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TF

上传人:ren****ao 文档编号:253063103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PPT 页数:167 大小:18.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TF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TF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TF_第3页
第3页 / 共1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TF,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TF,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TF,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TF,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TF,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TF,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TF,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TF,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TF,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TF,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TF,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TF,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TF,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TF,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1,书籍推荐:,2,课程概览,第一节,幼儿观察与评估概述,第二节,观察评估与幼儿的发展,理论,第三节,幼儿行为观察:描述的方法,第四节,幼儿行为观察:取样的方法,第五节,幼儿行为观察:评定的方法,第六节,幼儿行为观察的实施,第七节 观察实例,3,第一节,幼儿观察与评估概述,4,第一节,幼儿观察与评估概述,一、什么是观察,二、为什么观察,三、观察的类型,四、注意事项,5,一、什么是观察?,幼儿教育中所说的“观察”,与纯生理器官的“注视”进行区分:,当注视某个物体时,投射在视网膜上的影像对每个视觉正常的人来说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在感官上看到的都是一样的,当“观察”某一个事物时,则是不同的。例如,同一张,X,光片,病人看到的与医师看到的截然不同(病人看到的只是一些阴影和模糊不清的线条,医师可能发现肿瘤或动脉阻塞等病变),6,幼儿教育中的“观察”,包含一系列有关幼儿和观察者的活动与行为:,幼儿进行一定的行为,观察者对这些行为有某种程度的回应(如注视、观察、记录与说明),+,解读儿童案例,幼儿在观察的过程中(几天,几周或数月)不会一直保持相同的行为,因此要学习、研究有关观察的理论,获得有关观察知识与技巧,并不断练习,7,二、为什么观察,(一)讨论:,观察的目的,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冲突,40s 3min,),8,为什么要观察?,观察的目的,接手新班级,要了解孩子的现状?,最近班级中发生了一些小的事件(如告状),想要了解具体情况?,一些孩子出现了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严重性程度如何?,开展主题活动中,想要了解班级孩子的一些经验、想法、水平?,在开展个别化的活动中,投放了材料,想了解这些材料的适合性?,想了解个别孩子的特殊情况?,9,(二)观察意义及教师的观察力,1.,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对观察儿童有过经典论述,:,在实施教育活动时,需要及时对幼儿进行观察和记录,并以此为依据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以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幼儿教育活动。因此,观察能力是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活动中,首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10,2.,意义,:,(一)对游戏的观察是了解幼儿的最佳途径,案例,1,:,某幼儿园开展自由游戏以来,老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机会增加了。老师发现一个平时特别是在集体活动中很不起眼的男孩,在游戏中特别活跃,他特别喜欢插塑并能插出多种造型,边说边插,还向别人讲解展示。教师通过观察改变了对幼儿的原有看法。,(二)观察是对游戏实施有效指导的前提,案例,2,某班老师来到蚂蚁建构区,看到,5,个孩子拿着乐高玩具开始搭建,她观察了一会发现班上幼儿对于乐高玩具的搭法只是局限于将乐高玩具一层层的垒高。于是,老师找来几本关于建构类的图书放在旁边,并告诉幼儿可以模仿书里面的图案搭建,逐渐地,幼儿搭建的图形越来越丰富,还创造性地搭建出许多新的造型。,(三)观察是对游戏进行正确评价的保证,案例,3,当听到老师发出“下班了”的信号时,孩子们都在忙着收拾、整理自己的玩具。老师发现娃娃家里满地“菜”而无人收拾。其他几个忙着收拾玩具的孩子告诉老师是童鑫把这些东西扔在地上的。老师正想发火,只见童鑫正在认真地收拾餐具。原来她是为了收拾摆放娃娃家的餐具,才把“菜”倒在地上的,在讲评中,老师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收拾地又快又好。,(四)观察是制定下次游戏计划的依据,案例,4,班上常设的区角有娃娃家、菜场、医院着几个。暑假回来以后,老师发现幼儿讨论最多的话题是出去旅游时乘坐的交通工具,于是老师就制定了一个关于“交通工具”游戏的月计划。,小结:,1,)教师了解幼儿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如,toilet,training,),观察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解幼儿的能力,2),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个人专业成长的需要,3,)与家长沟通、交流的需要,15,3.,教师的观察力,教师的观察能力受到许多自身因素的制约,如个性特征、教育经验、教育态度、儿童观、价值观,将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与随时随地的观察,普通观察与重点观察,全面观察与某方面的观察结合起来;运用多种形式(采样法、日记法、检核表法、摄影、录音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记录,16,三、观察的类型,(一)观察法,研究者通过眼睛、耳朵等感官或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人、物体或事件进行系统感知观察并记录、分析有关感性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17,(二)观察的类型,1,、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2,、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3,、现场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4,、封闭式观察与开放式观察,5,、正式观察与非正式观察,6,、叙述性观察、取样观察与观察评定,18,1,、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根据观察的对象不同),直接观察:,是指对当前所发生的事或人的行为的直接观察和记录。,间接观察:,是通过对实物的观察,来追溯和了解过去的社会情况和过去所发生过的事情。,19,2,、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 (根据观察的情景与条件的不同),自然观察,是在一般的日常现实生活场景中,观察行为或事件的自然发生与进程。,实验室观察,是在实验室有控制的条件下的观察,需要设置特定的情景,观察特定条件下的特定行为。,20,3,、现场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根据观察者不同的参与身份),现场参与性观察,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活动当中去,在相互接触与直接体验中倾听和观察被观察者的言行。观察者既是研究者又是参与者。,非参与性观察,是研究者不介入被观察对象的活动,而是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观察。,21,4,、封闭式观察与开放式观察,(根据观察记录方式的不同),封闭式观察,指在观察时用表格进行记录,需预先选择行为及其项目类别,观察集中于所选择的内容,在观察表格上划记号或打勾。,开放式观察,是随事情的自然进程作实况描述,其特点在于记录保留了较多细节和事件行为的顺序。事后仍能通过文字记录重现所观察的事情和现场情景。,22,5,、正式观察与非正式观察,(根据观察的性质、结构及观察过程控制程度的不同),正式观察,结构比较严谨,观察前要做大量准备工作,如需预先作周密的计划,且通常需要严格确定行为定义和编制记录表格,还需预先训练观察者和建立观察的信度,对观察结果可以进行数量化统计分析。,非正式观察,结构比较松散,较易实施,观察前没有周密的计划,只是带着一定目的,进行观察。,23,6,、叙述性观察、取样观察与观察评定,(根据观察记录方式和对所观察行为的选择控制程度的不同),(,1,)叙述性观察(描述性观察),观察者对所观察的对象或现象作详细的观察记录,然后对观察资料加以分类,进行分析研究。,叙述性观察比较适合教育这类实践性强的学科,特别对幼儿发展与教育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非)正式观察、开放式,/,封闭式观察?,(,2,)取样观察,取样观察法是一种以行为为样本的观察法,它依据预先确定的标准,选取行为样本,确定其操作定义,确定观察的形式,及设计观察记录表格。,24,(,3,)观察评定法,观察评定法,也称为等级量表法,指观察者根据预定标准、不仅要观察行为,同时要对观察的行为作出评价。,25,思考:,1.,教师平时在幼儿园主要运用的是哪些观察方法?,2.,下列视频分别运用了哪些观察,方法?,(辰辰),(游戏,玩具),26,四、注意事项:,1,、观察需要系列过程,2,、观察的结构对观察者的要求,3,、观察是连续的,4,、观察知识与技巧的获得,27,第二节,观察评估与幼儿的发展,28,第二节,观察评估与幼儿的发展,一、发展概论,二、心理学家各种观点,三、遗传与后天影响的争论,四、各心理学派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五、主动性或被动性争论,六、观察与幼儿心理发展的关系,29,一、发展概论,(一)发展的涵义,发展是一种连续的现象,是随着生命周期变化而产生的一系列变化。,(二)发展的质与量,量:生理上的变化(可测量的,如身高、体重),质:心理功能的变化(情绪、智力),30,(三)相关概念,分化性:,起初行为是以一种较笼统的方式呈现,渐渐彼此分离、 发展出一种较熟练、特殊及彼此独立的方式(手的分化,如撕纸),特殊化:,使原先未限定功能的身体功能及反应,具有特定的功能或扮演特定的角色(如用一些大肢体动作表达情绪),阶层性整合:,能将各种技能、行为或动作协调、合并,使之具有整体性功能,31,(,四,),儿童,发展的,特点,1,、不能跳越阶段,(阶段性),2,、有次序,(连续性),3,、婴儿生理发展的原则,:,头尾发展原则,即身体各部分的发展必须从头部到躯干再到身体的下半部,身体发育遵循远近发展原则,即从中心到四周向外生长,(胸腔和内部器官,-,胳膊和腿,-,手和脚),32,二、心理学,主要流派有关发展的观点,(,一,),简要阐述一些心理,学流派观点,精神分析(弗洛伊德),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班杜拉),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33,1,、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童年经历;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催眠,-,解梦;,本我、自我、超我,2,、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班杜拉),刺激,-,反应 基本假设: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条件反射 观察学习理论(榜样),3,、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二,),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觉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 (,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观点,1.,儿童认知发展的本质就是适应 (同化、顺应),2.,儿童认知发展是连续的 (一定顺序),3.,儿童认知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4.,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进程体现出差异性,(,三,),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会面临一个确定的主题,或是说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而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结果和一个消极结果,所谓积极结果就是指由于特定心理危机得到恰当地解决而使这个危机所对应的发展阶段对人的人格所产生的积极的影响,消极结果是指某个发展阶段对人格所产生的消极影响。,38,(,四,),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阶段的实验:,克拉克娃娃实验,:,破窗效应:,自控能力:不可以吃桌子上的点心;,2,个,5min,40,三、遗传与后天影响的争论,儿童的发展主要是遗传的作用还是环境的影响?,(,一,),遗传因素来自成熟过程,:,格塞尔成熟理论(爬梯实验),格塞尔找来一对同卵双生子,A,和,B,,,A,从出生后第,48,周起接受爬梯及肌肉协调训练,每日练习,10,分钟,连续,6,周;,B,则从出生后第,53,周开始,仅训练了,2,周,就赶上了,A,的水平,由于,同卵双生子,有相同的基因,格塞尔得出结论:在儿童的生理成熟之前的早期训练对于最终的结果没有多大的作用,而一旦在生理上有了完成这种动作的准备,训练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发展关键期,-,拔苗助长),42,(,二,),关于环境刺激的学习理论,发展通常来自外在环境的刺激,儿童对刺激的反应及根据增强原则获得的学习(学习理论、环境理论、行为主义),(,三,),来自环境与成熟因素交互作用,皮亚杰、弗洛伊德、艾里克森,43,四、各心理学派关于,个体差异的争论,(,一,),行为学家,改变是个体与刺激、反应及反应间相互连接的结果,(,二,),学习理论,强调个体差异,即不同幼儿有不同的生活经验、生活环境和学习过程,(,三,),认知学派,必须了解内在心理机制,才能真正了解行为改变的原因,亦即无论外显或内蕴的改变机制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发展,(,四,),认知发展理论,强调认知发展须赖以生理成熟及社会文化经验的交互作用,44,儿童是主动成长,还是被动成长?,45,五、主动性或被动性争论,(,一,),环境论者,将儿童视为被动的角色,透过增强、学习、环境刺激、反应结果完成发展的过程,(,二,),认知学派,幼儿在发展及心理层次经验、刺激寻求上都扮演着主动的角色,其遗传、环境上的贡献就是发展上改变的结果,46,六、观察与幼儿心理发展的关系,情境一:,小宁在听到玩伴小华的喊声“走开!我不要跟你一起玩”之后,离开了大型积木区。,问题:,你如何解读这个现象?,47,(,一,),解释,解释的层次,1,、环境造成:刺激,-,反应,2,、解释行为、目的时,寻找最适当且说明其行为的理由,3.,依据于进化的基础,(,二,),观察与推论,除了对现象的描述外,当进行观察时须试图做出一些解释,即赋予所描述的事物意义,48,情境二:,小明正驾驶一辆用积木堆成的汽车,小刚走过来问:“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当然可以”,小明答道:“不过我是老板,这是我的建筑公司,你要到我的公司上班吗?”,小刚点点头,接着问道:“我可以做些什么,老板?”,问题:,你从这个简短的对话中可以如何进行分析?得出什么结论?,49,小结:,由于每个人的注意力重点不同,观察到的现象、事件各不相同,因此通常会将个人特质、生活经验及相关理论作为过滤器,去对观察的现象下结论,甚至赋予所经历的或观察的现象不同的意义或价值观,观察上的偏差是属于个别性的,人们很难完全避免,因此最好能整合发展理论方面的知识和观察技巧。这样,观察幼儿行为时,就能注意、描述及说明他们的行为方向,以便更符合预期的目标,观察者必须熟悉各种发展概念、特征及理论,50,第三节,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描述的方法,51,第三节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描述的方法,一、现代的观察记录,常用工具,(,一,),录像机,隐蔽式录像机:自然表现,(二)录音设备,完整、无误地记录儿童的语言,(,三,),特点及优劣,1,、优点,永久性、开放性,客观、准确地进行记录,2,、缺点,只能做观察后的判断和分析;录音机无法记录儿童的情绪和行为,价格(隐蔽式录像机),52,二、,描述的方法,实况详录法,轶事记录法,日记式记录法,53,1,、涵义,实况详录法是指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不断地、尽可能地记录被观察对象所有的行为动作表现,然后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主角是详细的、彩色的、立体的,需要仔细刻画;,配角们是简单的、平面的,为主角事件的推进服务的,简单叙述就行,54,(一)实况详录法,详细记录,详细到什么程度?,描述性记录,小岚(,17,个月)和其他孩子们一起坐在桌边小椅子上吃着早餐的糕点。“啊,啪。”她对阮老师说道。阮老师肯定地说:“你要喝果汁,我把果汁拿给你。”,阮老师用一块毛巾帮她擦干净黏糊糊的手。她配合着阮老师的动作,并发出声音。“好了,我得给你拿果汁了。”,小岚,环顾四周其他孩子,。她的,身体放松,目光平和,。“阮老师,阮老师。”当阮老师带着另外一个孩子离开桌边走向餐厅另一端时她叫道。小岚,僵坐着开始吮吸手指,。她,轻声尖叫挥舞着手,,并对走回来但并没有带果汁的阮老师,发出粗哑的声音,。,“你听起来像一只小老虎。”阮老师边笑边说。小岚也笑了。随后她,用手敲击着桌子并说道,“喔,喔。”桌边另两个小朋友也开始敲击了。,这时,在他们敲击中离开的阮老师再次折返,并带来了一小杯果汁给小岚,她,很当心地用双手捧着大口喝下,。,55,实况详录法运用案例,8,个,2-5,岁的小朋友留在教室内与二位老师等着吃午餐。其他小朋友都在外面玩,大部分在玩滑滑梯。,老师说:“好了,你们再滑一次就进来洗手,准备吃午饭了。”,(教师扮演的角色,进餐的程序:先洗手),仙蒂(三岁半、苍白、清瘦、金发、长得漂亮细致)轮到她滑完后,静静的走进教室,她第一个洗好手(儿童的反应,接受)。很坚定地走近布置好的、放了许多食物的餐桌前坐下,(布置),,她把手臂放在隔壁椅子的椅背上,当别的小朋友想坐时,她一语不发用手挡着,于是那小朋友坐到别的椅子上去了。,老师从洗手间进来坐在仙蒂为她占的位子上。,(布置,与老师的位置距离;,老师扮演的角色,对仙蒂的喜爱,),56,老师说:“各位小朋友,当我问到你时就告诉老师你要什么?”小朋友们想出各种食物,(不是重点,所以没有详细描述,只是一笔带过),,而仙蒂迅速且安静的说:“我要鳕鱼三明治。”,(儿童的反应,吃东西的重视),然后靠着老师,看着老师为其他小朋友做三明治,(,不是重点,),。她张着嘴巴好像无法用鼻子呼吸。当老师把做好的鳕鱼三明治给她时,她立刻咬了一口,张着嘴慢慢的咀嚼,喝一口牛奶,又继续平静的吃,咀嚼时稍微比平常费力,因为她要张开嘴呼吸,(进食的态度,描述非常仔细),。她一面吃一面打量其他小朋友,注意着四周的情形,但没跟任何人说话,(是否与人交谈),。当别的老师将一盘糖醋黄瓜传给她时,仙蒂拿了一块,然后点头表示不要了。,老师问小朋友还记不记得她说要买什么做点心,许多小朋友说:“西瓜。”,(,不是重点,),但仙蒂没说一句话。,57,仙蒂很快吃完她的三明治,用手剔除夹在齿缝间的食物,她对老师说:“我还要花生牛油的三明治。”,(对食物的兴趣,很感兴趣,吃得很快而且还要),当老师做三明治时,她往后靠在椅背上,把手放在椅背后面、踢着脚、微笑的看着老师。,(对食物的兴趣,满足),老师将三明治递给她:“拿去吧!”,(老师扮演的角色,进餐的服务者),“谢谢。”她立刻开始吃第二个三明治,然后很渴似的喝下她的牛奶,狼吞虎咽地把三明治吃完,再向老师要牛奶。,(对食物的兴趣,喜欢、进食很快),鲍伊说:“我用手挤过牛奶。”仙蒂看着他,老师和小朋友们开始谈论乳牛。,(不是重点),仙蒂一面专心听一面继续吃,但她没说什么。当一个小朋友摔破茶杯时,她朝桌下看了看,在她听别人讲话时,在桌下的腿轻轻的摇着;把食物全部放在嘴里继续吃。,(进食的态度,认真吃东西),58,这时大家仍在讨论乳牛,仙蒂轻轻的插嘴道:“你知道,有一次我,”,,可是别的小朋友打断了她,她没说完,于是她继续吃并聆听别人的谈话。,(与他人的交流),琳达不小心踢到仙蒂的腿,她抱怨的对琳达说:“不要这样嘛。”老师对仙蒂,44,说:“你把你的脚放好,她就会放好她的脚了。”,(老师扮演的角色,调解者,)于是这场小风波平息了。,吃完饭,仙蒂轻轻的拉开椅子,离开了餐桌,(儿童如何离开餐桌),;然后去图书角拿起一本书,靠在椅背上认真的看起书来,看的是她最喜欢的“白雪公主”,(下一步她做了什么),。,59,2,、优点,能提供观察当时所发生的全部实况,详尽,能永久保存资料,获得的记录资料可用于多种目的下的各种分析,60,互动行为,儿童语言,注意力,3,、缺点,耗费精力和时间,对观察者要求高,61,4,、适用性,一般在需要对某幼儿或事件进行,深入,了解时运用,5,、运用,(,1,)详细、全面、描述性,(,2,)没有时间上的限制,1,小时左右,(,3,)记录时应十分谨慎,不加自己的主观意见和评价,尽量客观地进行描述,62,1,、涵义,轶事,独特的事件,轶事记录法是观察者将自己感兴趣的、并且认为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幼儿行为和反应,以及可表现幼儿个性的行为事件,用叙述性的语言随时记录下来,供分析幼儿的行为所用。,63,(二)轶事记录法,观察记录的内容:,典型的行为表现,异常的行为表现,表现儿童个性的行为事件,反映儿童身心发展某一方面的行为事件,64,幼儿,:小丽,日期:,活动:全班集体阅读活动,经过:,小丽被要求朗读两次,两次她都拒绝,而且在第二次开始吸大拇指,把头靠在桌上。,65,2,、优点,是最方便灵活的观察方法,能提供幼儿行为的详细资料,能探讨影响幼儿发展的各种因素,记录资料可以长期保留,3,、缺点,易受偏见影响而选择所记录的行为,事后补记会使记录带有偏差,过于简练的文字记录会导致对幼儿的误解,有效的使用记录比较困难,66,4,、适用性,一般用于对一些特别的事件的观察记录。,特别幼儿,幼儿特别,5,、运用,(,1,)一事一记,(,2,)快速按事件发生次序记录,(,3,)应记录有关情况,(,4,)尽可能使用正确的文字词汇,67,6,、案例,日期:,2010,年,9,月,11,日 儿童:班米拉,刚刚下课才一会儿,沙沙就尖叫起来。一条毛毛虫在她桌上。全班哗然,过了一阵子总算安静了下来。班米拉主动提出把毛毛虫弄出去 。我同意了。放学后,我把班米拉留下,问是不是他在沙桌上放了毛毛虫。他说,“难道你也不喜欢毛毛虫么?”我重复了一遍我的问题。他开始抽泣,嘴里不停地咕哝着关于喜欢不喜欢毛毛虫的事,说是奇怪怎么会有人喜欢毛毛虫,有人又不喜欢。等班米拉停止哭泣时,我告诉他,如果他想谈毛毛虫的话,以后我可以找个时间专门和讨论。他点头说:“好吧”,就离开了。,解释:今天的行为对于班米拉来说,是一种异常行为。在我过去对他的印象中,他总是对同学们很友好,与沙沙的关系尤其不错。是不是可能由于他,实际上是想与沙沙共享这一令人惊喜的发现而这么做的呢?尽管他的这种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68,1,、概念:,在较长的时间阶段内,反复观察幼儿的行为,持续地记录变化,记录新的发展和新的行为(婴幼传记法),是一种纵向的观察描述,是,20,世纪之前研究婴幼成长和发展的主要方法,皮亚杰对自己子女所做的认知发展记录属于此类,69,(三)日记式记录法,2,、特点,观察者与幼儿间保持亲密的关系,及做长时间的接触(父母和监护人),开放性观察,3,、优点,详实性、广度性和永久性(实况记录法),4,、缺点,观察者的限制(密切、长期接触),70,吃东西(,4min,):,游戏(,2min,):,运动(,2min,):,入园适应(,2min,):,71,第四节,学前儿童行为观察:取样的方法,72,第四节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取样的方法,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73,1,、涵义,观察者事先确定所要观察的维度,然后据此有选择地在某些时间段内观察某一特定行为或发生的事情,并把所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到事先拟定的编码记录表上,74,时间间隔,特定行为,(一)时间取样法,给观察的行为下操作性定义,时间取样法要求在观察的一开始就做推断或解释,因为在观察的当时,观察者必须要决定是否要记录该行为。,因此要给观察的行为下明确定义,并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种分类下操作性定义。下操作定义是为了让观察者清楚地了解所有的用词,做观察推论的时候能够前后一致。,比如观察者看到幼儿在独自玩玩具。它一会将这个行为归为单独游戏,一会归为平行游戏。问题所在:观察者对单独游戏和平行游戏的定义不清楚。,75,帕顿对社会参与性活动类型操作定义,(,1,)无所事事:幼儿未参加任何游戏活动或社会交往,只是随意观望引起其兴趣的活动,(,2,)旁观:儿童基本上在观看别的儿童游戏。可能与那些儿童说话,问问题,或提供某种建议,但不参与它们的游戏。始终站在其它儿童身旁,以便于听见它们的说话,了解它们玩的情况。与无所事事的幼儿的区别在于,旁观儿童对某一组(或几组)同伴的 活动有固定的兴趣,不象前者对所有的组都不产生兴趣,一直处于游离状态。,(,3,)单独游戏:儿童自己独自及独立玩玩具,所完的玩具和其它周围附近的小孩不同,也不会刻意的想去接近其它小朋友,她只做自己的事,而不管别人在做什么。,(,4,)平行游戏:儿童能在同一处玩,也有别人在旁玩同样的玩具游戏,但各自玩各自的游戏,既不影响它人,也不受它人影响,互不干涉。,76,具体做法,1,、确定观察的总时间,2,、确定若干观察时段,3,、作出所要观察的行为或现象的操作性定义,制定观察表格,4,、实施观察,并作好记录,5,、整理观察资料,并作出研究结论,77,例,1,:,“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参与性行为研究”观察记录表,游戏,类型,被试,代号,无所,事事,旁观,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1,2,3,4,5,.,.,78,例,2,:,“吮吸手指动作”观察记录表,79,吮吸手指动作记录 记录者:,日期,开 始,记录时间,结 束,记录时间,次数划记,总计次数,备注,例,1,:,王老师打算观察一群幼儿中攻击性行为及其发生的频率。从早上,9,点,-10,点,30,分之间,幼儿的行为表现将会有一个半小时之长。她要在那个时段进入幼儿当中,看看发生了些什么事。她要将九十分钟平均分配在,15,位幼儿当中,因此每位幼儿将被观察,6,分钟。,为了要取得相当具有代表性的行为,她可能需要在一星期之内反复这个过程,3,次。观察结束后,每一个幼儿可能会有三次六分钟的行为记录。那么这,18,分钟中出现的攻击性行为及其发生频率就代表了这个幼儿平时的攻击性行为及其发生频率。,80,一位观察者对某幼儿园某个中班的十五名幼儿进行观察,对每一名幼儿平均观察三分钟。首先她观察第一名幼儿三分钟,使用符号记录表记录下该幼儿的依赖性和合作性行为,接着观察第二名幼儿,重复相同的步骤,一直到完成十五名幼儿的依赖性和合作性行为的观察记录。,81,例,2,:,2,、优点,(,1,)效率比较高,(,2,)不同的观察者之间容易取得一致性,(,3,)能够提供与量有关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82,3,、缺点,(,1,)只适用于观察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行为,(,2,)无法记录行为及其背景的详细情况,行为内容,行为演变,行为之间的关联性,行为发生的背景,83,只能测量行为发生的频率,每,15,分钟至少发生一次的行为,(,3,)需取得足够数量的观察,以确定行为具有代表性,(,4,)会发生观察者期待某种行为发生的情况,84,怎么还没有发生?,4,、适用性,主要用来测量明显行为发生的频率,不研究或很少用来研究行为发生的原因,85,5,、运用,(,1,) 确定观察的目标行为和操作定义,(,2,)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时间,时距、时距间隔和时距次数,86,时距次数,时距,时距间隔,时距次数,时距次数,87,(,3,),选择记录方式,检核,所观察的特定行为有没有出现,计数,所观察的行为出现了几次,计时,行为发生后持续的时间,例:婴儿哭泣行为的研究,记录方式:记录三个,1,分钟,甲婴儿,哭泣,3,次,每次,4,秒,乙婴儿,哭泣,3,次,每次,1,分钟,(,4,)表格的设计,简单,使用代码,预留附注空间,88,1,、涵义,观察前选定所要观察的行为或事件,观察中只注意观察这些选定的行为或事件的一种方法。,观察前要确定所要研究的行为或事件、确定所需记录的资料种类及记录形式,制定出相应的记录表格,观察时只要预定行为或事件一出现,就要立即记录,89,(二)事件取样法,案例,美国研究者,Dawe,研究了幼儿的争执行为。该研究选择保育学校中幼儿的争执行为事件为观察目标,在儿童自由活动事件内观察自发的争执事件,进行描述与记录。观察对象为,25,个月,-60,个月的幼儿,女,19,人,男,21,人。,观察过程是:等待争执事件发生,一发生便开始计时,并观察与记录事件的进行情况。研究者事先制订好观察记录表,以便迅速、完整地记录事件情况。经,58,小时的观察,研究者共记录了,200,件争执事件,平均每小时,3.4,次。其中,68,件发生于室外,,132,件在室内,,13,件持续,1,分钟以上。,90,观察发现:,男孩的争执多于女孩;年龄相差大的孩子之间比年龄相仿者争执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争执事件减少,但侵犯性质增强。导致争执发生的原因,往往在于对占有物品的不同意见。大多数争执自行平息,恢复较快,无表现愤恨的状态。,91,2,、优点,(,1,)简便、实用,(,2,)适用于那些并不是频繁出现的行为,(,3,)可以研究行为和情境的关系,(,4,)能综合运用文字记录法和符号记录法,92,3,、缺点,(,1,)缺乏测量的稳定性,93,争吵,午餐,游戏,离园时,区角活动,(,2,)无法保持行为的完整性,缺乏行为发生的背景资料,94,行为,行为,行为,行为,(,3,)不适于研究不经常发生的行为,4,、适用性,比较适合大样本情况下的行为发生与否,以及发生的大致原因。,思考:,以下视频是否符合“事件取样法”的要求?,偷吃糖果事件:,(不同的反应),95,(,1,)明确要观察的行为,下操作性定义,(,2,)了解所要观察行为的一般特质,96,5,、运用,(,3,)根据要观察的行为决定记录的资料,例:,争吵行为持续多久?,当争吵行为开始时发生哪些事,?,在争吵行为进行中发生哪些行为,?,动作和语言,?,结果,?,后来发生了什么影响,?,(,4,)记录表的设计尽可能简便,97,参考答案:,1,、时间取样法是有选择地在某些时间段内观察某一特定行为或发生的事情,事件取样法是预设行为或事件发生,马上进行记录;,2,、时间取样法无法记录行为及其背景的详细情况,事件取样法可以记录、研究行为和情境的关系。,98,第五节,学前儿童行为观察:评定的方法,99,第五节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评定的方法,行为检核法,等级评定法,100,将一系列行为项目进行排列,并标明关于这些项目是否出现的两种选择,供观察者判断后选择其中之一并做出记号,而后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101,(一)行为检核法,102,幼儿形状与数概念理解能力清单记录表,2,、优点,(,1,)操作简便易行,容易使用和达到效果,(,2,)适用范围较广,诊断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发展状况,测量进行教育干预后产生的效果,103,3,、缺点,只是对行为是否产生进行记录,缺乏详细的情节和背景资料,4,、适用性,适用于各类行为发生与否的项目,104,5,、运用,例:,5,岁儿童数学能力检核表,(,1,)列出所要观察内容的重要项目,105,检核表的制定,1,、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2,、知道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名称。,3,、能从一背诵到十。,4,、会由一对一的对应,对应到十。,5,、有大小长短的概念。,6,、知道首先的、中间的及最后的。,7,、 了解,“,较长,”,、,“,较少,”,的意义。,(,2,)列出目标行为,当老师说到下列形状的名称时,能把形状挑出来:,是 否,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106,(,3,)依照逻辑组织目标行为,题 项 :,是,否,1,、当提到形状名称时,能把形状挑出来,圆形,四方形,三角形,长方形,2,、可以数一到十,107,3,、可以正确地说出下列形状名称,圆形,四方形,三角形,长方形,4,、显示对于下列关系概念的了解,大于,小于,长于,短于,5,、能作一对一的对应,二个物体,三个物体,五个物体,十个物体,多于十个物体,108,(,4,)根据观察目的设计记录表,指出在入小学时,孩子是否有数学能力,记录该行为出现的年龄发展,109,题 项 是 否,.,1,、 当提到形状名称时,能把形状挑出来,圆形,四方形,三角形,长方形,110,如为,“,否,”,则记第,一次出现的时间,10/2,(,5,)根据观察目的设计记录表,检核表内容,基本情况,观察对象基本情况,观察环境、时间基本情况,行为,111,等级评定法是对被观察者进行观察后,对其表现行为所达到的水平进行评定,并可以进行判断行为质量高低的一种方法。,操作方法是,给出不同等级的定义和描述,然后针对每一个评价要素或绩效指标按照给定的等级进行评估,最后再给出总的评价。,112,(二)等级评定法,类型,A.,数字等级量表,以定义好的序列数字加到行为类别上。,例:活动室结构和社会行为,想象游戏及自我控制关系的评定表,(,1,) 明显的扰乱活动或离群,(,2,) 不专心,但没有明显的扰乱,(,3,) 以视线追随着老师,(,4,) 追随着老师,且面部表情显出兴趣,(,5,) 随着老师,且通过口语或动作增加指示,113,B.,图形量表,以一条直线来表示一个行为维度,观察者根据实际情况在直线上确定与观察对象的行为描述相应的点,并标上记号,114,比如,幼儿与同伴社会互动 评定表,(,1,)起始活动,(,2,)邀请其他人游戏,115,总是,常常,偶尔,很少,从不,总是,常常,偶尔,很少,从不,C.,语意差异量表,一系列双向形容词量表,请被观察者根据对词或概念的感受、理解,在量表上选定相应的位置。,(,1,) (,2,) (,3,) (,4,) (,5,) (,6,) (,7,),主动,被动,合作,不合作,整洁,杂乱,分享,自私,友善,敌意,好动,安静,116,2,、优点,(,1,)运用方便,(,2,)适用范围广,(,3,)可以核查观察者个人感受和现实之间的一致性,(,4,)可以用于比较个别差异,117,3,、缺点,(,1,)观察者,可能会高估或低估了儿童,集中趋势,为了避免在评定中过于极端,采取选择中间答案。,118,1,3,4,5,2,月晕现象,(又称光环效应或晕轮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受到不完全相关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了判断不正确,逻辑上的错误,将两项近似的,但是并不是完全相关的项目评定为一致。,119,成绩好,=,努力,(,2,)等级评定表,叙述不清楚,无法明确的下定义,无法呈现行为的因果关系,有些行为比较为社会所接受,导致影响评定结果,120,5,、运用,(,1,)要注意评定表的质量,语句尽量简单、明了,要使用短而容易的语句来进行表达,确定用语和提示都与被评的项目一致,每个用词只描述一个特别的意义,不可重叠使用这一个字或词,121,(,2,)评定时的注意点,应在多次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最好是两个以上(两个)观察评定者同时进行,注意选择观察和评定的环境,把所有的某一项目评定完之后,才继续评定下一项目,避免评定过程中的偏差,122,以下情况应采用哪种观察方法?,1.,接手新班级,要了解孩子的现状?,2.,最近班级中发生了一些小的事件(如告状),想要了解具体情况?,3.,一些孩子出现了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严重性程度如何?,4.,开展主题活动中,想要了解班级孩子的一些经验、想法、水平?,5.,在开展个别化的活动中,投放了材料,想了解这些材料的适合性?,6.,想了解个别孩子的特殊情况?,参考答案:,接手新班级,要了解孩子的现状?(检核、等级评定法),最近班级中发生了一些小的事件(如告状),想要了解具体情况? (事件),一些孩子出现了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严重性程度如何? (时间取样),开展主题活动中,想要了解班级孩子的一些经验、想法、水平?(轶事、详录),在开展个别化的活动中,投放了材料,想了解这些材料的适合性?(行为检核),想了解个别孩子的特殊情况?(实况详录法),第六节,幼儿行为观察,的实施,125,第六节 幼儿行为观察的实施,一、确定观察目的,二、制定观察计划,三、实施观察方案,四、注意事项,五、影响因素,126,一、确定观察目的,了解孩子的现状?(午餐?午睡?同伴关系?某个方面的发展水平?),班级吮吸手指的孩子较多,已经进行了教育与指导,想了解这些教育是否有效?,127,观察的目标,观察的对象,观察的环境,观察取样,观察者的角色,观察的时间和次数,观察的方法和手段,观察结果的分析,128,二、制定观察的计划,(一)观察的目标,观察目标是要观察什么和完成什么的表述,,是观察的全部意图,你要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129,目标:,了解幼儿的语言能力,以及其如何使用语言作为社会性互动的工具,观察步骤:,采用小组观察的方式,选择,2-3,个正在一起玩,而且彼此有相当互动的幼儿。如果观察中途幼儿解散了先完成记录,再另外寻找一组重复相同的步骤。目的是要在幼儿的互动中,观察记录他们的语言行为,此外,还要记录幼儿彼此沟通时使用的特殊语言,尽可能逐字记录,其中也包括幼儿社会性情绪的行为。,130,(二)观察对象,131,个人?,团体?,根据观察目的来决定观察的对象,年龄,(三)观察的环境,在什么地方(场所、情境)进行观察,在什么活动中进行观察,有什么样的气氛,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自己将在什么地方观察,自己与被观察者之间是否有距离,这个距离对观察的结果有什么影响,132,(四)观察取样(时间,/,事件),目的在于收集与观察目的有关的行为,主题行为不是很凸现的时间或情境不必作观察,观察学前儿童的游戏行为,133,(五)观察者角色,参与观察:带班教师,非参与观察:研究需要,134,时间,每次观察特定的期限,什么时候进行观察,观察多少时间,记录行为的持续时间多少,次数,进行多少次观察,观察行为发生的频数,135,(六)观察的时间和次数,(七)观察记录的方法手段,观察记录贯穿于观察的全过程,136,记录,方法,要获得完整的、全方位的信息,重现观察情境,开放性记录方法,137,纸笔,录音,录像,观察项目明确、单纯,是事先确定的行为,封闭性观察记录方法,138,行为类别,次数 持续时间(秒),备注,粗鲁行动,跪,侵犯他人,扰乱别人,说话,叫嚷,噪声,转方向,做其它事,10+28+5,六岁儿童捣乱行为,频数观察记录表,观察结果的分析,(八)观察结果的分析,评定的方法,观察者不仅要进行观察记录,而且还要对行为做出评定或判断,139,属于哪,一个等级,是或否,行为检核法,等级评定法,三、实施观察方案,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方法,描述的方法,取样的方法,140,描述的方法,对自然发生的行为和事件的复制,观察者记录所观察到的资料,然后对事实作分类和分析,实况详录法,轶事记录法,日记式记录法,141,取样的方法,取样的方法是一种使用预设行为类别,观察者用计次或计时的方法来记录行为和事件的方法。,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142,四、注意事项,(,一,),避免引起注意,(二)职业道德与保密,143,(,一,),避免引起注意,1,、,避免引起注意,霍桑效应,又称霍索恩效应,心理学上的一种实验者效应,是指当被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被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1924,年,11,月,以哈佛大学心理专家梅奥为首的研究小组进驻西屋(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他们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他们选定了继电器车间的六名女工作为观察对象。在七个阶段的试验中,支持人不断改变照明、工资、休息时间、午餐、环境等因素,希望能发现这些因素和生产率的关系,这是传统管理理论所坚持的观点。但是很遗憾,不管外在因素怎么改变,试验组的生产效率一直未上升。,144,历时九年的实验和研究,学者们终于意识到了人不仅仅受到外在因素的刺激,更有自身主观上的激励,从而诞生了管理行为理论。就霍桑试验本身来看,当这六个女工被抽出来成为一组的时候,她们就意识到了自己是特殊的群体,是试验的对象,是这些专家一直关心的对象,这种受注意的感觉使得她们加倍努力工作,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是值得关注的。,霍桑效应,表现异于平时(如人来疯,苦恼),145,观察反应性现象,:,来自观察对象的影响,当观察对象知道有人在观察他时,会改变自己的行为,做出不正常、不自在的反应(如有意做好),观察者在场效应(,幼儿如何对待教师的禁令,),设备仪器的干扰(幼儿的好奇心),消除方法:,事先熟悉对象,消除其陌生感,对观察者在场习以为常,或者采用单向玻璃观察室。,146,2,、维持不被注意,单面镜,被观察者不知道有人在观察他们,或者即使知道也将干扰降到最小,自由表现,需要近距离观察和倾听时存在困难(如语言观察),3,、保持不被注意,在有限的环境中尽量营造一个,可信赖、不干扰到孩子的观察环境,进入(融入)观察情境,参与式观察,147,(二)职业道德与保密,1,、信息部分,不记载真实姓名(代号或化名),照片进行处理,2,、监护人态度、感受,征求同意(同意书),3,、信息的保护,只进行客观描述,勿做过多评判,不可以在社交网站上传照片或发表关于被观察幼儿的言论,148,五、影响观察的因素(讨论),(一)客观因素,环境,物理空间大小、摆设、器材设备,2,、被观察者的情绪、行为表现,(二)主观因素,1,、观察者的观察能力,敏感度、觉察能力、资料搜集;观察方法的选择等,2,、观察者的情绪及身体因素(疲劳、不舒服),3,、观察者的个人特质、经验等,4,、控制偏误,客观立场,不妄加评判,5,、观察记录错误的种类,某些情节遗漏或记录错误,目标、记忆获取信息准确上的错误,主要有意义的内容没有筛选的错误,149,第七节,观察实例,150,第七节 观察实例,一、分析与讨论,二、在实践中的应用,151,(一)分析、讨论:,下列案例分别运用的是什么观察记录法?,152,案例,1,:,姓名:丽娜 年龄:,4,岁 地点:幼儿园教室,活动:自由活动 时间:,9:20-9:30,时间,行为描述,行为解释,措施,9:20,-9:22,丽娜迟到,35,分钟,她将外衣挂在衣架后,站在教室门口向里张望。她动也不动,只是迅速移动目光,看着其他幼儿活动约半分钟。,丽娜看起来很害羞和退缩,从一进园开始她似乎不愿意参与活动。可能她根本不想来园(推断)。,9:22,-9:24,丽娜终于从门口走向图书角。起初移动的速度很慢,右脚磨蹭地面而行约,6,尺。经过两位正玩拼图的幼儿身旁,却没有与之互动,现在她的步伐稍为轻快地走向一张放有几本书的桌子。小婷、小亮和小明正坐在那儿,小亮和小明合看一本书,小婷在一旁看着他俩。丽娜一句话没说就坐下了。,丽娜仍显得举足不定,动作也显得僵硬,拖着步伐慢吞吞地走,好像对自己和其他幼儿及环境之间的关系都不确定似的;难以决定该做什么,也不想和其他幼儿沟通和交流。,153,9:24,-,9:29,小明和小亮看也不看丽娜,只有小婷说:,“,嗨,丽娜!要不要和我一起看书?,”,丽娜抬起头朝着另一边小声说:,“,我不会读。,”,小婷回答:,“,我们看也看图片啊。,”,丽娜又抬起头,面向积木角,目光不注视小婷:,“,好吧!,”,小婷高兴地走到书架旁,丽娜则拿起一本书很快地翻阅。小婷从书架上拿了一本书回来:,“,我喜欢这本,我们看这本好了。,”,丽娜点点头,小婷就靠近丽娜坐下,但丽娜却移动了一下,与小婷保持,6-8,寸的距离。,当丽娜走近时,小婷表现得主动而友善。但丽娜却没有反应,仍显得害羞,即使说话声音也很小。小婷却没有因此改变态度。丽娜也易分心,似乎想逃避小婷的身体接触。相反,小婷的动作就很快,教丽娜显得有活力多了。,9:22,-,9:24,小亮抬起头说:,“,喂,你们在做什么?,”,小婷托着腮、歪着头说:,“,你别管,我们很忙。,”,丽娜没说话,站起来走向积木角。小明仍在看书。,小婷比丽娜主动且有自信,但她却很少喝小亮、小明互动,也许是觉得被他们忽略了。她很高兴见到丽娜,对丽娜的,“,非社会,”,行为没有不良反应。她对小亮反应非常坚定,但仍以友善方式表达。丽娜仍然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像是不知道该做什么。,154,分析:,实况详录法,是指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不断地、尽可能地记录被观察对象所有的行为动作表现,然后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155,案例,2,:,姓名:丽娜,小婷,小亮,小明 年龄:,4,岁 地点:幼儿园教室,活动:自由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