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5537853 上传时间:2021-07-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大兴中学教师 刘艳明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多角度赏析文本,领略文章带给我们的美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随缘自适的心境和旷达的胸襟。教学重点、难点:1、多角度赏析文本,领略文章带给我们的美感。2、体会作者随缘自适的心境和旷达的胸怀。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一、课前导读这篇文章非常短小,但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却非常有名。香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梁文道先生有这样一段话:“就拿苏轼那篇脍炙人口的记承天寺夜游来说吧,全文不过百字,你说它讲了什么大道理呢?没有;你看它的修辞用字很华丽吗?也不。但大家硬是觉得它美,硬是要把它看成中国小品文的精粹。”梁文道但少闲人这段话中有两个地方需要大家关注,首先是“精粹”,“精粹”二字给这篇文章很高的评价,“精粹”前面又有两个“硬”字,“硬”字又有什么意思呢?“硬”有强加之意,其实这里面有一个潜在的疑问,就是说它果真是中国小品文的精粹吗?接下来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每位同学对于这个问题都能得出自己的一个答案。出示学习目标(读1:自由朗读)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注意读准字音,疏通文意。(读2:学生抽读)学生进行评价(例如:没有情感;停顿不到位等等。)二、自主学习1、给下列词语注音欣然( ) 寝( ) 遂至( ) 藻荇( ) 竹柏(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词的含义欣然 念 遂 但 3、翻译句子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疏通文意(读3:齐读课文)三、合作探究(一)阅读品味1、这篇文章虽然是文言文,但是字词清浅,并不难懂,根据文本内容,分析一下,读这篇文章我们应该读出什么样的味道?文言味首先我们清楚这篇文章是一篇文言文,但是刚才我们读的时候有点读现代文的感觉。下面我给大家一个提示,我们关注三个字“念、盖、但”,一个是“想到”,一个是“原来是”,一个是“只,不过”,三个古文单字足以表现这篇文章的古文韵味,读的时候在这三个字方面注意一下,我们就能读出来一种古文味。宁静味其次我们再看这篇文章的题目,记承天寺夜游,是夜晚游览承天寺,夜晚是什么感觉?安静、宁静。所以要读出来一种宁静味。喜悦味苏轼在夜游承天寺的过程中有两个地方可以看出他是非常高兴的,第一处“欣然起行”,“欣然”高兴的样子,很高兴的起来行动。另外,文中还有一个字,也可以发现作者喜悦的心情。就是一个“亦”字,“亦”的意思是“也”。当月色入户,照无眠的时候,欣然起行去寻张怀民同游,如果去找张怀民时,张怀民已经睡下了,那么苏轼难免会有些失落,但恰巧是“怀民亦未寝”,两人好似惺惺相惜,最终携手同游,确实值得高兴,从这两处看似乎还有一些喜悦味。深沉味我们来文章的最后一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苏轼被贬黄州难免有几分抱怨,不过他还是可以随缘自适,自宽自慰,我们看到的是寥寥数语间意味深长,所以还应该读出来一种深沉味。(读4:教师范读)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读5:集体朗读)(二)精粹赏析1、这一次大家读的有了一些美感,梁文道提到记承天寺夜游是小品文的精粹,这篇文章的美感具体表现在哪一点?试从文章的内容、结构、景物、情感、写法或某一词句(如:入户、寻、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现在我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期待大家一会儿精彩的小组展示。内容:这篇文章不足百字,内容实非常的丰富,写了一游、一景、一情。(可以把内容展开说明)结构: (1)分两层:前两段写寻到张怀民同游以及看到的景色是叙述夜游的过程;最后一段抒怀议论写夜游的心情。教师评价:如:蒲松龄的狼,前面叙述屠户杀狼的过程,后面进行议论。(2)分三层:第一段写寻张怀民同游是记叙;中间一段写景;最后一段抒情。(3)分四层:一开始夜晚准备睡觉,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是夜游的原因;接着寻到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是经过;然后转而写积水空明,藻荇交横是写景;最后进行了总结抒怀。教师评价:这种分法,非常符合我们古代诗文的行文方法“起承转合”。首先因为这个起因有了今夜的游览,然后紧承来写同张怀民携手共步,但接下来并没有写与张怀民如何私密的交流和对话,而是转而却写景,最后进行了小结,写今夜游览的一种心情和体会,起承转合。这篇文章不足百字,可以分两层、三层、四层,如此丰富多彩的结构变化,真可谓是结构灵动。景物:写月色,无一月字,却把我们引入到满目清辉之中,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澄澈空灵、树影摇曳、似真如幻的美妙境界。情感:写情感,前面有两处欣喜,后面有一处深沉,渐起波澜,起先闲极无聊,解衣欲睡,有一种落寞感,但是而因月色美好,步入中庭,有一份欣喜,想到无与为乐,又有一丝贬谪在身孤独,好在可以寻得相知张怀民,携手同游,又添几多兴奋;但是想到自己身陷黄州,终究难隐失落之情。虽是落寞,但是亦可去欣赏今夜月色美景,终究还是得到了一份闲适和从容,这种情感的变化是十分精彩的。写法:比较两个句子表达效果的不同。原文: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先交代水中的水草交错纵横,然后说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会给人恍然大悟的感觉。修改后: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先交代清楚是竹柏的影子,然后说像是水中的水草交错。两句比较,我们发现修改后的句子就不会给我们一种恍然大悟的之感。苏轼确实是丹青妙笔,一字之间可以说是万千气象,丰富多彩。词句:写景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入户(拟人)、寻(急切)、积水空明(正面描写)、藻荇交横(侧面描写)等词语。2、集体背诵通过多角度赏析,这篇文章确实引人入胜,文美若此,我们为什么不把它背下来呢?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欣赏的眼光进行背诵练习。四、质疑解难1、苏轼写了一游,一景,引人入胜,但是通过文章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夜游和景色并非是千古难逢的,但是作者却把它写得特别的美,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之所以他可以夜晚来欣赏此番美景,是因为他“闲”,正因为他“闲”所以我们才能读到如此精彩的游和如此美妙的景,那么关于“闲”字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呢?我们看质疑解难部分,大家可以结合这篇文章的文本内容、创作背景及相关资料对“闲”字进行分析,接下来小组合作,相信大家会有更加精彩的展现。教师适时评价:其实我们细心寻找苏轼被贬黄州是同时期的作品,发现他这种旷达的胸襟无处不在,例如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居作中这样写到“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面对苦难,他甘愿忍受孤独,始终抱有一份追求美好生活的执着,确实难能可贵,苏轼这种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明确:“闲”字内涵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正因为贬官至此,除了有闲情,更重要的是他传达了贬谪的一种悲凉,但是贬谪对于苏轼来说真的是坏到了极点吗?不是的,因为他可以借此闲情来做闲庭的漫步,借此闲情去欣赏天际的明月,所以关于“闲”字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他写出了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充满了人生的感慨,可是正因为贬谪他有了一份闲情可得赏月的欣喜,亦有漫步的悠闲”。五、课堂总结现在让我们回过头去想,梁文道先生对苏轼这篇小品文的评价,称之为精粹,如果一开始我们还有一些疑问的话,现在看来确实是名副其实。文章学完了,我想后世之所以喜欢苏轼,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更重要的是在他文章中所流露出的乐观积极的心态和宽广的心胸。看这篇文章,被贬谪黄州,却从中玩味出一夜清辉,与友人漫步便成千古佳话,让一篇不足百字的小品文,毅然矗立于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苏东坡豁达的胸襟和恢弘的气度让后世怀念和景仰,正如他在定风波中所云:“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或许正是他坎坷人生的最佳脚注。六、布置作业比较小石潭记和记承天寺夜游写游、写景、写情的异同。七、板书设计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读 赏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