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部编版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5341264 上传时间:2021-07-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部编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好书画_今乃掉尾而斗_处士笑而然之_谬矣_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两项是(_)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B(戴嵩)尤所爱C(牧童)拊掌大笑 D(杜处士)不可改也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_4说说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_2. 文言文阅读。陈际泰勤读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注)外兄:表兄。句读:古人称文词之间该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相当于现在的标点。南英辈:艾南英等三人,与陈际泰被合称为“临川四子”。经生:研读经书的书生。1解释加点字词。(1)遂通其义_(2)则携至田所_(3)其为文,敏甚_(4)无若际泰者_2翻译下列句子。(1)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通。译文:_(2)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译文:_3本文强调了“勤”的重要性,请写出两个关于“動”的名句。_3. 文言文阅读。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注释:发鸠之山:山名。郭璞注曰在上党郡长子县。今属山西省。 柘(zh)木:常绿灌木,叶可饲蚕。自詨(xio):自叫其名。詨,叫。堙(yn):堵塞。1本文与夸父逐日一同选自_,是一篇神话传说。2请指出下列“其”字的用法。(1)其上多柘木。(_)(2)其状如乌。(_)3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4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_(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_5精卫为什么要填海?这则神话有什么意义?_6有人说,“精卫”是永远也无法填平东海的,“夸父”也无法赶上太阳,你怎么看?请结合生活谈谈你的观点。_4. 小古文阅读。对牛弹琴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选自汉牟容理惑论 载于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注释:为:给。清角之操:高雅的曲子。伏:低头。故:从前。耳:耳朵听。鸣:指牛“哞哞”的叫声,作名词。掉:摇摆。奋:竖起。蹀躞(di xi):小步走。1解释:为牛:_ 食如故:_掉尾:_ 奋耳:_2翻译: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_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_5.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钻木取火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国有火树名燧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若鸮,以口啄树,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取小枝钻火,号燧人氏。选自太平御览(注释)燧(su)明国:传说中燧人氏建立的古国。不识:不知道。四时昼夜:春夏秋冬(四季)和白天黑夜。屈盘万顷:曲折盘绕起来有一万顷。顷,面积单位。圣人:古代指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至于:来到。鸮(xio):鸱(ch)。鸮,鸟类的一科,头大,嘴短而弯曲,吃鼠兔、昆虫等小动物。灿然:明亮的样子。感焉:有感于此。焉:于此。因:于是。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1)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 识:_(2)息此树下 息:_(3)因取小枝钻火 因: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_(2)圣人感焉,因取小枝钻火。_3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它教给我们许多生存的本领,故事中的圣人就是被“_”这一自然现象所启发,悟出了钻木取火的道理。(用文中原句填空)4古今中外,依据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而发明创造的事例不胜枚举,试举两例。_6. 文言文阅读。宋人戒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1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1)子罕弗受(_)(2)以示玉人(_)(3)故敢献之(_)(4)皆丧其宝也(_)2翻译下列句子: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不我,皆丧宝也。_3宋人为什么要送玉给子罕?(用原文回答)_4子罕为什么不接受玉?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_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夸父追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1解释下列划横线字的意思,夸父与日逐走。(_)北饮大泽。(_)弃其杖(_)未至(_)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夸父这一人物的认识。_3夸父逐日从哪些方面看出它的想象力与神奇性?(原文回答)_4从“弃其杖,化为邓林。”可以看出夸父怎样的性格特点?_5从夸父逐日要表达古代人民怎样的愿望与精神?_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_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危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1理解文中加点的字。(1)引:_(2)且:_(3)遂:_(4)亡:_2下面句中的“之”分别指代什么?(1)一人饮之有余(_)(2)吾能为之足(_)3翻译文中画线句。_4请用一个成语作为本文标题并写在文前的横线上。5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教益?_6请试着用古汉语将文中画线句改为陈述句。_9. 文言文阅读。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_)此独以跛之故(_)2翻译下列的句子。近塞之人,死者十九。_3这则寓言蕴含了什么样的道理?_10. 小古文阅读。_一朝闲暇,众监官都安排酒席,一则与他接风,一则与他贺喜。正在欢饮之间,猴王忽停杯问曰:“我这弼马温是个什么官衔?”众曰:“官名就是此了。”又问:“此官是个几品?”众道:“没有品从。”猴王道:“没品,想是大之极也。”众道:“不大不大,只唤做未入流。”猴王道:“怎么叫做未入流?”众道:“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些尫羸,还要见责;再十分伤损,还要罚赎问罪。”猴王闻此,不觉心头火起,咬牙大怒道:“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那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忽喇的一声,把公案推倒,耳中取出宝贝,幌一幌,碗来粗细,一路解数,直打出御马监,径至南天门。众天丁知他受了仙箓,乃是个弼马温,不敢阻当,让他打出天门去了。(本文选自西游记,选入时有改动)1此段选自西游记里的哪个故事?请在文中横线上写上题目。2读一读横线的句子,理解句意后加合适的标点。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句:“未入流”:_ “见责”:_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_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孙悟空被封的官名是_,他原本以为_,但听了众仙的话后才知道_,得知真相后,孙悟空觉得_。5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孙悟空的个性特点是()A.桀骜不驯B.活泼乐观C.忠心耿耿D.嫉恶如仇1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熟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出自说苑,有删减)注释: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问于师旷对师旷提问。师旷,晋国大夫,博学多才。炳烛点亮蜡烛(或火把)。孰与比怎么样。昧行在黑暗中走路。1仔细读文中划“”的语句,完成下列问题。(1)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这句话的意思是:_(2)由此,可以看出师旷对晋平公“七十欲学”的态度是(_)A不赞成,觉得他年纪太大了。 B赞成,觉得学比不学好。2文中师旷连用三个比喻,把_比作_,把_比作_,把老而好学比作炳烛之明,意在说明_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孙休好射雉孙休好射雉,至其时,则晨去夕反。群臣莫不止谏:此为小物,何足甚耽!休曰:虽为小物,耿介过人,朕所以好之。(注释)孙休:是吴国君主孙权的儿子,后继位。雉:野鸡。耽:沉溺,贪恋。耿介:正直有节操。1解释下列语句划线词的意思。孙休好射雉_则晨去夕反_此为小物_何足甚耽_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_3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从文中看,孙休是个_的人。1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伯牙鼓琴:_(2)伯牙破琴绝弦:_(3)志在太山:_(4)汤汤乎若流水:_2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句子的意思。_3伯牙为什么“终身不复鼓琴”?( )A.因为他已经把琴摔了,无琴可弹。B.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C.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已经没有配得上听他弹琴的人了。D.因为他太悲伤了,每次弹琴都控制不住自己。4“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体会伯牙琴艺的高超。_14. 文言文阅读。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 )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 )将至,思( )而射之。虽与之( ),弗若之矣。为是其( )弗若与?曰:非然也。1在括号里正确地填上课文的内容。2解释加点的字。弈:_惟:_弗:_为:_3学弈选自_,讲了两个人向弈秋学下棋,因为他们的_不同,所以学习的结果也就不同,从中我们明白了_的道理。我还想到了一句名言警句_。1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_,_。1伯牙鼓琴选自( )A.山海经B.吕氏春秋本味C.论语D.史记2请补充横线上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大意。_3解释下面字词的意思。志(_)少选(_)善哉(_)若(_)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