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黎英海古曲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的价值取向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7877067 上传时间:2021-08-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黎英海古曲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的价值取向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试论黎英海古曲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的价值取向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试论黎英海古曲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的价值取向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黎英海古曲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的价值取向理论研究?音乐试论黎英海古曲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的价值取向鲁恩雄(河南周口师范学院河南周口466000)摘要: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就是要用钢琴这一外来西洋乐器来体现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和音乐内涵,传达本民族的精神,意韵和风格.黎英海古曲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能够从创作至今3O余年仍为人们所喜爱,是与它扎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分不开的.本文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入手,对这首钢琴艺术精品的创作特色和价值取向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演奏和教学实践.关键词:黎英海;钢琴改编曲;价值夕阳箫鼓是着鹤作曲家黎英海1972年根据同名占典名曲改编而成的钢琴独奏曲.这首古曲产生于18世纪中叶,后来又被改编成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乐曲描写了中国江南湖光月色,诗情画意的夜景.一,创作特色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是钢琴艺术”中国化”的典范之作,在钢琴上表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特有的审美意境.作者遵循了艺术创作的特点,符合中国钢琴曲创作的规律,符合中国传统音乐审美要求,经历了广大欣赏者的审美心理和时间的考验,更关键的是它与叶l国传统音乐文化紧密相连的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质.在曲体上从现代听众的审美意识为出发点,突出主要对比因素,削弱小的段落感,注重音乐思维贯穿发展的逻辑性,充分反映出现代人的音乐审美意识;而五声性的多声织体,又使音乐散发出古香古色的传统审美气息;充分发挥了钢琴音域宽广的特点,织体层次丰满,音乐表达细腻;沿用了古曲的文学性标题和五声性旋律;在和声上综合运用传统的功能和声和民族的色彩和声,使音乐更具民族音韵;多声织体的运用显示了作曲家娴熟的复调手法,随意性的曲式结构体现出了中国古典音乐文化特征.该曲在改编后保留了原作的风格,以五声音调为基础,在变奏中使用了不同宫音系统的调性对比,精简了曲式结构,吸收了中国支声复调织体写法,模仿了箫,占筝,古琴,琵琶等多种民族乐器,因而在演奏时需要敏感的音色变化,要注意箫的音色比较暗淡悠远,古筝的音色偏于清亮高远,琵琶擅长结实慷慨,古琴须有虚实之别的特点.全曲共分11段,每段虽无小标题,但保持了原曲思路,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神秘美妙,诗情画意的世界.该曲以它浓郁民族风韵和高沽优雅的格调表现出中国古老文化中“清,高,淡,远,虚,空”的境界,在弹奏中常需要用指面肉多部位,极轻地抚摸琴键,恰如弹奏古琴时的”抚琴”一样,从而产生极轻柔虚空极高洁极飘渺的音色,如同古琴的泛音一般.此外在演奏时要讲究气息的贯通和声韵的表达,气与韵表里相应,合而一体,尤其在音乐处于”无声状态”时,特别需要用气息的无形线索将其连贯,不能割断,达到气息与声韵的统一.二,价值取向“中国音乐被强行割断了与自身音乐传统,文化传统的联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了文化这个文本,音乐就难以得到深刻的感受和阐释,难以见出丰厚的底蕴和活力,同时也使自身的发展失却本源性的根据和动力.”文化是音乐的基础,不同文化造就了不同的音乐.由于地理环境,社会背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泾渭分明的中,西方文化基础造就了完全不同的中,西方音乐.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的”一元论”文化,体现尊重自然,与自然合而为一的”道”的精神文化特征;而源于希腊的两方文化则是在主客体对立的”二元论”的文化基础上,形成了科学主义的文化特征.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的每一种艺术,都以各自独有的民族化特色为生命和灵魂而独树一帜.艺术的民族性就是表现民族的本质特点所形成的艺术上的特殊性,其最基本,最重要的内涵在于是否用民族精神去观察客观事物,是否表达了1日民族精神.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就是要用钢琴这一外来西洋乐器来体现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和音乐内涵,传达本民族的精神,意韵和风格,其实这是个”舶来融合一弘扬”的过程.黎英海古曲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是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典范之作.这首作品能够从创作至今3O余年仍为人们喜爱,是与它扎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分不开的.虽然钢琴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在与中国音乐文化的融合中有着一些不谐和,但它转调方便,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又给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与钢琴音乐艺术的结合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民族化道路印证着:只有把艺术的触角切入民族生存最敏感的神经,才会有艺术的冲击力与震撼力,只有背靠着民族文化,哲学和美学坚实基石,我们的现代艺术无论是批判还是建构,才会有文化的,度,美学的高度以及哲学的深度.艺术只有富有强烈的民族色彩,才能深刻地表现生活,才能深入地表现民族精神和风貌,才能成为最真实的民族艺术.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音乐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音乐实践问题,因为无论是对于中国钢琴曲的创作,还是对于中国钢琴演奏和钢琴教学,它均具有指引发展方向的作用.中国钢琴音乐必须实现民族化,否则便没有出路.对中国钢琴音乐进行研究就要将中国钢琴音乐放在整体的文化背景中,不仅要对音乐本体的技术层面进行分析,还要对音乐中所隐藏的非音乐性的,带有文化属性的因素进行探讨,即从作品产生的政治与社会条件探析其技术运用与内容结合的关系,从作品产生的深层文化背景探讨其中蕴含的民族音乐传统和审美心理.改编只是一种途径,一种手段,是沟通民族音乐与钢琴艺术的桥梁.要想真正完美地阐释音乐内涵还需体验民族音乐的精髓,感受中国音乐的意境与神韵,将其转化为个人的感悟,只有这样才能在创作和演奏中更好地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的气质.只有依靠演奏者自身对音乐的理解与审美而形成内心的体验,并以旋律,节奏等为载体通过脑,心,身的控制而流于表象成”韵”,转为意象,与客观事物相互交融变成”境”.在心与指,指与音,音与境共同“和谐”的基础上,音乐才会余韵弥生,感人肺腑.夕阳箫鼓诞生在文革后期那个特殊的历史时代,由于我国政治运动的左倾路线对钢琴创作的影响极大,为了更好地利用西方的乐器表现中国人民大众热爱生活,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利用改编曲创作中国风格的钢琴曲成为了那时唯一的铡琴创作.黎英海先生正是在响应这样的号召,扎根于中国民族音乐的土壤里才能创作出经典传世之佳作.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十分丰富,但要想推动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进程,创作出有生命力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作品,就一定要把自己置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母体中,去吸取她的养分,体昧她的精髓,才能写出像夕阳箫鼓这样的中国钢琴艺术精品来,才能深刻表现中国古典文化的内涵.本文站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视角对黎英海先生的古曲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这首中国钢琴改编曲之所以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被广大人民所喜爱,正是因为它体现出了中国古典音乐文化的精髓,是钢琴音乐民族化的产物.参考文献: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IMl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2】刘承华从文化传统看中西音乐传统的不同【I】.武汉音乐学院,1995,(3).3】刘青弋.”走向本土”与”国际接轨”一论东西方舞蹈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北京舞蹈学院,2000,(1)作者简介:鲁恩雄:河南周口师范学院音乐系讲师,硕士研究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