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周边绿化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初探

上传人:Wo****Z 文档编号:25738223 上传时间:2021-07-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周边绿化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建筑周边绿化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建筑周边绿化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周边绿化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初探建筑周边绿化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初探 以居住区绿地设计为例 摘要:依据建筑和植物配置的关系、配置原则、构图形式等原理对居住小区绿化进行设计布局及园林植物的配置并就不同风格、类型的建筑及建筑不同部位的植物配置进行了阐述以及指出庭院式绿化小区应从发挥其统一性和综合功能出发并以审美的观赏性和绿地的实用性为原则进行设计布局与植物配置以达到造园应有的效果。 关键词 建筑;植物配置;景观;居住环境 建筑环境是城市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组优秀的建筑作品它可树立城市的良好形象如_的地王大厦、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等好似一幅幅优美的画卷给人以美感。但硬质景观终究缺乏生气若在建筑的外部空间合理地配置绿化植物柔化其生硬且呆板的线条那就更丰富了建筑的表现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与生存环境关系的认识也日益提高。居住小区的绿化必须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把生态效益放在第一位以提高居住小区的环境质量。居住小区绿地是居民业余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为此在绿化规划设计特别是植物配置中要充分考虑居民的实际需要利用植物高低层次、树冠大小、树形姿态和色彩季相充分绿化美化使居住环境逐步向“广场化”、“花园化”发展。 1建筑环境的分类 建筑环境指广义的人造景观及其环境。它既包括建筑、构筑物环境也包括园林中的假山、置石及道路、铺装地等。这种环境下的绿化往往难度较大因为既要考虑景观上软、硬两种元素的协调又要考虑每一种元素功能的发挥。而且经常存在着种植环境条件较差需要技术上予以支持等问题。 1.1建筑 从建筑与绿化的关系来说大体上可以把建筑分为3类:第一类是建筑占绝对的主体地位。绿化从高度来说无法与其抗衡如城市中的小高层、高层建筑和摩天大楼等。对此而言绿化在高度上无法与其匹配故设计的重点在于绿化和建筑文脉上相关性的处理。第二类是单层、双层的小型建筑如园林建筑小品等这类建筑把绿化看成是其景观或功能的一部分两者关系最密切。在此环境中绿化与建筑的关系相当密切设计时可把他们结合起来统一考虑。第三类建筑是处于以上两种情况的中间者如城市中的多层建筑是城市中数量最多处理起来最有难度的一种建筑。此类建筑环境中绿化和建筑也密不可分设计时既要考虑建筑与绿化的整体构成又要注意建筑各局部的绿化问题。 1.2假山 假山是中国传统园林中具有悠久历史而又富有特色的景观。在现代园林中仍然富有生命力。城市园林古代也称城市山林原意指“不出城廓而可享山林之趣”。所以堆筑假山必然要同时配植适宜的植物以构成完整的城市山林景观。 1.3道路与其他硬地面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交通的需要而导致了道路和硬地面的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功能和景观的关系。 2植物景观对建筑环境的作用 2.1 突出景观主体 许多园林景观就是以植物命题以建筑为标志的。如_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在这个景点里种植大量柳树以体现“柳浪”但主景则是以“柳浪闻莺”碑亭和闻莺馆主体建筑作为标志。因此碑亭和闻莺馆的植物配置就可以将柳浪闻莺这一主题突出使建筑与植物相得益彰。 2.1 协调建筑与周围的环境 绿化植物能使建筑突出的体量与生硬的轮廓“软化”在绿树环绕的自然环境之中。植物的枝条呈现一种自然美的曲线 园林中往往利用它的质感及自然的曲线来衬托人工硬质材料构成的规则式建筑形体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两种材料的质感。 2.3丰富建筑环境的视图建筑物的线条一般多平直而植物枝干多弯曲植物配置得当可使建筑物旁边的景色取得一种动态均衡的效果。 2.4赋予建筑以时间与空间的季相感 建筑空间是包括时间在内的四维空间建筑物是位置、形态固定不变的实体而植物则是随季节而变随年龄而异的生物从而使这个空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植物的季相演变方面。 3 不同建筑环境下的绿化植物配置 植物扮演着城市建筑配合物的角色。建筑是规则的、硬质的、持久的通过种植丰富的植物使整个环境变得富于自然、动感和季节的变化。在运用植物造景的过程中与建筑、山石、园路进行搭配时要充分考虑协调性。 3.1 绿化植物与建筑的配植 建筑在形体、风格、色彩等方面是固定不变的没有生命力多是生硬的几何线条需用植物衬托、软化其生硬的轮廓植物的形体和质地比起建筑显然柔和变化建筑因植物的季相变化和树体的变化而产生活力。种植以后会使这部分空间和谐而有生气。如在建筑的墙壁上用紫藤、木香、凌霄地锦、爬山虎、蔓生月季等植物垂直绿化则自然气氛倍增。一般体型较大、立面庄严、视线开阔的建筑物附近要植干高枝粗、树冠开展的树种如雪松若树体太小会显得极不相称;在结构细致精美的建筑物四周要选栽一些叶小枝纤、树冠致密、姿态雅致、色彩较为鲜艳或具有芳香的树种。 建筑绿化景观中绿化植物的色彩比其形态更易引人注目。因而利用色彩来美化建设环境时要对植物的颜色进行合理的搭配使之色彩丰富而不紊乱自然且协调。但对色彩的运用要考虑色相与明度对比。通常情况下建筑的外墙面为浅灰色时可在墙隅及花池培植颜色鲜艳的花木能造成强烈的色彩对比;而建筑墙面为浅色时窗前种植深绿色的乔木则会形成强烈的反差。灰白色墙面前适宜种植开红花或红叶植物如紫玉兰、榆叶梅、红枫而红色墙面前则适宜种植开白花或黄花的树木如连翘、迎春等。在运用绿化植物的冷暖色时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建筑_面适用冷是花木而背面可用暖色花木。南方气温高多用冷色植物为好;而北方气温低多用暖色花木为宜。 另外城市高大建筑物周围的绿化对选择植物种类也有一定的要求这些地段由于建筑物的阻挡光照减弱尤其是建筑物北面可能终年没有阳光直射。因此应尽量选用耐荫观叶植物。 3.2 绿化植物与园路的配植 园路一般起着组织交通、导游路线、连接观赏点等作用。同路两边的植物可以强化园路的作用或方向感增强或幽深或边走边赏。植物与园路组合成景光秃的路面两旁如无树木、草皮或其他地被植物覆盖不但生硬呆板而且直接影响到行人的情绪。树木栽于曲折道路两侧分隔空间可达到“曲径通幽”的意境也可达到“草路幽香不动尘”的环境效果。 道路同时也是景观线因此要注意道路上各种潜在的观景点的视觉效果注意处理好绿化与道路的进退关系视距绿化的层次和疏密等问题。如果是车行道绿化单元体(如某树丛成色块)可以适当放大一适应快速移动下的视觉需要。如为步行道或小型绿地则绿化单元体的尺度可适当缩小并加强细部处理以满足慢游情况下的视觉要求。在道路转弯处、尽端、交叉口等部位可作重点处理以丰富视觉景观。 从功能上来说道路是人们从一处到另一处的通道绿化尽可能使行走其上的人感到舒适。如路面平整、舒适;夏天有良好的遮荫冬天有温暖的阳光;树木帮助游人进行路线识别和人流组织等。 在居住区、公园、风景区的道路设计中对园路进行地形处理以形成适当的起伏或用步道台阶缓冲平坦的路面 可达到调节游人步伐缓解疲劳的作用。园路两边的地势呈起伏状既满足了排水又使道路具有流动性和方向性。采用不同材料点缀路面如用鹅卵石或碎石拼成图案可以从色彩、造型上丰富园林景观且有助于健身。 3.2.1主路 主路一般较宽连接各个主要景点。多选用小乔木作为园路树既可遮荫又可观赏花或叶如樱花、玉兰、桃花、梅花、槭树、海棠、桂花等。树下可植耐荫花灌木如杜鹃、山茶、迎春或镶边植物如葱兰、韭兰、月季等。 3.2.2小路 小路一般路面较窄以自然式布置为主常采用花径形式。对距离较短的小路边可种植一种花卉对距离较长的小路则宜选用2种以上交替种植以减少单调沉闷的感觉。如丁香、紫薇可形成拱券式幽静的小径;枝条较长的_连翘可形成夹道式小径;草本植物则可形成开阔的路径如葱兰、萱草、郁金香、美人蕉、鸢尾等。 3.2.3交叉路口 交叉路口又称中间绿岛。它是视线交汇处为主要景点。植物选择视交叉路口的面积大小而定。面积较大的植物、一树丛以赏叶为主配植不同颜色的叶木。面积较小植一花坛或一丛圆球形树木如海桐、大叶黄杨、含笑、苏铁等或置山石配一株树木如南天竹、十大功劳等。 4 建筑周边的植物配置原则 4.1 以人为本 任何需布局的景观都是为人而设计以人们的需求为出发点的。然而人的需求并非完全单纯的只是对美的享受真正的以人为本应当首先满足人在作为使用者的过程中最根本的需求。植物景观的设计亦是如此。所以设计者必须首先掌握使用其所设计建筑的人的类型及其生活和行为的普遍规律使设计能够真正满足使用者的基本行为感受和需求即必须实现其为人服务的基本功能。 4.2 因地制宜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根据建筑各方位的生态环境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植物种类使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使方案能最终得以实施。这就要求设计者首先对设计场地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和空气等)进行实地勘测并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种植设计。 4.3 生态性 利用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维护建筑周围的生态平衡。构建人工生态植物群落从空间形态上形成物质、能量的循环通道通过植物吸收养分依靠分解者改良土壤、净化空气。此外生态植物群落能挥发多组分气体有利于空气电离并提高大气负氧离子浓度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4.4 个性化 建筑周边的植物配置有规律的变化能产生一种和谐的韵律感从而与建筑物在外在形态上产生一种呼应关系。园林绿化构图的韵律与节奏方式很多常见的有简单的韵律、交替韵律、起伏曲折韵律及拟态韵律等。建筑周围的植物景观设计应突出建筑自身的形象特征。每座建筑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历史背景、空间尺度、色彩、符号等等。所以我们在为不同的建筑配置植物时应该用不同的方式映衬出不同风格建筑的风采和神韵表现出其独特的气质和性格。注重选择不同干形的植物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人工植物群落考虑植物配置与生态性的和谐通过不同树种的搭配体现韵律变化。 5 建筑与植物的构图关系 建筑与植物的构图关系含两方面的内容即平面形式的组织和立体造型的组合。建筑与植物的平面组合形成了“图底”的关系这种图与底的关系使得两者都得表现。如建筑周围植满花草树木建筑形态就格外突出。绿化平面形式应根据建筑外轮廓来设计其方法之一就是随形就势即在建筑外随凹凸变化布置植物其植物形式与建筑形成统一形态。另外的统一办法就是使植物造景形式与建筑的外形相同 建筑外的绿化形式采用了规则方式使得造景与建筑形式相同;但在空间构图时利用构图的独特手法进一步使得绿化形式富于变化给建筑环境带来清新感。 5.1 对景与借景 对景是利用植物景观作为建筑轴线或行进路线端部的景是视觉中心。对景可分为直接对景和间接对景直接对景是视觉必然注意到的景如进出建筑时都可看到门前的大花坛在大视角的位置上成为醒目的对景。间接对景是不在行进路线的正视域内而是略有隐藏之意的隐藏之景如回头一望或行进中发现的景。对景的对象可以是建筑也可以是植物景观如在建筑内观看室外的绿化成为对景或在林木间观看建筑成为对景这也称互作对景。借景是将没有组织的景色借到视域内。 5.2 障景与隔景 障景是将不希望人们看到的部分遮挡起来。如建筑的配房、杂物院等形象不算太美的可用树木将其遮挡或因建筑主要立面出现卫生间的窗时为避免室内外视线的流通可用一丛树木将窗遮挡住。隔景是用来分隔、分离空间或景区将大化小将单调变成丰富或将不希望人们达到的地方用绿化带予以分隔阻止人们前往。如建筑外墙常出现一些凹陷空间当不希望人们到达这些凹陷空间时就用草坪或树木分隔此处。 5.3 诱导与暗示 植物造景的诱导是在人们希望到达的目标处设立明显的绿化标志提醒或帮助人们找到目标。如建筑入口处可植单株树木或设置花坛来突出入口;门厅中的楼梯口处设置几盆鲜花就会使人很容易找到上楼的通道。还可利用绿化形成具有方向性的路线如道路两旁的树木、内通道两旁的盆栽都具有很强的或明或暗的指向性。 5.4 渗透与延伸 利用植物作为两个不同空间联系的媒介使空间之间相互渗透、扩展与延伸。这不仅增加了空间之间的流通感还丰富了植物景观。如在入口处从台阶开始设花盆经门斗到门厅这一连续性的花盆摆设将3个独立空间相互串连在一起一种从内到外的空间流动感经由这个纽带联接而形成。有时人们还能看到树的一半从屋面长出这是为保护基地的原有树木而在建筑中开“天窗”留天井造成的这种设计能将人们的视线由室内沿树干一直引到天空这是垂直状内外空间的相互渗透。 5.5 尺度与比例 建筑空间中栽植绿化植物能使人把握空间尺度。在建筑中人们希望体验到轻松愉快、富有宜人尺度的空间。不少建筑的室内外都设计成共享的尺度高大的空间因而也会使人感到自己的渺小。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使空间尺度大小宜人或借用绿化植物作为人对空间体验的参照物。 5.6 质地与机理 建筑与植物的结合中可利用建筑与植物的不同机理与质地的对比来丰富造型语言。如满而厚植的草坪有一种柔软的地毯感会和水泥或沥青地面形成明显的对比;树木比墙面感到粗糙有起伏的变化。在室内环境中的墙面、地面、家具和各种装饰织物与室内绿化植物可形成粗糙与细腻、坚硬与柔化的对比。利用机理的对比可丰富人们的视觉内容加强造型美感。建筑与家具陈设等均为人造产品表面机理也较机械;而植物的表面机理则很自然、富有生气在布局中合理配置可凸显各自不同的特点。 6 居住区绿地园林植物的配置 6.1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原则 园林植物是现代生态园林建设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它具有鲜明的时空节奏独立的景观表现突出的园林意境是形成园林特色和地方风格的重要材料也是园林中其他景观不可缺少的衬托。园林植物配置就是将园林植物材料进行科学的、艺术的组合以满足园林各功能和审美的要求创造出生机盎然的园林境域。进行园林植物配置必须熟练掌握园林植物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运用美学原理根据不同的环境、功能、景观及经济等要求综合考虑。若以各种造园与野外剧场之舞台相比喻则其园中主角演员则为树木 。 作为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应以绿为主以乔灌木为主配以其他地被植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要使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培条件基本适应以保证植物的成活和正常生长。植物选择应以乡土树种为主引种成功的外地优良植物为辅根据功能与造景要求合理配置其他植物这样不但经济而且成活率高还可以充分显示出园林的地方特色。 (2)远近结合创造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植物配置应掌握速生植物与慢长植物相搭配以解决远近期的过渡问题但配置时要注意不同树种的生态要求使之成为稳定的植物群落;从长远效益考虑根据成年植物冠幅大小决定种植距离如想在短期内取得良好的绿化效果可适当密植在一定时期予以移栽或间伐。 (3)符合园林的性质和使用功能要求。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要从园林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园林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作为居住区绿地其主要功能是蔽荫、观赏、休憩、活动改善小区的小气候。植物配置中应选择树冠荫浓树型美观的树种。 (4)满足园林审美功能的要求。首先要与总体布局及周围的建筑物相协调因地造景因势造景;其次意境要明确且具有诗情画意。 6.2 本居住区的设计思想及说明 本居住区的设计是一个虚拟场景地点位于_市松北新区面积大约为20000平方米五栋住宅楼其余做道路系统和绿地系统该居住区主要营造了水体景观特色和植物景观特色具有一定的生态效应。 (1) 该小区共分为九个区包括三个水景庭院区、儿童乐园、中央雕塑花园、喷泉广场、休闲散步区、水景游乐休息区、健身区等几个区每个分区有不同的主题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满足居住区内各个年龄层的人的需求具有一定的美观和实用价值。(如图1 功能分区图) (2) 种植设计: 路旁绿地的植物配置:小区内路旁绿地的植物配置不同于城市街道的行道树而要根据小区道路的主次、走向、住宅建筑群的排列形式和红线内除道路外绿地的面积等情况采用不同的配置手法。南北走向的入口主路由于两旁住宅楼山墙距离道路各留有较宽的绿地。为了打破楼群之间平直的建筑轮廓线采取自然式的植物配置手法。紧靠两边山墙配置比较高大的常绿针叶乔木樟子松、红皮云杉等以遮挡东、西方向的太阳辐射和形成高大的绿色竖向背景。外围至路边疏密相间地配置木绣球、金老梅、榆叶梅等灌木和稠李、杏树等落叶小乔木以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增加绿色空间层次。 宅旁绿地的植物配置:点应放在宅间道路以北的宅前空地上。应根据住宅通风采光条件、地下管线的分布排列情况、宅前道路的绿化形式及调节气候和美化环境功能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可采用自然式的植物配置手法用低矮的灌木如:小叶丁香、红瑞木、木绣球等修剪成球型或其他造型丛植或群植。 小型公共绿地的植物配置:居住小区内的小型公共绿地是居民休息、游乐和锻炼身体的活动中心。它由中心花园和楼间块状组团绿地两方面构成。 小区公园绿地内建有花架、喷泉、廊、亭、座凳、铺装场地、园路等小型建筑和设施。这些建筑设施用绿色植物加以综合协调和美化采用自然式手法。 花架用地锦等攀援植物处理廊亭周围采用丛植、孤植等手法错落有致地配置樟子松、云杉、红松等常绿植物和梓树、蒙古栎、黄刺玫、鸡树条荚蒾等 以增加绿地内季相景色和空间层次。 小区的水体胖的植物配置按滨河绿地的形式设计。水岸用垂柳、京桃或紫叶李相间配置形成桃红柳绿的景观水面种植浮水植物荷花。_设置一条碎石步行道设置座凳、桌椅亭廊等 给居民创造一个恬静、整洁、优美的环境。 7 结语 建筑与植物一硬一软一张一弛质感组成皆不同形成鲜明对比;但作为景观构成中的基本要素两者更多表现出的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建筑周边的植物不仅仅是建筑的陪衬和被动的规划项目而应是与之互动的统一景观体。这就要求在设计时明确什么是这个景观体要解决的问题目标是什么然后以此为导向寻找答案。通常要考虑建筑的特点、功能植物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周围的环境和人们的需求等因素综合这些因素从而构造出和谐的景观。 8 参考文献 1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_. 2陈月华王晓红植物景观设计M._: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_. 3何礼平建筑与绿色元素的共筑D._:浙江大学20_. 4宋_市欧式建筑周围植物配置的评价D._:东_业大学20_. 5徐恒醇生态美学M.西安:_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第 16 页 共 1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