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轨道交通13号线三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7750651 上传时间:2021-08-20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轨道交通13号线三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上海市轨道交通13号线三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上海市轨道交通13号线三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轨道交通 13 号线三期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1.说明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受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开展对“上 海市轨道交通 13 号线三期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现根据国家及上海市法规及规 定,并经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同意向公众进行环评第二次信息发布,公开环评 内容。 本文本内容为现阶段环评成果,下一阶段,将在听取公众、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 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2.建设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上海市轨道交通 13 号线三期工程 (2)建设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 (3)所属行业:交通 (4)项目内容:线路全长约 5.254km,均为地下线,共设地下车站 3 座,含川杨 河停车场出场线。工程总投资 409078.19 万元。 (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在采取相应污染防治措施后,项目产生的噪声、振动、废气、废水、固废 等环境影响均能达标或在可控范围内。在充分落实项目设计和本报告书提出的环境保 护对策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本项目是可行的。 3.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1)报告书简本:见本网页链接。 (2)查阅期限:自公示之日起的 10 个工作日内。 4.评价机构联系方式 评价机构: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评价机构证书编号:国 环 评 证 甲 字 第 2605 号 联系人:张工 评价机构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杨园和平大道 745 号(430063) 联系电话:(027) 51155047;传真:(027) 51155977; E-mail: 5.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意见范围:征求与本项目有关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公众范围:受项目影响的公民及工程附近的单位、团体或关心本工程环境保护工 作的其他公众。 主要事项: (1)公众对本项目的了解程度及对本项目的态度; (2)对本项目建设所在区域的水、气、声、振动、固废等环境质量的看法,存在 哪些主要环境问题; (3)本工程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可能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对本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环保管理意见或建议; (5)其他一些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想法和建议。 6.公众意见反馈 (1)反馈方式 公众可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信函等方式向评价单位发表关于本项目 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 (2)反馈期限 自公示之日起 10 个工作日。 7.信息发布的有效期限 自公示之日起 10 个工作日。 证书编号:国 环 评 证 甲 字 第 2605 号 上 海 市 轨 道 交 通 13 号 线 三 期 工 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二次信息发布文本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建设单位:上 海 申 通 地 铁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评价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2013 年 12 月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受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开展 对“上海市轨道交通 13 号线三期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现根据国家及上海市 法规及规定,并经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同意向公众进行环评第二次信息 发布,公开环评内容。 本文本内容为现阶段环评成果,下一阶段,将在听取公众、专家等各方面 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目 录 1 建设项目概况 .1 1.1 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1 1.2 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 .3 1.3 方案比选、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 .6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7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 .7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8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10 3.1 工程污染分析 .10 3.2 环境敏感目标 .14 3.3 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防治措施及效果 .18 3.4 环境风险分析 .23 3.5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23 3.6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24 3.7 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 .24 3.8 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24 4 公众参与方案 .26 4.1 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方式等 .26 4.2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次数、形式等 .26 4.3 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 .26 5 评价结论 .28 6 联系方式 .29 1 1 建设项目概况 1.1 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1.1.1 建设项目地点 上海市轨道交通 13 号线三期工程自华夏中路站(不含) 至张江路站,线路位 于浦东新区,连接张江高科技园区和张江动迁基地,是一、二期工程的延伸线。 具体走向及位置见“上海市轨道交通 13 号线线路走向示意图” 。 2 3 1.1.2 相关背景 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三期工程属于已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的“上海市城 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02015年) ”中13号线二期中一段。13号线三期 工程是一、二期工程的延伸线,途经张江高科技园区,连接张江动迁基地,工 程建设将极大地促进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开发建设,解决张江动迁基地及周边居 民与核心区之间的联系,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1.2 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 1.2.1 主要建设内容 上海市轨道交通 13 号线三期工程自华夏中路站(不含) 至张江路站,线路位 于浦东新区,起于二期工程终点站华夏中路站,沿中科路向东一直敷设至张江 路站,线路全长 5.254km,设 3 座地下站,含川杨河停车场出场线。 表 1.1-1 上海市轨道交通 13 号线三期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 项 目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正线长度 km 5.254 地下线路 车 站 座 3 地下车站 拆迁建筑物 m2 3800 永久用地 亩 14.02 工程投资 万元 409078.19 1.2.2 生产工艺 1.2.2.1 工程施工方法 沿线 3 座车站均采用明挖法施工,地下连续墙围护。地下区间采用盾构法 施工。 1.2.2.2 行车组织 (1)列车编组 初、近、远期均采用 A 型车 6 辆编组。 (2)营业时间 4 本线运营时间由 5:00 至 23:00,共 18 小时。 (3)列车对数 初期:全日开行列车 218 对。 近期:全日开行列车 252 对。 远期:全日开行列车 280 对。 1.2.2.3 车 辆 车辆选型: A 型车。 车辆尺寸:24400/22800mm (长)3000mm (宽)3800mm(高); 列车长度:140m; 初、近、远期列车编组:四动二拖; 最高行驶速度:80km/h; 列车轴重:16t。 1.2.2.4 轨 道 轨距为1435mm;采用60kg/m钢轨,全线铺设无缝线路;采用DT2型扣件; 采用长轨枕埋入式整体道床。 1.2.2.5 主变电站 本工程采用集中供电方式,利用既有长清路主变电所供电,不新设主变电 所。牵引供电系统采用 DC1500V 架空接触网。 1.2.2.6 车辆基地 13 号线一期工程的北翟路停车场和二期工程的川杨河停车场满足全线列车 停放和检修要求,本期工程不新设车辆段或停车场。 1.2.3 生产规模 1.2.3.1 工程用地 本工程永久用地 14.02 亩、施工借地 76.68 亩。 1.2.3.2 工程拆迁面积 拆除房屋 3080 平方米,均为单位用房。 1.2.4 建设周期及投资 5 计划 2014 年开工,2017 年底建成试通车,工程建设总工期约 3.5 年。本工 程总投资为 409078.19 万元。 1.2.5 工程特性表 表 1.2-1 工 程 特 性 表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上海市轨道交通 13 号线三期工程 建设地点 上海市浦东新区 建设单位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规模 全长 5.254km 工程投资 409078.19 万元 建设工期 3.5 年(即 2014 年至 2017 年) 二、主要技术标准 指标名称 标准 轨道交通制式 普通轮轨 A 型车系统 正线数目 双线 运行速度 最高设计运行速度 80km/h 平面曲线最小半径 正线 R=350m、困难地段 R=300m;车站 R=1000m,困难 R=800;辅助线 R=250m、困难地段 R=150m 最大纵坡 正线 30,困难时 35;地下站 2,困难时 3;联络线、出入线 35,困难时 40 轨距 1435mm 钢轨 采用 60kg/m 钢轨,无缝线路 扣件 采用 DT2 扣件轨道 道床 采用长轨枕埋入式整体道床 供电 供电 供电系统采用集中供电方式,两级电压制;牵引网采用 DC1500V 接触网 三、主要工程数量 工程指标 单位 工程数量 工程指标 单位 工程数量 总长 km 5.254 总数 座 3 地下线 km 5.254 车站 地下车站 座 3线路 车辆 基地 停车场 座 不新设 永久 亩 14.02 主变 主变 座 不新设占地 临时 亩 76.68 拆迁 建筑物 m2 3080 线路 走向 起于二期工程终点站华夏中路站,沿中科路向东 一直敷设至张江路站。 6 1.3 方案比选、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 1.3.1 方案比选 工可研究中,在轨道交通线网基础上,结合沿线最新规划资料,对本工程 的线位、站位方案进行了多方案深入论证研究,并征求规划和沿线相关重点单 位的意见,本工程工可线位、站位方案已基本稳定。 1.3.2 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相符性 本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及上海市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符合上海 市城市总体规划(2019-2020 年) 、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20102015 年) 及其他相关产业政策。 7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 (1)声环境概况 2012 年,上海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时段的平均等效声级为 54.7dB(A) ,较 2011 年下降 0.3 dB(A) ;夜间时段的平均等效声级为 48.2 dB(A) ,较 2011 年 上升 0.2dB。去年,上海市道路交通噪声昼间时段的平均等效声级为 69.3dB(A ) ,较 2011 年下降 0.7dB(A) ;夜间时段的平均等效声级为 64.4dB(A ) ,较 2011 年下降 0.1dB(A) 。 本工程基本沿中科路布设。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是沿线主要噪声源, 受交通噪声影响敏感点夜间环境噪声存在超标现象。 (2)振动环境质量概况 现状环境振动主要来源于现有道路交通振动和人群活动产生的无规振动。 沿线环境振动可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GB1007088) “交通干线 两侧”或“混合区、商业中心区” (均为昼间 75dB、夜间 72dB)标准要求。 (3)大气环境概况 2012 年,本市空气质量(API)优良率为 93.7%,较 2011 年上升 1.4 个百 分点;其中,全年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的有 361 天,占总数的 98.6%。上 海空气质量中常规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浓度继 续呈下降趋势。2012 年,上海市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为 0.071 毫克/立方米, 达到原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GB3095 1996) ,超出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 二级标准(GB30952012 )0.001 毫克/立方米,较 2011 年下降 0.009 毫克/立方 米。 8 本市环境空气复合型污染问题比较突出,自 2012 年 6 月 27 日开始按国家 规范监测以来,至 12 月 31 日全市 PM2.5 平均浓度达 48 微克/立方米,超过国 家二级标准(年均值 35 微克/立方米) ;臭氧(O3)成为夏季的主要超标因子。 (4)水环境概况 2012 年,上海市水环境质量总体与 2011 年基本持平。其中,黄浦江、长江口、苏 州河总体水质状况基本持平。20082012 年 5 年的监测数据表明,苏州河总体水质状 况呈 U 型变化,略有好转。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本次评价各专题的具体评价范围依据环评导则(HJ453-2008环境影响评 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 、HJ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 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T/J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610-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HJ2.2- 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确定的评价等级确定,具体如下: (1)城市生态环境评价范围 纵向范围:与工程设计范围相同; 横向范围:综合考虑拟建工程的吸引范围和线路两侧土地规划,评价范 围取线路两侧 100m; 评价过程中,将城市交通、社会环境等因子的评价范围扩大至工程可能产 生明显影响区域。 (2)声环境评价范围 车站风亭、冷却塔周围 50 m 以内区域,并适当扩大至受影响区域。地面出 入线外轨中心线两侧 200 米以内区域。 (3)振动环境评价范围 本次振动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轨道交通外轨中心线两侧 60m 以内区域,室 内二次结构噪声影响评价范围为隧道垂直上方至外轨中心线两侧 10m 以内区域。 9 (4)水环境评价范围 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工程设计范围内 3 座车站污水排放口。 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中科路站、学林路站、张江路站及本工程建设所涉 及区域。 (5)固体废物评价范围 工程沿线车站生活垃圾。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3.1 工程污染分析 10 3.1.1 噪声 3.1.1.1 噪声源 (1)施工期噪声源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各种施工机械作业噪声、施工运输车 辆噪声、建筑物拆除及道路破碎作业噪声等。 根据类比调查与监测,施工期各种施工机械及车辆的噪声源强汇于表 3.1- 1。 表 3.1-1 施工机械及车辆噪声源强 施工阶段 序号 施工设备 测点距施工设备距离 (m) Lmax(dBA) 1 轮胎式液压挖掘机 5 84 2 推土机 5 84 3 轮胎式装载机 5 90 4 各类钻井机 5 87 土方阶段 5 卡 车 5 92 6 各类打桩机 10 93112 7 平地机 5 90 8 空压机 5 92 基础阶段 9 风锤 5 98 10 振捣机 5 84 11 混凝土泵 5 85 12 气动扳手 5 95 13 移动式吊车 5 96 14 各类压路机 5 7686 结构阶段 15 摊铺机 5 87 各阶段 16 发电机 5 98 (2)运营期噪声源 通过对上海地铁 1 号线、6 号线进行类比调查与监测确定本次评价采用的噪 声源强。 11 地下段噪声源 活塞风亭:声源距离 3m 处为 65.0dB(A)(安装 2m 长的消声器); 排风亭:声源距离 2.5m 处为 69.6dB(A)(安装 2m 长的消声器) ; 新风亭:声源距离 2.5m 处为 59.0dB(A)(安装 2m 长的消声器) ; 冷却塔:塔体声源距离 2.1m 处为 66.0dB(A),风机声源距排风口 1.5m 处 73.0dB(A)。 地面线路的噪声源强 距轨道中心线 7.5m 为 87dB(V=60km/h ,碎石道床,测点距地面 1.2m) 。 3.1.2 振 动 3.1.2.1 振动源 (1)施工期振动源 本工程施工期振动源主要为动力式施工机械产生的振动,各类施工机械振 动源强见表 3.1-2。 12 表 3.1-2 施工机械振动源强参考振级 (VLzmax:dB ) 测点距施工设备距离(m) 施工阶段 施工设备 5 10 20 30 40 挖掘机 82-84 78-80 74-76 69-71 67-69 推土机 83 79 74 69 67 压路机 86 82 77 71 69 土方阶段 重型运输车 80-82 74-76 69-71 64-66 62-64 振动夯锤 100 93 86 83 81 风 锤 88-92 83-85 78 73-75 71-73基础阶段 空压机 84-85 81 74-78 70-76 68-74 钻孔机 63 结构阶段 混凝土搅拌机 80-82 74-76 69-71 64-66 62-64 (2)运营期振动源 地下段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和噪声控制简明手册 ,当线路条件为:行车速度 60km/h,弹性分开式扣件,普通整体道床,60kg/m 无缝钢轨时,轨道交通 A 型 列车在轨道通过时产生的振动源强 VLZmax 值采用 87.4dB。 地面段 类比上海地铁 1 号线锦江乐园至莲花路段实测数据,地面段地铁振动源强 以 7.5m 处 VLZmax 值 80.1dB(列车速度 60km/h)为参考值。 3.1.3 废 气 3.1.3.1 大气污染源 (1)施工期大气污染源 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源为:一是施工过程中开挖、堆放、运输土方及运输 堆放和使用黄沙、水泥等建材所产生的扬尘;另一类是施工机械和重型运输车 辆运行过程中所排放的燃油废气,其主要污染物为烟尘、二氧化硫(SO 2) 、氮 氧化物(NO X)和碳氢化合物(C nHm) 。 (2)运营期大气污染源 地下车站风亭排气可能产生一定的异味影响,运营初期风亭排气异味较大, 13 主要与地下车站内部装修工程采用的各种复合材料散发的多种有害气体尚未挥 发完有关,随着时间推移,在 下 风 向 15m 以 远 已 感 觉 不 到 风 亭 异 味 。 轨道交通运输客运量大,轨道交通建设可以替代大量的汽车客运量,从而 可相应地大大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有利于改善地面空气环境质量。 3.1.4 污 水 3.1.4.1 地表水 (1)施工期水污染源及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施工期产生的污水主要来自施工作业产生的泥浆水、施工机械及运 输车辆的冲洗水、下雨时冲刷浮土及建筑泥沙等产生的地表径流污水等。如管 理不善,污水将使施工路段市政排水管中泥沙含量有所增加,污染周围环境或 堵塞城市排水管网系统。 根据对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废水排放情况的调查,一般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 放量约为 48m 3/d,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 COD、动植物油、SS 、氨氮等。此外 还有施工场地冲洗排水和设备冷却排水等,施工废水中生活污水中 COD 含量较 高,达 200300mg/L,施工场地冲洗排水中 SS 含量较高,为 150200mg/L。 (2)运营期地表水污染源分析 本工程运营期污水主要来自沿线车站,所 排 污 水 主 要 为 各 车 站 内 厕 所 的 粪 便 污 水 、 工 作 人 员 的 生 活 污 水 及 车 站 设 施 擦 洗 污 水 , 这 部 分 污 水 水 质 单 一 , 为 生 活 污水 。 生 活 污 水 水 质 为 pH 值 =7.5 8.0, COD200 mg/L, BOD590 mg/L, 动 植 物 油 10 mg/L, 氨 氮 23mg/L。 沿 线 车 站 污 水 可 以 排 入 既 有 市 政 污 水 管 网 最 终 进 入 城 市 污 水 处 理 厂 。 车 站 生 活 污 水 满 足 上 海 市 地 方 标 准 DB31/445-2009 污 水 排 入 城 镇 下 水 道 水 质 标 准 要 求 。 3.1.4.2 地下水污染 施工期污水主要有: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机械车辆冲洗水、施工产生 的泥浆水。施工废水严格采取截留沉淀防渗等措施后,能有效阻隔污染物进入 地下含水层,防止地下水水质污染。 工程运营期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因跑冒滴漏等环节而渗入地 14 下的污水量较小,此外,车站厕所等设施均采取防渗漏措施,因此工程投入使 用后不会对地下水水质造成影响。 本工程建设中和运营期采用城市自来水为水源,污水入市政管网,无需取 用地下水,亦不向地层灌水。故工程对地下水资源量基本无影响。 3.1.5 固体废物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拆迁的建筑垃圾、明挖和盾构产生的弃土等, 按上海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垃圾处置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工程弃土交渣土管理部门统一处理。 工程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车站候车旅客及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 圾,主要成分为饮料瓶罐、纸巾、水果皮及灰土等。从对既有地铁车站固体废 物处置调查来看,各站垃圾由环卫工人收集后,统一交由城市垃圾处理场处置, 对环境影响很小。 3.1.6 电磁污染 本工程不新建主变电所,全部为地下线路,停车场出场线周围无电视收视 敏感点,不会对外环境产生电磁污染。 3.2 环境敏感目标 (1)生态环境 工程线位未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文物保 护单位、历史建筑、基本农田等生态环境敏感目标。 工程投入运营后,主要保护目标为城市绿地和城市景观。 (2)地表水环境 沿线路走向穿越的主要地表水体有三八河、横沔港等。 15 (3)地下水环境 根据现场调查,工程沿线无地下水生活供水水源地保护区和其他地下水资 源保护区。 (4)声环境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本工程评价范围内共有噪声敏感点 2 处,均为居民住 宅区。具体见表 3.1-3 和图 2。 (5)振动环境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本工程沿线共有 7 处振动环境敏感点,其中科研院所 1 处、学校 1 处、幼儿园 1 处和居民住宅 4 处。沿线各振动敏感点概况见表 3.1- 4 和图 2。 表 3.1-3 工程沿线噪声、环境空气敏感点分布一览表 敏 感 点 站段 名称 线路 形式 所 属 行 政 区 编号 名 称 规模 建筑层次 建设年代 距声源水平距离 (m) 对应线路 (声源) 位置 执行 标准 活塞 1:22.1m 活塞 2:22.9m 排风:22.1m 新风:22.8m N1 中科路 2195 弄 105 户 611层 2008 年 活塞 1:15.5m 活塞 2:22.4m 排风:28.4m 新风:32.9m 2 类 张江 路站 地下 浦 东 新 区 N2 中科路 2166 弄 36 户 6 层 2008 年 活塞 1:43.8m 活塞 2:45.7m 排风:47.9m 新风:50.0m 西端北侧风亭 (2 号风亭) 2 类 16 表 3.1-4 工程沿线振动敏感点分布一览表 相对拟建线路(m)敏感点 编号 所在行 政区 敏感点 名称 所在区 间 线路里程位 置 线路形 式 最近距 离 高差 使用功 能 环境功 能区 1 浦东新 区 中科院 上海高 等研究 院 起点 中科路 站 K34+160K3 4+340 左侧 地下 34.8 21.9 科研院 所 2 类 2 浦东新 区 上海科技大学 起点 中科路 站 K33+920K3 4+900 左右侧 地下 15.7 21.7 学校 2 类 3 浦东新 区 顺和路60 弄 学林路 站张 江路站 K37+640K3 7+730 右侧 地下 28.2 19.4 住宅 2 类 4 浦东新 区 中科路2166 弄 学林路 站张 江路站 K37+800K3 8+040 右侧 地下 9.2 16.4 住宅 2 类 5 浦东新 区 中科路2195 弄 学林路 站张 江路站 K37+680K3 8+020 左侧 地下 8.6 15.5 住宅 2 类 6 浦东新 区 在建幼儿园 张江路 站终 点 K38+100K3 8+190 右侧 地下 14.2 15.2 幼儿园 2 类 7 浦东新 区 中科路2500 弄 张江路 站终 点 K38+300K3 8+479.866 右 侧 地下 33.0 15.0 居住 2 类 表注:“高差”一栏中, “+”表示敏感点地面高出轨面, “-”表示敏感点地面低于轨面。 (6)环境空气 沿线风亭周围共有 2 处环境空气敏感点,见表 3.1-3。 17 图 2 上海市轨道交通 13 号线三期工程噪声、振动敏感点分布图 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上海科技大学 顺和路 60 弄 中科路 2166 弄 中科路 2195 弄 在建幼儿园 中科路 2500 弄 18 3.3 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防治措施及效果 3.3.1 声环境影响评价 (1)主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各敏感点处环控设备噪声在叠加了背景噪声之后,昼间和夜间实际 运营时段内等效连续 A 声级分别为 55.661.6dB 和 54.459.1B ,分别较 现状值增加 0.61.6dB 和 1.23.1dB 。昼间 1 处敏感点超标 1.9dB,夜间 有 2 处敏感点超标 4.49.1dB。 (2)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在 满 足 工 程 通 风 要 求 的 前 提 下 , 尽 量 采 用 低 噪 声 、 声 学 性 能 优 良 的 风 机 , 采用超低噪声型冷却塔。 风亭、冷却塔合理选址。 风亭消声器延长,主排风口不正对敏感点。 采取上述措施后,敏感点处环境噪声达标或维持现状。 3.3.2 环境振动影响评价 (1)主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7 处敏感建筑室内地面振动预测点昼、夜间 VLZmax 值在 62.273.7dB 范围内,对照 DB31/T470 -2009城市轨道交通(地下段)列车运行引起 的住宅室内振动与结构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中昼间 72dB、夜间 69dB 标准限值,昼间 3 处敏感点超标 0.41.7dB,夜间 4 处敏感点超标 0.54.7dB 。 2 处距离线路中心线 10m 内敏感点二次结构噪声超过 DB31/T470 - 19 2009城市轨道交通(地下段)列车运行引起的住宅室内振动与结构噪 声限值及测量方法标准要求。 (3)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采用的重型钢轨、无缝线路。 运营期加强轮轨的维护、保养,定期旋轮和打磨钢轨,对小半径 曲线段涂油防护,以保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附加振动。 针对环境振动超标敏感点采取相应的减振降噪措施,措施后敏感 点环境振动和二次结构噪声满足标准要求。 3.3.3 水环境影响评价 (1)地表水环境影响 运营期 沿线 3 座车站产生的生活污水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城市污水 处理厂处理,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沿线车站污水达标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施工期 本工程施工期产生的污水主要来自施工作业产生的泥浆水、施工机 械及运输车辆的冲洗水、下雨时冲刷浮土及建筑泥沙等产生的地表径流 污水等。如管理不善,污水将使施工路段市政排水管中泥沙含量有所增 加,污染周围环境或堵塞城市排水管网系统。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有:加强施工期环保监理。做好施工场地 排水体系设计,施工场地内设置截水沟、沉淀池和排水管道,各类污废 水处理后回用于物料冲洗及洒水降尘。 20 (2)地下水环境影响 运营期 工程运营期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无排入地下水体的污 染物,不会对地下水水质造成影响。 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有:各类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同 时对车站内厕所、污水管道等污水处理设施采取防渗漏措施。 施工期 环境影响: 本工程3座地下车站基坑采用明挖法施工时需疏干排水,会造成工地 周边地下水水位短时降低,消耗地下水资源量,设计采取地下连续墙措 施后有较好的抗渗止水作用;隧道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机械严密性高, 作业过程中不需要排水,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小。工程建设对沿线地下水 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施工废水严格采取截留沉淀防渗等措施 后,能有效阻隔污染物进入地下含水层,防止地下水水质污染;本工程 建设中采用城市自来水为水源,污水入市政管网,无需取用地下水,亦 不向地层灌水。待施工期结束后,沿线松散岩类孔隙水可接受大气降水 及地表水补给,具备较好的自我恢复能力,工程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 拟采取的保护措施: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市政管网,严禁 随意排放;在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交由市环卫部门统一处置;加强施 工机械设备的养护维修及废油的收集,最大限度的减小排污量,以免渗 透浸入地下水含水层。 21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本工程修建不会影响地下水的水质。 3.3.4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1)主要环境影响 根据对上海地铁二号线的排风异味调查,排风亭 010m 感觉有异 味,下风向 10-15m 为嗅阈值或无异味, 15m 以远已感觉不到风亭异味。 本工程风亭排风口距敏感建筑均能满足 15m 以远的要求。 轨道交通运营后,可替代公汽运输减少汽车尾气 SO2、NO X、 CO、CH X 污染物排放量,对改善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是有利 的。 (2)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地下车站采用符合国家环境标准的装修材料,排风亭等风道内壁采 用环保型、防菌、防霉材料,这样既有利于保护人群身体健康,又可减 轻运营初期风亭排气异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3.5 生态影响评价 (1)主要环境影响 本工程建设符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上海市土地利用规划的要 求,与上海市其他各相关规划总体协调。 工程线位未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 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基本农田等生态环境敏感目标。 本工程建成运营后,将提高沿线地区各功能斑块景观的通达性, 使沿线功能斑块之间各种生态流输入、输出运行通畅,保证了城市的高 效运转,提高了城市景观生态体系的稳定性,确保了城市的健康发展。 22 根据景观美学分析及类比调查分析,在设计中如能充分考虑上海 市独特的现代化城市性质及土地利用格局,并充分运用融合法、隐蔽法 设计,可以使本工程地面建筑物与周边环境保持协调。 轨道交通的建设在节约土地资源和能源方面优势明显,且有利于 上海市土地资源的整合与改造,缓解区域土地利用紧张状况,提高土地 利用效率;轨道交通采用电力能源,实现大气污染物的零排放,由于替 代了部分地面汽车交通,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因而有利于降低空气 污染负荷,符合生态建设要求。 (2)拟采取的保护措施 本工程地下车站出入口风亭设置时,应从保护传统景观、尊重地 方特色等理念出发,注重上海生态市建设和现代风貌的和谐统一。在满 足工程需求的前提下,应力求其与周边城市功能相融合、与周边建筑风 格、景观相协调。 在工程设计阶段应作好对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的合理规划,尽量 少占绿地,尽可能减少由于轨道工程建设对沿线城市绿地系统的影响。 对工程占用的绿地,建设单位应在认真履行各项报批手续的基础上,严 格按批准的用地范围进行施工组织,对占用的绿地进行必要的恢复补偿, 尽快恢复其生态功能。 本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场区内的绿化和生态建设,注重 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工程沿线用地合理规划,预留绿化用地, 对各用地范围内加强绿化设计。工程施工期间应尽量保护征地及沿线范 围内的植被,尽量减少对临时用地、作业区周围的林木、草地、灌丛等 23 植被的损坏。 应优化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控制施工场界及加强施工 监理,将轨道交通建设对周边的影响降至最低。 施工单位应结合上海市气候特征,根据区内降雨特点,制订土石 方工程施工组织计划,避开雨季进行大规模土石方工程施工;进行土石 方工程施工时,应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同步进行路面的排水工程, 预防雨季路面形成的径流直接冲刷造成开挖立面坍塌或底部积水。施工 弃土应及时清运,填筑的路基面及时压实,并做好防护措施;雨季施工 做好施工场地的排水,保持排水系统通畅。 3.3.6 固体废物影响评价 运营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车站候车旅客及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 垃圾,这部分垃圾产生量较小,经集中收集后,交由城市环卫部门处置, 对环境影响很小。 3.4 环境风险分析 本工程属于典型的非污染类建设项目,项目不属于化学原料及化学 品制造、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与炼制、信息化学品制造、化学纤维制造、 有色金属冶炼加工、采掘业、建材等风险导则界定的项目类型;工程建 设不设置炸药库、油库等设施;工程评价范围内无有色金属冶炼厂等, 工程建设不会涉及这些工厂企业。项目建设、运行均不会产生现行风险 评价技术导则里界定的环境风险,不会导致大气污染环境风险、水环境 污染风险以及对以生态系统损害为特征的事故风险。 3.5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24 本工程采用的噪声、振动、污废水和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措 施均是轨道交通项目较为通用、成熟和有效的方法,其防治措施效果可 满足达标排放要求,因此本项目环保措施合理可行。 3.6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本工程通过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减 缓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达标排放” ,因此在项目建设运营,各项环保措 施投入使用后,可有效控制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良好的环境效益。 3.7 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 本项目采用评价建议措施后可满足环境要求,不涉及搬迁。 3.8 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3.8.1 环境监测计划 (1)施工期监测计划 表 7 施 工 期 环 境 监 测 计 划 监测项目 监测参数 监 测 点 采样频率 监 测 时 间 废 水 pH、SS、石油类、COD 施工场地废水排放口。 每季一次 连续监测 3 天 大 气 TSP 各车站施工场界及敏感点 每季一次 连续监测 5 天 噪 声 A 声级或等效连续 A 声级 各车站施工场界及周围敏感点 不定期抽样 监测 分昼夜 2 个时段进行 振 动 振 级 各车站、区间施工场界及周围敏感点 不定期抽样 监测 分昼夜 2 个时段进行 (2)运营期监测计划 表 8 运 营 期 环 境 监 测 计 划 监测项目 监测参数 监 测 点 采样频率 监 测 时 间 噪 声 A 声级或等效连续 A 声级 车站风亭周边敏感点 每 2 年 1 期 每期连续时间监测 2 天,分昼夜 2 个时段进行。 振 动 振 级 车 站 和 区 间 周 边 敏感 点 每 2 年 1 期 每期连续时间监测 2 天,分昼夜 2 个时段进行。 25 3.8.2 环境管理制度 为加强工程运营期环境管理,确保各项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转,评价 建议运营公司需配专职或兼职环保管理人员。 专职或兼职环保人员的职责是:负责全公司及对外的环境管理;做 好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 平;制定轨道交通运营期的环境管理办法和污染防治设施的操作规程, 定期维护、保养和检修污水处理设备等,保证其正常运行;配合环保主 管部门进行环境管理、监督和检查工作;配合环保主管部门解决各种环 境污染事故的处理等。 26 4 公众参与方案 4.1 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方式等 在环评期间,公开环境信息 2 次,第一次公示的内容按关于进一 步完善环评公众参与中信息发布工作的通知(沪环保评【2010】38 号) 、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中信息发布内容的要求发布,发布时间为 2013 年 8 月 2 日,发布地点在上海环境热线。 第二次即为本次公示内容,公开的内容按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关于 本市实施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要 求 的公告有关事项的通知中附件 2 中的要求发布,发布地点在上海 环境热线,同时环境报告书简本在沿线各村委会、居委会等存放供沿线 公众查阅,并在沿线各村委会、居委会等处张贴公众意见征询意见公告 以征求公众意见与建议。 4.2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次数、形式等 公众意见征集范围为工程评价范围,主要调查对象为可能受本工程 污染源直接影响的沿线村委会、居委会、学校、科研院所、幼儿园等团 体和个人; 次数:公众参与网上信息公开为 2 次,均在上海环境热线上进行; 第二个信息发布的同时在沿线各村委会、居委会张贴 1 次公众意见征询 公告;在第二次公示之后将对沿线公众发放团体和个人意见调查表。 形式:网上公示、发放意见征询表,接收公众电话、邮件、传真等。 4.3 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 由建设单位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书面确认公开内容后,由环 27 评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环境热线上进行信息公 开;现场公众意见征询公告的张贴和公众意见的发放由上海申通地铁集 团有限公司组织,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参与,沿线村委会、 居委会配合。 28 5 评价结论 本工程建设符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要求。 本工程通过与该线一、二期工程的连接,向东延伸进入张江高科技园区 中区,与轨道交通2号线共同作为骨干线路完善该地区的综合交通体系, 实现园区的协调联动发展,支持园区的整体开发建设,为浦东新区与市 中心、与虹桥枢纽的联系开辟一条新的快捷路线,从而有效的支持了浦 东新区的开放和发展。因此,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轨道交通是一种先进的城市快速交通系统,它以电力驱动,沿线无 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并由于能替代部分公交汽车而减少了汽车尾气排 放,有利于改善城市的大气环境,轨道交通是一种绿色交通工具。只要 认真落实了本报告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可以得到 有效控制和减缓。在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提下,工程满足经济建 设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具有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协调统一性,工 程建设具有环境合理性。 29 6 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部) 联系人:胡 工;电 话:021-22056620 ;地 址:恒通路 222 号; 邮 编:200070 【环评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人:张工; 电 话:027-51155047; 传 真:027-51155977 电子邮箱:;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杨园和平大道 745 号 邮 编:4300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下载 > CAD图纸下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