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中外的“三孔”》教学设计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27106590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闻名中外的“三孔”》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闻名中外的“三孔”》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闻名中外的“三孔”》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闻名中外的“三孔” 教学设计教学课型:自读课。教学方法:图文结合,感受特点。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目标:1、利用工具书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3、明白“三孔”的特点,了解灿烂的中华文化;能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喝建造者巧夺天工。4、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重点难点:1、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2、理清作者游览的顺序,感受“三孔”的雄伟壮丽,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教学设备搜集“三孔”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教学课件。教学设计一、名言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还记得哪些名人名言?(生畅谈) 。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是知也”。这句是谁说的吗?(孔子)你们对孔子了解多少?(指名发言)师总结:孔子是一位思想家、 教育家,也是半个政治家; 他正直、乐观、积极向上,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社会;他创立了儒家学派,他对整个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影响很大,几千年来,没有一位中国人会遗忘他。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与孔子这位伟大有关的文章,书课题: 32、闻名中外的“三孔”。质疑:“三孔”指什么?“闻名中外”让你们获得什么信息?要知详情,且看课文分解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思考“三孔”指的是什么?3、检查自读情况。4、组织交流:“三孔”指的是什么? (孔府、孔庙、孔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三孔”分别位于哪些自然段?指名分别读第1、2、 14 自然段,你了解了什么?前后有什么联系?(总分总关系)2、划分层次、归纳: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概述三孔的位置及其与孔子的关系。第二部分(第313 自然段)介绍孔庙、孔府、孔林的特点。第三部分(第14 自然段)总结了“三孔“的特点及地位。四、精读课文,体味独特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说说为什么“三孔”会闻名中外吗?“三孔的独特是因 指名 充。不 如此, 因 他本身 史悠久、布局完整,极 壮 ,那么“三孔”到底是怎 一群建筑?清大家自己去文中一睹 采。2默 文, 勾画描写孔府、孔 、孔林特点的 句,想想画画。3.全班交流学 所得。()孔府(第38 自然段)A :出示“孔 大 占地十万平方米,有五殿、一 、两 、一 、两堂、十五碑亭、五十三 坊,各种建筑一共是四百六十六旬。 ” 句 运用什么 明方法? (列数字)它是从什么角度来写孔 的?从中你感受到了孔 怎 的特点?(板 :建筑壮 )B出示:“殿高 31 米,覆盖着黄色的玻璃瓦, 得特 庄 雄 。殿四周廊下有28 跟石柱,都是用整石雕成的。其中后檐和两 的 18 根石柱,每根都是八面八角令每一个前来的人 然起敬分析 : 段 运用了什么 明方法?(列数字 )它是以什么角度来写孔 的 ?从中你感受到了孔 怎 的特点?1. 点 孔 件 ,引 欣 .2. 写一写面 大的神塑,你一定有很多感慨,那么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一些吧 !3. 孔 部分 ,学生 疑 , 相机 充有关的 史知 .(板 :文化圣殿)()孔府(第自然段) .默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指名发言:针对学生读懂的句子,共同品味。孔府的建筑有什么特点?(板书:布局严谨,生活气息)点击孔府的课件,引导欣赏。()孔林(第自然段) .分小组学习:学生自由读课文,看看孔林的独特之处在哪里?用笔勾画出来。 .师生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孔林的环境怎样?为何会形成这种独特的环境呢?(板书:古木参天,神秘完整)五、品读升华,拓展能力1、回归课题:雄伟壮丽的三孔是历史悠久,布局完整的建筑群,其本身就是中国建筑中的骄傲, 又由于孔子的地位和影响, 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也享有同等声誉, 不愧为:闻名中外的“三孔”。2、学生默读课文,将其改成解说辞。3、播放“三孔”课件,学生摇身变导游,为大家服务,介绍闻名中外的“三孔”。六、布置作业,课后延伸,积累运用1、向学生推荐论语,并搜集孔子的故事,与同学展开交流。2、在你的家乡有什么古建筑?仿照本文的表达方法将它介绍给大家。板书设计32.闻名中外的“三孔”孔庙建筑壮观文化圣殿孔府布局严谨生活气息孔林古木参天神秘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