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兰州至张掖段站前工程 LXS-4 标段 桥梁地段 CRTS I 型双块式无砟道床 施工方案 编制: . 审核: . 批准: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经理部 2013 年 8 月 10 日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技术要求 .1 2.1 桥梁地段无砟轨道概况 .1 2.2 资源配置 .3 2.3 综合接地设置 .3 2.4 轨排框架制造参数 .3 三、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 3.1 施工程序 .4 3.2 工艺流程图 .4 四、施工要求 .5 4.1 施工准备 .5 4.2 梁面处理 .7 4.3 底座板施工 .8 4.4 隔离层施工 .10 4.5 道床板施工 .12 五、劳动力组织 .22 六、材料配置 .22 七、主要机具设备配置 .23 八、质量控制与检验 .24 8.1 排架检查制度 .24 8.2 其他控制要点 .24 九、安全环保要求 .25 9.1 安全要求 .25 9.2 环保要求 .26 1 桥梁地段 CRTS I 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新建兰新铁路甘青段 LXS-4 标段桥梁工程,桥梁地段 CRTS I 型双块式无砟 道床施工段分别为里程 DK253+301.05 DK253+750.25 段(位于直线上)和里程 DK259+108.56DK259+257.35(位于 R=7000m 的曲线上) 。共计全长 597.99m,线 路纵坡均为 2%的单面上坡。其中纳塄沟大桥为 2 联(40+264+40)m 预应力混 凝土连续梁;陈家山隧道出口至纳塄沟大桥过渡段为板桩结构;三塘沟大桥为 1 联(40+56+40)m 连续梁。 二、技术要求 2.1 桥梁地段无砟轨道概况 桥梁地段无砟轨道工程由钢轨(60kg/m、U71Mn(G)、扣件(Vossloh300 型)、 双块式轨枕、钢筋混凝土道床板(C40) 、钢筋混凝土底座板(C40)组成,结构 高度 725mm。曲线地段超高在底座板上实现,采用外轨抬高方式;曲线超高在 缓和曲线内线性过渡;本线曲线外轨超高均按时速 200Km/h 设置,其计算公式 为:H=11.8V 2/R(mm),外轨超高值在实施过程中以设计院确定值为准。 注:H-外轨超高值(mm) V-平均时速(本线按照 200Km/h 计) R-曲线半径 标准道床板采用 C40 钢筋砼,道床板宽 2800mm,厚度 260mm;直线段道床板 顶面设 0.7%的人字形排水坡;桥上除梁缝两端采用单元异型道床板外,其他均采 用 6.4标准长度单元道床板;道床板间设 100mm 的伸缩缝。道床板内钢筋按绝 缘设计,道床板内设置双层钢筋网;纵横向钢筋及纵向钢筋间根据综合接地和轨 道电路绝缘要求设置焊接接头或绝缘卡。连续梁梁缝两侧各两块道床板采用板 端加强配筋。无砟道床结构形式具体见图 3.1-1、3.1-2。 2 图 2.1-1 桥梁直线地段无砟道床横断面图 图 2.1-2 桥梁曲线地段无砟道床横断面图 底座板直接浇筑在桥面上,并于桥面间采用连接钢筋连接。底座板采用 C40 钢筋混凝土结构,宽度、长度与道床板一致,直线地段底座板厚度 175mm。 底 座 板 顶 面 设 置 中 间 隔 离 层 , 隔 离 层 采 用 聚 丙 烯 土 工 布 。 对 应 每 块 道 床 板 底 座 板 设 置 两 个 1000700mm 的 限 位 凹 槽 ( 顶 面 尺 寸 ) , 凹 槽 侧 面 铺 设 8mm 厚 的 弹 性 垫 板 并 用 泡 沫 板 包 裹 。 连 续 梁 梁 缝 两 侧 各 两 块 底 座 板 凹 槽 四 周 加 强 配 筋 。 底 座 及 道 床 板 配 筋 见 图 2.1-3、 图 2.1-4。 图 2.1-3 桥 梁 地 段 底 座 板 配 筋 图 3 图 2.1-4 桥 梁 地 段 道 床 板 配 筋 图 2.2 资源配置 标段内 2 座桥梁,分为 2 个工作面施工。每个工作面配置 3T 走行龙门吊 2 台,双梁型轨排框架定位,采用人工配合吊车散枕,采取吊车配合料斗入摸方式 为主,个别困难地段采取汽车泵泵送混凝土入模。 2.3 综合接地设置 道 床 板 内 的 纵 横 向 钢 筋 交 叉 处 做 绝 缘 处 理 , 无 砟 轨 道 内 的 接 地 钢 筋 利 用 道 床 内 的 结 构 钢 筋 , 每 线 轨 道 设 置 3 根 纵 向 接 地 钢 筋 , 采 用 道 床 板 上 层 中 心 和 最 外 侧 的 两 根 钢 筋 , 单 元 道 床 板 每 块 道 床 板 内 取 一 根 16 的 钢 筋 作 为 横 向 接 地 钢 筋 。 道 床 板 间 接 地 端 子 采 用 接 地 钢 缆 连 接 。 道 床 板 接 地 每 100m 形 成 一 个 接 地 单 元 , 接 地 单 元 中 部 与 贯 通 地 线 “单 点 T 形 连 接 ”,桥 梁 地 段 接 地 端 子 采 用 接 地 钢 缆 连 接 , 再 通 过 接 地 钢 缆 连 接 到 防 护 墙 上 预 埋 的 接 地 端 子 上 。 2.4 轨排框架制造参数 2.4.1 轨道排架轨距(14350.5)mm,顺坡率0.5%。 2.4.2 轨坡坡度 1:(402) 。 2.4.3 排架长度 L1mm,方正度1mm。 2.4.4 相邻轨枕定位间距5mm。 2.4.5 钢轨直线度及平面度0.5mm/m,钢轨高度偏差0.3mm。 2.4.6 接头钢轨错牙0.5mm。 2.4.7 中心标必须以两钢轨对称偏差0.2mm。 4 三、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3.1 施工程序 按 照 施 工 组 织 总 体 进 度 安 排 , 提 前 进 行 无 砟 轨 道 道 床施工前的各项准 备工作,做好设备、仪器工具的校验,对需要的进场材料做好施工前的检测与 试验。确认基础沉降和桥梁徐变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 CPIII 控制网的布设、 测量与评估工作完成后,进行无砟轨道底座板及道床板施工。 桥的底座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模板施工原理为“低模高做、模顶收平” , 采用人工现场绑扎钢筋立模、内撑外拉加固、混凝土集中强制搅拌、罐车运输 泵送上桥、人工配合机具完成混凝土振捣收面,底座混凝土直接浇筑在桥面上, 并与桥面混凝土间采用预埋钢筋连接。 CRTS I 型双块式无砟道床轨排框架法施工,主要由标准工具轨、型钢框架、 轨道扣件、双块式轨枕等组拼成形后现浇成整体道床,施工方法是采用精度、 刚度满足规范要求的轨排框架进行现场组装、测量放线轨道中心线以及轨枕边 线,根据设计间距铺设底层钢筋,并用绝缘扎带绑扎,人工散枕均枕,将组装好 的轨排框架利用龙门吊装铺设定位,轨排初步粗调定位后,绑扎安装上层钢筋, 焊接综合接地并测试后安装模板及轨向锁定器等装置,利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 仪对轨排进行精调、合格后覆盖轨枕、扣件、工具轨保护套,拌合站集中拌制 混凝土,罐车运至现场泵车泵送上桥人工配合浇筑方式,混凝土初凝以后对扣 件、支脚螺栓、鱼尾板螺栓拧松,终凝后上紧扣件,采集轨道数据。 3.2 工艺流程图 具体施工工艺流程表见图 3.2-1. 5 图 3.2-1 施工工艺流程图 四、施工要求 4.1 施工准备 主要包括施工设施准备,测量准备,结构物沉降变形和无砟轨道铺设条件 评估,轨道中线标高测设,砼配合比设计,施工人员岗前培训等。 施工设备 主要施工设备有轨排框架、专用龙门吊、专用吊具、轨排棱镜方中尺等。 1)轨排框架由工厂制造,其主要部件有托梁、工具轨(60Kg/m、线上一 级轨)、定位夹板、调整夹板、双块式轨排定位标、中心标、螺栓支腿和轨向 锁定器等。本标段拟采用西宝高铁所用双梁式轨排框架及配件,轨排框架制造 6 标准详见3.4 轨排框架制造工艺参数 。双梁型轨排框架外形尺寸为 65002600650mm,标准轨枕间距为 650mm。螺栓支腿进行轨排高低及水平向 调整,轨向锁定器进行轨道轨排的横向调整和固定。 2)专用龙门吊 行走结构采用变频技术实现快速行走、慢速安装轨排框架。电动葫芦选用 MD 双速,实现快速起吊、慢速定位。 3)吊具 起吊轨排的专用吊具具有保持轨排几何结构不变形和灵活就位的功能,由 钢桁架、钢轨加紧机构、轨排移动调整等组成;装卸轨排的专用吊具具有避免 轨枕变形的功能,每次起吊 5 根轨枕。 4)轨距棱镜分中尺 为提高粗调精度和工效,可设计方便操作的轨距棱镜分中尺,具体见图 5.1-4。 图 4.1-4 棱镜分中尺 测量准备 1)选择性能稳定、测量精度满足控制目标的测量设备,本标段棱镜选用徕 卡棱镜,天宝系列全站仪及轨检小车。 2)完成 CP控制网的布设,通过评估单位评定,为铺设无砟轨道提供控 制基准。 3)对使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的人员进行培训。 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CP控制测量评估 单位及施工单位参加,对结构沉降变形观测资料和无砟轨道铺设条件分析评估, 确认符合设计和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 (铁建设 7 2007150 号)要求。 轨道中线测设:以全线测量设定的 CP控制网为基准,进行左右线的轨 道中线标点测设,每块单元板长度一处,采用油漆标识,横向弹线导向,以避 免出现长度误差积累和引导轨排框架准确就位。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按照耐久性混凝土和施工工况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 计。桥梁地段采用泵车直接泵送混凝土入模,坍落度宜为 1618cm。 人员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无砟轨道施工系统性、测量专项培训,向现 场技术、质检和施工人员进行各项工作施工程序、技术要点、质量标准、控制 措施的交底,以及质量记录、关键施工设备及新型检测设备的正确使用和验证 等。 4.2 梁面处理 梁面凿毛 采用凿毛机凿毛,凿毛范围:道床板宽度范围内(即线路中心线两侧各 1.4m 内) 。凿毛见新率不少于 50%,并冲洗干净,无浮砟、碎石、油渍应清除干 净,无积水。 预埋套筒处理 照施工图纸要求,测量放样出梁面预埋套筒位置,人工找出预埋套筒位置, 并清理预埋套筒位置的杂物,将加工好的套筒连接钢筋(HRB335-16) ,与梁 面预埋套筒连接,弯钩水平段方向朝线路中心,钢筋丝扣拧入长度不小于 25mm。套筒连接钢筋设计高度梁面以上部分为 200mm,具体长度根据预埋套筒 埋入深度现场进行调整,但不得小于 200 mm。 植筋布置 现场施工的预埋套筒和连接钢筋丢失、埋设歪斜、数量不足、扭矩不合格、 连接钢筋拧入套筒深度不足或无法拧入、抗拔力不合格等预埋套筒和连接钢筋 失效的情况,应进行整改,采用植筋补强。 1)操作方法 经探测测定植筋范围无桥梁钢筋后,垂直于线路方向,在预埋连接套筒左 右两侧距离连接套筒中心35mm 的位置分别钻直径为 1618mm、深度为 120mm 的孔,经清孔、除尘后注入植筋胶,以连续旋转的方式各植入一根直径 16mm, 8 长 270mm 的 HRB335 热轧带肋钢筋,钢筋植入深度为 120mm。 2)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a)植入钢筋钻孔前应进行钢筋探测,确保钻孔深度范围内无桥梁钢筋,避 免对桥梁钢筋造成破坏。 b)清孔操作应采用专用刚刷清孔至少 3 次,用气泵除尘操作不得少于 3 次, 孔内应无冰、水或油、脂等杂物。 c)注胶时应确保孔内无气泡或孔隙,注胶深度应至填满孔深的 2/3。 d)以旋转方式植入钢筋时,应植入至胶体流出,同时应注意按照胶体性能 要求,避免在胶体凝固时扰动钢筋。 4.3 底座板施工 4.3.1 绑扎钢筋 采 用 CP 控 制 网 测 量 放 出 底 座 板 中 线 、 两 侧 边 线 ;底 座 钢 筋 采 用 双 层 配 筋 , 上 下 层 钢 筋 布 置 相 同 ,钢 筋 按 不 绝 缘 设 计 ,底 座 板 内 的 钢 筋 进 行 间 距 布 设 , 先 行 绑 扎 底 层 钢 筋 网 片 , 再 行 绑 扎 上 层 钢 筋 网 片 , 上 下 层 钢 筋 网 片 使 用 N7 架 立 筋 支 承 (曲 线 地 段 为 N8)。 当 底 座 钢 筋 与 套 筒 连 接 钢 筋 位 置 冲 突 时 , 适 当 调 整 底 座 钢 筋 的 纵 向 位 置 。 在 绑 扎 底 层 钢 筋 网 片 前 , 在 桥 面 保 护 层 高 上 按 照 4 个 /m2数 量 进 行 垫 块 摆 放 ( 35mm 厚 的 垫 块 自 行 预 制 ) 。 钢 筋 绑 扎 时 采 用 左 右 线 同 步 进 行 , 钢 筋 安 装 好 之 后 , 禁 止 在 上 面 行 走 。 大 跨 度 连 续 梁 梁 缝 两 端 单 元 底 座 板 凹 槽 处 加 强 配 筋 。 钢 筋 加 工 安 装 质 量 符 合 下 表 要 求 。 表 4.3.-1 钢筋加工安装允许偏差表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mm) 1 受力钢筋全长 10 2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3 箍筋内净尺寸 3 4 受力钢筋间距 20 5 分布钢筋间距 20 6 箍筋间距(绑扎骨架) 20 7 弯起点位置 30 8 保护层厚度 +10,-5 9 4.3.2 底座板模板安装 钢 筋 绑 扎 完 之 后 , 经 监 理 工 程 师 验 收 合 格 后 , 安 装 模 板 ; 底 座 板 模 板 分 横 向 模 板 、 纵 向 模 板 及 限 位 凹 槽 模 板 , 安 装 模 板 之 前 先 检 查 模 板 结 构 尺 寸 、 表 面 平 整 度 、 刚 度 、 加 固 支 撑 点 是 否 满 足 施 工 要 求 之 后 , 对 模 板 表 面 进 行 处 理 , 涂 刷 不 影 响 外 观 质 量 的 脱 模 剂 , 开 始 安 装 模 板 , 保 证 模 板 安 装 牢 靠 , 线 性 平 顺 等 要 求 。 考 虑 到 梁 面 不 平 整 的 因 素 , 首 先 计 算 出 底 座 顶 面 标 高 , 在 模 板 上 每 3 5m 标 记 出 高 度 , 模 板 线 形 调 整 到 位 并 固 定 , 模 板 底 与 梁 面 之 间 填 充 砂 浆 。 4.3-2 底座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顶面高程 5 2 宽度 5 3 中线位置 2 4 伸缩缝位置 5 5 限位凹槽位置及长、宽、高程 3 4.3.3 混凝土施工 浇 注 前 , 仔 细 检 查 模 板 是 否 固 定 完 好 , 模 型 底 口 是 否 封 堵 好 。 并 提 前 2 小 时 进 行 洒 水 润 湿 , 但 浇 注 时 不 得 有 明 水 ; 混 凝 土 采 用 拌 合 站 拌 合 , 混 凝 土 采 用 罐 车 运 输 , 汽 车 吊 吊 送 料 斗 入 模 , 局 部 困 难 地 段 采 用 汽 车 泵 泵 送 入 模 ; 无 论 斗 送 还 是 泵 送 砼 坍 落 度 不 得 大 于 160mm。 混 凝 土 振 捣 时 禁 止 对 钢 筋 的 撞 击 。 振 捣 密 实 后 , 对 顶 面 进 行 找 平 , 平 整 度 需 达 到 6mm/4m 的 要 求 。 混 凝 土 浇 筑 时 入 模 温 度 不 低 于 5 ; 也 不 宜 超 过 30 。 当 工 地 最 高 气 温 高 于 30 时 , 应 采 取 夏 期 施 工 措 施 。 试 验 人 员 每 班 次 应 取 检 验 试 件 至 少一组,混 凝 土 浇 筑 采 用 插 入 式 振 动 棒 振 捣 , 严 禁 漏 振 、 欠 振 和 过 振 。 混 凝 土 振 捣 时 , 必 须 从 钢 筋 的 间 隙 插 入 , 尽 量 避 免 碰 触 钢 筋 ; 混 凝 土 施 工 完 成 后 , 应 及 时 收浆抹面和 清 除 限 位 凹 槽 内 杂 物 积 水 , 并 在 限 位 凹 槽 顶 面 加 防 水 覆 盖 材 料 , 防 止 限 位 凹 槽 内 积 水 ; 施 工 完 成 后 , 及 时 进 行 覆 盖 养 护 。 表 4.3-3 底座板施工允许偏差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1 宽度 10mm 2 顶面高程 +0,-10 3 平整度 6mm/4m 凹槽 中线位置 3mm 全站仪 10 两凹槽中心间距 3mm 尺量 横向宽度 5mm 尺量 纵向宽度 5mm 尺量 凹槽高度 0 -5mm 水准仪 4.3.4 混凝土养护和拆模 混凝土浇筑后,应避免与流动水相接触,喷涂养护剂并覆盖土工布、塑 料薄膜和棉被,养护剂在成膜后进行洒水养护,设专人洒水,应保持混凝土处 于润湿状态。 顶面养护剂的喷涂在最后一次抹面后立即进行,侧模拆除后应立即喷涂 养护剂,并保证养护时间满足 7 天要求。 当底座板混凝土达到拆模要求后,开始拆除纵、横向模板,不得影响或 中断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外观,并减少模板破损。 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 当混凝土底座板的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 75%之前,严禁各种车辆在底 座上通行。 4.4 隔离层施工 4.4.1 隔离层铺设 在施工前将下部结构表面包括凹槽内清理干净,隔离层采用 4mm 厚聚丙 烯土工布,聚丙烯土工布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 在桥面上放样出单侧轨道板两侧各加 20cm 的边缘线,用红笔画出标记, 将幅宽 2.8m 的土工布纵向铺设在整孔梁上,根据限位凹槽位置,使用 4m 检尺 靠近凹槽上边缘,顺检尺在土工布上作出标记(此前应分出土工布的中线), 做完凹槽标记。 土工布接缝与轨道方向垂直,采用对接方式并用胶带粘贴,不能出现折 叠和重叠。 凹槽顶面土工布预先按照凹槽尺寸进行裁剪并平铺,四周使用胶带粘贴, 土工布铺设完成后表面要平整,无弯曲折皱现象。安装垫板和泡沫板时用胶带 一起固定密封。 凹槽处土工布铺设后加强保护,防止破损和污染。 11 表 4.4-1 聚丙烯土工布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名称 单位 标准值 单位面积质量 g/m2 70030 厚度 mm 4.00.2 纵横向断裂强力 KN/m 48 幅宽偏差 -0.5 断裂延伸率 % 纵横向 7020 撕破强力 KN 纵横向0.9 CBR 顶破强力 KN 9.0 4.4.2 安装弹性垫板及泡沫板 根据设计在限位凹槽周围安装橡胶垫板和泡沫板,橡胶垫板分承载垫板 (A 型)和非承载垫板(B 型)两种,弹性垫板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 a.承载垫板(A 型):主要用于传递水平荷载,其外形尺寸为: (880608)mm。 b.非承载垫板(B 型):不承受荷载,其外形尺寸为:(600608)mm。 c.垫板边条:不承受荷载,采用泡沫板加工而成。 安装时使其与凹槽周边的混凝土密贴,不得有鼓泡、脱离现象、并用胶 带封闭所有间隙。 表 4.4-2 弹性垫板材料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名称 单位 标准值 邵氏硬度 度/HA 805 抗拉强度 MPA 12 扯断伸长率 % 250 撕裂强度 N/mm 30 压缩永久变形 % 30 耐碱性 % 5 阿克隆磨耗 Cm3/1.6Km 0.6 12 脆性温度 -30 抗拉强度 MPA 10 扯断伸长率 % 200 热空气老 化 (7d、10 0) 硬度变化 度/HA 8 4.5 道床板施工 4.5.1 双块式轨枕现场存放及验收 双块式轨枕一般以堆垛的形式运送到施工现场,一垛轨枕高 6 层,每层 5 根轨枕,层间以及每垛下部需要放置 10cm10cm 的垫木。轨枕运输到现场后, 轨枕垛间距 15d(d 为枕间距,如 d=650mm 则剁间距为 9.75m) 。轨枕垛之间 最小间距不得小于 0.5m。 轨枕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在轨枕卸车前,由施工单位质量检测人员检验轨 枕垛,检验项目包括:表面损坏情况、混凝土表面裂缝、钢筋变形、钢筋突出 长度。有质量缺陷的轨枕必须标记并从轨枕垛中取出,严禁应用于工程中。如 果单个轨枕垛中的一定数量的轨枕都存在质量缺陷,施工单位将不接受该垛轨 枕并将其退还给轨枕生产厂。对单个轨枕外观不合格,有破损的或者明显伤痕 的,应在其端部竖面用黄漆标注,不得使用,轨枕埋入前,用钢丝刷刷掉轨枕 桁架钢筋上防锈灰浆,以提高握裹力。轨枕外观质量符合下表要求: 表 4.5-1 轨枕外观质量验收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检验标准及允许偏差 1 预埋套管内 不允许堵塞 2 承轨台表面 不允许有长度10mm、深度2mm 的气孔、粘皮、麻面等缺陷 3 挡肩宽度范围内的表面 不允许有长度10mm、深度2mm 的缺陷 4 其它部位表面 不允许有长度50mm、深度5mm 的气孔、粘皮、麻面等缺陷 5 表面裂纹 不得有肉眼可见裂纹 6 周边棱角破损长度 50mm 7 轨枕桁架钢筋锈蚀 不允许生锈(入库时均匀涂刷水泥浆防锈) 4.5.2 道床工作面清理、施工放样 清除底座板和土工布表面的浮渣,灰尘及杂物。根据梁缝宽度计算和调整 轨枕间距,标记梁端轨枕位置,根据单元底座板中线位置弹出轨枕边缘线,偏 13 差不超过 2mm。 4.5.3 道床板底层钢筋布设 以 6400mm 标准道床板为例,先将限位凹槽中的纵向 6 根 N3(HRB335- 12)按照凹槽中心位置对称铺设,再将限位凹槽中的横向 6 根 N5(HRB335- 12) 、2 根 N4(HRB335-12)按照凹槽中心位置对称铺设在 N3 钢筋之上。限 位凹槽中的钢筋净保护层按照 35mm 控制。随后将 10 根 N2(HRB335-20)道 床板纵向钢筋以轨道中线对称进行铺设。在 N2 钢筋上面沿中线对称铺设 30 根 N1(HRB335-16)钢筋,在每个底层纵横钢筋交点处安设钢筋绝缘卡。绑扎底 层钢筋时不得损害土工布隔离层,如果损坏必须进行修补。钢筋加工安装偏差 符合下表要求。 表 4.5-2 钢筋加工安装允许偏差表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mm) 1 受力钢筋全长 10 2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3 箍筋内净尺寸 3 4 受力钢筋间距 20 5 分布钢筋间距 20 6 箍筋间距(绑扎骨架) 20 7 弯起点位置 30 8 保护层厚度 +10,0 4.5.4 轨排验收 轨排框架由工厂制造,其主要部件有托梁、定位夹板、楔形夹板、调整夹 板、双块式轨枕定位标、中心标、螺柱支腿和轨向锁定器等。螺柱支腿进行轨 道排架高低、水平的调整,轨向锁定器进行轨道排架的横向调整和固定。轨排 框架检查验收技术要求如下表。 表 4.5-3 轨排框架检查验收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技术要求 检查方法 1 轨距 14350.5 万能道尺检查 钢轨直线度 0.5mm/m 平整度尺检查 钢轨平面度 0.5mm/m 扭曲尺检查2 钢轨高度 0.3mm 水准仪检查 14 中心标必须以 两钢轨对称偏 差 0.2mm 直尺检查 4.5.5 散枕及轨排安装 散枕采用吊车配合人工散枕法,首先用吊车将轨枕吊放至桥面处,人工抬 放轨枕至道床板上,将轨枕根据在土工布上标记点均匀布置轨枕,梁段标准轨 枕间距为 650,纳楞沟大桥(两联) 、三塘沟大桥连续梁梁缝处轨枕间距标准 值分别为 609、602、621。对轨枕表面进行处理。检查调整轨枕块位置, 并弹线将一侧的螺栓孔布成一条线,偏差小于 5mm。按照轨排位置依次布设, 根据测设的底座板轨道中心点位,辅助弹线,用 3T 龙门吊使轨排框架准确就位。 高程误差控制在-10mm,0、中线10mm。在轨排框架落至道床板前,给螺栓支腿 加套 PVC 管,轨缝利用相邻的两轨排轨枕间距允许范围进行调整。轨缝控制在 510 mm,钢轨接头要平顺,不得有错牙或错台。将轨排架扣件螺栓孔位置与 轨枕上螺栓孔位置对齐,平稳、缓慢的将排架放置在轨枕上。复查轨枕位置并 上紧扣件,安装扣件采用液压扳手,扭矩控制在 150170Nm 范围内。 表 4.5-4 轨排组装检查验收标准 4.5.6 轨排粗调 本工程轨排粗调采用全站仪,道尺完成轨排初步调整。调整原则为先中线 后高程,高程误差宁低勿高,中线误差越小越好。 表 4.5-5 轨排粗调检查验收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轨排轨顶标高 -50 检查记录 2 轨道至设计中线位置 5 检查记录 全站仪采用自由设站法定位,设站时至少观测附近 4 对 CP点,全站仪测 设轨道中线、高程误差,并使用螺柱支腿等轨排架横向、纵向调整机构完成轨 排粗调整。轨排粗调完成后,相邻两排架间采用夹板联接。 4.5.7 道床板上层钢筋绑扎、接地焊接 序号 检查项目 检验标准 检验方法 1 螺栓拧紧扭矩 150170Nm 扭矩扳手 2 轨枕间距 5mm 轨检尺 15 4.5.7.1 钢筋绑扎 轨排粗调完成后,按照设计要求绑扎道床板顶层钢筋。以 6400mm 道床板为 例,先将 9 根 N1(HRB335-20)道床板纵向钢筋以轨道中线对称进行铺设在 双块式轨枕桁架钢筋上,在纵向钢筋交叉点处位置安装上绝缘卡,等整根钢筋 绝缘卡安装完毕后,将钢筋抬起并通过绝缘卡卡在轨枕桁架钢筋上,然后再在 桁架钢筋交叉点处安装绝缘卡。 在 N1 钢筋上面沿中线对称铺设 26 根 N2(HRB335-16)钢筋,对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及轨枕桁架上层钢筋交叉处以 及上层纵向钢筋搭接范围的搭接点按设计要求设置绝缘卡,用尼龙自锁带绑扎。 绑扎过程中不得扰动粗调过的轨排;道床板内上层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40mm,允许偏差+10,0mm。 4.5.7.2 接地焊接 钢筋绑扎完毕后,用电焊机将每块道床板顶层最两边和中间共三根纵向钢 筋和任一根 HRB335-16 横向钢筋采用 L 型钢筋焊接。纵横向接地钢筋采用单 面焊接长度不小于 200mm,双面焊接长度不小于 100mm,焊接厚度至少 4mm。接 地端子的焊接应在轨道精调完成后进行,端子表面应加保护膜,焊接时应保证 其与模板密贴,并保证接地端子不受污染。 4.5.7.3 钢筋绝缘检测 道床板钢筋绑扎并焊接完成后,应进行绝缘性能测试,检测采用欧姆表。 非接地钢筋中,任意两根钢筋的电阻值不小于 2M。钢筋绝缘检测时必须有专 人按照实测数据进行填写绝缘测试记录表。 表 4.5-6 钢筋加工安装允许偏差表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mm) 1 受力钢筋全长 10 2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3 箍筋内净尺寸 3 4 受力钢筋间距 20 5 分布钢筋间距 20 6 箍筋间距(绑扎骨架) 20 7 弯起点位置 30 8 保护层厚度 +10,0 4.5.8 道床板模板安装 16 本工序主要作业内容包括:模板抽检及设备就位;安装横向模板;安装纵 向模板,横向模板和纵向模板连接。 道床板模板分横向模板、纵向模板。横向模板设计总长度为 2800mm,纵向 模板长度分 4000mm、4600mm 两种类型,模板包边底座板混凝+100mm。 道床板模板安装加固模板安装前应先进行以下检查工作:模板平整度;模 板清洗情况;脱模剂涂刷情况;更换损坏或弯折的模板,不满足技术要求的模 板不能进行安装使用。模板安装过程中为了不影响粗调完毕的轨排精度,尽量 避免人为因素造成模板与粗调完毕的轨排之间的碰撞;模板进场进行抽检标准 见下表。 表 4.5.7 模板质量进场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检验标准 检测方法 1 纵向模板垂直度 2mm 尺量 2 纵向模板位置 2mm 尺量 3 表面平整度 1mm/2m2mm/5m3mm/12m 用直尺、塞规 4 横向模板拼缝错台量 0.5 mm 游标卡尺 5 横向模板拼缝间隙 1 mm 拉线和尺量 6 模板长度 10 mm 卷尺 7 模板高度 3mm 直尺 横向模板在横向断缝处使用,位置与底座板横向位置重合长度为 2800 mm,在轨排粗调完毕后,安装横向模板,横向模板提前存放在所需位置的线路 中间位置,横向模板由 3 块拼接组成,人工配合龙门吊安装。先安装中间块, 最后安装两边块。相邻模板间法兰连接、拼接严密。横向模板两端位置参考纵 向模板边线,安装误差为 2mm。 纵向模板长度与底座板模板长度相同,纵向模板提前存放在线路道床板边 线的两侧,龙门吊将模板吊起,人工辅助配合将模板吊到已经做好的底座板边 沿处,模板就位后,纵向模板底部铺设隔离土工布,保证模板边沿与底座板混 凝土密贴,并包住底座板混凝土 100 mm,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漏浆。相邻的两块 模板用螺栓连接,螺栓连接时一定要保证相邻两块模板之间不出现错台,并在 两模板连接面处贴双面胶或胶条,以防止模板间出现缝隙漏浆。纵向模板安装 17 到位后,将纵向模板与支撑系统连接,模板内侧用墨线标示道床板顶面线。纵 向模板安装精度宽度5 mm、中线位置 2 mm、顶面高程不低于混凝土顶面高程。 纵向模板安装完毕后,再将横向模板和纵向模板进行法兰连接,让纵向模 板和横向模板密贴,道床板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检查验收签认。 表 4.5-9 道床板模板安装检查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备注 1 顶面高程 5 2 宽度 5 3 中线位置 2 均为模板内侧面 的允许偏差 4.5.9 轨道精调 本工序的主要内容:全站仪设站;测量轨道数据;调整轨道中线;调整高 程及稳定轨排。 4.5.9.1 全站仪设站 全站仪观测 4 对连续的 CP点,自动平差、计算确定设站位置。如偏差大 于 2mm 时,应重新设站。改变测站位置后,必须至少交叉观测后方利用过的 4 个 CP点,并复测至少已完成精调的一组轨排。全站仪设站示意图。 图 4.5-11 全站设站示意 4.5.9.2 测量轨道数据 检轨小车放置于轨道上,安装棱镜。全站仪测量轨道状态测量仪顶端棱镜, 小车自动测量轨距、超高、水平位置等,接收观测数据,通过配套软件,计算 轨道平面位置、水平、超高、轨距等数据,将误差值迅速反馈到轨道状态测量 仪的电脑显示屏幕上,指导轨道调整。 1 3 42 58 7 6 控制点 CP 全站仪设站 点 P 18 4.5.9.3 调整轨道中线 采用双头调节扳手,调整轨道中线,双头调节扳手联组工作,一般 25 根 为一组,左右同时调整轨向锁定器。 4.5.9.4 调整轨道高程 用普通六角螺帽扳手,旋转竖向螺杆,调整轨道水平、超高。调整螺杆时 要缓慢进行,每旋转 90其高程变化 1mm,调整后用手检查螺杆是否受力,如 未受力则调整附近的螺杆。高程调整完成后对轨道进行检查验收,验收标准如 下表。 表 4.5-10 轨道检查验收标准 4.5.9.5 顺接过渡 前一站调整完成后,下一站调整时需重叠上一站调整过的 8 至 10 根轨枕。 过渡段从顺接后第一个轨排架开始,每枕的数据递减值宜小于 0.2mm,直到绝 对偏差约为零为止。 轨道调整完成后,通过轨向锁定器对轨道排架进行固定。如果轨排受到外 部扰动,或放置时间过长,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 15时,必须重新检查或调整。 4.5.10 道床板混凝土施工 本工序的主要内容包括:准备工作;检查和确认轨排复测结果;混凝土输 送;混凝土浇筑;抹面及清洗;施工缝的处理;混凝土养护。 4.5.10.1 准备工作 清理浇筑面上的杂物,在浇筑前 2 小时内需喷水湿润底座板上面中间隔离 层及轨枕底部,浇筑前用防护罩覆盖轨枕、扣件、隔离套是否装好。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轨面高程 2 2 轨道中线 2 3 线间距 +5,0 专用测量仪器 4 轨距 1,变化率不得大于 1/1500 轨检尺 5 水平 2 轨检尺 6 轨向 2/10m 弦 轨检尺 7 高低 2/10m 弦 轨检尺 8 扭曲 2 19 4.5.10.2 检查和确认轨排复测结果 浇筑混凝土前,如果轨道放置时间过长(超过 12h)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 15,或受到外部条件影响,必须重新检查或调整。 4.5.10.3 混凝土输送 利用混凝土运输车将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后,检测每车混凝土的坍落度、 含气量及温度等指标,合格后优先选用斗送入模,困难地段利用汽车泵直接泵 送混凝土入模。 4.5.10.4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输送到施工现场,试验员必须在现场对混凝土的塌落度(不大于 160mm)、入模温度(5-30) 、含气量(不小于%) 进行测试,符合要求后方可进 行浇筑。 斗送入模按“ 之” 字形路线来回灌注,并对道岔钢轨部件、垫板、滑床垫板、 扣件等进行防护,泵送混凝土时,橡胶泵管口应在轨排上方且下料方向基本垂 直轨排。通过移动下料软管控制混凝土下料高度。混凝土浇筑需 1 个轨枕间距 接 1 个轨枕间距单向连续浇筑,让混凝土从轨枕块下漫流至前一格。当混凝土 量略高于设计标高后,前移到下一格进行浇筑。 4.5.10.5 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振捣时,不能碰触轨排框架及轨排加固设施,应从道床板轨枕四周 及桁架钢筋空隙插入,以快插慢拔的方式进行振捣,第一遍振捣间距(50 型振 捣棒)控制在 60cm 左右,振捣过程中发现混凝土表面不再有明显气泡溢出, 且表面平整泛浆,再开始振捣下一个点,第二遍振捣采用 30 型振捣棒,沿轨枕 四周补充振捣,并采用斜插方式防止轨枕脱空。 图 4.5-16 振捣工艺要求 20 4.5.10.5 抹面及清洗 表层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道床板面表设置 外向 0.7%的单面坡。收面具体方法为利用平整的刮杠安放在两根轨枕顶面(刮 杠底面与轨枕顶面必须清理干净) ,在道床板收面的位置利用技术人员反算的各 点高度,一个断面 5 各点,道床板两侧、两轨顶下方、轨道中心线下方(轨顶 到混凝土设计顶面) ,根据五个点的反算高度利用直尺边量测边收面的方法进行。 混凝土入模振捣后半小时内用木抹完成粗平,1 小时后再用钢抹抹平。为防止 混凝土表面失水产生细小裂纹,在混凝土入模 3 小时后进行第 3 次抹面压光, 抹面时严禁洒水润面,并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的质量。抹面过程中要 注意加强对框架、钢轨下方、轨枕四周等部位的收面。抹面完成后及时对钢轨、 轨枕和扣件表面清理,防止污染。 4.5.10.6 混凝土养护 道床板混凝土采用喷涂养护液养护+覆盖土工布、塑料薄膜养护;养护剂的 喷涂在最后一次抹面后立即进行,喷涂和滚涂相结合的方式,并加强轨枕四周 养护;侧模在拆除后应立即喷涂养护剂,同时养护剂在成膜前严禁与水接触。 混凝土浇筑后 4h 螺杆放松 1/41/2 圈,提松横向模板和施工缝模板,扣 件全部松开,释放轨道在施工过程中由温度和徐变引起的变形。操作时不要扰 动轨排。 表 4.5-11 混凝土道床板外形尺寸检查表 (施工单位 20m 检查一处) 序号 检查项目 检验标准 1 顶面宽度 10mm 2 道床板顶面与承轨台面相对高差 5mm 3 中线位置 2mm 4 平整度 3mm/1m 混凝土表面必须密实,平整,颜色均匀,不得有露筋,蜂窝,孔洞,疏松, 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 表 4.5-12 混凝土湿养护的最低期限 湿度50%无风,无阳光直射 湿度50%,有风,或阳光直 射混凝土 类型 水胶比 日平均气温 t() 潮湿养护期限 (d) 日平均气温 t() 潮湿养护期 限(d) 21 掺有矿 物掺合 料 0.45 5t10 10t20 20t 14 10 7 5t10 10t20 20t 21 14 10 4.5.10.7 数据采集 在浇筑混凝土后框架拆除后,并且无太阳直射和温度变化不大的环境条件 下,安装长轨并按要求扭矩紧好扣件,然后精调小车采集每一个轨枕处的数据。 不论结果是否超标都必须采集每一个轨枕处的数据,对不合格点,及时做好标 记,为以后更换扣件提供可靠数据。 4.5.10.8 作业注意事项 浇筑混凝土期间应全天监测环境温度、轨道温度,绘制温度曲线,使混凝 土浇筑能在气温变化范围较小的时间段下进行。混凝土终凝后或白天出太阳前 及时覆盖工具轨及道床板混凝土,防止温度升高及失水过快而产生裂缝。混凝 土终凝后必须用麻布覆盖并洒水养护保持湿润,时间不小于 10 天。混凝土浇筑 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如质量检查人员,技术员,工长等要全过程跟班管理, 同时安排电工,模板工,钢筋工随时检查,排除故障和隐患。混凝土浇筑施工 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如:施工过程中突然停电,突然下雨,机械故障,交 通阻塞安全事故等紧急情况出现时,必须有相应的处理措施,防止混凝土浇筑 过程中中断或受影响。混凝土终凝后,适时进行竣工测量,检查轨道各项数据 是否满足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钢轨、扣件拆除后及时清理水泥浆等污染 物,保持轨枕、钢轨及扣件清洁。模板必须在保证混凝土表面不碰伤的情况下 才能拆除。 4.5.10.9 模板、轨排框架拆除及水泥砂浆填塞螺杆孔洞 本工序作业主要内容包括:拆除纵向、横向模板及轨排框架;清洗及倒运 纵向、横向模板;解开全部工具轨扣件,清洗扣件,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拆 除扣件;高强度无收缩砂浆封堵螺杆孔洞。 4.5.10.10 纵横向模板拆除 道床板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 5MPa 后,先将纵横向模板连接和横向模板连接 以及与地面或其它建筑物的连接松开,然后人工使用撬棍配合龙门吊进行纵向 模板的拆除,依次逐块拆除、清洗、涂油,将各种型号模板等分别归类、集中。 拆除时尽量避免人为因素造成道床板混凝土的损坏。 22 纵向模板拆除完毕的地段即可拆除横向模板,横向模板通过龙门吊和人工 配合拆除完毕后,拆除模板横向固定钢条,拆除完毕后,立即进行清理和涂刷 隔离剂的工作分类储存。 模板在拆除、吊装、清理和存放过程中避免野蛮施工,造成模板的变形或 损坏等不可使用的现象。清理完毕的横向模板、纵向模板连接螺栓、纵横向模 板连接器等应分类放入材料存放筐内,以便运输和防止丢失。 4.5.10.11 轨排框架拆除 顺序旋升螺柱支腿 12 mm,松开单元轨的全部扣件,并取下进行清理, 扣件重新安装。扣件取下后,用龙门吊吊装排架运至轨排组装区清理待用,进 入下一循环施工。 4.5.10.12 水泥砂浆填塞螺杆孔洞 调整轴螺杆孔洞内的波纹管或 PVC 管等隔离材料清理干净,人工用 M40 高 强度无收缩水泥砂浆将调整轴螺杆在混凝土中形成的孔洞进行封堵密实,并将 表面抹平,必须保证孔洞内无积水、杂物等。经咨询设计院,灌注高强度无收 缩砂浆可以使用箱梁架设支座砂浆料。其技术指标:28 天抗压强度不小于 50Mpa,弹性模量不小于 30Gpa,2 小时抗压强度不小于 20Mpa,24 小时抗折强 度不小于 10Mpa,浆体水灰比不大于 0.34,且不得泌水,流动度不小于 320mm,56 天抗压强度不小于 50Mpa,30 分钟流动度不应小于 240mm;标准养护 条件下浆体自由膨胀率为 0.020.1%。该 M40 高强度无收缩水泥砂浆配合比由 指挥部中心试验室试配,报监理总站审批后使用。 五、劳动力组织 劳动力组织见表 6-1。 表 5-1 单个工作面作业人员配备表 序号 班组名称 工作内容 人员配置 1 钢筋班 铺设土工布、散枕、绑扎钢筋 20 2 框架班 倒运安放框架、粗调、精调 18 3 模板班 安装、倒运和拆卸模板 15 4 混凝土班 浇筑砼、收面 21 23 5 杂工班 回填螺杆孔、养生、清理工作面等 6 六、材料配置 材料应提前做好计划,并提前组织运输至现场。每公里材料计划如表 7- 1。 表 6-1 双线每公里材料用量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工程数量 备注 1 轨枕 根 3080 兰乌二线通(轨) 01 2 扣件 套 6160 Vossloh300 3 道床混凝土 m3 1441 C40 4 绝缘卡 个 29400 按单根钢筋 12m 计 5 钢筋 吨 187 HRB335 6 绝缘端子 个 22 不锈钢 7 不锈钢连接线 m 24.2 截面面积 200mm2 七、主要机具设备配置 无砟道床主要机具设备配置见表 8-1。 表 7-1 轨排框架法施工主要机具设备(单工作面) 序 号 机具设备名称 规格或型号 单 位 数量 备注 1 龙门吊 3t 台 2 吊装轨排框架、拆卸模 板 2 轨道排架 350 型, 6.5m 榀 20 固定轨距、线形的胎具 3 轨道排架 350 型, 6.7m 榀 2 固定轨距、线形的胎具 4 排架吊具 350 型 套 1 配合吊装轨排框架 5 轮胎吊车 10t 辆 1 吊轨枕 6 平板运输车 8t 辆 2 运输钢筋、轨枕 7 插入式振捣器 高频 个 5 捣固混凝土 24 8 混凝土罐车 8m3 辆 4 运输混凝土 9 砼输送泵车 60m3/h 辆 1 10 精调设备 天宝 套 1 轨道测量精确定位 11 万能道尺 把 2 检测、调整轨排 12 欧姆表 ZC25B-4 个 2 测试钢筋电阻绝缘 13 液压扳手 YLB-700-1 台 1 松紧道钉 14 调节螺杆支腿 件 130 调节轨排高度 15 炮车 个 2 运送模板 16 手动内六角扳手 个 2 粗调时松紧道钉 17 轨向锁定器 套 72 调节轨排横向移动 18 道床板模板 m 260 浇筑混凝土 19 弦线 m 30 检验轨道正矢 20 方尺 把 2 调整轨枕垂直度 21 电钻 把 2 桥面植筋 22 起道机 台 2 23 撬棍 把 4 24 砼凿毛机 台 1 25 高压水枪 台 1 26 卸枕装置 套 1 轨枕卸车使用 27 养护水箱 1m3 个 1 28 砼抹子 个 20 29 全站仪 台 1 30 电子数显水准仪 台 1 高程测量 注:机具设备数量应根据日施工长度调整。 八、质量控制与检验 8.1 排架检查制度 8.1.1 首先在有资质和经验的工厂内按照精度要求制作轨排框架,检验、 编号、建档;轨排框架运到施工现场,要按照档案编号逐一检查验收,并当作 25 工装设备进行全过程管理。 8.1.2 在施工先行段中通过使用进一步确认每榀排架的精度状况。 8.1.3 每榀轨排端头钢轨应确保轨底、上口宽度误差不超过 0.2mm。 8.1.4 在精调过程中,测量人员通过观测排架的调整次数,来掌握其变形 情况,若出现三次精调但精度状况都比较差的时候,则对该排架进一步检查整 修。 8.1.5 框架开槽与钢轨底面相接处,应采用角钢焊接加强。 8.1.6 排架使用 10 个循环时,需要进行综合检查和分析,判断其变形情况。 8.2 其他控制要点 8.2.1 施工前根据质量控制需要设置检测机构,并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 所有检测设备必须在使用前校验并鉴定。 8.2.2 CPIII 控制网及高精度的定位测量方法与以往的铁路建设测量理念 不同,需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测量仪器的选用、测量方法的掌握和数据结果 的综合评判等。 8.2.3 全站仪和轨道检测小车不仅要定期检校,而且在每工班前要进行检查、 确认是否自动补偿。 8.2.4 曲线段精调时,设站精度应相应提高标准;每站调整的有效长度减小 为 40m 以内;轨排调整后固定措施需加强。 8.2.5 为保证测量精度和相互校核,上一循环的最后一榀轨道排架暂不拆除、 与下一循环的轨道排架顺联和固定。 8.2.6 当作业环境恶劣的情况下,要采取防护测量仪器、减少测段长度和 选择测量时间等措施来提高测量精度。 8.2.7 精调好轨道后,尽早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前,如果轨道放置时 间超过 12 小时,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 15,或受到外部条件影响,必须检查 确定是否需要重新调整。 8.2.8 禁止使用钢丝绳直接吊运轨道组合排架。 8.2.9 在拆除时轨道排架必须仔细检查锚固螺栓是否全部拆除,确认所有 扣件松开后方可起吊。 26 8.2.10 装车前应检查轨枕表面有无缺棱掉块及裂缝,钢筋桁架有无变形, 轨枕面是否扭曲,螺栓孔是否堵塞等。 8.2.11 使用专用吊具装卸轨枕,不得用绳索直接起吊。 8.2.12 两轨枕垛间距不小于 0.5m。 8.2.13 轨底面距离框架底面不宜超过 4cm。 8.2.14 三塘沟大桥、纳塄沟大桥桥长范围内均使用小阻力弹条,型号为 SKL B15 型弹条(直径 13 蓝色) 。 九、安全环保要求 9.1 安全要求 9.1.1 测量时全站仪旁应有人看护,防止施工人员将仪器碰倒或被风吹倒。 精调作业时,要派专人看护 CP棱镜,防止人为或机械损坏。 9.1.2 装卸轨枕时地面应平整、坚实,防止轨枕倾倒。 9.1.3 存放模板时,应成对并稳固地放置在平整的地方,防止模板倾倒。 9.1.4 施工用电应有专人检查防护,电线外皮不能破损,并安装漏电保持 器。电工必须持电气作业许可证上岗。 9.1.5 吊装作业时,应有专人进行指挥,要经常检查钢丝绳、吊钩、夹具 等的安全状况,吊臂下及吊装范围内严禁站人。拆装、起吊轨排框架时,必须 使用专用吊具并平稳操作,防止轨排框架变形和轨枕损坏。吊装时应防止损坏 上部的接触网线。 9.1.6 拆除横向模板时,防止模板和破碎的混凝土块弹出伤人。 9.1.7 轨排框架、模板及散件装运时,要摆放整齐并采取固定措施,防止 发生滑落损伤事故。当轨排框架采用多层输送时,中间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 轨面损伤影响测量精度。 9.1.8 专用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操作并定期保养设备。 9.1.9 道床板施工区域内各种车辆应限速行驶,并严禁超车。 9.1.10 固定纵模用的短钢筋头要及时清理或防护好,以免扎破车辆轮胎。 9.1.11 夜间施工时应保证照明亮度,防止损伤人员及设备。 9.1.12 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防止高空坠物伤人。 27 9.1.13 起重运输车作业时,严禁液压支腿直接支承在已完工的道床板上。 9.2 环保要求 9.2.1 废弃混凝土及水泥浆液必须按照规定集中统一处理,严禁随意排放 污染环境。 9.2.2 施工作业时要对所有生活和生产废水经过过滤、沉淀后集中处理。 施工营地设置集中垃圾收集地,设专人管理,经无害化处理后排放,定期填埋, 严禁就地焚烧。对营地生活垃圾(包括施工废弃物)集中装运至指定垃圾处理 场处理。对不能处理的垃圾拉到设有处理设施的厂处理。 9.2.3 严格按照使用要求检修和保养发动机,使用合格的燃料油,以提高 发动机的燃烧和工作质量,减少发动机废气对环境的污染。 9.2.4 经常检查各种油液管路和接头,发现泄露、渗漏及时更换或维修。 对擦洗机械后的油液和更换下来的废润滑油、废液压油分类回收,利用。 9.2.5 为减少噪音污染,机械设备配备低噪音发动机或发电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