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米的认识》教案_ 教学设计

上传人:x** 文档编号:26291653 上传时间:2021-08-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米的认识》教案_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分米的认识》教案_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分米的认识》教案_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米的认识教案_ 教学设计分米的认识教案_ 教学设计1分米和毫米是数学中的长度单位,认识它是一个从表象到抽象的过程,单位只有在与数字结合时才有意义,也只有在实际测量中才能被感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注重突出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在独立活动、小组合作活动中,自主地探究和学习知识。具体做法如下:1.注重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量一量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一开始,我就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初步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中我收集了电话卡、一分硬币、课桌、钥匙、字典等等。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让学生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让学生多做,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解决问题,从中感受数学的意义、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2.给学生留有充分参与的空间。在教学中,选取了学生熟悉的课桌和硬币为观察和研究对象。安排了多次观察、测量课桌和硬币的实践活动,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参与意识,也可以了解别人的想法,调整自己的认识,这样有利于学生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学生在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中丰富了自己对1分米和1毫米的感性认识,为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积累实践经验。3.让学生自己解决实际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或小组合作商量解决。学生学会了估计、观察、测量、比较,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验成功的乐趣。例如,在测量课桌的长度时,由于课桌比较长,有的学生把直尺量得一边高一边低,结果测量的结果出现了偏差。这时小组的其他同学通过观察,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及时纠正。有的同学直尺不够长,小组同学协作作上记号,再将几次测量的结果相加。有的将两把尺子合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的结果相加。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加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3、注重知识联系实际.在学完了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后,让学生做这样一道题:把一根2米长的木棍锯成长度相等的4段做凳腿,请问凳子的高度是多少?一是为了巩固新知,二是为了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本领。果然,有学生很快就看出此题与现实有点不符并由此而再次引发兴致浓浓的讨论。面对这样的讨论,答案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而重要的是学生们个个充满信心。通过对话,他们巩固了新的知识,感受到了尊重,并学会了自尊、自信、合作、独立、坚韧等高贵的品质和精神,同时也训练了他们语言的逻辑性及思维的深刻性和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态度。分米的认识教案_ 教学设计2在学具盒里有一根大约5厘米长的小棒,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在学生的学具盒里有若干根小棒,只有一根白色的是5.3厘米长)生:白色的小棒大约是5厘米。师:是的,这根白色小棒大约是5厘米长,但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尺子量一量。(学生独自测量)生:比5厘米长一点儿。5厘米多3小格。5厘米多3毫米。师:有同学说这根小棒长5厘米多3小格,也有说是5厘米3毫米,这说明现在我们用厘米已无法较精确地表示出这根小棒的长度。其实1小格可以用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表示。(板书:毫米)尺子上3小格就是3毫米,那么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在尺子上找出1毫米,并和同桌说一说。(同桌指完后,请一位学生到课件中放大的尺子上指出1毫米。)师:(指着课件中放大的直尺图)这样1小格是1毫米,2小格是几毫米呢?3格呢10小格呢?生:10毫米。1厘米。师:怎么有的同学说10毫米,有的同学说1厘米?生:1厘米=10毫米。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尺子中任选1厘米,数一数是否有10毫米?也就是10小格?师:你是选直尺上的哪个厘米来数的?生:刻度2至刻度3,是1厘米,有10毫米。刻度5到刻度6, 1厘米里有10毫米。等等。(板书:1厘米=10毫米)生齐读:1厘米=10毫米。师:从0刻度到刻度2是几厘米,是几毫米?(2厘米,20毫米。)从0刻度到刻度3呢?(3厘米,30毫米。)从刻度2到刻度6呢?(4厘米,40毫米。)师:请同学们在学具盒里找一找长度、宽度或厚度是1毫米的物品。(学具有:1元硬币、电话卡等)生:电话卡的厚度是1毫米。生:1元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师:请同学们拿出尺子量一量这两样物品的厚度。生:电话卡的厚度是1毫米,1元硬币的厚度是2毫米。师:在学具盒里找出最短的小棒,量一量有多长?生:2厘米5毫米。生:25毫米。生:2厘米5毫米就是25毫米。师:你能估一估数学书的厚度吗?估计好后把结果填入表内。再用尺子量一量。测量的物体我的估计我的测量数学书的厚度师:说说你的估计结果和测量结果,相差多少?生:我估计是1厘米,测量结果是7毫米,估多了3毫米。生:我估计是5毫米,测量结果是7毫米,少估了2毫米。师:毫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毫米作单位吗?生:我爸爸去划玻璃时,玻璃的长度要用到几厘米几毫米。生:工人师傅做的一些机器零件就是用毫米做单位的。生:一张纸(指着数学书的一页)的厚度是1毫米。师追问:一张纸的厚度是1毫米吗?(学生马上开始测量验证。)生:一张纸没有1毫米。生:大约10张纸的厚度是1毫米。师:像我们数学书里的纸张,大约10张纸的厚度是1毫米。(课件出示小资料:a.铅笔芯。教师介绍铅笔芯的粗细规格一般用毫米作单位。b.眼镜片的厚度。c.播音员报气象预报:2021年8月14日,第10号台风珊瑚带来大风暴雨,截止到当天下午5时,厦门平均降雨量达300毫米以上,靠山地地区降雨量均超过350毫米,小坪水库最大降雨量达587毫米。)师:请同学们不用尺子画一条1厘米长的线。(学生动手画)再用尺子量一量,长了或短了多少?生:我画长了1毫米,就是画了11毫米或1厘米1毫米。生:我画短了2毫米,就是画了8毫米。不用尺子画一条10厘米长的线。(学生动手画)师:在学具盒里有一根10厘米长的小棒,找出来与自己画的10厘米比一比,是画长了,还是画短了? (学生拿出10厘米长的红色小棒与自己画的进行比较。)师:这10厘米(拿着小棒)也是一个长度单位,请同学们看数学书第4页,从书中你能发现什么?生:10厘米=1分米。(教师板书。)师:你能把1分米有多长表示出来吗?生:从中指尖到掌心之间大约长1分米。生:用了一半的铅笔大约长1分米。师:你能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吗?生:从0刻度到刻度10。生:从刻度10到刻度20。生:从刻度2到刻度12。师:知道了1分米有多长,2分米有多长呢?(学生举起了尺子,一根尺子大约是2分米。)4分米有多长呢?(同桌两人把两根尺子拼到一起长大约4分米。)8分米有多长呢?(学生4人小组把4根尺子拼在一起长大约8分米。)10分米有多长?你能比划一下吗?(学生比划)生:10分米就是1米。师:为什么?生: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米里面有10个10厘米,所以1米=10分米。(板书:1米=10分米)师:先估计课桌的宽,把结果填入表格,再用尺子量一量。完成表格。(提供3根不同长短的彩带,让学生选择后估计,测量。)测量的物体我的估计我的测量课桌的宽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说教学过程:一、用自主探究,育实践能力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中,对于分米的教学,我把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自主探究。例如教师问:关于分米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接着出示1分米的尺,让学生理解1分米在尺上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估一估、画一画、数一数、量一量等环节加深对一分米长度的印象,通过自已的操作来发现知识,学习知识。二、以层层引入,导数学新知接受式的学习固然同样给了学生科学概念的结论,却没有给学生一个探索和探险的经历,学生随之失去了培养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的机会。会发现学生把知识抛得很快,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教学知识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对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进率关系,我们没有硬性灌输,而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出发对教师所讲的1小格就是1毫米,10厘米就是1分米,重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在比较、分析、推理之后,学生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也就是不同单位的长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从而真正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在认识毫米时,教师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问:你发现了哪些有关毫米的知识?当学生说出直尺上一小格就是1毫米时,教师立刻出示课件并引导问:那么1厘米有多少毫米呢?让学生来数一数,得出1厘米=10毫米。教师继续问:那么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请学生量一量,了解生活中一毫米厚的物体有哪些,加深对毫米的认识。三、让趣味练习,促知识巩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富于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及交流等等数学活动。可是在稍显枯燥的练习中,如何来体现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如何让数学练习也能深深的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我们设计了小明的日记这一环节,学生在读日记的过程中发现了错误,笑声不断,教师就因此而提问:你们笑什么?学生指出各种错处而改正,整个改错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环节就让数学知识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的亲切,久而久之对数学产生深厚的兴趣和积极地情感。 分米的认识教案_ 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