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第三单元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上传人:水****8 文档编号:25475505 上传时间:2021-07-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2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第三单元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第三单元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第三单元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 精品 Word 欢迎下载 可修改第三单元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黄土高原例【从容说课】有关黄土高原的知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因此可以让学生来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通过该案例,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方法,包括表现(危害)、成因、治理措施。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可让学生结合自己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探究治理的措施。【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2了解人地矛盾是造成本区域水土流失的本质。3掌握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及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过程与方法:1通过让学生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培养学生掌握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方法。2通过让学生结合自己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探究治理的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加强学生的环保观念,区域在资源开发(如开采煤矿)、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保护生态环境。【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教学难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2淤地坝【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师:大家先来听一首歌,这是一首原生态的陕北民歌羊肚子手巾一道道蓝。(多媒体播放:陕北歌王贺玉堂羊肚子手巾一道道蓝)(板书)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黄土高原例师:这首民歌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什么样的景观特征?生: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师:很好,为什么陕北会出现这样的景观?生: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师:陕北的地形对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生:略。师:造成了生态的恶化,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投影:黄土高原)(新授)(板书)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黄土高原的概况师:大家读图分析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生:位置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地处黄河中上游与海河上游地区;范围一般泛指太行山脉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的广大区域;师:面积面积30多万平方干米;土壤除若干石质山地外,地表大部分被厚层黄土覆盖。师:黄土高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长期的流水侵蚀,使得这一地区地表支离破碎,据统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有27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有11万平方千米。师:请大家思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生:略。师:水土流失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它不仅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概括起来,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对当地的不利影响和对黄河下游的影响。(板书)2、水土流失的危害师:大家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对当地的不利影响和对黄河下游的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分析水土流失的危害。生1:对当地: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生2:使大量泥沙汇人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严重威胁着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师:回答很好,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如此严重?(板书)二、水土流失的成因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下面我们就从自然和人为两个角度分析这个问题。(板书)1、自然原因师:自然原因:A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的地区,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B黄土高原的土壤质地特殊,极易受到流水的侵蚀。C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多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易造成水土流失。D黄土高原还是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地区,滑坡、塌陷、泥石流等时有发生,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师:人为原因黄土高原地区生产力水平低,耕作方式落后,土地所能供养的人口有限。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对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A不合理的土地利用a黄土高原自古以来就盛行轮荒耕作制度,农民不是靠精耕细作来增产粮食,而是采取轮荒制的粗放耕作方式,广种薄收。当已开垦的土地表土流失、肥力下降后,就将其抛荒,另寻稍好的荒草地开垦,结果使原来的林草植被遭到破坏,使水土流失加剧。b在生产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例如,露天开矿导致大面积开挖地表土,破坏地表植被,使矿区周围土壤抗侵蚀能力降低。人们无计划地建窑洞、修路、建设水利设施等也会加剧水土流失。B破坏植被a营造宫殿b伐木烧薪c战争战国以前,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由于农业垦荒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历史上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等,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到1949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下降到不足10,1985年仅为65。此后党和政府为了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植被覆盖率有所上升。(活动)根据“人口增长和植被破坏引起恶性循环示意图”,说明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师:从图中可以看出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如何才能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维持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呢?(板书)三、水土流失的治理师:由于黄土高原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人类只要控制自己的行为,采取一定的措施,水土流失是可以治理的。治理黄土高原必须坚持合理利用与综合治理应相结合;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大家阅读课本54页,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具体措施主要有。生:(阅读)师:共有哪几种措施。生:1、工程措施,2、生物措施,3、农业技术措施师:工程措施包括固沟工程、护坡工程、保塬工程。固沟工程沟谷发育是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沟谷集中的地区,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在沟谷修建淤地坝、小水库和营造防护林等,既拦泥蓄水,又防止其继续扩展,此谓“固沟工程”。护坡工程在缓坡地段,实施封坡育林育草和修筑水平梯田相结合,既拦截、涵蓄坡面径流,又发展了林果业生产,此谓“护坡工程”。保塬工程在一些塬面上,坚持平整土地,大力营造护林网,合理利用水土,提高劳动生产率,此谓“保塬工程”。师:农业技术措施在耕作区,因地制宜地开展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以及轮耕套种等农耕作业。同时配合精心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及喷灌和滴灌技术、科学施肥等,以达到提高肥力、保持水土和发展生产的目的。师:生物措施森林草地具有蓄水保土、护坡、固沟、保塬功能,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课件展示: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模式图)师:大家阅读知识窗,六道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活动)略师:(小结)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防止生态系统退化以及退化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板书设计师:(板书)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黄土高原例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黄土高原的概况2、水土流失的危害二、水土流失的成因1、自然原因2、人为原因A不合理的土地利用B破坏植被a营造宫殿b伐木烧薪c战争三、水土流失的治理1、工程措施2、生物措施3、农业技术措施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鲁尔区例 (典型资源型工业区)【从容说课】教材结构: 一、发展背景(条件)-初期阶段 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成长阶段 三、可持续发展策略-转型与再生阶段可结合学生熟悉的我国典型资源型工业区或学生所在地的资源型工业区实际,导入新课,拉近所研究课题与学生的距离,增加兴趣。引导学生从“德国鲁尔区煤矿与城市的分布”图中索取信息,说出鲁尔区的区位优势、主导工业部门,指出鲁尔工业区在开发初期,工业部门与资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预测该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中、后期)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整治措施。(与教材比照,让学生自我评价思考问题的广度、深度。一方面体验成功的感受 ,另一方面寻找差距) 。可利用投影机展示鲁尔区在环境整治前后的不同景观。至于遇到的第二个问题“传统产业的衰落”,可启发学生回顾世界工业发展史(能源结构的变化、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六、七十年代传统工业区的衰落),让学生结合鲁尔区实际尝试分析衰落的原因。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2了解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学会探讨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学会据图表等资料认识区域特征;2学会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鲁尔区为例,让学生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为我国资源型地区寻找出路,增加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1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2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教学难点】1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2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课件:鲁尔区图片展示)师:能源和矿产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十分重要,近代很多著名的城市和地区都是在利用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在利用资源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影响了这类城市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课件展示:图片美国五大湖地区、英国中部区、中国东北、大同)师:资源型地区如何摆脱面临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呢?今天我们就要以鲁尔区为例,来分析这个问题,(板书)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师:大家看图,回答问题。(课件展示:欧洲地图、德国地图、鲁尔区地图)(板书)1、地理位置师: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如何描述?生:鲁尔区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板书)2、交通条件师:鲁尔区的交通条件如何?生: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就是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莱茵河纵贯本区南北,铁路、公路密布,水陆交通发达,便于区内和区外联系。(板书)3、资源优势师:鲁尔区的资源优势表现在哪里?生: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地质储量为2 190亿吨,占德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采储量约220亿吨,占全国90以上。鲁尔区的煤炭埋藏较深,但品种多,煤质好。(板书)4、鲁尔区的地位师: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是德国人口和城市最为稠密的地区。19世纪初期,克虏伯和蒂森公司开始大规模开采煤和生产钢铁后,鲁尔区才逐渐发展为重要的工业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鲁尔区工业增长加快,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了炼焦、电力、钢铁、煤化工、机械制造(特别是重型机械制造)、建材等工业部门。鲁尔区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其主导产业,是德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小结)师:根据前面的分析,说一说鲁尔区的发展有哪些有利的条件?生:有丰富的煤炭和水资源,有发达的水陆交通运输网络,有广阔的市场师:(补充)可以方便的从周边国家法国,输入铁矿。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其发展的优势在于:鲁尔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其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等因素,再加上原有的基础设施、科技力量等因素,鲁尔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 (课件展示:1958年的魯尔区)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著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紅褐色的污水,还有飄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戶外一切東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門去,不一會兒便成为灰色。紅瓦白墙,綠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遙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學工厂林立的萊因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調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魯尔区(板书)二、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师:读课文,看课件,填写下表:(课件展示:表格1)项目内容原因能源结构以 为主,产业结构以 为主;经济发展迅速,环境问题随之而来类型垃圾污染矿山开发以煤渣、矿渣堆积,占用大量 大气污染水污染工厂排放大量废气;化工厂和炼钢厂排放污水污染了河流热污染热力发电产生大量废热危害各种污染对鲁尔区的 造成了巨大危害生:(填表)。师:(小结)由于鲁尔区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鲁尔区矿山遍野,煤碴、矿碴堆积成山,占用大量土地;工厂烟囱林立,不断地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废气;热力发电又产生大量的热污染;化工厂和炼钢厂排放的污水污染了河流。各种污染对鲁尔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莱茵河污染严重,河水的含氧量下降水生生物生存环境恶化,致使水中生物大量死亡。(板书)1、环境恶化 2、传统产业的衰落(课件展示:表格2)项目内容时间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煤炭钢铁工业衰落;70年代,传统工业衰落趋势已经十分明显衰落原因煤炭工业开采 加大,人工成本 ,进口原料更 钢铁工业煤炭成本 , 了钢铁工业的成本产钢、出口钢的国家增多,钢铁的替代品广泛使用,导致世界性钢铁 其他工业主导产业煤炭、钢铁工业衰落导致机械、电力、化工等产业衰落表现从业人员减少,工业 问题严重,钢铁生产向 转移,产量下降生:(填表)。师: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鲁尔区的煤炭、钢铁工业开始走下坡路。大家思考鲁尔区如何维持它的可持续发展,读书回答。生:一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师:根据教材内容,填写下表。(板书)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课件展示:表格3)措施做法效果改造 工业对 、 等传统工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厂矿企业数量大幅度下降,生产规模大幅度提高鲁尔区逐渐成为一个以传统工业为基础、以日渐强大的新兴产业为增长点的综合性工业区扶持 产业联邦、州政府及鲁尔区煤管协会等着力改造投资环境,鼓励 新兴产业迁入新建、迁入企业数量大大超过同期德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 在政府、社会各方面政策、资金、技术等扶持下,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充实、提升。新兴工业中的信息、电子、生物技术等发展速度领先其他地区生:二是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板书)2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师:阅读教材,填空。填空:(1)改造 河流 在鲁尔河上建立完整的供水系统和 污水净化系统解决水污染的问题。(2)治理大气污染,建立烟囱自动报警系统,有效控制大气污染。(3)重视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管理。(4)在总体规划中制定营造“绿色空间计划,进行了大规模的 植树造林 。(课件展示:填空)活动一、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国的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缺乏的条件是 ( A )A水资源 B铁矿石 C交通 D煤炭资源(2)山西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 A )A广阔的市场 B政府的支持 C便捷的交通 D、劳动力 (3)为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 A )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C增加科技投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二、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和我国国情,以及根据德国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成功的经验,谈谈东北地区应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提示:我国的东北工业基地和鲁尔区一样属于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目前也出现了和鲁尔区类似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作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主要措施如下: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发展第三产业。把自身生产、学习经验和科学研究相结合。提高自身的生产水平,淘汰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强自身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全面治理环境污染,提高东北的环境质量。 大力拓展融资途径,引进民间资本。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上的优惠。三、选择题1关于鲁尔区为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而采取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消耗 B缩减钢铁、煤炭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工业企业2有关鲁尔区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叙述,错误的是 ( B )A迁人和新建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为主 B煤、铁企业规模普遍减小C经济繁荣,环境美化 D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3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还需要加强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D )A劳动力数量 B政府支持 C广阔的市场 D便捷的交通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鲁尔区例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1、地理位置2、交通条件3、资源优势4、鲁尔区的地位二、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环境恶化2、传统产业的衰落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第三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例【从容说课】首先,通过我国水能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分布图让学生感性地认识我国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结合各地经济发展与资源配置间的矛盾,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引导学生回忆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规模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检验、督促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有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结合“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对比”表,让学生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为何要从长江流域调水?结合“南水北调线路分布示意图”让学生从工程难度、水量大小、调入区效益等方面对比三条线路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南水北调为何首先起动东线工程。在分析南水北调的影响时,既要分析对于调入的有利影响,也应分析对于调出区的不利影响,这种影响应从资源、环境、生态等多方面剖析。分析不仅要关注调入、调出区,还应关注沿途区域。【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2掌握南水北调工程三条方案的路线及优缺点3分析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表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锻炼学生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2引导学生读图,分析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线路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水作为可更新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从而自觉增强节水意识,提高保护水资源的社会责任感。2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规模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督促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教学重点】1南水北调工程三条方案的路线及优缺点2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1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教学方法】学案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课件展示:我国的四大跨世纪工程)师:“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隐含着“我国资源分布不均之意”。表现在两个方面:(课件展示:如下)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资源分布与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水资源南多北少矿物能源(煤石油)南少北多,东少西多水能集中在西部和西南部的部分省区金属矿产资源分布在西部高原到东部山地丘陵的过渡地带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却资源短缺西部广大地区资源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开发。师:为了资源的充分利用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我们所知道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主要有: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师:我国水资源总量比较大,但地区分布很不均衡,总体上是南多北少。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以及西北内陆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的12,属缺水区。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土地、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粮棉油的生产基地和能源基地,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半岛是我国人口密集、耕地比重高、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造成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板书)一、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 (新授)师:大家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填写学案。(课件展示:学案1)总量丰富:居世界第 位,( 、 、 、 、 、中国)人均占有量少,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水资源空间分布:具有 ,表现为 多, 少, 多, 少。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表现为 季多, 季少。 变化大。一、 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1、 水资源概况生:读书,填表(略)(板书)1、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师:讲评(略)师: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平均年径流总量为27l1012立方米,约占全球河川年径流量的58。但从地域上看,我国水资源分布却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师:读知识窗,了解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分析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生:读书,分析(略)师:大家填写学案。(课件展示:学案2)(板书)2、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2、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城市缺水:缺水城市 多个,严重缺水城市 个小于300米3省市 个北方6个( )人均综合用水量省市缺水小于300米3省市 个北方4个( ) 万元GNP用水量小于1000米3省市 个全部在北方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板书)3、我国北方(华北)缺水的原因师:讲评(略)师:华北缺水的原因是什么?(课件展示:学案3)3、我国北方(华北)缺水的原因 北方水资源 , 面积大,水土资源配合欠佳 华北地区 稠密, 发达,需水量大 水资源 现象严重 水污染严重师: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率先开工。长江水将通过扬州江都抽水站和即将兴建的宝应抽水站等,通过1156千米的输水主干线送往天津地区。我国为什么要从长江调水呢? 分析长江成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条件,填写学案。生:填写(略)(课件展示:学案4)4、长江成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条件流域广水量大流量稳定流经地区多 干流长 千米 流域面积 万米2 水资源占全国 % 人均、地均占全国水量高于全国平均值 稳定 分配较均衡 流经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 上游靠近 , 中下游邻近 。(板书)4、长江成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条件师: 20世纪50年代,我国水利部门即对从长江上、中、下游引水北调进行了专门研究,经过几十年来的研究论证,确定南水北调的总体方案是: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自学教材,详读插图,了解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方案,并填写学案。(课件展示: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课件展示:学案5)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路线:从长江 引水到 上游水源区:长江上游 及其支流 江、 河供水区:黄河上中游的 和 地区评价:优点:可 供水。缺点: 有限,工程量 。 西线方案路线:从长江 水库引水至 水库,再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天津水源区:长江中游 水库,汉江上游 水库供水区: 平原大部分地区 优点:可 供水评价: 缺点:缺引水干渠,工程量 中线方案路线: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水,沿 运河到华北地区水源区: 供水区:淮河下游地区,山东 河下游地区,海河流域 优点:水量 ,可利用 运河,工程量 。评价: 缺点:黄河以南地区地势 ,需 北送。东线方案(板书)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师:讲评(略)(板书)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师:南水北调工程全面实施后,将有效缓解调入地区水资源的紧缺状况,促进其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师: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南水北调工程在带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请大家阅读教材,填写学案。(课件展示:学案6)1、积极意义社会效益 改善供水区 ,吸引国内外 。 缓解 、 、 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 经济效益: 缓解供水区的生产用水,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缓解 大幅度下降趋势和 面积进一步扩大,控制地面 。扼制土地 化现象长江流域是_,水质_:原因_加重,淤塞_。2、环境问题(东线方案为例)对沿线_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土壤容易发生_。对长江影响:(水资源)对沿水地区:(供水区)沿线地区经济发达,_排放,降低水质师:人教版教材是以西气东输为例分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我们也要对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有所了解。大家阅读知识窗,填写学案。(板书)四、西气东输工程生:阅读(略)(课件展示:学案7)1、中国能源输送的大动脉:西起_盆地东南,经_、_、_、_、_、_、_、到达上海。2、实施背景(1)我国能源结构以_为主,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比重偏低(2)长期以煤炭为能源,使我国环境污染严重(3)天然气是一种_、使用方便、_高、_低的能源(4)我国天然气储量_(5)我国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主要分布地区:_、_、_、_、总体格局西_东_,北_南_主要油田改变以_为主的能源利用机构,提高_的利用比例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促进_的发展促进以_为源的化学工业发展带动城镇_建设,提高就业率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3、意义:对东部地 将_优势转变成_优势带来_,改善_,增加_。改善大气质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区有利对中西部地区不利:工程建设对沿线_影响影响(课件展示:西气东输图)师:(总结)我国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明显,各地经济发展与资源配置间的矛盾突出,所以资源跨区域调配非常必要。对输出地区把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收入 ,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进而大大促进输出地区的经济发展。 对输入地区提供清洁、优质、可靠、廉价的能源,改善环境质量,促进输入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还能够有效地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拉动国内需求,达到输入和输出地区的“双赢”。(练习)我国华北地区面积占全国的15,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均占全国的13,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40。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华北地区气候持续偏旱,缺水形势日益严重。19801989年京、津、冀地区和山东半岛。10年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少1015,气温偏高O1O6C,由于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地面蒸发损失加大;同时又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补给量明显减少。依据上面的内容回答:1人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 ( ) A水圈内的水量总体 B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C陆地上的水体总量 D陆地上的淡水总体2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 ) A东南多,西北少B东南少,西北多C夏秋多,冬春少D冬春多夏秋少3我国华北地区缺水最严重,其最主要原因是 ( ) A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B江河径流量少 C受冬季风影响小 D地处内陆,季风很难到达4目前世界上60的地区用水紧张,其主要原因是 ( ) A全球水资源总量不足 B降水地区分布不均 C气候变暖,蒸发加强,江河径流量减少D人口剧增,且大部分分布在干旱地区5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两广地区6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A东南多、西北少B东南少、西北多C夏秋多、冬春少D夏秋少、冬春多7造成水资源的地区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各地径流量不同B降水量的地区差异C纬度位置不同D海陆位置不同8关于水资源利用的正确说法是( ) A水资源虽可再生,但其数量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是有限的 B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水是不可替代的资源 D节水保水防治水污染已成为当务之急9调节水资源季节变化的主要措施为( ) A跨流域调水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C兴修水库 D.植树种草,改变地表植被状况答案:1D 2C 3B 4B 5B 6C 7B 8ACD 9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