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图是某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中的三个种群一年内能量流动统计的部分数据。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 A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 IIIIII B种群全部生物的呼吸消耗能量约为 5.45107KJ C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10% D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以有机物为载体 【答案】D 【解析】根据三个种群的同化的能量的数值,I 为 15、II 为 111、III 为 3,并结合能 量流动的特点可知,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A 错误;种群同化的能 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种群同化的能量+被分解者分解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根 据图中数据可知,种群全部生物的呼吸消耗的能量=111-15-被分解者分解的能量- 41.55.4510 7kJ,B 错误;因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故第二营养级 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率=3.015.0=20%,C 错误;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 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生态系统中能量以有机物形式在不同营养级之间流动, D 正确。 2将某小型天然湖泊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肉食性鱼类。5 年后,藻类暴发,引 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下列叙述中 错误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有利于该湖泊的生态恢复 C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的污染,这属于正反馈调节 D导致水草死亡的最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 【答案】A 【解析】人工鱼塘需要投饵向生态系统中提供物质和能量,所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 能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A 错误;藻类 爆发的原因是营养物质丰富,缺少天敌,所以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有利于该湖 泊的生态恢复,B 正确;水草死亡腐烂,水质变坏引起浮游动物以及鱼类的死亡,会 加重水体污染,这属于正反馈调节,C 正确;藻类爆发,覆盖整个湖面,而使水草因 缺少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D 正确。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渠道进行的 B生态农业利用了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提高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 C生态系统各个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进行的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B 【解析】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 沿着此渠道进行的,A 正确;农业生态系统利用了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可以利用动 植物遗体及粪便中的能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B 错 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在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都能双向传递, C 正确;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维持相对稳定性,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而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因此,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 持相对稳定,D 正确。 4下图为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碳循环是指 CO2在生物圈中的循环过程 B伴随甲过程的进行,能量输入到生物群落中 C乙过程只代表生物的呼吸作用 D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一定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答案】B 【解析】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生物圈中的循环过程,A 错误;伴随光合作用或化能合 成作用的进行,能量输入到生物群落中,B 正确;乙过程可以代表生物的呼吸作用, 也可以代表化石燃料的燃烧,C 错误;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若是蓝藻或硝化细菌等 原核生物,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就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D 错误。 5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西黄松老龄(未砍伐 50250 年)和幼龄(砍 伐后 22 年)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试,结果见表。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生产者活生 物量 (g/m 2) 土壤有机碳 (g/m 2) 净初级生产力 (g/m 2年) 异养呼吸 (g/m 2年) 老龄 12730 5330 470 440 幼龄 1460 4310 360 390 注:异养呼吸指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 A西黄松群落被砍伐后,可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这种演替属于原生演替 B西黄松幼龄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小于老龄群落,因此幼龄西黄松生长速度更慢 C老龄西黄松群落每平方米有 910 克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D根据年碳收支分析,幼龄西黄松群落不能降低大气碳总量 【答案】D 【解析】西黄松群落被砍伐后,可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这种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A 错误;西黄松幼龄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小于老龄群落,但是幼龄西黄松生长速度不 一定慢,B 错误;因为净初级生产力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总碳的速率-自身呼吸作用 消耗碳的速率,所以老龄西黄松群落每平方米有 470 克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 育和繁殖,C 错误;根据年碳收支分析,对西黄松幼龄群落来说,流入生物群落的碳 (1460)少于释放的碳的量(1460360+3901490) ,故幼龄西黄松群落不能降低大 气碳总量,D 正确。 6湿地能净化水质、美化环境,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湿地能够净化水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生物和非生物成分 C把湿地改造成人工林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D负反馈调节对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关键作用 【答案】C 【解析】湿地植被净化水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A 正确;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 量,故含有生物和非生物成分,B 正确;把湿地改造成人工林,会降低生物多样性,C 错误;生物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保持或恢复自身结 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D 正确。 7我国某地采矿塌陷区采取生态修复的方法,经科学引种,开创了水生作物栽培、水 产养殖和湿地景观开发的生产模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湿地群落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B引入新物种后,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 C生态修复后,该区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D某些重金属离子可能会富集到人体内 【答案】B 【解析】任何一个群落都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A 正确;引入新物种后,随种群数 量增加,天敌增加,食物空间有限,故种群不能成 J 型增长, B 错误;生态修复后, 群落结构更加复杂,该地区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C 正确;人的营养级较高,某些重 金属离子可能会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内, D 正确。 8下列关于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主要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B能量在各营养级间可以循环利用 C将消费者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少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答案】A 【解析】生产者大多数情况下也就是绿色植物,绿色植物通过自身的光合作用把太阳 能转化为自身的能量,动物吃绿色植物就又吸收了绿色植物体内的能量,故能量流动 主要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A 正确;能量在各营养级间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B 错误;将消费者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C 错误;各营养级同 化的能量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D 错误。 9下列对生态学原理的应用,不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A通过调整种群的年龄结构,提高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通过模拟动物信息,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 C通过合理施肥、灌溉,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通过建立精子库,实现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 【答案】A 【解析】动物种群环境容纳量与栖息空间、食物、天敌等有关,自身的性别比例、年 龄结构等特征与环境容纳量无关,A 错误;通过模拟动物信息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 就可以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B 正确;通过合理施肥、灌溉,可促进农作物 的生长,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 正确;通过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利用生 物技术实现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D 正确。 10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种群密度过高或过低对种群的数量增长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B群落的垂直分层是各种群之间及种群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C由裸岩到森林的群落演替过程中土壤的形成先于植物的演化 D草原上雄鸟发现危情迅速起飞,以此给雌鸟发出的警报属于行为信息 【答案】C 【解析】动物种群密度过高,种内斗争会加剧,过低容易被环境所淘汰。所以动物种 群密度过高或过低对种群的数量增长都会产生不利影响,A 正确;群落的垂直分层是 各种群之间及种群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B 正确;由裸岩到森林的群落演 替过程中土壤的形成和植物的演化是同时进行的,C 错误;草原上雄鸟发现危情迅速 起飞,以此给雌鸟发出的警报,因为这种信息是通过特殊的行为实现的,属于行为信 息,D 正确。 11下列实践活动中的相关措施或方法不科学的是() A调查野外某些小动物种群密度时,可以采用样方法 B研究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可以从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等方面入手 C在油菜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 2,4-D 溶液可防止连续阴雨天气造成的减产 D在农田中放养适量的青蛙和无毒蛇,可以达到防治害虫、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 【答案】C 【解析】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调查种群密度时,可以采用样方法,A 正 确;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属于生态功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 正 确;油菜花期连续阴雨天气,无法正常授粉形成种子,而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只能 促进果实发育,但是无法促进授粉,C 错误;青蛙和蛇可以以害虫为食物,可以通过 捕食将害虫控制在最低范畴,这是生物防治,D 正确。 1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类型生物二氧化碳消耗量(相对量)的曲线图,下列 正确的是 Ab 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 Ba、b、c 都有可能是细菌 Ca 曲线代表的生物一定是消费者 D由 a、b、c 三种生物可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B 【解析】b 曲线二氧化碳释放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可以代表进行光合作用的 生产者,A 错误;a 可能是寄生细菌,b 可能是光能自养型细菌,c 可能是化能合成型 细菌,如硝化细菌,B 正确;a 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C 错误;生态 系统的成分包括生物成分和无机环境,D 错误。故选 B。 13某小组的同学准备制作一个生态瓶,为使它较长时间保持稳定,一位同学提出了 如下几点建议,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A所用瓶子应是透明的,以便使瓶内生物得到充足光照 B瓶内生物应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瓶内绿色植物越多越好 D瓶内各生物之间应存在营养上的联系 【答案】C 【解析】生态瓶制备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置于透明瓶中,在光照充足的地方放置; 瓶内应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成分,且它们之间可以构成食物链关系;生态 瓶不宜过大,投放的生物宜小不宜大,且数量不宜多等等。绿色植物过多,缺少消费 者和分解者,使得生态瓶内物质循环不能顺利进行。综上所述,ABD 不符合题意,C 符 合题意。 14我国“嫦娥四号”运载火箭内设计了一个密封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搭载了棉 花、油菜、酵母菌和果蝇等六种生物作为样本。试验载荷罐内棉花种子率先发芽长叶,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片在月球生长的绿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密封载荷罐的正常运行需要输入能量 B罐内的有机物可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循环 C载荷罐中含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其中酵母菌和果蝇属于消费者 D该系统的稳定性较差,其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生物的数量 【答案】A 【解析】由于散失的热能不能被重新利用,所以该密封载荷罐的正常运行需要不断的 输入能量,A 正确;物质循环是指构成生物体的各元素的循环而不是有机物的循环,B 错误;酵母菌属于分解者,C 错误;该系统的稳定性较差,其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生物 的种类以及搭配比例,D 错误。 15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海洋捕鱼时,剩余鱼的数量可以在 K/2 以上 B出现过植被的地方,群落只能发生次生演替 C合理间伐、科学灌溉和投放饵料均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昆虫,降低其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 【答案】B 【解析】根据 S 型曲线的特点,在 K/2 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更新速度最 快,因此海洋捕鱼时,剩余鱼的数量可以在 K/2 以上有利于海洋鱼类种群数量的恢复, A 正确;出现过植被的地方,如果因地震、火山爆发等被彻底摧毁,可能发生初生演 替,B 错误;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有关,生态系统的 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越小,抵抗力稳定性越低;故增加生态 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增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而合理间伐、科学灌溉和 投放饵料可以使营养结构变得复杂,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 正确;利用昆虫信息 素诱捕或警示有害昆虫,属于生态系统化学信息传递的应用,该种防治属于生物防治, D 正确。 16某岛屿降雨量较大,导致了洪水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岛屿上的马尾松林受到大 面积损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灾后马尾松的空间特征可能呈现出镶嵌分布的情况 B灾后当地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依然存在 C对当地陆生动物种群数量增长起决定作用的只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D与灾前相比,灾后马尾松林内生物种类减少,其自我调节能力更高 【答案】B 【解析】呈现出镶嵌分布的特点是群落的空间结构,而马尾松的空间特征应该是随机 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A 错误;一个群落任何时候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 正确;当地陆生动物中每一个种群数量有的增长,有的减少,还有的维持相对稳定, 对每一个种群数量变化起决定作用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C 错误; 与灾前相比,灾后马尾松林内生物种类减少,营养结构变的更为简单,其自我调节能 力变弱,D 错误。 17湖南某地发”稻虾共生”生态农业,稻田为小龙虾提供活动空间,稻谷收获后秸 秆还田、冬季灌水,既肥水养虾,又杀灭残存害虫;小龙虾的褪换甲壳和排泄物为水 稻提供有机肥料。 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統,下列有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是由稻、虾、害虫、人等各类生物组成 B该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C小龙虾的养殖即可提高经济效益,又可少稻田农药的使用,提高生态效益 D稻虾共生可实现比稻虾单独种植(养殖)更高的产量,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除了稻、虾、害虫、人等各类生物成分外,还应该包括非生物的物 质和能量,A 错误;能量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不能循环利用,B 错误;小龙虾的 养殖即可提高经济效益,又可少稻田农药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从而提高生态效益, C 正确;稻虾共生可实现比稻虾单独种植(养殖)更高的产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但是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D 错误。 18将城市污水引入人工湿地,利用土壤、人工介质、微生物的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 处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微生物不一定是分解者,分解者也不一定是微生物 B采用适当的人工介质,可促进好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适当增加湿地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可提高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为防止湿地植物遭害虫侵染,可使用性引诱剂诱捕害虫进行化学防治 【答案】D 【解析】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如蚯蚓等少数动物,微生物也不一定是分解者,也 可以是消费者(如寄生细菌)或生产者(如硝化细菌) ,A 正确;建立人工湿地时,选 择合适的人工介质以利于好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B 正确;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因此适当增加湿地植物的种 类和数量,可提高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 正确;为防止湿地植物遭害虫侵染, 可使用性引诱剂诱捕害虫进行生物防治,D 错误。 192018 年环境日主题确定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即希望人们尊重自然,保 护自然,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使我们国家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某地大熊猫的栖息地被严重破坏,此时对大熊猫极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异地保护 B植树造林,采用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C湿地及森林具有的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原产美洲的互花米草入侵沿海一带并迅速扩散,增加了当地的物种多样性 【答案】D 【解析】大熊猫的栖息地被严重破坏,所以不能进行就地保护,只能进行异地保护, A 正确;B 项,植树造林、采用低碳生活方式可以缓解温室效应,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 碳循环的平衡, B 正确;湿地及森林具有的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功能属于生物多样 性的间接价值, C 正确;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故 D 错误。 20某森林地区 U 型山谷地表植被遭严重火灾,人工栽种植物(甲坡面)和自然恢复(乙 坡面)多年后,前者植被覆盖率和物种数明显大于后者。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人工栽种植物提高了甲坡面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B如果时间允许、气候适宜,两坡面都会演替到森林阶段 C随时间推移,群落中先存在的物种会被后侵入的物种完全替代 D人工栽种植物加速了甲坡面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答案】B 【解析】人为栽种植物提高了甲坡面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 错误;如果时间允 许、气候适宣,两侧坡面都会演替到森林阶段,B 正确;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群落 中一些物种侵入,另一些物种消失,群落组成和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 化,称为演替;主要标志为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变化;或者是在一定区域内一个 群落被另一个群落逐步替代的过程;但是并不意味着前一阶段的优势物种彻底消亡, C 错误;人工栽种植物加速了甲坡面物质的循环利用,但是能量不能循环,D 错误。 21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d 表示大气中的 CO2,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其含量夏季低于冬季 B通过 a 的吸收,a、b 的呼吸作用、c 的分解作用及 e 的燃烧,实现碳循环 C在正常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 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放 CO2量 D只需将 d 的含义改为热能,图即可表示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 【答案】D 【解析】d 表示大气中的 CO2,由于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强于冬季等因素的影响其 含量夏季低于冬季,A 正确;碳循环是指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 间的往返运动,即通过 a 的吸收,a、b 的呼吸作用、c 的分解作用及 e 的燃烧,可实 现碳循环,B 正确;若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处在朝复杂化演替的过程中,生产者 吸收的 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放的 CO2量,C 正确;由于能量只能单向流动、逐级 递减,且植物不能利用热能,所以即使将 d 的含义改为热能,题图也不可表示为该生 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D 错误。 2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体现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B “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C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引入外来物种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组分,是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最好措施 【答案】C 【解析】A 项,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的是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故 A 错误。B 项, “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利 用率,而不是能量传递效率,故 B 错误。C 项,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 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故 C 正确。D 项,引入外来物种容易导致外来物种 大量繁殖而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降低生态系统稳定性,故 D 错误。 23安徽农业大学科研人员研究发现,茶园中茶树在受到害虫侵害时会释放信号物质 顺-3-己烯醇,该物质一方面可吸引害虫天敌前来捕食害虫,另一方面可传达信号给周 围的茶树,未受害茶树接收到该信号后,就会提前激发自身的防御响应。下列相关叙 述错误的是 A茶树释放的顺-3-己烯醇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B该茶园中信息传递的方向是茶树茶树、茶树害虫天敌 C外源喷施一定量的顺-3-己烯醇可提高茶树防御害虫的能力 D一片茶园可以是一个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中时刻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顺-3-己烯醇是茶园中茶树在受到害虫侵害时会释放信号 物质,属于化学信息,其不仅可以吸引害虫天敌前来捕食害虫,还可以提醒周围茶树 提前激发自身的防御响应,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整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茶树释放的顺-3-己烯醇属于化学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A 正确;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在生物之间是双向的,B 错误;外源喷施一定量的顺- 3-己烯醇,可以使得茶树提前激发自身的防御响应,进而高茶树防御害虫的能力,C 正确;一片茶园属于一个生态系统,其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功能, D 正确。 24果树草菇立体农业是利用果树下微弱的光照、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低的风速等 特殊环境条件,在果树下人工栽培草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树下的蚯蚓是消费者,草菇等真菌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可能存在鼠蛇鹰这样一条食物链 C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D各种消费者的存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使其更加稳定 【答案】D 【解析】蚯蚓和草菇在生态系统中都是作分解者,A 错误;食物链起始端必须是生产 者,故 B 错误;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但有光能自养和化能自养之分,故并不是都 能进行光合作用,C 错误;消费者具有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维持生态平衡的作 用,D 正确;综上所述,选 D 项。 25下表是能量流经某种植食性动物时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项目 摄食量 粪便量 呼吸消耗 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 繁殖的能量 能量( ) 2/()Jcma530 330 X110 A 表示的能量为X20/Jca B流向第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至多为 240/Jcma C该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中有 通过呼吸作用散失掉% D表中四个量之间没有一定的数量关系 【答案】B 【解析】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530-330=200J/(cm 2a) ,同化量有两个去向,即 同化量=呼吸消耗量+生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即 200=X+110,因此,X 表示的 能量为 90 J/(cm 2a) ,A 错误;流经某种植食性动物(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为 200 J/(cm 2a) ,按最高的传递效率 20%来计算,则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至多为 20020%=40 J/(cm 2a) ,B 正确;该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百 分比是:90/200100%=45%,C 错误;表中四个量之间有一定的数量关系,D 错误。 26 庄子内篇人间世中,庄子对弟子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从中可见,我国古人很早就已经意识到生态文 明的重要意义。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庄子的话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B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 C 韩非子 “人民众而货财寡, 事力劳而供养薄”体现了节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 D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体现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功能 【答案】D 【解析】庄子的话意思是:桂树因为可以吃,所以被人砍伐;漆树因为可以用,所以 被人割皮。人们只知道有用的好处,哪里知道无用的好处啊。庄子的话和“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都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A 正确;“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 小扇扑流萤” ,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题中涉及的是物理信息,B 正确; “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强调了物质生产的有限性与人口增长过快产生了 矛盾,体现了节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C 正确;“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 描述植物的枝条能够长成植物体,属于无性生殖中的营养生殖,D 错误。 27某林场在桉树幼林里栽培菠萝,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桉树、菠萝两旺,提高了经 济效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桉树与菠萝表现出的分层现象属于该群落的垂直结构 B桉树和菠萝会竞争阳光、水和无机盐,但竞争不明显 C桉树和菠萝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传递,不存在能量流动 D菠萝可以保持水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D 【解析】群落中的桉树和波萝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A 正确; 桉树和菠萝会竞争阳光等资源,但存在分层现象,竞争不明显,B 正确;桉树和菠萝 之间不存在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因此只可能存在信息传递,不存在能量流动,C 正确; 植物的保持水土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 错误。 28肝片吸虫的幼虫寄生在椎实螺体内,尾蚴从螺体逸出后附着于大型水草继续发育, 成虫主要寄生在牛、羊体内。科研人员进行了农药、化肥等农化品的使用对生态系统 造成的影响的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椎实螺和肝片吸虫均属于初级消费者 B “水草椎实螺肝片吸虫椎实螺天敌羊”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C椎实螺天敌的种群数量与肝片吸虫的种群数量存在正相关关系 D农化品的使用能增加水草有机干物质量,从而增加人、畜感染肝片吸虫的概率 【答案】D 【解析】椎实螺以水草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而肝片吸虫寄生于椎实螺体内和牛、 羊体内,不属于初级消费者,A 错误;食物链所以捕食关系建立起来的,椎实螺以水 草为食,而肝片吸虫与椎实螺、牛羊之间都是寄生关系,B 错误;椎实螺天敌的种群 数量与肝片吸虫的种群数量存在反相关关系,C 错误;据图分析可知,农化品的使用 能增加水草有机干物质量和椎实螺天敌死亡率,从而增加人、畜感染肝片吸虫的概率, D 正确。 29如图为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 a1 是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 的是( ) A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总能量是 a4 B能量散失 a3 不能再被生物同化利用 Ca1、a2、a3、a6 中的能量都以稳定化学能的形式存在 D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是 a6a2 【答案】B 【解析】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包括 a4(第一营养级的残枝败叶)和 a7(第 二营养级排出的粪便)两部分,A 错误;第一营养级散失的能量 a3指的是细胞呼吸过 程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这部分能量是不能再被生物捕获并同化的,B 正确;a 3 是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这部分能量不是以稳定的化学能存在,而是以热能形式存 在,C 错误;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公式是: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 营养级的同化量100%,本题中,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是 a1(或 a2+a3) ,D 错误。 30下列关于人类对环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气中的 CO2的增加会影响地球的热平衡而使地球变暖 B未经处理排放的生活污水会造成水体富养化而引起生物多样性增加 C氟利昂大量逸散会导致臭氧减少而使人类受到短波辐射的伤害 D大量燃烧石油会使大气中的硫和氮的氧化物增加导致酸雨 【答案】B 【解析】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大气中 CO2的增加会通过温室效应影响地球的热平衡, 使地球变暖,A 正确;未经处理排放的生活污水会造成水体富养化,而引起生物多样 性减少,B 错误;臭氧保护生物免受紫外线等短波辐射伤害,氟利昂大量逸散会导致 臭氧减少,C 正确;酸雨的形成与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氮、硫氧化物有关,即二氧化 氮、二氧化硫,D 正确。 31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我国北方干燥地区变得湿润,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 B臭氧减少会导致人类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 C家庭污水不属于水体中的污染物 D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能有效防治酸雨 【答案】B 【解析】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因 副热带高压增强,可能降水减少,干旱加重,A 错误;臭氧能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 对地球生物具有保护作用,紫外线是诱发基因突变的因子,故臭氧减少会导致人类皮 肤癌患者数量增加,B 正确;家庭污水属于水体中的污染物,C 错误;限制二氧化碳的 排放量能有效防治温室效应,D 错误。 32加强管理后,某自然保护区中过去难觅踪迹的大型食肉、食草野生动物种群得到 了恢复。数年后,出现了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 的现象。针对该现象,下列叙述最为合理的是( ) A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忠实朋友 B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正在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 C该现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斗争增强 D该现象说明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 【答案】C 【解析】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破坏农作物,所以不能说 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忠实朋友,A 错误;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 采食,只能说其为了获得食物而破坏农作物,不能说明野生动物正在积极地寻求人类 的帮助,B 错误;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表明保护区内食 物资源不足,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斗争增强,需要更多食物,C 正确; 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破坏农作物,所以不能说明人与野 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D 错误。 33运用生态学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进物种一定能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并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 “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将蚕粪喂鱼,实现了生态系统能量的反复循环利用 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杀雄虫降低出生率属于化学防治 D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答案】D 【解析】引进物种不当会导致生物入侵,外来入侵物种通过竞争或占据本地物种的生 态位,排挤本地物种,成为优势种群,使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影响甚至导致本地物种 灭绝,使生物多样性降低,进而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 错误; “桑基鱼塘” 生态系统中将蚕粪喂鱼,实现了生态系统物质的反复循环利用,能量单向流动,不可 循环利用,B 错误;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杀雄虫降低出生率属于生物防治,C 错误;建立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D 正确。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山不容二虎”是因为虎的种内斗争激烈,获得的能量少 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得以提高的现 象 D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答案】D 【解析】 “一山不容二虎”是因为虎的营养级高,获得的能量少,不是因为种内斗争越 激烈导致虎获得的能量少,A 错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体现了生态系 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B 错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生态系统 中的物质可循环利用,C 错误;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D 正确。 3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重要的价值观、发展观。下列从生 物学角度对其进行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可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B建立高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 C建立某沿海丹顶鶴自然保护区,主要是防止滩涂被破坏 D通过增加食物链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减少病虫害 【答案】C 【解析】利用性引诱剂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使很多个体不能完成交配,可达到降低 害虫种群密度的目的,A 正确;B、建立高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 多样性,B 正确;C、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对丹顶鹤和它们的生存环境 进行保护,C 错误;D、通过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生态系 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减少病虫害,D 正确。 36在生态环境的研究、保护过程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A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种群密度 B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 C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仅是为了保护丹顶鹤的生物多样性 D沼气池中的沼液、沼渣作为肥料还田,可加速物质的循环利用 【答案】C 【解析】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 A 正确;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遗传)多样性,B 正确; 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地 即滩涂湿地生态系统,C 错误;沼气池中的沼液、沼渣作为肥料还田,可加速物质的 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D 正确。 37西安浐灞生态园区开展综合治理建立湿地生态系统中,引进外来物种水葫芦(凤 眼莲) ,结果造成了水葫芦疯长。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能实现当地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B是对凤眼莲进行异地保护 C引入水葫芦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外来物种入侵会破坏浐灞生态园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答案】D 【解析】不适当物种引入有两种可能:一是因不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二 是因生态系统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而成为入侵者,大多会在新的环境中大肆 繁殖、扩散并造成危害,改变或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功能,使当地的一些物种 消失,物种丰富度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也降低。据分析可知,外来物种的 入侵可能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A 错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就是就地 保护,B 错误;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属于间接价值,引入水葫芦的作用 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 错误;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 坏,D 正确。 38某坡耕地退耕还林后,经历了草地、灌木、森林阶段的演替。P 为生产者同化的 太阳能总量,R 为所有生物总呼吸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退耕还林是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的生态工程 B群落演替过程中,P 和 R 都逐渐增大,森林阶段 P/R 小于 1 C从灌木演替到森林群落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保持相对稳定 D群落演替到草地阶段,只具有水平结构,不具有垂直结构 【答案】A 【解析】退耕还林可以改善环境,利于生物生存,是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的生 态工程,A 正确;群落演替到顶级群落的过程中,P 和 R 都逐渐增大,到顶级群落时, P/R=1,此时生态系统比较稳定,B 错误;该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和生物数量先 增加后保持相对稳定,C 错误;群落演替到草地阶段,具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D 错 误。 39浮萍(一种被子植物)能分泌某些物质促进水中藻类叶绿素的分解,并覆盖在水体 表面,使藻类处于遮光状态,从而降低水华的发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浮萍分泌某些物质的过程属于化学信息的传递 B浮萍能分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属于分解者 C浮萍通过影响叶绿体的生理功能抑制蓝藻的生长 D浮萍降低水华的发生,体现了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间接价值 【答案】D 【解析】浮萍分泌某些物质的过程不涉及不同个体间的信息传递,不属于化学信息的 传递,A 项错误;浮萍是一种被子植物,属于生产者,B 项错误;蓝藻属于原核细胞, 没有叶绿体,C 项错误;浮萍降低水华的发生,体现了浮萍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方 面的作用,该作用属于间接价值,D 项正确。 40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高原水塔,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 保护区内在众多国家级保护动植物,保护区湿地总面积达 7.33 万平方公里,占保护区 总面积的 24%。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保护区内被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保护区内众多的动植物及其所处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C湿地涵养水源的功能体现了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保护区遭到破坏将直接威胁到附近水域的生态安全 【答案】B 【解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A 正确;保护区内众多 的动植物、微生物及其所处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B 错误;湿地具有涵养水 源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 正确;保护区遭到破坏将直接威胁到附 近水域的生态安全,D 正确。 41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漫长的共同进化历程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B遗传多样性高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较强,进化速度较快 C近年来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间接价值 D建立自然保护区、基因库等能对生物多样性进行综合保护 【答案】C 【解析】漫长的共同进化历程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A 正确;遗传多样性高的种群 适应环境能力较强,进化速度较快,B 正确;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大于其直接价 值,C 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基因库等能对生物多样性进行综合保护,D 正确。 42在我国云南发现并确认的虫媒传粉植物白旗兜兰,现仅残留有 20 余株成年植株, 且生境破坏严重,亟待对其开展抢救性保护。研究人员正通过人为辅助手段,将其从 当前的自然分布范围移植到高海拔潜在栖息生境中,以期达到保护的目的。相关说法 错误的是 A现有的白旗兜兰种群可能是一座潜在的“绿色金矿” B人工移植要考虑新栖息生境中是否具备有效的传粉昆虫 C种子在新生境中能否萌发影响新种群自我维系与更新 D人工移植的白旗兜兰种群将具有比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答案】D 【解析】白旗兜兰是植物,现有的白旗兜兰种群只有 20 株成年植株,可能是一座潜在 的“绿色金矿” ,A 正确;人工移植要考虑新栖息生境中是否具备有效的传粉昆虫,因 为白旗兜兰是虫媒传粉植物,B 正确;种子在新生境中能否萌发影响新种群自我维系 与更新,所以进行移植时需要考虑环境是否适宜,C 正确;由于白旗兜兰仅有 20 余株 成年植株,故人工移植的白旗兜兰种群短期内遗传多样性比较低,D 错误。故选 D。 43为了研究水生生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去除作用,研究人员从某城市内河中取 水样分别设置水葫芦、鲢鱼、 “水葫芦+鲢鱼”等不同处理组进行实验,分别取样检测 水体中总磷浓度变化,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对照处理的水体中不含水生生物,总磷浓度上升 B第 2、3、4 次检测结果显示水葫芦单独处理能降低总磷浓度 C为保护内河生态环境稳定,需控制水葫芦和鲢鱼的投放数量 D “水葫芦+鲢鱼”的处理方法,对水体中磷去除效果要优于水葫芦单独处理 【答案】A 【解析】对照处理的水体中仍然含有水体中的微生物,A 错误;根据图示可知,第 2、3、4 次检测结果显示水葫芦单独处理能降低总磷浓度,B 正确;为保护内河生态环 境稳定,需控制水葫芦和鲢鱼的投放数量,水葫芦由于适应环境可能会出现疯长的现 象,进而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 正确;识图分析可知, “水 葫芦+鲢鱼”的处理方法,对水体中磷去除效果要优于水葫芦单独处理,D 正确。 44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增进民生福祉的必然要求。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包含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间接和潜在价值 B植树造林会增加生态系统的营养级别而提高其稳定性因为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C在农田、果园等人工生态系统中,人们可以通过增加或延长食物链来提高生态系统 的 稳定性同时获得更多的产品,比如“桑基鱼塘” D多数生态系统都需要通过植物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于维持其正常 功能 【答案】B 【解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 系,也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A 正确;农作物、树林 等生产者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 ,植树造林没有增加生态系统的营养级别,B 错误; 在农田、果园等人工生态系统中,人们可以通过增加或延长食物链来提高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同时获得更多的产品,比如“桑基鱼塘” ,C 正确;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地 得到来自于系统外的能量补充,即光能的补充,D 正确。 45下列关于生态学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实施的二孩政策可以调节人口的出生率,改变人口的年龄组成 B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可导致大气中 CO2的含量上升,引起温室效应 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隐含的食物链中含有 3 个营养级 D引进外来物种有可能会对引入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答案】C 【解析】全面二孩政策直接调节的是人口的出生率,能改变人口的年龄组成,A 正确;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短时间内二氧化碳大量释放,导 致温室效应,B 正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中含有一条食物链为植物 蝉螳螂黄雀,其中黄雀为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故该食物链含有 4 个营养级, C 错误;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 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 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当地生物的多样性,D 正确。 二、非选择题 1某滨海低洼区因自然和人为原因导致土壤退化并形成碱斑地,自然植被仅有碱蓬、 碱蒿等少数几种植物,后来经过生态改造,建立了人工湖泊并用于鱼类养殖。下图是 科研人员调查的湖泊营养化程度以及部分藻类生长状况(鱼鳞藻、脆杆藻为鱼的饵料, 微囊藻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水体)的曲线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碱斑地的全部碱蓬构成一个_。酸碱度的差异使碱蓬、碱蒿等分布在不同 的地段,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 (2)民间有“养鱼先养水”的说法,据图分析,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_时,更 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微囊藻(一种蓝藻)在适宜条件下其数量可呈 J 型增长,但在湖泊中种植芦苇 (一种挺水植物)则微囊藻的生长会受到明显抑制,其主要的原因是这两种生物在利 用_、_等无机资源时存在显著的竞争关系。 (4)罗氏沼虾以鱼鳞藻、脆杆藻为食。科研人员对该湖泊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 行分析,结果如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 KJ/(cm2a)) 藻类同化的能 量 沼虾摄入藻类 中的能量 沼虾粪便中的 能量 沼虾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的 能量 沼虾呼吸作用 散失的能量 150.6 47.8 25.4 ? 21.2 据表分析,沼虾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的能量是_KJ/(cm 2a),从藻类到沼虾的 能量传递效率为_(保留一位小数) 。 【答案】种群 水平 中营养化 矿质元素 二氧化碳 1.2 14.9% 【解析】 (1)该碱斑地的全部碱蓬是同一种植物,构成种群;不同地段土壤的酸碱度 不同,造成碱蓬和碱蒿分布在不同的地段,这种现象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2)由图分析可知,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中营养化时,微囊藻数量较少,而脆杆藻 数量最多,有利于鱼的生长和繁殖,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微囊藻是蓝藻,芦苇是挺水植物,两者都可进行光合作用,叶片遮挡了蓝藻的阳 光,两者在光照、矿质元素、二氧化碳等资源上存在竞争关系; (4)罗氏沼虾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的能量=沼虾摄入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呼吸作 用散失的能量=47.8-25.4-21.2=1.2kJ/(cm 2a) ,能量传递效率为相邻两个营养级之 间同化量的比值, (47.8-25.4)150.6100%=14.9%。 2某淡水湖因为 N、P 等无机污染引起了藻类的大量繁殖,研究人员对该生态系统的 有机碳生产率及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拟进行防治,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湖泊中有很多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测定_是群落调查的基本内 容。 (2)图甲显示:5、7 月份 0.2m 处有机碳的生产量很高,但 0.6m 以下水深有机碳生 产率较低,主要原因是_. (3)研究表明,大量养殖可吞食浮游动植物的鱼类,可减轻水体富营养化。一方面增 加了藻类生存阻力,从而降低了_;另一方面增加了生态系统 _的复杂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能力。 (4)图乙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示意图(a-i 为能量值,为生理过程) 。图中 分解者获得的 g、h 中的能量依次来源于第_营养级,能量从 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效率可表示为_100% 【答案】丰富度(物种组成) 藻类大量生长,堆积在表层,使下层水体中光照强 度明显减弱 K 值(环境容纳量) 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自我调节 (抵抗外界干扰) 一、二 e/b 【解析】 (1)湖泊中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统称为群落,群落调查的基本内容 是调查群落的丰富度。 (2)5、7 月份藻类大量生长,堆积在表层,使下层水体中光照强度明显减弱,导致 0.2m 处有机碳的生产量很高,但 0.6m 以下水深有机碳生产率较低。 (3)大量养殖可吞食浮游动植物的鱼类,一方面可以增加藻类生存阻力,从而降低其 环境容纳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食物链,增加了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性,提高 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4)图乙中分解者获得的 g 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即第一营养级的 同化量,h 初级消费者遗体中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 为 b,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为 e,故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e/b 100%。 3调查小组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三个植食性动物种群的 值(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 种群数量的比值)进行了连续几年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年份 种群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A 0.9 0.8 0.8 0.7 0.8 0.9 1.0 1.0 B 0.8 0.6 0.3 0.5 0.7 0.8 1.1 1.0 C 2.0 2.0 1.8 1.7 1.4 1.0 1.0 1.0 (1)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 A、B、C 外,还应该包括_。 (2)表中数据显示 B 种群数量最少的是_年,调查小组发现 B 种群在 2013 2014 年 值较低,其原因之一是该种群中雌性:雄性的值较低,降低了_而导致 的, (3) 如果三种动物中有一种为新引进物种,则该物种是_。该物种的引进是引 起另外两种群 值变化的主要原因,经多年调节,2018 年后,三种群的 值稳定在 1.0,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 【答案】生产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016 出生率 C 抵抗力 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 【解析】 (1)图中 ABC 均为植食性动物,属于消费者,除此之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 分还有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B 种群 2011 年-2016 年种群数量一直在下降,2017 年种群数量有所上升,后维 持稳定,故 2016 年种群数量最少。B 种群在 20132014 年 值较低,可能是该种群 中雌性:雄性的值较低,降低了出生率,进而导致种群数量下降。 (3)三种生物中 C 生物种群数量在 2011-2015 年一直在大幅度的增加,最可能是外来 物种入侵,缺乏天敌,食物比较充足,所以出现种群数量明显增加。经多年调节, 2018 年后,三种群的 值稳定在 1.0,种群数量维持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 的自我调节能力。 4某湿地物种资源丰富,孕育着湿地松、芦苇、藻类植物、浮游动物、细菌、真菌等 生物,某科研小组对该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芦苇能分泌抑制藻类生长的物质,两类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 (2)该湿地生态系统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它具有_能力,决定该能力大小的 因素是_。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价值。 (3)分析湿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发现,低营养级个体数量一般较多,高营养级个体 数量一般较少,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原因是_。 (4)调查发现湿地内某些植物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处理才能萌发生长,这说 明_。 (5)如图为某食物网的示意图,若草能提供 20000KJ 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 率为 10%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够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_KJ 和 _KJ。 【答案】竞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