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21/10/14,#,大,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21/10/14,0,6,、,生活中的真菌,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环节,说教材,一,说学情,二,说教法、学法,三,说教学过程,四,说板书设计,五,说教学反思,六,1.,生活中的真菌,是冀人版,六,年级,上,册第,一 单元,的第,6,篇课文,该单元以“,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为主题展开。,2.,生活中的真菌是一篇科普课文,通过探究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和了解真菌。教材安排了三个活动:可以食用的真菌、食物发霉及拓展活动:食品保鲜,。,3.,选这篇文章的意图:依据生物课程标准的理念,创设彰显个性的空间,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1.,科学探究,目标,:,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的结构,特点,和内容分析,及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1,),能够设计实验证实实物容易在什么环境下发霉的假设。能大胆提出新颖的食品保鲜方法,能提出防止食物或衣物发霉的措施。,(,2,)能够通过观察描述各种蘑菇的外部形态特征,能利用简单工具进行正确观察并记录使食物发霉的真菌的形态特点。,(,3,)能通过多种渠道调查发现可食用真菌对人类健康的好处。,2.,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能够有根据地说明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与其他同学交流实验设计和结果。,一、说教材,(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探究活动感悟真菌特别是食用真菌的种类多样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难点,设计食物在什么环境下容易发霉的对比实验。,一、说教材,(三)教学重点、难点,二、说学情,1.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常用的生活知识,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且掌握了收集资料、观察等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贴近生活的知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真菌在学生身边,在生活中经常可见。因而学生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和参与意识,能够积极参与到观察、探究活动中。,三、说教法、学法,学法,信息、实物搜集法,小组合作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教法,实物观察法,实验法,探究法,好好学习,(二),课堂总结,感悟生活,(三),(一),四、说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探究新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计意图:,利用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巧妙地引入本节的知识内容,激发学生对真菌探究的兴趣和求知欲。,活动,1,:可以食用的真菌,认识,一些食用的真菌,描述其形状、颜色等特征。,金针菇,(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灵芝,竹荪,平菇,滑子菇,银耳,香菇,活动,1,:可以食用的真菌,(,1,)可以食用的真菌有哪些?,(,2,)食用真菌含有哪些营养价值?,(,3,)为什么说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设计意图:,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活动,2,:食物发霉,除了,蘑菇、木耳等大型真菌以外,一些食物、衣物上长出的霉菌也属于真菌,让我们来观察它们有哪些特点?,实验:,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食物容易发霉?,活动,2,:食物发霉,实验验证:食物发霉的条件,(,1,)假设:食物在,_,条件下容易发霉。,(,2,)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3,)实验并记录,。,(,4,)结论,:食物,发霉的条件是在潮湿阴暗,、不,通风、温暖的条件下易发霉。,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进行合作探究,并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拓展活动:食品保鲜,破坏,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条件。,微生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讨论:,怎样才能防止食物的发霉?为什么?,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关注科学的发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和想象空间。,(三)课堂总结,感悟生活,1.,列举真菌的种类?,2.,总结发霉所需的条件?,.,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热爱生活。,六、板书,生活中的真菌,蘑菇,食用真菌,营养价值,霉菌,发霉条件,食品保鲜,设计意图:,提纲式板书突出本课应掌握的知识点,让学生一目了然,加深记忆。,六、说教学反思,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主导,采用小组讨论、直观教学、活动探究,等,教学法。反思自己这节课的不足,在活动一,学生如课前自学完成填空,课上直接汇报,就会节省时间。在交流自己的资料,分析、填记录卡、汇报时学生用了不少时间,会导致活动二时间紧,有的小组学生探究活动没很好地开展起来,最后课堂检测只好课下完成。今后在设计教学时要注意时间的把握,教材处理要直奔重点。,感谢您的聆听!,再见!,说课人:韦婷婷,容县杨梅镇杨梅中心小学,2020,年,7,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