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粮食与山难留守-讲师张志涌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253054784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山粮食与山难留守-讲师张志涌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登山粮食与山难留守-讲师张志涌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登山粮食与山难留守-讲师张志涌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按一下以編輯母片標題樣式,按一下以編輯母片,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第五層,*,講師:張志湧,行程設計、登山計畫與山難留守,1,內容大綱,登山類型與,行程設計要領,登山計畫與山難留守,2,登山類型與行程設計要領,3,深入瞭解山岳環境 是行程設計的根本,登山環境,路線,分級,登山教育推廣,知識,技能,與,裝備,行程,設計,4,技術登山與健行登山,傳統登山為一般健行,而技術登山則為冰、雪、岩、溪,並非所有的技術登山均難於健行登山,只是技術登山的門檻高於健行登山而已,技術登山涉及較精巧的技能,這些技能都有自成一系的難度分級體系,;,健行登山反而需要進一步區別分級因子,臺灣山區登山類型,技術登山,健行登山,路線分級,5,健行登山分級考量因子,海拔高度,路況,天數,體力負荷程度,健行登山分級,環境客觀因素,行程設計因素,6,海拔高度,人體生理限制,高海拔地區具有高山症之潛在危險因子,草原坡無遮蔽的地形,使健行者難以對抗惡劣的氣候,高山的低溫容易發生失溫的情況,健行登山分級之考量因素,7,路況,級別,指標設施,路跡狀況,地形,次級植被,路線範例,一,指標設施,人工鋪面,(無須考慮),不需砍路,北市四獸山步道,二,指標設施,部分路段有棧道設施,(無須考慮),不需砍路,玉山主峰步道,三,路條,路跡清楚的泥路山徑,(無須考慮),不需砍路,南一段,四,a,僅有少數路條,局部路跡不清楚的泥路山徑,稜線山徑,需砍路,北縣大礁溪山縱走阿玉山,四,b,非稜線山徑,五,a,刀砍號,大部分路跡不清楚或無路跡,稜線山徑,需砍路,卓社大山西稜,五,b,非稜線山徑,中之線警備道(古道),健行登山分級之考量因素,8,天數,二天以上的健行則必須具備山野宿營的能力,登山入門的關鍵技能,目前國內健行登山的天數大多在,12,天以內,,分為:單天、短程,(2-4,天,),、長程,(5-8,天,),、超長程,(8-12,天,),四類,12,天以上的健行,均屬特殊連走,健行登山分級之考量因素,9,體力負荷程度,需考慮活動的起訖時間,,以及,爬升高度,與,行進速率,行進速率往往與,路況指標,有關,通常會參考,標準時程,的時間與天數,所以本項指標不考慮行進速率,起訖時間約早上,57,點出發,為避免摸黑,故下午,4,點前結束,大休息的時間大約在上午,11,點,假設中午休息一個半小時,那上午步程時間約,46,小時,下午則約,3.5,小時,所以,一天的步程最多應在,9.5,小時內,半天的步程應在,6,小時內,單日爬升高度大致可以分為,600m,以內、,6001,000m,與,1,000m,以上,健行登山分級之考量因素,10,健行登山分級架構,難度分級,指標對應的是登山者的技術能力,越高的級別必須要以較高的能力去面對,出發前領隊必須考量,隊伍的整體能力,,是否足以應付該級別的難度。,體力分級,檢視,隊員的體能,是否能勝任,若落差太大,則必須考量加強訓練或者放棄入山,也可以調整行程設計以降低級別。,健行登山分級架構,11,難度分級,健行登山分級架構,難度分級,海拔高度,路況,天數,A,(空白),級別一、二,單日,B,3000m,以上,級別三,24,日,C,(空白),級別四,58,日,D,(空白),級別五,912,日,12,體力分級,體力分級,輕裝,重裝,1,單日步程,6,小時內,且爬升,600m,內,(空白),2,單日步程,69.5,小時或爬升,600m1000m,單日步程,6,小時內,且爬升,600m,內,3,單日步程,9.5,小時以上或爬升,1000m,以上,單日步程,69.5,小時或爬升,600m1000m,4,(空白),單日步程,9.5,小時以上或爬升,1000m,以上,健行登山分級架構,13,重新詮釋現有的分級,高山,可沿用,3,000,公尺以上的定義,但百岳風潮之後,高山健行已成為一個獨立的系統,可單獨區別討論,所以難度的級別從,B1D4,都有,範圍最廣。,郊山,與,中級山,的概念,,應無須再以海拔高度作為辨別,郊山與中級山的判別,可以從天數與路況指標來考量,路況屬於級別一、二者且可當日往返之山徑,可以歸類為郊山,反之則為中級山。,長程探勘,意謂者路況不佳,故路況應在級別四以上,天數也應該在,5,天以上,至於行進的區域可能從中級山連通至高山,或者是中級山之間的串連,健行登山分級架構,14,不同健行登山分級所需具備的知識技能,本文從臺灣健行登山分級的基本要素著手,建構分級的基本架構,目的在於,建立通用的分級標準,健行登山分級架構最主要的功能,在於提供初學者一條,循序漸進的登山方式,登山分級也為登山,知識技能之體系提供新的思考框架,,讓山友瞭解不同級別應具備的知識技能內容,進而使學習目標與實際健行之間的關係更緊密,登山分級與知識技能體系結合後,可以,作為行程設計的基本準則,,以使後續的行前準備工作順利開展,登山類型的內涵,作為行程設計的基本準則,15,登山計畫與山難留守,16,登山計畫的核心,行程設計,行程設計,準備工作的核心,山活動準備中,,行程設計必須考量主題、路線、時間、隊伍結構、裝備、食物、經費、留守等諸多因素,沙盤推演的安全計畫,是行前準備的藍圖,以健行路線分級系統為基礎,探討不同級別路線的行程設計要點,事後工作與檢討,階段,登山活動,行前準備,行程設計,17,去哪裡主題與路線選擇,與登山主題聯結的第一個課題便是路線選擇,路線本身的環境條件,決定了主題能否達成的可行性,所以也有山友先決定路線後,才思索登山主題,各路線背後隱含的難度分級,也是路線選擇的重要因素,不同的難度代表不同的計畫方向,登山計畫考量面向,18,去多久登山天數,傳統健行路線有,天數標準,,及每天步程的時數標準供參考,在這個標準下便能初步判斷體力分級指標,現實生活中,登山天數受限於個人時間安排,有可能必須把標準行程縮短,這樣一來將提升體力分級的難度,目前登山實務上,通常會設置,預備天,,讓領隊能透過預備天的運用,讓領隊在出發後,更有彈性地調整體力級別,至於預備天的長短,本文建議長程路線可,依據標準行程的,1520%,計算預備天數,,短程以下的山徑設置,1,天預備天,登山計畫考量面向,19,與誰同行,-,登山隊伍結構,前二項考慮因素已決定健行路線的難度與體力分級,就體力分級指標而言,只要有一位成員完全無法負荷,而無法完成健行,所以必須考量個別成員的體力能力,檢視隊員的,登山簡歷,,要,避免跨級挑戰的情形,至於難度分級的考量,則可以從整支隊伍的綜合能力去評估,簡單地說就是,從新舊比去考量,,所謂的舊生應視其登山簡歷是否有超越,或至少相同於規劃路線難度級別的登山經驗,否則應一律視為規劃路線的新生,難度級別,A,、,B,的路線,新舊比應控制在,3,比,1,或,4,比,至於難度級別,C,、,D,的路線,新舊比應該在,2,比,1,登山計畫考量面向,20,預防意外的準備,-,安全留守,行程安排上,需事先查察手機電話或無線電,可對外聯繫的據點,,行程設計圖上應標明這些據點的位置及預計到達的時間,其次,難度級別,C,、,D,的路線遇到狀況時,有時難以正確評估原路撤回的撤退點,或者原路撤回並非最佳方案,需考量改變計畫、重新找出路的地點,稱之為,變異點,在行程設計時,應先預測可能的變異點,並預先規劃因應方式,並與留守人員討論模擬的對應策略,登山計畫考量面向,21,行程彈性與計畫變更,山岳活動的最大,不確定性,來自於路線本身,地形複雜或天數較長的路線,現況情形往往與預期狀況有所差異,當面臨差異時,有時必須調整行進計畫以茲因應,但計畫的改變將加深留守的困難度與活動風險,22,預留多餘之活動天數降低行程的緊湊性,實際行進狀況與計畫有所不同之時,如事先預留較多之活動天數,可以大幅降低行程的緊湊性,並有較充裕的時間應變,方式,說明,預備天,傳統長程縱走活動,因天數較長,為因應激烈氣候或隊員狀況之問題,特於既定時程另加之活動天數。,休息天,如活動天數較長,且其中幾天步行時程較長時,會直接安排中間有個休息天左為緩衝。,衛星行程,在主行程之外,另外安排輕裝或半重裝來回之單攻行程。,行程彈性與計畫變更,23,撤退點與變異點,撤退點:,就固定路線而言,如果無法在原訂時間通過撤退點,代表該隊伍無法在預定時間內下山,為了減少風險,故以來時路原路回撤,在許多長程探勘的實例中,很難定義出明確之撤退點,且經證明有時候原路撤退並不是最佳之選則方案,而必須依據實地狀況變更原路線計畫,變異點:,原訂路線中,無法以撤退方式處理之地點,也就是必須改變計畫,重新找出路,計畫的調整必須先就先前已走過的紀錄、途中的新發現去評估未來幾天的可能路況,並計算調整裝備、糧食後所能提供的最大活動天數,再經由集體討論決策出確切的新計畫內容,行程彈性與計畫變更,24,與山下留守人員之通訊,訂定行程計畫時,並非註明無線電頻道及開機時間即可,應與山下留守人員保持聯絡,在預定行程中的山峰或稜線開闊地,應於留守計畫標明為聯絡點,通常聯絡點甚至可以用手機直接聯繫,但建議以留言方式,詳述目前時間、位置及行進概況;若手機不通,則以無線電煩請友台代為聯繫,留守人員可以藉由各時段的回報情形,瞭解隊伍的行進狀況,而且也能掌握山上隊伍之最新狀況並參與意見,若發生失聯之情形,也能做出較佳之判斷,行程彈性與計畫變更,25,訂定目的地,資料收集,路線規劃,招募隊員,行前會議,行前訓練,留守會議,採買及裝備準備,辦理入園、入山證,行前檢查,出隊,一般開隊流程,探勘活動開隊事項,c/,風險分析與因應,b/,路線狀況分析與定線,a/,路線資料收集,開隊流程,26,a/,路線資料蒐集,b/,路線狀況分析與定線,影響因素,內容,如何進出,附近是否有廢林道、產業道路,或是傳統路線的山徑可供進出。,行程天數,得事先想好扣除了預備天、來回車程交通時間外,還剩多少時間可用,可能可以走多遠。,路徑型態,i./,訓練的重點、該隊人員狀況和實力,決定路線難度,ii/,低難度:單純的走在同一系統的稜脈;瘦稜。,高難度:下溪再上切的行程。,撤退點,若路線中有傳統路線與探勘並存,建議先走探勘路線。,通常以行程中點的那一天為撤退天,。,a.,登山補給站、各大專社團,BBS,站精華區,b.,台灣山岳、國家公園調查報告書,.,等相關書報,c.,電話或,Email,洽詢其他去過的登山社或登山團體,資料收集與行程規劃,27,審查重點,內容,人員,新舊比,最好全隊的人都有爬山經驗,如果是高山勘查的話,最好都曾有過高山過夜經驗。,隊伍,舊生的人數起碼過半,,甚至佔更高的比例。,男女比,如女生人數較多,則更須注重精簡菜單、裝備的重量,行前的跑步、負重訓練也要更為紮實。,菜單,食材,行程常以背水因應水源不穩定的狀況,故最好,開耗水量少的菜單,,而食材也以輕便為主,如金針、木耳、香菇、豆簽麵、意麵、,等,另外脫水米和脫水高麗菜只需加熱水即可食用,也是不錯的選擇。,烹煮方法,烹煮方法以快速便捷為主,最好,食物都已事先處理好,,不僅省去烹煮的時間,也可以節省燃料的背負。,裝備,營地建設,外帳,再配合露宿套,的使用,為踏查的最佳選擇。,刀具使用,山刀,路障。小剪刀,-,有刺勾人植物。,鋸子,-,解決太粗、太長的枯木,技術裝備,建議自保工具:,全隊, 12,條,20,米輔助繩;,個人, 4,米、六米扁繩,,1.5,米、,2.5,米普魯士繩。,輔助繩,-,遇崩壁可作為橫向水平確保用,或是吊背包、搭外帳。,扁繩,-,可打簡易吊帶或是架設小落差攀爬的手腳點。,普魯士繩,-,可打普魯士結以確保用或是拉外帳,若確定路程上會遇到斷稜、斷崖或是水量變化量很大的溪谷,如萬大南溪、大濁水南溪,等,則必須考量如何過溪,下斷崖的方法及其他裝備,。,留守審查重點,28,審查重點,內容,路,況,處,理,找路,找路,-,隊伍中經驗較豐富者,著輕裝。除非時間很充裕或是此行有傳承的目的,才會讓舊生帶新生去找路。,找路時一定要留一個人在原地等待:,i./,讓去找路的人起碼有個原點的依據。,ii/,在遍尋不著正路時,還能原路退回最後一個已知的點。,砍路,輪流,把隊伍分為數組人馬,砍路的人,第一組人,為輕裝,砍一段路後,換第二組接手繼續砍,而第一組人回去拿背包,走在隊伍最後。,走過頭,路走錯了沒關係,重要的是要知道走錯路了,且知道怎麼退回來。,連續定位,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現路程與地圖預定路線不同,,特別是在重要轉折點,則更需提高警覺。,易迷途,路段,最好全隊集中行進。,純林裡,下層沒有植披或是只有零星的灌叢。,大霧,此時多是抓方向前進。,茅草陣,難鑽,撥開後又立刻闔上。,撤退點,參考上述路線規劃,留守審查重點,29,簡報完畢,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