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专题三 核心突破四

上传人:xinsh****encai 文档编号:26682912 上传时间:2021-08-12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专题三 核心突破四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五章 专题三 核心突破四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五章 专题三 核心突破四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心突破四精准翻译句子(一)符合“信” “直” “境”,落实得分点第五章专题三 一、翻译基本要求:信、达、雅,重在“信”1.信,就是指译文要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漏译,不随意增减。在平时翻译时,考生做不到“信”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漏译、误译和赘译上。漏译,误译,赘译,就不可能达到“信”这一最基本的翻译标准。掌 握 关 键 能 力 翻译基本能力要求 指出下面译句存在的漏译、误译现象,体会翻译要“信”的要义。(1)原句: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译句:我没有从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比不上汉王!漏译、误译之处:_边练边悟1漏译了“遽”字,“遽”是“就”的意思。答案 (2)原句: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译句:耕种的人,不再出力;使用的人,不再计算支出与收入。漏译、误译之处:_ 漏译了“督”字。“督”,督促,在这里是“被督促”的意思。误译了“计其出入”,应译为“根据收入确定支出”。答案 2.达,就是指译文要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为此,一些特殊句式需要译成现代汉语句式,适当增加一些词语使语意更流畅,不得出现病句。硬译是不“达”的典型表现,翻译固然需要字字句句对应,但也要临场变通、灵活处理,尤其对那些难理解而靠推断的词语,不能强行翻译。 指出下面译句存在的不“达”现象,体会翻译要“达”的要义。(1)原句: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译句:(王尧臣)对待别人全都真诚,没有虚假掩饰,善于识人,常常称道别人,推荐人成为当时名臣的很多。不“达”之处:_边练边悟2 译句“推荐人成为当时名臣的很多”结构混乱,应在“推荐”后加“的”字。答案 (2)原句: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译句:母亲回来后,只见女儿靠着院中的树睡觉,不再怀疑了。不“达”之处:_ 原句中“不之虑”是个宾语前置句,“之”是动词“虑”的宾语。译句未译出这个句式特点,既丢掉了得分点,又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文言文中特殊句式须转换成现代汉语句式,这是“达”的要求。 答案 3.雅,是翻译较高层次的要求。在考试中一般不做要求。二、翻译基本原则:直译加意译,重在“直译”直译和意译是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直译,就是严格按照原文的词句进行翻译,有一词一句便译一词一句(个别失去实在意义的虚词除外),而且词句的次序也不能变动。直译要“一对一”地进行翻译,要竭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所谓“重在直译 ”,就是能够直译的词句,要尽量直译。 意译,是指按照原文的大意灵活变通地进行翻译。意译不拘泥于原文词句,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可以采用与原文差异较大的表达方法。所谓“直译加意译”,就是适当采用意译的方法。由于文言文句式灵活,省略句、倒装句较多,而且词类经常活用,有时直译会使句子不通顺或表意不够明确。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能被原文束缚住,不能机械地采用直译,而应采用意译,使句子语气顺畅,意思明确。意译,多用于一词或短语的翻译。 3.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原则。(1)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译文:_边练边悟 只因为祖母刘氏的生命就像太阳将要落山一样,气息微弱,生命垂危,随时都可能死亡。答案解析“日薄西山”是比喻,需要译出比喻特点,意译;“朝不虑夕”要意译其义。解析 (2)衡下车,治威严。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译文:_ 张衡一上任就治理严厉。 上任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退职回家。 答案解析“下车” “视事”是专用语,需意译;“乞骸骨”是退休的委婉说法,需意译。解析(3)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译文:_然而您却害怕、躲避他,怕得太过分了。解析“畏匿”是两个词,须直译;“恐惧” “殊甚”皆是同义复词,不必逐一翻译。 (4)臣自非经过其地,则虽久处官曹,日理章疏,犹不得其详,况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译文:_ 我假如不是经过那些地方,那么,尽管久居官署,每天处理公文,尚且不能了解详情,何况陛下深居皇宫禁地呢? 答案解析“九重之上”不能直译为“高高的天上”,应意译为“皇宫禁地”。解析 4.翻译中需要意译的多是使用固定词语及修辞手法(比喻、互文、用典、借代、委婉)的地方。翻译下列句子,体会意译的特点。(1)纵一苇之所如。译文:_任凭小船随意漂荡。 答案解析“一苇”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须把本体翻译出来。解析 (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译文:_ 臣活着应当不惜牺牲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像结草老人那样报答您的大恩。 答案解析“结草”是用典,应把典故意思翻译出来。解析(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译文:_燕、赵、韩、魏、齐、楚六国所积存的金玉珠宝。解析此处用了互文手法,不能直译。 (4)既无伯叔,终鲜兄弟。译文:_既没有伯伯叔叔,也没有哥哥弟弟。 答案解析“无”与“鲜”构成互文,须把“鲜”意译为“没有”。解析(5)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译文:_ 蔺相如于是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愤怒得头发像要顶起帽子。解析“怒发冲冠”用了夸张手法,仍要译出夸张,前面要加上“像要”或“快要”。 三、翻译基本步骤:审题、切分、拟写、复查,重在审出“语境”翻译有四个基本步骤:审题、切分、拟写、复查。最重要的是审题。第一步:审题。说到审题,似乎与翻译不搭界。其实,它也有个审题问题,而且特别重要。翻译的审题有两个要点:(1)审语境。一是审译句的外部语境,即上下文,看译句的上文是何意,下文又是何意,这叫“句不离段”。二是审译句的内部语境,看陈述对象是谁、句子有什么特点等。 (2)审得分点。翻译评分是因点赋分,译出得分点才给分。因此要译好句子,拿到分数,必须知道该题的得分点在哪里,这样翻译才有目标,有着力点。文言译句常见的得分点主要有:关键词语(实词、虚词),重点是实词;特殊句式。审出得分点的方法有:审出关键词语:在翻译题中命题人往往会设置几个关键得分点,这几个关键得分点多数是句中的关键词语。这些关键词语有两类:一类是实词,这是主要的;一类是虚词。实词从词性方面看,指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重点是动词;从知识点方面看,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活用实词、多义实词,重点是古今异义词、活用实词、多义实词。虚词是指考试说明规定的18个虚词,重点是有多种意义、用法的虚词。 审出特殊句式:a.寻标志。一般的特殊句式,都有其语言标志,抓住这些标志,就基本能锁定它。b.联语境。有一些特殊句子,无任何语言标志,如直接判断句、意念被动句、省略句等,这时就需要联系语境来判定其性质。另外,一些有标志词的句子也要联系语境,因为它不一定是特殊句式,如带“见” “于”的句子。第二步:切分。将译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再逐一翻译。切分的好处是能保证字字落实,最能发现句中的与现代汉语形似实异的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以及与现代汉语形似意同的同义复词。 第三步:拟写。拟写过程中要做到“三清” “三不”。“三清”: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不写错别字。第四步:复查。拟写好之后再读一读、查一查,看看得分点是否落实,是否有语病,是否有错别字等。 请按翻译基本步骤完成翻译。乾隆乙未,余过真州,同年沈椒园廉使以所撰同老会序示余。同老者,六老人同庚,为会以聊昆季之欢也。会主为鲍竹溪先生,余心钦迟之,未由修士相见礼。今岁乙卯矣,余小住邗江,先生之子志道以先生行状乞传。余不禁谡然敛袂而起,曰:“有是哉!二十年前思见之人,不可得见;今因交其子得见其事状,是不见先生,犹见先生也。奋吾笔以永其人,旧史官注其奚辞?”边练边悟5 先生讳宜瑗,号景玉,一字竹溪,新安棠樾村人。世为望族,幼习四字书,听人讲解,憬然夙悟。亡何,生母不禄,太公与继妣在堂,家贫甚。先生出贾于外,岁终必冲风雪归,具甘旨为堂上欢。晚年,子志道善经纪,家业渐裕,先生益得行其志。凡有裨于乡党戚里者,赴之若嗜欲之切于身。闻志道业已饶益,而先生俭约如初,犹时时以训词相勖毖。可谓大行不加之君子矣。(选自袁枚鲍竹溪先生传,有删改)注 旧史官:作者的谦称。 (1)奋吾笔以永其人,旧史官其奚辞?第一步:审题审语境:外部语境:_内部语境:_审得分点:关键词语:_特殊句式:_鲍先生的儿子志道向我乞传,我回答:我对鲍先生钦迟已久。 答案陈述对象是“吾”,句式是反问句。奋、永、其(第二个)、辞奚辞(宾语前置句) 第二步:切分答:_第三步:拟写答:_第四步:复查(检查得分点是否落实,是否有语病、错别字等)奋/吾/笔/以/永/其/人,旧史官/其/奚/辞? 答案我将(尽力)秉笔直书来使先生永垂不朽,我怎么会推辞呢? (2)闻志道业已饶益,而先生俭约如初,犹时时以训词相勖毖。第一步:审题审语境:外部语境:_内部语境:_审得分点:关键词语:_特殊句式:_该段叙述鲍先生的品行,尤其是晚年所做的善举。 答案主语是“先生”,句子有三个层次,转折句。业、训词、相、勖、毖无 第二步:切分答:_第三步:拟写答:_第四步:复查(检查得分点是否落实,是否有语病、错别字等) 闻/志道/业/已/饶/益,而/先生/俭/约/如/初,犹/时时/以/训/词/相/勖/毖。(说明:“业”与“已”构成同义复词,也可把“业”理解为“家业”,“已”是“已经”;“俭约”是同义复词。) 答案 听说鲍志道已经生活富足,可是鲍竹溪先生仍然像当初一样节俭,还常常用教导的话勉励、告诫他。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乾隆乙未年间,我经过真州,同榜中举的沈椒园廉使把他写的同老会序给我看。同老,说的是六个老人同岁,大家聚会一起来聊聊兄弟欢聚之情。聚会的主持人是鲍竹溪先生,我内心十分钦佩他,只是未能置备士相见的礼物(只是没有机会实行士相见的礼仪)。今年是乙卯年,我在邗江暂住,鲍先生的儿子志道把先生的行状给我,要求我为先生作传。我不禁肃然,恭敬地整理衣冠起身,说:“有这样的事情!二十年前我想见的人,未能见到;今天因为结交了他的儿子能看到先生的事略,这是不见先生如同见先生一样。我将(尽力)秉笔直书来使先生永垂不朽,我怎么会推辞呢?” 先生名宜瑗,号景玉,一字竹溪,新安县棠樾村人。世代为望族,幼年学习四字书,听人讲解,很快就能领悟。不久,生母去世了,太公和继母健在,家里很贫困。先生出门做生意,年终一定冒着风雪回家,为长辈欢愉准备好美味。先生晚年,儿子鲍志道善于经营,家中产业渐渐丰裕,先生也就能够更好地随自己的意志行事。凡是对同乡亲戚有好处的事,前往做起来就好像是对自己特别有好处的爱好一样。听说鲍志道已经生活富足,可是鲍竹溪先生仍然像当初一样节俭,还常常用教导的话勉励、告诫他。先生可说是品德高尚不能超过的君子啊。 本课结束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91taok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