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小学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探讨汇编

上传人:滴** 文档编号:26275384 上传时间:2021-08-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小学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探讨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版小学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探讨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版小学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探讨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小学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探讨汇编 摘要:俗话说:思维决定行动,一个人的品行如何往往决定了他的一生。而他的品行正是在幼儿、中小学阶段逐渐形成。所以,如何加强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使学生的行为、情感、态度、素质都能够成为其良好的指导力量是我们一直关注的方向。要使学生的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在实践中理解这门课程,让它成为一种习惯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也只有让学生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接班人。 关键词: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 【分类号】G623.15 品德往往反映了人的思想*、与人相处的模式以及品格修养。小学生由于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的这一阶段可塑性很强。因此,加强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就尤为重要,可是由于目前教材、教育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小学品德教育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改变传统品德教育模式,寻找新的突破,才能真正使小学生具备良好的“德行”。 一、小学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传统的小学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限制了小学品德教育的教学效果实现,给我们的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根据笔者多年的总结,我认为目前我国小学品德教育存在着如下三个问题。 首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师往往采取单一的“填鸭式”、“讲授法”,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缺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氛围的单调,局限在课堂内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觉课程应用性的缺失。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对课程慢慢失去兴趣。这与我们品德教育一直强调的“理论结合实际”,“实践出真知”的理念南辕北辙。 其次,单一的教材也限制了教学内容的拓展。由于我们思想品德教育的教材一直较为单一,内容偏重理论性,教材比较滞后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认为教材的内容与实际生活偏差较大,没有太多的实用性。 最后,教学评价方面也较为片面,也就是说缺乏全面的、科学的、综合性的评价。在传统的本学科教学评价中,作为教师所关注的往往集中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教师往往通过考试成绩、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来对其学习效果做出评价,也就是说既不注重学生对知识点在生活应用中的评价,更不重视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是否将其转化为本身的“德行”,导致了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流于形式,过于片面。 鉴于此,笔者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避免小学品德教育继续出现以上陈述的问题,就要使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具体要做到以下三點: 二、以教材为本,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有效载体,如何很好地运用好这一载体是教师们应该好好思考的内容。教师要对教材深入挖掘,使得教材内容向课外延伸,让学生从课外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小学品德教育的教学拓展,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品德的魅力。比如,品德课要求我们要具有爱心,要热爱大自然、热爱父母、热爱生活。教师可以联系有关部门让学生到公园捡拾白色垃圾,通过学生们亲手的劳动让公园的环境恢复整洁、优美,再带领学生在公园中感受大自然的生命气息,从而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再如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帮父母做一件事,无论是给父母制作贺卡、帮父母打扫卫生,或帮母亲梳头发,都可以让学生在劳动中与父母很好的沟通,体会到父母的不易,感受到向父母表达爱的喜悦。 三、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去,在体验中感悟 首先,我们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创设情境的模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给学生放一些视频,并带领学生分析、总结,让学习讨论自己的感受,从而使其形成自我认识。我们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改变课堂上以教师为主的状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学习的主人。也可以采用微视频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自主观看视频后进行智力竞赛,感受品德学科这一课程的趣味性、生活性、实际性。 四、转化教学评价模式,打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 首先,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仅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业完成情况的好坏来判断,而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增加对学生实际品行的考核,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做出一个公平的、正确的、全面的评价。教师可以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评价方式。如:一是可以采用观察记录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二是采用描述性评语。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用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三是作品评价法。教师将学生平时的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的作品进行展示与交流,师生共同进行点评,最后做出有效地评价。 其次,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达到我们开设品德课这一课程的教学目的,我们必须要为学生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比如我们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但教师本身就在公共场所抽烟、乱扔垃圾,试问学生们又如何真正理解,并在生活中真正做到热爱环境呢?又如我们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可年轻教师在路上碰见老教师不主动打招呼,上车看见残疾人也不让座,学生们又如何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呢?我们要求学生遵守规则,但是教师却不按规则办事,乱闯红灯古人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学生们营造出一个好的道德环境,才能让学生信服,从而转化为自身的行动。榜样*是无穷的,它胜过千言万语。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品德教育是培养小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对学生未来身心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良好的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为了真正实现品德教育的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我们要从生活实际出发,使品德教育课程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从而让学生在良好的道德环境中体验“大道”,实现其综合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亚琳.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化路径J.华夏教师,202x(03). 2莫宇威.浅谈新课程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的专业成长J.现代阅读(教育版),202x(22). 3折妮妮.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2x. 4严军.刍议小学思想品德课“故事留白”的实践及思考J.时代教育,202x(22). 5陶礼光,谢春风.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评价研究文献综述J.教育科学研究,202x(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