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财政学,(,第五版),陈共 主编,*,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第二节 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第三节 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第十四章,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一、如何理解财政平衡,二、财政赤字(或财政结余)的计算口径和分类,三、我国经济中的财政赤字及原因,一、如何理解财政平衡,(一)财政平衡的内涵,(二),理解财政平衡面应注意的问题,(一)财政平衡的内涵,财政平衡是财政收支对比的一种理想状态。,财政收支对比的状态有三种情况:,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二是支大于收有赤字。,三是收与支相等。,在这三种情况中,收支相等显然是平衡,但在实行经济运行中几乎不存在,往往不是有结余、就是有赤字,而赤字更为常见。,在实践中只能追求一种基本平衡,即一定时期中的略有结余或略有赤字均应视为财政平衡。,1,、对财政平衡不可以作绝对的理解。在实践经济生活中,略有结余应属基本平衡,略有赤字也应视为基本平衡。,2,、对财政平衡要有动态平衡的观点,不能局限于静态平衡。静态平衡只考察一个财政年度内的收支对比状况。动态平衡则要引进时间因素,考虑年度之间的联系与衔接,研究未来财政收支的发展趋势,研究经济周期对财政的影响以及财政对经济周期的调节作用,以求得一个时期的内在平衡。,(二)理解财政平衡应注意的问题,3,、研究财政平衡还要有全局观点,不能就财政平衡论财政平衡。财政收支是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作为一种货币收支,同国民经济货币收支体系中其他货币收支,是相互交织、相互转化的。只有从全局出发研究财政平衡,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和对策。,4,、财政收支平衡可以从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分别考察。特别是地方财政成为一级独立的财政以后,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分立,对其分别考察就更为必要。,5,、研究财政平衡要注意区别不同的赤字概念,预算赤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存在收不抵支的情况,但预算有赤字,不代表预算执行的结果也一定有赤字。,决算赤字:,是指预算执行结果支大于收。它既可在预算编制时就存在,也可能由预算执行所产生。,赤字政策:,是指国家有意识地用赤字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亦即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支出规模,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二、财政赤字(或结余)的计算口径和分类,(一)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二)财政赤字的分类:结构性赤字、周期性赤字,(三)我国的财政赤字和国际比较,(一)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第一种口径:硬赤字,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债务支出),第二种口径:软赤字,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经常支出,两种口径的差别在于,债务收入和债务的清偿是否计入正常收入和正常支出之中。,按第二种口径计算的结余和赤字,应是衡量财政收支对比的最一般口径。,以第二个口径作为最一般口径的理由,1,、从历史上考察,公债是与财政赤字相联系的经济范畴,是弥补财政赤字的资金来源。债务收入虽然可视为当年的财政收入使用,但毕竟不同于当年的财政收入,迟早是要偿还的,会相应减少以后年度财政可支配资金。,2,、如果把债务收入列为财政收入,那么财政向银行的透支或借款也是一种债务,也应列为财政收入,同理,债务的还本付息相应列为支出,如此,也就无赤字或结余可言。,财政赤字的分类:结构性赤字、周期性赤字,1,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的区分,2,区分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的政策意义,现实的赤字结构性赤字,+,周期性赤字,DEF=SD+CD,SD,=(G,tY,f,),CD=DEF,SD,=(,G,tY,),(G,tY,f,)=,t(Y,f,Y),DEF=CD+SD,=(G,tY,f,)+,t(Y,f,Y),其中:,DEF,代表现实的赤字,,SD,为结构性赤字,,CD,代表周期性赤字,,t,为税率,,G,为政府支出,,Y,f,代表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Y,代表实际的产出水平。,现实赤字、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的关系,结构性赤字是指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之上,的赤字,也称为充分就业赤字。一般用于分析赤字对经济的影响,这种赤字被作为外生变量看待。,周期性赤字是指发生在结构性赤字之上的赤字,即,全部财政赤字减去结构性赤字的余额,。这种赤字一般被看作是内生变量,其数量随经济波动而变动。,(一)我国财政赤字的状况,我国建国以来在财政工作中长期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但在不少年份也出现了赤字。,按第一口径,,19501978,年的,29,年中,10,年有赤字。,按现行第二口径,,1979,年至今,年年有赤字。,三、我国经济中的财政赤字及原因,我 国 财 政 赤 字 情 况,年份,财政赤字(亿元),占,GDP,的比重(),1979,1980,1985,1990,1995,2000,2001,2002,2003,2004,2005,135.4,68.9,0.57,115.2,662.8,2596.9,2596.3,3096.9,3197.7,3192.9,2999.6,3.35,1.53,0.01,0.62,1.09,2.62,2.37,2.57,2.35,2.00,1.64,表,14-1,我 国 财 政 赤 字 情 况,一些国家的财政赤字情况,国别,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1987-1990,年,1991-1995,年,经济发达国家:,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工业化过程国家:,印度,巴基斯坦,3.17,1.90,1.14,0.79,0.89,5.55,3.34,8.13,6.90,3.64,4.58,2.04,4.57,0.26,0.96,3.16,6.13,7.19,表,14-2,一些国家的财政赤字情况,(二)我国财政赤字的原因,主要观点:,传统体制下,主要来源于急于求成,基建规模过大。,改革开放后,主要是支付改革成本所致。由于改革不到位,分配机制不顺,经济秩序紊乱,财政支出刚性,税收流失严重,使财政赤字不断加剧。,一、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二、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三、国民经济中货币收支关系及总需求的扩张机制,第二节 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一、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一)概念,社会总供给:,全社会范围内各单个厂商的供给(也就是收入)的加总。,社会总需求:,全社会范围内各类需求(也就是支出)的加总。,一般所说的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是就最终产品总量而言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表现为两种形式: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二)总量失衡问题,总量失衡可归结为两种情况:一是总需求过度低于总供给,即供给过剩,需求不足;二是总需求过度高于总供给,即需求过旺,供给短缺。,1,、在我国传统体制下,总量失衡的主要特征是投资需求膨胀,其深层原因在于经济运行机制的缺陷及宏观决策的失误。如预算约束软化,经济主体不承担投资风险,急于求成等。由于政府是主要的投资主体,因此投资膨胀表现为,预算内投资的膨胀,。,2,、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形成,并未形成有效的预算约束机制,加之宏观调控机制亦不健全,传统体制下的扩张冲动非但没有减退,还有所加剧。这时的总量失衡的表现主要不是中央投资膨胀,而是,地方投资膨胀,;,主要不是预算内投资膨胀,而是预算外投资膨胀;预算外膨胀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借助于信用膨胀实现的。,(三)结构失衡问题,在传统体制下,与总需求膨胀相伴随的是消费需求不足,在投资需求膨胀的同时,基础产业投资相对不足。,在改革以后,在“双膨胀”的总量失衡条件下,结构失衡主要是一般加工业投资过多,基础产业、环境保护、农业的投资不足。,(四)供求失衡中的财政调控,1,、总量调整,主要是通过压缩或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和银行贷款规模,增税或减税来压缩或扩大总需求,使其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2,、结构调整,有两种方式。,一是流量调整,,指在不改变资产存量的条件下,在当年,GDP,分配中通过财政、信贷对经济中的“瓶颈”部门和短线产品实行倾斜政策,,增加,有效供给;,二是存量调整,,主要靠市场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实现存量资产的流动。,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总量平衡有如下恒等式:,C+S+T+M,C+I+G+X,(,1,),代表总供给的收入流量,代表总需求的支出流量,总供给的收入流量由消费,C,、储蓄,S,、税收,T,和进口,M,组成;,总需求的支出流量由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和出口,X,构成。,由(,1,),,可导出描述财政赤字的预算恒等式:,G-T,(,S-I,),+,(,M-X,),(,2,),二、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当,G,T,赤字;,当,G,T,结余。,当,S,I,非政府部门的储蓄大于投资,有结余资金。,当,S,I,非政府部门的储蓄小于投资,出现赤字,(一)封闭型经济中(,M=X=0,),有,G-TS-T,(,3,),即 财政赤字储蓄、投资账户结余,公式(,3,)表达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原理,:,赤字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不改变总需求,一个部门的赤字正是另一个部门的结余。,政府预算的赤字,可以由非政府部门的储蓄结余来抵补。,按照恒等式的逻辑。财政赤字的增加,可以不影响需求总量,因为弥补赤字的资金可以来源于民间的储蓄结余。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多支出的那一部分,正是非政府部门少支出的那一部分。,(二)开放型经济中,政府预算赤字不仅可以用国内结余资源来弥补,还可以动员国际资源。假定进口大于出口(,M-X,0,),即贸易经常账户处于赤字状态,这表明一部分国外资源流入国内以补充国内总供给。,在公式,G-T,(,S-I,),+,(,M-X,)中,可以看出那个主体动用了国外资源。,1,、,S,I,。这表示非政府部门有结余,资源净流出。,政府既动用了国外资源,也动用了国内结余资金。,赤字同时以两种方式加入总需求;,2,、,S,I,。这表示非政府部门的储蓄等于投资,这个部门既不占用其他部门的资源,也不为其他部门提供结余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动用了全部从国外流入的资源,且国外流入的资源数量与财政赤字相等。,3,、,S,I,。这表示非政府部门的储蓄、投资账户也出现赤字,需要筹资弥补。由于政府也处于赤字状态,因此,,两个部门都必须从国外筹集资金,,所有的赤字都会使总需求扩张。,1,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平衡研究财政平衡,,就财政本身研究财政平衡难以得出全面的、正确的结论。,2,国民经济整体平衡的目标是社会总供求的大体平衡,财政平衡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局部平衡,因而对社会总供求平衡而言,,财政平衡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3,公式中消费、储蓄、投资以及进出口属于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是通过市场实现的,而财政收支属于政府行为,因而,财政收支平衡是掌握在政府手中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财政平衡可以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间接调节社会总供给。,以上恒等式分析可以得出三点结论,三国民经济中货币收支关系及总需求的扩张机制,(一)国民经济中货币收支关系,国民经济中货币收支体系由五种相互联系的货币收支形成:企业货币收支、财政货币支出、银行货币支出、居民(家庭)货币收支、对外收支。,居民(家庭),是盈余部门,即货币收入大于货币支出;,企业,是短缺部门,即货币收入不能满足货币支出的需要;,对外部门,在发展中国家一般也属于短缺部门,即表现为国外资金的净流入;,银行,是各部门货币收支的中介与枢纽。,各类货币收支都是货币收支。在流通领域,各类货币收支最终形成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即对商品(劳务)的需求。,一定时点上的货币流通量乘以流通次数之积(,MV,),就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已实现的社会总需求,而与社会的总供给(,PQ,)相对应,即形成等式:,MV,PQ,(二)社会总需求膨胀机制,从,MV,PQ,这一等式中,可以看出总需求膨胀的机制。,假定,V,、,P,、,Q,三者是既定不变的,那么,,总需求的过度就来自于货币供给的过度,;如果假定,V,、,Q,两者是不变的,那么,总需求膨胀的结果,必引起通货膨胀。,货币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