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1.(08扬州)如图12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S为点光源S经凸透镜成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凸透镜,并完成光线SA通过凸透镜的光禄图。,2(08辽宁)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3(08哈尔滨)(2分)根据近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在如图所示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4(08恩施)请在图12中画出物体AB的像AB的大概位置。注:要能正确反映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但不需要画光路图。,5(08青岛)请在右图中完成物体AB经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图。,(08柳州)如图3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透镜较远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成缩小实像,然后只将蜡烛向透镜逐渐移近,那么,A光屏上出现等大的实像,B光屏上出现放大的实像,C光屏上出现缩小的实像,D透过凸透镜可能会看到放大的像,11(08巴中)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清晰的像;当物体放在 离凸透镜10cm,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 A倒立的缩小实像 B倒立的放大实像,C正立的放大虚像 D无像,D,D,4(08辽宁)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D,28(08深圳)某凸透镜的焦距是8cm,物体距凸透镜20cm,则物体经该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2(08黄石)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明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40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30cm B、25cm C20cm D、15cm,C,D,(08杭州)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B,7(08广州)把高2 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 cm高的 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7.5 cm B12.5 cm C4.5 cm D 10 cm,1(08成都)如图14所示,小张同学将一只薄凸透镜放在花盆前,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花是正立的,则()A此时通过透镜看到的是花的缩小的虚像B此时通过透镜看到的是花的放大的实像C如果让透镜移近花盆一些,透镜所成的花的像将变大一些D如果让透镜逐渐远离花盆,透镜所成的有可能是花的倒立实像,A,D,12(08山东)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全面运用人脸识别系统,人们进 入场馆距门口0.5一1.2m处时,安装在门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5m,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5m,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m,B,4(08河南)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10cm B15cm C20cm D30cm,19(08太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图9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像,生活中的光学器件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_(选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照相机,缩小,C,A,13(08荆门)小芳同学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她首先按图11所示完成仪器装配,图中H点是2倍焦距处。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_(选填“上”或“下”)调;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倒立、_的实像。,放大,上,右,22(1)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lOcm,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20cm刻度处时,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调整光屏的,,并将光屏向,方向移动(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靠近透镜,高度,(2)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3)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4)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08上海)某小组同学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发光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L确定时,将凸透镜从发光物体处缓慢向光屏移动的过程中,有时能在光屏上成两次清晰的像,有时只能成一次清晰的像,有时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为了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并将每次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下表中。,(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5、6、7)的第一次成像数据中像距v物距u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_;,(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5、或6)的第一和第二次成像数据中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同一凸透镜,当_一定,移动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两次像时,_;,(3)继续分析比较表格是物屏距离L与凸透镜焦距f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在_条件下,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放大的像和一次缩小的像。,)同一个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着物距u的增大而减小!,;第一次成像的物距是第二次成像的像距,物屏距离L大于凸透镜的4倍焦距,物屏距离L,34(6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16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1)当发光物体在口点时,如图16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16丙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_的实像。将发光物体由a点移动到b点,要想找到像的位置,应移动光屏,直到_ _为止。,(2)用这种发光物体和光屏做实验,最主要的一条优点是:,_。,缩小,光屏上的像清晰,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4)小明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接着又做了一个观察实验。他把光屏取下来,把发光物体放在凸透镜左侧,从凸透镜右侧沿主光轴向凸透镜方向观察,如图17所示。当眼睛离凸透镜较远时看到了发光物体的倒立的像,离凸透镜较近时就看不到这个像了,请分析并说明其原因。,3)如图16乙所示,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1当发光物体在b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2,则S1_S2。(“”、“=”或“”),(4)因为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所以是实像,成像点在凸透镜的右侧(1分);发光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是会聚的,经过成像点后是发散的。所以眼睛必须在成像点以外的光线发散区域才能看到这个像(1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