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图,7-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与我们的社会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古埃及人利用燃烧冶炼铜,神州火箭,燃烧给我光明和温暖,在日常生活和实验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你能否列举一些燃烧现象?,问题,1,:,一、燃烧的定义,通常所说的,燃烧指的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思考,:,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吗?举例说明。,燃烧的发生可能需要什么条件?,1,、有可燃物,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问题,2,:,猜 想:,联系生活中的化学:,生活中的许多物质燃烧时都可以体现燃烧所需的条件,根据你对生活中的体验填写下表:,情景再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结论,情景,1,分别点燃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头,,小木条燃烧;小石头不燃烧,情景,2,情景,3,木条是可燃物;石头不是可燃物。,分别点燃一根木条和一张纸,,纸张很快就燃起来;木条过一会儿才燃起来。,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的一支用杯子罩住。,用杯子罩住的蜡烛过一会熄灭;没有用杯子罩住的蜡烛继续燃烧,可燃物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可燃物燃烧时,都需要一个最低温度,也就是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在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物质,白磷,红磷,木材,木炭,酒精,无烟煤,着火点,/,40,240,250,330,320,370,558,700,750,白磷,红磷,95,热水,A,B,C,开始热水中白磷未燃烧原因:,没有跟氧气接触,试管中的红磷未燃烧原因:,温度未达到其着火点,试管中的白磷燃烧原因:,跟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其着火点,后来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的原因,:,通入氧气且温度达到其着火点,燃烧条件示意图,二、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 ),跟氧气,(,或空气,),接触; (,3,)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缺一不可,烧不坏的手帕,将,2,体积,95,的酒精和,1,体积水混合。将一块棉手帕浸入配好的混合液,浸透后取出,轻轻拧干,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并轻轻抖动手帕。观察现象并解释原因。,手帕上水蒸发吸收酒精燃烧产生的热量,使手帕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AV,SEQ10.avi,燃烧造福人类,也会给人类带来灾害,想方设法来灭火,你能根据燃烧的条件推测一下灭火的原理吗?,请用你所学到的燃烧条件,并且利用桌面上所提供的用品,以尽可能多的方法熄灭点燃了的蜡烛,写在你的学案上,看谁想出来的方法最多,并分析哪种较方便、环保,实验用品:,蜡烛、火柴、剪刀、烧杯、湿抹布、水、碳酸钠溶液、盐酸,(,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能够生成二氧化碳,),。,活动与探究,熄灭蜡烛的方法之一,:,观察现象:,蜡烛很快熄灭,.,分析原因:,烧杯里的碳酸钠和盐酸产生二氧化碳使蜡烛熄灭。,1,、“剪”,2,、“盖”、“沙子”、”罩”、“喷,CO,2,”,-,3,、“吹”、湿布”、 “扇” 、“浇水”,归纳同学们的方法,:,可以清除可燃物,可以降低温度至其着火点以下。,可以隔绝空气,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 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以下。,三、灭火原理与方法,(,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之一),让我们来进行本节的知识竞赛吧,!,比一比,将下列灭火措施的标号填在各小题后的,括号内: (,A,)隔绝空气(,B,)移开可燃物,(,C,)使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油锅着火时,加上锅盖 ( ),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 ( ),将沙土铺洒在燃烧的化学药品上 ( ),草原着火时,在着火点周围割除草,,打出防火道 ( ),A,C,A,B,从生活中来,.,实验室是怎样熄灭酒精灯的,其原理是什么?,用灯帽盖灭,原理是为了隔绝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2.,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春节因为燃放烟花爆竹,而引发柴垛失火,人们都是怎样去救火的?,用水去扑灭,原理是降低柴垛周围的温度,使之低于柴垛的着火点;也可以迅速的转移走未烧着的柴禾,原理是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燃烧的条件是,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灭火的原理与方法,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以下。,课堂小结,一:燃烧的定义,二: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对照,(,破坏燃烧条件之一,),知识应用与拓展,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体验,想想怎样才能使物质燃烧进行的比较完全,?,如果物质燃烧的不完全有什么危害呢?,谢谢配合,!,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