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大学生就业指导手册,规划就业 规划人生,大学生就业指导手册,第一章 绪论,一、市场经济下的大学生就业,二、经济危机对就业的影响,三、教育“大众化”的就业出路,一、市场经济下的大学生就业,就业问题不是一个时期呈现的单一的社会现象,而是长久以来伴随着社会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政治环境变迁、人才需求转变等方方面面因素客观存在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在市场配置资源方式取代计划配置资源方式的改革转型中,计划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并存,使得影响就业的各种因素对抗激烈。,中国就业市场的突出困难,1.劳动力总量过剩,2.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突出,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加大,就业服务亟待加强,4.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失业难题,(如图),5.初高中毕业生继续处于政策边缘化状态,退役军人就业问题比较突出,6.产能过剩、经济波动和贸易摩擦所引发的就业风险增加,2004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单位:万人),大众教育呈现的就业难题,1.专业和市场脱钩,结构性过剩,2.学科专业之间需求不平衡,3.学历层次“重心”上移,4.地域差异大,5.院校之间地域分布不平均,6.用人单位的需求变化与“拿来主义”,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使金融机构出现连锁性破产,并引发金融业裁员潮。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相关行业和许多企业面临困境。中国作为这场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中的新兴经济体,“无法独善其身于国际环境之外”。,二、经济危机对就业的影响,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中国进入新的人口劳动力增长高峰,特别是高校毕业生人数会持续增长,到2010年,我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即使按照“十五”时期的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80万人就业来算(事实上,据统计中国2008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已跌破10%,世界银行预计中国2009年的GDP增速也将下滑至7.5%左右),2008年仅能带动不到800万人的就业,2009年更少,劳动力供求缺口将超过1000万。,案例:大学生找工作怯谈薪,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与往年不同,对薪酬待遇不再做鲜明要求。从2008年11月开始,应届毕业生李晓就奔走于各类招聘会,见了十几个单位的招聘官,可结果都是杳无音讯。他对薪酬的事提都没提,只是关心企业的用人要求和发展状况等,希望有份工作,安定下来。,同学说。“我觉得刚毕业找工作应该找个薪水差不多的就行了,主要是学点东西,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才是关键。”,三、教育“大众化”的就业出路,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安国之策。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始终将促进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将增加就业岗位列入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努力扩大内需,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实现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通过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城市社区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些领域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科学指导是大众就业的出路,1.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发展的理念,积极进行职业发展准备,2.就业政策指导,3.信息服务指导,4.思想指导,5.技巧指导,6.个人特征评价,7.择业心理咨询,8.创业指导,9.基本法律知识指导,国务院七项措施促就业,1.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开发基层管理和服务岗位,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工作的毕业生,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对到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毕业生,实施相应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2.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直辖市以外的各地城市要取消落户限制。企业吸纳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可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3.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支持困难企业保留大学生技术骨干。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的单位要积极聘用优秀毕业生,高校的科研专项可吸收毕业生参与研究,其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费从项目经费中列支。,4.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建设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5.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高校及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为毕业生提供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6.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所有高校都要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完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见习制度,从2009年起,用三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见习。在高等职业院校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7.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积极为离校后未就业回原籍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将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失业人员扶持政策体系,对就业困难和困难家庭毕业生给予重点帮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