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09,吴中华,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九章 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血管闭合的管道系统内 一定的方向,周而复始不停的流动。,血液循环功能:,血液循环:,1.,物资运输,2.,激素和其他体液因子运输,3.,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4.,参与机体免疫调节,第 六 章 血液循环,第一节 心脏生理,第二节 血管生理,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调节,第四节 器官循环,第 一 节 心 脏 生 理,一、心肌的电活动,二、心动周期,三、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心肌细胞,普通细胞,心房肌和心室肌,含有丰富的肌纤维,具有收缩功能,称为工作细胞(非自律细胞)。,特殊分化了的心肌细胞,组成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其中主要包括,P,细胞和普肯野细胞,(,肌原纤维很少或完全缺乏,),,具有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又称为自律细胞。,根据:心肌组织学特点、电生理特性和功能分类。,一、心肌的电活动,窦房结,节间束,左房支,房室束,左右束支,普肯野纤维,图,1,心脏特殊传导系,房室结,房结区,结区,结希区,2,动作电位,图,2,心室肌动作电位,主要特征在于复极过程比较复杂,持续时间很长,动作电位降支与升支很不对称。通常分,0,、,1,、,2,、,3,、,4,五个时期。,(,1,)去极化过程(,0,期去极化),膜内电位,-90mV,+30mV,时间,1-2ms,阈电位,70mV,机制,Na,+,内流,具再生性循环特征,,-70mV,激活,,-55mV,失活,持续,1-,ms,,特异性强,(,只对,Na,+,通透,),,阻断剂,(TTX),,激活剂,(,苯妥因钠,),。,Na,+,通道特征,1,期复极(快速复极初期),曲线形态,膜电位,+30mV,迅速,0 mV,,占时约,10ms,;,0,期与,l,期在记录图形上表现为尖锋状,(,锋电位,),。,形成机制,快,Na,+,通道已失活;,I,to,可被四乙基胺和,4-,氨基吡啶等,K,+,通道阻滞剂所阻断。,K,+,负载的一过性外向电流,(I,to,);,3,期复极(,快速复极末期,),复极速度加快,膜内电位由,0mV,左右较快地下降到,-90mV,,完成复极化过程,占时约,100,150ms,。,曲线形态,形成机制,Ca,2+,通道完全失活;,K,+,外流逐渐递增,再生性,K,+,外流。,4,期复极化(静息期或舒张期),钠,-,钾泵,(Na+-K+ Pump),钠,-,钙交换,(Na+-Ca2+ Exchange),钙泵,(Ca2+ Pump),心肌的电活动形成机制小结,(,2,)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心肌,快反应细胞,慢反应细胞,非自律细胞,(心房肌、心室肌),自律细胞,(普肯野细胞),特点:是去极化速度慢,振幅小,复极缓慢且无明显的时相区分,传导速度慢。,特点:是去极化速度快,振幅大,复极过程缓慢,并分五期。,非自律细胞(结区),自律细胞(窦房结、房结区和结希区的细胞),依据:动作电位,0,期除极的速度和自律性。, 心肌细胞分类依据及分类,4,期自动去极化,是产生自律性的基础。,最大舒张电位,后,舒张期自动去极化。, 自律细胞跨膜电位的突出特点,起搏电流:自动去极化中出现的一种内向电流。, 浦肯野细胞自动去极化机制,A,在,3,期末外向,K,+,电流逐渐衰减;,B,在膜电位,4,期可记录到一种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强的内向电流,(I,f,),。,C,I,f,通道特点:,在动作电位,3,期复极电位达,-60mV,左右开始被激活开放,至,-100mV,左右就充分激活。,内向电流表现出时间依从性;这种内向电流在膜除极达,-50mV,左右因通道失活而中止。,其主要离子成分为,Na+,,但也有,K+,参与。, 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特 点:,A,最大复极电位(,-70mV,)和阈电位(,-40mV,),B 0,期去极化幅度低(仅,70mV,),速度慢(约,10v/s,),时程长(,7ms,左右),,0,期只去极,化到,0mV,左右,无明显的极化倒转。,C,无明显复极,1,期和,2,期,D 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约,0.1 v/s,),明,显快于浦肯野细胞(,0.02V/s,),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保证心房收缩完毕后心室才开始收缩,利于心房、心室各自完成它们的功能。,2.,心肌的传导性,决定和影响传导性的因素,心肌细胞的结构,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邻近未兴奋部位的兴奋性,兴奋的传导途径:由特殊传导组织心房、心室肌,传导的结构基础:闰盘缝隙连接机能合胞体,传导速度:普肯耶纤维,4m/s,,心房肌,0.4m,s,,心室肌,1m,s,,房室交界结区仅为,0.02,0.2m,s,。,房室延搁:房室交界的传导速度最慢,兴奋通过房室交界时延搁一段时间(约为,0.1s,),称。,3.,心肌的兴奋性,周期变化 对应位置 机 制 新,AP,产生能力,有效不应期,去极相复极相,-60mV,不能产生,绝对不应期,:,Na+,通道处于,-55mV,完全失活状态,局部反应期,:,Na+,通道,-60mV,刚开始复活,相对不应期 ,Na+,通道,能产生,(,但,0,期,-80mV,大部复活,幅度、传导、时程,超 常 期 ,Na+,通道基本,等较正常小,),-90mV,恢复到备用状态,同相对不应期,(,1,)心室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2,)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2,)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4.,收缩性,心肌中的肌浆网终池很不发达,容积较小,钙的储存量比骨骼肌中的少,因此细胞外液中钙的浓度对心肌收缩力影响较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心肌一旦收缩,其收缩强度就近于相等,称为心肌收缩的,“,全或无,”,定律。,ACh, 激活,G,蛋白 ,K,+,外流 超极化,cAMP,Ca,2+,负性变时作用,心率减慢,K,+,,,4,期最大复极电位,自动去极速度,负性变传导作用,传导减慢,Ca,2+,0,期去极,幅度,负性变力作用,收缩减弱,平台期缩短,Ca,2+,K,+,Ca,2+,5.,神经递质对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影响,NE,cAMP,L- Ca,2+,通道激活,正性变时作用,心率增快,I,f,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加快,正性变传导作用,传导加快,Ca,2+,0,期上升 、幅度,正性变力作用,收缩增强,Ca,2+,2,期,Ca,2+,内流,肌浆网释放、摄取,Ca,2+,Na,+,-Ca,2+,交换,ATP,传导加快,收缩同步,(四)体表心电图,将测量电极置于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连接心电图仪,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就是目前临床上常规记录的体表心电图。,心电图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等过程。,1.,产生原理,心肌处于静息时,其表面各处电位相等。,部分心肌兴奋时,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细胞表面出现了电位差。,2.,心电图各波的意义,心肌兴奋过程与心电图各波成因关系,心肌兴奋过程与心电图各波成因关系,典型的心电图有,P,、,Q,、,R,、,S,、,T,五个波组成。,名 称 时间(,S,) 幅度(,mV),意 义,P,波,0.06,0.11 0.05,0.25,两心房兴奋,Q,波 室中隔兴奋,R,波,0.06,0.11 0.5,2.0,心尖,+,侧壁肌兴奋,S,波 心室后基底部兴奋,T,波,0.05,0.25 0.1,1.5,两心室复极化过程,P-R,间期,0.12,0.20,兴奋:房室的时间,S-T,段,0.05,0.15,心室肌的,AP,处于平台期,Q-T,间期,0.4,心室去极化,+,复极化的时间,表 心电图各波的意义,二、心脏的泵血功能,心一次收缩和舒张,称为一个心动周期。包括收缩期和舒张期。,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心室共同舒张的时间约为,0.4s,,这一时间称为全心舒张期,(一)心动周期和心率,1.,心动周期,舒张期时间 收缩期时间,心舒期充盈 休息心衰,心舒期,心率 心动周期 室缩期 室舒期,0.35,1.15,1.5,0.8,150 0.4,0.30,0.50,0.25,0.15,特点,:,全心舒张期,0.4s,利心肌休息和室充盈,心率快慢主要影响舒张期:,2.,心率,概念,:,单位时间内心脏舒缩的次数称心率。,正常变异,:,年龄,:,初生儿,(130,次,/,分,),成人,(60,90,次,/,分,),性别,:,女男,体质,:,弱强,兴奋状态,:,运动、情绪激动安静、休息,体温每,1,心率,10,次,/,分,(二)心脏泵血过程和机制,1.,心房的收缩与舒张,心房收缩,心房容积,房内压,(,右房,4-6mmHg),(,左房,6-7mmHg),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处关闭状态),挤血入心室,(占心室充盈量,25%,),心房舒张,(,75%,由,V,经心房流入心室),2.,心室收缩期,(,1),等容收缩期,:,心室开 始收缩,室内压急剧,(左室内压近,80mmHg,),房室瓣关闭,(,动脉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容积不变、血液不流,),继续收缩,快速射血期,(,2,)快速射血期,:,心室继续收缩,室内压动脉压,(左室,80mmHg,),(右室,8mmHg,),动脉瓣开放,(,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迅速射血入动脉,(占射血量,70%,),心室容积迅速,减慢射血期,特点:快速射血期末室内压与主动脉压最高;,用时少,(,收缩期,1/3),,射血量大。,(3),减慢射血期,:,迅速射血入动脉后,心室容积继续,室内压略动脉压,射血能,=,血液的动能,继续射血入动脉,(占射血量,30%,),心室容积继续,心室舒张前期,特点:,用时长(,0.15s,),射血量少;因外周血管的阻力作用,血液的动能在主动脉转变为压强能,使动脉压略,室内压。,3.,心室舒张期,(1),等容舒张期:,心室开始舒张,室内压迅速,(室内压,=,动脉压),动脉瓣关闭,心室继续舒张,室内压急剧迅速,( ,室内压仍房内压,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容积不变,、,血液不流,),快速充盈期,特点:动脉瓣、,房室,瓣都处于关闭状态;,动脉瓣关闭产生第二心音。,(2),快速充盈期:,等容舒张期末,室内压,(室内压房内压),房室瓣开放,心室继续舒张,室内压,(,室内压,+,房内压,=,负压,),心房和大,V,内的血液快速入室,(占总充盈量,2/3,),心室容积迅速,特点,:,快速充盈期末的室内压最低。,(3),减慢充盈期:,随着心室内血液的充盈,心室与心房、大,V,间的压力差减小,血液流入心室的速度减慢。,其前半期为大,V,的血液经心房流入心室;后半期为心房收缩期的挤血入心室。,(三)心音,心动周期中,心肌收缩、瓣膜启闭、血液加速度和减速度对心血管壁的加压和减压作用以及形成的涡流等因素引起的机械振动音,称为心音。,第一心音,第二心音,性质,低频高幅,时间长,高频低幅,时间短,主要成因,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血流冲击房室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关闭,生理意义,标志心室收缩开始,标志心室舒张开始,最佳听诊部位,左锁中线第五肋间,第二肋间胸骨左右缘,临床意义,心室肌收缩力大小;房室瓣功能,动脉压高低;动脉瓣功能,三、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1.,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一次心跳,一侧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每搏输出量,心率,5,6L/min,变 异,:随机体代谢和活动情况而变化(运动、情绪激动、怀孕时);女子较相同体重男子的心输出量约低,10,。,在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心输出量为安静时心输出量的,5,7,倍。心脏能适应机体需要而提高心输出量的能力,称为“,心力储备,”。,心 指 数:空腹和安静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每分心输出量。,3.0,3.5L/min.m,2,变 异,:,10,岁心指数最大(,4L/min.m,2,以上);以后随年龄增长而渐降,到,80,岁时接近,2L/min.m,2,。,意 义,:评定不同个体心功能。,2.,心指数,3.,射血分数,指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数。健康成年人射血分数为,55,60,。一般情况下,射血分数基本不变。但是,在心室异常扩大,其搏出量可能与正常人没有明显差别,但它并不与已经增大了的舒张末期容积相适应。射血分数明显下降,心室功能减退。,4.,心脏泵功能的调节,1,)搏出量的调节,在心率恒定的情况下,心室的射血量既取决于心肌纤维缩短的程度和速度,也取决于心室肌产生张力(表现为心室内对血液的压力)的程度和速度。,心脏的主要功能是射出血液,以适应机体代谢的需要。心脏泵功能改变是通过调节心输出量实现。,(,1,)异长调节:,Starling,定律:心脏不依赖神经,-,体液因素自身调节并平衡心搏出量与回心血量之间关系的现象。,是指搏出量决定于收缩前心肌纤维的初长度(即初长),在一定范围内,心脏初长愈长,收缩张力也愈强,搏出量也愈多。,前负荷,(心舒末期容量) ,心肌初长度,心肌收缩力,心搏出量,心肌收缩力能随心肌初长度的改变而改变的现象。,特点:调节范围小,(,心肌初长度,2.25-2.30m),。,意义,:,能精细调节每搏输出量。,调节要点:,(,2,)等长调节,概念:指心肌在前、后负荷不变(心肌初长度不变),而改变肌缩程度、速度和张力等方面,实现调节每搏输出量的内在特性。,意义:能对持续的、剧烈的循环变化有强大的调节作用。,收缩能力:,NE,受体,cAMPCa,2,+,通道开放几率,+,开放时间,Ca,2,+,i,心缩力。,收缩能力:,AChM,受体抑,Ca,2,+,通道,+,激活,K,+,通道 ,AP,的,2,、,3,期缩短,Ca,2,+,内流心缩力。,(,3,)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搏出量恢复正常,异长自身调节,等长自身调节,(体液),前负荷,剩余量回流量不变,搏出量,射血期射血速,等容收缩期心肌缩速,后负荷,(一定范围内),2,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增加可使心输出量增多。但如果心率每分钟超过,170,180,次,则反而引起心输出量减少,这是由于心室舒张期缩短,回心血量减少所致。,第二节 血管生理,一、各类血管的功能,二、血压与血流动力学,三、动脉血压,四、静脉血压与静脉回心血流,五、微循环与组织液的形成,六、淋巴循环,一、各类血管的特点与功能,大动脉:管壁厚而坚韧,含有丰富的弹性纤维,因而富有,弹性和扩张性。,中动脉:口径逐渐变细,管壁逐渐变薄,弹性纤维逐渐减,少,平滑肌纤维逐渐增多。,小动脉和微动脉:弹性纤维较少,弹性较小,随心脏,舒,缩,口径变化较小,从而产生血流的最大阻力。,毛细血管:数量多,管壁仅有一层扁平内皮细胞,其外有,一薄层基膜,通透性很大。是血管内血液与血管,外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静脉:和对应的动脉血管相比,血管口径较粗,故容量较,大。管壁较薄,故易扩张。,二、血压与血流动力学,血压:血管壁内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单位为,帕或千帕,主要影响因素有心血管系统中的,血量、心脏的射血和外周血管阻力。,血流动力学:血液在心血管中流动的力学。血流动,力学涉及到血压、血流阻力、血流量和血量,等生理概念。,(一)泊肃叶定律,Q,K,(,P,1,-,P,2,) =,K,P, ,P/ R,R,8L / ,r,4,Q, ,P,r,4,/,8L,(二)血压,blood pressure,血压的单位有,mmHg,和,Pa,、,KPa,(,1mmHg,133.322Pa,),形成血压的主要因素:,心血管系统中的血量;,心脏的射血;,外周血管阻力。,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mean circulatory filling pressure,:,心脏停止射血,循环系统中的压力取得平衡,各处压力相等,此时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称为。,血压动脉血压、静脉血压、毛细血管压,三、动脉血压,(一)动脉血压的形成,1.,形成血压的前提,足够的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2.,血压的形成必需具备因素,心脏射血,外周阻力,大动脉弹性,心室舒张,心室收缩,射血入主,A, 外周阻力,大,A,回弹,(势能释放),推血继续流动,血液对动脉壁的侧压,降低到最小值,=,舒张压,血液对动脉壁的侧压,上升到最大值,=,收缩压,推血(,1/3,)流动 大,A,扩张(,2/3,),(,动能消耗,),(势能贮存,+,缓冲力),三因素与动脉血压形成关系,收缩压(,Sp,),:,室缩时,动脉血压升高到的最高值,(12.0,18.7Kpa),舒张压(,Dp,),:,室舒时,动脉血压降低到的最低值,(8.0,12.0Kpa),平均,A,压,Dp +,脉压,/3,(Sp + 2Dp)/3,(三)动脉血压的生理意义与血压异常,促使血液克服阻力,向前流动。动脉血压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维持一定相对稳定的水平,才能完成循环功能。,(二)正常值与测量,(四)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1.,高血压,DP, 95 mmHg /,SP, 160 mmHg,2.,低血压,SP, 90 mmHg,心舒末期,A,血量(不明显),DP,(不明显),SP(,明显,),血流速,DP(,明显,),搏出量,SP,(不明显),回心血量,(1),每搏出量心缩期射入,A,血量管壁侧压力,(2),心率心舒期心舒末期,A,血量管壁侧压力,(3),外周阻力心舒期血流速心舒期,A,血量,心缩期血流速,SP,(不明显),(4),大动脉弹性缓冲,SP,维持,DP,(5),循环血量,/,血管容积的比例失调,如:大失血循环血量,Bp,(显著),过敏休克血管容积回心血量,Bp,DP,(明显),管壁侧压力,SP,(明显),DP,脉压,体循环平均压变,Bp,变,动脉血压影响因素,Sp,DP,脉压,Bp,搏出量,(明显),心率,(明显),外周阻力,(明显),有效血量,(明显),(明显),大,A,弹性,(明显),是指胸腔内大静脉和右心房内的压力。正常人中心静脉压约为,0.4,1.2kPa,(,4,12cmH,2,O,),它可以反映整个机体静脉血回流情况。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五)脉搏 脉搏一般指动脉脉搏。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动脉扩张和回缩,这种周期,性的压力变化可引起动脉管壁的搏动,称为脉搏。,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一)静脉血压,静脉的功能:,1,血液回流入心脏的通道。,2,调节血液循环的血流量功能。,静脉系统(容量血管)特点:容量很大,且易被扩,张,又能收缩。,中心静脉压:,(二)影响静脉压和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影 响 因 素 静脉回流量,体循环平均压 ,心缩力(心泵) ,骨骼肌收缩(肌泵) ,呼吸运动(呼吸泵) ,体位:卧立 ,(头部回流下肢回流),立卧 ,(头部回流下肢回流),五、微循环与组织液的生成,(一)微循环系统,(二)血液和组织液间的物质交换,组织细胞之间的空间称为组织间隙,其中的液体称为组织液。,组织液是由血浆在毛细血管动脉端通过毛细血管壁过滤而形成,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并再经重吸收回流入血液,滤过和重吸收两种力量的对比决定液体移动的方向。,促进生成因素:毛细血管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促进回流因素:组织液静水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1.,组织液生成,组织液生成压和回流压之差称为有效滤过压,可用下列公式表示:,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十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十血浆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动脉端,有效滤过压,4.0kPa,(,30mmHg,),+2.0kPa,(,15mmHg,),-,1.33kPa,(,10mmHg,),+3.33kPa,(,25mmHg,),1.33kPa,(,10mmHg,),毛细血管静脉端,有效滤过压,1.6kPa,(,12mmHg,),+2.0kPa,(,15mmHg,),-,1.33kPa,(,10mmHg,),+3.33kPa,(,25mmHg,),-1.07kPa,(,-8mmHg,),2.,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主要因素 生成量 回流量 例 症,毛细血管压 炎症、充血性心功,静脉压 不全等所致的水舯,血浆胶体 营养不良、肾炎等,渗透压 血浆蛋白所致水舯,淋巴 丝虫病、癌症等,回流受阻 使受阻部位远端水肿,毛细血管 烫伤、细菌感染,通透性 所致的局部水舯,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的调节,一、神经调节,二、体液调节,三、局部血流调节,四、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一、 神经调节,(一)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1,心脏的神经支配,(,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低级中枢:节前神经元位脊髓第,1,5,胸段灰质侧角内。,换元部位:交感干星状神经节内换元。,支配范围: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心房肌和心室,肌。,节后纤维释放的神经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类型:,肾上腺素能受体。,效应:可使心率加快,房室交界的传导速度加快,心房,肌心室肌收缩力增强,结果导致心输出量增加。,低级中枢:节前神经元位于延髓的迷走背核和疑核。,周围神经:迷走神经下行,在胸腔组成心脏神经丛。,支配范围:支配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及其分支。还有少许纤维分布到心室肌。,释放递质:节后神经纤维末梢释放乙酸胆碱。,心肌细胞膜的受体类型:,M,胆碱受体。,效应:可导致心率减慢,心房肌收缩力减弱,心房肌,不应期缩短,房室传导速度变慢,甚至出现房,室传导阻滞。,(,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3,)支配心脏的肽能神经元,研究表明人和动物心脏存在着含有多种多肽的神经纤维,如神经肽,Y,、血管活性肠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阿片肽等。研究还证明,肽类物质还可与单胺或乙酰胆碱共同存在于一个神经元中,神经兴奋时,可一起释放,共同对所支配的器官起调节作用。,2,血管的神经支配,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的神经称为缩血管神经纤维,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的神经称为舒血管神经纤维,两者合称为血管运动神经纤维。,低级中枢:脊髓灰质侧角,节前神经元,-,胆碱神经元。,节后神经元释放递质: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平滑肌的受体类型:有,受体和,受体。,受体特性:,1,)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2,)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平滑,肌,M,型胆碱受体结合,引起血管舒张。,(,l,)缩血管神经纤维:又称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去甲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可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与,受体结合,则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去甲肾上腺素与血管,受体的结合能力比与,受体的结合能力大。,(,2,)舒血管神经纤维,(二)心血管中枢 与反射有关神经元集中的部位。,1,延髓心血管中枢 延髓是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延髓心血管中枢至少包括四个部位的神经元:,(,1,)缩血管区:延髓头端腹外侧都,称为,C1,区,引起交感缩血管神经正常的紧张性活动,神经元内含有肾上腺素。,(,2,)舒血管区:位于延髓尾端腹外侧部,A1,区(在,C1,区的尾端)的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在兴奋时可抑制,C1,区神经元的活动,导致交感缩血管紧张降低,血管舒张。,(,3,)传入神经接替站:延髓孤束核的神经元接受由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和心脏感受器传入的信息,然后至延髓和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部位的神经元,影响心血管活动。,(,4,)心抑制区:心迷走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2,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下丘脑是内脏活动的皮质下高级中枢。,边缘系统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三)心血管反射,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感受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刺激性质:血管壁扩张。,传入神经:,反射中枢:延髓的孤束核,(延髓心血管活动中枢)。,窦神经(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人)或主动脉神经(兔)。, 血压升高时使得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血管舒张,外周阻力减少,使动脉血压下降(降压反射)。, 血压降低时使迷走紧张减弱,交感紧张和交感缩血管紧张加强,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增高,血压上升,维持血压的相对恒定。,压力感受性反射(降压反射)是一种负反馈调节,它的生理意义在于使动脉血压保持相对稳定,不致于发生过分的波动。,效 应:,感受器: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传入神经:颈动脉体(窦神经)、主动脉体(迷走神经)。,刺激类型:当血液中缺氧、,CO,2,分压过高、,pH,降低等。,反射中枢: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入延髓孤束核,使延髓内呼吸神经元和心血管活动神经元活动发生改变。,效应:一方面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另一方面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升高,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呼吸的加深加快又可间接地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激素来源:血液中激素主要来自肾上腺髓质。,受 体,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效 应,受体,1,结 合,可 结 合,正 性 变 化,2,结 合,结合力差,平滑肌舒张,受体,结 合,主要结合,平滑肌收缩,(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二、体液调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二者对心脏、血管的作用特点比较表,肾素是由肾近球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碱性蛋白质。,肾血液供应不足,肾小管液中,CI,-,和,Na,+,的含量减少(过致密斑),交感神经兴奋(近球细胞)时,体液中的激素,肾素释放调节,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动可简述如下:,血管紧张素原(肾素底物,由肝合成),肾素(酶由肾近球细胞分泌),血管紧张素,(十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主要存在于肺血管),血管紧张素,(八肽),血管紧张素酶,A,血管紧张素,(七肽),血管紧张素,通过下列几方面引起升压效应:,(,1,)全身微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加;,使静脉收缩,回心血量增多,心输出量增多;,(,2,)外周接头前调制作用,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递质增加;,中枢使交感缩血管紧张性加强。,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升高。,(,3,)合成与释放醛固酮,调节,Na,+,和水重吸收;,(,4,)引起或增加渴觉饮水;,血管紧张素,:促进合成与释放醛固酮的作用较强。,血管升压素是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一部分神经元合成的,经下丘脑一垂体束运输到神经垂体后释放出来,常有少量进入血液循环。它可促进肾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而增加血量。大剂量时使血管平滑肌收缩,从而增加外周阻力,血压升高。,(四)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1,血管内皮细胞舒张因子,2,血管内皮细胞收缩因子,(五)其他,心钠素是心房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多肽,它可使血管舒张,外周阻力降低,也可使每博输出量减少,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它作用于肾脏的受体,还可使肾排水和排钠增多,故也称心房利尿钠肽。,前列腺素,E,2,,前列腺素,F,2,,前列环素,(三)血管升压素(又称抗利尿素),第四节 血量的调节,1.,压力感受性和化学感受性反射调节,2.,抗利尿激素的作用,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