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一)

上传人:方*** 文档编号:253157560 上传时间:2024-11-2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一)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一)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一)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九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I),教程第九、十章,学习目的与要求,内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含义、作用、内容、特点、货币政策对经济影响的实践和理论、货币政策的目标。,要求,要求了解货币政策的基本内涵极其特征,重点掌握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之间的关系及货币政策对于经济运行影响的机制、掌握货币政策目标的主要内容、意义和选择标准。,第一节货币政策的概述和作用机制,一、概述,含义:,中央银行通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影响一般物价水平、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的变化等,进而实现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持续稳定增长目标的公共政策。,政策目标、实现目标的政策工具、各种操作指标和中间指标、政策传递机制和政策效果等内容。,作用范围:,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特征:,宏观性、调整社会总需求、间接性、较长期性,二、货币供求和社会总供求,货币政策根本目的,通过调节货币供求关系调节社会总供求均衡。,货币供给促使社会总需求的形成,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与社会总需求的变化之间产生差异:,两者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在时间上会产生“时滞”。,社会总需求影响社会总供给,社会总供给决定真实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总需求,总供给,货币需求,第二节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核心,货币政策能否有效调控货币供应量,调控途径?,货币供给量变化能否影响实体经济,影响途径?,一、货币政策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基础货币一般方程式:,资产,对政府债权,A,1,对商业银行债权,A,2,国际储备资产,A,3,其他资产,A,4,负债,通货,B,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B,政府财政存款,L,1,对外负债,L,2,其他负债,L,3,资本项目,L,4,A1A2A3A4,L1L2L3L4B(,基础货币,),或:,中央银行资产中央银行非货币性负债 基础货币,非金融企业或个人将手持现金存入银行,非金融企业或个人纳税(用银行存款纳税),企业或个人,资产,负债,现金 ,存款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准备金,存款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货币发行 ,存款准备金,结论:基础货币没有变化,企业或个人,资产,负债,存款 ,应纳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准备金,存款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存款准备金 ,政府存款 ,结论:基础货币减少,中央银行买入外汇资产,公众,资产,负债,外汇资产 ,本币存款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准备金 ,本币存款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外汇资产 ,准备金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外汇资产 ,货币发行 ,(超额准备),结论:基础货币增加,中央银行买入其他资产,(,例如证券,),中央银行增加向银行的贷款,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完全同买入证券。,6.,中央银行卖出外汇资产和证券以及收回向银行的贷款则减少基础货币供应,请自己推导。,企业或个人,资产,负债,证券 ,现金/存款,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证券 ,准备金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证券资产,货币发行 ,(超额准备),结论:基础货币增加,二、货币政策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内生性:,货币供给量由经济运行内在决定。,外生性:,货币供给量由中央银行决定。,货币供给量公式,M,B m,k,:,现金漏损率,由公众决定,也受利率影响。,r,d,:,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由央行决定。,r,t,:,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由央行决定。,e,:,超额准备率,由商业银行决定,也受利率影响。,准备金与央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借入准备:,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之外的途径(再贴现和再贷款)提供的基础货币。控制能力较弱。,非借入准备:,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提供的基础货币。控制能力强。,结论,货币供应量既不完全是外生的,也不完全是内生的。而是由经济体系内各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中央银行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三、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AD,AS,模型解释,经济未达到充分就业之前,货币量增加,总需求增加,产出增加,价格缓慢上升。,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后,货币量增加,产出不变,价格急剧上升。,AS,曲线的倾斜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AS,P,1,Y,1,P,2,Y,2,P,3,充分就业产出,AD,1,AD,2,AD,3,价格水平,产出,时滞和预期因素的影响,时滞使得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受到干扰,难以监测经济变化的原因是由于货币政策或其他原因以及货币政策对经济影响的程度;由于时滞的作用,货币政策实施的时机和力度等比较难以掌握,往往会发生过早或过分强烈使用货币政策的错误,加剧经济波动。,预期可能强化或削弱政策效果。,政策预期(如加息预期),经济预期(如增长预期、通胀预期、汇率预期),四、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合理预期学派,其他理论解释,希姆斯因果性检验,真实商业周期理论,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是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某项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特定的经济目的。,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中央银行,确定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最终目标,动用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准备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其他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准备金,基础货币,其他目标,操作目标,货币供应量,利率,其他目标,中介目标,实现中介目标,实现操作目标,实现最终目标,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最终目标,稳定物价,含义,抑制通货膨胀,避免通货紧缩,保持价格稳定和币值稳定,也称稳定币值目标。,西方国家政策实践经历,20,世纪,30,年代以前,货币政策目标是维持货币价值稳定。,20,世纪,30,年代以后,货币政策的目标演化为稳定物价水平。,20,世纪,50,年代以后,物价稳定成为货币政策越来越重要的最终目标。,充分就业,含义:,是指消除一国经济中的需求不足失业,经济中仍然存在着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不等于零失业率。,失业的存在表明经济中有一部分资源、特别是劳动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失业的代价:奥肯法则。,经济增长,含义:,一国的政府和中央银行所追求的目标都是在潜在增长水平上的稳定增长。,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目的,是调节总供求的平衡,熨平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实现潜在增长水平上的稳定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含义:,是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与全部货币支出的保持基本平衡。,静态的国际收支平衡,动态的国际收支平衡,大多数国家都力求保持动态的国际收支平衡。,收支失衡的危害,逆差:,本币外流,外汇储备下降,本币贬值,并导致严重的货币和金融危机。,顺差:,外汇储备闲置,购买外汇而增发本国货币,导致或加剧通货膨胀。加剧贸易摩擦。,货币政策新目标?金融稳定,金融稳定含义:,Mishkin(1999)从信息不对称角度把其定义为由于加剧的道德风险问题和逆向选择引发金融系统中资金分配失效。,Bernanke和Gertler(1999)把金融不稳定定义为近似资产价格波动,它使资产价格远离基本面,然后突然反转和“崩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3)把金融不稳定界定为金融系统中的多种“病发”,具体表现为严重的金融市场混乱和金融市场功能受损,从而导致实体经济受损。,欧洲中央银行的伊辛则指出有两种类型的定义,一是所谓的“系统性法”(system approach);另一类取名为“具体金融变量波动”(Issing,2003)。,金融稳定与物价稳定的关系,金融稳定只是影响物价稳定的因素之一。,金融不稳定的根源在于信用扩张下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过分脱离,而不是物价因素。,货币政策对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物价水平在一定的经济阶段和金融稳定是统一的,一般物价水平的稳定有助于经济稳定与增长,但并不能保证金融稳定。,结论:,经济虚拟化给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货币政策目标也不仅仅是通货膨胀问题,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认为保持物价稳定能促进金融稳定的观点越来越受到质疑,而金融稳定日益成为新时期货币政策目标重点。,牛市行情往往是以当期或者前一阶段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为基础而逐步积累的;利率的调整主要是根据CPI指标的变动而做出相应调整,但是往往滞后于其变动。,图6.9 CSBCP危机期状态(State1),转换平滑概率,图6.8 CSBCP平静期状态(State0),转换平滑概率,图5-12 预警信号模拟曲线,(1999M01-2011M05),图5-13 预警信号模拟曲线,(1999M01-2011M05),(二)货币政策目标选择,单一目标论,双重目标论,多重目标论,(三)货币政策目标选择方法,相机抉择法,“临界点原理”抉择法,“简单规则”抉择法,(,单一规则、泰勒规则),相机抉择货币政策,(discretionary monetary policy),又称权衡性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依据对经济情势的判断,为达成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权衡性措施。即为了调节短期利息率和经济发展水平,而不断改变准备金或者货币流通量的增长率。,单一规则,(single rules),货币政策是指将货币供应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并制定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数量法则,使货币增长率同预期的经济增长率保持一致。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按一个稳定的增长比率扩大货币供应。又称稳定货币增长率规则。,泰勒规则,(Taylor rule),是常用的简单货币政策规则之一,由斯坦福大学的约翰.泰勒于1993年根据美国货币政策的实际经验,而确定的一种短期利率调整的规则。泰勒认为,保持实际短期利率稳定和中性政策立场,当产出缺口为正(负)和通胀缺口超过(低于)目标值时,应提高(降低)实际利率。,泰勒规则,单一规则,相机抉择,二、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一)建立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的意义,通过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影响经济。,判断政策操作效果。,及时调整和修正货币政策。,(二)选择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的主要标准,相关性,、,可测性,、,可控性,、,抗干扰性,(三)可供选择的操作目标,存款准备金,特性分析,可测性分析,:,央行监测资产负债表中的存款准备金即可。,可控性分析:,通过以下方式控制存款准备金规模:,法定准备率:,改变单个银行的准备金水平。,再贴现:,改变银行总体的准备金规模。,公开市场业务:,能够精确地调控银行体系的准备金规模。,相关性分析,银行体系存款准备金变化,意味着信贷规模的变化、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利率变化,总需求随之变动,经济随之调整。,准备金指标的具体内容,准备金总额、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非借入准备金等。,局限性,采用再贴现手段控制准备金水平,央行处于被动地位,可控性较差。,容易产生“顺周期”波动,加剧经济波动。,基础货币,基础货币H通货C准备金R,资产负债表中的储备货币一项。,特性分析:,可测性分析:,定义明确,易于测度。,可控性分析:,调控的方式与准备金相同,精确程度要高于准备金。,短期利率,主要是指货币市场利率,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代表。,特性分析:,可测性、可控性、抗干扰性极优,相关性:,与中间指标的相关性不确定。,(四)可供选择的中间目标,(一)利率,优点,不仅能够反映货币与信用的供给状态,还能够表现供求状况的相对变化。,中央银行能够运用政策工具进行较为有效的控制。,数据易于及时收集和获得。,作用力大、影响面广,、,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强。,缺点,中央银行能够控制的是名义利率预期实际利率很难淮确计量。,利率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依赖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二)货币供应量,优点,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较强,与货币政策的意图联系紧密,不易混淆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性效果,缺点,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不是绝对的。,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性。,调节货币供应量还存在,时滞。,货币,层次选择,的问题。,案例分析: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国别,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意大利,5060年代,以利率为主,以利率为主,先以信用总额,后以信用条件,商业银行的自由流动准备,民间贷款总额,以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