从 古 :担负 今 :输赢的“赢” 山东 豪俊并起 古 :崤山以东 今 :指山东省 流血漂 橹 古 :盾牌 今 :划船的工具 九国之 师 古:军队 今:军队的一个编制单位 名词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席 卷、 包 举、 囊 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 一样 天下 云 集 响 应 名词作状语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 样 赢粮而 景 从 名词作状语 像影子一样 内 立法度, 南 取汉中 名词作状语 在国内、向南 序 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作动词 招致 履 至尊而制六合 名词作动词 登上 然陈涉 瓮 牖 绳 枢之子 名词作动词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子孙 帝王 万世之业也 名词作动词 称帝当王 将 数百之众 名词作动词 率领 动词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约从 离 衡 使动用法 使 离散 序八州而 朝 同列 使动用法 使 朝拜 外连横而 斗 诸侯 使动用法 使 争斗 却 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 退却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 亡 秦族(吞二周而 亡 诸侯矣 ) 使动用法 使 灭亡 流血 漂 橹 使动用法 使 漂起 追 亡 逐 北 动词作名词 逃跑的人 /溃败的军队 争 割地而赂秦 动词作状语 争着 形容词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会盟而谋 弱 秦(以 弱 天下之民) 形容词的使动 使 弱 ,削弱 以 愚 黔首 形容词的使动 使 愚蠢 废 先王之道 形容词的使动 使 作废 且夫天下非 小弱 也 形容词作动词 变小,变弱 尊贤而 重 士 形容词作动词 敬重、看重 秦孝公据崤函之 固 形容词做名词 坚固的地势 因 利 乘便 形容词作名词 有利的形势 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 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二)被动句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为天下笑者,何也? (三)宾语前置句 陈利兵而谁何。 崤函之固,自若也。 (四)状语后置句 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 宋、卫、中山之君也。 (五)省略句 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向郡 铸以(之)为金人十二 倔起(于)阡陌之中 威振(于)四海 身死(于)人手 委命(于)下吏 知识点梳理 读音 通假字 字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常见虚词 词 谦敬辞 成语 文言文的翻译 句 句式判断 课堂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做在书本上)。 课 后 作 业 熟读课文 翻译课文 1-3段 理清思路( 1-4段) 叙兴亡过程 1段 固基业:秦孝公的故事( 24年) (崛起) (前 361前 338) 地理优势 政治雄心 商君辅佐 2段 充国力:五王的故事( 90年) (发展) 惠文王 (前 337前 331) 武王 (前 330前 307) 昭襄王 (前 306前 251) 孝文王 (前 250,仅三天) 庄襄王 (前 250前 247) 3段 统天下:秦始皇的故事 (统一) ( 37年) 前 246 前 221(统一) 前 210 ( 25年) ( 12年) 攻 ( 139 年) 4段 义军起:陈涉的故事 (灭亡) 二世(胡亥) (前 209前 208) 三世(子婴) (前 208前 207) 3 年 守 ( 15 年) 兴 亡 地利 人和 析 因 秦 陈涉 秦朝 功业相反 国力,天下非小弱 地利,崤函自若也 地位非尊,武器非銛 兵力非抗,战术非及 秦国 致万乘势,百又余年 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成败异变 理清思路( 5段) 议灭亡原因 陈涉 九国 秦国 秦朝 层层对比 理清全文思路: 秦创业 (雄心勃勃 ) 秦日盛 (所向披靡 ) 秦统一 (势如破竹 ) 秦灭亡 (一败涂地 ) 秦教训 一 兴亡过程 (1-4) 二、 分析原因 (5) 兴 亡 崛起 (1) 发展 (2) 极盛 (3) (4) 过秦论 内容结构 始皇 陈涉 崛起 地理 据 固 ; 拥 地 ; 君臣固守 席卷;包举;囊括;并吞 政策 内 ;外 成功 拱手而取 雄心 发 展 秦:南取、西举、东割、北收 宰割、分裂 诸侯:才多、地广、师众、惨败 请服,请朝 极盛 前 期 : 奋 余 烈 , 履 至 尊 , 取 百 越 , 却 匈 奴 后 期 : 焚 百 家 , 杀 豪 杰 , 弱 人 民 , 严 控 制 设 想 : 据 高 城 ; 临 深 渊 ; 守 要 害 ; 传 万 世 析因 秦 陈涉 秦朝 功业相反 国力,天下非小弱 地利,崤函自若也 地位非尊,武器非銛 兵力非抗,战术非及 秦国 致万乘势,百又余年 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成败异变 贾谊在这篇文章里论述了秦朝兴衰的 原因。他这样做,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 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这 是贾谊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 谋画 “ 长治久安 ” 之道,事实上只能是一 种幻想。但是这篇文章表现出贾谊对农民 起义的力量和意义有所认识,写出了他反 对统治者施暴政于人民。这些地方都有一 定的进步意义。 主要内容 艺术特点 本文结构特点采用逐层推进法、首尾呼应法。 在用占全文大半 的四段篇幅叙述秦国由弱而盛,又由盛而亡的史实后,在篇末 点明论点。论点的出现不仅水到渠成,势成必然,而且在以上 史实的对比中更加清晰、突出。 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 以史实为依据 寓议论于叙述中加以反复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点明中心; 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 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 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 关键所在。 本文以大部分篇幅铺张宣扬秦的兴盛史, 再以秦的速亡史与之比较照应,运用了先扬后 抑、扬中有抑的手法,处处予以衬托、对比, 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 说明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是不施仁政施暴政, 劝戒后来的统治者只有施仁义,行仁政,才能 长治久安;同时,这也体现了贾谊辞赋家的政 论特色,用夸张的手法叙事状物,达到文势滔 滔,波澜层迭的艺术效果。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为什么却以大部分篇 幅来叙事呢? 艺术特点 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 本篇精采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 1、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 的对比; 2、秦与六国的对比; 3、秦与陈涉的对比; 4、陈涉与六国的对比。 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 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 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 “数百” 地 位 出 身 陈涉 秦始皇 军队数量 军队素质 武器状况 地理条件 “瓮牖枢之子人, 迁徙之徒 ” “至尊” “行伍之间 ” 王侯之家 万乘 “良将”“信臣精卒” “疲弊之卒” “斩木为兵” “劲弩”“利兵 “阡陌之中 ” 据亿丈之城 对比 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 : 1 . 九国联盟与秦国实力的对比; 2 . 九国会盟之时与惨败之后两种情况的对比 3 . 陈涉与九国的对比; 4 . 陈涉与秦国的对比; 5 . 秦国前后兴亡的对比。 艺术特点 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 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 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 本文是史 论文体。文中大量运用排比、对偶句,用词 精雕细刻,有明显的辞赋化。其中的排比、 对比、衬托手法铺排渲染,文气酣畅,气势 磅礴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 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 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 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 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下面第二、第四、第 五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 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 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 练习: 1.指出没有通假字的一组 ( ) A.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B.倔起阡陌之中 C.序八州而朝同列 ,百有余年矣 D.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D 2.指出与例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1)例 :因 利乘便 ( ) A.蒙故业 ,因 遗策 B.因 河为池 C.沛公起如厕 ,因 招樊哙出 D.相如 因 持璧却立 (2)延 及孝文王、庄襄王 ( ) A.秦人开关 延 敌 B.渔人各 延 至其家 C.烧尽北船 ,延 及岸上营落 D.延 颈而鸣 ,舒翼而舞 C B 3.判断正误 . (1). 过秦论 的作者是东汉贾谊。过,这里是 动词。 (2).“ 外连衡而斗诸侯” ,译为“对外取用连横的 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其中“外”与“斗”都 是名词活用做状语。 (3). 过秦论 的中心论点是全文最后一句“仁 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 (4).“ 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 ,句中的“为”表 被动 ,“ 然后以六合为家”句中的“为”是“变 为”、“当作”的意思 。 X X V V 翻译原则 1、忠于原文(不能错译漏译,尤其是比较 重要的字;尽量直译)。 例句: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 之士。 译成:不爱珍贵的器物、贵重的宝物和肥 沃富饶的土地,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 错因:“爱”没有翻译出来,应译为“吝 惜”。 翻译原则 2、文中如果出现特殊用法的词(如:通假、 活用等),译文中一定要有所体现。例如: 例句:外连衡而斗诸侯。 错译: 对外采取连衡的策略来拼斗诸侯。 错因:斗,使动用法 ,使 争斗。文言中 ,不及物 动词的后边有宾语时 ,这种不及物动词大都是使动词。 这里 ,在“斗”的后边带有宾语“诸侯”。 译文 :对外采取连衡的策略来使 (其他六国 )诸侯相互 争斗。 翻译原则 3、文中如果出现特殊句式(如:判断句、 省略句、倒装句等),翻译时要按照现代 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 例句: 锄耰棘矜 ,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错译:锄头 枪把并不锋利于钩戟长矛呀 ! 错因 :于 ,介词 ,在形容词之后引出比较对象 , 相当于“比”。这是个介宾短语后置的句子, 翻译时应把介宾短语提前做状语。 译文 :锄头 枪把并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呀 ! 难句译注: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于是 :连词 ,相当于“因而” “之” ,助词 ,的 . 译文 :这样一来 ,秦国就毫不费力地取得了 (魏国 )黄河以 西 (的大片土地 ). 2)会盟而谋弱秦 会盟 :聚在一起订立盟约 .“盟” ,动词 ,订立盟约 .文言中 ,当 用“而”把动词 (或动词短语 )和名词连接起来时 ,这种名 词就用作动词 . 弱 :使动用法 ,使 弱。 译文 :(他们便 )聚在一起订立盟约来谋划削弱秦国 (的势 力 ). 3)追亡逐北 亡 :逃亡的败兵 . 北 :败逃 ,这里指溃败的军队 .这句用了 互文的修辞手法 .“追”和“逐”为互文 ,“亡”和“北” 为互文 . 译文 :追逐逃亡的败兵 . 4)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信臣 :可靠的大臣 .陈 :陈列 ,布置 . 利兵 :锐利的兵器 . 而谁何 :喝问,盘查 译文 :用忠臣的臣子 ,带领精锐的士兵 ,陈列着锐利的武 器 ,缉查盘问往来的人们 . 5)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 为 :当作 . 云 :作“集”的状语 ,应译为“像云一样” .景 : 像影子一样 . 译文 :(他们砍伐树木作为武器 ,举起竹竿作为旗帜 ,天下 人像浮云一样聚集起来响应 (他们的号召 ),(大家 )担着粮 食像影子随形那样跟着 (他们起来造反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