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五级分类培训讲座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53204933 上传时间:2024-12-01 格式:PPT 页数:152 大小:72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贷款五级分类培训讲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贷款五级分类培训讲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贷款五级分类培训讲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页,贷款五级分类讲座,专业学习教材,12/1/2024,0,贷款五级分类讲座专业学习教材9/29/20230,讲 座 内 容 安 排,一、贷款分类的意义,二、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三、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四、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五、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操作程序,六、贷款五级分类的案例分析,12/1/2024,1,讲 座 内 容 安 排一、贷款分类的意义9/29/20231,一、贷款分类的意义,要了解什么是贷款分类,我们就必须首先了解为什么要进行贷款分类。,我们知道,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银行特别是商业银行具有与生俱来的风险。商业银行要在风险中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切实做到稳健经营。那么,怎样做才是稳健经营呢?,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前提是:,不仅要及时化解那些已经实际发生的风险,而且更要及时、准确地识别那些确实存在但尚未实际发生的风险,即内在风险。,近年来的世界金融危机尤其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科学合理的贷款分类方法,是银行稳健经营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因为科学合理的贷款分类方法,有助于及时、准确地识别贷款的内在风险。,12/1/2024,2,一、贷款分类的意义要了解什么是贷款分类,我们就必须首先了解为,贷款分类的意义,识别贷款的内在风险,实际上就是对贷款真实价值的认定。也就是说,,看贷款的当前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有多大差异。,贷款的账面价值可以看作是贷款的历史成本(原始成本),其价值可以从有关会计资料中直接取得;而贷款的当前价值即贷款的真实价值则较难以衡量和把握。,那么,怎么来衡量贷款的当前价值或真实价值呢?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贷款有市场,那么贷款就可以按市场价格定值。但是,贷款通常是没有市场的,因而也就没有价格,所以,贷款不能象固定资产、国库券、外汇或股票那样可以按市场价格定值。于是,对贷款当前价值的判断,就只能依靠一定的贷款分类方法了。,12/1/2024,3,贷款分类的意义识别贷款的内在风险,实际上就是对贷款真实价值的,贷款分类的意义,具体说来,将贷款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按风险程度(经验百分比或损失概率)加权汇总,就可以得出风险贷款的价值,即贷款的当前价值或真实价值。贷款的当前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就是贷款内在损失的量化结果。贷款的这种内在损失虽然还没有实际发生,但是已经客观存在。根据审慎的会计原则,银行就应当针对风险贷款计提贷款呆帐准备金或贷款损失准备金(科学合理的准备金制度一般包括普通贷款损失准备金、专项贷款损失准备金或特别贷款损失准备金等三部分),以用来弥补或抵御已经识别的贷款风险。,12/1/2024,4,贷款分类的意义具体说来,将贷款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类,根据分,贷款分类的意义,从理论上来讲,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以及冲销呆账贷款的过程应该是这样一个理想的动态的过程,即:当贷款质量下降时,损失准备金就应增加;当贷款质量改善时,损失准备金就应减少这正象一个储水池。冲销呆账也是一样,认定损失了就应冲销,收回了就应及时入账,并照章纳税。,12/1/2024,5,贷款分类的意义从理论上来讲,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以及冲销呆账贷,贷款分类的意义,如果银行果真都能坚持做到这一点儿的话,那么,就不会象东南亚的一些国家那样,平时对银行净资产胸中无数,而一旦危机到来,“泡沫经济”破灭,就不得不动用大量的财政资金来补充银行资本金,但由于积重难返,以至于酿成了损失惨重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所以,无论是金融监管当局还是商业银行自身,都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贷款分类方法,经常地掌握银行贷款的真实价值。否则,对于金融监管当局来说,关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就会落空;对商业银行来说,连自己的贷款风险都不清楚,信贷管理就难以得到根本改善,也就谈不上有效的信贷管理。,12/1/2024,6,贷款分类的意义如果银行果真都能坚持做到这一点儿的话,那么,就,贷款分类的意义,那么,什么是贷款分类呢?,所谓贷款分类,不是指对贷款业务的分类,而是指在评估银行贷款质量时,按照一定的标准将贷款划分为不同档次的动态过程。,由此不难理解,根据贷款质量管理的需要,按照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就可以将贷款划分为相应的、不同的档次和类别。,12/1/2024,7,贷款分类的意义那么,什么是贷款分类呢?9/29/20237,二、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古人云:温故而知新。,为了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贷款风险分类法,我们不妨先来简要地回顾一下我国银行贷款分类方法的发展概况。,12/1/2024,8,二、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古人云:温故而知新。9/29/20,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1988年以前,在我国金融界,还没有哪一家银行曾对贷款质量分类问题作出过比较系统的规定。对贷款质量分类,特别是对各种不良贷款的认定,只有一些零散的、不规范的称谓和说法。,对各种不良贷款的称谓主要有:逾期贷款、呆滞贷款、沉淀贷款、风险贷款、死滞贷款、陈欠贷款、积欠贷款、劣质贷款、悬空贷款、有问题贷款、挤占挪用贷款、超储积压贷款、难以收回贷款、难以落实债务贷款、呆账贷款、损失贷款、烂账贷款、死账贷款、坏账贷款等几十种之多。,12/1/2024,9,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1988年以前,在我国金融界,还没有哪,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在不良贷款最常见的称谓中,如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沉淀贷款和风险贷款等,对它们的内涵解释、界定,也不尽相同,而各有说法。,特别是对“逾期贷款”这样一个内涵并不复杂、比较好界定的基本概念,多年来一直都还没有形成一个权威的、简明的、准确的解释,更何况对其他一些内涵较为复杂、界定比较困难的概念,就更难以找到一个公认的、准确的解释了。,总之,1988年以前的贷款分类处于一种自发的、零星的、不规范、缺乏系统体系的发展状况。,12/1/2024,10,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在不良贷款最常见的称谓中,如逾期贷款、,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财政部对银行不良贷款分类的规定:,1988年7月,国家财政部为了保证国家信贷基金的安全和完整,促进国家专业银行加强对各项贷款的管理,提高贷款的经济效益,减少贷款风险,准确计算损益,而制定了关于国家专业银行建立贷款呆账准备金制度的暂行规定(财商字1988第277号文),对呆账贷款的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即由于下列情况不能收回的贷款,可列为呆账:,1、借款人和担保人经依法宣告破产,进行清偿后,不能还清的贷款。,12/1/2024,11,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财政部对银行不良贷款分类的规定:9/2,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2、借款人死亡,或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以其财产或遗产清偿后,不能还清的贷款。,3、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确实无力偿还的部分或全部贷款,或者以保险赔偿清偿后,不能还清的贷款。,4、经国务院专案批准核销的逾期贷款。,=,财政部的上述规定,是我国第一次统一规范的对“呆账贷款”的认定范围,也是我国的第一个官方规定。,12/1/2024,12,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2、借款人死亡,或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1993年7月,由财政部制定并开始实施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对如何认定“逾期贷款”问题进行了规定,同时还提出了“催收放款”的新概念。,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规定:“企业逾期(含展期后)半年以上的放款作为逾期放款,其中逾期(含展期后)三年以上的放款,作为催收放款管理”。,然而,以上规定与中国人民银行1995年7月发布的贷款通则(试行)中关于逾期贷款的界定是不一致的。,12/1/2024,13,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1993年7月,由财政部制定并开始实施,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1997年3月,财政部下文对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作了修订。修订后的规定是:“借款合同约定到期(含展期后到期)但未归还的放款,作为逾期放款,其中,逾期(含展期后)未满2年的,企业应按规定计算应收未收利息,并纳入当期损益;逾期满2年及超过2年仍未归还的放款,作为呆滞放款”。,=,以上是财政部从加强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对不良贷款分类所作出的有关规定。,12/1/2024,14,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1997年3月,财政部下文对金融保险,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中央银行对贷款质量分类的有关规定:,为了规范贷款行为,保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提高贷款质量,加速信贷资金周转,中国人民银行于1995年7月发布了贷款通则(试行)。在这个试行的贷款通则中,对不良贷款的分类标准作出了统一的规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央银行制定的第一个在整个金融系统普遍适用、完整、统一的贷款质量分类标准。,1996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在贷款通则(试行)的基础上,经修订后,正式发布了贷款通则,并自同年8月1日起施行。在贷款通则中,对贷款质量分类作了如下规定:,12/1/2024,15,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中央银行对贷款质量分类的有关规定:9/,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不良贷款是指呆账贷款、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款。,1、逾期贷款,是指借款合同约定到期(含展期后到期)未归还的放款(不含呆账贷款和呆滞贷款)。,2、呆滞贷款,是指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逾期(含展期后到期)超过规定年限以上仍未归还的放款,或虽未逾期或逾期不满规定年限但生产经营已经终止、项目已经停建的贷款(不含呆账贷款)。,3、呆账贷款,是指按财政部有关规定列为呆账的贷款(四个标准)。,=上述规定,就是我国现行的或者说是传统的贷款质量分类办法。,12/1/2024,16,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不良贷款是指呆账贷款、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1997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与巴塞尔监管委员会在北京共同举办了“信贷资产分类和呆账准备金制度研讨会”。举办研讨会的目的是:为了在我国建立科学的信贷资产分类方法和损失准备金制度,提高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信贷资产分类和呆账准备金制度研讨会”的召开,为实施新的贷款分类方法奠定了舆论基础。,12/1/2024,17,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1997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与巴塞尔,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1998年1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全国银行分行行长、保险公司分公司经理会议上讲话时要求,所有银行在1998年年底,要初步推行信贷资产质量五级分类和考核办法。,关于推行新的贷款风险分类方法的重大意义,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1998年3月7日第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时,作了如下阐述:,12/1/2024,18,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1998年1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首先,,它是一次根本性的制度改革,是对整个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现代银行制度乃至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新办法强调借款人主营业务收入在还款来源中的重要作用。对现金流量的关注,可以使银行以债权人的身份,更多地了解甚至介入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而促进借款人改善经营管理。这一制度的实施,对于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其次,,新办法符合国际惯例。贷款风险分类方法已在许多国家的银行推行,是金融企业风险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此外,,新办法比过去的标准有较大的改进,能够适应当前加强银行业信贷管理和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需要。较之现行的贷款分类方法,新方法在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反映贷款质量上都前进了一大步。,12/1/2024,19,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首先,它是一次根本性的制度改革,是对整,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1998年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随“银发1998年第150号文” “关于开展清理信贷资产、改进贷款分类工作的通知” ,发布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 以及贷款风险分类操作说明(见中国人民银行“银发1998年第151号文”) ,从而为我国银行业的贷款质量分类工作提供了统一规范的标准、方法和程序。,1998年5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广州召开了“广东省信贷资产清理分类工作”动员大会。这次动员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银行业清理信贷资产、改进贷款质量分类工作以及推行贷款风险分类法工作的正式启动。,12/1/2024,20,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1998年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随“,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1999年7月28日,,根据国务院领导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1999年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法的请示的批示,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关于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通知” (见银发1999263号文) 。它标志着我国银行业贷款风险分类工作从此开始正式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在通知中,对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全面推行,人民银行作出了如下具体的布置和安排:从1999年7月末开始到1999年底,完成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3家政策性银行的贷款五级分类工作;从1999年开始到2000年底前,完成10家其他商业银行的贷款五级分类工作;从2000年初开始到2000年底前,完成88家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五级分类工作。,12/1/2024,21,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1999年7月28日,根据国务院领导在,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同时,通知还对贷款五级分类法工作提出了如下具体要求:,1999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每半年报告一次分类结果,从2000年起实行按季报告,即1999年11月底前报告对1999年6月末的贷款分类结果;2000年3月底前报告1999年末的贷款分类结果。其他商业银行2001年3月底前要报告各行1999年末的贷款分类结果。为确保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质量,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要按照“下查一级”的原则对分类工作情况及结果进行抽查,抽查面不少于机构数的10。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行也要组织力量对其进行督查。,12/1/2024,22,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同时,通知还对贷款五级分类法工作提出了,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现状:,12/1/2024,23,我国贷款分类的发展概况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现状:9/29/20,三、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规定,我国对银行贷款质量的评估,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贷款风险分类法。,所谓贷款风险分类法,就是以风险为基础,将贷款划分为不同档次和类别的过程。具体地说,按贷款的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五类,其中,后三类合称不良贷款,关注贷款称作基本正常贷款。,12/1/2024,24,三、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规,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1)正常贷款(pass loan);,(2)关注贷款(to-be-watched loan);,(3)次级贷款(substandard loan);,(4)可疑贷款(doubtful loan);,(5)损失贷款(loss loan)。,12/1/2024,25,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1)正常贷款(pass loan),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无庸讳言,几乎初次接触这五类贷款分类名称的人,大都明显地感觉到,其中有些名称不够本土化,不完全符合汉语习惯。这是因为,这些名称最初是从英语直接翻译而来的。为了能够找到既符合汉语习惯,又能贴切表达其意义的名称,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的起草者(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曾经广泛征集建议,并设奖金5000元人民币,甚至约请一些中文专家学者如北京大学语言研究所的专家等提出意见。然而,在对各种方案比较筛选的基础上普遍认为,还是保留这些名称为好。实际上,一些概念、名称一旦使用和熟悉,就能被普遍接受。,12/1/2024,26,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无庸讳言,几乎初次接触这五类贷款分类名,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为什么在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中不叫“贷款五级分类法”呢(但一般仍习惯地称之为贷款五级分类法)?,其,主要考虑是:以免产生误导!实际上,指导原则所规定的贷款分类,是作为我国金融监管当局的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的贷款风险分类方法的最低标准和要求,它并不强制性地要求商业银行不打折扣地严格执行。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在这个最低标准和要求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加强信贷管理的实际需要,制定内部的贷款风险分类制度。但其前提是,必须与指导原则所规定的贷款分类之间有明确的对应关系或者是转换关系。如前所述,从国外一些商业银行的实践来看,他们一般将贷款细化为8到10类不等,以便对各类贷款进行更加细致的管理和监控。,12/1/2024,27,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为什么在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贷款风险分类法,实质上是一套对银行的贷款质量进行评价并对银行抵御贷款损失的能力进行评估的系统方法。,也就是说,这种贷款分类方法不仅用来评价贷款质量,而且还可以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呆帐准备金的充足性进行评估。具体说来:根据历史统计的数据,分别为每类贷款设定一个经验百分比,计算各类贷款与设定百分比的乘积和,然后用该乘积和与商业银行实际提取的贷款呆帐准备金作比较。如果商业银行实际提取的贷款呆帐准备金小于该乘积和,则认为商业银行提取的贷款呆帐准备金不足;相反,如果商业银行实际提取的贷款呆帐准备金大于或等于该乘积和,则认为商业银行提取的贷款呆帐准备金充足。,12/1/2024,28,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贷款风险分类法,实质上是一套对银行的贷,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下面简要讨论贷款风险分类各档次的核心定义及其划分标准。,1、正常贷款: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美国:损失概率为,01.5,也就是说,借款人一直能够正常还本付息,银行对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本息有充分把握,各方面情况正常,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及时足额偿还的消极因素,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会遭受损失。,12/1/2024,29,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下面简要讨论贷款风险分类各档次的核心定,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2、关注贷款: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美国:损失概率,510,也就是说,从目前来看,借款人偿还贷款本息没有问题,但是存在潜在的缺陷,若继续存在下去将有可能影响贷款的偿还。,关注类贷款的主要特征包括:,12/1/2024,30,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2、关注贷款: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1)宏观经济、市场、行业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借款人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影响借款人的偿债能力,比如借款人所处的行业呈下降趋势;,(2)企业改制(如分立、租赁、承包、合资等)对银行债务可能产生不利影响;,(3)借款人的主要股东、关联企业或母子公司等发生了重大的不利变化;,(4)借款人的一些关键性财务指标,比如流动性比率、资产负债率、销售利润率、存货周转率等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有较大下降;,(5)借款人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如挤占挪用贷款);,12/1/2024,31,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1)宏观经济、市场、行业等外部环境的,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6)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出现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调整,比如基建项目工期延长或概算调整幅度较大;,(7)借款人还款意愿差,不积极与银行合作;,(8)贷款抵押品、质押品价值下降或银行对抵押品失去控制;,(9)贷款保证人的财务状况出现问题;,(10)银行对贷款缺乏有效的监督;,(11)银行信贷档案不齐全,重要文件遗失,并且对于还款构成实质性影响;,(12)银行违反贷款审批程序,比如越权发放贷款等;,(13)其他特征。,12/1/2024,32,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6)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出现重大的、不利,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3、次级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美国:损失概率,2035,也就是说,贷款的缺陷已经很明显,正常经营收入(或称主营业务收入,即第一还款来源)不足以保证还款,需要通过出售、变卖资产或对外融资乃至执行担保来还款(即通过拆东墙补西墙或者需要动用第二还款来源来还款)。,次级类贷款的主要特征包括:,12/1/2024,33,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3、次级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1)借款人支付出现困难,并且难以获得新的资金;,(2)借款人不能偿还对其他债权人的债务;,(3)借款人内部管理问题未能解决,妨碍债务的及时足额清偿;,(4)借款人采用隐瞒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套取贷款;,(5)借款人经营亏损,净现金流量为负值;,(6)借款人不得不寻求拍卖抵押品、履行担保等还款来源,且这些来源不足于全额抵偿贷款;,(7)需要重组的贷款;,(8)其他特征。,12/1/2024,34,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1)借款人支付出现困难,并且难以获得,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4、可疑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第二还款来源),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美国:损失概率,5075,也就是说,贷款已经肯定要发生一定的损失,只是因为存在借款人重组、兼并、合并、抵押物处理和未决诉讼等待定因素,损失金额还不能最后确定。,可疑类贷款的主要特征包括:,12/1/2024,35,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4、可疑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1)借款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2)贷款项目(如基建项目)处于停缓状态;,(3)借款人已经资不抵债;,(4)企业借改制之机逃避银行债务;,(5)银行已经诉诸法律来收回贷款;,(6)贷款经过了重组,仍然逾期或仍然不能正常归还贷款本息,还款状况未得到明显改善等;,(7)贷款的担保物预计变现价值和保证人预计可代偿部分远远小于贷款价值;,(8)其他特征。,12/1/2024,36,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1)借款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9/,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5、损失贷款: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贷款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微乎其微)。,美国:损失概率,100,也就是说,贷款要大部分或全部都要发生损失。,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已经没有意义将损失贷款作为银行的资产在账面上保留(因为它已经是不能够给银行带来任何收益的资产,故而是没有价值的资产)。对于划入损失类的贷款,应该在履行必要的程序之后,立即冲销。,损失类贷款的主要特征包括:,12/1/2024,37,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5、损失贷款: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1)借款人和担保人依法宣告破产,经法定清偿后,仍不能还清贷款;,(2)借款人死亡或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宣告失踪或死亡,以其财产或遗产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3)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确实无力偿还的部分或全部贷款;,(4)经国务院专案批准核销的逾期贷款;,12/1/2024,38,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1)借款人和担保人依法宣告破产,经法,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5)借款人被依法撤销、关闭、解散,并终止法人资格,经确认无法还清的贷款;,(6)借款人虽未依法终止法人资格,但生产经营活动已经停止,且借款人已名存实亡,复工无望,经确认无法还清的贷款;,(7)生产单位的经营活动虽未停止,但产品毫无市场,企业资不抵债,亏损严重并濒临倒闭,且政府不予救助,经确认无法还清的贷款。,12/1/2024,39,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5)借款人被依法撤销、关闭、解散,并,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对有下列五种情况之一的,暂不划为损失贷款:,(1)借款人虽已破产或已经法院裁决,但没有按国务院规定办理破产手续或不符合国务院关于规范破产有关文件规定,有以破产的形式逃废银行债务嫌疑的;,(2)借款人通过重组、租赁、转让、承包等名目逃废银行债务,债权银行尚未依法起诉追索的贷款;,(3)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决定关闭或注销,有行政干预逃废银行债务嫌疑的;,(4)借款人虽已资不抵债,但领导班子和职工基本稳定,大部分生产活动仍在进行;,(5)在未彻底清查之前,银行违规从事账外经营形成的风险贷款。,12/1/2024,40,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对有下列五种情况之一的,暂不划为损失贷,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对未经审核确认的损失贷款,无论每户金额大小均报一级分行和总行审核确认。审核确认具体工作由风险管理部门和内审部门负责完成。审核确认损失贷款的程序、权限、方法等,由各行结合本系统实际研究决定。,12/1/2024,41,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对未经审核确认的损失贷款,无论每户金额,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的核心:,从以上贷款风险分类法各个档次的核心定义不难看出,贷款风险分类的划分有一个核心标准,那就是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即还款的可能性。还款可能性也就不同,贷款的内在风险和损失程度不同。贷款风险分类方法正是从还款可能性这个关键点出发,将贷款划分为不同的档次,并以此来揭示贷款的真实价值。,12/1/2024,42,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的核心:9/29/20,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判断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六项,即:,1、借款人的还款能力;,2、借款人的还款记录;,3、借款人的还款意愿;,4、贷款的担保(即信用支持);,5、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6、银行的信贷管理等。,12/1/2024,43,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判断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法制较为健全的情况下,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几乎是唯一重要的因素。然而,在我国当前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现实情况下,整个社会法制观念和信用观念还比较淡漠,有些借款人明明有能力还款,却偏偏赖账不还,而银行又无法通过法律程序迅速地保全其资产。因此,,还款意愿,等也对还款可能性发生重要作用。但是,究其实质,还款能力仍是占主导地位的因素,是首先应该予以考虑的重要因素。,12/1/2024,44,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法制较为健全的情况,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要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重点在于分析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尤其是借款人的现金流量这也是贷款风险分类方法所特别强调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关于如何分析借款人的还款能力问题,后面将作进一步说明。,当然,有时候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其中的某一项因素就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另外,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非财务因素分析。,12/1/2024,45,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要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重点在于分析借,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贷款风险分类法的不足:,贷款风险分类法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知识含量高),主要有二:,一是操作比较繁杂。每一类贷款都要对企业逐户分析大量资料后才能确定,按月监测有困难。,二是随意性较大。在判断标准上是多维的,其中,定性指标多,定量指标少;主观判断指标多,客观评价指标少,操作中很难把握。如果信贷人员素质较高,判断的准确性就高;反之则低。结果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行划分贷款的标准可能相差很大,某些弄虚作假的情况也难以有效制止和纠正。,12/1/2024,46,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贷款风险分类法的不足:9/29/202,四、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银发1999年第263号文”等有关文件精神,1999年起已在我国全面推行贷款风险分类工作,并规定在推行贷款风险分类法的试分阶段,实行贷款风险分类与贷款期限分类双轨运行的监测、考核机制。,换句话说,贷款风险分类法与贷款期限分类法将在一定时期内的银行信贷管理工作中并存这也就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发中使用得比较多的方法,即“,通过实践,实现转换,”。,12/1/2024,47,四、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银发1999年,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为了加深对贷款风险分类法的认识和理解,把握贷款风险分类法的基本原理与精神实质,对贷款风险分类法与贷款期限分类法的差异进行比较与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通过对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与分析,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推行贷款风险分类法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明确从贷款期限分类法向贷款风险分类法过渡和转换的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从而更好地推动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开展。,12/1/2024,48,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为了加深对贷款风险分类法的认识和理解,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1、贷款分类的依据不同,从本质上讲,贷款期限分类法,是以期限管理为基础的贷款分类方法。基本上遵循的是,时间依据,(借款合同的到期日)。,而贷款风险分类法,则是以判断借款人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为重点,即以贷款的,风险程度,为基础来对贷款进行分类的。贷款风险分类法设计思路的科学合理性就在于:,借款人的状况直接决定着银行贷款的质量这也是该方法最主要的优点之所在,。,12/1/2024,49,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1、贷款分类的依据不同9/29/20,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2、贷款分类的档次不同,贷款期限分类法,将贷款按逾期情况划分为正常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等,四类,,其中,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而贷款风险分类法则将贷款按风险程度划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等,五类,,其中,关注贷款也称基本正常贷款,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12/1/2024,50,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2、贷款分类的档次不同9/29/20,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需要指出的是,贷款风险分类法的五级分类,是作为我国金融监管当局的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的关于贷款风险分类法的最低标准和要求,它并不强制地要求商业银行不打折扣地严格执行。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在这个最低标准和原则要求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加强信贷管理的实际需要,制定内部的贷款风险分类制度。但其前提是,必须与中国人民银行所规定的贷款分类之间有对应关系或者是转换关系,并有义务向中央银行作出解释和说明。从国外一些商业银行的实际做法来看,他们一般将贷款细化为8到10类不等,以便对各类贷款进行更加细致的管理和监控。,12/1/2024,51,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需要指出的是,贷款风险分类法的五级分,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3、对借款人还款可能性的判断标准不同,在贷款期限分类法下,银行往往注重借款人的,利润,,忽视借款人的现金流量,重视借款人的担保和企业信用等级,忽视借款人的主营业务收入即正常营业收入。而贷款风险分类法则明确规定:要把借款人的正常营业收入作为贷款的主要还款来源即,第一还款来源,,贷款的担保(即信用支持)等作为次要还款来源即,第二还款来源,。对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可能性(即还款可能性)的判断,,首先要分析其第一还款来源,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分析其第二还款来源。,12/1/2024,52,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3、对借款人还款可能性的判断标准不同,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概而言之,贷款期限分类法对借款人还款可能性的判断标准是单一的,甚至是惟一的,而贷款风险分类法对借款人还款可能性的判断标准则是多维的、全方位的。,12/1/2024,53,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概而言之,贷款期限分类法对借款人还款,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4、对贷款风险的揭示程度不同,由于贷款分类的依据以及对借款人还款可能性判断标准的不同,必然带来对贷款风险揭示程度不同的结果。,贷款期限分类法把未到期的贷款一般都算作正常贷款,把逾期超过一天的贷款统统算作不良贷款,这种分类方法由于缺乏对借款人实际状况的透彻分析和把握,因而其分类结果既不准确,风险揭示程度也不够,,同时对贷款的后续管理帮助也不大。,12/1/2024,54,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4、对贷款风险的揭示程度不同9/29,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实际的情况可能是:,在所谓的正常贷款中,部分贷款已经出现了问题,而在所谓的不良贷款中,部分贷款却非常安全。,很显然,这种以期限管理为基础的贷款分类方法,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借款人生产经营变化对贷款质量的影响,,对贷款风险的反映滞后,不能充分揭示贷款的内在风险,从而不利于及时发现和防范贷款风险,不能发挥早期预警作用,。贷款风险分类法,运用多维标准对借款人的状况进行大量、全面、系统的分析,能够揭示贷款是否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及其原因,分类结果显然要比使用贷款期限分类法更为可靠,,因而能够充分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更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的质量,并能发挥早期预警作用,。,12/1/2024,55,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实际的情况可能是:在所谓的正常贷款中,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5、贷款分类的分析技术不同,贷款期限分类法产生的结果,,一般直接来源于银行会计数据和信贷台账等基本信息资料,,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而贷款风险分类法结果的产生,则既要进行大量的财务分析、现金流量分析等定量分析,又要进行信用支持分析、非财务因素分析等定性分析,同时,还有更重要的是综合分析、全方位的分析。,通过分析,取得各种财务和非财务的、定性和定量的信息,经过一整套科学的指标体系、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操作程序,然后才能得出结论,。,12/1/2024,56,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5、贷款分类的分析技术不同9/29/,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必须指出的是,由于现金流量信息对贷款风险分类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对我国银行来说它也属于一个全新的分析内容,因此,现金流量分析是此次推行贷款风险分类法所特别强调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目前我国的财务会计环境的落后、不规范等,可能也会使得非财务因素的分析在贷款风险分类中显得十分重要。,12/1/2024,57,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必须指出的是,由于现金流量信息对贷款,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6、对贷款分类基础工作的要求不同,由于贷款期限分类法操作简单、方便易行,因而它对贷款分类的基础工作即运作环境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有会计账簿资料和必要的信贷管理资料就足够了,(取得这些资料一般来讲是不成问题的)。而贷款风险分类法,由于其是一种科学的、全新的贷款分类方法,它的实施比贷款期限分类法对基础工作的要求更新、更高了。,12/1/2024,58,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6、对贷款分类基础工作的要求不同9/,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的要求,在贷款风险分类过程中,商业银行必须至少做到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信贷规章、制度和办法;,二是建立有效的信贷组织管理体制;,三是实行审贷分离;,四是完善信贷档案管理制度,保证贷款档案的连续和完整;,五是改进管理信息系统,保证管理层能够及时获得有关贷款状况的重要信息;,六是督促借款人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会计信息等等。,12/1/2024,59,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7、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不同,在贷款期限分类法下,银行只是按年末贷款余额的1%(个别金融机构现已允许提高到1.5%)差额计提贷款呆帐准备金,,贷款呆帐准备金的提取与贷款期限分类法亳不相关,。在贷款风险分类法下,商业银行应当按照审慎会计原则的要求建立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12/1/2024,60,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7、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不同9/29/,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具体说来,科学合理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不仅要求按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普通贷款损失准备金,而且还要求根据贷款分类的结果,按贷款的不同档次提取专项贷款损失准备金以及特别贷款损失准备金,也就是说,,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提取与贷款风险分类法直接相关。,另外,在计息政策上,贷款期限分类法停止计息是在贷款逾期2年(现已调整为半年)之后;在贷款风险分类法下,正常贷款和关注贷款的应收利息应计入当期损益,次级贷款的应收利息应计入暂计账户,当银行实行收到利息时再转入当期损益,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应停止计息。,12/1/2024,61,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具体说来,科学合理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8、与国际通行做法的可比性不同,贷款期限分类法与贷款分类国际通行做法(即所谓的国际惯例)的可比性较差,因而造成了国际上对我国商业银行不必要的误解和麻烦,甚至一些国际银行评级机构几次降低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与此不无关系。而贷款风险分类法,借鉴了世界上有关贷款分类的一般做法和发展趋势,与国际通行做法基本接轨,可比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12/1/2024,62,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8、与国际通行做法的可比性不同9/2,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当然,贷款风险分类法与国际通行做法的完全接轨,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具体工作,特别是需要国家财政部门的认识和行动。这是因为,按照贷款分类的国际通行做法,贷款分类和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以及呆账、坏账的冲销,都是商业银行可以完全自主的事情,而且属于商业银行的商业秘密。但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是,这些问题特别是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以及呆账、冲账的冲销问题,还属于一种政府行为(由国家财政部进行规定),因此,我国贷款分类法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问题的最终解决,尚待时日。,12/1/2024,63,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当然,贷款风险分类法与国际通行做法的,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9、银行信贷管理的重点不同,在贷款期限分类法下,银行把,信贷管理的重点往往都是放在已经或将要形成的风险贷款上,,而忽视在现金流量上和非财务因素上及时识别那些确实存在但尚未实际发生的贷款的内在风险。不客气地讲,贷款期限分类法下的信贷管理,其本上属于“死后验尸”式的信贷管理。而贷款风险分类法下的信贷管理,,覆盖的是贷款从发放到贷款在银行帐面上消失的整个“贷款生命周期”,,无论贷款是否逾期,都要实行动态的、全过程的连续监控,并根据借款人还款可能性的变化,及时将其贷款划分为相应的档次,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强化管理和催收。,12/1/2024,64,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9、银行信贷管理的重点不同9/29/,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也就是说,贷款风险分类法下的银行贷款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未到期贷款的监控问题,建立了一个包括未到期贷款在内的信贷活动全过程的贷款质量鉴定、监测制度。由此,银行经营管理者就可以科学地预测到可能发生的贷款损失,从而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或将贷款损失减少到最低的限度。,12/1/2024,65,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也就是说,贷款风险分类法下的银行贷款,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10、对信贷管理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影响不同,贷款期限分类法对,有关人员没有特别的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而贷款风险分类法,由于其知识含量高,无论是商业银行的信贷人员、信贷管理人员,还是中央银行的监管人员,要正确地使用贷款风险分类法,都必须具备财务会计、经济金融、法律规章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必须熟练地掌握财务分析、现金流量分析、信用支持分析、非财务因素分析等较为全面的分析技术,必须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相应的实际操作经验。这就向有关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商业银行的信贷人员、信贷管理人员和中央银行的监管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专业培训才能上岗,才能胜任这项工作,。长此以往,必将促成我国信贷管理的专业化和职业化。,12/1/2024,66,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10、对信贷管理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影响,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11、对中央银行有效监管的影响不同,由于贷款期限分类法本身存在诸多弊端,给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有效监管造成了不少的问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职能的充分发挥。根据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要求:独立评估银行贷款发放、投资以及贷款和投资组合持续管理的政策和程序,是金融监管当局监管制度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同时,金融监管当局应该确保商业银行建立评估贷款质量和贷款损失准备金充足性的政策、做法和程序。,12/1/2024,67,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11、对中央银行有效监管的影响不同9,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而科学的贷款分类方法和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正是这两项审慎监管要求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前提。贷款风险分类法的实施,不仅在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反映贷款质量上前进了一步,同时有助于商业银行建立符合审慎会计原则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和冲销制度。所有这些,都给中央银行进行有效的金融监管提供了有利条件,并有助于我国金融监管模式与国际通行做法的接轨。,12/1/2024,68,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而科学的贷款分类方法和贷款损失准备金,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12、对利用外部审计力量进行金融监督的影响不同,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外部审计师是帮助金融机构防范金融风险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人员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利用外部审计师的力量,补充金融监管力量的不足,尤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要想利用外部审计师的力量,首先就必须有一整套统一规范的贷款分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外部审计师进行贷款质量审计的工作质量。所以,实行贷款风险分类法,,统一了我国银行业的贷款质量分类标准,,从而利于利用外部审计力量(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进行金融监督。,12/1/2024,69,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12、对利用外部审计力量进行金融监督,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综合上述对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与分析,可以看出,贷款风险分类法与贷款期限分类法之间有一个,最重要的区别,,那就是:,贷款风险分类法不仅描述贷款的质量状况,同时融合了许多信贷管理方面的基本内容;而贷款期限分类法则仅限于对贷款质量进行直观的统计性描述,许多信贷管理方面的内容,如信贷分析、贷后检查等等,并不包括在内,。,12/1/2024,70,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综合上述对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与,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通过以上对比分析,还可能会使人产生一种误解,似乎贷款期限分类法一无是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贷款风险分类法也并非一种十全十美的方法。,比如其操作程序比较繁杂,比如其判断标准是多维的,并且定性指标多,定量指标少,主观判断指标多,客观评价指标少,操作中很难把握,其结果可能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此等等。故而,,贷款分类结果的准确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分类人员的信贷管理经验以及分析判断能力,(不同分类人员的分类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的情况,这属于正常现象,但不应该差异太大)。因此,在推行贷款风险分类法时,以下两点值得我们注意:,12/1/2024,71,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通过以上对比分析,还可能会使人产生一,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一是在推行贷款风险分类法的时候,不应对贷款期限分类法进行简单的全盘否定,有关人员在新的方法面前也不应气馁。,应该看到,有关人员在以往的信贷管理实践中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所掌握的信贷分析技能都仍然是十分有用的,都可以简单地运用到贷款风险分类法中去。目前所要做的是,是要尽快地学习、理解和掌握贷款风险分类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与其相关的新知识和新的分析技术。只有这样,有关人员才能较快地进入新的角色,才能在信贷管理的实践中灵活自如地运用贷款风险分类法。,12/1/2024,72,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一是在推行贷款风险分类法的时候,不应,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二是在推行贷款风险分类法的时候,不应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更不能因短期效果不理想而疑惑、气馁或灰心丧气。,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从近期看,由于有关人员在知识、经验和分析技能方面的欠缺,由于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制度和程序方面的缺陷,由于借款人在提供和披露信息资料方面的随意性等等,商业银行按照贷款风险分类法对现有贷款进行分类、对贷款质量进行评价的结果,可能并不尽人意,可能暂时看不出与使用贷款期限分类法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12/1/2024,73,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二是在推行贷款风险分类法的时候,不应,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但是,我们应该坚信,从长远来看,只要商业银行在发放新的贷款时坚持使用贷款风险分类法,在对贷款存量进行贷后管理时坚持使用贷款风险分类法;只要中央银行的监管人员在现场稽核检查中坚持使用贷款风险分类法,并在此基础上与商业银行的信贷人员、信贷管理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那么,不需要太长时间,贷款风险分类必将成为我国银行的一项较为完善的信贷管理制度。,12/1/2024,74,新旧贷款分类法的差异比较但是,我们应该坚信,从长远来看,只要,五、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操作程序,贷款风险分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类人员的经验、知识和分析判断能力,即是说,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类人员的主观判断。特别是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充满了不确定因素的信贷活动当中,影响贷款偿还的因素纷繁复杂,对贷款构成风险的程度也千差万别,因此,要将贷款风险分类方法公式化,既不可能,也不现实。,12/1/2024,75,五、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操作程序贷款风险分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操作程序,为了保证贷款风险分类结果的准确可靠,尽量减少由于分类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和主观的误断,应确立一套科学、规范而又切实可行的基本操作规程。,这里所讨论的贷款风险分类基本操作程序,目的在于提供一个贷款风险分类方法操作的基本框架和思路,以便对贷款风险分类的过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12/1/2024,76,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操作程序为了保证贷款风险分类结果的准确可靠,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操作程序,贷款风险分类过程一般可划分如下六个步骤,即:,1、收集和阅读信贷档案;,2、了解贷款的基本情况;,3、判断还款的可能性;,4、初步确定分类结果;,5、征求意见和信贷讨论;,6、最后确定分类结果。,12/1/2024,77,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操作程序贷款风险分类过程一般可划分如下六个,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操作程序,(一)收集并阅读信贷档案,贷款风险分类过程,是从收集和阅读信贷档案开始的。那么,什么是信贷档案呢?简单地说,信贷档案,就是指商业银行发放、管理和收回贷款等全部工作过程的详细记录。信贷档案是贷款风险分类人员所需要的最重要的信息资料来源。可以这样说,没有完整的信贷档案,几乎就无法准确地进行贷款风险分类。,12/1/2024,78,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操作程序(一)收集并阅读信贷档案9/29/,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操作程序,商业银行应该制定健全的信贷管理制度,其中包括档案管理制度,为每个借款人和每一笔贷款建立完整的档案,切实做到所谓的“贷款程序化、程序文件化、文件档案化”。,12/1/2024,79,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操作程序商业银行应该制定健全的信贷管理制度,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操作程序,信贷档案的结构与内容:,一般说来,信贷档案应至少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借款人的基本情况。具体包括:,(1)借款人的名称、地址、企业类型及所处行业、业务经营范围和主营业务;,(2)组织结构、业主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情况,以及所属机构的情况;,(3)借款人的经营历史、信用评级,以及保证人的基本情况。,12/1/2024,80,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操作程序信贷档案的结构与内容:9/29/2,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操作程序,2、借款人和保证人的财务会计信息。具体包括:,(1)借款人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外部审计师的报告以及借款人的其他财务会计信息,例如在其他金融机构的融资情况;,(2)保证人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外部审计师的报告以及保证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