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和创新

上传人:众众****夺宝 文档编号:27109774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进步和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科技进步和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技进步和创新第一,调整科技创新战略的指导思想,更加强调原始性创新,力争实现科学技术开展的跨越。当代国际科技和经济开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产业竞争加速由生产阶段前移到探究开发阶段。原始性创新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源泉,不仅能够带来技术的重大突破,而且能够带来新兴产业的崛起和经济结构的变革,带来无限开展和超越的时机,因而成为决定当代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根底条件。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实现从以跟踪模拟为主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深刻转变,这是我国新世纪科技开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科学家进行自由探索,并在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紧密结合的根底探究领域积极开展创新性探究,为技术和生产的开展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为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做出应有的奉献;另一方面要在高技术探究开展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更多地把握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逐步摆脱产业开展和结构调整中对外技术依靠的被动局面。在制定和政策方面,我们将建立起和原始性创新相应的评价制度,形成符合科学和技术不同开展规律的鼓励机制,鼓励和支持我国科学家参和国际学术交流和探究合作。我们始终认为,在科技开展上,中国不但要发挥制度的优势,更要树立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紧紧把握新科技革命的大好机遇,在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平安和有一定根底和优势的重点领域寻求原始性创新,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开展。第二,调整科技创新的理念和管理体制,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价值观。应当说,人才非但凡尖子人才是创新的先决条件。面对当今日趋剧烈的国际性人才争夺战,政府的主要功能就是构建创新环境、完善创新效劳和营造创新文化。我们必须改变“重物轻人的观念,把“以人为本表达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导更多的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创新创业,促进科研机构形成开放、流动、竞争的局面,以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努力营造有利于科学家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包括通过科技公共根底设施建设、科学数据共享等多种方式,为各类人才非但凡那些“小人物的创新活动给予公平的对待。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推进管理机制改革,引导科技人员关注探究成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强调技术创新成果不要仅仅停留在论文、报告的形式上,而是尽可能地物化成为可操作的技术、可交换的产品,把知识变成专利、标准,并最终在市第三,调整科技创新的工作方针,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办大事。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开展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所有科技领域居于领先地位。非但凡对于我们这样的开展中国家来说,无论是根底探究还是战略高技术探究,抓什么、不抓什么,先抓什么、后抓什么,这是战略决策的首要新问题。早在1990年,江泽民总书记就明确提出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但是,由于熟悉不到位,在机制上也缺乏有效的约束,这一方针贯彻力度仍显缺乏。当前,我们在科学技术开展当中确实存在着急于求成的倾向,总想为国家多做一些事情,这种愿望毫无疑问是好的,但是轻易导致力量的分散,形成“撒芝麻盐式的工程管理,结果是“半亩树苗一桶水,哪棵树苗都救不活,难以集中精力和财力办大事。另外,作为一个开展中国家,我们的科技资源本来就是稀缺,更应当克服探究工作的分散现象,把有限的资源用好。因此,我们要以产品、新产业为中心,把国家、地方、企业各方面的力量集成起来,实施一批重大专项,办成几件大事。同时,我们也要处理好集中和分散的关系。非但凡在创新的起步阶段,针对不同的创新思路和技术路线,调动各方面创新的积极性,用相对集中的资金来发现和凝练重大科技新问题,在此根底上形成国家支持的重点。第四,调整科技创新的模式,从注重单项创新转变到更加强调各种技术的集成,强调在集成根底上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长期以来,我们科技方案比拟注重开展单项技术,这是技术开发初级阶段的必然过程。但从科技和经济结合的内在要求来看,单项技术的探究开发,由于缺乏和其它相关技术的衔接,很难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产业。事实上,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仅是一个创新过程,更是一个组织和集成的过程。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为核心,使各种单项和分散的相关技术成果得到集成,其创新性以及由此确立企业竞争优势和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远远超过单项技术的突破。为此,我们将通过强化国家战略部署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打破传统方案体制下形成的各种条条框框,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重组和合理配置。国家重点科技方案都将明确强调学科间融合和部门间协作的必要性,强调从以开展单项技术为主转向开展单项技术和多项技术的集成创新,注重以产品和产业为中心实现各种技术集成。第五,调整科技创新的政策对象,从注重科研院所转为调动和组织全社会科技力量。随着科教兴国战略逐渐深入人心,全社会关注和重视科技的程度也不断增强。今天的科技工作,早已不只是科学家们深居斗室的冥思苦索,而是成为众多社会群体自觉的行为和价值取向。地方科技工作在国家科技工作体系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使命。改革开放以来,地方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科技的需求十分迫切,并且和经济的结合比拟紧密,地方政府对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也更加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宏观上加强对地方科技工作的指导,促进地方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高等院校是公共科学知识生产的主体之一。由于高校具有能激发创新思维的独特人文环境,大跨度的学科间交叉、渗透以及数量巨大的创新人才,使其在原始性创新方面往往具有独特的优势。实现科技和教育的紧密结合,对于我国科技事业的持续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近年来,一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迅速崛起,使我国科技事业的总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确立企业在探究开发和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我们将努力打破条块分割的传统工作格局,努力形成部门、地方、高校和企业互融互动的新型科技管理体系。场上取得收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