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26634077 上传时间:2021-08-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阅读教学设计切入方法例谈安徽省淮南市田区十六小 段传艳电话:13956445763地址:安徽省淮南市陈洞路19号十六小学邮箱:790211924好的教学设计最关键的是找准切入点,以点引线,以线带面,简洁、清晰地提起全篇文章和整个教学过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的切入,是老师备课最费神的事情。它常常决定一堂课成功与否、精彩程度。独具匠心的教学切入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驾驭能力以及其创新精神、教学灵感、教学机智;其次要考虑学生这个因素,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来决定,还要吸收最新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当前,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设计切入方式有模式化倾向,常见的有这么几种:1、“喜欢”切入:你喜欢读哪部分就读哪部分,想想为什么喜欢这部分或这些句子?2、“问题”切入: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或者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或者还有什么问题? 3、“感动”切入:读了课文,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让你感动?教无定法。教学切入应该因文而异,应该有个性,应该有创意,即使是同一篇文章的切入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力避模式化倾向。笔者认为好的教学切入要简单、明了,有创新,切中要害,纲举目张,节奏明快,开合自如,一气呵成,轻松愉快地达到教学目标,简而言之就是“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现以自己近年来比较满意的课堂教学设计为案例介绍几种切入方法,抛砖引玉。一、情感切入。这里的“情感”可以是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感,可以是文章中人物的情感,也可以是学生读了文本产生的情感。设计时要找准文章明显的情感线索,从情入手,展开教学。这种切入方法与当前课改“以人为本”的核心相一致,重在对学生情感的熏陶,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如教学登山第二教时时,我提出读书要求:一句一句、一段一段用心读,边读边作标记,看哪些地方让你担心?用感叹号表示,最担心的地方,感叹号就大些。再看哪些地方最让你骄傲?练读,能不能把你的担心或骄傲充分地读出来。学生自读,前后位交流之后,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直奔重点,点拨突破难点。根据学生讨论,形成如下板书:决定走小路敢于挑战困难,初次走小路勇于战胜困难,再次走小路乐于克服困难。再如钓鱼第二教时的教学设计,以“在读书的过程中,你读哪部分最开心,读哪部分最不开心?”这一个问题切入,一直牵住情感线索,使学生的情感一直与主人公一起波动。教学分四步进行: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13小节,感觉最开心的地方多读几遍,交流读后的感受,点拨和引导学生读出钓到大鲈鱼的快乐和惊喜。二、创设情境,分角色朗读49小节,交流,点拨,读出孩子放鱼时痛苦而无奈的心情。三、以“父亲为什么要我把鱼放回到湖里去?他做得对吗?”导入学习课文最后两段,理解“鱼”指什么,想想作者在人生路途中会遇到哪些诱惑?举例说说,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是否也遇到这样的“鱼”?你们是怎么抉择的?四、再读全文时,你觉得读哪里最开心,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从而巧妙地回顾全文,升华情感,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二、课题切入。题目是“文眼”,以题目为切入,巧妙设问,统率全文,突出重点。这种切入方法使用范围很广。如教学飞夺泸定桥,先审题,问:题目中的中心词是什么?再围绕中心词质疑:1、为什么飞?为什么夺?2、怎样飞?怎样夺?3、飞夺的结果怎样?在初读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和梳理脉络之后,便可围绕上述问题研究学习。第一步,研究飞夺的原因。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理解“关键”的意思。第二步,研究怎样“飞”,思考:红军在“飞”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如何克服的?交流时,注意体会“抛”体现出来的神速。第三步,研究怎样“夺”。先理解感悟桥之“险”,再理解夺桥的过程,让学生读、谈自己最受感动的句段。第四步,研究“结果”。从结果,你有什么发现?第五步,总结,扩展阅读七律长征。三、语言切入。根据文章语言特色来切入,这种方法适用于少数课文。现以匆匆一课的教学设计来谈谈这种切入方法的运用。第一步,感知叠词的妙用。审题后,告诉学生叠字叠词是我们汉民族语言的重要特色。朱自清先生是现代作家中特别擅长使用叠词的,课件出示课文中含有部分叠词的句子,让学生理解这些叠词的意思,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朗读,感受叠词的好处,而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在读与写中关注的叠词。第二步,感受句子特色。让学生通读两遍课文后,问:你对这篇文章的句式有什么发现?让学生由全文的十三个问句归纳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三个主要问题,进而以此作为教学切入点。第三步,逐“问”感悟。由第一个问题引入对第一、二段的理解,由第二个问题引入对第三段的学习,由第三个问题引入对第四段的感悟,逐层深人,深刻体会作者的“四叹”“一愿”:叹岁月不返工人生短暂、时光飞逝、虚度年华,愿珍惜时间、有所作为。第四步,总结升华。问:风华正茂、已经有所作为的朱自清先生为什么那么伤感,提出那么多问题?他在问谁呢?结合学生所查找的朱自清先生写作背景资料讨论。第五步,抒发情感。教师充分发掘自身的教育教学资源,自作两首诗抒发读后感受,引起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学生诗一般的语言自然生成。本设计可以说既是从文章的语言切入,也是从作者内在的情感发展切入,切中文本最关键之处,将学生一步步引入了朱自清先生的内心世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四、拓展切入。即由教学与课文相关的内容来切入。“课上几分钟,课外无限功”。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注意把课本与课外读物结合起来,把课堂与课外生活联系起来,在课外做大量的资料工作,引进古今活水,充实文本内涵。如教学卜算子 咏梅一课,我和学生查找了大量关于梅花的资料,贴满黑板,创造了浓郁的氛围。上课伊始,我这样导入:今天我们将穿越历史的长河,来欣赏我们中国人特别钟爱的梅花。在学习毛主席的梅花词之前,我们来看看我们古代诗人、哲人对梅花有怎样的认识,怎样描写和歌咏梅花的。我们从南北朝阴铿的雪中梅花、唐朝张谓的诗早梅、宋朝王安石的梅花、卢梅坡的雪梅、元朝王冕的墨梅朗读理解起,而后学习陆游的词。在用了一节课多一点的时间学习了六首梅花诗词之后,才转入精读毛主席的词。在读通读顺这首词之后,我让学生畅谈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尤其要结合前人、特别是陆游的词,思考毛主席这首词写出了梅花的什么特点?有哪些创新?有前面那么多的积累,结合当时毛主席创作的时代背景,学生思维异常开阔,发表了许多独特的见解,从而更深刻地感悟到革命领袖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谦虚宽广的胸怀。学完后,举行一次歌咏梅花的赛诗活动,学生在课堂与课外创作了大量关于梅花的诗作。本设计将短短两首词的教学放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之下切入、展开,精心制作了一套丰富精美的“梅文化大餐”,课堂上略读六首诗词、精读一首词,给学生一种纵览的历史观和整体感觉,让学生能比较清晰地触摸到,从古至今诗人们对梅花的歌咏是如何一脉相承、如何相互借鉴、推陈出新的,受到良好的文化熏染和思想教育。 五、重点切入。即以文章的重点段落或重点词句切入,牵一发而动全身。白鹅以“高傲”、搭石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就可以统帅全文。再如蛇与庄稼第二课时的设计,以文章的重点句作为探究学习的切入点,把课文内容分成复杂联系和简单联系两个研究板块,然后再以这两个板块涵盖挈领课文中的具体实例,统领全文。第一步,让学生速读课文,找出文章中能够概括全文内容的一句话“世界上的事物除了这样简单的联系外,还有复杂的联系,不是一下子能看清楚的。”然后板书“复杂联系”、“简单联系”。第二步,形象地把复杂联系和简单联系命名为二个“小队长”,让学生在课文中列举的实例里帮助“小队长”找到自己的“队员”,也就是找出课文中写的事例,哪些是复杂联系,哪些是简单联系,再让学生归纳、概括,按级别板书在黑板上。第三步,以复杂联系的三个事例为研讨重点,用示意图表示出几个事物之间的关系。六、文路切入。即由文章的思路来切入。有些课文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钓鱼的启示等,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有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如果打乱课文的写作思路,按照眼下常见的“感动切入”或“问题切入”方法切入,放开让学生读书、讨论,文章将会被解剖得支离破碎,严重影响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冲淡对高潮部分的感悟,也不利于学生对文章谋篇布局的感知。所以,我在设计军神时,遵循叶圣陶先生“遵路识斯真”的原则,按照课文“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的思路组织教学,逐层深入,披文入境,深入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逐步进入教学的高潮。一、教学“手术前”,让学生快速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表现沃克医生表情、情绪变化的词语。问:从沃克医生神情的变化,你读懂了什么?初步感受刘伯承意志的坚强。二、教学“手术时”,让学生自由读,划出表现沃克医生表情、情绪变化和刘伯承表现的词语。问: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和体会?注意抓住“汗如雨下”等重点词语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而后,创设情境,学生四人分别扮演记者、沃克、刘伯承、护士,模拟现场采访,进一步深入到刘伯承的内心深处,感受刘伯承惊人坚强的意志。三、教学“手术后”,让学生自由读,划出表现沃克医生表情、情绪变化和刘伯承表现的词语,思考: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想想为什么让你感动。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中的“数刀数”“七十二刀”“过奖了”等关键词语,通过想象和朗读,更进一步感悟刘伯承神人般坚强的意志,轻松解决“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这一问题。最后问:刘伯承为什么有如此坚强的意志,手术时竟然没用麻醉剂?让学联系前后文,进行课文内容的整合,深入挖掘刘伯承崇高的革命理想,升华人物的形象。这样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破水到渠成,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发展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