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题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选择题1将二氧化碳中混入的一氧化碳除去,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将混合气体通过加热的氧化铜 B将混合气体点燃,使一氧化碳充分燃烧C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D将集气瓶口朝上,移开玻璃片使一氧化碳气体逸出2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是A一氧化碳阻碍了血液循环 B一氧化碳麻痹了人体的呼吸系统C一氧化碳造成人体呼吸系统停止活动 D一氧化碳阻碍了氧气运输3有甲、乙、丙三种纯净物,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无色气体。点燃时,甲既能生成乙,也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以下关于这三种物质推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是一种化合物 B乙是一氧化碳 C丙是一氧化碳 D丙是二氧化碳4CO、CO2和CaCO3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通过物质的还原性实现 B可通过物质的可燃性实现C可通过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实现 D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5取三套如图1所示的相同的装置、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靠。气密性良好的烧瓶内均充满CO2,三位同学同时分别用注射器向烧瓶中迅速注入等量的水、饱和石灰水和40%的氢氧化钠溶液,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再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所示气压变化如图2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2代表加入的是水 BAB段气压增大的原因之一是液体的添加使气体体积缩小C曲线1中CD段气压“急速减小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 D吸收CO2,用石灰水较合适6小安整理出了空气成分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A氧气支持燃烧,常作宇宙航行中的重要燃料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C二氧化碳可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7甲、乙是两名同学设计的两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对两套装置分析不正确的是()A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M处于关闭状态 B甲装置气体导出过程中容器内外气压相等C甲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D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可以与甲装置具有相同功能8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GerhardErtl),以表彰他搞清了气体在固体表面怎样发生的化学反应,埃特尔研究的成果之一是对CO催化氧化过程的研究,即一氧化碳在铂催化剂作用下的氧化反应,这一反应的过程可以表示为:COCOad,O2 2Oad,COad+OadCO2式中标有ad的物质表示吸附在金属铂表面的原子或分子,对上述反应过程的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ACO和COad不是同种物质 B该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C这一反应原理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会使汽车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D从反应效果看,CO与O2不用点燃反应也能进行9已知:CO+CuOCu+CO2如图表示向一定质量的CuO中通入CO后,加热的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y表示的是()A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B参与反应的CO的质量C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D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10符合下图装置设计意图的有()说明CO具有还原性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说明CO得到氧后的产物是CO2有效地防止了剧毒的CO对空气的污染A BCD11用下图装置进行CO2性质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证明是CO2使石蕊变红 B可用于检验CO2气体C观察到蜡烛自上而下依次熄灭D只能验证CO2化学性质12下列对一氧化碳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B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C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分子的不断运动,能使一氧化碳向四周弥漫13CO和CO2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是无色有毒的气体 B都是氧化物,都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都能用碳和氧气反应制得 D都能溶于水,并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14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 )A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B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C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D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二、填空题15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填化学式)。(3)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_,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16正常雨水显酸性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 ;小明将 CO2气体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他要探究的问题可能是_;生活中可用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17碳和碳的化合物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质。 (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碳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 (2)碳的单质有多种,具有下列结构的碳单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填选项号)。 (3)上海世博会体现的“低碳”亮点主要降低了_气体的排放。18用纯净的CO还原CuO时,试管中的CuO由_色逐渐变为_色;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可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_。19下图是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 。(2)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 ,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_。(3)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_ (填“c端”或“d端”)通入。20某纯净气体通过如图装置时,可观察到:A中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判断:气体和黑色粉末可能的组合是什么?三、简答题21习近平主席在巴黎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倡导“低碳”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回答下列问题: (1)低碳生活中“低碳”的含义_ (2)下面做法可以减少“温室效应”的措施是_(填序号)减少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出门多开车,少走路 使用清洁能源22(5分)我市某化工厂排放的尾气中除含CO2外,还可能含有CO等气体。为确认CO气体是否存在,实验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了检验,请回答下列问题: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A B C (1)在实验时,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 B CB。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 ,第一次B装置的作用为 。(2)若CO气体存在,则装置C中实验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该实验的设计该如何改进?请写出一种改进方法: 。23某化学兴趣小组选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实验,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依据回答下列问题:(1)用装置甲制取氧气,应选择的药品是_。(2)用装置乙收集时,导管口a应与_(填“b”或“c”)相连。(3)用图丙所示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收集,再倒入约体积的紫色石蕊试液,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4)往图丁的烧杯内缓缓通入,超薄材料做成的内充空气的气球会慢慢浮起,由此得出具有的性质是_。(5)将甲、戊装置连接,可检验二氧化碳,则戊中的液体是_。24化学让生活丰富多彩(1)外卖冰激凌中常放入少量干冰,干冰的化学式是_干冰使冰激凌不易融化的原因是_;(2)向客厅的鱼缸里加入少量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会缓慢产生氧气,从而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个氧原子的化学符号为_,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用化学用语表示为_四、综合应用题2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请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_。(2)实验室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进一步探究。【提出问题】 废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物质?【查阅资料】 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猜想与假设】 猜想:废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猜想:废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钙和_(填化学式)。【设计并进行实验】 I为验证上面两种猜想哪种正确,甲小组的同学从下面AE五种药品中选择合适的一种进行实验,证明了猜想是正确的。他们选择的药品不可能是_。A紫色石蕊试液B无色酚酞试液C锌粒D氧化铁粉末 E氢氧化钠溶液乙小组用一种钠盐溶液进行实验,也证明了猜想是正确的,请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反应后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_(填化学式)溶液,振荡。_猜想正确【探究反思】:实验产生的污染深受人们重视,我们要利用恰当的方法对废液进行处理,实行无害化排放,从源头上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参考答案】1A 2D 3C 4B 5B 6A 7D 8A 9B 10D 11B 12C 13C 14D15 H2 温室效应 16CO2+H2O=H2CO3 CO2气体是否能与水反应生成了酸 煮沸 17(1)6 (2)C (3)CO2(或二氧化碳)18黑红变浑浊19长颈漏斗 CaCO3+2HCl=CaCl2+H2O+CO2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下层蜡烛先熄灭 灭火 c端 20氧气和炭粉或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粉末。21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22(1)除去原尾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检验原尾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除尽;(2)红色固体逐渐变黑 ; 3CO+Fe2O3高温2Fe+3CO2(3)增加尾气处理装置,或将尾气点燃,或用气球收集尾气23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氯化锰 c 石蕊试液变红色,塑料瓶瘪了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澄清石灰水 24CO2;干冰升华会吸热,周围温度降低;2H2O22H2O+O2;2O;25(1)铁架台。(2)B, CaCO3+ 2HCl = CaCl2+ H2O + CO2。(3)HCl BE,Zn 或Fe2O3,产生气体或溶液变成黄色;Zn+2HCl=ZnCl2+H2;或Fe2O3+ + 6HCl = 2FeCl3+ 3H2O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