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地道药材资源分解课件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253055538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地道药材资源分解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第三章-地道药材资源分解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三章-地道药材资源分解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章 地道药材资源,重点掌握,:,1.,地道药材概念,2.,地道药材特点,3.,地道药材形成的机理,4.,地道药材的质量评价,5.,地道药材的变迁与发展,6.,我国主要的地道药材资源,第一节 地道药材的形成和发展,一、地道药材的概念,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特有,的生产技术或加工方法而生产的质量、疗效优良的药材,在长期的中药材生产实践中,人们发现某些特定区域,所产的药材品种,其品质和疗效显著地优于其它地区所产,的同类药材,再经对其生态环境、 栽培体系、加工技术和,药材效成分等研究和总结,加以大量的临床验证,逐渐认识,并确认了源于,特定的种质,、产于,特定的区域,、基于,特定的,栽培加工技术,具有,卓著的临床疗效,的一类药材,.,二地道药材的特征,1、具有明确的地理性,2、具有特有的质量标准,3、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4、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三、地道药材的成因,地道药材是我国千百年来医药实践的结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人为的,药物概念和质量标准,,其内容丰富而科学我国现有地道药材,余,种,约占全部中药的三分之一,但其产值却占药材经营的以上对地道药材形成机理的探讨,以及对其地道性和质量的评价研究中多年来中药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一)地道药材形成的人文因素,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地道药材的形成,地,:,一般表示地理、地形、地貌等,道:,是我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名,唐贞观初,因山河形势之便,将全国分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公元年)增为十五,道明清时则表示在省、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有,分巡、分守等道之别,长官称为,道员,地道,:现代词解的含义是,真实、真正,,常指某种产,“道地”,一词最早出现的本草著称是明代刘文泰所著,的“,本草品汇精要,”,“地道”,一词最早出现于清代汪昂所著的,“本草备要”,中,“地道”或“道地”一词是对药材货真质优的推,崇,是形成地道药材体系重要的,思想和文化基础,2,栽培加工技术体系与地道药材形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作物生产国家之一,,完善的,农业栽培技术体系为中药材尤其是地道药材栽培生产,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据史料记载,我国药用植物,的栽培具有多年历史,古代本草著作中大多,有药用植物人工栽培的记述,传统的栽培加工技术体,系和现代中药农业的先进技术,,从根本上保证了地道,药材的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栽培,是形成地道药材,和完善“道地性”的重要因素,地道药材除少数品是直接来源于野生资源外,大,多数均来源于人工栽培品,因而可以说,,地道药材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二)地道药材形成的自然因素,地道药材的优良品质是地道药材,基因型与特定的环境条件长期作用的结果,,特定的基因产生,特定的酶,,进而调控次生代谢产物等有效成分的产生,因而特定的物种遗传基因是药材地道性形成的内在因素,而地理环境条件则是地道药材形成中极为重要的外在因素,地道药材的生物学本质,地道药材的表型是由其自身的遗传基因型所决定的,受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表型基因型生境饰变,表型,:是指地道药材可被观察到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的总和,包括药材性状组织结构有效成分含量及疗效等,生境饰变,:是指由生境引起的表型的任何不同遗传的变化,地道药材是,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结果,,属药材的“生态型”或“化学型”,次生代谢产物,既是地道药材的物质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表型特征之一换言之,地道药材的形成是,特定的基因型在特定的生境下受到复杂的调控,导致某些代谢过程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产生了时空差异的产物,生态环境与地道药材形成,地道药材与非地道药材为,同种异质,,遗传背景往往非常相似,故环境因素在地道药材品质的形成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古人云“,离其本土,则效异”,,“本土”即包括土壤、水、光照、温度、地形等环境因子,药用植物在长期的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过程中,对环境条件产生相应的适应性产地不同,则温度、光照湿度、土质等生态因子随之而异,就有可能导致药用植物形态上、生理机能上、及次生代谢产物上的差异,例,:,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广西金州县为,广西桂林为,,山东临沂为,,江西,南昌为,,四川万县为,云南马关为可见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是形成地道药材独特质量和疗效的关键,四地道药材的调查研究和品质评价,(,一) 历史基源考证,(二) 产区环境和栽培历史调查,(三) 药材性状评价,(四) 理化性质评价,地道药材的传统质量评价,地道药材堪称是正品优质药材的同义词,.,品质优良必然有其独特的外部特征,.,辨状论质,:,根据药材的外观性状,(,形、色、气、味、质地,),直接利用感官来鉴别药材的真伪,判断药材的优劣如“铜皮铁骨”“狮子盘头”等术语,地道药材的现代质量评价,地道药材以其质量高疗效好而绝大多数收载于中国药典,是中药的精华因此,其质量评价应以现行药典为准则涉及药材现代质量评价的内容包括:,)显微鉴别,:鉴别药材的真伪优劣,)理化鉴别,: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药材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进行鉴别试验如试管反应法荧光鉴别法微量升华法等,)薄层色谱()法鉴别,:将供试品溶液点于薄层板上,用展开剂展开,使供试品所含成分分离,再与对照物色谱图进行对比,用于鉴别和检查及含量测定现中国药材已有以上药材有此鉴别项,)检查,:对药材的纯度有害或有毒物质进行限量检查,包括水分灰分杂质毒性成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量等,)浸出物,:用水或其它适宜的溶剂对药材中可溶性物质进行测定当药材中没有合适的含量检测方法或有效成分太低时使用是药材内在质量的粗略表示,)含量测定,:用化学物理或生物的方法,对药材中含有的有效成分指标成分进行测定,五、地道药材的变迁和发展,(,一) “,地道药材,”,的发展,“地道药材,”,的名称虽至明末牡丹亭中才出现,但中医注重药材来源产地以保证药材质量的传统却源远流长。,1、,先秦时期,医药知识积累有限,医药分工还未形成,因此还未能以产地辨药之优劣。但为了寻药之需,药物产地和生态环境有关的记载仍散见于早期史料之中。五十二病方提到,“,堇,”,生,“,泽旁,”,,以及神农本草经中载药物,生态环境,,表明此时人们对药物生态环境的重视强于药物产地。不过,吕氏春秋提到,“,阳朴之姜,招摇之桂,”,,指出了姜桂的著名产区,,可见重视物产来源之地的风尚已初露端倪。,2、,秦汉一统后:,促进了药物知识的总结和药材的交流,,药材作为商品在各地流通,。,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作物的生产。,汉时栀茜千亩,可抵万户侯,。史记载寡妇清以开采丹砂致富,大臣梁冀囤积牛黄以牟利。商品流通需要对药材质量进行鉴别,因此产地对药材质量的影响很快受到药家的注意。约成书于西汉的神农本草经明确指出:,“,药有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提示如果不注意药物的采收、加工和产地,就会影响其质量。此后在名医别录中,大量的药物之下注明了产地,甚至注明了何地何种土壤生长者佳,,如谓地黄,“,生咸阳川泽黄土地者佳,”,等。以特定地区所产为佳品,这就具备了道地药材的主要特征。,名医别录载有产地的若干药物,后来发展成素负盛名的道地药材,可见至少在汉代,某些种类的具有真正,“,道地,”,意义的药材已经产生。,3、,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地药材这一内容实际上已经完全形成,此时医药分家已经比较明显。,反映当时道地药材情况最丰富的著作即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该书记载了大量的道地药材鉴别经验、变迁情况,也注意探讨其中的道理。他说:,“,按诸药所生,皆的有境界,江东已来,小小杂药,多出近道。气力性理,不及本邦。,”,这就明确了道地药材是以,“,气力性理,”,胜于他处作为实质内容的。最明显的例子是当归:,其时道地品是黑水的马尾当归,,历阳的草当归,“,阙少时乃用之,”,。,4、,唐宋时期,:道地药材的数量以及对其认识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宋代嘉祐年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药物大普查中反映了道地药材有关知识。其成果集中反映在苏颂,图经本草,一书中。该书共载药,635,种,附图,933,幅,多数图名前冠有地名,涉及,150,个州军,为鉴定药材真伪优劣提供了大量的来自药物生产的实际经验。,唐宋时的道地药材,因种的不同引起的差异固然不少,,但栽培品种形成的道地药材则较前大大增加,,成为一个特点。唐宋时药物栽培有了较大发展。人工培植的某些药物在质量上胜于野生,故每每取而代之。,5、明清两代,:道地药材的经营贸易发展甚快,在全国形成了诸如樟树、禹州、祁州等大规模的药材交易市场。地区药材帮会在清乾隆至,清末发展到了高潮,。它们经营各自地区的道地药材,增强竞争力。由此又进一步促进了药出州土的研究。,明代后期,李时珍本草纲目又搜集了许多有关药出州土的资料,在具体药物下,也有他自己的一些见解,对反映明代道地药材实际情况颇有裨益。明末的李中立本草原始绘有众多的药材图,这对了解道地药材实际品种有一定参考价值。必须一提的是,明初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将,“,地,”,(生态环境及产地)作为药物的项目之一单独列项。但其内容却大多摘自证类本草,新意殊少。,(二) 道地药材的变迁,1、品种来源的变迁,地道药材,”,之所以质优效好,除了与药物产地适宜的生长环境有关外,还取决于药材本身的优良品种,有些在本草文献中记载的,“,地道,”,产区药材,由于后世相传,物种发生变异或同名异物互相混乱,使所谓的,“,地道药材,”,质量下降,如徐大椿所言:,“,后世相传,未必皆种之至贵者,物虽非伪,而种则殊矣。,”,其次,由于用药经验的积累,也会使药材品种发生改变,如抗疟药物,常山,,目前认为正品常山为虎耳草科植物黄常山的根,又名鸡骨常山。而日华子本草记载常山的别名为,“,鸡屎草,”,和,“,鸭屎草,”,,新修本草云:,“,常山,三月生白花。青萼,五月结实。,”,据此有人认为我国最早应用的常山是芸香科植物,和常山,,因为这种植物在春夏之交,它的叶子常常放出特别的气味,传至五代,,人们发现鸡骨常山的抗疟效力较原来的常山为强,渐被取而代之而成为正品,,所以有必要从品种、成分、疗效等方面对,“,地道药材,”,做进一步的考证研究。,2、 “,道地药材,”,的产地变迁,从本草文献的记载来看,有许多,“,道地药材,”,的产地常有变迁,因为,“,道地药材,”,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通过选择比较渐被确立的,是以人为的质好效高为标准和依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医药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进步,,当人们发现了某一产区的药材比以前所认识的,“,道地,”,产区质量更好,疗效更高时,往往重新或一并著录之,这样药材的,“,道地,”,产地就发生了变化,,如常用中药黄连,名医别录记载,“,黄连生巫阳川谷及蜀群太山之阳,”,,,巫阳及蜀群均指四川,而本草图经则云:,“,以宣城者为胜,施黔者次之,”,,说明历史上并不均以川连为优,,安徽产黄连在宋代曾雄霸一时,,李时珍概括历代用药情况,云:,“,黄连,汉末李当之本草,惟取蜀郡黄肥而坚者为善,唐时以澧州者为胜。今虽吴、蜀皆有,惟以雅州、眉州者良,药物之兴废不同如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医药学的进步,人们当发现了比原先所认为的,“,道地药材,”,更为质优效佳时,就往往着录新的道地产区。如,地黄,,自魏晋以至于明,对道地产区所述各有不同,有咸阳(陕西)、彭城(江苏铜山)、同州(陕西大荔)与怀庆(河南沁阳)之别。但近代则专认,怀庆地黄为,“,道地,”,。李时珍早就指出:,“,今人惟以怀庆地黄为上,亦各处随时兴废不同尔。,”“,随时兴废不同,”,,实即指时代变迁,道地药材的产地也会发生变迁之意。,人参,,古本草莫不以生于,上党者为道地。,证类本草转引本草图经的潞州人参图,四桠五叶(四匹叶),顶有伞形花序,就是指出产于山西上党潞州(今长治县)一带的五加科人参,Panax,ginseng,。,清代乾隆皇帝曾为人参写过颂诗。他自注说:,“,昔陶弘景称人参上党者佳,今惟辽阳、吉林、宁古塔诸山中所产者神效,上党之参直同凡卉矣。,”,这是说道地人参的产区历史上有变化,在清代时就由古代的山西上党变迁为东北人参为道地了。,古今道地药材其产区时有变迁,原因多端,而,自然地理条件的改变和人为因素施加的影响至关重要,。例如人参古代产上党,而现时上党为何不产人参,很可能是当时上党有森林,而后来逐渐被砍伐,破坏了人参的生长环境,自然条件的改变,使人参在上党绝迹是大有可能的。因此,只有严格地把握住保护对药用动植物生长发育有利的某些特定生态环境,改造那些不利因素,保持原有的道地产区和在此基础上扩大发展新的道地产区,才能保持道地药材不衰。,另外,,“,道地药材,”,的产区也有很多是长期以来没有改变的。如牛膝,本草图经谓:,“,生河南川谷及临朐,今江、淮、闽、粤、关中亦有之,然不及怀州者为真。,”,宋代即以,“,怀州牛膝,”,为道地,而现代仍以怀牛膝为最驰名。又如乌药,本草图经云:,“,乌药生岭南邕容州及江南,今台州、雷州、衡州亦有之,以天台者为胜。,”,是说以,“,天台,”,产品为道地,与目前情况仍吻合。,六、目前道地药材存在问题,1、生产带有盲目性,道地药材难以“地道”,在农村结构调整中,人们多选择种植中药材。但只要是药材就引种,只要产值高就大种;南药北种、西药东栽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的品质。,大量非主产地生产的伪劣药材打着道地药材的名义招摇过市,造成了“方灵药不灵”的怪现象。,目前,全国中药材发展出现结构性失调,千篇一律的低水平重复生产方式造成多数药材供大于求如“浙八味”之一的杭白芍因质实沉重、有效成分高而备受一些知名企业青睐,但由于其生长周期长(需3年以上)、成本高、产量低、价格高而缺乏市场竞争力,目前种植面积萎缩到不足2000亩,且面积仍有不断减少的趋势,地道药材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不得不违心地,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转变传统的加工方法,以增加产量、节省成本,从而导致了其品质的下降,2、道地药材在急剧萎缩,传统道地药材安徽宣州的,太子参,落户于福建、贵州等地;浙白术在河北安国、江苏盐城、安徽亳州、湖南衡阳等地渐成规模。但在中药材种植快速发展的同时,部分道地药材逐渐减少,甚至灭绝。,亳州自古以药都著称,其药材种植久盛不衰,如今已形成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基地,药材种植面积达百万亩,占全国药材种植总面积的1/10。,就是在这里,其道地药材也仅占其总量的1/100,而除了亳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75%外,其他像亳花粉、亳菊花、亳桑皮前景均不容乐观。在历史上曾与祁菊、怀菊、滁菊齐名的亳州传统道地药材,亳菊花,如今在亳州已所剩无几,其原因是价格低、产量低。,在亳州大面积种植的是相对产量高、价格高的杭白菊。,3,品种退化严重,这是影响道地药材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具体表现在一部分道地药材的,抗旱性、耐寒性、抗病虫害减弱,耐药性增强或早熟,。如三七,过去很少发生,根腐病,,现在不仅根腐病发病率提高,而且对,农药的耐药性也在增强。,道地药材品种退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一是田间管理过程中,,药农为追求高产,长期大剂量施用无机肥以及植物生长素,促使其生长速度加快,扰乱了其自有的生物学特性,从而使品种退化:,二是人为的改变其生态环境,。有不少药农盲目地照搬一般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于药材。如有的药农对药材种子种苗搬用薄膜育秧技术,必然使其耐寒性从幼苗开始就减弱;,三是不重视对优良品种的选育,。这是造成道地药材品种退化的根本原因。,4、“公害”问题较为普遍,由于生产过程中,对土壤选择不严,以及长期施用农药和无机肥,导致目前道地药材普遍存在,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超标问题,,这是造成道地药材品质下降难以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5加工规格无创新,目前几乎所有的道地药材的商品规格都依从传统加工。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医药模式沿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轨迹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对药材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防病治病方面,而是已开拓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药食两用这样更宽领域。因此,道地药材商品规格就应该适应这种需求变化,比如,三七、当归、天麻、山药、黄芪、党参等品种均属药食两用的道地药材,,人们已普遍食用。在加工的规格方面,就应该充分考虑食用方便的要求,可以加工成薄片,粉末等规格,这对拓展道地药材的需求空间十分有利。,6、缺乏“品牌”意识,道地药材也是商品,既是商品,就应该有自己独特品牌。品牌是商品成功地打通国际市场大门的金钥匙,提起“宝马”汽车,人们便知道它是德国产品。但提起中药,“天麻,”,有多少人知道它是哪的产品?同样都是天麻,,云南产、四川产、贵州产、陕西产、湖南、湖北也产,。产地不同,天麻的品质必定有差异,这种差异,由于各地产的“天麻”,没有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只好良着不分,都以同样的“身价”出售,这岂不是把真正道地药材天麻“委屈”了吗?,七、道地药材发展对策,1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为确保道地药材健康稳定发展,克服市场经济“盲目性”的缺陷。首先必须要使其生产能按照市场需求有计划地稳定发展,于是就要求有一个具有权威性的组织(最好是中药行业协会)能立足在全行业的高度来加以协调,,一是,对道地药材的生产合理规划;,二是,制定相应规章,保证道地药材优先发展,限制道地药材异地引种;,三是,在道地药材产区组织类似于“药农协会”的组织,向他们提供产、销等有关情报信息:,四是,组织制定道地药材定量化的质量标准;,五是,对合格的道地药材颁发质量认证书。,2.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培育优良品种,过去对道地药材品种的选育,因受科技水平限制,长期采用经验判别方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细胞分离、组织培养等现代科技成果已广泛地运用在生物领域,这对道地药材优良品种的培育无疑是条捷径。,3用,GAP,标准规范其栽培种植,GAP,标准是世界公认的农作物栽培标准,用,GAP,标准规范道地药材的培植,使其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均符合国际标准,是道地药材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4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商品“品牌”营销,是现代营销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道地药材,本来就已经具备“品牌” 的基本条件,如“,秦归、怀山、杭菊,”等,只不过是长期以来,未能从“品牌”营销角度去“打造”。中药要能尽快更好地走向世界,必须走“品牌”营销之路。一个品牌,包括产品加工、包装、商标、质量标准等内涵,道地药材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去努力塑造自己的“品牌”。,第二节 我国道地药材资源,北京市,:,野生药材较多。野生资源多集中于北部山区(属燕山山脉)各县。蕴藏量较多的有怀柔县(20)、密云县(16)、昌平县(16)、平谷县(12)和延庆县(9)。栽培药材以怀柔、密云、延庆、门头沟、平谷、房山较多。种植模式以,“,林药间作,”,为主,,,种,植品种以黄芩、西洋参、玫瑰花,、板蓝根,为代表的道地中药材为主。结合都市农业发展,北京市开展了观光生态中药材的研究与示范,使得,观光生态作物,金银花、菊花和牡丹,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2009,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了,8.3,万亩,,4,年时间增加了,3,倍。,天津市,:,野生药材蕴藏量80以上分布在,燕山山区的蓟县。,栽培药材以平原为主,其中,静海县,最多,占全市的38,依次为蓟县和宁河县各占18,武清县占12,宝抵具占11。,道地及,大宗药材有,黄芩、酸枣仁等。,河北省,:,本省既有高原,又有山区和平原。野生药材资源以,北部山区和西部山区,较多。蕴藏量最大的是承德地区,占全省32,其次是张家口地区占24,秦皇岛市占13,保定地区占12。栽培药材集中在中部和南部丘陵平原,其中保定地区年产量占全省的40。该地区的,安国县,不仅是传统的药材集散地,也是传统的药材栽培区。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等地区的年产量也各在10以上,栽培药材产量较大的品种有,板蓝根、柴胡、黄芩、丹参、黄芪、菊花、北沙参、白芷、山药、紫菀、天花粉及枸杞子,等。,收购量较大的野生药材有,酸枣仁、知母、全蝎和土鳖虫等,。,山西省,:,本省地处黄土高原,有山区和盆地。各地野生药材的分布差异不大明显。野生蕴藏量较多的有临汾地区(16)、忻州地区(15)、吕梁地区(13)、雁北地区(11),晋中地区和长治市,分别约占10。栽培药材可分为南北两大区域:,南部主要栽培地黄、山药等大宗品种;北部则以栽培黄芪等为主。,产量较大的有运城地区(30)、忻州地区(16)、临汾地区(12)、雁北地区(11)及长治市(10)。大宗药材有,党参、黄芪、连翘、地黄、柴胡、远志、山药,、知母、酸枣仁、甘草、鹿茸及龙骨等。,内蒙古自治区:,野生药材蕴藏量以西部的,伊克昭盟最大,,约占全区的40;东部以大兴安岭西侧的呼伦贝尔盟(30)和赤峰市(12)较多。栽培药材集中于黄河河套平原及以东的丘陵地区,以包头市为最多,占全区的50;其后依次为巴彦卓尔盟(15)、呼和浩特市(13)和乌兰察布盟(11)。大宗药材有,黄芪、枸杞子、甘草、麻黄、肉苁蓉、防风、赤芍、黄芩、郁李仁、锁阳、银柴胡、远志、知母、苍术、龙胆、款冬花、鹿茸及龙骨等。,辽宁省:,东部山区,是本省地道药材,辽细辛、辽五味子,、,鹿茸等的主产区,,又是野生药材较集中的分布区。野生蕴藏量较大的有抚顺市(21)、本溪市(13)、锦州市(13)、铁岭市(12)和朝阳市(11)。栽培药材产量较大的有抚顺市(32)、本溪市(28)和丹东市(17)。大宗药材有,辽蒿本,、,关黄柏,、,关防风,、,黄芪、龙胆、黄芩、酸枣仁、白鲜皮、山楂,、,北苍术,、,北豆根,、,北柴胡,、,知母等,全省约有味地道药材,吉林省,:,野生和栽培药材均以东部低山丘陵区为多,是全国,人参,、,鹿茸,、,平贝母,、细辛、五味子等的主产区,。野生药材蕴藏量较大的有吉林市(51)、浑江市(21)和延边州(14)。栽培药材产量较大的有浑江市(32)、延边州(26)、通化市(17)、吉林市(10)和集安市(9)。大宗药材有,黄柏、桔梗、刺五加、防风、赤芍、黄芪、,蛤膜油,及熊胆等。,黑龙江省:,野生、栽培药材均以东部和南部山地较多。野生药材蕴藏量较大的有松花江地区(22)、牡丹江市(19)、伊春市(15)、绥化地区(11)和齐齐哈尔市(10)。栽培药材产量较大的有牡丹江市(40)、绥化地区(14)、伊春市(13)和松花江地区(11)。大宗药材有,人参、,刺五加,、,防风,、黄柏、,满山红,、五味子、黄芪、龙胆、苍术、柴胡、赤芍、知母、牛蒡子、蛤蟆油、鹿茸,、,林蛙,、,熊胆等。,上海市,:,野生药材蕴藏量较大的有奉贤区(28)、崇明区(18)和金山区(24)。,栽培药材以崇明区最多,占70。,大宗药材有,延胡索、丹参、,西红花,、,地龙及蟾酥等。,江苏省,:,野生药材蕴藏量较大的有南京市(22)、南通市(14)、淮阴市(11)和镇江市(11)。栽培药材以,苏北为多,,产量较大的有南通市(33)、扬州市(18)和盐城市(15)。主要道地药材有,茅苍术,、,明党参,、,北沙参,、,单叶蔓荆,等;大宗药材有,半夏,、,薄荷、明党参、延胡索,、,太子参,、,夏枯草,、,丹参,、,灯心草、蟾酥、乌梢蛇、龟甲,鳖甲及珍珠等。,浙江省,:,野生药材主要蕴藏于,天目山,、雁荡山和四明山地区,蕴藏量较大的有杭州市(38)、,丽水地区,(11)和绍兴市(9)。栽培药材以东北部地区较多,主要集中于金衢盆地、杭嘉湖平原和浙东低山丘陵,产量较大的有金华市(20)、嘉兴市(16)、绍兴市(11)和东阳市(9)。大宗药材有,浙贝母、白术、延胡索、菊花、麦冬、白芍、玄参、温郁金、厚朴、山茱萸、前胡、丝瓜络、蜈蚣、蕲蛇及海螵蛸等。,安徽省,:,野生药材以,皖南低山丘陵和大别山区,较多,蕴藏量较大的有宣州市(26)、安庆市(19)、巢湖地区(10)、六安地区(10)、滁县地区(10)和芜湖市(10)。栽培药材较集中于淮北平原区,以阜阳地区为最多,占本省的60。大宗药材有,茯苓、白芍、牡丹皮、菊花、木瓜,、桔梗、板蓝根、薄荷,、,天麻,、,灵芝,、,紫菀、太子参、明党参、蕲蛇、蜈蚣、龟甲及鳖甲(前四种为安徽四大名药)等。,福建省,:,野生药材多分布于各大山区,蕴藏量较大的有三明市(25)、宁德地区(17)、建阳地区(13)、漳州市(11)和龙岩地区(12)。栽培药材多集中于东南丘陵地区,产量较大的有泉州市(24)、漳州市(30)和建阳地区(9)。,GAP,基地品种有,泽泻、莲子、鱼腥草、太子参、枇杷叶、绿衣枳壳、雷公藤、青黛,山麦冬,、金钱白花蛇及牡蛎等。,江西省,:,野生药材多分布于怀玉山、幕阜山、井岗山、大庾岭等山区,蕴藏量较大的有上饶地区(29)、九江市(24)、赣州地区(22)和吉安地区(11)。栽培药材多集中于中部平原丘陵区,产量较大的有九江市(26)、宜春地区(23)、吉安地区(12)和抚州地区(11)。大宗药材有,枳壳(实)、栀子、车前子、,香薷,、蔓荆子,、前胡、,夏天无、乌鸡,、珍珠母、龟甲、鳖甲及金钱白花蛇等。,山东省:,野生药材以中部丘陵区较多,蕴藏量较大的有临沂地区(27)、烟台市(25)和淄博市(18)。栽培药材较集中于沂蒙山区和胶东半岛,产量较大的有临沂地区(40)和潍坊市(13)。大宗药材有,金银花、北沙参、瓜萎,、蔓荆子、酸枣仁、柏子仁、香附、远志、黄芩、马兜铃、猪牙皂、全蝎、蟾酥、土鳖虫、刺猬皮、牡蛎、海螵蛸及海藻等。,河南省,:,野生药材以中条山、,太行山,、桐柏山和,大别山,地区为多,蕴藏量较大的有三门峡市(50)、洛阳市(17)和信阳地区(10)。栽培药材多集中于黄河冲积平原和南阳盆地,产量较大的有焦作市(35)、南阳地区(15)和三门峡市(11),其中焦作市所属,武涉、温县、沁阳和博爱等县,是著名的,“,四大怀药,”,的主要产区,。大宗药材有,地黄、牛膝、山药、菊花、金银花、山茱萸,、连翘、辛夷、猫爪草、红花、柴胡、远志、黄芩、酸枣仁、全蝎、土鳖虫及龟甲等。,湖北省,:,野生药材以武当山、桐柏山、巫山、大别山地区较多,蕴藏量较大的有郧阳地区(31)、襄樊市(18)和鄂西州(14)。栽培药材以中低盆地和丘陵、平原较多,产量较大的有鄂西州(28)、黄冈地区(19%)和襄樊市(17)。大宗药材有,茯苓、厚朴、杜仲、独活、续断、苍术、射干、玄参、辛夷、银耳、木瓜、麦冬、蜈蚣、全蝎、龟甲、鳖甲、乌梢蛇及蕲蛇等。,湖南省,:,野生药材以湘西武陵山区、湘中丘陵和湘南南岭山区较多,蕴藏量较大的有湘西州(18)、大庸市(13)、邵阳市(13)、长沙市(10)和零陵地区(9)。栽培药材以洞庭湖平原和雪峰山两侧河谷山地较多,年产量较大的有益阳地区(16)、邵阳市(16)、怀化地区(17)和岳阳市(11)。大宗药材有,白术,、,百合,、,枳壳、栀子、,金银花,、杜仲、厚朴、黄柏、茯苓、玄参、,玉竹,、,莲子,、龟甲、鳖甲、蕲蛇及乌梢蛇等。,广东省,:,野生药材以粤北山区和粤西山地较多,蕴藏量较大的有韶关市(19),肇庆市(17)和清远市(17)。栽培药材多集中于西江以南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年产量较大的有湛江市(26)、茂名市(27)和肇庆市(12),大宗药材有,砂仁、巴戟天、广藿香、陈皮、高良姜、佛手,、何首乌、玉竹、山柰、茯苓、山药、海马、石决明、珊瑚、金钱白花蛇等。,广西自治区,:野生药材以桂西山地丘陵和桂东北山地较多,蕴藏量较大的有百色地区(26)、桂林地区(23)和河池地区(12)。栽培药材以桂东南低山丘陵区为主,年产量较大的有钦州地区(39)、玉林地区(27)和梧州地区(19)。大宗药材有,三七、罗汉果、肉桂,、,八角,、,天花粉、山药、葛根、金银花、,石斛,、,钩藤、,安息香、郁金、茯苓等、鸡血藤、广豆根、珍珠、,蛤蚧,及穿山甲等。,海南省:,野生药材多分布于,五指山区,,蕴藏量以保亭县较大,占全省的68。栽培药材多在五指山东西两侧较平坦的地区,是全国引种进口的,南药生产基地,,产量较大的有琼海县(20)、陵水县(14)、屯昌县(12)和万宁县(10)、大宗药材和南药有,槟榔、益智、丁香、白豆蔻、檀香、胖大海、南玉桂、肉豆蔻、大风子、儿茶、苏木、马钱子、安息香、大仙子及广藿香等。,四川省:,野生药材以,川西高原较多,,蕴藏量较大的有阿坝州(31)、凉山州(20)和甘孜州(14)。栽培药材多在四川盆地和周围山区,年产量较大的有万县地区(13)、成都市(11)、达县地区(11)、乐山市(5)、绵阳市(7)、黔江地区(6)、南充地区(6)和都江堰市(县级市65)。大宗药材有,川芎、川贝母、川附子、川牛膝、川白芷、川麦冬、川白芍、白术、川党参、川郁金、川枳壳、川泽泻、川佛手、红花、天麻、杜仲、川黄柏、厚朴、羌活、大黄、冬虫夏草、麝香及熊胆等。,贵州省,:,野生药材蕴藏量较大的有遵义地区(23)、毕节地区(23)、安顺地区(14),黔南州(13)和黔东南地区(10)。栽培药材年产量较大的有黔东南地区(33)、遵义地区(22)和毕节地区(23),大宗药材有,天麻、杜仲、吴茱萸、天冬、白芨、何首乌,、通草、五倍子、百合、南沙参、百部、麝香及穿山甲等。,云南省,:,野生药材以滇西北横断山高山峡谷和滇西南高原蕴藏较多,如怒江州(38)、丽江地区(16)和思茅地区(10)等。栽培药材分布全省各地,年产量较大的有迪庆州(21)、文山州(11)、丽江地区(11)、昆明市(9)和怒江州(9)。大宗药材有,三七、砂仁、云木香,、当归、黄连、,天麻、茯苓、儿茶、诃子,、荜芨、,石斛,、草果、仙茅、鸡血藤、马槟榔、木蝴蝶、雷丸、猪苓、麝香及穿山甲等。,西藏自治区,:野生药材主要分布于藏东澜沧江、怒江上游和藏南雅鲁藏布江流域的高山峡谷区,蕴藏量较大的有昌都地区(54)、那曲地区(29)和山南地区(10)。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尚未开展人工栽培。收购经营的药材仅40多种,其中收购量较大的有,川贝母、冬虫夏草、胡黄连、大黄、牡丹皮、秦艽、龙胆、党参、柴胡、桃仁、麝香、鹿角及全蝎,等。,陕西省,:野生药材主要分布于,秦巴山区和陕北黄土高原,,蕴藏量较大的有商洛地区(26)、延安地区(16)、榆林地区(15)和宝鸡市(10)。栽培药材以秦巴山区和渭河平原较多,年产量较大的有汉中地区(36)、安康地区(17)、渭南地区(13)和宝鸡市(9)。大宗药材有,杜仲、天麻、党参,、沙苑子、黄芪、甘草、连翘、远志、猪苓、麝香及全蝎等。,甘肃省:,野生药材蕴藏量较多的有武威地区(18)、定西地区(16)、甘南州(12)、酒泉地区(12)、陇南地区(11)和庆阳地区(10)。栽培药材多集中于中部干旱地区和陇南山区,年产量较大的有定西地区(50)和陇南地区(34)。大宗药材有,当归、党参、大黄、红芪、甘草,、秦艽、羌活、款冬花、远志、赤芍、猪苓、麝香及鹿茸等。,青海省,:,野生药材以东南部黄河上游地区较多,蕴藏量较大的有海南州(64)、黄南州(10)和果洛州(10)。栽培药材多集中于东部农业区,年产量较大的是海东地区(40)和海南州(38)。大宗药材有,大黄、川贝母、甘草、麻黄、羌活、秦艽、冬虫夏草,、地骨皮、甘松、枸杞子、麝香、鹿茸及鹿角等。,宁夏自治区:,野生药材蕴藏量以银南地区最多,占90,为甘草、麻黄的主产区。栽培药材多集中于南部两个地区,即,固原地区(49)和银南地区,(36)。大宗药材有,枸杞子、甘草、麻黄、银柴胡、大黄、党参及黄芪等。,新疆自治区,:,野生药材以塔里木盆地四周的绿洲蕴藏量较大,如巴音郭楞州(31)、阿克苏地区(28)和喀什地区(12)。栽培药材以北疆较多,年产量较大的有博尔塔拉州(28)、昌吉州(23)和喀什地区(23)。大宗药材有,甘草、伊贝母、肉苁蓉、红花、紫草、杏仁、锁阳、罗布麻、马鹿茸及鹿角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