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前 言,成本会计是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我们在结合以往成本会计各种理论和方法的前提下,力求将成本计算案例扩展到实际应用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第一章总论,内容提要:,本章介绍了成本的概念和作用、成本会计的对象和职能,以及成本会计的组织工作。对于成本、费用和支出的概念,侧重说明了成本、费用和支出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对成本会计的对象和职能,明确了成本核算的基本职能,说明本书主要讲成本核算和分析;对于成本会计的组织工作侧重介绍了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做铺垫。,第一章总论,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和作用,一、成本概述,(一)成本的概念,成本属于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完成一定的任务,达到特定的目的,就必须消耗一定的人力、财务和物力等经济资源,其所耗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即为成本。它遍及各行各业的各项活动。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也在不断改变其形式,拓宽其发挥作用的领域,因此要充分认识成本的经济实质。,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和作用,1,理论成本,从理论上来说,成本即为商品价值中的,C+V,之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产品仍然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成本是价值的主要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指出,产品的价值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以及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M,)。产品成本是前两个部分价值之和(,C+V,)。,因此,成本的经济实质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已经耗费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总和,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资金的总和,。,1理论成本,2,实际成本,企业要生产产品,就要发生各种生产耗费。生产耗费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手段(如机器设备)和劳动对象(如原材料)的耗费,以及劳动力(如人工)等方面的耗费,以货币形式来表现,成为折旧费、材料费、人工费等耗费。因此,成本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企业商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耗费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工作中,把某些不构成产品成本的支出,也列入了成本中,这就是产品成本的实际内容,一般称为成本开支范围。为了加强成本的管理,防止滥摊成本,成本开支范围应当由国家统一规定,各企业必须严格遵守。,2实际成本,这样有助于充分发挥成本在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上的积极作用。目前虽然国家没有一个统一的成本开支范围的具体规定,但其基本内容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及相关的会计制度中都有体现。因此实际成本中具体应包括哪些耗费,也就是成本开支范围,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规制度的规定。,(二)费用的概念,1,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这样有助于充分发挥成本在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上的积,费用按其与生产的关系以及是否计入产品成本可以分为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生产费用是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计入产品成本的各种耗费,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期间费用是指不能计入产品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2,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是一组既有紧密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生产费用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生产费用的概念表述中不包括期间费用。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都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耗费,但是只有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可以将企业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合称为生产经营费用。生产费用都是为一定主体而发生的,生产费,费用按其与生产的关系以及是否计入产品成本可以分为生产费用和,用最终计入所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成本,成本即为对象化的费用。本书讲述的成本概念,指的是产品成本的概念。,产品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产品成本也称为产品生产成本或产品制造成本。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在经济内容上是完全一致的,一定时期的生产费用是计算产品成本的基础,产品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用最终计入所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成本,成本即为对象化,费用是支出的构成部分,在支出中与生产经营管理有关的部分即可表现或转化为费用,成本即为对象化的费用。支出侧重于反映整个企业的消耗;费用侧重于反映某项营业活动的消耗,以便于反映和控制消耗水平,为成本计算打下基础;成本侧重于反映某个特定的具体的对象(产品或劳务)发生的消耗,以便于反映和评价“制造”找个对象的价值及经济效益。支出、费用、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1,。,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二、成本的作用,1,成本是衡量生产耗费的尺度,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就是生产的耗费过程。为了保证企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对生产耗费进行补偿。企业生产中的耗费必须从商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整个补偿数额的多少,是以成本为衡量尺度的。企业在取得销售收入后,必须把相当于成本的数额划分出来,用于补偿生产经营中的耗费,二、成本的作用,2,成本是综合反映工作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标,成本是一项综合性经济指标,企业经营管理中各方面工作的业绩,都可以直接或者间接,3,成本是制度价格的重要依据,产品的价格是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产品价格的制定,固然要考虑价格政策和市场供求关系,以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但也必须考虑企业实际承受能力,即产品实际成本水平。,因为成本是产品价格制定的最低经济界限。,2成本是综合反映工作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标,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对象和职能,一、成本会计的对象,成本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会计的基本原理和一般原则,采用专业技术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明确成本会计的对象,对于确定成本会计的任务、研究和运用成本会计的方法、更好的发挥成本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成本会计研究的主要是物质生产部门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成本即产品生产成本,所以,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主要是产品,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对象和职能,它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同样是一部分作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成本,一部分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综上所述,成本会计的归向可以概括为:各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简称为成本、费用。所以,成本会计实际上是成本、费用会计。,二、成本会计的职能,所谓职能,是指事物本上客观上所具有的功能。成本会计的职能,是指成本会计在经济管理工作中所具有的客观功能。成本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职能和会计职能一样,也是具有核算和监督两种职能。核算职能是基本职能,监督职能又可以扩展为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考核等诸多职能。,(一)成本预测,它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同样是一部分作为,成本预测是依据与成本有关的数据及信息,结合企业未来发展变化情况及应采取的各种措施,通过一定的程序、方法和模型,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科学的预测。通过成本预测,可以取得供选择的不同方案的成本数据,为企业进行成本决策奠定基础,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减少生产经营的盲目性,提高成本管理的科学性,(二)成本决策,成本决策是以成本预测的数据或情况为基础,根据企业具体情况,(三)成本计划,成本预测是依据与成本有关的数据及信息,结合企业未来发,成本计划是指根据决策所确定的方案和目标,具体规定计划期内各种生产耗费水平和各种产品成本水平,并提出实现规定成本水平所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成本计划是建立成立管理责任制的基础,对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具有重要作用。,(四)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就是按预先制定的成本标准或成本计划指标,对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审核,并将其限制在标准成本或计划内,(五)成本核算,成本计划是指根据决策所确定的方案和目标,具体规定计划,成本核算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审核,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适当的方法,归集和分配各成本计算对象所应负担的成本费用,以计算出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通过成本核算可以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评价成本计划的控制情况,同时也为价格的制定提供依据。,(六)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指利用成本核算和其他有关资料,与计划、上年同期实际,成本核算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审核,第三节 成本会计的组织工作,要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更好地开展成本会计工作,必须科学合理地组织成本会计工作,建立与执行相适应的组织机构。成本会计的组织工作,主要包括设置成本会计机构,配备成本会计人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企业科学合理的内部成本会计制度。,一、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置,企业的成本会计机构,是在企业中直接从事成本会计工作的专职机构。建立成本会计机构就为搞好成本会计工作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第三节 成本会计的组织工作,确定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的分工。一般来说,大中型企业宜采用分散工作方式,小型企业宜采用集中工作方式。企业也可以将两种方式结合应用,如重要生产单位采用分散工作方式,其他部门和单位采用集中工作方式。,二、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成本会计工作质量主要取决于成本会计人员。在企业成本会计机构中,配备好的会计人员,提高成本会计人员的素质,是做好成本会计工作的前提。成本会计人员应在企业总会计师或会计主管的领导下,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认真完成成本会计的各项任务。,成本会计人员的职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依照财务会计制度和成本管理条例,,结合本企业,确定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的分工。一般来说,大中型企业宜,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及经济管理要求,制定本企业的成本管理和核算办法,确定各项费用的开支标准和范围。,(,2,)建立健全各项成本费用的原始记录、消耗定额和计量检验制度,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3,)根据本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和生产工艺流程,编制成本、费用计划,并将成本指标层层分解到各成本责任部门,建立健全成本考核体系,以控制成本。,(,4,)进行生产成本核算,对于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审核、分类、记录、归集和分配,正确计算产品成本。,(,5,)在正确执行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的基础上,正确进行期间费用的核算。,(,6,)根据各种成本资料,分析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及经济管理要求,制定本企业的成本管理和核,预测成本变化趋势,比较同行业的成本水平,不断寻求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7,)准确及时地编制各种成本费用会计报表。,(,8,)指导所属各部门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工作。,(,9,)制定和修订各项成本会计制度。,三、建立成本会计制度,成本会计制度是组织和处理成本会计工作的规范,是会计制度的组成部分 。,就工业企业来说,成本会计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预测成本变化趋势,比较同行业的成本水平,不断寻求降低成本费,1,成本预测和决策制度。,2,成本定额、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的编制制度。,3,成本控制的制度。,4,成本核算的具体规定,包括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成本项目的设置;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方法;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方法等。,5,责任成本制度。,6,企业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办法的制度。,7,成本报表制度,包括成本报表的种类、格式、编制方法、保送对象与日期等。,8,其他有关成本会计的制度。,成本会计制度是开展成本会计工作的依据和行为规范,其制定必须严格、认真、慎重。,在成本会计制度的制定,1成本预测和决策制度。,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成本的经济内涵?,2,如何理解成本、费用、支出三者之间的关系?,3,成本有哪些作用?,4,何谓成本会计?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什么?,5,成本会计的职能有哪些?,6,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分工形式有哪几种?,7,成本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有哪些?,8,什么是成本会计制度?企业的成本会计制度一般包括哪些内容?,复习思考题,第二章 成本核算要求和一般程序,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同时介绍按照不同的标准对费用所进行的分类。成本核算要求的主要内容是在成本核算中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费用按经济内容可以分为若干费用要素,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若干成本项目。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主要是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及产品形成的账务处理过程,。,第二章 成本核算要求和一般程序,第一节 成本核算要求,成本核算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进行计算,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一、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一)正确划分各种支出的界限,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多方面的,发生的支出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与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支出外,还有资本性支出、营业外支出、利润分配支出等。在企业的各种支出中,只有与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支出,才能作为生产经营费用,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第一节 成本核算要求,(二)正确划分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的费用界限,企业发生的各种收益性支出,即生产经营费用并不一定完全计入产品成本。只有为生产产品所发生的各种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以及间接生产费用等,才能计入产品成本;,而为销售产品所发生的产品销售费用,、,(三)正确划分各个期间的费用界限,对于可以计入成本费用的支出,应当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正确划分为应由各个期间产品成本负担的费用界限。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凡是本期已经发生的成本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已经付出,都应当作为本期成本费用入账;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成本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本期付出,也不应当作为本期成本费用入账。正确划分各期成本费用的界限,是正确计算各期(月)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正确计算各期(月)营业损益的需要。,(四)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企业生产的产品往往不只一种,为了正确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可以计入本期产品成本的各项费用,还必须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划分。凡是能分清由某种产品负担的直接费用,应直接计入这种产品的成本;,(五)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费用界限,企业本期的生产费用,经过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后,确定了各种产品本期应负担的费用。而企业一定时期投产的产品不一定全部完工,往往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在产品,这就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四)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一)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制度,原始记录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是企业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核算、分析消耗定额和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重要依据。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制度,及时提供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的原始记录。企业各种原始记录的取得、登记、传递和保管等方面的工作程序和责任都要在原始记录制度中予以明确。企业原始记录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反映材料等物资变动的原始记录,如领料单、退料单、材料盘点盈亏报告表等;,(二)建立和健全定额管理制度,(一)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制度,(三)建立和健全计量验收制度,计量验收制度是对各项财产物资的收、发、领、退进行正确的数量计算,它是正确计算成本费用的前提。为了准确进行成本核算,加强成本管理,要对材料物资等的收发、领退和结存进行计量,建立健全各种财产物资的计量验收制度。明确计量器具标准,质量验收的程序和机构,各项财务物资的收、发、领、退的程序和手续要求等。为此,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各种必要的度、量、衡具和有关的仪器、仪表等计量工具,并定期进行检修、校正;企业应当设立质量检测机构,指定专人负责计量验收工作。另外,企业还要做好财产清查工作,(三)建立和健全计量验收制度,(四)建立和健全内部结算价格制度,内部结算价格是指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相互提供原材料、自制零部件、半成品和劳务(如修理、运输等)时,相互之间进行结算所采用的价格。建立和健全内部结算价格制度,以合理的内部结算价格作为企业内部结算和考核依据,不仅可以简化和加快成本核算工作,而且有助于分清内部各单位的经济责任,便于考核和分析企业内部各单位预算和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上述四个方面既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也是企业成本会计以及财务管理中必须加强的基础工作。在四项基础工作中,原始记录、计量验收和定额管理制度是最基本的三项工作。,(四)建立和健全内部结算价格制度,(二)建立健全内部成本管理体系,内部成本管理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涉及企业的所有部门和全体职工。它的设立是否完善,运行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责任成本制度的实施与运行。因此,应当建立一个运行自如、合理完善的内部成本管理体系,才能保证责任成本制度的顺利推行。,(三)建立健全成本考核制度,企业在计算产品成本的同时,要对每一产品成本的升降情况以及各责任单位的成本情况进行必要的考核与分析。,(二)建立健全内部成本管理体系,(四)建立健全成本责任奖惩制度,建立健全成本责任奖惩制度,就是将成本工作的好坏直接与各责任单位、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以鼓励先进,督促后进,充分调动各部门及人员不断降低产品成本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四、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同时也是各种劳动的耗费过程。在劳动耗费中的生产资料消耗的价值,要转移到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中去。因此,这些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也会影响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水平。,(四)建立健全成本责任奖惩制度,第二节 生产费用的分类,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耗费是多种多样的,为了科学地进行成本管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需要对种类繁多的费用进行合理的分类。生产费用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其中最基本的是按费用的经济内容和经济用途分类。,第二节 生产费用的分类,一、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生产费用的经济内容,是指构成生产费用的费用项目本身的性质。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也就是生产费用按费用性质的分类。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生产费用的耗费,不外乎是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活劳动中三个方面的耗费。这种按费用的经济内容(或性质)不同所作的分类,在会计上称为费用要素(或者要素费用)。工业企业费用要素(或要素费用)一般有:,(一)外购材料,外购材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耗用的一切从外单位购进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和周转材料等。,(二)外购燃料,一、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三)外购动力,外购动力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耗用的一切从外单位购进的各种动力。,(四)工资,工资是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职工工资。,(五)职工福利费,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六)折旧费,折旧费是指企业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计算提取的折旧费用。,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二、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生产费用的经济用途,是指生产费用在生产产品过程中的实际用途。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的用途不同,有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有的间接用于产品生产。因此,为具体反映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的各种用途,提供产品成本构成情况的资料,还应将其进一步分类。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按照经济用途分类,成本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简称产品成本项目或成本项目。工业企业成本项目一般分为,(一)直接材料,直接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产品实体或有助于产品形成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等。,(二)直接人工,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工资以及按规定提取的职工福利费。,(三)燃料及动力,燃料及动力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种燃料和动力费用。,(四)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以及虽然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便于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制造费用是企业为组织和管理车间产品生产而发生的,包括企业内部各生产单位的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机物料消耗、周转材料的摊销、,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运输费、保险费、,(二)直接人工,第三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就是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按经济用途归类反映,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进行分类核算的过程。为了准确计算出各成本对象的成本和期间费用,有必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账户体系。,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一、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一)产品成本(生产费用)核算的账户设置,为了核算和监督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劳务成本,企业须设置成本类账户,组织生产费用的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计算产品和劳务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不同行业的企业,可以根据本行业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类账户的名称和核算内容。工业企业一般设置“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成本费用类账户,施工企业一般设置“工程施工”、“工程成本”等成本类账户,交通运输企业一般设置“劳务成本”等成本类账户,等等。下面,主要介绍工业企业“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账户,。,一、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1,“生产成本”账户,“生产成本”账户用来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生产各种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计算产品和劳务实际成本。,工业企业的生产根据各生产单位任务的不同,可以分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1“生产成本”账户,户的贷方,登记结转的基本生产单位完工入库产品成本和已完成的劳务成本;该账户的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基本生产单位期末尚未完工的在产品成本。其格式见表,2,1,。,户的贷方,登记结转的基本生产单位完工入库产品成本和已,“,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登记企业从事辅助生产活动的生产单位(车间、分厂)所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和自“制造费用”账户转入的辅助生产单位发生的制造费用;该账户的贷方,登记结转的辅助生产单位完工入库产品(如自制材料、工具等)成本和分配给各受益对象的已完成劳务(如修理服务)成本;该账户的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辅助生产单位期末尚未完工的在产品(如自制材料、工具等)成本,提供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期末一般无余额。其格式见表,2,2,。,“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登记企业从事辅,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2,“制造费用”账户,“制造费用”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该账户的借方,登记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该账户的贷方,登记期末分配结转(转入“生产成本”等账户)的制造费用;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外,期末结转以后该账户应无余额。,“制造费用”账户应当按照企业生产单位设置明细账,并按费用项目设专栏组织明细核算。其格式见表,2,3,。,2“制造费用”账户,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二)跨期费用核算的账户设置,为正确划分各期费用的界限,企业应当设置“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核算跨期费用的账户。,1,“待摊费用”账户,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成本(费用)分别负担的费用,包括预付保险费、预付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预付报刊订阅费,以及一次领用费用较多的周转材料、出租出借的包装物、一次发生的数额较大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等。,企业摊销期在,1,年以内的各项费用的发生和摊销,是通过设立“待摊费用”账户核算的。该账户的借方登记企业发生(支出)的各项摊销在,1,年以内(包括,1,年)的待摊费用;贷方登记分期摊入有关成本费用的数额;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企业已经发生(支出)尚未摊销的费用数额。,(二)跨期费用核算的账户设置,(三)期间费用核算的账户设置,为了正确核算计入当期损益的期间费用,企业应当设置“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等账户。,1,“销售费用”账户,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等经营费用。销售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是通过设置“销售费用”账户,核,(三)期间费用核算的账户设置,2,“管理费用”账户,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薪酬、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费等,2“管理费用”账户,3,“财务费用”账户,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差额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财务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是通过设置“财务费用”账户核算的。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本期发生的各项财务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财务费用数额,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没有余额。,二、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一)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对象是生产费用的归集对象和生产耗费的承担者,是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归,集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工业企业可以按产品品种、产品批别、产品生产步骤来设置成本计算对象。,3“财务费用”账户,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第三章 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各种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方法和账务处理。包括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以及损失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各种费用的核算,主要包括各种费用的归集、各种费用的分配方法和计入成本费用的账务处理三个方面内容。,第三章 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第一节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按产品设立,账内按成本项目登记,因此,在发生材料、动力、工资等各种要素费用时,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专门设立成本项目的费用,应直接计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如果是某种产品负担的直接计入费用,应直接计入该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人工”成本项目;如果是几种产品共同负担的间接计入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这几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人工”成本项目。,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费用,应先计入“制造费用”账户,然后通过一定的分配方法,转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所属明细账,第一节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体积、产量、产值等;二类是消耗类,如生产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原材料消耗量或原材料费用等;三是定额类,如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定额工时等。费用分配公式概括为:,费用分配率,某成本对象应分配的费用该成本对象的分配标准总量,费用分配率,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应通过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进行,然后根据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据以登记成本、费用总账及其所属明细账。,一、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材料费用概述,体积、产量、产值等;二类是消耗类,如生产工时、生产工,全部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中去,构成产品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二)材料发出的核算,材料发出所依据的原始凭证是领料单、限额领料单或领料登记表。会计部门应该核对发料凭证所列材料的种类、数量和用途进行审核,检查所领材料的种类和用途是否符合规定,数量有无超过定额或计划。只有经过审核、签章的发料凭证才能据以发料,并作为发料核算的原始凭证。为了更好的控制材料的领发,节约材料费用,应该尽量采用限额领料单,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有关领料单、限额领料单见表,3,1,、表,3,2,。,全部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中去,构成产品价值的主要组成,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1,按实际成本计价,在按实际成本计价进行材料收发存的日常核算时,不管材料的总账,还是明细账都要按实际成本计价。材料明细账中收入材料的金额,应根据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收料凭证登记;账中发生材料的金额,应该采用先进先出、个别计价、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或移动加权平均等方法计算登记,按计算的实际单位对发料凭证进行计价。企业平时根据领料凭证逐笔登记材料明细账,以反映各种材料的收支和结存金额。为了简化总账的登记工作,一般都是在月末根据实际成本计价的领、发料凭证,按领用部门和用途进行归类汇总,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并据以登记“原材料”等总分类账。有关发料凭证汇总表见表,3,3,。,1按实际成本计价,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为了汇总反映发生材料的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并据以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料凭证汇总表中的材料成本应按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分列。其格式如表,3,4,所示,为了汇总反映发生材料的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并据以计算发出材料,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71400,制造费用,35700,管理费用,25500,销售费用,10200,贷:原材料,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耗用的所有材料,都应该根据审核无误的领、退料凭证,按材料的具体用途进行分配:产品生产直接耗用的材料,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1,)重量比例分配法,重量比例分配法就是根据消耗同种材料的各种产品之间的种类之来分配原材料费用总额的方法,适用于原材料耗用数量与产品重量有直接关系的业务。其计算公式如下:,材料费用分配率,某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重量,材料费用分配率,【例,3,1,】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材料,72 000,元。甲产品的重量为,2000,千克,乙产品的重量为,4000,千克。采用重量分配法分配材料费用结果如下:,材料费用分配率 ,12,(元,/,千克),(1)重量比例分配法,甲产品分配的材料费用,200012,24000,元,乙产品分配的材料费用,400012,48000,元,在会计实务中,材料费用分配通常是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来完成的,其格式见表,3,5,:,甲产品分配的材料费用20001224000元,重量分配法的分配标准是产品重量,当分配标准为产品产量或产品的面积、体积、长度时,可以称之为产品比例分配法、面积比例分批法,其计算公式与重量分配法类似。,(,2,)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是以各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为标准进行分配原材料费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各种材料消耗定额健全而且比较稳定的企业。其计算公式如下:,某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各种产品的材料定额耗用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材料单价,重量分配法的分配标准是产品重量,当分配标准为产品产量,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二)工资及福利费的计算,工资费用核算的主要内容是计算工资并按其用途分配工资费用。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工资制度,其中最基本的工资制度是计时工资制度和计件工资制度。,1,计时工资的计算,计时工资是指根据每一位职工考勤记录中登记的出、缺勤天数,按每个职工的工资等级、工资标准以及其他有关资料计算的工资。工资标准按其计算时间的不同,分为月薪制和日薪制两种。,(,1,)月薪制,在月薪制下,不论各月日历天数多少,不论各月星期六、日和法定假日多少,每月的标准工资相同,只要职工当月满出勤,就可以得到固定的月标准工资。企业固定职工的计时工资一般采用月薪制计算。由于职工每月的出勤和缺勤情况不同,每月应得计时工资也就不同。在职工有缺勤的情况下,还要根据月工资标准计算出日工资率。日工资率的计算一般有两种:,(二)工资及福利费的计算,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四种方法计算结果都不一样,各有利弊。按,20.9,天计算日工资率,节假日不计算工资,更能体现按劳分配原则;而在一般情况下,企业职工的出勤天数总比缺勤天数多,计算缺勤工资更容易,所以按,20.9,天计算日工资率,采用月薪制扣除缺勤工资的方法相对来说更合理一些。,2,计件工资的计算,计件工资的计算有个人计件工资计算和集体计件工资计算两种。,(,1,)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个人计件工资是根据产量记录中登记的每人当月生产产品产量,乘以规定的计件单价计算。计算计件工资的产品产量,包括合格产品产量和料废品(不是由生产工人过失造成的不合格品),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四种方法计算结果都不一样,各有利弊。,数量。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公式如下:,应付个人计件工资,=,(合格数量料费数量),计件单价,产品的计件单价是根据工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工时定额和该级工人每小时的工资率计算得到的。,【例,3,6,】 某车间一工人本月加工甲产品,200,件,计件单价,2,元;乙产品,300,件,计件单价,3,元。完工验收时,发现其中甲产品废料品,15,件,工废品,5,件,乙产品工废品,3,件,其余均为合格品。,该工人本月的计件工资(,200,5,),2,(,300,3,),3,1281,(元),(,2,)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集体计件工资时以班组为对象计算的计件工资。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应先计算该集体应,得的计件工资总额,,,数量。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公式如下:,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从以上两种分配方法能明显看出,以计时工资作为分配标准能体现技术因素,在生产人员技术等级相差悬殊,以及计件工作本身科技含量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这种分配比较合理。而按实际工作小时作为分配标准来分配,技术因素不能体现,在生产人员技术等级差别补发,或者计件工作本身技术性能不强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三)工资及福利费的分配,1,工资费用的分配,工资费用的分配是指将企业职工的工资作为一种费用,按其用途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等。企业的工资费用的归集是通过编制工资结算单、工资结算汇总表来完成的,表中包含应付工资总额、代发款项、代扣款项、实发金额等资料。工资结算单、工资结算汇总表的格式见表,3,15,、表,3,16,。,从以上两种分配方法能明显看出,以计时工资作为分配标准能体现技,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工资费用分配率,某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时,工资费用分配率,【例,3,8,】新光工厂生产工人工资中,可以直接计入,A,、,B,两种产品的工资费用分别为,4520,元和,5480,元;需要分配记入的工资费用为,6000,元,规定按产品的生产工时比例进行分配。,A,、,B,两种产品的生产工时分别为,12400,小时和,17600,小时。分配计算如下:,间接计入工资费用分配率 ,0.2,A,产品间接计入工资费用,124000.2,2480,(元),B,产品间接计入工资费用,176000.2,3520,(元),根据上列计算,新光工厂工资费用分配表如表,3-17,所示。,工资费用分配率,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2000,度,专设销售机构用电,1000,度。甲、乙产品本月生产工时分别为,3000,小时和,2000,小时。该企业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法分配动力费用,现编制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见表,3,20,。,2000度,专设销售机构用电1000度。甲、乙产品本月生产工,(三)税金的核算,工业企业要素费用中的税金,不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而是管理费用的组成部分,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等。,在这些税金中,印花税可以直接计算并缴纳,缴纳时,应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需要预先计算应交税金,然后再缴纳,这些税金需要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在计算应交税金时,应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科目;在实际缴纳时,再借记“应交税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四)其他费用的核算,企业要素费用中的其他费用,是指除了前面所述各项要素费用以外的各种费用,包括邮电费、租赁费、差旅费、修理费、报刊费、排污费、劳动保护费、运输费、办公费、技术转让费、业务招待费、职工培训费等。这些费用有的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有点则不是。其中属于,(三)税金的核算,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由于辅助生产车间是为基本生产车间、行政管理等部门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所以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应由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或行政管理等部门来承担。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就是将归集在“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明细科目借方的辅助生产费用,采用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其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在其各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发费用计入成本费用的方法,是由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性质以及它在生产中的作用决定的。若辅助生产车间是生产辅助产品的,如自制材料、工具等,在这些产品完工后,应将其成本从“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转入到“原材料”或“周转材料”等账户中。各车间、部门领用时,再比照财务会计中存货的核算方法,根据具体的用途和数量,一次或分次转入有关成本费用账户。,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根据计算结果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表,3,29,所示,根据计算结果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表329所示,在上述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中,第一步的交互分配,所要分配的费用是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即待分配费用),不包括耗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所要分配的劳务数量,是该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总量,包括其他辅助生产车间耗用的数量;第二步的对外分配,所要分配的费用是交互分配后的费用(即对外应分配费用),所要分配的劳务数量,不包括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耗用的数量。,(三)代数分配法,代数分配法是运用代数中建立多元一次方程组的原理,计算出各辅助生产车间产品(劳务)的实际单位成本,再按照产品(劳务)的实际供应量和实际单位成本,在全部受益对象之间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在建立多元一次方程组时,每一组方程都是按下列公式建立的:,在上述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中,第一步的交互分配,所要分配的费用,只要将上式中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分别用未知数代替,即可建立一个方程。将建立的每一个方程联立成一个方程组,并解出未知数,即可计算出每一种产品或劳务的单位实际成本,然后再根据各受益对象耗用的劳务量计算各受益对象应该承担的费用。计算公式如下:,某受益对象应分配的费用该受益对象接受的产品(劳务)数量,该产品(劳务)单位实际成本,【例,3,18,】承例,3,16,,采用代数分配法计算过程如下:,首先,设,X,为每修理工时的单位成本,,Y,代表每度电的单位成本。,其次,建立多元一次方程组:,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四)计划成本法,计划成本法时指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按实现确定的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受益对象(包括其他辅助生产单位)实际耗用产品或劳务的数量,计算分配各受益对象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然后再将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总成本(包括辅助生产车间内部交互分配转入的辅助生产费用)与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的差额,即辅助成本差异,进行追加调整的一种方法。辅助生产成本差异,可以追加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为了简化分配工作,也可以将辅助生产成本差异全部计入管理费用。,按计划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步骤如下:,第一步:分配计划成本,按计划单位成本和包括辅助生产单位在内的各受益单位的实际耗用量进行分配。计算公式为:,某受益对象应负担的某辅助生产费用该受益对象实际耗用量,该辅助生产费用单位计划成本,(四)计划成本法,第二步:计算实际成本,计算各辅助生产单位的实际总成本。计算公式为:,某辅助生产单位的实际总成本该辅助生产单位待分配费用计划分配时转入的费用,第三步:计算结转差异,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与各车间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差,按一定的分配标准(一般按实际耗用量)在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为了简化计算工作,一般全部转入“管理费用”账户。如果是超支差异,应增加管理费用;如果是节约差异,则应冲减管理费用。超支用蓝字结转,节约用红字结转。,【例,3,19,】承例,3,16,,假定机修工时单位计划成本为,4,元,每度电单位计划成本为,0.2,元。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计算过程如下:,(,1,)分配计划成本,机修车间应分配的电费,600000.25,15000,(元),供电车间应分配的修理费,20004,8000,(元),第二步:计算实际成本,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第三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除了产品生产直接耗用各种材料费用、发生直接人工费用等直接费用以外,还会发生各种制造费用。正确地核算制造费用,对于计算产品的生产产品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一、制造费用的归集,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车间生产产品或提劳务而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的内容比较复杂,通常除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费用外,其他各种构成产品成本的费用几乎都是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的归集过程就是各种生产费用汇总分配的过程,它通过“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进行核算。该科目按不同的生产部门设置明细账,按具体的制造费用项目设置专栏。制造费用发生时,根据记账凭证和各种费用分配表,如材料费用汇总分配表、工资费用汇总分配表等,借记“制造费用”账户及其明细账,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辅助生产成本”等账户及明细账。,一、制造费用的归集,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如果发生数额较小,可以采用简化方法核算,即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制造费用明细账的格式见表,3,32,。,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如果发生数额较小,可以采用简化方法核,二、制造费用的分配,期末,企业应将归集的制造费用分配转入有关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可以直接计入该产品的生产成本。在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属于间接费用,应由本车间生产的各种产品负担。因此,制造费用则应采用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一)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又称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是指按照各种产品所用生产工人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二、制造费用的分配,根据制造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6000,乙产品,40000,贷: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二)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是指按各种产品生产时所用机器设备运转时间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制造费用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机器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这一方法适用于产品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二)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根据制造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1000,乙产品,7000,贷: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28000,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根据制造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6000,乙产品,40000,贷: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56000,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可使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与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多少联系起来,使分配结果比较合理。如劳动生产率提高,则单位产品生产工时减少,所负担的制造费用也就降低。因此,它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也用得较多。,(二)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根据制造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课件,第四节 损失性费用的核算,一、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一)废品损失的含义,1,废品与废品损失,废品是指由于生产原因而造成的质量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后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产品或产成品。,废品按技术上修复的可能性及经济上的合理性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第四节 损失性费用的核算,(,二)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废品后应及时填制“废品通知单”。“废品通知单”由企业质量检查人员或生产废品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或班组)一式三联填制,质检部门、生产部门、财务部门各执一联。经过审核无误的“废品通知单”是进行废品核算的重要原始凭证,在单内应当详细填列废品的名称、种类、数量、产品废品的原因和过失人责任及废品生产工时,修复费用和生产成本等,并由企业财会部门和质检部门对所列项目进行审核。,1,废品损失的计算,废品损失包括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和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残料价值和责任赔款等),两者的计算和确定有所不同。,(,1,)可修复废品损失的计算,(二)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例,3,26,】 某车间当月发生甲产品可修复废品,10,件,已修复验收入库。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修复甲产品直接耗用材料费用,210,元,人工费用,150,元,制造费用,50,元。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废品损失计算如表,3,37,所示。,【例326】 某车间当月发生甲产品可修复废品10件,已修,根据上述资料登记“废品损失明细账”如表,3,39,所示。,月末“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明细账如表,3,40,所示。,根据上述资料登记“废品损失明细账”如表339所示。,二、停工损失的归集和分配,(一)停工损失的涵义,停工损失是指企业的生产车间或车间内某个班组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它包括停工期间支付的职工工资及其福利费、所耗用的燃料和动力费用以及应分摊的制造费用等。为了简化核算,生产单位不满一个工组日的停工,一般可以不计算停工损失。季节性生产企业在停工期内发生的费用,应采用待摊、预提的办法,由开工期内生产成本承担,不作为停工损失。,造成生产单位停工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按照停工原因可以分为季节性生产停工,机器设备大修理停工,原材料和半成品供应不及时停工,生产任务下达不及时停工,工具和模具缺乏停工,设计图纸和工艺文件缺乏或错误停工,意外事故停工,自然灾害停工及计划减产,二、停工损失的归集和分配,(二)停工损失的归集和分配,计算停工损失的原始凭证主要是“停工报告单”。生产单位因各种原因造成停工时,值班人员应及时向生产单位负责人报告,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尽快恢复生产。如果在一定时间内不能恢复生产,生产单位应填写“停工报告单”,报送厂部有关部门。厂部值班负责人应当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措施恢复生产。企业外部原因和自然灾害造成的停工,除由生产单位填写“停工报告单”外,还应编写专门报告并附有关凭证,以便处理停工损失。发生停工后,生产计划调度部门和有关生产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