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HRM,基础知识,1,基础知识,第一章 劳动法,第二章 人力资源管理(略),第三章 劳动经济学,第四章 统计学,第五章 计算机(略),第六章 写作(略),2,第一章 劳动法,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与作用,第二节 劳动法的发展历程(略),第三节 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第四节 劳动法律关系,第五节 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第六节 常用法律法规,3,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与作用,一、劳动法的概念,二、劳动法的内容,三、劳动法的作用,4,劳动法概念,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应具备的三个特点:,1、劳动者要直接参与劳动过程;,2、劳动关系是劳动者被录用后发生的;,3、劳动关系是职业有偿劳动时发生的关系。,5,劳动法内容,劳动法的具体内容:,就业促进制度,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劳动标准制度,职业技能开发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监督检查制度,劳动法的核心内容:,调整劳动关系。,6,劳动法作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劳动力市场运作,7,第二节 劳动法的发展历程(略),一、国际劳动法的发展,二、中国劳动法的发展,8,第三节 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一、劳动既是权力又是义务原则,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三、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9,第四节 劳动法律关系,一、劳动法律关系概念,二、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三、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四、劳动行政法律关系,10,劳动法律关系概念,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依据劳动法律规范所形成的,实现劳动过程的权利和义务关系。,11,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形成前提不同:,劳动关系,的形成是以劳动交换为前提;,劳动法律关系,的形成是以劳动法律和法规的存在为前提。,内容和效力不同:,劳动关系是以劳动为内容的事实关系,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劳动法律关系是以法定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是受到国家强制保护的。,12,劳动法律关系要素,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工会是集体劳动法律关系的主题。,劳动法律关系客体,指劳动力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指向的对象,13,劳动行政法律关系,我国劳动领域中的一部分行政关系由劳动法调整,从而形成了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由劳动法调整。,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劳动行政机关或兼有劳动行政职能的其他行政机关;,客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具体指其实施行为、支配物和无形资产。,14,第五节 企业内部劳动规则,企业内部劳动规则概念,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在本单位实施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也称为工作规则、雇用规则、从业规则。,企业内部劳动规则中存在的问题,以罚代管、以罚代教,内部规章违背国家法律法规,15,第六节 常用劳动法律法规,一、劳动法律,二、行政法规,16,劳动法律,公司法,公司种类划分,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两种类型公司的共同点,均为企业法人,股东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17,劳动法律,公司法,两种类型公司的不同点,募集资金的方式前者不可以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而后者可以;,股东人数前者有最低和最高人数限定,后者只有最低人数限定;,注册资本金的数量前者不少于三万(一人制公司注册资本金不少于10万,而且必须一次缴纳验资),后者不少于500万,须一次性缴纳验资;,股权证明形式前者为股权证明书,不可转让和流通,后者为股票,可转让和流通;,财务公开程度前者会计报表不必有注会审计(一人制公司除外),后者必须由注会审计。,18,劳动法律,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基本条件,股东符合法定人数,注册资本金达到要求,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有公司名称,并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经营条件,19,劳动法律,个人所得税法,个税起征点,个人(薪金收入者)1600元人民币;,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或合伙企业投资者1600元人民币。,个税征收计算办法,个税税率:根据应税所得的数量,采用超额累进的方法计算,20,劳动法律,个人所得税法,个税税率表,级数,应税所得(元),税率(%),1,不超过500,5,2,超过500至2000的部分,10,3,超过2000至5000的部分,15,4,超过5000至20000的部分,20,5,超过20000至40000的部分,25,6,超过40000至60000的部分,30,7,超过60000至80000的部分,35,8,超过80000至100000的部分,40,9,超过100000的部分,45,21,劳动法律,工会法(2001),工会法赋予劳动者的权利,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依法享受参加工会的权利。,工会的权利和义务,工会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依法维护职工经济利益、保障职工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权利,积极推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全力推进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工作。,22,劳动法律,职业病防治法(2001),职业病的预防,职业病的诊断,职业病人的保障,法律责任,23,劳动法律,安全生产法(2002),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的权利与义务,安全生产的监督与管理,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法律责任,24,劳动法律法规,就业条款,劳动法相关规定,平等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信仰而受歧视;,禁止使用未成年人(未满16周岁),但文艺、体育、特种工艺单位除外,须申请审批,并保障其义务教育的权利。,25,劳动法律法规,就业条款,企业职工档案管理规定(1992),建档,档案的内容,档案的保管(,只有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才有权保管毕业生,人事档案,,但企业可以自行建立职工档案),档案的提供和使用,档案的转递,26,劳动法律法规,就业条款,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2000),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必须具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分级: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高级技师(一级)。,27,劳动法律法规,就业条款,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2000),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地区的劳动力市场;,招用人员禁忌:提供虚假招聘信息、招用无合法证件人员、收取招聘费用、向录用人员收取保证金或抵押金、扣押录用人员的证件等。,职业介绍机构:分为赢利性和非赢利性两种,公共就业服务: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免费提供,包括就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训练、社区就业岗位开发等服务内容。,28,劳动法律法规,就业条款,人才市场管理规定(2001),主管部门:县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设立条件,业务范围,29,劳动法律法规,劳动合同条款,劳动法相关规定:,劳动合同订立原则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劳动合同试用期规定最长不超过6个月;,劳动合同的变更与解除一般要提前30天通知对方当事人。,30,劳动法律法规,劳动合同条款,集体合同规定(1994),集体合同应由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审查;,集体合同的签订;,集体合同签订后,7日内报送住劳动行政部门,15日内未提出异议,集体合同生效。,31,劳动法律法规,劳动合同条款,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1994),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由用人单位一次性发给;,拖欠工资补偿办法拖欠工资,X125%;,低于最低工资补偿办法补足工资,X125%;,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公负伤用人单位按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发给不低于六个月的工资的医疗费补助。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费补助,患重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50%,患绝症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100%。,32,劳动法律法规,劳动合同条款,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1994),有关说明:,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给与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补发经济补偿金外,还要支付该经济补偿金50%额外补偿金。,补偿金的工资标准确定:解除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经济补偿金列支,不得占用企业的福利费用。,33,劳动法律法规,劳动合同条款,违反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1995),用人单位违约赔偿金额:具体赔偿项目(如工资、公伤、医疗待遇等)金额,X 125%,劳动者违约赔偿项目:用人单位招聘录用所支付的费用、培训费用、生产经营的直接经济损失、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间接赔偿:用人单位招用了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单位造成损失,除劳动者要承担直接赔偿责任外,该用人单位承担间接赔偿责任,赔偿份额不低于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70%。,34,劳动法律法规,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劳动法相关规定,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标准8小时),每周不超过44小时(标准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1天;,加班时间每日不超过3小时,每月不超过36小时,特殊不可抗拒情况除外;,节假日加班报酬规定,对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员工,享受带薪年假。,35,劳动法律法规,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部分),节假日名称,放假日期,放假时间(天),新 年,1月1日,1,春 节,农历正月初一、二、三,3,劳动节,5月1、2、3日,3,国庆节,10月1、2、3、日,3,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5月4日,14岁以上青年放假半天,说明:,全体公民假日,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该在星期日补假,少数民族节日,由地方政府按照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36,劳动法律法规,工资条款,劳动法相关规定,工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队工资总量实施宏观调控;,工资应当以货币的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无故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37,劳动法律法规,工资条款,企业最低工资规定(1993),根据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确定;,最低工资率:直单位劳动时间(月)的最低工资额。,最低工资率的确定方法:,比重法,:最低工资率=最低收入人群人均生活费用支出,X,赡养系数 +,C(,调整系数),恩格尔系数法,:最低工资率=最低收入人群人均食物费用支出,X,恩格尔系数 +,b(,调整系数),38,劳动法律法规,工资条款,工资支付暂行规定(1994),工资支付的主要内容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因劳动者过失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用人单位可按照合同约定要求赔偿,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但扣除额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39,劳动法律法规,劳动保护条款,劳动法相关规定,女职工特殊保护:禁止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体力劳动共分为四级;,体力劳动级别划分依据:能量代谢率、劳动时间率、性别系数、劳动方式系数、劳动强度系数;,未成年工是指16-18周岁的劳动者,不得安排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40,劳动法律法规,社会保险条款,劳动法相关规定,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退休,患病、负伤,工伤或职业病,失业,生育,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41,劳动法律法规,社会保险条款,失业保险制度(1999),城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其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群:,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一年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失业前所有单位和个人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的;,下列情况下,失业人员不能享受失业保险: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签定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发放安置费的。,42,劳动法律法规,社会保险条款,养老保险制度(2006),保费来源:社会统筹(企业)和个人缴纳,缴纳标准:企业缴费额工资总额30%计,个人缴纳额按照本人月均工资8%计;,个人缴费累计满15年,退休后按月发放养老金,不满15年,退还本息或根据地方政府规定处理。,养老金领取保证期为10年(120个月)。,43,劳动法律法规,社会保险条款,养老保险制度(2006),基本养老保险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基础养老金=职工退休时上一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X20%;,个人账户养老金=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120。,44,劳动法律法规,社会保险条款,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补充养老保险由企业为本企业职工建立。凡经济条件允许的企业,每年都应提取的补充养老金。补充养老保险金从企业自有资金中的奖励、福利基金或工资储备基金中提取。,企业提取的补充养老保险金按年分配记入职工个人帐户,分配办法由企业自行决定。,历年分配给职工个人的补充养老保险金(含利息),在职工退休时一次或分次支付给本人。职工在退休前死亡,分配给个人的补充养老保险金本息一次发还其遗属或指定受益人。,45,劳动法律法规,社会保险条款,医疗保险制度(1998),缴纳标准:用人单位按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6%缴纳,职工个人按上年度工资收入2%缴纳。退休人员正式办理退休手续的下月起,个人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个人账户和统筹基金构成,;,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费30%计入个人账户,70%用于建立统筹基金。,46,劳动法律法规,社会保险条款,医疗保险制度(1998),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有明确的支付范围界定;,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为当地职工年均工资的10%左右,最高支付限额为当地职工年均工资的4倍左右,具体标准和限额由统筹地区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原则”原则确定;,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费用从个人账户中支付或由个人支付,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主要通过统筹基金支付,个人也要承担一定比例。,47,劳动法律法规,社会保险条款,工伤保险制度(1996),工伤保险基金的确定原则:以支定收,收支平衡;,工伤保险费根据各行业不同的工伤风险程度实行行业差别费率,工伤保险费全部由用人单位缴纳;,实行从浮动费率确定实际缴费率制度。即:在该用人单位所属行业费率的基础上,根据其上年度工伤发生情况和工伤保险费使用等情况对照相应的费率浮动标准计算实际缴费率;,在工伤保险基金中提留一定比例的风险储备金,用于统筹地区重大事故的工伤保险待遇支付。,48,劳动法律法规,社会保险条款,生育保险制度(1996),生育保险基金的确定原则: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生育保险费全部由用人单位缴纳,缴费单位按全部职工缴费基数(缴费工资总额)的0.8%左右缴纳生育保险费,最高不超过1%,。,企业缴纳生育保险费在会计记账时列入管理费用。,49,劳动法律法规,住房公积金条款,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2002),新设立的单位应该在设立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缴存登记,并自登记之日20日内到委托银行设立账户;,单位录用员工,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缴存登记,并按规定设立住房公积金帐户。,50,劳动法律法规,住房公积金条款,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2002),缴存主体:用人单位和个人,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职工上一年度月均工资,缴存比例:单位和个人缴存比例均不能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均工资的5%;,吉林市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2000年1月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职工,单位、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各为5;2000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从参加工作第二个月起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为15,个人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仍为5。,51,劳动法律法规,劳动争议条款,劳动法相关规定(1994),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调节-仲裁-诉讼;,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在劳动争议发生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应该在60日内作出;,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不服,可在收到仲裁数10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52,53,第二章 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节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总论,第二节 人力资源规划(略),第三节 工作分析(略),第四节 员工招聘与配置(略),第五节 绩效考评(略),第六节 培训与开发(略),第七节 新愁福利管理(略),第八节 劳动关系(略),54,第一节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总论,一、HRM工作内容,二、现代HRM特征,55,HRM,概述,HRM工作内容,选,用,评,育,留,组织架构设计、人力资源规划、岗位分析、招聘与配置,雇用管理、劳资关系、档案管理,员工测评、绩效考核,员工培训、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关系管理,56,现代,HRM,特征,管理内容:以事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管理形式:静态动态,管理方式:胡萝卜+大棒以人为本,管理策略:战术战略与战术结合,管理技术:照章办事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管理体制:被动主动,管理手段:人工人+MIS,管理层次:基层 中层 高层,57,第三章 劳动经济学,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基本内容,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第三节 劳动力需求,第四节 就业与劳动力市场,第五节 工资与收入分配,第六节 政府与劳动管理,58,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基本内容,一、劳动要素,二、劳动关系,59,劳动要素,劳动要素:是指人的劳动能力,也称“劳动力”或“人力要素”,它是生产诸要素的主体。,劳动要素特点:动力性(主体推动性)、自我选择型、个体差异性、非经济性。,60,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对立与共存关系。,61,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人力资源概念:,是指一定时间、地点范围内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总和,也称为“劳动力资源”或“劳动资源”,劳动力供给的内容:,1、微观劳动力供给:发生在个人身上的劳动力供给,它取决于经济单位的工资水平。,2、中观劳动力供给:指产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它取决于工资水平、专业、就业偏好和劳动要素的流动性。,3、宏观劳动力供给:社会就业角度的劳动力供给。,62,第三节 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的直接原因:用人单位的雇用行为;,劳动力需求的根本原因:社会消费需求;,劳动力需求的分类:原有需求(需求存量)、追加需求(需求增量)。,63,第四节 就业与劳动力市场,一、劳动力供求关系,二、劳动就业基本分析,三、劳动力市场,四、政府就业服务体系,64,劳动力供求关系,供不应求;,供过于求总量过剩、结构过剩;,供求平衡。,65,劳动就业基本分析,就业与失业;,失业的类型总量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技能性失业等;,失业的社会代价:劳动力闲置浪费、劳动者生活困难、导致社会和政治问题。,66,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三层含义经济要素配置场所,经济交换关系,经济运行体制;,劳动力市场的类型;,劳动力市场运作的要素:主体(个人和用人单位)、客体(劳动要素)、中介、规则。,67,政府就业服务体系,就业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立足社会、立足经济、立足于人、立足于科学;,就业服务体系的内容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失业救济、生产自救。,68,第五节 工资与收入分配,一、工资概述;,二、工资政策;,三、收入政策。,69,工资概述,工资定义: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劳动报酬;,工资学说,1、生存工资论劳动力价值;,2、边际生产力工资论雇用最后那个工人所增加 的收益等于付给该工人的工资;,3、供求均衡工资论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价格;,4、工资谈判论雇员与雇主之间的博弈;,5、分享工资论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捆绑。,70,工资政策,工资导向政策;,工资保护政策最低工资政策、行业保护政策。,71,收入政策,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洛仑兹曲线、基尼系数(P72),72,第六节 政府与劳动管理,政府的劳动管理职能,建立新型的劳动力市场机制,规范劳动力市场,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劳动管理的手段,劳动立法、劳动政策、劳动行政、劳动监察,劳动政策的三要素,目标模式(政策指向)、政策内容、政策载体,73,第四章 统计学,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第二节 数据分析处理技术,74,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一、统计概述,二、调查方案的设计,三、统计数据的搜集,四、统计数据的整理,75,统计概述,统计的三种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活动的三个特点,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统计的三种职能,信息、咨询、监督,76,统计概述,统计活动的认识过程,先从定量到定性、再从定性到定量,统计工作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数据处理、统计分析,77,调查方案的设计,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选择调查方式和方法,确定调查的实践与空间标准,全盘制定组织计划,78,统计数据的收集方式与方法,统计调查的方式,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统计报表制度,统计资料收集方法,初级资料的收集方法:访问法、观察法、报告法,次级资料的收集方法文案(献)调查,79,统计数据的整理,统计数据的审核,数据资料的分组于汇总,汇编、制表、制图,80,第二节 数据分析处理技术,一、数据处理的概念,二、数据处理技术回归分析,8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