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七章古诗鉴赏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专题三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核心突破一从形象角度鉴赏课件

上传人:ra****d 文档编号:253157810 上传时间:2024-11-29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七章古诗鉴赏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专题三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核心突破一从形象角度鉴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七章古诗鉴赏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专题三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核心突破一从形象角度鉴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七章古诗鉴赏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专题三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核心突破一从形象角度鉴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心突破一从形象角度鉴赏,因象悟境,入境始亲,第,七,章,专题三,形象,意象,意境,内容索引,鉴赏诗歌的形象,抓住形象特点,感悟意境特征,形象,意象,意境,理解必备知识,一、形象:景物、物象、人物形象,诗歌的形象,指的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或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或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它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人物形象三类。景物形象是最主要的。,1.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可以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有由多个景物形象(意象)组合成的意境。,景物形象一般有:景物(季节、时令、地域),场面(农事、战争、离别等),色彩。,2.事物形象(物象)。它是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形象,如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的形象。它不同于前面的景物形象。从描写对象上看,物象是咏物诗中的主体形象,全诗主要描写该物的特点,而景物形象在其他诗中无主次之分;从作用上看,物象是作者用来寄托思想感情的象征性形象,景物形象在诗中主要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衬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同一种事物,可以是景物形象,也可以是事物形象。如柳,在贺知章的?咏柳?中是物象,在柳永的?雨霖铃?中那么是景物形象。,3.人物形象。它大致有两类:一是主观形象(作者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自己);二是客观形象(作者描写或刻画的人物)。每首诗都有抒情主人公形象,但不一定有客观的人物形象。诗中客观的人物形象只是抒情主人公抒情达意的途径之一。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的周瑜,风流倜傥,指挥假设定,是词中的人物形象,而那中年失意、壮志未酬而又略显旷达的苏轼,就是主观形象。,结合课本知识填空。,?琵琶行?一诗中的客观人物形象是_,其形象特征是:_、,_。主观人物形象是_,其形象特征是:_、,_、_。,教材助解,1,答案,琵琶女,年老色衰,作者,(,白居易,),怀才不遇,沦落江湖,沦落江湖,忧愁痛苦,古诗中八类人物形象及其特征,正直之士: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爱国之士:心忧天下、忧国忧民。,隐士:寄情山水、归隐田园。,失意之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之士:矢志报国、慷慨愤世。,游子:友人送别、思念故土。,疆场将士:献身边疆、反对征伐。,痴情儿女:缠绵悱恻、爱恨情长。,微积累,二、意象与形象,意象就是含意的象,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象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含诗中所写的景和物。意即作者的情思。诗歌意象因物象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古诗词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固定的寓意,如“梅一般是“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伟岸的代名词,“蝉那么是“惜时光“伤别离“苦远游“感身世的同义语。意象的表述通常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形式。,在古诗词鉴赏中,考生容易把意象和形象两个概念混为一谈。虽说形象与意象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合二为一,但是还是有区别的。意象是隶属诗歌形象的,诗歌形象所指范围广,既可是具体的,也可是抽象的情感或理趣;而意象只能是客观的、具体的。诗歌形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情、理等,而意象通常只是自然景象、物象。,答案,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回之鸟。,请指出杜甫?登高?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所用的意象。,答案,教材助解,2,常见意象内涵,松梅菊竹寓高洁,借月把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落叶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寓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微积累,三、意象与意境,意象是指诗人为抒情或言志而精心挑选的客观自然景物(山川草木、日月星辰、亭台楼阁、名胜古迹等),但这些客观物象参加了诗人的主观情意之后,便成了诗词中的意象。而意境是诗人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它是既依托意象而产生又超越具体物象的,通过读者联想和想象才能进入的一种艺术境界。,在古诗词中,意象和意境是密不可分的:意象或意象组合构成了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和途径。一般说来,意象构成意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咏物诗大多如此,如王冕的?白梅?只描写了白梅一种景物;意象组合(列锦、交叉)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的意境,从而表达一种基调或某种气氛。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更是采用多个意象来描绘图景的典范之作。总之,意象和意境是互相依存的,但并非所有的意象组合都能构成一个意境,正确地把握二者关系,还需要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来沟通景与情、情与理的关系。,当然,意象和意境在使用范围和读者获取途径上明显不同:前者属于个体概念,是一个个具体可感的表意的典型物象,我们可以在诗词中数出来;后者是一个整体概念,是,“象外之境,它是一种需要读者借助外在的艺术形象表达,通过联想和想象,融入自己的心理体验才能悟出来的情调和境界。,由于“意境一词较为复杂,故在高考中常用“气氛(偏重外部环境)、“心境(侧重内心世界)、“境界(外部与内部的融合)等词语称呼。,答案前句意境属豪放类,雄浑开阔。借助“平野“大江等阔大意象,营造雄浑开阔的意境,借以表达作者的渺小与孤独。后句意境属婉约类,凄清冷寂。早上醒来,不见情人,但见杨柳稀疏,晓风习习,残月斜照,整个画面显得孤独冷清,表达了词人与情人分别后的凄凉伤感。,试比较“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意境上的不同。,答案,教材助解,3,古诗常见六种意境,豪放类: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广袤高远、旷达洒脱。,清幽类:清新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恬静优美。,伤感类:凄清冷寂、孤寂冷清、哀怨消沉、凄惨萧条、苍凉悲壮。,婉约类: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委婉含蓄、蕴藉风流、朦胧缥缈。,超脱类:超脱世俗、远离尘嚣、高雅脱俗、超凡脱尘、风致雅洁。,华美类:华美堂皇、华美绚丽、华妙艳丽、瑰丽神奇、色彩斑斓。,微积累,抓住形象特点,感悟意境特征,掌握关键能力,一、分析概括意象特点(内涵)和作用,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答复以下问题。,正宫醉太平怀古,张可久,翩翩野舟,泛泛沙鸥。登临不尽古今愁,白云去留。,凤凰台上青山旧,秋千墙里垂杨瘦,琵琶亭畔野花秋,长江自流。,鉴赏,鉴赏这是一首缅怀古人、伤悼自身的小令。一开始,便以“野舟和“沙鸥来比喻自己的天涯羁旅、湖海飘零,经过这样的形容点化,就把静态变为动态,旧的内容化为新的意境了。小令的开头美丽、深厚而博雅。“野舟和“沙鸥,既是眼前的景物,又是自己的化身。一个漂泊天涯的倦客,在登山临水的时候,触景生情,怎么能不发出无穷的忧思呢?“登临不尽古今愁,就通过这个抒情线索把它连接起来了。但如果沿着这根抒情线索开展下去,就只有叹老嗟卑的感慨,怨生恨死的苦恼了,作者用“白云去留一句话,改变了那种灰色的情感,真有回肠荡气的妙趣,移山倒海的笔力。,中间用一组鼎足式的对偶句,充满了缅怀和景仰的感情,概括了李白、苏轼、白居易在政治上失意时所留下的一些诗作,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情,特别显得风格高昂、气势磅礴、局面浩荡。三句曲词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多么复杂的情感,多么深沉的悲哀!中间写得如此浩荡,如此壮阔,结语如何把读者引向更广阔的天地,是值得仔细推敲的。作者用“长江自流高度概括曲意。物换星移,人事全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有什么值得悲叹呢!从而把年华易逝的感慨,转化为纯任自然的心理状态,思想升华了,意境提高了,给人的启示更多了。,“泛泛沙鸥一句中的“沙鸥这一意象有何意蕴?有什么作用?,答案“沙鸥具有象征意味,既是眼前景物,又是作者自己的化身,说明自己像一只漂泊不定的沙鸥。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塑造了一个羁旅天涯、飘零湖海的倦客形象。,答案,意象类试题考查的能力关键处有二:一是准确把握意象特点(内涵),二是结合诗歌准确分析其作用。,1.如何准确把握意象特点(内涵),(1)抓住重点词语,把握其外在特点。这些重点词语主要指该意象前面的修饰限制语及后面的描述语,抓住这两类词语,就可以清楚其特点了。如上题中的“泛泛沙鸥中的“泛泛就是“沙鸥的修饰语,点明了“沙鸥的行为特征:到处飘飞。再如“风急天高猿啸哀诗句,“风“天“猿后面的动词也同样点明了意象的外在特点。另外,要注意意象所处的地域(环境)特征、时令色彩和冷暖色调,尤其是后两者,不同季节,不同色调,传达出的情调是不同的。,点拨关键,(2)找准“物与“情“志的契合点,把握其思想情感内涵。,依据具体语境。所谓“物与“情“志的契合点,就是指意象与内容、情感的联系。要找出联系,需要依据具体语境。这里说的语境,不仅包括内容及作者的情感,还包括诗中出现的其他相关意象。如上面诗歌中的“沙鸥意象,还要结合“野舟“白云两个意象。,借助背景知识。诗歌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情况、时代背景以及注释内容。运用这些背景知识有助于我们分析与揭示意象特点及其涵义、情思。,参照意象固定涵义。诗中不少意象由于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以及民族特殊的审美习惯,有其特定的意义和内涵,如“柳“月“红豆等,分析时可以联系,但必须结合诗人当时的具体处境和特定心境,尤其是具体语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如何准确分析意象作用,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展开:,(1)营造意境。意象的作用之一是造境,众多意象组合在一起,渲染了某种气氛,奠定了感情基调。思考的着力点在于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如冷清的意象营造的是凄清的气氛,奠定的是伤感的情调。,(2)表情达意。一些传统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出“诗人的羁旅之苦,“空城落花传达出“作者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意象在传达情感方面的作用由具体诗歌而定。,(3)衬托人物。一是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和背景,二是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4)结构作用。或为前后照应,或为全诗线索。,二、分析概括事物形象特点,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北陂注杏花,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注陂(bi):山坡或堤岸。,鉴赏,鉴赏这首绝句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此诗一、二句写景状物,描绘杏花临水照影之娇媚。首句点明杏花所处地理位置。“陂,此处是指池塘。一池碧绿的春水环绕着杏树,预示着勃发的生机。“绕字用得精巧,既写陂水曲折蜿蜒之流势,又写水花之相依相亲。,次句从花与影两个方面写杏花的绰约风姿。满树繁花竞相开放,满池花影摇曳迷离。“妖娆二字本用于写人,这里移用于杏花,展现了杏花争奇斗艳的照人荣耀。一个“各字,说明在诗人眼中,花与影一样地美艳、多情,一样地令人流连忘返、沉迷自失。王安石写花善于从本体和投影两方面着手,如此刻画,虚实相生:一方面使景物更具立体的美,另一方面也透露出诗人的审美趣味,即对虚静恬淡之美的情有独钟。,三、四句议论抒情,表扬北陂杏花的品性之美。这两句对偶精工,托物言志,耐人玩味。“春风吹作雪,这一笔淋漓地描绘出风吹杏树,落英缤纷,似漫天飞雪,而随波逐流的凄美景象,比喻生动,浮想联翩。即便是春风轻拂,娇媚的花儿也不堪吹折,它凋谢了,零落了,这本是让人黯然神伤的。但诗人却偏说它胜过南陌杏花,矜持与自足之意溢于言表。这一比照启人深思:“南陌在此诗中与“北陂相对立,这两个背景意象包含着一种空间的隐喻。假设说清幽静谧的“北陂是远离浮世喧嚣的隐逸之所,那么“南陌正是熙来攘往、物欲横陈的名利之场。“南陌繁华,“北陂僻静;“南陌热闹,“北陂空寂。北陂杏花即使零落了,尚可在一泓清波中保持素洁;而南陌的杏花要么历尽亵,玩,任人攀折,要么凋零路面,任人践踏,碾成尘土,满身污秽。假设说这南陌杏花是邀功请赏、党同伐异的失势权臣的影射,那么北陂杏花是诗人坚强耿介、孤芳自赏的自我人格的象征。王安石罢相之后,虽被迫退出政治舞台,但仍然坚持自己原有的改革信念与立场,积极倡言“天命缺乏畏,人言缺乏恤,祖宗之法缺乏守。一“纵,一“绝,照应紧密,激浊扬清,掷地有声地说明他的政治立场与人生操守。,绝句由于篇幅短小,很忌一气直下,没有曲折。这首诗句句写临水杏花,第二句承第一句;第三、四句承第二句,却宕开一层,以“纵被领句,用“绝胜作照应,便使全诗跌宕有致,富于曲折变化。这样布局,有直写,有侧写,有描绘,有议论,诗人自己爱好高洁的品格也就贯注其中了。,诗中的杏花是怎样的形象?诗人的用意是什么?,答案诗中的杏花是妖娆美丽、高洁坚贞的形象。诗人赋予杏花以象征意义,并以“作雪“成尘为喻,形成比照,用“纵被和“绝胜来强调,深沉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宁愿为理想而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答案,赏析咏物诗中的物象的方法和步骤,关键在于因物寻志,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把握其特点。,1.抓住描写、抒情、议论的关键词语,把握物象本身的特点,尤其注意其外在特征和内在神韵。,2.根据物人一体的原那么,联系诗作背景感悟“物中情志。,3.答题时应特别注意把“物与“志结合起来。,点拨关键,三、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咏怀二首(其二),李贺,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头上无幅巾,苦檗已染衣。,不见清溪鱼,饮水得相宜?,注讵(j):岂,怎。南山期:指寿高如南山。?诗经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幅巾:裹头的绸巾。苦檗(b):也就是“黄檗“黄柏,落叶乔木,果实色黄,味苦,可作染料用。相宜:适宜,适宜。,鉴赏,鉴赏此诗抒写了李贺在昌谷家居的生活和心情,反映了诗人的抑郁忧伤和不幸。,“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诗人在夜晚吟咏(著书)方罢,突然瞥见一丝白发像秋霜一般地飘落下来,这个意想不到的发现怎能不使他心头一震?李贺是个苦吟诗人,据说他的诗思常在驴背上觅得,随想随写下来投入身边携带的锦囊中。晚上取出,在灯下斟酌成篇。其母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来(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正因为他这样呕心沥血地从事创作,再加上家境贫寒,夙志不伸,所以二十多岁就未老先衰,白发惊秋了。,“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一“惊之余,不由便拿出镜子细细打量起来。“聊自笑,显然这笑是一种对自己的无可奈何的嘲笑,一种难以名状的苦笑,外表上似乎反响是冷淡的、不大在意的,却怎么也掩饰不了内心深藏的无限悲苦。联系诗人曾担当过奉礼郎这样卑微的职位,可知这就是诗人无声的啜泣。说他笑中含哭,大概是不过分的。,“头上无幅巾,苦檗已染衣。头上已没有儒雅的头巾可戴,身上只穿着用苦檗染成的黄衣。这完全是一副村夫山民的打扮了。这两句写诗人的乡居生活,已到了一贫如洗、令人鼻酸的程度。深一层看,诗人不仅是写生活的艰难,而且也暗示自己整个身心都已浸泡在苦水之中。真乃触处生悲,何往而非苦也。,写到这里,诗人已把悲苦情怀推到了高潮。且看他如何收尾。“不见清溪鱼,饮水得相宜?这是一种自我宽慰之辞,貌似旷达,其实更反衬出诗人的不幸处境。弦不可拉得太紧,诗文也是这样,诗人委婉写来,使前面描写中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缓和了不少。,诗歌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答案塑造了一位未老先衰,却又功业未成、处境凄苦清贫的诗人形象。通过首联的“霜落素丝,说明诗人惊讶于自己的未老先衰。通过颔联的对镜“聊自笑(苦笑),感慨无法活得长久一些,以及颈联的一副村夫山民打扮描述,表现了诗人未老先衰却又功业未成、处境凄苦。,答案,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越女词(其三),李白,耶溪注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注耶溪:假设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南。,鉴赏,鉴赏此诗写越中采莲少女活泼可爱的神情动态。 “棹“入二字为传神之笔。“棹指摇船的动作。摇船时还唱着歌,可见行船之轻松欢快;采莲女是“笑着划船钻入荷花里面的,欲出不出,假装害羞,天真活泼之态跃然纸上。此诗风格清新自然,表达了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风。此诗对采莲女的状写,就是一幅很清新的人物素描,诗人善于抓住人物几个传神的动作细节“棹歌“笑入“佯羞,再通过“莲“荷等物景作背景,寥寥数笔,既没有比喻比较,也没有夸张比照,一个活泼可爱、充满生命活力的女孩的形象跃然纸上。,诗中的采莲女有什么特点?试作简析。,答案勤劳。采莲归来,自己挥棹驾驭小船,自如熟练。,机灵。见到陌生人,掉头回避防止为难,能感觉到客没走而迟迟不出来。,美丽可爱。挥棹、唱歌,再入荷花丛中,清新可爱,有劳动之美、环境衬托下的青春之美。,纯朴羞涩。羞涩不见陌生人,宁可回避,久久不出来,也不跟陌生人见面。,答案,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要从四个关键处阅读、思考:,1.借助诗作,了解人物的根本情况。借助诗题、正文、注释等信息,大致了解他是何人、有何事,为“解人做铺垫。,2.紧扣细节,凸显精神。即紧紧扣住诗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装束等描写语言,关注反映心情的词语,借助环境描写(包括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等),揣摩人物形象特点。,3.结合技巧,抽取人物形象。即由诗歌人物多侧面、多素描、多背影的特点,借助铺垫、衬托、反衬等手法,归结人物形象。,点拨关键,4.联系诗人处境。诗人在异地他乡、羁旅途中、贬谪路上,也许有着一些牢骚和不满,在其他处境中诗人的内心也许充满正能量。选入高考的作品,大都表达了古代诗人的正面形象。联系时,一定要将此处境兼顾到理解人物形象中去。,另外,要关注分析概括两类人物形象的“大同小异。“大同指的是上面说的四种方法。“小异指的是分析概括诗中人物形象(客观人物形象)更多要借助其自身的描写,而分析概括诗人自我形象(作者),还要借助诗人生平经历、写作背景及缘由等外部因素。,四、领悟意境特征,5.(2021天津)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上下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鉴赏,鉴赏本诗是王安石游览太湖恬亭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如亭名,抒发了恬静闲适的情怀。,首联写恬亭所处的环境。恬亭靠近溪流,亭子的栏杆探到水面上,周边被浓浓的绿阴围绕。溪岸沿着地势上下错落,一直深入到青翠的山峦。环境如此幽静,溪流、绿阴和翠微,切割了红尘;一时间,人心也超脱了俗世的羁绊。,颔联写恬亭日落的景象。在这静谧的环境里,黄昏到来了。由恬亭西望,断桥桥头,殷红的夕阳缓缓下坠;幽暗的树影包涵映现在水中,归禽相互依偎,偶或有一两声啾鸣。天地间一片肃穆,诗人独立恬亭,他的心也同样肃穆吧。,颈联写恬亭闲处的感受。绿阴环绕的恬亭适宜静思,西坠的落日引来沉思,诗人不能不想到人生的意义,想到生命的归宿。清闲悠游,心无牵累,劳形案牍全可抛掉;岑寂环境,人事心机,世间诡诈尽皆忘却。这感悟是如此清晰。,尾联写恬亭萌生的期待。诗人多想就这样远离世事,陶然忘机,但这无非是“菰菜莼羹一梦罢了。那就期待徘徊流连到深夜,然后在西斜秋月、习习秋风中,驾着一叶钓船回归好了。回归哪里?是住处、家乡、田园还是官场呢?,奔波在官场政坛,纠缠于人事纷争的王安石,用?太湖恬亭?这首诗作,为“偷得浮生半日闲做了很好的诠释。轻松的文笔中有多少沉重。,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答案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单独欣赏美景。,答案,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答复以下问题。,中吕普天乐西山夕照,徐再思,晚云收,夕阳挂,一川枫叶,两岸芦花。鸥鹭栖,牛羊下。万顷波光天图画,水晶宫冷浸红霞。凝烟暮景,转晖老树,背影昏鸦。,注天图画:天然的图画。水晶宫:在此比喻江水清澈明净。背影:此处指乌鸦背上带着太阳的余晖。,鉴赏,鉴赏这首小令宛如一幅恬淡的风情画,写得空灵平淡,仿佛不带任何主观色彩。纵观全曲,既注意大笔写意又侧重细部描绘,力求神貌兼备;色彩运用大胆、强烈、自如,夺人眼目;虽不着感情色彩却使人悟出热烈与向往之情,赋予客观景物以新意,在“老树“昏鸦中咀嚼出美的意象和感受,而不再是马致远笔下的孤寂、迟暮的象征了。,本曲意境恬淡温暖,请具体分析。,答案前四句色彩温暖:红霞、残阳、枫叶与雪白的芦花交相辉映。,五、六句画面恬淡,温暖静谧:夜幕降临,鸟雀归巢,牛羊牧归,画面恬淡温暖。,七、八句比喻联想添温暖:将波光粼粼的湖水比作图画,色彩明丽斑斓,并由此联想到水下的“水晶宫,也一定绚烂美丽。,结尾三句在动态中流露温暖。暮霭起,余晖动,昏鸦染金辉,全无凄凉萧瑟之感。,答案,1.意境由意象组成,其构成要素为时、地、人、景及其特征:意象要从形、色、声、味四个角度去观察,然后判断基调,如冷暖、喜悦、悲凉、清新、明丽、灰暗等;再具体说明意境的具体构成。,2.意境由景与景、景与人、景与情的关系构成,要辨析景物间的主从、详略、先后、虚实、动静、点面等关系,确定“景因“人生、“景缘“情生、“情由“景生、情景交融等构成方式。,点拨关键,3.意境类型较多,常见的类型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生机勃勃、华美堂皇、肃杀荒寒、瑰丽宕壮、虚幻缥缈、凄寒萧条、繁华、幽静朦胧等,在判定其类型特点时,要特别注意使用这些术语。,4.鉴于意境的复杂性,高考很少直接涉及意境,大多以考查画面、气氛等间接形式出现。这里要关注三个要素:景、情、境。像描绘画面题,一般要说出景物组成(描述画面)、画面特点(意境特点或类型)、画面名称三个要素,个别情况还可以分析蕴含的思想感情。,鉴赏诗歌的形象,练就学科素养,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清明,孙昌胤,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注陲:边陲,国境,靠边界的地方。沈冥:隐居的人。,1,2,3,4,5,6,7,8,9,诗中借用“林间鸟这一意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1,2,3,4,5,答案本诗借用“林间鸟这一意象,感慨自己还不如林间的飞鸟快乐,写出了“林间鸟自由地飞翔,还时不时梳理自己的羽毛的情景,表现了作者为世俗所累,顾及太多而无法达本钱心,于是向往自由生活的情感。,答案,6,7,8,9,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清平乐,冯延巳,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黄昏独倚朱栏,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注春寒。,注特地:特别。,说说“双燕这一意象的作用。,1,2,3,4,5,答案引发主人公的情思,既有对成双晚归燕子的羡慕,也有只见归燕而不见归人的怨怅。与下片“独倚照应,衬托其孤独感。,答案,6,7,8,9,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感遇十二首(其七)注,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注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李林甫失势,正直之臣备受排挤。,1,2,3,4,5,6,7,8,9,(1)诗中“丹橘具有哪些内在特征?用自己的话概括。,(2)简要分析诗中“桃李这一意象的作用。,1,2,3,4,5,6,答案不以岁寒而变节,只求奉献于人,荫庇他人。,答案,7,8,答案诗中的“桃李作为“丹橘的对立面出现,影射当时当权失势的小人。,9,4.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友鹤图,唐寅,名利悠悠两不羁,闲身偏与鹤相宜。,怜渠缟素真吾匹,对此清癯即故知。,月下吟行劳伴侣,松阴梦觉许追随。,日来养就昂藏志,不逐鸡群伍细儿。,作者借“鹤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2,3,4,5,6,答案借鹤一身“缟素和“松阴梦觉,抒发了作者追求高洁品行之情。,借鹤的“不逐鸡群,抒发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小人的蔑视与不屑之情。,借以鹤为友,抒发了作者对鹤的赞美、对同道之人的渴求之情。,答案,7,8,9,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秋雨夜眠,白居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甁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注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大和元年(832)秋,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此时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亲密的诗友元稹也已经谢世。瓶:烤火用的烘瓶。,1,2,3,4,5,6,7,8,9,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1,2,3,4,5,答案安闲清静的老翁形象。颔联“卧迟写老翁年老瞌睡少,不喜早睡;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却安然“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虑,具有闲适的情怀。,年老体衰的老翁形象。颈联燃料经夜化为灰烬,夜已过去,老翁却“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睡,表达了老翁的体衰闲散。,孤寂淡泊的老翁形象。尾联老翁“晓晴时仍未起,漫不经心地看满阶红霜叶,突出了老翁的闲散无事、孤寂淡泊。,答案,6,7,8,9,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山亭柳赠歌者,晏殊,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销魂。衷肠事,托何人?假设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注这首词作于晏殊知永兴军任上,此时晏殊年过六十,被贬官多年。博:众多,丰富。花柳:泛指一切歌舞技巧。漫:枉,徒然。,1,2,3,4,5,6,7,8,9,全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歌者形象?以上片为例,说说是如何塑造歌者形象的。,1,2,3,4,5,6,答案(1)这首词塑造了一位技艺高超(多才多艺)、年轻时受人追捧,年老色衰之后境遇凄冷失意悲伤的歌女形象。,(2)运用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写。“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直接描写突出歌者的多才多艺。“花柳上,斗尖新,在各种竞赛中出类拔萃,表现歌者对技艺的追求。“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突出其高亢美妙的歌声。“蜀锦缠头无数是侧面描写,通过观众对她的赞赏,写出她技艺的高超。,答案,7,8,9,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上李邕,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注李邕:唐代书法家,曾任渝州刺史。李白游渝州时谒见李邕,因不拘俗礼,放言高论,使李邕不悦,对李白颇为怠慢。李白临别寄赠?上李邕?,以抒心志。宣父:唐朝统治者给孔子的封号。,1,2,3,4,5,6,7,8,9,(1)前四句描绘“大鹏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样的形象?李白笔下的“大鹏与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象征意义有何不同?,1,2,3,4,5,6,答案运用夸张(或“想象)的手法,写出了一只风起而飞,直上九天;风歇而落,震荡沧海的大鹏。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是逍遥自由的象征,李白笔下的“大鹏是自信进取的象征。,答案,7,8,9,(2)最后两句,李白用孔子“后生可畏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有何用意?表达了李白什么样的个性?,1,2,3,4,5,6,答案最后两句意为孔老夫子尚且觉得后生可畏,你李邕难道比圣人还要高明?所以你李邕千万不可轻视年轻人呀!,这两句既是对李邕的揶揄挖苦,也是对李邕轻慢态度的回敬。,最后两句表达了李白高度自信、傲视权贵(或“桀骜不驯)的个性。,答案,7,8,9,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洛桥晚望,孟郊,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诗歌前三句主要运用了哪些意象?试描绘其表达的环境气氛。,答案前三句主要运用了冰、陌上、榆柳、楼阁等意象。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凄清气氛:桥下冰初结,路上行人绝,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万籁俱寂,悄无人声。,答案,1,2,3,4,5,6,7,8,解析,9,解析提炼意象要准确,防止不全面或者无中生有;“描绘其表达的环境气氛要求语言表达“描写性,作答时切忌写成说明性、议论性的文字,“气氛需要抓住意象特点准确概括。,1,2,3,4,5,6,7,8,9,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晚秋夜,白居易,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1)首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答案,首联描绘了一幅明月高悬、碧空如洗、宁静安谧的环境中,月下人形单影只、愁思萦怀的画面。,答案,1,2,3,4,5,6,7,8,9,(2),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答案,意象:溶溶的月光、凋残的菊花、疏篱、飘零的桐叶、寒井、急飞的塞鸿、迟鸣的鸡。,(,写出四个即可,),营造了一种清冷、寂寥的意境。,答案,1,2,3,4,5,6,7,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