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9/8/6,#,TOPIC ONE,主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第,1,课时,我们周围的空气,考点知识聚焦,考点一空气中的成分和用途,成分,体积分数,主要用途,氮气,制造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利用其化学性质,可用作保护气,氧气,供给呼吸,可用于,等,;,燃料燃烧离不开氧气,可用于,、气焊和,等,稀有气体,0.94%,化学性质,可用作保护气,;,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霓虹灯等,;,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气体肥料、化工产品的原料,;,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可用作冷冻剂,其他气体,和杂质,0.03%,78%,不活泼,21%,医疗急救,炼钢,航天,很不活泼,0.03%,考点知识聚焦,注意,空气中各成分所占比值指的是气体的体积分数。,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比较固定。,考点知识聚焦,考点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装置,(,如图,1-1,所示,),图,1-1,2.,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2),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内,约占瓶内液面以上容积的,。,白烟,考点知识聚焦,3.,原理及结论,(1),原理,:,P+,O,2,P,2,O,5,。,4,5,2,(2),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考点知识聚焦,4.,实验误差分析,误差,原因,进入集气瓶的水小于,的原因,红磷不足,氧气不能耗尽,装置漏气会使装置外的空气进入,过早打开弹簧夹会因装置内气体温度偏高,压强偏大,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进入集气瓶的水大于,的原因,弹簧夹没夹紧,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的气体受热从导管逸出,燃烧匙伸入过慢会使装置内的气体受热逸出,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大,考点知识聚焦,5.,红磷替代品应满足的条件,(1),可燃物在空气中容易点燃。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因为铁丝在空气中不易点燃。,(2),可燃物只能与氧气反应,不能消耗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如不能选用镁代替红磷,因为镁不仅能与氧气反应,也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氮气反应,使集气瓶内减少的气体体积不只是氧气的体积。,(3),物质与氧气反应时只能生成固体,不能生成气体。若生成气体时,应选用适当的试剂吸收,如选用木炭或硫粉作为红磷的替代品时,可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气体。,考点知识聚焦,考点三保护空气,1.,空气污染的危害,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也都与空气污染有关。,2.,主要污染物,考点知识聚焦,3.,污染的来源及防治,(1),污染物的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工厂排放的废气、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植被破坏引起的沙尘暴。,(2),防治方法,:,更多使用清洁能源,工厂废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秸秆还田,垃圾分类回收再处理。,考点知识聚焦,考点四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颜色、气味、状态,(,通常状况下,),密度,溶解性,氧气,(O,2,),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注意,液态氧是淡蓝色的液体,固态氧是淡蓝色的雪花状的固体。,考点知识聚焦,2.,化学性质,物质,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只能发生红热现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用砂纸将细铁丝打磨光亮,除去表面的铁锈及污物,将铁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引燃铁丝,实验前,集气瓶中要放少量水或铺一层沙子,是为了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考点知识聚焦,硫,在空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前在集气瓶瓶底加少量的水或,NaOH,溶液,吸收燃烧生成的,SO,2,防止污染环境,木炭,在空气中,木炭持续红热,在氧气中,木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红磷,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集气瓶中的水可吸收反应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环境,氢气,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考点知识聚焦,甲烷,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一氧,化碳,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酒精,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考点知识聚焦,考点五氧气的制法,1.,三种实验室制法的比较,反应,原理,KClO,3,KMnO,4,H,2,O,2,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装置,固液不加热型装置,2,2KCl+3O,2,2,K,2,MnO,4,+MnO,2,+O,2,2,2H,2,O+O,2,考点知识聚焦,选择依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查、装、定、收,反应类型,分解反应,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验满方法,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集气瓶瓶口,伸入集气瓶中,考点知识聚焦,(2),试管口应,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2.,催化剂的概念,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速率,而本身的,和,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即“一变,两不变”,),叫作催化剂。如用过氧化氢、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二氧化锰均是催化剂。,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要点,(1),装配好仪器,要进行,。,(3),伸入试管内的导管,应,即可,便于气体排出。导管上应套上一段胶皮管,便于操作,以免折断导管。,化学反应,质量,化学性质,装置气密性检查,略向下,只稍露出橡胶塞,考点知识聚焦,导管,(5),加热时,先移动酒精灯使试管,受热,然后集中在试管底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塞一团,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6),用排水法收集完毕后,应先将,移出水面,再,防止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棉花,均匀,熄灭酒精灯,考点知识聚焦,4.,多功能瓶的使用,洗气或干燥气,:,进,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进,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进,出,排水法收集气体,:,进,出,浓硫酸吸水,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c,进,d,出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d,进,c,出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收集不溶于水的气体,a,b,c,d,d,c,f,e,考点知识聚焦,5.,氧气的工业制法,工业上利用液氮和液氧的,不同,采用,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它属于物理变化。,沸点,蒸发,化学方程式网络构建,注意,氧气的工业制法是物理变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则是化学变化。,近年来,出现了利用膜分离技术富集空气中氧气的方法。,图,1-2,考点知识聚焦,;,(,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探究一空气中的成分和用途,课堂考点探究,例,1,2018广州,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体积的,21%,B.,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用途,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解析,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体积的,78%,。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作电光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导致雨水呈酸性,但不会造成酸雨。,答案,:,B,探究二,防治空气污染措施,课堂考点探究,例,2,2018长沙,2018年开学之初,长沙市中小学开展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活动。,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C.,使用清洁能源,D.,露天焚烧垃圾,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保。加强大气质量监测,对不达标的废气进行处理,有利于“保卫蓝天”,;,积极植树、造林、种草,可以净化空气,有利于“保卫蓝天”,;,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有利于“保卫蓝天”,;,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烟尘、有害气体,不利于“保卫蓝天”。,探究三,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课堂考点探究,例,3,2018,德州,下列有关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氧气参与燃烧,是高能燃料,B.,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C.,红磷与氧气反应产生浓厚白雾,D.,低温下氧气可以变成无色液体,答案,:,B,解析,氧气参与燃烧,不是高能燃料,是助燃剂,;,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红磷与氧气反应产生浓厚白烟,;,低温下氧气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课堂考点探究,例,4,如图,1-3,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B.,、,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在,、,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D.,类反应放出热量,类反应吸收热量,课堂考点探究,答案,C,解析,S,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和发生缓慢氧化,均放出热量。,【,方法点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许多反应中主要表现为氧化性。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含碳、氢元素的物质,+,氧气,水,+,二氧化碳。,探究四,催化剂的实验探究,课堂考点探究,例,5,2018,乐山,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各步骤结论,总结,实验一,将氯酸钾加热至熔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但,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实验二,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实验三,木条迅速复燃,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时间较长、温度较高,将,MnO,2,与,KClO,3,的混合物,加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课堂考点探究,(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2),在小明不同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对比,(,或对照等,),比较,MnO,2,在,KClO,3,分解前后的质量,验证从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分离出的,MnO,2,是否能加快,KClO,3,的分解,课堂考点探究,解析,本题是一道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题。,(1),催化剂指的是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自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的物质。在验证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时,需要验证这三个方面。将氯酸钾加热至熔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证明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但是时间较长、温度较高。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将,MnO,2,与,KClO,3,的混合物加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迅速复燃,说明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2),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对照。,(3),为证明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证明,MnO,2,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故第一方面的实验目的是比较,MnO,2,在,KClO,3,分解前后的质量,;,第二方面的实验目的是验证从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分离出的,MnO,2,是否能加快,KClO,3,的分解。,课堂考点探究,突破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例,6,图,1-4,所示的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