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篇记承天寺夜游

上传人:xinsh****encai 文档编号:26404946 上传时间:2021-08-0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篇记承天寺夜游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17篇记承天寺夜游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17篇记承天寺夜游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 题 二 文 言 文 阅 读第17篇 记承天寺夜游第 二 部 分 诗 歌 鉴 赏 与 阅 读 理 解 点 击 链 接 至 第 17篇 记 承 天 寺 夜 游 word文 件 1. 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相与步于中庭原意:脚步,在文中的意思:_走 2. 重点实词(1)月色入户 户【F】:_(2)欣然起行 欣然【F】: _(3)念无与为乐者 念: _ 乐: _(4)怀民亦未寝11张家界 寝【F】: _(5)相与11张家界步于中庭 相与: _(6)但 17湘西少闲人 但【F】: _(单扇的)门高兴的样子想游乐睡觉一同,共同只是 3. 文言虚词(1)相与步于中庭 _(2)盖竹柏影也 _(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_介词,到表示推测罢了 4. 句子翻译(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015岳阳)(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2011张家界)想到没有和(我)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庭院的地面,好像积着水,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荇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5. 文意理解(1)记承天寺夜游紧扣“夜游”叙述全文。全篇先从“夜”写起,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和_;接着写寻找夜游同伴并说明夜游的地点,为写景做铺垫;之后集中笔墨描写景物,结尾部分_。(2014宁夏)夜游的缘由借景抒情 (2)这篇课文是苏轼被贬黄州时写下的,反映了他当时的心态。你怎么看待他的这种心态?(课后习题)元丰六年已是苏轼被贬到黄州第五个年头了,虽然耕种田地可以自慰,虽然有壮丽山河可以游乐,却仍感到壮志未酬,心忧政事。自谓“闲人”反映了他胸怀愤懑又自嘲、自解的心态。 (3)请分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写月色的千古名句的妙处。(2011张家界)运用比喻修辞,首先运用明喻,写月光如水将整座庭院注满,“空明”二字运用奇妙,用“空”去修饰一种色调,出奇制胜。接着借喻,以客为主,把庭中当作水中来比喻,写“藻荇交横”,给人如临水池之感,最后以“盖竹柏影也”点透实情。先客后主,明暗交替,使人自然而然地步入一片皎洁、恬静的月色中。 一、(2017湘西)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14题。(共13分) 【甲】元 丰 六 年 十 月 十 二 日 夜 , 解 衣 欲 睡 , 月 色 入户 , 欣 然 起 行 。 念 无 与 为 乐 者 , 遂 至 承 天 寺 寻 张 怀 民 。怀 民 亦 未 寝 , 相 与 步 于 中 庭 。 庭 下 如 积 水 空 明 , 水 中 藻 荇 交 横 , 盖 竹 柏 影 也 。 何 夜 无 月 ? 何 处 无 竹 柏 ? 但 少 闲 人 如 吾 两 人 耳 。(苏 轼 记 承 天 寺 夜 游 ) 猜押训练 【乙】徙 知 徐 州 。 河 决 曹 村 , 泛 于 梁 山 泊 , 溢 于 南 清河 , 汇 于 城 下 , 涨 不 时 泄 , 城 将 败 , 富 民 争 出 避 水 。 轼 曰 :“ 富 民 出 , 民 皆 动 摇 , 吾 谁 与 守 ? 吾 在 是 , 水 决 不 能 败城 。 ” 驱 使 复 入 。 轼 诣 武 卫 营 , 呼 卒 长 曰 : “ 河 将 害 城 ,事 急 矣 , 虽 禁 军 且 为 我 尽 力 。 ” 卒 长 曰 : “ 太 守 犹 不 避 涂潦 , 吾 侪 小 人 , 当 效 命 。 ” 率 其 徒 持 畚 锸 以 出 , 筑 东南 长 堤 , 雨 日 夜 不 止 , 城 不 沈 者 三 版 。 轼 庐 于 其 上 , 过 家不 入 , 使 官 吏 分 堵 以 守 , 卒 全 其 城 。(节 选 自 宋 史 苏 轼 传 )【注】 涂 潦 : 泥 沼 雨 水 。 畚 锸 : 箕 畚 铁 锹 。 1.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2)徙知徐州 ( )2.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盖竹柏影也B.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C.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D.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缺少迁移,这里指调任D 【解析】A项 “ 盖 ” 古 义 表 示 推 测 , 今 义 “ 有 遮 蔽 作用 的 东 西 ” ; B项 “ 颓 然 ” 古 义 “ 醉 醺 醺 的 样 子 ” ,今 义 “ 衰 老 的 样 子 ” ; C项 “ 是 ” 古 义 为 指 示 代 词“ 这 ” , 今 义 为 判 断 动 词 ; D项 “ 气 象 万 千 ” 古 义 今义 均 可 形 容 景 色 和 事 物 多 种 多 样 , 非 常 壮 观 。 故 选 D项 。 3.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2)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一同走到庭院中。 (他)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 4. 从【甲】【乙】两文中,你能感受到苏轼怎样的情感或是怎样的精神品质?请分别加以概述。(4分)【甲】文苏轼的感情比较复杂,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乐观豁达的感情集于一体。【乙】文则表现了他临危不惧、以身作则、善于指挥、足智多谋、公而忘私、亲民爱民等品质。 二、(2017曲靖改编)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14题。(10分)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念无与为乐者 ( ) (2)相与步于中庭 ( )2. 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欣然起行 然则何时而乐耶 B. 念无与为乐者 莲,花之君子者也 C.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与外人间隔 D. 相与步于中庭 皆以美于徐公想 走到C 【解析】A项 中 “ 然 ” 分 别 是 “ 的 样 子 ” “ 这样 ” ; B项 中 “ 者 ” 分 别 是 “ 的 人 ” “ 判 断 句 的标 志 ” ; C项 中 “ 遂 ” 的 意 思 都 是 “ 于 是 , 就 ” ; D项中 “ 于 ” 分 别 是 “ 到 ” “ 比 ” 。 3. 把下面的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3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的地面,沐浴在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的月色之中,“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 4. 结合文意,请简要分析作者夜游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示例:作者虽遭贬谪,内心悲凉,但面对如此月色,醉在其中,乐从心生。(景色之乐,1分)更有友人相伴,漫步的悠闲,孤寂之情顿消,喜从心来。(友情之乐,1分)如此“闲人”,尚能乐以忘忧,以豁达乐观的心胸来欣赏月下美景,更能突出其情趣的高雅。(情趣之乐,1分) 【解析】解 答 此 题 , 首 先 通 读 全 文 , “ 月 色 入 户 , 欣然 起 行 ” 表 现 了 作 者 看 见 美 丽 月 色 的 愉 悦 心 情 , 据 此可 知 作 者 乐 月 色 之 美 , 即 景 色 之 乐 ; “ 念 无 与 为 乐 者 ,遂 至 承 天 寺 寻 张 怀 民 ” 表 现 了 作 者 为 拥 有 知 音 而 乐 ,即 友 情 之 乐 ; “ 何 夜 无 月 ? 何 处 无 竹 柏 ? 但 少 闲 人 如吾 两 人 者 耳 ” 表 现 了 作 者 因 与 好 友 在 庭 中 漫 步 而 乐 ,即 情 趣 之 乐 。 然 后 据 此 提 炼 概 括 即 可 。 三、(2018原创)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14题。(10分)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念无与为乐者 ( ) 怀民亦未寝 ( ) 游乐 睡觉 2. 下列句子中的“于”与“相与步于中庭”中的“于”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皆朝于齐B.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C.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D. 苛政猛于虎也 A 【解析】A项 中 的 “ 于 ” 与 “ 相 与 步 于 中 庭 ” 中 的“ 于 ” 均 为 介 词 , 可 译 为 “ 到 ” ; B项 中 的 “ 于 ” 表示 行 为 发 生 的 对 象 , 译 为 “ 对 ” ; C项 中 的 “ 于 ” 可译 为 “ 从 ” ; D项 中 的 “ 于 ” 可 译 为 “ 比 ” 。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4. 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3分)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表达了作者自我排遣的旷达(或虽遭贬谪依然旷达)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