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校管理

上传人:奇*** 文档编号:253295467 上传时间:2024-12-10 格式:PPT 页数:125 大小: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学校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中小学学校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中小学学校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中小学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课程性质,本课程以中小学管理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论述了中小学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有关中小学管理工作实务的知识。在教育管理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中它被列为,必,修科目,是教育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中小学学校及其管理理念,了解中小学学校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与未来趋势,深刻理解中小学学校管理中所蕴含的权力、责任、伦理、价值的实质,领会中小学管理理论与学校管理实践之间所存在的复杂的互动关系,掌握应对现实管理问题的相关技能技巧,强化并提高服务于教育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目标,1.,陈孝彬、高鸿源主编,教育管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版社,,2007,年版。,2.,陈孝彬、程凤春主编,学校管理专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安文铸著,现代教育管理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4.,萧宗六著,学校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5.,韦恩,.K.,霍伊等著,范国睿主译,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主要阅读书目,6.,张继华、徐东主编的,现代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7,程凤春,主编,学校管理的,50,个案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8.,褚宏启主编,教育领导与管理,(翻译集刊),教育科学出版社。,9.,范国睿,,学校管理学的理论与实务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10.,张新平著,教育管理实践个案研究:实地研究方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主要阅读书目(续),作业要求:,1.,请阅读三本以上的学校管理方面的书籍,完成读书报告。(第,6,周交),2.,结合教育见习,进行中小学管理现状调查,完成调查报告。(第,13,周交),3.,自选题目,完成学校管理方面的课程论文。(,16,周交),课程内容结构,第一部分 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原理,第一章 中小学管理概述,第二章 中小学管理体制,第二部分 中小学的人员管理,第三章 新时期的校长素质,第四章 中小学师资队伍管理,第五章 中小学学生管理,第三部分 中小学的工作管理,第六章 中小学教学管理,第七章 中小学课外活动管理,第八章中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第九章 中小学后勤工作管理,第四部分 中小学的办学水平评估,第十章 学校管理的效益评估,第一章 中小学管理概述,第一节 中小学管理的意义与内容,第二节中小学管理的原则与方法,第三节 现代教育理念与中小学管理,第四节西方“人性假设”理论与中小学管理,第一节 中小学管理的意义与内容,一、管理、学校管理与中小学管理,二、中小学管理的意义,三、中小学管理的主要内容,一、管理、学校管理与中小学管理,(一)管理,管理,就是人们在管理人员或机构科学地组织领导下,高质高效地完成既定任务、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二)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一种特殊形式,是在一个学校的具体范围内,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的,人、财、物,等要素,协调好各方面力量,处理好各种关系,高质高质地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活动过程。,其特殊性:,1.,综合性 ,,2.,教育性,,3.,低可比性,(三)中小学管理,(三)中小学管理,中小学管理,是以教育理论和管理理论的一般原理为指导,合理有效地运用各方面教育资源,对中小学,培养目标、教师、学生、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行政与后勤、教育思想,等进行有效地组织与实施。以达到预期管理目标的活动。,(三)中小学管理,根本任务:是保证基础教育目标的实现,即通过计划决策、组织实施、检查调整、总结提高等职能的发挥,使各项及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使基础教育目标成为现实。,1.,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2.,规划学校发展的蓝图;,3.,协调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等人员的关系;,4.,按照教育教学的规律,制订计划并实施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5.,按照学校总的办学思想和具体目标检查、总结学校每学期、每学年和每阶段的工作,确保和逐步提高基础教育的教育质量。,加速人才培养,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确保和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二、中小学管理的意义,三、中小学管理的主要内容,(一)中小学,人员管理,的内容,(二)中小学,财务管理,的内容,(三)中小学,物资管理,的内容,(四)中小学,时间管理,的内容,(五)中小学,空间管理,的内容,(六)中小学,信息管理,的内容,(七)中小学,育人“事件”管理,的内容,(一)中小学人员管理的内容,1.,对教师的管理,2.,对学生的管理,1.,对教师的管理,教师管理的主要任务有:,(,1,)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切合本校实际,任人唯贤,择优,聘任,教师;,(,2,)制定本校教师岗位责任制度,,落实职责要求,;,(,3,)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4,)全面规划并制定提高本校,教师业务水平,的计划,并认真实施;,(,5,)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切实解决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种实际问题,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6,)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各种必要的,规章制度,,并组织执行,使教师养成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形成良好的教风;,(,7,)全面,考核,教师和评聘教师职务,做好奖惩工作。,2.,对学生的管理,学生管理的主要任务是:,(,1,)制定并执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计划,、,管理常规和管理措施;,(,2,)开辟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培养学生自学、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为其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基础;,(,3,)健全与完善班级管理组织,明确班级管理的任务与目标,选派好班级管理的领导者,班主任,;,(,4,)健全班委会,挑选与培训,班干部,;,(,5,)建立健全,年级管理组织,,统一本年级管理力量和管理活动;,(,6,)健全以教导处为主体的,学生管理指挥系统,,以统筹安排,统一指挥;,(,7,)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认真做好学生的奖惩工作。,(二)中小学财务管理的内容,总体上可分为,计划编制、日常管理、财务分析、财务监督,等四个方面。,现代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与勤俭办学的原则,抓好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务决策与分析、财务监督和内部审计,以管好和用好学校预算经费与预算外资金,提高学校教育经费的使用效果,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三)中小学物资管理的内容,学校物资管理的基本任务是:,(,1,)利用现有资金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和其他各项工作提供仪器设备和物质条件,做好,物资保障,工作;,(,2,)精打细算、勤俭节约、改进管理,不断提高现有设备、物资的,使用效率与效能,。,(四)中小学时间管理的内容,学校中时间管理,指的是学校在同样时间消耗的情况下,为提高教育教学、科研和经营管理效益而进行的一系列控制活动,这种控制活动是指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对时间消耗进行,科学预测、决策、计划、组织、控制、总结评价以及反馈,等程序,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全过程。,(五)中小学空间管理的内容,中小学空间管理的,内容,包括:,(,1,)合理地规划使用现有房舍,优化校园和室内的环境布置,组织师生创设,优美的校内环境,,积极争取改善现有的环境设施,科学利用校内的,物理性,空间环境;,(,2,)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在学校内部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和谐的,组织氛围,以及优良的,校风,,自觉培植校内的社会性空间环境;,(,3,)积极做好相关工作,协调学校与其周围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对,校外空间进行有效地利用和管理,。,(六)中小学信息管理的内容,信息管理,,是指对管理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整理、传递、贮存等全过程的管理。,(,1,)不断改善学校组织机构及其活动方式,建立和完善信息沟通联络渠道,保持信息流的畅通;,(,2,)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度,提高信息接受率;,(,3,)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和克服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失真现象;,(,4,)完善学校管理信息的贮存制度,形成完整的学校管理信息贮存网络,有效积累学校管理的原始资料。,(七)中小学育人“事件”管理的内容,(,1,)对,教学,工作的管理;,(,2,)对学生,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3,)对体育卫生工作的管理;,(,4,)对学校育人工作,质量,的管理。,第二节中小学管理的原则与方法,一、中小学管理的原则,二、中小学管理方法,一、中小学管理的原则,(一)中小学管理原则的含义和作用,(二)中小学管理原则的确定,(三)中小学管理原则的体系,(一)中小学管理原则的含义和作用,含义:,是指中小学校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为实现预定目标进行共同的基本要求,是中小学管理者依据现代学校管理原理指导办学管校实践时必须依循的行动准则。,作用:,1.,遵循正确的管理原则,能保证学校管理过程畅通,使前后管理阶段顺利衔接和过渡,使各环节和各周期正常有效地运转;,2.,能使管理者区别不同事件、不同对象、不同时间、不同场合,选取恰当的管理方法,以收到理想的效果;,3.,能有助于统筹安排各项管理工作的内容,使各种管理资源合理配置,并发挥其最大效益。,(二)中小学管理原则的确定,1.,以学校管理的客观规律为根本依据,2.,以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基本矛盾为出发点,(,1,)学校管理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2,)整体与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3,)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4,)主客观之间的关系,(,5,)人与事的关系,(,6,)管理工作与教育工作之间的关系,(,7,)事与事的关系,(,8,)耗费与效用之间的关系,(,9,)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关系,(三)中小学管理原则的体系,1.,方向性原则,2.,社会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5.,科学性原则,6.,民主性原则,7.,责任制原则,8.,效益性原则,1.,方向性原则,(,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2,)明确培养目标与办学目标;,(,3,)坚持与改善党对学校的领导。,2.,社会性原则,(,1,)树立面向社会和依靠社会力量办学的思想;,(,2,)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向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3.,整体性原则,(,1,)把学校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2,)学校管理工作要,以教学为中心,;,(,3,),全面安排和协调,学校各项工作。,4.,教育性原则,(,1,)管理者,言行,的教育性;,(,2,)管理,措施和方法,的教育性;,(,3,)学校,环境,的教育性。,5.,科学性原则,(,1,)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按客观规律办事;,(,2,)要有健全的指挥系统;,(,3,)要有合理的管理制度;,(,4,)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6.,民主性原则,(,1,)树立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思想观念;,(,2,)要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和教育工会的作用;,(,3,)要有良好的领导工作作风。,7.,责任制原则,(,1,)要进行合理的分工;,(,2,)要有明确的职责和规范的要求;,(,3,)要认真及时地进行考核,做到赏罚分明。,8.,效益性原则,(,1,)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注意人才、成果的社会接受性;,(,2,)提高人、财、物的利用率;,(,3,)提高时间、信息的利用率。,二、中小学管理方法,(一)中小学管理方法的含义和作用,(二)中小学管理的一般方法,(一)中小学管理方法的含义和作用,中小学管理方法是实现中小学工作目标,开展学校管理活动的具体手段和措施;,学校管理方法是现代学校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学校管理理论的自然延伸、具体化及其操作化。,(二)中小学管理的一般方法,1.,行政的管理方法,2.,法规的管理方法,3.,经济的管理方法,4.,教育的管理方法,1.,行政的管理方法,学校行政管理的方法具有,权威性、强制性、时效性和垂直性,的,特点。,优点:,集中统一,带有强制性和权威性,便于管理职能的发挥;有利于应对和处理一些特殊的问题。,缺点:,管理效果受领导者管理水平的影响;不便于横向沟通,缺乏灵活性。,运用行政管理方法应,注意,:,(,1,)建立健全学校的内部组织系统;,(,2,)遵循运用行政方法的客观规律;,(,3,)正确对待行政管理中的权威性问题。,2.,法规的管理方法,(,1,)学校管理者要熟悉与学校教育有关的法律条文,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2,)制定切实可行的校内管理的规章制度;,(,3,)运用法规方法管理学校,学校管理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同时要提高师生员工执法、守法的自觉性,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经济的管理方法,(,1,)反对和克服平均主义倾向,坚持按劳分配原则;,(,2,)依靠教职工制订科学合理的奖惩方案,争取教职工的支持和拥护;,(,3,)奖惩结合,赏罚分明;,(,4,)经济方法应与其他管理方法结合起来使用。,4.,教育的管理方法,(,1,)注意教育方法的科学性;,(,2,)注意因人施教;,(,3,)表扬和批评相结合;,(,4,)领导者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第三节 现代教育理念与中小学管理,一、素质教育理念与中小学管理,二、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的理念与中小学管理,三、我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与中小学管理,一、素质教育理念与中小学管理,素质教育,,就是教育者基于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通过多种有效途径,以适当的方法引导全体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潜能,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并实现个性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一要,面向全体学生,,二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求学校管理工作者要有一个,观念上的转变与更新,其次,素质教育思想要求我们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学校运行机制,,包括科学有效的教育导向机制、制约机制、评估机制和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再次,必须改革不适合素质教育的教材和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改变陈旧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最后,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也给学生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二、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的理念与中小学管理,比较传统与现代优势与不足:,传统教育派,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等为代表,他们,主张课堂中心、书本中心和教师中心。,传统教育派也有积极的一面,如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共性,现代教育派,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他们,主张以活动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二、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的理念与中小学管理,现代教育派的教育思想是开放的、反灌输的,它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儿童的自主权利、重视儿童自由活动的教育价值,对儿童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现代教育派与传统教育派相比,由于过分强调活动和个体经验,而相对忽视系统知识的传授和共性的培养,无论是传统教育派的教育思想 ,还是现代教育派的教育思想,实际上都有着各自的长处和不足,一个合格的中小学管理者,应该在正确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我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与中小学管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改革立足于,“为了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的,价值取向,,着力改变过去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以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再只是只是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新的课程改革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模式。,三、我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与中小学管理,(一)课程资源开发与中小学管理,(二)课程管理与中小学管理,(三)课程评价与中小学管理,(一)课程资源开发与中小学管理,学校开发课程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国家课程为主线,开发科学深化类、学科拓展类、学科综合类的,课程资源,;,优化整合,实践活动类课程,;,开发,乡土研究课程资源,。,(二)课程管理与中小学管理,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改革中要将过去的由国家统一管理的课程变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的课程体系。,国家、地方、学校在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中的职责:,1.,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2.,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3.,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三)课程评价与中小学管理,建立起一套全新的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课程评价方式,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不仅注重结果的评价,更要注重过程的评价;,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的转移。,第三节 西方“人性假设”理论与中小学管理,一、西方“人性假设”理论概述;,二、人性假设理论对中小学管理的影响和作用。,一、西方“人性假设”理论概述,(一)“经济人”假设理论,(二)“社会人”假设理论,(三)“自我实现人”假设理论,(四)“复杂人“假设理论,(一)“经济人”假设理论,代表人物是,泰罗,:,主要观点:,是指人的行为本质上是为了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经济报酬,麦格雷戈,提出,X,理论,:,第一,人生来就是懒惰的,总向尽量逃避工作。,第二,一般人都没有什么雄心大志。,第三,人生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第四,人是缺乏理性的。,第五,一般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参加工作的。,补充:古典管理理论,该理论形成在,20,世纪初,到二、三十年代达到鼎盛。对工厂企业、社会部门如学校及政府机关都有广泛的影响。,主要有三个代表人物及其观点:,泰勒(罗)科学管理理论(泰罗制),法约尔管理职能理论,韦伯的科层制组织理论,补充:泰罗制,泰罗制是,19,世纪末美国工程师泰罗发明的一种生产组织和工资分配方式。,基本原则就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动作,精确计算工作中必要的动作和时间,让工人按制定的标准时间完成工作量,工资与完成工作量挂钩。,泰勒制思想是建立在对人的“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但被视为美国,20,年代课程改革运动的一种理想模式。,补充:管理职能理论,与泰勒同时期的法国人法约尔也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管理职能理论。,1916,年,他出版著名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论述了管理五职能说:,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他对科学管理的贡献是提出了管理的,普遍性,,把管理推向行政方面,也强调管理教育的重要性,对学校管理有重要参考。,补充:科层制组织理论,德国人韦伯的科层制组织理论,被后人称为“组织理论之父”,因为他提出了,20,世纪管理方面最有价值的科层制(官僚制)组织理论。,第一,分工和专业化;,第二,非人格化倾向;权力等级体系(各种职位有明文规定的权力和义务);,第三,规章制度(每项工作严格按照规章进行,防止由于个人能力不同、绩效不同而带来的工作不确定性);,第四,职业导向(任用等根据职务要求通过考试和教育训练来实行);,第五,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完全以理性为指导原则,这种组织能提高效率,在精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优于其他组织体系。,(一)“经济人”假设理论,适应“经济人”假设的管理主张与措施是:,第一,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完成生产任务,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人的感情和愿望漠不关心。,第二,组织应以金钱刺激员工的劳动积极性。,第三,以权力和控制体系来保护组织本身及引导员工。,第四,订立各种严格的工作规范,加强各种法规管制。,第五,管理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员工无关。,工人的责任就是干活,听从管理者的指挥。,(二)“社会人”假设理论,代表人物是,梅奥,:人们工作的动机不在经济利益,而是工作中的社会关系;物质刺激对调动人的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只有社会需要和尊重需要才是激发工作的动力。,主要观点,:,第一,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的生活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因素外,还有社会的、心理的因素。,第二,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第三,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这种非正式组织有着特殊的行为规范。,第四,由于技术进步和工作合理化,使人对工作本身失去了乐趣和意义。,第五,领导者要了解人,善于倾听和沟通职工的意见,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要同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补充:梅奥及其霍桑实验,梅奥及其霍桑实验(,1927-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的实验。在最为著名的,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中,他概括得出的基本结论有:,第一,企业职工是社会人,有各种社会和心理需要并影响人的积极性。这与亚当,斯密和泰勒都不同。,第二,改善生产率关键是提高职工士气。而士气与个人、家庭和社会生活及企业中人际关系密切相关。,第三,要注重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特别是其中的领导人。,第四,新型领导者的能力在于改善组织人际关系。,(二)“社会人”假设理论,与“社会人”假设相适应的管理主张和措施是:,第一,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生产任务,而应该把注意和重点放在关心满足人的需要上。,第二,管理人员不能只注意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更应该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培养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第三,提倡集体的奖励制度,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第四,管理人员的职能应当改变,管理职能不应只限于制订计划、组织工序、检验产品等,而应在职工与上级之间起联络作用。,第五,实行参与管理的新型领导方式,即让职工或下级在不同程度上参加企业决策的研究和讨论。,(三)“自我实现人”假设理论,阿吉利斯、马斯洛、麦格雷戈等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一种人性观。,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马斯洛。,“自我实现人”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满足。,主要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麦格雷戈的,Y,理论,补充: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基本假设为行为的发出根源于对需要的满足程度,需要强烈,行为更具有建设性,反之,行为就是消极的。因此,管理要不断满足人的需要。,在马斯洛的结论中,需要有五个等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不能起激励作用,前一层次需要满足后,另一个需要才会出现。,马斯洛对需要多样性的判断是有价值的,但对需要严格层次性的估计与事实并不一致,于是,他晚年对其观点进行了必要的修正。当然,在这里我们发现,需要是还有潜在性和可变性、替代性。,补充:麦格雷戈的,Y,理论,主要观点:,第一,一般人是勤奋的,如果环境和条件有利的话,人们工作起来就如同游戏或休息一样自然。,第二,控制和惩罚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方法。人们在执行任务中,能够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而外在的控制,很可能对职工构成“威胁”。,第三,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人不仅会接受任务,而且还会主动地寻求责任。,第四,人群中广泛地存在着高度的想象力、智谋和解决组织中问题的创造性。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一般人的潜力只发挥了一部分,还蕴藏着极大的潜力。,第五,职工的自我实现倾向与组织所要求的行为之间并没有冲突。如果给人一个机会,他就会自动地把自己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结合起来。,(三)“自我实现人”假设理论,与“自我实现人”假设相适应的,管理主张和措施,是:,第一,“自我实现人”假设理论把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工作环境上,就是要创造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使人们在此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能力,实现自我。,第二,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寻找什么工作对什么人最具有挑战性,最能满足人自我实现的需求,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第三,“自我实现人”假设理论则主张用内在的奖励调动人的积极性,即让人们在工作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通过自己从事的工作,感到“生活的意义”,感到有用武之地,从而极大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第四,人有自动的、自治的工作特性,因而主张下放管理权力,建立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劳资会议制度等,把个人的需要同组织的目标结合在一起。,(四)“复杂人“假设理论,是马斯洛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的。,“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三种假设,虽然各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并不适用于一切人。,人是因时、因地、因各种情况而采取适当反应的复杂人。,摩尔斯、赖斯克根据“复杂人”假设,提出了“权变理论”。,关于权变理论,“权变理论主要观点:,第一,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第二,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的动机。,第三,人在组织中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不断变化的。,第三,人在组织中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不断变化的。,第四,一个人在不同单位或者在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会产生不同的需要。,第五,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同一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四)“复杂人“假设理论,与“复杂人“假设理论相适应的,管理,具体要求是:,第一,在组织形式上,要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分别采取固定的组织形式或采取灵活、变化的形式。,第二,在领导方式上,因企业情况不同,领导方式亦应不同。,第三,要善于发现职工的个别差异,因人而异地采取灵活多样的管理方式。,二、人性假设理论对中小学管理的影响和作用,(一)人性假设理论影响中小学管理者对教职工工作动力的认识,(二)人性假设理论影响着中小学管理的具体策略,第一,影响管理者对于管理的重点的理解及确立。,第二,影响管理者对管理各个方面职能的理解及其发挥。,第三,影响着管理者对员工采取什么样的激励措施。,第四,影响管理者的领导行为模式。,讨论:,1.,试比较各种人性假设理论对中小学管理的具体策略影响。,2.,假如你是一名校长,你将使用哪一种人性假设理论管理你的学校?,第二章 中小学管理体制,第一节 中小学的办学体制,第二节 中小学的领导体制,第三节 中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第四节 中小学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第一节 中小学的办学体制,一、中小学办学体制概述,二、我国中小学办学体制的改革,三、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及发展趋势,一、中小学办学体制概述,(一)中小学办学体制的概述与类型,办学体制,是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指国家规范办学行为的体系和制度。,主要涉及办学形式和投资主体的问题。,最基本的办学体制有两种:,一种是,公办体制,,即由政府办学;,另一种是,民办体制,,即由民间办学。,(二)我国中小学办学体制的演变,第一阶段是,新旧办学体制交替,的过渡期,(,19491957,),第二阶段是,国家与集体并举,的办学体制时期(,19581966,),第三阶段是,办学体制遭到破坏,的“文革”时期(,19661976,),第四阶段是,办学秩序的恢复重建,与进入全面,改革,的时期(,19761992,),第五阶段是,办学体制多元化,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时期(,1992,至今),二、我国中小学办学体制的改革,(一)民办中小学的兴起与发展,1.,民办中小学兴起的背景,(,1,)它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必然产物。,(,2,)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成为中小学民办学校兴起的直接动因,,(,3,)政策的支持成为民办中小学兴起的强大动力,,(,4,)经济的腾飞为民办中小学的发展提供了客观需求和最基本保障。,(一)民办中小学的兴起与发展,2.,民办中小学的发展现状,从类型上看,民办中小学包括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等,,从层次分布来看,中心城市各类型民办学校结构较齐全,中小城市以高中为多,县镇及农村地区基本上是小学,,目前主要有,民办公助、公办民助、股份制和公司企业办学。,(二)民办中小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民办中小学存在的问题,(,1,)“贵族学校”问题,(,2,)关于民办中小学能否盈利的问题,(,3,)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关系: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都是在统一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兴办学校,只是办学形式不同、投资主体不同而已,即所谓“指导思想一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二)民办中小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发展民办中小学的对策,(,1,)加强宣传,统一思想,正确认识民办中小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2,)做好调查研究,统筹规划,严格审批,,(,3,)加强管理,完善评估制度,不断提高民办学校的教育质量。,三、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及发展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十三章,第十五章,见教材,P47-49,第二节中小学的领导体制,一、中小学领导体制的历史沿革,二、现行中小学领导体制的主要内容,三、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的策略,一、中小学领导体制的历史沿革,(一)解放初期的校务委员会制时期,(,1949,年,10,月,1952,年,3,月),(二)校长负责制(,19521957,),(三)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时期(,19581962,),(四)上级党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时期,(,19621966,),(五)革命委员会制时期(,19661978,),(六)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责任制时期,(,19781985,),(七)校长负责制时期(,1985,至今),(七)校长负责制时期,(,1,)试点阶段(,19801985,),(,2,)初步推行阶段(,19851989,),(,3,)回落阶段(,19891991,),(,4,)振兴阶段(,1992,至今),二、现行中小学领导体制的主要内容,(一)校长负责制的涵义,(二)校长负责制中校长的权利,(三)校长负责制中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四)校长负责制中的民主管理,案例:学校的大小事务都由校长说了算吗,李校长今年,35,岁,当过班主任、年级组长,还做过三年的教导主任。半年前在一次调整领导班子时,他被任命为校长,主持一所有,24,个教学班的初中的工作。,李校长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年轻校长,平时对自己要求严格,能够以身作则。他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一心一意想把学校搞好。他精力充沛,能力强,做教师时,是地区有名的品牌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有自己的一套。上任以来,他保持了自己一贯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雷厉风行,真抓实干,希望经过自己的努力,使学校在短时间内有较大的变化。,案例:学校的大小事务都由校长说了算吗,一次,李校长检查教师备课笔记时,发现有些教师写得比较简略,反映不出课堂教学的安排和各教学环节的有机联系。他马上找到有关教师,指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备课的统一要求和备课笔记的写法。教师们没有说什么,因为李校长虽然只有,35,岁,但已经是高级教师,还当过市级先进,教学是内行。可这一决定却让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很尴尬,因为他曾经在一次教研组长会议上讲过,对不同教师的备课笔记可以有不同的要求:青年教师尽可能写得详细一些,老教师可以写得简略一些。他要求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钻研教材教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因此,有的教师备课笔记写得比较简略。,案例:学校的大小事务都由校长说了算吗,还有一次,李校长到市里开了三天会,回校后看到总务主任正在指挥工人建自行车棚,(,这件事是由校务会议决定的,),。李校长认为地点选择不好,应放在操场边的围墙附近。总务主任却认为,放在操场围墙边离办公楼太远,不利于教师上下班存取自行车。可是李校长还是坚持让总务主任把自行车棚地址改了。总务主任很不高兴,认为这纯属自己的管辖范围,校长不应该过分干涉。,案例:学校的大小事务都由校长说了算吗,期中考试前,几位教师向李校长反映,学校活动安排太多,牵扯了学生和教师过多精力,影响了教学。李校长认为反映得有道理,就建议政教处把一些活动推迟到期中考试以后。政教主任说:“工作计划是开学时制订的,再说教育教学同样重要。”李校长便说:“先把活动往后推,具体如何安排我们开会商量。”政教主任只好按校长的意思办。,一学期下来,学校领导班子其他几位成员的工作主动性明显下降,该自己做主的事也不再做主了,什么问题都来请示校长。教职工们看到其他领导都不管事,有什么问题就直接找到校长反映解决。结果弄得李校长手忙脚乱,焦头烂额。李校长也感到什么地方出了问题,陷入了沉思,案例:学校的大小事务都由校长说了算吗,思考题,1.,校长拥有学校的最终决策权,但这是不是说什么都必须由校长说了算呢,?,2.,分析李校长工作中的失误之处,并陈述你的理由。,3.,如果你是李校长,你如何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案例:李校长的“无为而治”,李校长是一所重点中学的校长、市教育学会的理事长,又是区政协委员。他经常参加校外社交活动,不是每天都在学校,但学校工作井然有序。在校时,他经常到办公室同教师谈这谈那,也不拘形式地与学生接触,问这问那。在交流中,教师、学生向他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例如,物理教研组长提出,实验器材不足,要求学校解决;一个班主任反映,学生课外作业负担过重,希望学校采取一些措施予以解决;会计谈到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一些矛盾,请求仲裁。对于这些要求,李校长一般都会说:“我知道了。这个问题副校长在管,你去问他,让他决定。”“我同教务处谈谈,让他们处理。”“我跟总务主任说一下,让他解决。”,案例:李校长的“无为而治”,一次在教职工大会上,李校长念了一张给他的条子: “你是校长,为什么遇到问题不表态,?,是权不在手,还是处理不了,?”,念完条子,李校长首先感谢了写条子的老师对他的关心,然后明确表示: “我是有职有权的,学校里重大事情的决定,都是由我主持做出的。这就是权嘛,!,至于执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细节的处理,领导成员有明确分工。因此,我不能随意表态。”对李校长的解释,一些教职工仍不赞同。他们认为,领导成员多,应是校长说了算。若两位领导对一个问题表态不同,应该听校长的。由于有这样一些议论,李校长不在校时,个别领导成员就把一些自己能处理的事也搁了下来。,案例:李校长的“无为而治”,面对这些情况,李校长除了在领导班子中统一认识外,又通过各种方式对教职工谈了他的看法:校长负责制,不是按校长个人的意志办事。不按章办事,校长说的也不能算数。有的事无章可循,特别是有关改革的事,更不能由校长一人决定。学校中大大小小的事,都由校长决定,都要通过校长,这不叫有职有权,而是个人专权。集体决定的事,校长随意变更,或者对那些有人分管的事,校长出面表态处理,不但不能调动每个人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其才干,而且会养成一些同志的依赖性。,案例:李校长的“无为而治”,李校长的看法得到领导成员的赞同,但有的教职工还是向他提出问题:“这样说,校长不是无为而治 了吗,?”,他回答说:“校长应该管他所应管的,而不管他所不应管的。样样抓在自己手中,看似权力大,实质上是放掉了大权。不把权授给分管的领导,自己成为光杆司令,那才会真正地失权。”,案例:李校长的“无为而治”,思考题,1.,如果你是李校长,你会采取何种管理方式,?,说出你的理由。,2.,如果你是李校长,你如何界定在哪些事情上有所为,在哪些事情上有所不为,?,3.,如果你是李校长,你在与基层教师、学生沟通时,面对他们提出的具体问题,你会采取何种措施,使问题迅速解决,使教师、学生感觉到你的力量,?,4.,你认为李校长的这种管理方式,在实践中会出现哪些问题,?,5.,如果你赞成李校长的管理方式,你认为他应该怎样和教师进一步沟通,?,6.,李校长对小事不为,但他仍然对学校的事情负最终的责任。请你对李校长提出一些建议,克服分权中遇到的问题。,(一)校长负责制的涵义,是学校在上级宏观领导下,以校长全面负责为核心,同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有机结合,为实现学校工作目标,充分发挥行政管理功能的学校领导关系的结构体系。,校长负责制是由校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学校党组织保证监督和教职工民主管理的完整结合的领导体制。,(二)校长负责制中校长的权利,(,1,)决策指挥权,,(,2,)干部任免权,,(,3,)改革权,,(,4,)奖惩权,,(,5,)经费和教学设备使用权。,(三)校长负责制中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1,)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2,)加强学校党组织的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3,)加强党组织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统一领导,,(,4,)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选拔、培养、考察、监督干部,,(,5,)加强对教职工代表会、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等群众组织的领导,,(,6,)做好统战工作。,(四)校长负责制中的民主管理,民主集中制,三、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的策略,(一)抓关键,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二)抓基础,建立有效地监督保障体系,包括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和自我监督三个方面,(三)抓难点,完善权、责、利相统一的校长职级制,(,1,)简政放权,(,2,)依法建制,(,3,)待遇到位,(四)抓落实,制定切实可行的“贯彻实施细则”,第三节 中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一、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涵义,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法律地位,三、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任务和具体工作,四、发挥中小学教代会作用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一、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涵义,是学校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和组织形式。基本特征表现为:,(,1,)教代会是法律赋予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与监督的权利,,(,2,)教代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3,)教代会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它的决议、决定对全体教职工具有约束力和权威性,,(,4,)教代会实行常任制,并有日常工作机构,教育工会,能够保证它在闭会期间落实决议、决定,组织教职工进行经常性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法律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条规定。,三、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任务和具体工作,基本任务:遵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国家、集体、教职工个人的三者利益关系,维护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监督,保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和各项任务的完成。,行使的职权:,(,1,)审议建议权,(,2,)审议通过权,(,3,)审议决定权,(,4,)评议监督权。,四、发挥中小学教代会作用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1,)党组织与教代会的关系,(,2,)行政领导与教代会的关系,(,3,)工会与教代会的关系,(,4,)代表与群众的关系,(,5,)教职工大会与教代会及全体教职工会议的关系,第四节中小学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一、中小学人事制度,二、中小学分配制度,一、中小学人事制度,(一)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二)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问题分析,2004,年,关于全国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1,)加强编制管理,规定学校机构和岗位设置,(,2,)进一步完善校长责任制,改进校长选拔任用办法,(,3,)全面推行教职工聘用(聘任)制度,进一步加强岗位管理,(,4,)完善与聘用(聘任)制度相适应、符合中小学特点的分配激励机制,(,5,)合理配置人才资源,调整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一)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1.,中小学实行聘任制的原则,(,1,)定编定岗,因事设人,(,2,)任人唯贤,择优聘任,(,3,)合理组合,适人适位,(,4,)地位平等,双向选择,(一)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2.,中小学实行聘任制的程序,(,1,)校长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订聘任方案,(,2,)聘任方案经教代会讨论通过后公布实施,(,3,)学校的教职工根据聘任方案填写应聘意向书,(,4,)校长根据教职工的意向书,提出初步聘任意见,(,5,)针对聘任工作中的具体情况做好教职工尤其是落聘人员的思想工作,(,6,)校长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公布聘任结果,并向受聘人员颁发聘书,3.,注意,落聘教职工的妥善安置,4.,建立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支持系统,(二)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问题分析,1.,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意义,2.,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举措,(,1,)要尽快建立健全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能进能出、富有活力的教师管理制度,,(,2,)要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鼓励城镇教师到乡村任教,通过定向招生等方式培养乡村教师,,(,3,)要加强农村教师和校长的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构建农村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开展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补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特岗计划,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原人事部、中央编办下发,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联合启动实施“特岗计划”,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两基”攻坚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原则上安排在县以下农村初中,适当兼顾乡镇中心学校。,从,2009,年起,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补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招聘对象,;,以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可招少量应届,师范类专业专科,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年龄在,30,岁以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毕业生。,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从教经历的志愿者和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同时符合,教师资格条件,要求和招聘岗位要求。,补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待遇及优惠政策,:,三年聘任期间:,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与当地正式老师享有同等待遇,绩效工资不足的部分由地方财政解决。,津贴补由各地根据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收入和中央补助水平综合确定。提供必要的交通补助、体检费和按规定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享受相应社会保障待遇,政府不安排商业保险。,三年聘任期满后:,鼓励期满后继续从事农村教育事业。对愿意留在当地学校的,要负责落实工作岗位,工资发放纳入当地财政统发范围。,重新择业的,各地要为其重新选择工作岗位提供方便条件和必要帮助。,可推荐免试攻读教育硕士。,二、中小学分配制度,(一)中小学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二)中小学分配制度的改革,(一)中小学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1,)统得过死,(,2,)平均主义,(,3,)农村教师待遇偏低,(,4,)缺乏教育特色,(二)中小学分配制度的改革,1.,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经费包干,2.,实行校内结构工资制,1.,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经费包干,(,1,)根据省市编制办公室及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全日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逐一核定学校的编制。在核定编制的基础上,根据包干内容核定学校工资总额。,(,2,)工资总额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的范围及国家规定的标准计算。,(,3,)对于平编或超编在,10%,以内的单位原则上按编制核定人数核定工资总额,(,4,)包干基数核定后,原则上增人不增加工资总额,减人不减少工资总额,节余的工资由学校自主安排使用。,(,5,)学校由于发展,需要增班增加教师时,可调整包干基数。,(,6,)在国家统一安排调整工资时,可依据所增资指标调整包干基数。,(,7,)各校应该在核定的工资总额包干基数内制定校内结构工资方案。,(,8,)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2.,实行校内结构工资制,校内结构工资由,基本工资、教龄津贴、课时津贴、职务津贴和职工岗位津贴、奖励工资,等五部分构成。,浮动部分使用的经费主要是国拨工资中,30%,的津贴部分。,应根据职务、技术等级、岗位责任、劳动数量、工作实绩等因素确定不同等级,并应根据工作表现、每年经过考核后浮动。,校内结构工资制的基本特征表现为:(,1,)因校制宜。(,2,)劳酬紧密挂钩。(,3,)配套改革。,补充: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是根据国务院安排,从,2009,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为落实这一规定,,2,月,5,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行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是对教育人事制度的深化改革,也是党和国家持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主要政策,总量核定,绩效工资构成,经费保障,不得把升学率作为考核指标,总量核定,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总量暂按学校工作人员上年度,12,月份基本工资额度和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水平核定;其中,义务教育教师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平均水平,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财政部门按照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原则确定。,绩效工资构成,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总量的,70%,作为基础性部分,绩效工资总量的,30%,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由学校按照规范的程序和办法自主分配,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等次,一般按学期或者学年发放,经费保障,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管理以县为主、经费省级统筹、中央适当支持”的原则,确保落实到位。,不得把升学率作为考核指标,通知强调要结合所教学科特点,考核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情况;对教学效果的考核,主要以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达到基本教育质量要求为依据,不得把升学率作为考核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大学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