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发挥高中语文教材优势,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汇编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26851069 上传时间:2021-08-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发挥高中语文教材优势,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版发挥高中语文教材优势,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版发挥高中语文教材优势,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发挥高中语文教材优势,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汇编 摘要:在新课程发展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优秀品格和道德素养,渗透人文精神,挖掘高中生自我形成科学三观的潜力,利用语文教材的优势和特点,培养出有内涵、有修养的新时代高中生。语文教师需要立足当下,关注学生的心理和行动,使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其身心素质向正向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材;高中生;三观;教材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培养高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对高中生*发展之路有着很大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青春期的懵懂,如果不能拥有正确的三观,很容易使其误入歧途。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在很多课程中都能渗透出对学生的三观教育,语文教材中渗透着德育知识,语文课文中体现的旷达情感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熏陶着高中生,使高中生能够更好的认清现实,认识自己,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和生活方式。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发挥出主导引领的作用,利用语文教材进行德育教育,自我培养品行,增强学识,给高中生树立榜样,让高中生知道三观对于自身发展的用处。本文通过分析培树三观的重要性,进而阐述培树三观的有效策略。 1.培养高中生三观的重要性 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在培育学生三观方面具有比其他学科很大的优越性,它承载着优良的传统和历史文化,是对高中生进行三观教育的主要阵地。三观决定着每个人的价值追求、思想格局、道德水准等,培养高中生的三观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高中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三观架构,才能够成为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有用之才,因此科学培树高中生的三观势在必行。高中语文教师要将培树三观和语文教学相结合,本着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开展各类教育活动,激发高中生的聪明才智,加强高中生的全面素质建设。 2.培树高中生三观的有效策略 2.1挖掘历史典故内涵,增强道德观念。历史典故中刻画了形象的人物和真挚的情感,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历史典故的内涵,向高中生渗透典故的思想,从而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为培树三观奠定基础。比如讲人教版高中语文短歌行,语文教师为学生播放*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的视频片段,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曹操。在诗歌中曹操运用了“青青子衿”、“呦呦鹿鸣,食野之萍”、“周公吐哺”等典故,抒发对时光易逝的感叹和建功立业的宏图大志。语文教师可利用典故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珍惜时间,为自己*梦想去努力拼搏。 2.2发挥成语故事特点,加强思想培育。成语故事具有短小但趣味性、故事性强,内容充实具体有针对性,涉面广且形式多样,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具有很大的思想教育价值。高中语文教师要发挥成语故事的特点,扩展学生的认知思路,通过成语故事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培育,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比如讲解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负荆请罪”这个成语,它讲述了廉颇向蔺相如请罪的故事,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成语故事视频,让学生明白做人要和气,做了错事要自觉去向人坦诚认错、真心致歉,这样才能体现出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践行文化的举措。再比如讲劝学,学生学到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就被广泛的应用于作文之中,语文教师可向高中生详细介绍成语的汉语,让学生知道一直坚持不懈终会取得成功。 2.3借助长篇小说优势,增强人文素养。高中语文教材中很多小说选段都是名家名篇,往往通过小说描写会反映出社会现实,作者深刻的洞察与剖析,对学生们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长篇小说风格多变,韵味隽永,有利于增强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和世界观。比如讲人教版高中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所写的“套子”其实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就是一批人还在守着旧的社会制度,反对新生思想的萌发。语文教师可带领学生学习这篇小说高超的讽刺艺术和细节描写的技巧,提升语文素养。然后要求高中生思考文章主题,分析矛盾冲突,并联系实际进行拓展,让学生懂得因循守旧的危害性和勇于创新的重要性,要有一种时代的责任感。 2.4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锻炼行为习惯。培养高中生的三观离不开语文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可以發散高中生的思维,启迪高中生的智慧,锻炼高中生的课外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观念。高中语文教师要创新实践活动策略,体现全面性和应用性。比如讲人教版高中语文热爱生命,这篇课文展示了人性的伟大与坚强,有利于高中生认识生命的本质,培养高尚的三观。语文教师讲完课文后,可组织高中生围绕“生命的意义”进行演讲比赛,一方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领悟生命的真谛。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历史、科技博物馆等地方去感受过去那些为美好生活奉献生命的*先烈的勇敢和无畏,启发高中生要珍惜生命,远离危害,做有意义的事,使生命更充实。 3.结语 总而言之,培树科学三观是一个长期的实践探索过程,不是短短几篇文章或几个故事人物就能达到的目标,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既要在课堂上进行渗透,还要在工作生活中以身作则。通过创设情境、换位思考等方式营造氛围,指导高中生重新审视自己的三观,将学生培养成有学识、有修养的真人才。重视高中生的个性化发展,深挖语文课程中切入三观教育的元素,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 参考文献: 1黄汧滢.植人文素养,树正确三观浅析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初探J.文理导航,202x(31). 2顾明波.三观正,情商高,成就好文章J.语文天地,202x(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